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麵粉如何成膜
用料
高筋粉
手工揉面快速出膜方法的做法
原料一定要准確稱量,
在這事兒上沒的商量,所有材料都要用電子秤准確稱量。不能憑感覺和直覺,更不能抱著「差不多就行」的心理,往往就是你這會兒的「差不多」,造成了結果「差很多」。麵粉稱好,放入盆中,一角放糖粉,鹽,中間放酵母,打入雞蛋。新手建議:1、從普通小麵包開始學習,不要一開始就做土司。2、使用人家菜譜的配方,請自行預留20ml液體,後面視情況再慢慢加入。 將A材料混合【夏天建議酵母使用2—2.5克左右,當糖的添加量在面團中超過7%(以麵粉計),請使用耐高糖高活性酵母;並使用冰牛奶、冰雞蛋和面來減慢發酵速度】,進行手套膜第一階段揉面,面團剛開始是軟軟、粘粘的,但是揉了之後就會變得光滑柔韌。揉面時,一定要使用手腕的力量,手腕用力將面團向外推開,然後將推出去的面拉回來放在上面,像搓衣服一樣反復重復以上動作,直到面團手感光滑、柔軟、富有彈性,大約10分鍾左右。然後進行面團的濕度判斷。
面團濕度判斷圖1:面團壓在手心,倒扣不會掉落。請重視面團濕度,如果幹了請加水或者牛奶繼續揉面,直到濕度達標,各家麵粉吸水性不一樣,大家可以少量多次添加液體,同時記住自家所需的水量。手套膜出來的快慢與成功都由濕度說了算!如果你的濕度沒有達到菜譜圖片標准,即使你努力一個小時手套膜也會很不客氣地與你無緣。親們不要與乾麵團為伍,做那些事倍功半甚至無功的傻事兒!
面團濕度判斷圖2:扯掉面團手上有麵糊殘留,但是用面團在這個手上轉動幾圈,手又回到干凈的狀態。請一定一定要進行面團濕度判斷,濕度不夠,加水或者牛奶繼續揉,揉好了再進行一次判斷,只有濕度達標了,才能繼續下面的步驟。
面團濕度判斷達標以後,將面團放進保鮮膜里,然後放進冰箱冷藏20-30分鍾,手套膜第一階段完成。很多親們不明白為什麼要放冰箱冷藏,冷藏是為了改變和破壞面團組織原來的結構,使我們更容易出手套膜,這個步驟不是為了發酵哦!查閱了很多資料說後鹽法更加科學,所以將鹽放到進入擴展階段(見步驟15)才加入。親們要仔細看菜譜哦!
將黃油切成薄片,備用。面團冷藏20分鍾以後,就准備進入手套膜第二階段。以下為第二階段的總括說明:快速摔或打面團至麵筋網路形成,操作熟練者一般10-15分鍾即可出手套膜。親們注意體會那種特別綿軟的手感,有這樣的手感時說明面團已經進入擴展階段。沒有經驗者一般摔打時間最好控制在30-40分鍾之內,不要過度摔打導致適得其反。
將冷藏20分鍾的面團從冰箱中取出,壓成扁圓形,把一半的黃油鋪在面團的一半邊,對折成半圓形,然後再把剩下的一半黃油鋪在半圓上,再對折成四分之一圓形。有親問,怎麼不是用後油法?其實這時候添加黃油也是屬於後油法的范疇。面團中油脂的添加一般應該在面團形成之後,但麵筋還未擴展時加入。這樣油脂與麵筋與澱粉之間形成一層薄膜,而使麵筋更為柔軟,且能保持面團中的氣體。
然後開始揉面,將黃油充分揉進面團里,請大力揉面5分鍾。溫馨提示:很多親濕度夠了,但是沒有充分揉出面的韌性,也會導致摔打的時候面團容易斷裂。
准備10克橄欖油和刷子。接下來這十分鍾的重點動作就是摔(6~10次)→塗油→對折→摔(6~10次)→塗油→對折……橄欖油塗完以後就重復摔(6~10次)→對折步驟。
一手握住面團的一頭,另一手將面團另一頭往檯子上摔1次,拿起檯子上摔出去的面團摔第2次,反復摔面團動作3次、4次、5次、6次(一般連續摔6~10次),面團會被摔打得越來越長。如果面一摔就斷,請加水或者牛奶,如果面越摔越干,請加水或者牛奶。
給摔長的面上面塗一層橄欖油。
