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醴陵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古遺址
醴陵古城遺址——中三洲
轉步鄉古城村,地處淥江中游,東、南、西三面環水,形如半島,人稱中三洲。村北面山巒疊翠,綠樹成蔭。中有數十畝水面的白鷺塘,一度絕跡的白鷺又回故地,或翱旋於山水間,或翔集於叢樹中。20世紀50年代,白鷺塘曾創淡水養魚高產紀錄,且魚味鮮美,吸引眾多愛好者前來垂釣。村前淥水中另有一夾洲——元寶洲,樹木蒼翠,青草叢中散綴各色小花,林間百鳥爭鳴,大自然繪就如畫風光。
西漢...
❷ 在外人眼裡醴陵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醴陵是個產瓷器的地方。
❸ 請問湖南醴陵市是在哪個地方
醴陵市是一個縣級市,隸屬株洲市.以瓷器和鞭炮聞名.
概況
醴陵市位於湖南省東部,與江西為鄰。總面積2157平方千米。總人口100萬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駐來龍門街道,郵編:412200。代碼:430281。區號:0733。拼音:Liling Shi。
行政區劃
醴陵市轄4個街道、18個鎮、8個鄉:陽三街道、西山街道、黃泥坳街道、來龍門街道;南橋鎮、富里鎮、白兔潭鎮、浦口鎮、王坊鎮、王仙鎮、東富鎮、泗汾鎮、沈潭鎮、船灣鎮、大障鎮、賀家橋鎮、栗山壩鎮、神福港鎮、均楚鎮、石亭鎮、仙霞鎮、黃獺嘴鎮;東堡鄉、孫家灣鄉、清水江鄉、嘉樹鄉、板杉鄉、新陽鄉、官莊鄉、楓林市鄉。
歷史沿革
據《古今圖書集成》:東漢析湖南地置醴陵。據《湖南地理志》:以縣北醴泉得名。據《史記》:「漢高後四年,封越以醴陵國為食邑。」以故國名縣。
西漢為臨湘縣地,高後四年(前184)封長沙王劉越為醴陵侯,「醴陵」之名自此始。東漢初置醴陵縣,屬長沙郡。元朝元貞元年升為醴陵州,屬天臨路。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屬長沙府。民國初年屬湘江道,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9年屬長沙專區,1952年屬湘潭專區,1983年屬株洲市。
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5]76號)撤銷醴陵縣,設立醴陵市(縣級),以原醴陵縣的行政區域為醴陵市的行政區域。8月15日掛牌成立。
1996年,醴陵市轄5個街道、14個鎮、23個鄉:西山街道、陽三石街道、城東街道、黃泥坳街道、解放路街道、馬戀鎮、大障鎮、王仙鎮、白兔潭鎮、仙霞鎮、均楚鎮、沈潭鎮、泗汾鎮、南橋鎮、賀家橋鎮、浦口鎮、船灣鎮、黃獺嘴鎮、富里鎮、八步橋鄉、大林鄉、王坊鄉、長嶺鄉、石亭鄉、東堡鄉、東富鄉、軍山鄉、孫家灣鄉、梘頭洲鄉、官莊鄉、神福港鄉、黃沙鄉、清水江鄉、嘉樹鄉、轉步鄉、高橋鄉、板杉鄉、新陽鄉、栗山壩鄉、茶山鄉、淥江鄉、楓林市鄉。
❹ 醴陵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程潛。4,紅官窯,紅佛女墓,臣勝名祠,陳明仁。東富寺,淥江橋,紅色旅遊點有,醴陵一中天雲閣,仙山公園;毛澤東同志農民運動講習所-----先農壇,淥江書院,自然風光有,水口山雲岩寺,孫小山,左權將軍紀念館,耿再孝,水濂洞。2,三刀石。古跡諸多,太屏山,王仙三獅大溶洞海底世界,李立三故居,雪峰山水庫大溶洞,李立三,樟仙岑樟古糙;狀元洲,鍾海閭紀念館等,值得一游;官莊水庫旅遊區,望仙橋水庫,歷史名勝有,五十明朝瓷窯。3,啟源塔,財源塔,耿颼,神怡樓,等等,右權將軍,文筆峰,寧太一亭等,仙岳山,李鐸將軍,郭鵬,醴泉拜月等等,歷代人物有1
❺ 醴陵是什麼地方
醴陵是湖南省縣級市。
醴陵市位於湖南東部,羅霄山脈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淥水流域,緊鄰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經濟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崗地為主,平原佔16%,水域佔5%。境內江河交織,均屬湘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淥水、昭陵河和澗江,水利資源蘊藏量為87462千瓦,地下水量16.3億立方米。市內共有大中小型水庫193座。
醴陵市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無霜期28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00至191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至1600毫米之間。
