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穿皮衣服入井屬於什麼隱患
擴展閱讀
6140車床皮帶什麼型號 2025-07-01 22:09:44
什麼牌子的橡膠手套 2025-07-01 21:57:19

穿皮衣服入井屬於什麼隱患

發布時間: 2022-06-10 16:28:23

A. 礦工入井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入井前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1、注意休息好

下井前一定要注意吃飽、睡足、休息好,不賭博、不打架,做到心情愉快,保持精力旺盛。

2、入井前嚴禁喝酒

喝了酒的人,往往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生產中極易出現差錯,甚至釀成事故。

3、嚴禁攜帶煙、火入井

在井下吸煙和點火會引起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或火災,嚴重時還會造成礦毀人亡的惡果。所以,入井人員應主動接受檢身,以免把香煙、火柴、打火機誤帶到井下。

4、包好鋒利工具人井前要把鋒利工具套上防護套,如鋼鋸、斧子、手鎬等,以免在途中碰傷他人或自身。

(1)穿皮衣服入井屬於什麼隱患擴展閱讀:

自救設施:

1、當井下發生火災、瓦斯和煤塵爆炸、煤與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災害時,井下人員應立即佩戴自救器脫險,免於中毒或窒息而死亡。

2、自救器有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過濾式自救器實際是一種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氣中的一氧化碳;隔離式自救器則是一種小型的氧氣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內部配備的化學葯品,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氧氣,供佩戴人呼吸。

3、佩戴過濾式自救器時,左手握住外殼下底,右手掀起紅色開啟搬手,扯開封口帶,去掉外殼上蓋,將葯缸從外殼中取出。然後從口具上拉開鼻夾,把口具片塞進嘴內,咬住牙墊,但嘴唇必須緊貼口具,用鼻夾夾住鼻子。取下礦帽,把頭帶套在頭頂上,再戴上礦帽用嘴呼吸。

B. 為什麼井下嚴禁穿化纖衣服

井下瓦斯含量較高,化纖衣服容易產生靜電,一旦在濃度高的地方產生火花易導致瓦斯爆炸。

C. 井下作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禁止下列人員入坑:(1)未經安全教育,不懂坑內一般安全知識者;(2)視力、聽覺不正常,或者其它禁忌性疾病者;(3)未穿戴作業服、水靴、安全帽、口罩或不攜帶充電燈者;(4)睡眠不足、休息不好、情緒不正常,或班前飲酒者。2、凡井下作業人員均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掌握本工種的崗位安全規程和有關規章制度,熟悉坑內主要通路及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並通過考試合格後方可從事工作。3、禁止單人在一個中段、天井、采場或其它偏遠地點作業。4、上下天井、采場,不準兩個同時登上一節梯子,並須事先和上部作業人員取得聯系。5、不準在通風不良、浮石未撬、支護不牢、殘盲炮未處理、通路不安全等地點作業。6、不準在井筒里和采場上垂直平行作業。7、不準擅自進入封閉區和采空區里作業。8、不準單人執行爆破或通風檢查工作。9、不準進入掛有爆破牌、通風警戒區。10、不準在井下弄火取暖、隨地大便、亂敲鐵管、吸煙和坐安全帽。11、不準從豎井、天井上部或其它高處向下投擲任何物體。12、不準在電纜線和膠皮風筒上亂寫亂畫。13、不準亂摸亂動機電設備和事故喇叭;拾到爆炸材料要交給有爆破權的人員,不許私自處理。14、不準乘坐礦車和運料車。井下通行要注意來往車輛及溜咀、滑線、釘子、地井等。防止碰撞、墜落和扎腳。過風門時要照原樣關好。15、在有墜落危險地點作業要系好安全帶。發現頂板掉碴或聽到有岩石錯動聲時,應立即撤出現場,並向有關人員報告。16、發生事故時要立即搶救,並注意保護現場,及時向領導報告。17、要搞好文明生產、保持作業地點的清潔衛生。

D. 穿化纖衣服入井可能會引發火災事故的發生

因為化纖面料很容易磨檫引起靜電,靜電遇到可燃氣體就會立刻燃燒。所以,穿化纖面料的衣服下井確實是很危險的。

E. 煤礦入井須知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你要參加專門的入井資格培訓,將教給你包括礦山壓力、機電運輸、一通三防、防治水等等許多方面的東西。最基本的:入井不能帶火,不能穿化纖衣服,不能進入你不熟悉的巷道等等---
有專門的培訓書籍,你也可以通過書籍先掌握一些知識.

F. 煤礦地面安全隱患有哪些

大體分為:水、火、瓦斯、礦壓、事故。其中每個又包含很多種類,如突水包含老空水,砂岩水,奧灰水,地表水...然後老空區突水又分為同層,蹬空,頂板...具體可以翻下煤礦安全規程

G. 在溝道或井下進行工作時,必須採取那些安全措施

必須穿戴合格的防護用品,佩戴自救器。

(1)工作服

因為井下氣候潮濕,風流速度大、溫度低,而且有大量粉塵,所以在下井作業時要穿緊固、保暖的工作服。在穿工作服時要注意整齊利索,紐扣扣齊,袖口紮好,腰間系好腰帶,防止被轉動的機械設備纏絞。