將刷了油的面團對折。
繼續重復前面的摔面團步驟。很多親們沒有注意摔面的細節,摔一次就對折了!再次強調摔面技巧:把面摔出去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再對折摔長的面,繼續再反復這個摔面步驟!有的親摔3~5次面已經摔得很長了,也可以就摔3~5次對折。
塗油,對折。橄欖油沒多久就塗完了,接著重復摔→對折步驟即可。
小貼士
手工揉面結束。總結一下重要的幾點~~~
1、液體量不要全部都加入麵粉里,最好留10--20克,在揉面的過程中,可以觀察面團的干濕情況,隨時補充。
2、麵粉攪拌成面絮狀以後,蓋上保鮮膜靜止20分鍾左右,可以使麵粉充分吸收水份,變得很滋潤,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揉面的時間。夏季溫度高,要放入冰箱冷藏室,以免酵母發酵。
3、揉面的主要動作就是——搓,搓出去,收回來折疊一下,再搓出去,重復此動作,直至出膜。
4、揉面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面團變干,不好搓了,就用手沾水拍在面團上,不要直接倒水,可以多次用手沾水補充水分。面團太乾的話,也是不容易拉出薄膜的。
5、檢查出膜情況的時候,要慢慢向四周拉開,就是轉著圈的拉,不要一直朝兩邊拉。也不用非得套在手上弄成手套膜,自己感覺薄膜有韌性、撐破的地方邊緣很光滑就可以了。
6、做普通的甜麵包的面團只需要面團有延展性、能拉出膜。
廚師機揉面時,為什麼要把2速變4速呢?
基本面團形成後,可以把速度提高到4速或中高速,因為速度越高,麵筋形成的越快。但要注意隨時停機清理下面鉤兒,不能放過每一塊兒「掉隊」的面,要都揉到了才行哦,別忘了隨時判斷面團兒的狀態哈。
⑵ 請問用廚師機和面如何揉出手套膜
個人認為出膜需要具備4個要點,一麵粉(蛋白質含量在13g以上 20%);二水分比例或麵粉吸水性差異(面的含水量將影響面團的軟硬,液體和麵粉的含量要在比例60%-70% 濕潤的面團會更容易出膜);三廚師機檔位調節是否恰當;四以上都沒問題可能是配方原因,可以換配方試下。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在第一次揉完面發現不太成膜後,再加入適量的黃油試試,據說這是個補救的辦法,但因為我沒有遇到不成膜的情況,我用的是商用S蛇形鉤的廚師機,海氏家的,型號是HM780,一點不誇張的說30秒可以成團,差不多15分鍾左右出光滑手套膜。哦,對了,還要注意在揉面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面團溫度,否則黃油會由於高溫開始融化,而酵母也會提前發酵,這兩者都會讓面團變得濕黏。經常用的降溫方法有:使用冷藏水與雞蛋,甚至麵粉也可以冷藏,或者在廚師機攪拌盆上綁冰袋。面團攪拌完成後的溫度控制在30度以下最好,當然也不能太低,否則後面發酵會需要很長時間。
⑶ 做麵包手套膜是發面之前揉還是發面之後揉好
做麵包手套膜是發面之前就開始揉了,等面開始發時就不好揉了,天氣熱溫度高時最好用冷水和面,不然面發得太快不好揉出手套膜。
⑷ 不用麵包機如何揉面團能揉出手套膜
回想當你我學做麵包的時候,因為揉面方法不正確,
大冬天的累的我滿身出汗,第二天胳膊痛的很。
那時就是在網路上搜了一個快速做麵包的視頻,看到裡面全程就是「摔」的動作,
就一直摔,摔得「啪啪」的,那聲音一定會影響到樓上樓下的鄰居的。
我邊摔邊祈禱,但願別有人來敲門提意見!
