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靜脈注射的科學原理與注意事項
靜脈注射應恪守怎樣的技術操作標准?
靜脈搏注射是指自靜脈搏注入葯液的一種注射辦法。適用於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時,需求疾速發作葯效時;做診斷性檢查時,如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前,由靜脈注入葯物;靜脈營養治療時。對不能經靜脈途徑給的葯品禁用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時,因葯物直接注入血液內,故立刻呈現葯理作用;另一方面,由於葯物自身的作用、注入量、壓力、PH值等,可對血管壁及其四周組織產生影響,以至惹起血栓等。因而,靜脈注射慶嚴厲執行技術操作標准。
靜脈注射前應做好如下准備工作:注射盤內另加無菌注射器(依據葯洲量選用),針頭為6.5—7號或頭皮針或留置針與靜脈帽,止血帶,小墊枕,按醫囑備葯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暴露注射部位。對長期靜脈給葯者,為維護血管,應有方案地自遠心端到近端選擇血管停止注射。常用的為四肢淺靜脈(包括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和手背、足背、踝部等處),小兒多採用頭皮殂脈。
靜脈注射的操作程序: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身病人解釋,以獲得協作;排出已抽好薌之注射器內空氣,針頭套上安瓿或以針套維護好;選擇適宜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小枕,在穿刺部位上方約5cm處扎緊止血帶(止血帶末端向上)。用2%碘酸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乙醇脫碘或單獨運用絡合碘消毒皮膚,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20度,自靜脈搏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見回血,證明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再按壓穿刺點處片刻,以遏止部分滲血。安頓病人,清算用物。
在實施靜脈注射時應留意下列問題:
(1)注射時,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避開關節和靜脈瓣且易固定的靜脈。
(2)需長期靜脈給葯者,為了維護靜脈,應有次序地先下而上,由遠心端到近端地選擇血管,停止注射。
(3)依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控制注入葯物的速度,察看注射部分和全身反響,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
(4)對組織有激烈刺激的葯物,應另備帛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和頭皮針,注射時先做穿刺,並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證明針頭確在血管內,再取下注射器(針頭不動),互換抽有葯液的注射器停止注射,以避免葯物外溢於組織內而發作壞死,如有刺激性的葯液外滲,應立刻處置,以防形成組織壞死。可用0.25%普魯卡因停止部分封鎖,假如是鹼性葯液外滲,可參加適量維生素C封鎖。
(5)若注葯過程病人訴疼痛或部分隆起,回抽不見回血,標明針頭已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應立刻拔出針頭,改換部位,另換無菌針頭重新注射。
醫務人員在執行上述操作過程中,違背操作規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直接形成病員死亡、殘疾或組織器官損傷招致功用障礙的,可定為醫療事故。
1、未正確控制順應症或/和忌諱症。
2、違背操作規程,惹起嚴重感染,如因注射器械消毒不徹底惹起菌血症。
3、葯液向血管四周漏出惹起的組織操作,察看不細致,未及時正確地處置。
4、違背操作規程,操作中空氣進入靜脈,呈現空氣栓塞。
5、因注射速度快、注入量大加重循環系統負荷,誘發心力衰竭。
6、葯液誤注入動、靜脈;
7、因注射葯自身的葯理作用而呈現的全身病症(葯物中毒)。
靜脈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靜脈的辦法。
(一)目的
1.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需疾速發作葯效時,可採用靜脈注射法。
2.葯物因濃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採取其它注射辦法。
3.作診斷、實驗檢查時,由靜脈注入葯物,如為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
4.輸液和輸血。
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
(二)部位
常用的有肘窩的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或手背、足背、踝部等處淺靜脈(圖10-14)。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依據葯液量選用),針頭6.2-7號或頭皮針,止血帶,治療巾或一次性紙巾。按醫囑備葯物。
(四)操作辦法
1.將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獲得協作。
2.用注射器汲取葯液,排盡空氣,套上安瓿。
3.選擇適宜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治療巾或紙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約6cm處扎緊止血帶,用2%碘酊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酒精脫碘,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4.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20度角,由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圖10-15),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
5.見回血,證明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遲緩注入葯液(圖10-16)。
6.在注射過程中,若部分腫脹疼痛, 提示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改換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點,疾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按壓片刻。清算用物。
8.留意事項
(1)注射時應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的靜脈。如需長期靜脈給葯者,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停止注射。
(2)依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控制注入葯液的速度,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察看體征及其病情變化。
(3)對組織有激烈刺激的葯物,注射前應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滲鹽水,證明針頭確在血管內,再推注葯物,以防葯液外溢於組織內而發作壞死。
9.靜脈注射常見失敗的緣由(圖10-17)。
