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穿戴一次性手套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穿戴一次性手套必需的流程:
1、尋找適合的規格:戴手套以前,務必尋找適合自身手部規格的一次性手套。假如手套規格不適合,就非常容易損壞,嚴重危害到客戶的安全性。比如過緊的手套非常容易被捅穿、撕破,與此同時會降低手部的協調能力;很松的手套非常容易造成皺褶,造成無法抓物。
穿戴者能夠 挺直手指頭來明確手套是不是過小。假如手套被拉伸,就表明手套過小。大拇指和手掌心處產生損壞的話說明手套很有可能太小了。
2、戴手套:第一步是要在一個整潔的場地戴手套。比如,在試驗室,手套也不應放到會與有危害化合物接觸到的地區。由於那樣做最後會使穿戴者的肌膚和化工品接觸而造成健康風險。
3、此外,在穿戴手套前,應摘下手腕子上全部飾品,並門把洗干凈,臟的手會環境污染到手套里側。除開維護穿戴者,這一流程能夠 維護別的將與穿戴者接觸的人。醫護人員會接觸到患者,因此 她們不容易期待患者手裡的病原菌或化合物環境污染到手套。
㈡ 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的技術要求和法律法規
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用於醫療檢查、衛生防護。
技術要求是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為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保質為期24個月。該產品由天然橡乳膠製成,應無菌。貯存在環境相對濕度不超過80%,無腐蝕、無高溫和日光直接照射、通風良好的室內。
其注意事項為切勿接觸油脂、酸鹼及尖銳物;本產品經環氧乙烷滅菌,使用前不可打開包裝;使用前請注意產品失效年月,超期禁用;僅限次性使用;使用時修剪指甲,謹防戳穿。
㈢ 醫用一次性手套有哪些使用規范需要注意
醫用手套不僅要選擇正規的品牌,可以試試麥迪斯醫用手套,同樣也需要規范使用手套。
㈣ 什麼是一次性PVC手套
一次性PVC手套是指用PVC材料做的一次性手套。
一次性PVC手套是高分子一次性塑膠手套是在保護手套行業中發展最快的產品。醫護人員和食品工業服務人員之所以認准該產品,是因為PVC 手套穿戴舒適、使用靈活,不含任何天然乳膠成分,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特點:
1、穿戴舒適,長時間穿戴不會造成皮膚緊綳。有利於血液循環。
2、不含氨基化合物及其它有害物質,極少產生過敏。
3、較強的抗拉強度,耐穿刺,不易破損。
4、密封性好,最有效的防止塵埃向外散發。
5、防化性能優越,耐一定的酸鹼度。
6、無硅成份,有一定的抗靜電性能,適合於電子行業生產需要。
7、表面化學殘留物質底,離子含量底,顆粒含量少,適用於嚴格的無塵室環境。
㈤ 一次性PE手套是什麼東西
叫PE手套,一般做飯的時候使用的一次性衛生手套。
最有名的品牌是克林萊,用途:染發、清洗汽車、處理各種污染物。
㈥ 請問,一次性手套是那種手套
在一些手套更換頻率較高的行業,通常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這樣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節約更換成本,比如醫療行業、實驗室、食品加工行業等對衛生要求比較高的行業。
一次性手套是用橡膠薄片或薄膜製成的一類手套。
一次性手套通常有兩種材質:
一種是乳膠手套
一種是丁腈手套
㈦ 什麼是一次性衛生用品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國家公布衛生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GB 15979-2002。
1 范圍:本標准規定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的產品和生產環境衛生標准、消毒效果生物監測評價標准和相應檢驗方法,以及原材料與產品生產、消毒、貯存、運輸過程衛生要求和產品標識要求。
在本標准中,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是指:本標准適用於國內從事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的生產與銷售的部門、單位或個人,也適用於經銷進口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的部門、單位或個人。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981-1995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准。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
使用一次後即丟棄的、與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的、並為達到人體生理衛生或衛生保健(抗菌或抑菌)目的而使用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產品性狀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例如,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套(不包括醫用手套或指套)、紙巾、濕巾、衛生濕巾、電話膜、帽子、口罩、內褲、婦女經期衛生用品(包括衛生護墊)、尿布等排泄物衛生用品(不包括皺紋衛生紙等廁所用紙)、避孕套等,在本標准中統稱為「衛生用品」。
4 產品衛生指標:
4.1 外觀必須整潔,符合該衛生用品固有性狀,不得有異常氣味與異物。
4.2 不得對皮膚與粘膜產生不良刺激與過敏反應及其他損害作用。
4.3 產品須符合表1中微生物學指標。
表1
產品種類 微生物指標
初始污染菌1) cfu/g 細菌 菌落總數 cfu/g或cfu/mL 大腸菌群 致病性化膿菌2) 真菌 菌落總數 cfu/g或cfu/mL
手套或指套、紙巾、濕巾、帽子內褲、電話膜 . ≤20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100
抗菌(或抑菌)液體產品 ≤20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100
衛生濕巾 . ≤2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口罩 . . . . .
