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新鮮牛皮怎麼處理才能做皮衣
擴展閱讀
皮帶式除鐵器多少錢 2025-07-10 14:14:21
睡衣滌綸65棉35怎麼樣 2025-07-10 14:10:07

新鮮牛皮怎麼處理才能做皮衣

發布時間: 2022-05-20 06:20:19

A. 新鮮牛皮如何做成皮革

針對皮鞋所用的皮革:皮革的生產工序為:

皮革生產工序:削磨,分層,水洗,中和,染色,加脂,壓整,乾燥,振盪,塗飾,打光,壓平,壓花,OK。

.皮革生產各工序介紹:主要成分為水場和干場。

(1) 水場:自然與水脫離不了關系,製造場所也到處是水。

A. 生皮從動物身上取下後要用鹽腌防腐,再有貨櫃車運至皮革廠。

B. 削邊整理----分類—然後浸水(使生皮因加鹽防腐而喪失的水分還原。方法:讓生皮在水槽中劃動,讓其充分吸水)

C. 削肉,經過削肉機上的滾刀,除去生皮上殘余肉類。

D. 除毛—利用強性硫酸鈉和鹼石灰,以消除毛發,化解皮面上色角質層,並除去一些可溶性蛋白質。

E. 脫灰—除去除毛時殘留在皮里的鹼性石灰。

F. 酵解—除去一切不需要的非皮質纖維。

G. 浸酸—以降低皮身的PH值,只有酸性皮身才能吸收蹂革劑(鉻鹽)

H. 鉻鞣—皮身在鉻鹽等鞣革劑中浸泡,轉鼓中運轉4—6小時。

I. 擠水,削皮—擠出皮在生產中吸收的水分,後削皮(即皮革分層:由麵皮切開而剩下的部分叫二層皮或榔皮。二層皮可生產反毛榔皮和仿似麵皮的壓花榔皮)

J. 染色和加脂:染色是生產苯染皮的必經過程,即皮身在染料劑中浸泡劃動。

加脂:不同的油脂和油脂量的多少來決定皮革軟硬程度。

K. 張皮,乾燥—用夾子將皮料崩開,拉開,晾乾或用真空乾燥(此時的半成品皮可直接生產反毛榔皮和絨麵皮)

(2) 干場部分(塗飾):此階段的皮身基本不含多少水份。

A. 回濕:經過乾燥的皮身會變得較硬,噴少許水回濕。

B. 摔軟或打軟:1,用軟鼓(同洗衣機甩干原理)將皮料摔軟

2,用機器上下拍打將皮料打軟。

C. 磨皮:磨去皮表面的斑痕,傷疤。

D. 表面塗飾,壓花:皮表面噴塗料或印花紋以達到客戶所要求的色澤,手感及軟硬度。

E. 成品皮革須通過各項測試1脫色程度,2抗拉力強度,3抗撕裂強度,4耐高溫,5耐寒,6耐曲折等。

脫色程度的測試:白布裹上固定重量的法碼,壓在皮表面用機器做來回往復勻速運動,規定往復次數來看白布被污染程度。

皮革的脫色是相對的,沒有絕對不脫色之皮料。因此皮革脫色程度是指規定重量和規定往復次數下白布被污染的顏色深淺度和皮革工業所定標准脫色度色卡相對比。如白布被污染的顏色和標准色卡相比偏淺或相同則為合格。

*在要求皮革脫色度上不可太盲目,否則固色劑和塗料噴太多,皮革往往會失去從前的風格,達不到客人要求。

鞋材革分類:A 按動物的年齡或張幅分類

B 按皮革表面塗飾分類

C 按皮革表面紋路分類

A 按動物年齡和張幅分:小羊皮,胎牛皮,小牛皮,中牛皮,大牛皮,水牛皮,牛皮的毛孔較細,胎牛幾乎看不到身上的毛孔。另牛皮、豬皮、馬皮均的二層皮,而羊皮、胎牛隻有一層,分不出二層。

