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棒球運動中,一壘手和二壘手戴的手套有什麼特點
棒球運動中,一壘手和二壘手戴的手套有什麼特點?各個位置棒球手的棒球手套手套都是不一樣的。一壘手和二壘手戴的手套的特點是這樣的:
棒球比賽開始時,所有的運動員都赤手空拳參加了比賽。1896年,第一副棒球手套出現在棒球比賽中,最初是為了保護接球手。後來隨著棒球手套的發展,逐漸成為棒球運動中必備的裝備之一。棒球手套的類型根據位置可分為以下幾類:
二壘手套,二壘手,因為他打的球比較弱,有時候需要打雙殺,所以接球的口袋會比較淺,有點像微型投手的手套,這樣他接到球之後就可以快速地把球拿出來傳給一壘。6.三壘手套三級手套一般做成十字形,口袋會深一些,因為打到三壘的球比較結實,深一點的手套方便牢牢接住球。7.游擊手然就在二壘和三壘之間,所以手套的圖案也在他們之間,而且工字手套也很多。
B. 棒球手套不同對運動員有什麼影響棒球都有哪些種類
我認為棒球手套的不同對運動員最大的影響就是方不方便接球, 一雙合適的手套也會給一場比賽帶來很好的成績,反之,如果手套不合適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當然歐美和亞洲球都各有利弊。
歐美球:縫線粗縫合部分,寬度寬、高度高
優點:投出變化球相對容易
缺點:因為高寬粗,易使投手手指受傷
日本球:繼線細,縫合部分較窄較低
優點:較不傷投手
缺點:講究投手技巧細致變化,對於投手技巧相對要求較高
棒球手感:
歐美球:表面粗糙且滑
日本球:相對細膩且黏手、不滑
C. 棒球運動中,不同守備位置球員所帶棒球手套的區別在哪裡
棒球手套按防護員的位置可分為五類。(3)一壘手套的特點:擴大的邊緣有利於接住其他外野隊員的傳球;(4、5、6)內場手套的特點:短而淺,容易接住地上的球,快速傳球和殺戮;使用C時,球擋可以打開和關閉。失敗者和投手通用手套。(7、8、9)外場手套特點:比內手套長、深,容易接住高飛球。(美津濃美國官方網站上的圖片根據版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則在這里使用。)
D. 棒球手套有哪幾種類型都有什麼區別
棒球手套的類型與區別:接球手套
接球手套是最常見的手套,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製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場員使用。接手所用的連指手套,周長不得超過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過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過15.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5.2厘米。
其主要功能有:1.緩沖球的巨大能量。2.更好地牢牢接住球。棒球手套在場上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狀。
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為特殊。其相對於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點為: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沖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擊球手套
擊球手套是專供擊球手使用的手套,其作用為: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脫手。2.在某種意義上說起到了保護手的作用。擊球手套這一偉大發明在棒球運動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壘手手套
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 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一種錯覺 好像球先進去了。
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掌面上部寬不得超過20.3厘米;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8.9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厘米。虎口處可用整塊的皮革縫制,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二壘手手套
二壘手由於打來的球都比較軟弱(因右打者多),還有需要搭配演出雙殺 ,因此接球的口袋都會比較淺,有一點像縮小版的投手手套,方便接到球 後可以較快把球拿出來再傳給一壘。
三壘手手套
多會做成十字型的,口袋會比較深,因為打向叄壘的球都相當的強勁,做 深一點可以穩當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游擊手手套
性質正好介於二壘跟三壘之間,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兩者之間,是為『工 』字型的為多。
外野手手套
由於外野防區極大,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分指手套
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