(1)針頭斜面一半在血管內,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斷斷續續,注葯時溢出至皮下,皮膚隆起,病人部分疼痛。
(2)針頭刺入較深,斜面一半穿破對側血管壁,見有回血,但推葯不暢,局部葯液溢出至深層組織。
(3)針頭刺入過深,穿透對側血管壁,葯物注入深部組織,有痛感,沒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葯液,部分不一定隆起。
五、股靜脈注射法
(一)目的 常用於急救時作加壓輸液、輸血或採集血標本。
(二)部位 股三角區,在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聯線的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側0.5cm為股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10ml或20ml無菌枯燥注射器、紗布、試管。
(四)操作辦法
1.病人平卧,下肢伸直略外展,部分常規消毒,待干。
2.術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後於股三角區捫股動脈搏動,或找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聯線中點的辦法作股動脈定位,再消毒穿刺點及術者手指,並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針頭和皮膚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見抽出暗紅色血提示已達股靜脈,固定針頭,依據需求採取血標本或注射葯物。
4.抽血或注射畢,部分用無菌紗布加壓止血3-5分鍾,確認無出血,方可分開。清算用物。
(五)留意事項
(1)嚴厲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避免感染。
(2)抽出為鮮紅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動脈,應立刻拔出針頭,緊壓穿刺處5-10分鍾,直至無出血為至。
六、動脈穿刺注射法
(一)目的 作血液氣體剖析;重度休克,須經動脈輸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實施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實施某些治療(注射抗癌葯物)。
(二)部位 採集血標本常用橈動脈與股動脈。橈動脈穿刺點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cm、動脈搏動明顯處。股動脈穿刺點見前面。
(三)用物 注射盤內加無菌的5ml或10ml枯燥注射器,7號針頭及標本容器,手套。若作治療、檢查,另備葯液。
(四)操作辦法 充沛暴露穿刺部位,常規消毒,范圍要普遍,術者立於穿刺側,戴手套或用2%碘酊與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動脈,右手持注射器,在兩指間垂直或與動脈走向呈40度刺入動脈,見有鮮紅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針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葯液或采血。操作終了,疾速拔出針頭,部分加壓止血5-10分鍾。
(五)留意事項
1.嚴厲執行無菌技術,以防感染。
2.有出血傾向者,慎重應用。
溫習考慮題
1.請敘說注射准繩有哪些?
2.注射分哪幾種?試述常用的注射部位和操作辦法?
3.試述皮下和肌內注射在操作上有何不同?
4.為什麼皮下、肌內、靜脈注射前需排盡空氣及抽回血?
犬的靜脈注射法
靜脈注射所產生的葯效作用最快,劑量較大且有刺激性的葯液(如氯化鈣、高滲葡萄糖液、高滲鹽水等)應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的部位,可選擇頸部靜脈(頸溝內,頸部上1/3與中1/3接壤處,此處靜脈淺在,易於尋覓),腕關節以上的內側或腕關節以下掌中部內側的靜脈,或跗關節外側、跗關節上方的靜脈、股內側的靜脈等。注射時,用膠管結扎注射部位靜脈的向心端,使靜脈血管怒漲,部分剪毛消毒後,將針頭沿靜脈縱軸平行刺入靜脈內,若刺入正確到位,馬上可見到血液迴流。此時松開扎緊的膠管,將針頭順血管腔再刺入一些,然後固定針頭,使葯液緩緩滴入(每分鍾20-25滴)。注射終了後,須用酒精棉球按壓注射處,然後拔出針頭,部分消毒,以免血液順針孔流入皮下方式血腫。靜脈注射時必需留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射器必需配套,各部件銜接緊密,注射器及針頭必需暢通無堵,嚴厲消毒。
第二,要認真核對注射葯物的稱號、用處、劑量和能否過時。同時注射兩種以上葯物時,應留意有無配伍忌諱。
第三,注射前在排盡輸液膠管內的氣泡,注射時要避免葯液漏於血管外。注射過程中要留意心臟的擔負,避免因注射過快而惹起爭性心力衰竭。
第四,有刺激性的葯物漏入皮下時,普通能夠向四周組織注入生理鹽水或蒸餾水,以便稀釋後易被吸收。漏出葯物是氯化鈣時,可注入適量10%的滅菌硫酸鈉液,並在腫脹部分熱敷,促進消散吸收。
『貳』 醫用手套的作用是什麼
外科醫用手套主要作用就是滅菌: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要求
1、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醫用手套;
2、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3、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醫用手套;
4、一次性醫用手套應一次性使用,使用後隨即丟棄。
三、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叄』 如何正確使用手套
這個手套根是一次性手套,還是外邊帶的手套?要是一次性手套就是弄東西的時候給她帶上,然後弄完了給他摘了,要是外邊帶的手套出去,天冷,出去就得帶上
『肆』 醫用手套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
一、醫用手套的種類有哪些
1.外科醫用滅菌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2.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3.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伍』 什麼操作需要無菌手套
一。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 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2、 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3、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4、 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14天,過期應重新滅菌。5、 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鉗(鑷)。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6、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7、 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二) 准備質量標准1、 工作人員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 備齊用物。3、 治療盤、無菌持物鉗或鑷,浸泡於消毒溶液內,無菌溶液、無菌包布、無菌容器及物品、無菌手套、彎盤、75%酒精、無菌棉簽。4、 查對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及手套號。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無菌操作要求。