羊皮:小的山羊皮2—5平方英尺,大的山羊皮5平方英尺以上且毛孔粗大,綿羊皮:手感柔軟,毛孔較山羊皮細密,羊皮的毛孔近魚粼狀。

胎牛皮:未開始吃草之乳牛,張幅5—10SF,毛孔細膩,其血管痕和伸展紋遍布全身為其重要特徵。

小牛皮:未滿一年的牛皮,張幅12—24SF左右。

中牛皮:一般指未滿三年的牛,張幅24—35SF,半開12—17.5SF。

大牛皮:張幅36SF以上,中開張幅18SF以上。 成品皮革外形

全牛(全開)整張幅形狀 中開(半牛)半張幅形狀

*備:中開:也叫半頭皮,即將皮料從牛頭至牛尾沿牛背中逢對稱剪開成兩張。其中半張叫半頭皮。

水牛皮:產於熱帶地區,皮紋路大而粗糙,小水牛皮則用於高級鞋類,配上植物丹寧處理,即可生產打臘皮。

B. 新鮮帶毛牛皮怎麼處理

把水燒熱把牛皮放到有熱水的鍋里合適的時候拿起來,把有毛的一面朝上放平用刀慢慢刮干凈即可

主要食材:牛皮一塊,姜,蒜,芹菜,干辣椒。

主要調料:鹽,食用油,花椒,胡椒,蚝油,生抽,老抽,十三香,八角,料酒。

第一步:將牛皮清洗干凈,切成長片狀,再改刀切成長條狀,放在盤中備用。

第二步:將姜切成姜絲,將蒜切成丁,將干辣椒切成小段,芹菜切成小段,放在盤中備用。

第三步:將鍋燒熱,往鍋中倒入食用油,待油燒熱之後,加入姜,蒜,干辣椒,胡椒,花椒,八角,大火翻炒,炒出香味之後,下入切好的牛皮,改小火翻炒兩分鍾左右,加入一勺鹽,一勺十三香,一勺蚝油,一勺老抽,兩勺生抽,一勺料酒,小火翻炒五分鍾。

第四步:翻炒五分鍾之後,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後,改小火慢燉四十五分鍾。

第五步:燜煮四十五分鍾之後,加入芹菜,改大火快速翻炒收汁。

第六步:起鍋,裝盤。這樣一道好吃又不貴的紅燒牛皮就做好了。做好之後的紅燒牛皮軟爛爽口,香辣q彈,真是太好吃了

C. 牛皮怎麼加工的

1、皮革製作工序如下:組批,即將張幅大小、厚度較近的皮的原皮分類,放在同一個鼓中加工。這一步相當重要,此工序做的好,將有利於後面的加工,不會給後續工序帶來困難。
2、浸水,此工序的目的是將原皮恢復到鮮皮的狀態,利於加工。根據皮的保存方法不同,此工序進行的時間長短不一。如果是乾燥保存的皮,時間要長一些;如果是鹽濕皮,時間需要的就會短一些。
3、脫毛、脫脂:此工序的目的是將皮中細胞內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脫掉,露出天然、細致的粒面。如果脫脂不完全,在皮乾燥後會出現板硬的現象。
4、浸灰:浸灰,又稱鹼膨脹,是指加入鹼(通常使用的是Ca(OH)2)使皮膨脹到一定的厚度,利於剖層。一般頭層用於較高檔的服裝、鞋子等;二層用於較低檔的皮具,頭層較二層價格高出許多。
5、脫灰、浸酸:此工序是將前面浸灰過程中多餘的鹼除去;其實也就是一個酸鹼中和的過程。加入適當的酸,中和掉多餘的鹼,使其達到鞣製所需的PH值。
6、鞣製:鞣製,是指利用三價鉻離子將皮纖維的膠原基團連接起來,賦於皮革豐滿的手感,增強皮革的抗張、抗撕裂的強度。這是皮革製造工藝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決定皮革質量好壞的最關鍵的一步。
7、復鞣:在現代製革工藝中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譽為」點金術」。對輕革,復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為此工序可補充鞣製作用,提高鞣質含量。
8、染色:其目的是賦於皮革一定的顏色,關鍵是提高染料和皮纖維的結合率,提高染料和皮纖維結合的強度,要耐水洗。
9、加脂:也稱加油,其實質是對坯革進行適當合理的加脂處理,讓其吸收適量的加脂材料,恢復其原業的柔軟度和彈性,防止皮革僵硬發板、開裂,賦於皮革以一定的使用性能。
10、乾燥:此工序後,皮革將進入後整理階段,所以相當重要。如果是採用自然晾乾,皮的收縮率會很小,但耗時太多。現在基本上不用此方法,一般採用貼板乾燥和烘乾,但是這樣會使皮收縮較大,影響出革率。
11、拉軟:乾燥以後的皮張幅縮小、板硬,所以拉軟此工序也很重要。此工序是採用機械方法,有摔軟等,也可以在綳板上將皮向四周拉開,也使皮革盡可能的伸開,增加保革率。
12、塗飾:在製造輕革的過程中,前後的外觀質量對革製品的製造和消費者的選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雖然革的內在質量和手感都能達到要求,但最後的塗層如果不夠美觀或易於脫落,都會影響革製品的使用價值。

