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飛機上為什麼穿皮衣
擴展閱讀
北京女裝哪裡質量好 2025-07-04 20:44:12

飛機上為什麼穿皮衣

發布時間: 2023-03-28 22:15:50

1. 為什麼中國的飛行員的飛行服和美國的不一樣

因為每個國家自己的服裝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彰顯自己民族的特色,一味的模仿別的國家,只能說明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還有各個國家對飛行服的制定、材質會有所區別,因此,做出來的飛行服自然不一樣。
按穿用季節,飛行服分為春秋季、夏季和冬季飛行服。通常上衣為夾克式,下衣為馬褲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兵冬季飛行服的面料是羊皮革,夏季飛行服外衣通常採用薄布料,具有防寒、防風、保暖性、透濕透氣性和輕便的特點。
在外國軍隊中,美軍的飛行服比較有代表性,為整體式,前部為拉鏈開口,腰部與袖口有搭伴式松緊帶,褲腳底部有拉鏈。衣服上共有 8個用拉鏈開合的口袋,胸部兩個,大腿前兩個,小腿前兩個,左臂 1個,左大腿內側 1個,供裝帶飛行中和跳傘後必備的生活用品。

2. 為什麼抗曰神劇中的軍統穿皮衣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原因;1,那時候人窮,有皮衣,皮褲是很體面的事,既然有當然要穿出來啊,而且大家還沒有穿皮褲就覺得娘這樣的意識!2. 對於當時的生產力來說皮衣皮褲最實用,皮衣皮褲, 遮風,擋雨, 經常駕駛摩托車, 敞篷汽車, 經常坐飛機等! 因為當時從徒步,到飛機, 條件都差,徒步,騎馬,摩托都會直接暴露在日曬雨淋中, 連汽車,飛機,保溫,減壓工作做得都很差! 當年的汽車,空調設備很差,飛機上幾乎為0, 減壓也不行,所以當年的飛機都飛不高,飛高了人受不了啊! 種種環境的不利因素,導致皮衣皮褲是最實用的!
如果覺得合適,請採納我的回答。

3. 請問:二戰戰斗機飛行員在座艙里有沒有氧氣供給老式的殲7戰斗機為什麼是皮製飛行帽另外,殲7、8

以問題計:
1.二戰大部分戰斗機由於升限低,沒必要弄個氧氣瓶。早期戰斗機很多座艙還是開放式的,比如鬼子的96式艦載戰斗機,民國空軍的霍克。後來有幾種戰斗機因為需要高空作戰,就有了氧氣瓶,比如F4U,零戰。
二戰轟炸機,因為設計之初就得在大口徑高射炮射高之上投彈,高度太高,很多都有氧氣裝置。
後來隨著戰斗機升限提高,氧氣瓶就成了標配。

2.中國空軍早期使用皮質飛行帽,後來就用飛行頭盔了,我軍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配發飛行員頭盔。在此之前,人們腦海中飛行員的固定形象一直是佩帶著耳機、大號黑色風鏡、雙耳皮帽的樣子,風鏡架在雙耳皮帽上幾乎成了飛行員的典型特徵。到了70年代之後,這些簡單的防護裝備終於被藍色的TK-2飛行頭盔取代了。
首架殲-7於1966年1月在沈陽飛機廠首飛,那麼戴皮質飛行帽的情況應該發生在換裝飛行頭盔之前了。
殲7使用的飛行頭盔是TK-11、TK-11A,殲-7G使用的TK-14A。

