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正己烷用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裙子長毛衣怎麼搭配 2025-05-16 08:36:49
廣州白馬女裝怎麼樣 2025-05-16 08:36:49

正己烷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6-02 14:52:54

A. 手指接觸正己烷一段時間後,是否會出現脫皮現象如果換成油漆呢

使用時最好帶上手套,化學試劑對人體都有害。

B. 當你需要移取苯酚時,你不應選用佩戴哪種手套

橡膠手套
乳膠手套溶於非極性溶劑,對正戊烷、正己烷、異辛烷、苯、甲苯、二甲苯等常見非極性試劑均沒有防護性能,所以禁止將該手套和這些非極性溶劑一同使用。
乳膠手套不溶於強極性試劑,預期對強極性試劑有較好的防護能力很好,苯酚具有可燃性,容易溶於有機溶劑,而且毒性很強,同時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屬於危險品中的6類,毒害品。
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接觸到苯酚都要格外小心。

C. 正己烷的特性以及操作常識

正己烷 【中文名稱】正己烷
【英文名稱】n-hexane
【結構或分子式】C6H14,C原子以sp3雜化軌道形成σ鍵。
【密度】0.6594
【分子量】86.17
【熔點(℃)】-95.3
【沸點(℃)】68.74
【性狀】
有微弱的特殊氣味的無色揮發性液體。
【溶解情況】
不溶於水,可與乙醚、氯仿混溶,溶於丙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為100份乙醇溶解50份正己烷(33攝氏度)。
【用途】
用作溶劑,特別適用於萃取植物油。
【制備或來源】
可由石油餾分中分出。
【其他】
極易揮發著火。
危險標記 7(低閃點易燃液體) 主要用途 用於有機合成,用作溶劑、化學試劑、塗料稀釋劑、聚合反應的介質等
對環境的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長期接觸可致周圍神經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本品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共濟失調等,重者引起神志喪失甚至死亡。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出現頭痛、頭暈、乏力、胃納減退;其後四肢遠端逐漸發展成感覺異常,麻木,觸、痛、震動和位置等感覺減退,尤以下肢為甚,上肢較少受累。進一步發展為下肢無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縮及運動障礙。神經-肌電圖檢查示感神經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28710mg/kg(大鼠經口);人吸入12.5g/m3,輕度中毒、頭痛、惡心、眼和呼吸刺激症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間活動減少,網狀內皮系統輕度異常反應,末梢神經有髓鞘退行性變,軸突輕度變化腓腸肌肌纖維輕度萎縮。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氣體檢測管法
氣體速測管(北京勞保所產品、德國德爾格公司產品)
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食品中添加劑的分析方法》馬家驤等譯
氣相色譜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環境標准: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300mg/m3
前蘇聯(1978)環境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 60mg/m3(一次值)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長期反復接觸。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CAS No.: 110-54-3

D. 正己烷是什麼

正己烷是一種化學溶劑,在工業上主要用作溶劑,具有一定的毒性。

性質:

1、沸點:68℃;

2、閃點:-25.5℃;

3、引燃溫度: 244℃;

4、性狀:有微弱的特殊氣味的無色揮發性液體;

5、溶解性:不溶於水,可與乙醚、氯仿混溶,溶於丙酮。

危害:

1、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2、健康危害:正己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4)正己烷用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1、橡膠用填充劑:無論天然橡膠,還是合成橡膠,大多橡膠加工製品中填充劑的加入量占其總重量的10~50%,應用的品種幾乎概括了所有填充劑品種,採用的加入方法主要是混煉。

2、造紙用填充劑:在造紙工業中為了提高紙張質量和降低成本,要在紙漿中加入基本不溶於水的填充劑,從而改進紙張的印刷性能、柔韌性、強度等。

3、塑料用填充劑:正己烷填充劑的應用 ,除了降低成本之外,主要作用是提高了塑料的強伸性能及沖擊強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正己烷

