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怎麼選手套膜
擴展閱讀
女裝什麼品牌好些 2025-05-22 13:32:09
12月底穿什麼睡衣 2025-05-22 13:24:47

怎麼選手套膜

發布時間: 2022-05-15 12:15:28

㈠ 請問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嗎

一、做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㈡ 在製作麵包時,麵粉調制的溫度要怎麼控制呢

每個人都知道,揉捏和發酵是製作兼具風味和口感的麵包的非常重要的任務,但這是——的溫度,這個問題很容易為初學者所忽略。

控制面條的溫度並製作麵包是成功的一半!不要錯過4個夏季降溫技巧

您是否也經歷過這種無助感?

第三種類型:混合桶冰袋

混合桶冰袋是好的,但你只需要在混合桶上綁冰袋,但是當你使用冰袋時,你應該注意降低室溫。如果室溫太高,則形成盆,盆地圍繞鏟斗形成,面團相對濕潤和粘稠。除了降低室溫外,您還必須減少面團中所含的液體量。在混合過程中,水珠也在面團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這不會增加面團中水量的水量和面團過程中加入的水量。超過正常范圍。

第四:水法

水是搖晃面團並將其放入冰箱後沒有任何乾粉後的間接表面之一。它通常分為多種方式,例如合法,冷凍,冷凍拋光。鍾,湯,液體種子等由於水是合法的,因為所有的粉末和液體混合在一起,所以它可以冷凍所有面團,也就是說,它可以縮短麵食的時間並降低面團的溫度。最適合夏天。單程。[操作方法]

混合除酵母,黃油和鹽以外的所有成分,並攪拌至無乾粉。無需揉揉膠片。將其放入密封袋中,然後放入約4攝氏度的冰箱中。 60分鍾的麩質自動形成,冷藏時間越長,產生的薄膜越多,但是對於需要在同一天烘烤的人來說,60分鍾就足夠了。

取出冷凍的面團,加入酵母,黃油,鹽並將其揉成完全膨脹的狀態(10%麵筋),這種方法不僅會產生更好的皮膜,而且會發現它與10%的麵筋揉在一起。時間比以前要短得多。它可以稱為最省時省力的捏合方法,也是最推薦的方法。

總結——姜義宇說

不知不覺中,面條溫度已成為我許多朋友的「絆腳石」,閱讀本文後,您可能已經了解了。最後,突然間,我發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犯罪分子」,它變得越來越稀薄。實際上,面條溫度太高。或者,如果太低,則會對麵包產生不同的影響,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如何降低面條的溫度。

麵包是以這種方式製成的,這將帶來很多不確定性。例如,這是不可逆的面條溫度。如果面條溫度升高,則不能降低其對生面團的影響,因此應在製作之前進行。麵包準備得很好

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找到導致烘焙失敗的原因,並幫助您使烘焙更成功,對於這篇科學文章,我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練習,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它將幫助那些愛麵包的人。

㈢ 做麵包,怎麼揉都不出膜,怎麼回事呀

做麵包揉出膜第一點是配方比例要正確,第二點是發酵要能成功,第三點是需要添加黃油,正常的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 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㈣ 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有什麼區別

