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保用品指什麼物品 哪些人需要勞保用品
勞保用品有工作帽子、工作服、防護服、工作手套、棉紗手套、乳膠手套、電焊手套、帆布手套、白棉布手套、微波爐手套、勞保鞋、工作圍裙、口罩、防護鏡、護膝、頭盔等等。
安全帽類按材質分為下面幾類:
1、玻璃鋼安全帽:主要用於冶金高溫作業場所、油田鑽井森林採伐、 供電線路 、 高層建築施工以及寒冷地區施工。
2、聚碳酸酯塑料安全帽:主要用於油田鑽井、 森林採伐、供電線路 、建築施工等作業使用。
(1)什麼人必須戴防護手套擴展閱讀:
呼吸護具
呼吸護具是預防塵肺和職業病的重要護品,防禦缺氧空氣和塵毒等有害物質吸入呼吸道的防護具。按用途分為防塵、防毒、供氧三類,按作用原理分為過濾式、隔絕式兩類。
呼吸護具的類別有:凈氣式呼吸護具、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簡易防塵口罩、復式防塵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導管式防毒面具、直接式防毒面具、電動送風呼吸護具、過濾式自救器。
隔絕式呼吸護具、供氣式呼吸護具、攜氣式呼吸護、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生氧面具、隔絕式自救器、密合型半面罩、密合型全面罩、濾塵器件、生氧罐、濾毒罐、濾毒盒等。
眼防護具
用以保護作業人員的眼睛、面部,防止外來傷害。分為焊接用眼防護具、爐窯用眼護具、防沖擊眼護具、微波防護具、激光防護鏡以及防X射線、防化學、防塵等眼護具。
眼瞼部防護系列產品有:經濟性輕質護目鏡、聚碳酸酯防霧護目鏡、防護眼鏡、防護眼鏡(強塗層),藍色鏡架、防護眼鏡(UV防護)、防護眼鏡(強塗層,UV防護)、工業標准防護眼鏡。
② 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佩戴哪些勞動防護用品
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正確佩帶防毒面具及袖套、圍裙、靴套等個人防護器材,必要時應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護
戴上與皮膚密合的游泳鏡或太陽眼鏡,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濺入眼內。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頭部,用毛巾扎住頸部,在口鼻處開孔。
2、呼吸道防護
裝料口罩:用毛巾、紗布、舊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裝料口罩,裝填3~4cm厚的防毒濾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顆粒、木炭粒、鋸末,或浸10%~15%的碳酸鈉等);或將毛巾鋪平,把濾料倒在中央再進行折疊、縫制、安上系帶;佩戴時必須固定,防止下墜和漏氣。
3、消化道防護
遵照規定不得在工作場所喝水、吃東西、吸煙;工作後要脫去工作服,並洗手洗臉;事故污染區的水源、食品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4、皮膚防護
全身防護: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傘等遮住身體各部位,進行全身防護。
(2)什麼人必須戴防護手套擴展閱讀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環保、公安、衛生、交通等有關部門,按照本地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採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1、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2、迅速控制危害源,測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事故的危害區域及危害程度;
3、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大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採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4、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進行監測、評估,並採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措施。
③ 接觸60度以上溫度的物品或熱源時,必須佩戴防護手套對不對
是的,60度以上溫度的物體,接觸人的皮膚,就很容易將人燙傷。
所以必須佩戴防護手套。
④ 您的工作崗位應採取的個體勞動防護措施就是什麼
一、 個體防護用品是指根據生產過程中不同性質的有害因素,採用不同方法,保護肌體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來傷害,從而達到防護目的的用品人。
1、 國家規定必須穿戴防護用品的工作場所,必須穿戴防護用品。
2、 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作場所需穿戴防塵防護用品:防塵口罩、防塵眼鏡、防塵帽、防塵服等。
3、 接觸有毒物質作業的工作場所,必須穿戴防毒用品: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4、 有物體打擊危險的工作場所,必須戴安全帽,穿防護鞋。
5、 層高兩米以上作業的場所必須系安全帶。
6、 從事可能造成對眼睛傷害的作業,必須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具。
7、 從事有可能被傳動機機械絞碾,夾卷傷害的作業,必須穿戴合體工作服,女工必須戴防護帽,不能戴防護手套,不能佩戴懸露的飾物。
8、 雜訊超過國家標準的工作場所必須戴防雜訊耳塞或耳罩。
9、 從事接觸酸鹼的作業必須穿戴防酸鹼工作服。
10、 水上作業必須穿救生衣,使用救生用具。
11、 易燃易爆場所必須穿戴防靜電工作服。
12、 從事電氣作業應穿絕緣防護用品,從事高壓帶電作業應穿屏蔽服。
13、 高溫、高寒作業時,必須穿戴防高溫輻射及防寒護品。
⑤ 一級防護穿戴標準是什麼
一級防護穿戴標准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標准如下:
1、 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2、 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防護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洗手與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粘膜的防護。
(5)什麼人必須戴防護手套擴展閱讀:
1、二級防護要求: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 或 更高級別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霧型)或防護面罩(防霧型)、醫用防護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2、三級防護要求:
除按二級防護要求外,將護目鏡(防霧型)或防護面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更高級別帶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正壓式頭套)。
⑥ 安全防護手套的作用有哪些
防護用品,是指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所必備的一種防禦性裝備,對於減少職業危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⑴頭部防護:佩帶安全帽,適用於環境存在物體附落的危險;環境存在物體擊打的危險。
⑵附落防護:系好安全帶,適用於需要登高時(2米以下);有跌落的危險時。
⑶眼睛防護:佩戴防護眼鏡、眼罩或面罩,適用於存在粉塵、氣體、蒸氣、霧、煙或飛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時,佩戴安全眼鏡、防化學物眼罩或面罩(需整體考慮眼睛和面部同時防護的需求);焊接作業時,佩載戴焊接防護鏡和面罩。
⑷手部防護:佩戴防切割、防腐蝕、防滲透、隔熱、絕緣、保溫、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觸尖鏡物體或粗糙表面時,防切割;可能接觸化學品時,選用防化學腐蝕、防化學滲透的防護用品;可能接觸高溫或低溫表面時,做好隔熱防護;可能接觸帶電體時,選用絕緣防護用品;可能接觸油滑或濕滑表面時,選用防滑的防護用品,如防滑鞋等。
⑸足部防護:佩戴防砸,防腐蝕、防滲透、防滑、防火花的保護鞋,適用於可能發生物體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護的鞋;可能接觸化學液體的作業環境要防化學液體;注意在特定的環境穿防滑或絕緣或防火花的鞋。
⑹防護服:保溫、防水、防化學腐蝕、阻燃、防靜電、防射線等,適用於高溫或低溫作業要能保溫;潮濕或浸水環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觸化學液體要具有化學防護使用;在特殊環境注意阻燃、防靜電、防射線等。
⑺聽力防護:根據《工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選用護耳器;提供適且的通訊設備。
⑻呼吸防護:根據GB/T18664-2002《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選用。要考慮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氣體、是否存在空氣污染、種類、特點及其濃度等因素之後,選擇適用的呼吸防護用品。
⑼望大家做好防護工作。
⑦ 從事什麼作業的員工在工作中必須佩戴相關防護措施,以免發生職業病危害
總的來說,接觸職業危害作業或者有毒有害作業的員工在工作中必須佩戴相關防護措施。
在工作中必須佩戴相關防護措施的崗位包括但不限於:
1、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作業人員,在工作中應盡量降低粉塵的濃度,在工作中採取相對措施降低揚塵,並正確佩戴防塵口罩。
2、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員工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工作,工作前要檢查作業場所的通風是否暢通,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中要正確佩戴防毒口罩,攜帶對應的報警器材。
3、電氣焊作業操作人員在工作中應注意作業環境或設置局部排煙設備,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准之下,在難以改善通風條件的作業環境中操作時,必須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4、進行雜訊較大的施工作業時,工作人員要正確佩戴防護耳罩、耳塞,並減少雜訊作業的時間。
5、從事沖床、車床、鑽床、銑床、折彎機、剪板機、卷板機、行車等高危作業的員工,在工作時不得穿拖鞋,不得隨身攜帶與工作無關的雜物;衣服、領袖簡練不拖拉,以免發生意外。
6、員工在操作有暴露在外的沙輪、刀具、等機械設備時不得帶手套,精神集中,不得與人閑聊,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7、從事特殊工種、噴塗、油墨及其它作業的員工在工作中必須佩戴相關防護措施,以免發生職業病危害。
8、其他需要佩戴相關防護措施的有毒有害崗位。
⑧ 接觸化學品崗位需要佩戴哪些勞保用品
有個標准《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11651-2008》可以參考一下。
但也沒有說,可以把所有危險化學品一一羅列兵說明分別配置什麼防護用品的。
要根據不同化學品的危險特性來選取不同的防護用品。
一般購買化學品時,廠家都會提供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裡面會具體說明應該配置什麼防護用品。
就酒精而言(工業酒精,無水乙醇),它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皮膚可能接觸時,應佩戴橡膠手套,如果大量接觸,應佩戴化學防護手套;在可能產生飛濺時,應佩戴化學防護眼鏡或護目鏡,如果可能大量飛濺的,應佩戴化學防護面罩。
⑨ 戴手套有什麼講究
衣著還有手套、耳套、手飾等,一定要根據自己形態、氣質等進行選擇,在冬季到來時要保護好手和耳,對藝術家、雕塑家、外科醫生等常用手的人更要隨時保護好手,防止各種損傷,比較有效的辦法是經常帶手套。另外,對於經常用手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時更要配帶各種手套,特別是乳膠手套、特製防護手套,例如洗衣工長期與洗衣粉接觸,一定要帶膠皮手套,防止有毒物質慢性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