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赫哲族魚皮服飾的魚皮服飾種類
1、魚皮袍
赫哲族的魚皮衣服多用胖頭、趕條、草根、鯇魚、鱘、大馬哈、鯉魚等魚皮製成,長衣居多,主要是婦女穿用。式樣如同旗袍,袖子短肥、腰身窄瘦,身長過膝,下身肥大。領邊、衣邊、袖口、前後襟等處都綉有雲紋或用染色的鹿皮剪貼成雲紋或動物圖案,並用野花汗染成紅、藍、黑等顏色,風格淳樸渾厚、粗獷遒勁。早年衣下邊往往還要縫綴海貝殼、銅鈴和纓絡珠琉綉穗之類的裝飾品,更加別致美觀。魚皮袍等魚皮服飾具有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濕、易染色等特性。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硬化、不會蒙上冰。
2、套褲
赫哲族漁民的魚皮套褲是用懷頭、哲羅或狗魚皮製成的,分男女兩種。一般都是比較肥大的,套在褲子外面,男式的上端為斜口,女式的上端為齊口。主要是捕魚和勞動時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護膝,大都綉有花紋或鑲有花邊。
3、半市筒皮靴
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濕、不掛霜、不打滑等優點,深受赫哲人喜愛,延續時間最長,使用也最廣。冬季穿時,為了保暖,里邊需套上狍皮襪頭或絮上烏拉草。
『貳』 民族服飾欣賞:赫哲族服飾圖片
赫哲族的服飾別具特色,有用魚皮做成的魚皮長衫、魚皮套褲、魚皮靰鞡,魚皮衣的特點是輕巧、暖和、經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魚獸皮衣為主。獸皮衣主要用狍皮、鹿皮。以魚獸皮衣為主,夏季戴樺皮帽,形如斗笠,長項大檐,可遮陽蔽雨,帽上有各種雲卷和花紋,常戴帽分帽頭、帽耳、帽罩三部分。
帽頭呈西瓜皮形,無帽疙瘩,冬季在帽內縫上皮了保溫。狩獵時一般戴狍皮偽裝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長褲或魚皮套褲。腳穿袍皮襪,魚獸皮靰鞡。戴狍皮手套。婦女早年以穿魚獸皮為主,今穿棉布也較普遍。獸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
魚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領窩沒有高起的立領。下穿狍皮長褲或魚皮套褲。腳穿狍皮襪、魚獸皮靰鞡。過去赫哲族姑娘梳一條辮子,已婚姻婦女和寡婦梳兩條。年紀大的戴耳環,年輕的戴耳鉗,並都帶鐲子。
受滿族服飾的影響,魚皮衣多為長衣服,主要是婦女們穿用。其樣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長過膝。袖管寬而短,沒有衣領,只有領窩。衣褲肥大,邊沿均有花布鑲邊,或刺綉圖案,或綴銅鈴,顯得光亮美觀。魚皮套褲,有男女兩種。男人穿的上端齊口,褲腳下沿鑲黑邊。冬天穿上狩獵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魚可防水護膝。
此外赫哲人還曾用魚皮做裹腿、圍裙、手套等。不過,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赫哲族服裝的材料及式樣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赫哲人也穿上了毛料衣服。魚皮不再是赫哲族的遮體服飾,而是作為一種民間工藝被收藏於藝術的寶庫博物館之中。
魚皮衣飾,多是婦女穿用。赫哲族婦女穿著的上衣樣式,相似於滿族人的旗袍,襟長過膝,腰身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只有領窩沒有衣領。領邊、袖口、衣邊都飾有染上各種顏色的皮條雲紋和動物花樣,有的還在衣下擺縫上海貝殼、銅鈴或纓絡珠、疏綉穗之類的裝飾品,以示別致美觀。
赫哲人男女勞動時都穿魚皮套褲。赫哲族漁民的魚皮套褲是用懷頭、哲羅或狗魚皮製成的,分男女兩種。男式的上端為斜口,女式的上端為齊口,並鑲有或綉有花邊。冬天穿它狩獵抗寒耐磨,春秋穿它捕魚防水護膝。
『叄』 赫哲族流傳千年的技藝,魚皮如何做衣服
在我國最北部的一個省份,黑龍江就但有著寒冷的氣候,還有著豐富多彩的邊境文明。其中有一個少數民族,他們以魚皮製造衣服著稱。雖說製作衣服原理都是先紡線,再織布裁衣,但是,魚皮那薄薄的一層,把它製成線,然後再做成衣服的確是一件很復雜精巧的事情。不過這項需要獨具匠心的手藝,已在赫哲族發揚近千年。除了必備的魚線製作,之前以及後續還有很多加工項目要做。
在一番辛苦的取出完整的魚皮之後,赫哲族的人一般要先將其晾曬去去水分。然後還要將它切成塊,再進行乾燥。在微微的熱度的時候,塗上一層魚肝油,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了。在這熱冷交替的時候,用快刀切絲,最後將切好的魚絲定型。之後就和尋常織布做衣服的過程類似了。最後這種用魚皮製作出來的衣服,在東北寒冷的條件下,非常的實用,之前經常有人說在冬天雪地里躺著,只要穿上這一層魚衣,到了半夜甚至都會發熱,可見赫哲族高超的技藝和智慧。