3.那不是加強筋,是背鰭。
由於飛機在高空高速飛行時航向靜穩定性和空氣動力阻尼力矩均相對降低,容易誘發慣姓交感現象。所謂慣姓交感是飛機作快速橫滾機動飛行時,由於本身質量的慣性力矩而使迎角和側滑角大幅度變化的現象。
它可能導致喪失飛行穩定性,嚴重的慣姓交感會使飛機在高滾轉速率下完全失穩而進入危及飛行安全的氣動慣性旋轉狀態。當飛行員不能及時發現並改出這種危險狀態時,便很可能發生空中事故或導致載荷過大致使結構損壞而失事。
利用增大背鰭或加裝腹鰭的方法可以增加阻尼力矩,從而改善飛機的航向穩定性。
慣姓交感現象最早是在美國F-100戰斗機上被發現,該機因此造成了多起機毀人亡的事故。蘇聯米格-19飛機早期背鰭較小,雖然未見資料提到因此造成事故,但其後期改型為了保險也改用了較大的背鰭,以防止高速飛行時可能發生的航向穩定性下降問題。
利用背鰭可以增加飛機載油量,添加飛機電子設備和機械組件。米格21和殲7和殲8I早期主要追求高速殲擊機,故機身修長使飛機速度得到提高,背鰭可以有效的降低細長機身帶來的不利影響。
由於米格-21是基於大量生產,便於戰時補充的戰略下設計的,所以機體偏小,設計不夠精細,為了布置設備,就放進背鰭了,中國的殲-7、8是基於米格-21的,自然就繼承了背鰭。
其實類似背鰭的情況在導彈、潛艇上都有存在,比如說電子線路、拖曳聲納線,處理好了,沒問題,美國的F-5也有背鰭。當然隨著上述戰斗機改進的需要,電子設備和機械組件越來越多,背鰭也越來越大,阻擋後向視界的問題就更嚴重了。

4.像蘇-27這樣氣泡型座艙的是不需要擔心後向視界,至於F-35有光電感測系統,有全向視野。一般來說,戰斗機會在座艙蓋肋條上裝後視鏡補足視野,像米格-21、殲-7有的機型後向視野基本被背鰭遮蔽的情況下,就在座艙蓋上安裝了潛望鏡來觀察後方,題圖中座艙蓋上黑色的就是,有的殲7型號背鰭較小,就沒有用潛望鏡。

4. 飛行員為什麼穿皮夾克

現代飛行員穿的是高壓代償服,高壓代償服是為了解決高空氣壓低的問題,在衣服里加了充氣囊,用來補償低壓問題。飛行高度超過三千米必須穿高壓代償服。而不是皮夾克,皮夾克作為飛行服已經是非常久遠的事了。那個時候飛機飛得不是很高,而且機艙多半封閉不嚴,甚至是敞開式的,為了抵禦強風而穿皮夾克。

5.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空軍飛行員,都那麼喜歡穿皮夾克

因為在飛機上太冷了,不得不穿皮夾克。

例如,你知道戰斗機飛行員為何在執行任務時穿皮夾克?盡管我不得不承認他很帥,但這並不是為了裝酷,因為當飛機最終被發明時,它是可轉換的,可以在高空飛行,並且氣流和高度使溫度非常低。因此,為了使飛行員保持溫暖,他們必須使用皮革製成溫暖而防風的夾克,並且飛行員如此昂貴,他們自然希望使用動物皮革來製作夾克。到目前為止,飛行員還是這種夾克,他們也是暴君。

6. 各國的空軍飛行員為什麼都那麼愛穿皮夾克

空軍飛行員現在都喜歡穿皮夾克,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傳統和信仰了,其中的原因最開始還是為了禦寒,皮夾克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然由於選料考究、製作精良,皮夾克也是時尚與高檔的象徵,由於長期使用皮夾克,而且在很多國家都非常的流行了,如今飛機內部人機環境做得很好了,但是依然穿戴皮夾克。現在的皮夾克慢慢成為了一種空軍的文化了。

7. 請問飛行員為什麼穿皮夾克 而且有那種毛領子 謝謝!

穿皮夾克是因為不能穿帶扣子的衣服,以防扣子掉下去影響飛機的機器運轉

8. 冬天去內蒙飛機上穿什麼衣服

冬天去內蒙飛機上可以穿一個衫碰比較舒適的內搭加上一個羽絨服,在飛機圓塌豎上如果熱了可以脫橘大掉美容羽絨服,但是內蒙的冬天是很冷的

9. 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必須要穿皮夾克,究竟是為什麼

因為剛發明飛機的時候是沒有機艙蓋的。飛行人員在高空執行任務會很冷,需要穿皮夾克保溫,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10. 真的有必要戴手套上飛機嗎

有必要
飛行員戴手套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前技術不夠先進的時候,機艙總是透氣漏風的,一飛到數千米的高空溫度驟降,對飛行員的身體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他們必須穿戴好擋風的皮衣、飛行帽還有手套。手套一開始設計的材質是皮質的,雖然確實擋風,但是也有不透氣、容易粘膩並且不能很好貼合手型的諸多缺點。於是我國的飛行員放棄了皮質手套,對既能保暖又能透氣、還能防滑的勞保手套青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