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戴什麼手套可以防肺炎
擴展閱讀
實體店買童裝怎麼說話 2025-09-29 04:50:59

戴什麼手套可以防肺炎

發布時間: 2022-05-19 07:27:06

① 為了防止呼吸道感染我們應該選擇哪種手套

帶什麼手套都沒用,記得戴口罩就一定ok

② 新冠肺炎期間上班途中應如何防護

新冠肺炎期間上班的途中,應該戴好口罩,護目鏡手套一定要做好這些防護

③ 疫情防控用品有哪些

1、防護物品一:口罩

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不再多說,針對官方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三種傳播方式:直接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口罩都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2、防護物品二:酒精棉片

酒精棉片不同,除了殺菌消毒、攜帶方便的優點外,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如擦拭手機表面、門把手、辦公桌台等等。

3、防護物品三:手套

戴手套,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洗手,該洗手還是要洗手。普通群眾沒有必要購買和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普通手套即可。千萬不能有戴著手套的手,去觸摸眼睛、嘴巴、鼻子,病毒很容易通過這個途徑進行傳播。

預防措施

1、減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處,出門要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

2、注意衛生,勤洗手,洗手時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3、打噴嚏時不要用手捂,要用手肘或紙巾遮住口、鼻。

4、保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勤開窗,保持家裡的空氣流通,防止病毒性傳播。

④ 蘭州因新冠肺炎確診者增多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當地居民該做好哪些防護

蘭州因新冠肺炎確診者增多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當地居民應該做好以下防護:

一、減少出門的幾率

在新冠肺炎確診者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外出無形中會增加傳染的幾率,尤其是對於無症狀感染者,自身都不清楚自己已經感染的情況下,出門無疑增加了更多的風險,所以,減少出門,甚至盡量不要出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他人,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少出門也可以減少傳播。

雖然口罩可以很好的杜絕一大部分的病毒,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正確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病毒更是防不勝防,與其擔心被傳染,不如減少感染幾率,切斷感染路徑。

最後,在所有保護措施都准備充分的基礎上,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保持身體良好的抵抗力,每天定時檢查自己的體溫,隨時觀察身體是否存在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如果有此類症狀不要著急,戴好口罩及時去醫院做正常的檢測與治療。

⑤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
作者:王筱宏 來自:呼吸內科 時間:2010-1-13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無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機械通氣治療48 h後所並發的肺部感染。為接受機械通氣患者最常見的醫院內感染。其發病率,治療困難,病死率亦居高不下。加強預防可能是控制該病流行、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措施。
危險因素
明確誤吸、COPD、應用抗酸葯物或H2受體阻滯劑、平卧位、昏迷、胃腸營養、經鼻胃管、再次插管、氣管切開、患者轉運、ARDS、既往應用抗生素、年齡> 60歲、顱腦損傷、顱內壓監測裝置
發病機制
改變胃排空及胃液pH值的葯物、有生物膜的裝置(氣管插管, 鼻胃管)、既往應用抗生素、宿主因素(免疫抑制, 燒傷)、感染控制措施不夠(洗手, 隔離衣, 手套)、葯物溶液及呼吸治療裝置污染、醫務人員不足、經胸種植原發性菌血症等因素導致消化道細菌定植、胃腸道細菌移位、細菌誤吸
預防措施
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細菌定植:
保持口腔衛生,包括:1、選擇性的消化道脫污染 2、更重要的是減少機械通氣時間,降低和縮短機械通氣時間 3、避免鼻腔插管而選擇口腔插管,兩者效果大致一樣,但VAP發生率卻相差一倍。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的吸入:
1、半卧位的體位,床頭抬高30~45度。2、鼻飼時調整進食速度與量,避免返流,防止誤吸,或採用較新插管,使能夠達到幽門而減少返流機會。3、聲門下吸引,清除氣囊上方分泌物。
保護胃粘膜的特性:
1、盡可能的給予腸內營養,保護胃粘膜的特徵。2、使用胃粘膜保護劑,預防消化道出血 3、對於重症患者,要保持抗休克及低氧血症與降低VAP發生率的平衡,目前使用硫糖鋁來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減少外源性污染:
1、洗手 醫務人員的手是傳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徑。調查發現不少醫務人員的手常有革蘭陰性桿菌和金葡萄球菌的定植,醫務人員在護理、檢查重症感染的患者後手上所帶病原菌的量可達10~10CFUcm,若不洗手就接觸別一患者,極有可能導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間的傳播定植,並可通過吸痰或其他操作致使細菌進入下呼吸道引起VAP,而嚴格、正確的洗手可以明顯減少約20-30%的院內感染機會。
2、嚴格無菌吸痰 掌握正確的吸痰技術,吸痰時應戴無菌手套,吸痰管一次一根,吸痰管放入時勿用負壓,以旋轉方式退出,切忌上下提插,以避免氣道黏膜再損傷。呼吸機上的管道、接頭每隔48 h更換一次。協助患者翻身、拍背、體位引流,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痰液的微生物學監測。
3、保護性隔離 將高危人群與外界充滿各種微生物的醫院環境進行保護隔離,可有效防止醫院內肺炎的發生。通常是將患者置於層流室,醫務人員進入時必須戴口罩、帽子、穿無菌隔離衣。
4、加強機體免疫防禦功能 全身或局部免疫防禦功能受損是住院患者易發生肺炎的原因之一。因此,應加強重症患者的營養支持、積極維持內環境的平衡、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葯物。對建人工氣道患者,創造條件盡早拔除插管的同時,合理使用免疫調節疫調節劑可能有助於減少VAP的發生。
5、減少吸入 減少管路更換頻率、呼吸機管路的更換頻率不影響VAP發生率,一般每周更換一次。
6、警惕濕化裝置 常規檢查所有呼吸機管路是否有冷凝水聚集,污染的冷凝水可以經收集系統在病房之間傳播, 造成耐葯細菌感染的爆發流行,因此應及時清除呼吸機管路中的冷凝水並進行適當的處理。人工鼻(HME)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冷凝水的聚集,降低VAP的危險。