『肆』 魚皮衣服的介紹
魚皮衣服是過去赫哲族獨有的民族服裝。充分說明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適應環境、創造生活的頑強意志與高度智慧。魚皮衣服是把鰱魚、鯉魚等魚皮完整地剝下來,晾乾去鱗,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樣柔軟,用鰱魚皮線縫制而成。受滿族服飾的影響,魚皮衣多為長衣服,主要是婦女們穿用。
『伍』 傳說赫哲族的衣服是用魚皮製成的,是真的嗎希望能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這一習俗沿襲至今,顯示了這個民族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點。赫哲族人一向以殺生魚為敬。
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製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綴兩排用鯰魚骨做的紐扣,女子多穿魚皮或鹿皮長衣,式樣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魚皮套褲以及狍皮、鹿皮和魚皮製的鞋子。用魚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故歷史上赫哲人又被稱為「魚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館里,可以看到了展出的兩套用熟好的大馬哈魚皮縫制的男女魚皮套裝,做工考究,款式古樸大方。
魚皮衣:赫哲族人以捕魚和狩獵為主,有著古老而獨具民族特色的魚皮服飾,早年的婦女們先把揉制加工好的魚皮魚線用野花染成各種顏色,然後精巧地縫製成各種魚皮服飾,並磨魚骨為扣,綴海貝殼為邊飾。魚皮衣服是把鰱魚、鯉魚皮完整地剝下來,晾乾去鱗,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樣柔軟。受滿族服飾的影響,魚皮衣多為長衣服,主要是婦女們穿用。其樣式像旗袍,腰身稍窄,身長過膝。袖管寬而短,沒有衣領,只有領窩。衣褲肥大,邊沿均有花布鑲邊,或刺綉圖案,或綴銅鈴,顯得光亮美觀。
套褲:魚皮套褲有男女兩種。男人穿的上端齊口,褲腳下沿鑲黑邊。冬天穿上狩獵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魚可防水護膝。赫哲族漁民的魚皮套褲是用懷頭、哲羅或狗魚皮製成的,分男女兩種。男式的上端為斜口,女式的上端為齊口,並鑲有或綉有花邊。
赫哲族的魚皮袍等魚皮服飾,不僅面料為魚皮,縫衣服的線也是魚皮的。魚皮線是將胖頭魚皮(因其皮薄,做出的線細)的鱗刮掉熟好,塗抹上具有油性的狗魚肝,使之保持柔軟乾燥,然後將其疊好壓平,切成細絲即可,使用時再勒一勒,就更細而柔滑流利了。魚皮袍等魚皮服飾具有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濕、易染色等特性,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硬化。近幾十年來,隨著赫哲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和紡織、化纖等各種現代服裝面料的大量輸入,魚皮服飾在現實生活中已不多見了。
樺皮帽:赫哲族的樺皮帽是夏天戴的,形如一般的斗笠,頂尖檐大,既可避雨,又可遮光。帽檐上刻有各種雲卷紋、波浪紋以及狍、鹿、魚的形象,輕巧美觀。姑娘常將精心製作的樺皮帽送給自己的心上人,作為愛情的信物。
手套:赫哲人的手套多用狍皮製成,主要有「沙拉耶開依」(五指手套)、「瓦拉開依」(皮手悶子,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和「考胡魯」(皮手悶子,筒長並有活口)三種。三種手套各有特點,「瓦拉開依」便於拿東西卻不能握槍射擊。「沙拉耶開依」精巧美觀,套口處多鑲有灰鼠皮邊和雲字花邊,手背面上還多綉有花紋,又便於拿東西和射擊,但保暖性較差。人們在冬季出獵時喜歡戴「考胡魯」,戴上它後,可以把筒套在袖口上,並用皮繩系緊,手可以從手掌面手腕處的開口自由出入指套。
『陸』 魚皮衣的傳統服飾的款式
赫哲族傳統服飾的原料多採用抗寒耐磨的狍、鹿、貉、貂等獸皮或魚皮。由於居住區域不同和民族自稱不同,製作衣服的獸皮和魚皮也各有不同,松花江流域的主要以狍皮、鹿皮為衣料,魚皮次之;而居於松花江下游、烏蘇里江沿岸的多以魚皮為衣料,鹿皮、狍皮兼之。為了適應當地四季分明自然環境,冬季和夏季的服飾款式略有差異,但都極具民族特色。