麵粉高筋中筋低筋的區別:蛋白質含量不同、顏色不同、用途不同等。
1、蛋白質含量不同:高筋麵粉粗蛋白質含量在12.5~13.5%之間;中筋麵粉粗蛋白質含量在9.5~12.0%之間;低筋麵粉粗蛋白質的含量在8.5%以下。
2、顏色不同:高筋麵粉色澤比較暗;中筋麵粉色澤比較乳白;低筋麵粉色澤比較白。
3、用途不同:高筋麵粉常常用在麵包、餃子皮、松餅等等有筋道的食物中;中筋麵粉常常使用在面條、饅頭、餃子中;低筋麵粉常常用在蛋糕、花捲、酥餅這些麵食中。
分類:按照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高低,麵粉分為特高筋麵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四類。特高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為14%以上;高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約12.5~13.5%;中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為9.5~12.0%;低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在8.5%以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選擇麵粉時不能按照麵粉中蛋白質含量高低來選擇,葯根據用途來選。
特高筋麵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一種麵粉,它的蛋白質含量在14%以上。因為特高筋麵粉具有的筋度強、粘度大的特點,所以比較適合用來炸油條、做空心面條,以及做麵筋,還有其他咬勁大的麵食和點心用。
高筋麵粉:它的蛋白質含量在13.5%左右,一般蛋白質含量超過11.5%,就可以稱為高筋麵粉。高筋麵粉的筋度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做麵包時,應該選擇高筋麵粉,加入黃油以後,可以揉出「手套膜」。平時我們在製作彈性大,有嚼勁的麵包、面條,以及個別烘焙食品如:泡芙、千層酥時,都要選擇使用高筋麵粉。
中筋麵粉:我們平時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一種麵粉,被稱為普通麵粉。在我們北方人家裡,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這種普通麵粉。蒸饅頭、蒸包子、做手擀麵、包餃子都是用的中筋麵粉。這種麵粉外包裝袋上可能不會特別標明是中筋麵粉。在購買時,只要看到用途寫著可以用來做饅頭、包子、面條、烙餅、餃子的,就是中筋麵粉。
低筋麵粉:筋性比較弱的一種麵粉,常被用來做蛋糕。像最近比較火的戚風蛋糕、古早蛋糕、以及虎皮蛋糕等,都是需要用低筋麵粉來製作的。
高筋、中筋、低筋、三種麵粉的區分方法:高筋麵粉顏色比較深,並且比較光滑。抓一把在手中攥一下,松開後不易成團;中筋麵粉顏色為乳白色,抓在手中鬆手後不成團,但也不像高筋粉那麼散;低筋麵粉顏色比較白,抓一把在手中,易成團。(如果家裡沒有低筋麵粉,還想要做蛋糕的話,也可以在普通麵粉里,加入十分之一的玉米澱粉攪拌均勻,代替低筋麵粉。)

㈤ 做麵包,為什麼要能拉出薄薄的膜揉面排出空氣二次發酵

面團揉到手套膜對提升麵包口感有如下優點:

1、手套膜意味著高筋面團已經揉到最佳的出筋狀態。

2、高筋面團揉成手套膜後,烤制的麵包,特別是手撕包、北海道吐司等,麵包的組織會很細膩,可以達到「拉絲」狀態。

3、手套膜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麵粉、黃油、水、鹽、酵母比例的掌握,揉面力度、發酵時間、麵粉好壞的檢驗,太油或者麵粉不對,都會影響手套膜的出筋狀態,所以手工揉面的烘焙者往往力求達到手套膜。

綜上所示,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5)怎麼選手套膜擴展閱讀:

做麵包注意

1、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夏天的時候溫度較高,當面團在麵包機里攪拌的時候由於攪拌的時候面團會和麵包機產生摩擦產生熱量,溫度就會升高。是會影響面團的整體質量的,如果一定要調整面團的溫度的話,那麼冰水和冰牛奶都是不錯的調整面團材料。

如果是麵包在攪拌過程中一定要降溫也可以關閉麵包機在安全的情況下取出面團,放在大理石上面攤開,很快就會降溫了。

2、用水量。在給面團加水的時候,其實跟環境的濕度、溫度還有麵粉的吸水性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一般在加配方的時候請不要把所有配方一次性都加進去了。如果不是很有經驗的話,最好是保留百分二十左右,方便可以微調。

3、麵粉的選擇。做麵包的話,一般選擇高筋麵粉就可以了。當然根據不同配方具體來選擇。

㈥ 揉不出手套膜的原因是什麼

1、用的低筋麵粉

用高筋麵粉才能揉出膜。麵粉本身就是一個影響面團出膜的重要因素,製作麵包當然最好選擇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別,選購麵粉時需注意,而且麵粉最好買新鮮的,放置太久的麵粉,進行會降低。

2、配料問題

和面沒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時根據配方加入雞蛋或者食鹽,既可以豐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麵粉的筋性,讓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適

配方的含水量對出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只做麵包的面團濕度在60%~70%之間,比較容易出膜,這種狀態下的面團有些粘手,但是面團能拿得起來,如果濕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點是難以操作,會特別粘手。(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具體和面時,要預留10%的水,視情況增減。)

含油量指的是黃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會對面團出膜有影響,按照原來的方子,油量減少或者過多,都會影響出膜。