截至2014年底,醴陵市轄4個街道、18個鎮、8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1個示範區:陽三街道、西山街道、黃泥坳街道、來龍門街道、南橋鎮、富里鎮、白兔潭鎮、浦口鎮、王坊鎮、王仙鎮、東富鎮、泗汾鎮、沈潭鎮、船灣鎮、大障鎮、賀家橋鎮、栗山壩鎮、神福港鎮、均楚鎮、石亭鎮、仙霞鎮、黃獺嘴鎮、東堡鄉、孫家灣鄉、清水江鄉、嘉樹鄉、板杉鄉、新陽鄉、官莊鄉、楓林市鄉、醴陵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慶示範區。
❻ 醴陵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淥江橋2、狀元洲文化公園
3、淥江書院
4、醴陵市博物館
5、革命烈士紀念館
6、醴陵陶瓷博物館
7、淥江風光帶
8、雲岩寺
9、陳明仁故居
還有187條相關問答,更多醴陵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❼ 醴陵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醴陵是一個移民地區。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風俗習慣各不相同,辦理紅、白喜事的禮儀也各有不同,但大多數鄉鎮都是遵從的是儒教習俗。主持喪葬儀式的是地生,標志是在大門正中貼一張紅字,寫上「當大事」三字。倘若是結婚、建築等紅喜事,就寫成「行文公禮儀」。這文公就是指周禮,正是儒教的根源。在儒教理論的喪葬儀式中,事死如生,安葬頭一天的晚宴是整個禮儀的高潮,稱為「吃爛肉」。已故的先人第二天上午就要被抬出家門,故前一日晚餐要召集所有的親人,一起在靈堂前的靈桌上吃最後一頓團圓飯。這桌酒席會一絲不苟,但只有九碗,被稱為「鄰棺席」,所以九碗也不能出現在喜事場面。
醴陵人喜歡做酒。添丁增口,家人壽誕,老人去世要做酒;崽娶媳婦,女兒出嫁,要做酒;華廈落成,孩子升學也要做酒;甚至添置一件貴重物品都要做酒祝賀。結婚、起屋稱為紅喜事,客人用紅紙包裹禮金;喪葬稱為白喜事,用白紙包裹禮金。做酒,當然需要置辦酒水席面來招待客人。這酒席規矩蠻多,而且整個過程也特別講究,甚至需要專門聘請庫房先生來掌管安排,以免失禮,引來親友們的不滿。
在酒席上,來客的座位是經過嚴格編排的。根據和主人的親疏程度,來客大體分成三個等次。一等的是貴客,一般是尊貴親戚和貼心的朋友,需要主家寫大紅請帖專人登門邀請,稱為請客。二等的也算是請客,但是不使用請帖,而是口頭邀請,大多是普通朋友,用來做陪客,代替主人陪奉貴客。三等是曉得做酒辦席,主動來參加,主要是鄰居耍伴,稱為地方客。請客是被邀請先期到達的,在正式做酒的時間之前就趕到主人屋裡住宿,而地方客即使等到馬上開席時,催吃飯的爆竹響起,都可以從容丟下手上的事情,趕過去就座。
醴陵酒席的菜是有固定的道數,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是十碗,現在有一點發展,成為四盆六碗或者四盆八碗。但是絕對不能是三碗、六碗和九碗。
相傳丐幫有這樣一條規矩:但凡到別人家裡乞討,一般是不上桌吃飯的,只站在門口,等著人家施捨。倘若正好遇到大戶人家做喜事,主人自然比平日大方許多,但遇到開流水席的人家,他們就可以一同入席。叫化子其實頂多算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或者職業,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往往會主動燃放一掛短短的鞭炮,以示祝賀或者悼念。當然,這鞭炮也是他向別人乞討來的。主人家照例應當按照禮儀點燃鞭炮,當作來客接待。特別是在喪事禮儀上,孝子照例需要上前叩頭致謝。開席的時候,還要安排座位。但是,即便是這種狀況,等到上三碗菜之後,他們就會起身離席。這種專門招待叫化子的酒席,不但不必要求正式席面的規整,而且也不必遵守十碗的規定,只需三碗或六碗兩種規格就足夠。地方把只有六碗菜的席面稱為「叫化子席」,所以,請客吃飯,三碗六碗,知道這段風俗習慣的人會認為是一種不尊重。
醴陵東鄉白兔潭、南橋、富里一帶位於湘東贛西的結合部,自古以來就是煙花鞭炮的重要產區,地方經濟較為發達。橫亘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在這里留下一個缺口,正是東西交通的要沖,也是各種宗教傳播的必經通道,加上周圍山嵐疊嶂,景色秀美,各種寺廟便次第林立。這設立寺廟的習俗也就漸漸成熟起來,形成一些約定的程式,至今在這片土地上流傳。
醴陵有首民歌 叫《思情鬼歌》,醴陵的炒粉,小炒肉比較有民氣。過年過節都要 放鞭炮。
醴陵民間較為流行和推崇的風尚習俗主要有:開拓進取、崇利重商、離鄉離土、艱苦創業、勤勞致富、崇尚科學、尊紀守法、見義勇為、敬老愛幼、尊重知識、扶貧濟困、捐資助教、禮貌待人、敬業愛崗等。傳統的民風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傳承和保留下來。同時還形成一些新的流行時尚,主要反映在生產、生活、歲時、禮儀、交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