普通級 . ≤20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100
消毒級 ≤10 000 ≤2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婦女經期衛生用品 . . . . .
普通級 . ≤20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100
消毒級 ≤10 000 ≤2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尿布等排泄物衛生用品 . . . . .
普通級 . ≤20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100
消毒級 ≤10 000 ≤2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避孕套 . ≤20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1) 如初始污染菌超過表內數值,應相應提高殺滅指數,使達到本標准規定的細菌與真菌限值。 2) 致病性化膿菌指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溶血性鏈球菌。
4.4 衛生濕巾除必須達到表1中的微生物學標准外,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率須≥90%,如需標明對真菌的作用,還須對白色念珠菌的殺滅率≥90%,其殺菌作用在室溫下至少須保持1年。
4.5 抗菌(或抑菌)產品除必須達到表1中的同類同級產品微生物學標准外,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須≥50%(溶出性)或>26%(非溶出性),如需標明對真菌的作用,還須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50%(溶出性)或>26%(非溶出性),其抑菌作用在室溫下至少須保持1年。
4.5 任何經環氧乙烷消毒的衛生用品出廠時,環氧乙烷殘留量必須≤250μg/g。
5 生產環境衛生指標:
5.1 裝配與包裝車間空氣中細菌菌落總數應≤2 500 cfu/m3。
5.2 工作台表面細菌菌落總數應≤20 cfu/cm2。
5.3 工人手錶面細菌菌落總數應≤300 cfu/只手,並不得檢出致病菌。
6 消毒效果生物監測評價
6.1 環氧乙烷消毒:對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胞(ATCC 9372)的殺滅指數應≥103。
6.2 電離輻射消毒:對短小桿菌芽胞E6d(ATCC 27142)的殺滅指數應≥103。
6.3 壓力蒸氣消毒:對嗜熱脂肪桿菌芽胞(ATCC 7953)的殺滅指數應≥103。
7 原材料衛生要求:
7.1 原材料應無毒、無害、無污染;原材料包裝應清潔,清楚標明內含物的名稱、生產單位、生產日期或生產批號;影響衛生質量的原材料應不裸露;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應標明保存條件和保質期。
7.2 對影響產品衛生質量的原材料應有相應檢驗報告或證明材料,必要時需進行微生物監控和採取相應措施。
7.3 禁止使用廢棄的衛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8 生產環境與過程衛生要求
8.1 生產區周圍環境應整潔,無垃圾,無蚊、蠅等害蟲孳生地。
8.2 生產區應有足夠空間滿足生產需要,布局必須符合生產工藝要求,分隔合理,人、物分流,產品流程中無逆向與交叉。原料進入與成品出去應有防污染措施和嚴格的操作規程,減少生產環境微生物污染。
8.3 生產區內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設施,地面、牆面、工作檯面應平整、光滑、不起塵、便於除塵與清洗消毒,有充足的照明與空氣消毒或凈化措施,以保證生產環境滿足本標准第5章的規定。
8.4 配置必需的生產和質檢設備,有完整的生產和質檢記錄,切實保證產品衛生質量。
8.5 生產過程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產生有害物質的,必須具備相應安全防護措施,符合國家有關標准或規定。
8.6 原材料和成品應分開堆放,待檢、合格、不合格原材料和成品應嚴格分開堆放並設明顯標志。倉庫內應乾燥、清潔、通風,設防蟲、防鼠設施與墊倉板,符合產品保存條件。
8.7進入生產區要換工作衣和工作鞋,戴工作帽,直接接觸裸裝產品的人員需戴口罩,清洗和消毒雙手或戴手套;生產區前應相應設有更衣室、洗手池、消毒池與緩沖區。
8.8 從事衛生用品生產的人員應保持個人衛生,不得留指甲,工作時不得戴手飾,長發應卷在工作帽內。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尖銳濕疣、淋病及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患者或病原攜帶者不得參與直接與產品接觸的生產活動。
8.9 從事衛生用品生產的人員應在上崗前及定期(每年一次)進行健康檢查與衛生知識(包括生產衛生、個人衛生、有關標准與規范)培訓,合格者方可上崗。
9 消毒過程要求:
9.1 消毒級產品最終消毒必須採用環氧乙烷、電離輻射或壓力蒸氣等有效消毒方法,所用消毒設備必須符合有關衛生標准。
9.2 根據產品衛生標准、初始污染菌與消毒效果生物監測評價標准制定消毒程序、技術參數、工作制度,經驗證後嚴格按照既定的消毒工藝操作。該消毒程序、技術參數或影響消毒效果的原材料或生產工藝發生變化後應重新驗證確定消毒工藝。