工作服應由棉布做成,不能穿化纖衣服入井。因為化纖衣服容易產生靜電,靜電火花可能引起瓦斯、煤塵或電雷管意外爆炸。

(2)膠鞋

因為井下作業現場泥水較多,有時還要站在泥水中操作,所以必須穿膠鞋。同時,穿膠鞋還可以防止人體觸電。

(3)礦工安全帽

因為井下空間狹小,容易磕碰頭部,破碎的頂板矸石經常掉下砸頭,所以必須戴好礦工安全帽,以防頭部遭到傷害。同時要求帽內襯墊帶要合格,戴帽時要系好帽帶。

(4)礦燈

凡人井人員都必須攜帶礦燈。礦燈在井下使用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作用:

①照明。

礦燈是礦工的眼睛,不帶礦燈下井,井下人員與盲人一樣,將寸步難行。照明是礦燈的主要功能。

②監測、報警。

新型礦燈兼有瓦斯監測、超限報警功能,還有的與自救器相結合,具有自救功能。

③信號。

礦燈可作為輔助信號,不同的晃動方式調度指揮列車前進或者後退、停止。

④應急救援。

當發生礦井災害事故時,避災人員可以使用礦燈進行應急救援的呼救。

⑤清點人數。

礦井災害事故發生後,礦燈房礦燈數量可作為清點上下井人數和查找未上井人員情況的依據之一。

(5)毛巾

井下作業人員脖子上最好圍一條毛巾。這樣既可以防止煤(岩)碎塊和粉塵通過脖子掉入衣服裡面,又可以用來擦汗和污漬。此外,當發生爆炸事故和火災時,還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口進行自救互救。

(6)防塵口罩

為了減少粉塵對人體呼吸器官的損傷,當井下作業地點粉塵量較大時,必須戴好防塵口罩。

4.攜帶工具、儀器

攜帶齊全各種儀器工具,包括資格證書(或復製件)、自救器及其他指定的檢查儀器儀表。

5.參加班前會

班前會主要布置當班的生產工作任務、作業現場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和本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必須按時參加班前會,通過班前會了解上級對安全工作的部署,掌握井下安全狀況,對本班工作做到心中有數,確定本班的工作重點、措施和注意事項。

H. 井下作業都有哪些安全隱患

1、機械設備方面的隱患
井下生產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生產項目,在具體的工作中,需要採用的機械設備種類繁多,其操作程序更加繁瑣復雜,因此,在工人們操作機械設備進行生產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工作人員受到機械打擊的傷害情況,而且,隨著機械設備種類的增加,這種機械傷害情況的數量也逐漸增多,這也是井下工作中十分容易出現的機械類安全問題。井下作業的實際工作中,井下墜落物、設備運行中出現的零件松動脫落等情況,都會使得設備的操作人員受到身體傷害,情況嚴重的更是會威脅到工作者的生命。
2、火災、爆炸等安全問題
火災與爆炸等情況是井下工作過程中較為常見的重要安全問題,這種安全隱患都是根據井下石油的可燃性度的高低而定的。井下開采工作中,如果出現井噴情況,會使得油氣聚集到一起,而油氣本身存在的可燃性質十分容易受到火災險情,導致井下作業場地發生爆炸危險。考慮到石油性質的可燃危險性,井下開采工作中一定要不斷的提高其安全系數,保證一旦在開采工作中出現火災、爆炸,降低其造成的財產損失與人身安全威脅問題。雖然,井下作業的過程里,這些火災與爆炸的問題難以避免,但是,這些安全問題與井下操作人員們的實際操作也有著部分關系,其中,包括工作人員對儲油罐的保管不夠、安全距離不規范等。
3、觸電、中毒等安全隱患
石油井下的工作環境基本都是處於封閉狀態的,這也使得操作人員們在井下開采工作的過程里,很容易將井下的有害物質吸入進身體中,長期如此會嚴重的威脅工作人員們的生命安全。另外,有很多的石油礦井工程為了減少其投資支出,在工程正式開發生產前,都沒有對石油井下的實際工作環境,進行有效的質量檢測與安全排查,這就導致工作人員在長期的工作中將石油蒸汽以及其他的有毒氣體吸入進身體,產生嚴重的中毒安全事故。一旦井下出現中毒事故,工作人員得不到積極的救治就會受到生命威脅。井下生產工作中,出現中毒事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井下環境十分封閉,通風設施不夠完善導致井下通風不夠;二是,石油工程中,工程人員們在具體的工作中,沒有嚴格的按照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規范進行工作,包括使用防護用具和進行防毒檢測等。
現代工程中,使用的工具設備都是電動器械,在井下開采工作中,所有工作程序都是帶電進行的,因此,在使用機械設備進行生產和維修的過程里,很容易會出現觸電類的電力事故,這些都是工作人員在井下面臨人身危險的重要因素。井下作業中發生工作人員觸電事故的主要因素一是井下開采設備的安裝與操作流程不夠規范,使得電源出現外漏情況;二是因為雷雨和環境的影響因素導致工程操作員工們在進行作業時,出現電擊傷害的安全問題。

I. 入井人員嚴禁攜帶什麼

法律分析:煤礦工人入井前,必須佩帶安全帽,隨身攜帶礦燈和自救器,嚴禁攜帶煙火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物,入井前嚴禁喝酒。

法律依據:《煤礦安全規程》

第十二條 煤礦必須編制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並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修改。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由礦長負責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 入井(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等個體防護用品,穿帶有反游標識的工作服。入井(場)前嚴禁飲酒。

煤礦必須建立入井檢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必須掌握井下人員數量、位置等實時信息。

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標識卡和礦燈,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