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當手部有可見臟污應當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雷克薩斯570皮帶怎麼掛 2025-09-29 03:25:46
橡膠手套破了洞怎麼補 2025-09-29 03:20:51
鈴木發電機皮帶怎麼更換 2025-09-29 03:20:10

當手部有可見臟污應當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5-19 21:11:25

❶ 保潔帶什麼樣手套幹活才能保護好手

洗手,用「清水」最好 %D%A除非真得是臟得離譜,你其實不必非用洗手乳不可,過度的清潔,只會帶來不必要的刺激傷害,若非要使用清潔劑,最好以微酸性或中性成份較佳,另外,有濕疹、富貴手等問題的人,更是要特別注意減少洗手或接觸水和清潔劑的機會。 %D%A%D%A善用手套,保護細嫩肌膚 %D%A想要有效減少雙手因接觸性磨擦或化學性成份侵害的最佳方法,「手套」絕對不二選擇,一雙優質的工作用手套,最好有塑料外層和棉質內里,且不能有破洞,以避免進水或流汗時,雙手被悶在濕熱的環境中,反而比不戴手套更糟。 %D%A%D%A保持乾燥,勤擦滋潤乳液 %D%A水份的蒸發,絕並不僅只於帶走皮膚表層的水份,所以,一旦碰過水,請你務必將雙手徹底擦乾,並且養成隨手擦滋潤乳液的習慣,當然,不一定非要使用護手產品,任何含有油脂或保濕成份的產品,都可以用來滋潤手部肌膚。 %D%A%D%A手部肌膚,也怕曬太陽 %D%A你絕對不會想用一雙皮膚黑漆漆或滿是斑點、皺紋的雙手來搭配白凈的臉龐吧?紫外線是讓皮膚老化的頭號大敵,塗抹防曬品時,別忘了也幫雙手肌膚添加保護層。 %D%A保養方法1. %D%A先將手沾濕並用肥皂徹底洗凈後,稍稍浸泡溫水1分鍾,以幫助軟化手上粗硬的角質或厚繭。 %D%A%D%A保養方法2. %D%A保持手部濕潤,然後用較小的浮石輕輕磨去指關節或指根處的硬皮,切記不可用力過猛,要一層一層慢慢地打磨,以免傷及皮膚。 %D%A%D%A保養方法3 %D%A使用身體去角質產品,用畫圓的方式按摩手背、手指,做大范圍的去角質,另外,也可針對剛剛去完硬繭的部位再次稍加按摩。 %D%A%D%A保養方法4 %D%A最後用清水把手沖干凈,然後一定要仔細地擦乾,接著再塗上護手產品即可。若想讓護手效果更集中發揮,則可以在擦上滋潤品後,裹上一層保鮮膜,並戴上棉質手套,約15分鍾後再拆開。 %D%A%D%A戴手套。首先要注意一點,幹活的時候,特別是擦地、擦窗、刷洗的時候一定要戴上膠皮手套,有的人戴手套幹活總覺得不得勁兒,但是,如果你堅持戴,那麼經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習慣了,橡膠手套對雙手的保護是很有作用的。 %D%A%D%A溫水泡手。幹完活兒後用溫水泡一泡手,並用香皂、洗手液把手洗干凈,而後,塗些護手霜在手上,輕輕塗抹均勻,並順勢做一會兒手部按摩,其中重點是手背和手指。 %D%A%D%A活動手指。(1)雙手握拳、伸開,再握拳、再伸開,反復做七八遍;(2)手指放鬆,小臂帶動手腕輕輕轉動,由胸前一直轉到頭頂,再轉回到胸前,反復做三四遍;(3)同時彎曲左手拇指和右手小指、左手食指和右手無名指、左手中指和右手中指、左手無名指和右手食指、左手小指和右手拇指,再依反方向做手指彎曲,反復做五六遍;(4)右手捋左手的五個手指,從指根到指尖,每個手指捋三下,同樣左手再捋右手的五個手指,反復做兩三遍; %D%A%D%A(5)五指分開,手指肚對著手指肚,略微用力對頂,反復做十遍; %D%A%D%A(6)雙手輕輕相互拍打,從小臂一直打到指尖,反復做五六遍。 %D%A%D%A以上做法對緩解手部疲勞、舒展手臂筋骨、避免手指變形都有一定的作用。經常做家務的女性,不妨在幹完活兒以後,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一下手部養護,這將對雙手的保護很有幫助。