9.3 每次消毒過程必須進行相應的工藝(物理)和化學指示劑監測,每月用相應的生物指示劑監測,只有當工藝監測、化學監測、生物監測達到規定要求時,被消毒物品才能出廠。
9.4 產品經消毒處理後,外觀與性能應與消毒處理前無明顯可見的差異。
10 包裝、運輸與貯存要求:
10.1 執行衛生用品運輸或貯存的單位或個人,應嚴格按照生產者提供的運輸與貯存要求進行運輸或貯存。
10.2 直接與產品接觸的包裝材料必須無毒、無害、清潔,產品的所有包裝材料必須具有足夠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以達到保證產品在正常的運輸與貯存條件下不受污染的目的。
11 產品標識要求:
11.1 產品標識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並在產品包裝上標明執行的衛生標准號以及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效期)或生產批號和限定使用日期。
11.2 消毒級產品還應在銷售包裝上註明「消毒級」字樣以及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號和限定使用日期,在運輸包裝上標明「消毒級」字樣以及消毒單位與地址、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號和限定使用日期。
㈧ 一次性醫用手套與民用手套的區別
一次性民用手套,也就是一次性普通手套,與一次性醫用手套的主要區別如下:
一、用途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日常工作(非醫務工作)及生活中進行需要對手進行保護的操作,如工業製造、清潔勞保、試驗化學,或某種操作有衛生要求,如食品加工等。
2、一次性醫用手套:外科操作如各類手術、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使用;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二、材質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材質種類較多,除了天然橡膠手套、丁腈橡膠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氯乙烯(PVC)手套,還有布手套、皮手套等。
2、一次性醫用手套:醫用手套按材質分主要有天然橡膠手套、丁腈橡膠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氯乙烯(PVC)手套。
三、特性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表面浸有氯丁橡膠;棉襯墊;菱形浮出的外紋。
2、一次性醫用手套:表面無明顯雜質和污痕,連接處應牢固、無滲漏現象,拉伸強度應≥1.0N,扯斷伸長率應≥5%;產品初始污染菌不得超過100cfu/g,經環氧乙烷消毒,不得檢出致病菌,環氧乙烷殘留量不得大於10ug/g,皮膚刺激反應不大於I級。
㈨ 一次性醫用手套在手術室如何規范穿戴
穿完手術衣才能打開手套包。沒帶手套的手碰手套的內面。帶好一隻手套的手碰手套的外面。把手套包住袖口就好了。
㈩ 什麼是一次性手套
提起一次性手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節約更換成本,尤其是對於食品加工和醫療行業來說,是必備的物品。但是很多人對一次性手套材質和用途了解的不夠全面,接下來就為大家普及相關的知識。
一次性手套材質從專業上說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為原料製成;表面無明顯雜質和污痕,連接處應牢固、無滲漏現象,拉伸強度應≥1.0N,扯斷伸長率應≥5%;產品初始污染菌不得超過100cfu/g,不得檢出致病菌,皮膚刺激反應不大於I級。通俗上稱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產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濕性小。聚乙烯薄膜(PE)根據製造方法與控制手段的不同,可製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與交聯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產品。
一次性手套主要用途:
1、可用於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護理病人和清潔衛生。
2、可用於餐飲業、西餅屋、工業食品加工、廚房調理都能有效地控制病從口入。
3、油漆施工、搬動臟污物品、衛生打掃、清洗物品等。
4、家居清潔,廚房料理,實驗室操作,美容美發焗油染發,美甲,個人衛生。
一次性手套材質還有很多種,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一次性手套的使用范圍比較廣,尤其是對衛生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疫情期間,建議還是常備一點一次性手套吧,尤其是公司辦公,人員流動大,接觸的較多,建議可以去科力普省心購看看,品類齊全,采購流程非常快,而且價格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