赫哲族男子傳統服飾款式,冬季多為狍皮、鹿皮縫制的長袍,寬袍大袖,袍長及膝,毛朝里、皮朝外,外系綉花腰帶;下著皮褲或棉褲,腳穿狍皮、鹿皮或魚皮靰鞡,頭戴貉(俗稱「孬頭」)皮帽、狍頭帽、狗皮帽等,戴狍皮手套。長袍的衣袖、衣襟、領口均用黑色雲紋鑲滾。穿時將衣袖、領口的皮毛翻於外面,即保暖又有裝飾的效果,充分顯示出狩獵民族英勇剽悍的性格。夏季多穿光板皮或魚皮縫制的衣服,其服飾款式多為對襟式短衣,立領、長袖,並在領口、衣襟、袖口處,鑲綉黑色雲紋、回形紋,對襟處綴飾兩排鯰魚骨磨製的扣子。頭戴樺樹皮製作的遮陽帽,其造型似斗笠,尖頂大檐,既遮擋陽光又能擋風雨,帽檐上還綴飾魚紋或花草紋。
赫哲族女子傳統服飾款式,冬季多著鹿皮或狍皮縫制的長袍,也有用皮布混制的長袍。受滿族的影響,服飾款式形同滿族的旗袍,無領斜襟,衣擺長過膝,腰身稍窄,下身肥大成扇形,袖肥而短。領口、袖口、衣襟、下擺鑲滾黑色雲紋或魚鱗紋寬邊,並在衣擺下墜飾銅鈴或海貝。夏季女子傳統服飾質料多為魚皮或布縫制,款式多為短衣長褲、收腰長袍或短衣長裙等,並在領口、袖口、衣襟處鑲綉黑色雲紋寬邊,頭上多戴三角綉花頭巾或樺樹皮帽。
『柒』 魚皮的魚皮衣服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歷史悠久的民族,現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現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漁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他們捕魚、食魚、用魚皮蓋房、造舟、制衣,在歷史上以「魚皮部落」為世所知。魚皮製品以北方冷水魚的魚皮為原料,冷水魚皮質有一定的厚度和韌性,比較耐磨,便於在生產生活中使用。
魚皮文化是北緯45度以上區域內存在的特色文化。雖然歷史上眾多民族都曾有過魚皮文化,但從清代至今只有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的赫哲族將之傳承沿襲下來。傳統的魚皮技藝包括一整套復雜的加工過程,過去赫哲族婦女都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藝。20世紀50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歡穿用魚皮為面料做成的服裝,主要有套褲、手套、綁腿和婦女穿的長衣。後來由於製作工藝復雜、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漸被其他材質所取代,這種傳統手藝也漸漸失傳。 1、選擇材料
做魚皮衣服的材料是經過認真選擇的,並不是什麼魚皮都可做衣服。首先要選擇比較大的,一般都選用十幾斤或幾十斤的。另外,在長期的實踐中,赫哲人針對當地各種魚皮的特點,逐步摸索並掌握了適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頭魚、狗魚、搗子魚的皮,是做魚皮線和褲子的材料;大瑪哈魚、細鱗、哲羅、鯉魚等可做手套;槐頭魚皮較大,適合做套褲、口袋以及綁腿、鞋幫等。除鰉魚皮製品結實耐用能防浸水膨脹腐爛、適合夏天穿著外,其他魚皮製品均為冬季不下水時穿用。
2、工序
赫哲族婦女將捕來的胖頭、干條、草根、鯉子等魚的魚皮剝下,將剝掉的魚皮略為放乾燥,用熟魚皮的木棰在槌床上反復捶打,直捶至魚皮柔軟為止。做魚皮線時,將魚皮剝下撐開晾乾,四角不整齊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層魚肝油,使魚皮潮濕後捲起來,用小木板緊緊捺住,用快刀切成細線,線的一頭要細一些,以便穿針,再將其用野花染成各種顏色,就可以根據生活的需要,裁剪、縫制各種衣服了。 1、魚皮袍
赫哲族的魚皮衣服多用胖頭、趕條、草根、鯇魚、鱘、大馬哈、鯉魚等魚皮製成,長衣居多,主要是婦女穿用。式樣如同旗袍,袖子短肥、腰身窄瘦,身長過膝,下身肥大。領邊、衣邊、袖口、前後襟等處都綉有雲紋或用染色的鹿皮剪貼成雲紋或動物圖案,並用野花汗染成紅、藍、黑等顏色,風格淳樸渾厚、粗獷遒勁。早年衣下邊往往還要縫綴海貝殼、銅鈴和纓絡珠琉綉穗之類的裝飾品,更加別致美觀。魚皮袍等魚皮服飾具有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濕、易染色等特性。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硬化、不會蒙上冰。
2、套褲
赫哲族漁民的魚皮套褲是用懷頭、哲羅或狗魚皮製成的,分男女兩種。一般都是比較肥大的,套在褲子外面,男式的上端為斜口,女式的上端為齊口。主要是捕魚和勞動時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護膝,大都綉有花紋或鑲有花邊。
3、半市筒皮靴
半市筒皮靴,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濕、不掛霜、不打滑等優點,深受赫哲人喜愛,延續時間最長,使用也最廣。冬季穿時,為了保暖,里邊需套上狍皮襪頭或絮上烏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