❷ 接觸患者黏膜或破損的皮膚時應戴無菌手套是否正確

醫務人員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樣,不同病毒之間雖然是近親,但性情、態度、處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表現

一般症狀: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征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3、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二、個人防護

醫務人員在開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診療活動時要做好職業防護工作,應當按照標准防護和加強防護的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採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

1、個人防護用品通用准則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感染風險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當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當戴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防護面屏),穿隔離衣。

(3)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

(4)當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所有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後仔細棄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資源有限無法獲得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則使用可再利用的裝備(如布料的隔離衣或防護服),每次用完後正確消毒。在摘脫及拋棄任何個人防護用品後,總是立即執行手衛生措施。

2、個人防護用品

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個人防護用品應該包括保護軀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裝置。

(1)一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處和感染性疾病科門診從事一般性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患者留觀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區患者病房從事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

(3)三級防護:適用於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為患者實施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衛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患者前。

b.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後,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d.接觸患者後。

e.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後。

(2)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或可能接觸艱難梭菌、腸道病毒等對速干手消毒劑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時應洗手。

(3)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4)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後。

洗手方法:嚴格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規定的「六步洗手法」執行。

手消毒劑:首選速干手消毒劑,過敏人群可選用其他手消毒劑;針對某些對乙醇不敏感的腸道病毒感染時,應選擇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項:戴手套不能代替手衛生,摘手套後應進行手衛生。

4、面部防護

進行有可能造成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飛濺或噴出的操作時,應佩戴面部防護裝置,包括外科口罩和護眼裝置(面罩,護目鏡),以保護眼結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與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打噴嚏)的患者近距離接觸時,可能會有分泌物噴出,應佩戴護眼裝置。注意普通的眼鏡不能用於防止液體濺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護。

5、安全注射與防針被刺

操作結束後處理針頭、手術刀和其他銳器或設備時防止被刺傷或者劃傷,銳器放置在硬質材料的銳器盒中,容器應放置在靠近操作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

❸ 手部有污染物時,應如何進行手衛生

1、 當手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體液的可見污染,強烈懷疑或證明暴露於含孢子微生物或大小便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2、 如果手無可見污染,臨床操作後,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常規手消毒 。也可用肥皂和水洗手。
3、處理葯物或准備食物前用普通或抗菌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擦手 。
4、當用速干手消毒劑時,不要同時再用抗菌肥皂。
5、直接接觸病人前後。
6、摘手套後。
7、不論是否戴手套,進行侵襲性操作前。
8、接觸體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膚或傷口敷料後。
9、護理病人從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
10、接觸緊鄰病人的物品後。

❹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哪種手套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醫用橡膠手套。

一、手套的分類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滅菌橡膠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復使用手套

1、橡膠耐油手套:符合AQ6101,為接觸礦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種溶劑時戴用的手套。

2、耐酸(鹼)手套:符合AQ6102,為接觸酸鹼嚳液時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於防水、洗滌劑、臟污及輕微機械等傷害,僅適用於清潔工等類似工種手套。

(4)當手部有可見臟污應當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加入粉末後形成的風險為可能造成患者傷口感染、形成肉芽腫、臟器粘連等並發症,導致醫務人員過敏反應等。在有粉醫用手套生產過程中,由於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會導致環境污染及對操作工人的傷害。

有粉醫用手套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中的警示信息,提醒醫療機構和使用者合理選擇、安全使用。

❺ 戴無菌手套的目的和注意事項

戴無菌手套的目的是為了不讓手部的細菌接觸到手術器械和病人注意事項一定要先清潔手部,再戴無菌手套。

❻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體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如何洗手

這種情況下只能把有傷的手戴上衛生手套,這樣就可以洗手了

❼ 晚上帶手套保養手部 要用哪種手套

有專門的做手膜的手套啊,裡面像是有一層膠質的東西,很軟.這樣包裹得會比較嚴實,可以幫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