4、攪拌力度太小

一般,攪拌力度越大,麵筋形成越快,這就是和面需要廚師機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當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麵粉揉出手套膜一般建議用高筋麵粉。

國標中,麵粉按濕麵筋含量分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麵包等烘焙類產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頌類產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麵粉,純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適合做烘焙類產品。

麵粉的筋度強弱取決於麵粉中-S-H-轉化成 -S-S-鍵的數量,數量越多,麵粉筋力越強,面團彈性越大,延伸性也會相對好。

㈦ 麵包需要什麼材料怎麼做

做手撕麵包需要准備什麼材料?原料其實並不復雜,一般加入的有:高筋麵粉、牛奶、雞蛋、玉米油(或黃油)、酵母、白糖這幾樣即可,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材,非常容易獲得。

麵包吃起來香甜可口,我就特別喜歡吃,但就是這東西吃多了比較上火,因為賣面外的,一方面裡面添加各種添加劑,另一方面一般是烘烤而成的,所以就比較上火一點。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在家製作麵包的方法,而且不用揉手套膜,吃多也不上火的方法,全部是實操干貨,大家認真往下看哦。



一、手撕麵包製作步驟

1、准備原料:高筋麵粉500克、酵母5克、白糖50克、雞蛋5個、牛奶100克、玉米油50克(或黃油)

說明:以上這個量是按一斤麵粉為例配得,若大家吃不了這么多,或者不夠吃,可以按照這個比例,等比例增減即可。

2、和面:准備一個盆子,將以上所有原料倒進去,用筷子攪拌至面絮狀。接下來就是重點了,注意看。①最省勁揉手套膜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最省勁地,但就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當上面攪拌至面絮狀之後,然後下手揉面,將面團揉至成光滑的面團,直接用保鮮膜密封起來,放在冰箱上面的冷藏室,大約溫度在4度左右,就這樣低溫醒發10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10小時時間相當於一個晚上,和蒸饅頭一樣的原理,一般前天晚上和好面放裡面,早上起床後回下溫,就可以直接操作了,這樣長時間低溫醒發,醒發出來,用手一扯,就是很漂亮的手套膜,就不用辛苦地用手揉了。早上起床後,只需回下溫,排下氣,就可以了。


②中等省勁揉手套膜的方法:這個方法比起上面的要累一點點,但要比下面的方法省勁很多,就是當攪拌至面絮狀之後,同樣的保鮮膜蓋上,放在溫暖的地方(35度左右)醒發,醒發半小時左右,面團已經發酵差不多了,拿出來,再揉手套膜,而這時揉起來就輕松多了,並且基本上五分鍾左右就能揉出漂亮的手套膜。

③最費勁的揉手套膜的方法:這個方法當然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經典的方法,但這種方式效率會更高,就是上面攪拌至絮狀之後,直接下手揉,並且一直長時間的,就整到案板上,像搓衣服那樣,一邊卷一邊搓,一直搓,大約搓2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揉出的膜就像手套膜一樣薄薄的,不易破的那種。

3、製作麵包胚:上面有三種方法不管怎麼整,最終就是能揉成手套膜,手套膜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即使是普通的麵包,也要揉出來,更何部是手撕麵包了,只有這樣充分地揉出膜,麵包才會有層次,才能撕著吃,才蓬鬆暄軟,吃著才爽。

將面團整到案板上,整理成長條狀,再把每個小面劑整理成圓形,放在模具中,擺一圈即可,之後就蓋起來或用保鮮膜封起來,以防止風干,繼續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二次醒發,一定要保持是溫暖的地方。

4、二次醒發一般15分鍾左右即可,這時小麵包體積再次變為原來的兩倍大,相互擠在一起,這時在表面抹一層蜂蜜和雞蛋黃,再撒上白芝麻就可以了,直接放烤箱烤或者放鍋中蒸都可以。

若想吃干香一點的,就像在外面買的那種的(這種吃多了易上火),就直接放烤箱烤,溫度160度,上下火,25分鍾左右即可;若想吃濕潤一點的(這種吃多了不上火),直接放鍋中蒸,蒸的時候,上面蓋個盤子或者耐高溫的保鮮膜,以防水蒸氣水滴滴到上面,蒸的話一般40分鍾左右。