摔了快一個小時了,也沒有出膜!
想想當時如果能早點搜尋到一些手工揉面的方法,也不至於走那麼多彎路,費那麼多力氣,還受到那麼多的打擊!
手工揉面可以讓你很好的感受面團、了解面團,這是做出美味麵包的前提。
看著面團由最初的濕粘狀態到慢慢的變光滑,到能拉出薄如蟬翼的手套膜,
那種幸福感和滿足感油然而生,你會漸漸愛上手工揉面,愛上在你手中慢慢變化的面團~~~
說到做到,今天把手工揉面的圖片整理了一下,還真是不少哦,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嫌啰嗦呢?
因為是我自己邊揉面邊拍圖,過程還真是麻煩,每次都要把手擦乾凈才可以繼續操作。所以就沒用相機拍,手機相對還是挺方便的,只是不太清晰,但是也足以能說明步驟的意思了。
【第一步】:把麵粉稱好,放入盆中,一角放糖粉,鹽,中間放酵母,打入雞蛋。
【第二步】用刮刀拌均勻。
【第三步】倒入牛奶或者水。
【第四步】翻拌至無乾粉、呈塊狀。蓋上保鮮膜,靜止20分鍾左右。
【第五步】二十分鍾後,(碎面團已經充分得到滋潤,可以為接下來的揉面節省時間。)把面倒在操作台上。
【第六步】藉助刮板,聚攏面絮,揉成團。(手工揉面離不開刮板,它可以把檯面上和手上粘的面團很輕易的颳去。)
【第八步】開始揉面:主要的動作就是——搓,像這樣從里向外搓。
搓出去的面團,收回來折疊一下。(藉助刮板收攏)
然後再向外搓出去。重復進行這個搓和收攏的動作。
【第八步】搓的過程中,麵筋逐漸形成,也很容易流失水份,特別是空氣乾燥的時候。隨時感覺面團的干濕度,(如果說你剛開始加的液體量不夠,感覺面團很乾,這個時候更要及時補充水分)
補水的方法是:取一碗水,把手沾濕。
粘水的手,輕輕拍在面團上。(多次少量的補水,不要把水直接倒在面團上,要邊補邊感覺面團干濕程度。)
然後繼續搓,此時的面團已經不再粗糙不堪,有了一定的延展性了。
拿著面團一端向外甩出去,面團可以拉開好長。
看一下揉了十五分鍾的面團,已經邊得光滑了。
【第九步】檢查出膜情況:用刮板切下一小塊兒面團。
慢慢向四周拉開,可以形成薄膜。這個程度就可以製作一般的甜麵包了。因為我這次做的是吐司,所以放黃油比較晚,如果做甜麵包,可以在這之前的幾分鍾加入黃油,把黃油揉進面團里,就完成揉面了。
【第十一步】加入軟化的黃油。
加入黃油以後的面團,開始揉的時候會很滑,面團會再次變得濕粘,看下圖,就跟一堆破棉絮似的。
揉一兩分鍾之後,黃油已經充分被揉入面團里,就會變得很光滑。
再次開始搓的動作。
兩三分就可以了,看一下,手掌和手指很乾凈。粘面團的地方是搓的時候需要和面團充分接觸的部位,所以更容易粘上面團,用刮板掛下來即可。
此時已經基本完成揉面了。時間大約用了25分左右。
它不會輕易的粘手或者黏住檯面,從檯面上掂起來,會很輕松完整的離開檯面。
然後,把面團收圓,可以看到面團特別的圓潤、光滑。
【第十一步】最後檢查一下出膜情況,可以很輕松的拉出手套膜,而且不容易破,很有韌性。
捅破薄膜,破洞邊緣很光滑。這樣的面團做吐司最好了。
【結束】看一下面團有多光滑,多聽話。揉面結束後,檯面上也不會很臟亂、很狼狽。
放入盆中,蓋上保鮮膜發酵。
發酵好的面團體積是原來的2--2.5倍大,端起來感覺很輕盈。用手在上面拍一下,會聽到「嘭、嘭」的很飽滿的聲音,手感也很有彈性。手指粘一點麵粉,輕輕按一下面團,指印處不會立刻回復,也不會跟泄氣的皮球一樣慢慢塌陷,就說明發酵的剛剛好。(面團最上面的一圈發白,是因為蓋的保鮮膜裡面有水蒸氣,面團頂到了保鮮膜,打濕的。)
⑸ 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
一、做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樣摔的,就去看看《保羅教你做麵包》第一集。其實就是把面團摔兩下,它就變長了,然後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4、希望愛麵包的廚友們都能把面團套手上……加油,親愛的們,只有自己總結了方法,才能得心應手!