D. 新鮮羊皮怎麼處理才能成為皮革

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工序。

生皮熟制技術非常復雜,須經過鞣製、硝制及其他技術處理,其工藝流程多達幾十道工序:

從生皮開始,要經過水浸、去肉、脫脂、脫毛、浸鹼、膨脹、脫灰、軟化、浸酸、鞣製、剖層、削勻、復鞣、中和、染色、加油、填充、乾燥、整理、塗飾等工序,整個過程需半月至二十天才能完成,最終變為成品皮革,俗稱熟皮。

熟皮毛中羊皮最多,狗和好多動物的皮毛都可加工,最珍貴的皮毛是狐、猺、貂、豹、虎皮等。熟皮毛進一步加工成皮襖、皮大褂等禦寒衣物,也可製作成皮褥子等老年人生活用品。

(4)新鮮牛皮怎麼處理才能做皮衣擴展閱讀:

帶毛的動物皮,也須在加了輕腐蝕劑的水中浸泡,進行鞣製、硝制等復雜工序,加工成柔順、光亮的熟毛皮。熟皮大多由牛、騾、馬、驢的皮製成,牛皮最好。熟皮具有柔軟堅韌和透氣性好等特點,廣泛用於皮鞋、皮箱、皮盒、皮帶、車馬軟具、車輛輪胎等加工製作。

羊皮變硬是因為羊皮內油脂的缺失,對於羊皮製品來說,一般是不能夠水洗的,水洗的話羊皮中的油脂就會被水分解帶走,羊皮就會失去油脂,羊皮的柔軟是跟油脂離不開的,失去油脂的話就會使羊皮變硬,衣服會非常的堅挺而且非常的容易折出印痕或折斷。

E. 朋友從老家帶來一張生牛皮,請問大家如何處理才能加工成可以自己做皮衣皮帶皮包的皮,聽說要削皮 是怎麼操

牛皮加工技術

一、消毒與浸泡。消毒液的配製:每100公斤水中加入50克壓砷酸鈉,攪勻即成。將鮮牛皮泡進消毒液中1-2分鍾防蟲消毒。如牛皮已經曬干硬,先用清水浸泡1-2天,在防蟲消毒。

二、刮肉刮毛。備好兩個水泥池,其中一個是石灰水池,一個是硫化池。石灰池中放進25公斤石灰和硫化鈉1.5公斤攪勻,調至漿糊狀的料液。將已消毒的濕皮從中間對等割成兩塊,放進石灰池裡浸一晝夜,取出用刮毛刀刮掉牛皮毛。池裡的石灰、硫化鈉溶液可連續使用,直至牛皮毛颳去為止。硫化銨水池,每張牛皮用硫化銨0.15公斤,清水適量,將刮毛的牛皮放進池中踩踏,以脫掉石灰水。然後將牛皮釘在寬0.5米,長0.7米的木版上,用刀颳去牛皮上的殘肉,再用清水洗干凈。

三、葯水處理。葯水由重鉻酸鈉0.5公斤、濃硫酸500毫升,水20公斤、白糖2公斤組成。配製方法:將濃硫酸邊倒邊攪拌緩緩注入水中,再加入重鉻酸鈉,撒入白糖。將配成的葯水分成兩份,每份加清水4-5公斤稀釋,先將一部分倒進葯水缸里攪拌10分鍾後,再將餘下的葯水倒在缸中攪勻,浸泡皮料,經處理的皮面不在皺紋。

四、過熱水。從葯水缸取出牛皮,放進有適量軟皮油的40-50℃的熱水中,人工踩即成。

加工出的牛皮可達國家收購標准。即濕皮淺藍色柔軟,毛孔清楚,豐滿有彈性,白皮無鉻斑,染色皮不脫色。
我覺得你做皮衣皮包還好,皮帶的話還不如直接買,強烈推薦物美網 仙果皮具

F. 牛皮怎麼加工

製成成品皮革需要經過幾十道工序:生皮----浸水----去肉----脫脂----脫毛----浸鹼----膨脹----脫灰----軟化----浸酸----鞣製----剖層----削勻----復鞣----中和----染色----加油-----填充-----乾燥----整理----塗飾----成品皮革。

馬鞍皮:經過植物單寧酸鞣製後,打磨皮面,使其呈現出光澤感,厚實耐用的皮革。因為原本是用來製作馬鞍的皮革,故稱為馬鞍皮。打蠟皮是在植鞣法處理的牛皮表面,施以拋光處理,讓臟污不易附著在皮革上。此種皮革無法進行染色,但也不需使用完成劑再處理。