E. 長期接觸正已烷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正已烷雖屬低毒類化學物,但因 其揮發性和脂溶性高,在人體內可蓄積,特別是對神經系統具有毒性,故應考慮為高危險性毒物。
正已烷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胃腸道吸收進入人體。在生產中,短時間吸入高濃度正已烷可引起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及頭暈、麻醉等表現,而長期接觸低濃度正已烷可引發人周圍神經病。周圍神經病的特點為起病隱匿並逐步發展。早期表現為手足發麻、刺痛、蟻走感,手足部痛覺、觸覺減退呈手套襪套樣分布等,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四肢無力、上樓費力、行走困難、甚至不能站立。雙上肢出現肌無力時,雙手不能握拳,做精細動作困難,如不能夾菜、扣衣扣、剝雞蛋殼等。嚴重者垂足、垂腕及四肢遠端肌肉萎縮。周圍神經病所致癱瘓的特點是,四肢左右對稱,下肢較上肢為重、遠端重於近端。在停止接觸正已烷後數月病情仍 可進展。經 積極治療,一般需要半年至一年才能恢復健康。正已烷中毒不僅影響生產,也嚴重影響個人生活。

F. 做實驗要用到正己烷,查了下發現有毒,問下你們用的時候都做了啥防範措施沒

正己烷的特性和危害
1.正己烷的特性
正己烷(n-Hexane)分子式為CH3(CH2)4CH3,無色透明液體,具有汽油味,易揮發。正己烷極易燃,受熱或遇明火易燃燒爆炸。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氧化劑接觸會發生強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正己烷用作提取植物油與合成橡膠的溶劑、試劑和低溫溫度計的溶液,還用於製造膠水、清漆、黏合劑和其他產品,尤其在鞋用黏合劑中使用較多,也用作光學鏡片等的清洗劑。正己烷在生產環境中主要以蒸氣形式經呼吸道吸收,亦可經胃腸道、皮膚和(或)眼睛黏膜直接接觸進入人體。
2.正己烷的危害
正己烷會損害人的眼睛、皮膚、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在密閉空間內長期接觸正己烷,將會出現乏力、肢麻等周圍神經炎症狀,嚴重的會導致神經元損傷。正己烷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麻醉作用和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急性吸入高濃度正己烷,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等,嚴重的會引起神志喪失甚至死亡。慢性中毒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胃納減退,並可能發展成四肢末端感覺異常,麻木,觸痛、震動和位置等感覺減退。長期接觸可導致周圍神經病變。進一步發展為下肢無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縮及運動障礙。
3.國家相關標准規定
我國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了10類115種職業病,「正己烷中毒」作為其中第三類「職業中毒」中的第31項,已被納入職業病范圍。而《職業病防治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設有依法公布的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項目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第二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聯建公司更換使用正己烷這樣的有毒有害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的化學溶劑之前,既沒有向有關部門申報,也沒有告知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聯建公司也沒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對員工進行必要的安全防護,甚至連基本的防毒口罩和面具都沒有配備。顯然,其做法已經違反了《職業病防治法》。
使用和運輸安全
1.使用中的安全操作要求
當操作人員進行接觸正己烷作業時,應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正己烷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其與氧化劑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正己烷應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2.運輸中的安全
正己烷的運輸包裝應使用小開口鋼桶、安瓿瓶、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包普通木箱。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運輸中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要注意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用來減少震盪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不要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正己烷事故的應急處理
1.發生泄漏的處理
發生正己烷泄漏時,作業人員應迅速撤離至安全區,並對污染區進行隔離,嚴格限制人員出入。要迅速切斷火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密閉空間。應急救援人員要佩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少量泄漏時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排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時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揮發擴散。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正己烷燃燒產物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滅火方法是用噴水冷卻容器,若有可能,應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發生聲響,周圍人員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包括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2.人員急救處理
若操作人員眼睛直接接觸了正己烷,應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並去醫院就醫。若皮膚接觸,應立即脫掉污染的衣服,並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污染的皮膚。若吸入大量正己烷,應使接觸者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和休息。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發生以上情況,均應盡快就醫。如果吞入正己烷,應立即飲足量溫水,催吐,並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