⑹ 廚師機揉面和手揉面,哪個效果更好
這個本人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之前我都是手揉手套膜,一直自詡手揉手套膜超級簡單,水合法,中種法多麼節省力氣,多麼快速出膜,可是在使用廚師機以後才發現,廚師機揉手套膜那才是快速,高效,出膜效果最好。所以沒有用過廚師機的烘焙愛好者,真的要試一下這個神器,廚師機真的是解放了雙手。分享個人用廚師機揉出手套膜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工具:450g吐司模具、面團溫度計、硅膠刮刀,擀麵杖,電子秤,保鮮盒(或者用保鮮膜),海氏M6廚師機
材料:
高筋麵粉250g,雞蛋1個,白糖30g,鹽4g,鮮酵母9g(沒有鮮酵母,用高糖酵母3g),奶粉8g,水100g,黃油25g(和麵粉一起拿出來進行軟化,之前手揉都是中途拿的黃油,廚師機較快出筋,需要早點拿出來軟化黃油)
步驟:
1、先把麵粉、酵母、奶粉、白糖、鹽加入揉面桶(酵母不要和鹽放在一個方位)再把雞蛋,水加到揉面桶里,水可以預留20g左右,根據後面狀態緩慢添加;
2、用2擋揉大概1-2分鍾,這個時候觀察面團干濕狀態,添加水,揉到沒有乾粉,即換3擋揉成團;
3、3擋揉3-5分鍾,這個過程盆壁會逐漸變干凈,面團也會變得光滑;
4、加入軟化的黃油,最好是埋進面團里,不要讓他粘在盆壁上;
5、用3擋繼續揉1-2分鍾,加入黃油後面團會爛掉,有粘在盆壁的黃油,可以停下來用刮刀刮進盆里,直到黃油完全融入面團;
6、換4擋打4分鍾,用5擋揉1-2分鍾,最後高速揉面會出現面團摔打桶壁,取出面團,光滑且可以拉出薄薄的手套膜,戳開孔邊緣光滑即可(期間要注意麵團溫度,24-26度最佳)
——————
之前大半小時才揉出手套膜,還總是弄得腰酸背痛,現在15分鍾就搞定了,不但節省一半時間,出的膜也是非常薄,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有能力用廚師機的話,還是用廚師機最好~
⑺ 做麵包,怎麼揉都不出膜,怎麼回事呀
做麵包揉出膜第一點是配方比例要正確,第二點是發酵要能成功,第三點是需要添加黃油,正常的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 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⑻ 請問為什麼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⑼ 揉出手套膜是用麵包機好還是廚師機好
揉面的話用麵包機好。 因為還要發酵,麵包機能夠自己加熱發酵,很方便。 只不過揉面的話,速度慢,不夠快。 而廚師機就能夠很快做出需要的面團。
⑽ 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是怎麼回事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