牛皮革保養注意事項

經常使用柔軟布擦拭,以免臟污,使皮革變質,一定要輕輕拂拭,以防太用力而使皮包泛白,留下痕跡。

皮革失去光澤,可用皮革上光劑上光,切莫用皮鞋油去揩擦。防護液最好用真皮沙發專用液體軟性蠟,否則皮具的皮質會變硬,並迅速老化。

皮革起皺,可用熨斗熨燙,溫度可掌握在60—70℃之間。燙時要用薄棉布作襯燙布,同時要不停地移動熨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牛皮革

G. 牛皮怎樣製成皮衣

像牛皮的話一般都是等牛死後將牛的皮直接給她整張播下,這樣的話放入工廠當中設計裁剪製成皮衣。

H. 生牛皮如何處理

一、消毒與浸泡。消毒液的配製:每100公斤水中加入50克壓砷酸鈉,攪勻即成。將鮮牛皮泡進消毒液中1-2分鍾防蟲消毒。如牛皮已經曬干硬,先用清水浸泡1-2天,在防蟲消毒。

二、刮肉刮毛。備好兩個水泥池,其中一個是石灰水池,一個是硫化池。石灰池中放進25公斤石灰和硫化鈉1.5公斤攪勻,調至漿糊狀的料液。將已消毒的濕皮從中間對等割成兩塊,放進石灰池裡浸一晝夜,取出用刮毛刀刮掉牛皮毛。池裡的石灰、硫化鈉溶液可連續使用,直至牛皮毛颳去為止。硫化銨水池,每張牛皮用硫化銨0.15公斤,清水適量,將刮毛的牛皮放進池中踩踏,以脫掉石灰水。然後將牛皮釘在寬0.5米,長0.7米的木版上,用刀颳去牛皮上的殘肉,再用清水洗干凈。

三、葯水處理。葯水由重鉻酸鈉0.5公斤、濃硫酸500毫升,水20公斤、白糖2公斤組成。配製方法:將濃硫酸邊倒邊攪拌緩緩注入水中,再加入重鉻酸鈉,撒入白糖。將配成的葯水分成兩份,每份加清水4-5公斤稀釋,先將一部分倒進葯水缸里攪拌10分鍾後,再將餘下的葯水倒在缸中攪勻,浸泡皮料,經處理的皮面不在皺紋。

四、過熱水。從葯水缸取出牛皮,放進有適量軟皮油的40-50℃的熱水中,人工踩即成。

加工出的牛皮可達國家收購標准。即濕皮淺藍色柔軟,毛孔清楚,豐滿有彈性,白皮無鉻斑,染色皮不脫色。

I. 鮮牛皮加工怎麼加工成成品牛皮革的

1.鮮皮指的是沒有處理過的,生皮指的是沒有鞣製過的
2.牛皮革是經過鞣製的,牛皮一般是指生皮
3.藍皮是經過鞣製但是沒有後整理的,皮坯指的是准備加工的,可以是生皮,也可以是藍皮
4.從生皮到成品革大致上說是經過:洗皮,去毛鹼腫,去肉,軟化侵酸,鞣製(鞣製後是藍皮,藍皮是後整理工序的皮胚),靜置,回水,復鞣,染色,固色噴塗,這個不同產品不同工藝,太復雜了。
5.加工處理過程成本這個太復雜了,都不知道你要做什麼產品,還有產品的要求,這個成本跨度還是比較大的,還有化料的成本,人工的成本都在變動,很多都是5塊左右一尺
6.這個問題沒看明白,動物皮都是不均勻的,比如你比較胖,他比較瘦,這兩個人的皮當然脂肪含量什麼的都不同
7.鞣製一般的概念指的是從生皮到革的過程,塗飾指的是表面處理,好比刷牆
8.不同地區的牛皮大小都不一樣,而且利用率也不同,看你做什麼革也不同
9.大小不同,重量就不同了,還有脂肪含量,雜質等
10.這些是成品革的風格,不同的風格製作工藝就不同,你也可以自己取名字,但是要大家接受才能通用

J. 剛扒下來的牛皮怎樣才能做成生皮子

兄弟今天我來告訴你吧。剛出的生牛皮也叫原始皮。要經過浸泡,大概40個小時,完了就是晾乾。壓平,取皮,取皮就是說把整張牛皮比較平整的地方和殘次的地方分開,也就分了上等皮和下等皮。一般以張牛皮可以分11層皮料。我們用的包包,皮帶,銀保,箱子。衣服等等。根據需要皮子的薄厚都是不一樣的。用的等次也是有區分的。像我們用的錢包一般的都是用3-4層皮子做的。下面壓上牛皮紙。這個叫二層皮。質量也是非常耐用的。原始皮料就是看皮質的纖維是自然的還是生硬的,自然的蓬鬆。生硬的摸起來比較硬一點。希望以後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