二、小技巧

1、關於原料方面,牛奶可以不加,100克牛奶可以用2個雞蛋代替,因為一個雞蛋差不多50克;另外,有黃油的話最好使用黃油,黃油顏色金黃色的,烤出來更好看,並且吃著口味也更佳,有股奶香味。

2、關於揉手套膜方面,有三種方法可以選擇,有最省勁的,有中等的,有最費勁的,各有各的優勢,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即可。

3、麵包可以烤,可以蒸,這取決於你的愛好,喜歡吃干香的就用烤箱烤,喜歡吃濕潤不上火的就用鍋蒸。


總結:以上就是手撕麵包的製作流程,原料不多,製作簡單,關鍵就是這個揉手套膜,有些人會嫌費勁,那麼就可以利用我這個最省勁的方法來製作,有興趣的朋友,趕緊試試吧

㈧ 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有什麼區別做蛋糕用哪種

麵粉高筋中筋低筋的區別:蛋白質含量不同、顏色不同、用途不同等。
1、蛋白質含量不同:高筋麵粉粗蛋白質含量在12.5~13.5%之間;中筋麵粉粗蛋白質含量在9.5~12.0%之間;低筋麵粉粗蛋白質的含量在8.5%以下。
2、顏色不同:高筋麵粉色澤比較暗;中筋麵粉色澤比較乳白;低筋麵粉色澤比較白。
3、用途不同:高筋麵粉常常用在麵包、餃子皮、松餅等等有筋道的食物中;中筋麵粉常常使用在面條、饅頭、餃子中;低筋麵粉常常用在蛋糕、花捲、酥餅這些麵食中。
分類:按照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高低,麵粉分為特高筋麵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四類。特高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為14%以上;高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約12.5~13.5%;中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為9.5~12.0%;低筋麵粉中蛋白質含量在8.5%以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選擇麵粉時不能按照麵粉中蛋白質含量高低來選擇,葯根據用途來選。
特高筋麵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一種麵粉,它的蛋白質含量在14%以上。因為特高筋麵粉具有的筋度強、粘度大的特點,所以比較適合用來炸油條、做空心面條,以及做麵筋,還有其他咬勁大的麵食和點心用。
高筋麵粉:它的蛋白質含量在13.5%左右,一般蛋白質含量超過11.5%,就可以稱為高筋麵粉。高筋麵粉的筋度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做麵包時,應該選擇高筋麵粉,加入黃油以後,可以揉出「手套膜」。平時我們在製作彈性大,有嚼勁的麵包、面條,以及個別烘焙食品如:泡芙、千層酥時,都要選擇使用高筋麵粉。
中筋麵粉:我們平時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一種麵粉,被稱為普通麵粉。在我們北方人家裡,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這種普通麵粉。蒸饅頭、蒸包子、做手擀麵、包餃子都是用的中筋麵粉。這種麵粉外包裝袋上可能不會特別標明是中筋麵粉。在購買時,只要看到用途寫著可以用來做饅頭、包子、面條、烙餅、餃子的,就是中筋麵粉。
低筋麵粉:筋性比較弱的一種麵粉,常被用來做蛋糕。像最近比較火的戚風蛋糕、古早蛋糕、以及虎皮蛋糕等,都是需要用低筋麵粉來製作的。
高筋、中筋、低筋、三種麵粉的區分方法:高筋麵粉顏色比較深,並且比較光滑。抓一把在手中攥一下,松開後不易成團;中筋麵粉顏色為乳白色,抓在手中鬆手後不成團,但也不像高筋粉那麼散;低筋麵粉顏色比較白,抓一把在手中,易成團。(如果家裡沒有低筋麵粉,還想要做蛋糕的話,也可以在普通麵粉里,加入十分之一的玉米澱粉攪拌均勻,代替低筋麵粉。)

㈨ 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是怎麼回事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㈩ 怎麼知道菠蘿包手套膜是揉斷筋了還是沒揉到位

做麵包最讓人頭疼糾結的莫過於手套膜了。手揉太累,機器揉很多時候又不會判斷狀態,一不小心就會導致面團揉斷筋……

其實手套膜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只要學會了解判斷面團狀態,你的面團也可以很完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面團的干濕配比對手套膜有直接影響,一般來說要求面團含水量不得低於60%。只要配比沒問題,接下來就是面團的攪拌狀態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