⑥ 防疫需要哪些物品

1、防護物品一:口罩

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不再多說,針對官方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三種傳播方式:直接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口罩都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2、防護物品二:酒精棉片

酒精棉片不同,除了殺菌消毒、攜帶方便的優點外,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如擦拭手機表面、門把手、辦公桌台等等。

3、防護物品三:手套

戴手套,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洗手,該洗手還是要洗手。普通群眾沒有必要購買和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普通手套即可。千萬不能有戴著手套的手,去觸摸眼睛、嘴巴、鼻子,病毒很容易通過這個途徑進行傳播。

(6)戴什麼手套可以防肺炎擴展閱讀:

預防措施

1、減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處,出門要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

2、注意衛生,勤洗手,洗手時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3、打噴嚏時不要用手捂,要用手肘或紙巾遮住口、鼻。

4、保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勤開窗,保持家裡的空氣流通,防止病毒性傳播。

⑦ 個人預防新型肺炎,最實用的正確方法究竟是什麼

我國疫情正處於上升期,我們普通人需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感染新型肺炎。 我們要預防新型肺炎,首先就需要知道它的傳播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飛沫污染物體表面,人瘦接觸物品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我們外出需要佩戴口罩。

口罩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不推薦大家選擇紙質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 我們可以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定程度上能預防呼吸道感染。N95口罩預防由患者血液引起的飛沫傳染,濾過效率達到95%。 佩戴用外科口罩的時候,我們尤其要注意正反,白色一面朝內,藍色一面朝外。而且口罩不宜長時間的佩戴,需要定時更換。

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用手肘的衣服遮住口鼻,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家裡多通風消毒。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也要合理作息,規律生活。

⑧ 新冠一級防護措施包括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為三級防護。一級防護一般是戴上口罩、手套,穿上白大衣等。二級防護一般要穿上隔離,防護面具以及護目鏡或者是帶上防護鞋套等。三級防護一般必須帶n95口罩以及或者是kn90口罩,同時要帶上乳膠手套,穿上防護衣以及防護面具等。這三級防護措施適用於不同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社區的診所就需要實行一級防護措施,醫院一般要實行二級防護措施,但是對於需要接觸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感染者,那麼就需要實行三級防護措施了。

醫務人員根據級別選擇防護用品。
(1)一級防護:適用於預檢分診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從事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診療活動: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一次性乳膠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目前我院發熱門診工作人員採取二級防護措施。
(3)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
規范著裝工作衣後:手衛生 戴醫用防護口罩 戴帽子 穿防護服 ( 打開防護服並整理好,拉開拉鏈,先穿褲子,再穿上衣,戴帽子,拉上拉鏈、系好扣子,整理好防護服) 戴第一層手套 穿第一層鞋套
加戴帽子、外科口罩 穿隔離衣 戴護目鏡 戴手套 穿鞋套 戴防護面屏
3.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防護服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4.醫務人員在診療操作結束後,及時離開隔離區,並規范更換個人防護用品。
5.醫務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品選擇的指征及使用方法,並能正確且熟練地穿脫防護用品,脫摘不同的防護用品後應立即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