棒球手套可是棒球的象徵之一,與球棒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19世紀中葉,在棒球的初級階段,隊員們是赤手空拳參加比賽的。 於是,大家把能否從泥地上拾起疾速如飛的地面球作為判斷該隊員優劣的嚴格依據。 接球手幾乎每一擊都要處理來球,因此當擊球手後面的接球手成為第一個尋求保護措施的隊員時,人們並沒有感到驚訝。1896年,辛辛那提的道格·阿利森為自己找到一副手套,成為第一們在棒球 比賽中使用手套的人。早期的比賽手套有左右兩只。
E. 壘球手套
手套是為了幫助你在球場上有更傑出!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尺寸關鍵便是你在球場上的位置。
投手
投手由於要投球前手都會在手套中抓球,因此手套接球的口袋就會做成完全遮住的方式,以避免不小心真的有人可以看出投手要投那一種球,而手套也會比較大,除了減少被看到的機會外,還有就是防禦時比較有機會把球攔下。
捕手
捕手可說是接強球最多的一個了,因此手套也做得特別厚,相對的也就比較重,靈活度會比其它的手套差一點,但是這是為保護球員,不得不犧牲一點靈活度,因為捕手是以接到球為第一目的,靈活度可以少一點沒關系,不過好的捕手手套就會很注意靈活度的部份。
無指手套(完全無單一手指孔)
強力的護墊以便降低投手球速的壓力
須有經過強化的皮革幫助捕手全程比賽
一壘手
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一種錯覺好像球先進去了。
和捕手手套類似,但護墊比較捕手手套較為減少
手套尺寸較常方面一壘手接內野的球
淺虎口方便一壘手能快速由淺虎口取球
內野手
內野其它的手套都會比較小,以方便拿球及接球時的靈活度,而且也比較能掌控接到球的感覺。
五隻手指手套配合淺型虎口
青少男尺寸大約介於9 - 11 inches
成人棒球手套尺寸介於 10 1/2 to 11 1/2 inch
壘球內野手套碗型虎口較深以便接壘球
二壘手須較小型手套,像縮小版的投手手套,如此一來能有最佳的控制和快速投球
游擊手使較中型的手套便於接滾地球與快球,性質正好介於二壘跟三壘之間,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兩者之間,是為『工』字型的為多。
三壘手則須較大型手套,多會做成十字型的,口袋會比較深,因為打向三壘的球都相當的強勁,做深一點可以穩當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外野手
通常成人尺寸介於12 to12 1/2-inches,青少年手套則大約11 inches
一個較深的碗型虎口容易接高飛球
手套的長尺寸方便接球
如果你計畫能夠在球場上守不同的位置,找一個最容易控制的外野手套
由於外野防區極大,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壘球手套
通常比一般棒球手套尺寸大方便控制壘球
如果你同時打棒球和壘球,而只能買一個手套,選擇壘球手套將會是最合適的選擇
最適合你的戰器
現今的手套有不同的結構與功能,幫助球員在球場上將潛力極大化。這里幾項主要手套結構與功能能夠幫助你找到最適合你的戰器。
結構
虎口
虎口的尺寸是依據你球場上的位置選擇
淺型虎口能夠讓中內野手快速接球與丟球
較深的虎口幫助外野手接高飛球
壘球選手則需要選擇較大虎口以便接取壘球
球檔
不同形式的球擋可以幫助不同球場位置的球員或是適合個人本身的喜好
封閉式球擋適合投手可以將球遮蓋住防止被打擊者看見
外野手和三壘手輒需要比較強勁的球擋
開放式球擋適合內野手能輕易取球與快速丟球
外背
兩種外背選擇:封閉式與開放式
外背選擇依照個人喜好,但是有些形式則較適合特定球場位置球員
開方式外背讓手套有多餘的空間
許多內野手偏好此款式的原因是有多餘的空間可伸展也較有彈性
外野手多數偏向封閉式外背有著指握口可以提供多些支撐
手腕調整帶
通常手套有一個手腕調整帶,但不是每一個手套都有這樣的功能
D圈調整帶讓你可以拉緊或放鬆
粘黏式調整帶較快速方便
綁帶式調整帶通常是皮製綁帶
暗扣式調整帶如同一般帽子後的調整帶方式
護墊
手套護墊依據各種不同位置也有所不同
捕手手套有較多的護墊方便接取投手的各類球力
手套護墊是為了幫助球員防止接球時的刺痛與震力
有時手套手腕部分也有護墊以加強舒適感
材質
手套有各種不同材質,相同的也提供不同的感覺與耐用性
皮革
手套的最佳選擇
皮革給予最多的舒適感,絕佳控制與觸感
皮革越好,手套也相對的越好
處理過的皮革
處理過的皮革可增長使用時間
經過處理的皮革可以減少未來保養所需花下的功夫
合成皮
較輕,使用時間較短
便宜,適合青少年
適合你手型的手套
盡管年齡也是主要的因素,但是你在球場上的位置卻應是你決定買哪一款手套的重要因素
孩童/初學者
孩童型號都比較小方便孩童控制
防止買大號手套,孩童容易接球時候受傷
8歲以下的孩童應該使用9-11 inches的手套
8歲以上則須考慮11-inch的手套
初學者也應選擇較小型手套有利控制
青少年/ 成人
外野手需要12- 1/2 inch深型虎口的手套
外野手需要較小的淺型虎口手套 (10 1/2-1 1/2 inch) 方便控制球與快速釋球
投手應該選擇比內野手稍大的手套但是仍是屬於較小型手套方便快速釋球
壘球球員應該選擇長深型虎口方便接壘球
尺寸表
年 齡 位 置 手 套 尺 寸
8歲以下內野9 inches
外野11 inches
9-13歲內野9-10 inches
外野 11-12 inches
青少年/成人內野 10 1/2-11 1/2 inches
外野 12-12 1/2 inches
F. 純小白怎麼選棒球相關裝備呢
個人認為棒球運動的裝備有很多,新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選擇:
第一是手套,棒球手套和壘球手套其實是有區別的,選擇12寸左右的棒球手套就可以,也可以根據自己手的大小和防守的位置來調整,建議選擇牛皮材質的,因為耐磨,使用時間長。手套在棒球運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選擇好的手套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首先要有自己的手套,開始練習揮棒了可以買根球棒,打擊手套來一副來保護自己的手套和手,鞋子根據場地決定,普通運動鞋或者足球鞋也可以。選擇好的裝備對棒球運動可以說是錦上添花,在訓練中能夠更好地去和隊友進行磨合,取得比賽的勝利。
G. 棒球運動中,不同守備位置球員所帶棒球手套的區別
一、投手牽引手(持手套手)更加乾脆有力的款型。投手手套球窩在檔網下方,更容易控制好球,純粹的橫型手套。並不是牽強的將縱型手套橫握,更輕松捕球。
二、捕手輕量同時保持接球手感,輕松易持,讓處理接球更容易。捕手手套提高佩戴舒適感,更明顯的感覺到接球瞬間,更快的支持向盜壘者的傳殺動作。另外,兼備輕量化、操控性,以及在即使手套擺低時也保持接球區直立。,變化球也易於應對。
三、一壘佩戴舒適,輕量化處理和良好的操作性在此得到充分結合。一壘手套同時具備了佩戴舒適,輕量化處理和良好的操作性。採用Be One技術,手套能夠很好傳達指力,手套開合變得十分容易。身前一彈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了。
四、二壘精妙緊湊的設計,易於應對雙殺等精巧的動作。佩戴舒適。輕量化,易操作。完全配合對二壘手迅捷移動的要求,近年來左打者增多,右打球變多,憑借緊湊設計的深型球窩,能很好的對應。
五、三壘優化全形度接球,包括對強打球的處理開指刀模實現手套接球面積更廣。各個角度的球都能對應。強力打球也沒問題。這個寬廣縱深的刀模也深受壘球及軟式棒球球友喜愛。六、游擊設計兼備收球,深捕球兩種習慣的款型。開指刀模設計球窩淺且寬廣。所以更容易收球,但是球檔下側的球窩是比較深的,因此對身前的一彈球處理起來更得心應手。手套整體和手融為一體,輕量化的手套重量更加容易操作。
七、外野捕球位置更深,開合自如,同時輕量化的多重優點於一身的手套。更易操作的修長設計。集合了深球窩,輕量化,易開合三大特點。縱型比較深而且接球面寬廣。採用Be One技術,手套「型」達到了新高度的整體平衡。令手掌和手套最大限度結合達到的輕量感改變了以往外野手套的認識。手掌更好的貼合,手指力量更好的傳遞,用最小的力使手套開合自然。進一步提升接球瞬間感覺,使外野手接球後更快轉換傳球動作。
H. 壘球手套和棒球手套的區別
材料:棒球手套一般材質比較好,價格比較高。因為壘球強度沒有棒球大。牛皮也相對薄一點軟一點。
大小:壘球手套相對較大,有點像棒球手套的外野手套。
形狀:壘球手套一般掌心處要比棒球手套稍大一點。
價格:看是隨便玩玩還是打比賽,隨便玩玩,300元以內就可以了。棒球手套最差也得要300-400元。
I. 棒球和壘球有什麼區別
棒球和壘球的區別:
一,場地大小不同
1,棒球,內場每邊壘間距離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壘尖角的距離為18.44米。本壘後面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18.29米的范圍內為界外的有效比賽地區。兩邊線至少長76.20米。兩邊線頂端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的距離都不應少於76.20米。
本壘尖角後18.29米處應設置後擋網。網高4米以上,長20米以上。場地周圍設置圍網,高度1米以上為宜。
2,壘球,內場每邊壘間距離為18.3米。投手板至本壘的距離為13.10米。本壘後面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7.62~9.14米的范圍內為界外的有效比賽地區。兩邊線為長67.06米,兩邊線頂端圓弧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的距離都是67.06米。
二,球員距離不同
1,棒球的投手與擊球手之間只有18.4米的距離。
2,壘球的投手與擊球手之間只有12.2米的距離。
三,所用球體大小不同
1,棒球體的周長為22.8厘米
2,壘球體的周長為30.4厘米。
(9)棒球手套和壘球手套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是一項集智慧與勇敢、趣味與協作於一體的集體運動項目。
它動靜結合,分工明確。隊員之間既強調個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須講究戰略戰術,互相配合。成員之間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又必須主動配合,相互幫助,必要時為顧全大局,個人要甘於犧牲自我。
壘球(Softball)由棒球發展而來,規則也相似,技術難度、運動劇烈程度低於棒球。壘球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芝加哥。壘球於1996年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成為正式項目,只設女子組,不過在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被暫時剔除。
壘球運動的誕生完全是處於一種需要,由於惡劣的天氣和擁擠的城市影響,棒球運動轉移到室內,就形成了壘球運動。
J. 棒球手套和壘球手套有什麼區別大神們幫幫忙
壘球手套應該是棒球手套的一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