(三)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1、 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2、 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4、 鋪無菌盤: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5、 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6、 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7、 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8、 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9、 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10、 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四) 終末質量標准1、 操作有序,方法正確,無菌概念清楚,無菌觀念強。2、 能口述無菌操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五) 注意事項1、 開包後的無菌包和開封後的無菌溶液有效期均為24小時,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2、 無菌持物鉗取時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內壁。使用時應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用後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遠處夾取物品時,無菌持物鉗應連同容器一並搬移,就地取出使用。無菌持物鉗只能用於夾取無菌物品,不能用於換葯和消毒皮膚。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應每周清潔消毒二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門診換葯室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3、 使用無菌瓶內的溶液時,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蘸取,以免污染剩餘的溶液。4、 無菌包內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 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裡面。戴手套後如發現破裂,應立即更換。脫手套時,須將手套口翻轉膠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陸』 金佰利丁腈手套可以在什麼環境溫度范圍內使用
丁腈橡膠材料可以在 -10°~100°C條件下正常使用。但丁腈手套作為與雙手一起使用的物品,要在手部正常操作的溫度下使用。
『柒』 醫用手套有哪些不同規格和尺寸
1、丁腈手套:是乳膠手套最理想的替代品,高度貼合手部肌膚,具有超強的舒適性。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涉及銳器的操作、處理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
根據工作性質可分為:滅菌手套和非滅菌手套,而非滅菌手套又分為清潔檢查手套和家政手套。
2、外科滅菌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3、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4、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7)注射操作手套使用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手套的使用
1、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手套;
2、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3、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
4、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
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捌』 怎樣保證安全注射
(1)徹底清潔器械、注射器,嚴格按照消毒規程進行消毒。
(2)一次性器械或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用後要先消毒處理再銷毀。
(3)有條件時使用自毀式注射器(即只要使用一次後就不能再使用的注射器)。
(4)堅決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包括以下內容。
(1)安全處置銳利器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人;在進行侵襲性操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光線,盡可能減少創口出血;千萬不要向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上蓋針頭套,不要用手毀壞用過的注射器;在創口縫合時,要特別注意減少意外刺傷;把用過的注射器直接放到專門的桶(盒)中,統一處理;勿將銳利廢棄物同其他廢棄物混在一起;勿將銳利廢棄物放在兒童可以接觸到的地方。
(2)對所有器具嚴格消毒。為保證消毒效果,器具必須用熱水和清潔劑洗干凈後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規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殺滅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常用的滅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滅活。常用的兩種滅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學滅菌。煮沸是有效的滅菌方法。已清洗過的器具應煮沸20 分鍾。化學滅菌法主要用於不能採用加熱法滅菌的器具。以下三種常用的化學滅菌劑足以滅活艾滋病病毒:含氯滅菌劑,如漂白粉; 2% 過氧化氫;70% 酒精。
(3)認真洗手。醫務人員的手常常帶有病原微生物,這也是造成病原體在患者中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醫務人員手上沾著的體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凈。
(4)使用防護設施避免直接接觸體液。根據可能接觸血液或體液量的多少,決定採用適當防護設施。常用防護設施包括乳膠手套、口罩、防護眼鏡、隔離衣等。
(5)安全處置廢棄物。運輸廢棄物的人必須戴厚質乳膠手套;處理液體廢棄物必須戴防護眼鏡;沒有被血液或體液污染的廢棄物,可按一般性廢棄物處理。
『玖』 實現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安全注射指對接受注射者無害,對實施注射的醫護人員不帶來任何可避免的暴露風險,注射的廢棄物不對社會造成危害。安全注射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包括:(1) 醫務人員掌握手衛生知識,有手衛生指征時正確洗手或進行手消毒。(2) 在醫療活動中正確使用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3) 進行各種注射前,規范地進行注射部位皮膚消毒,確保效果。(4) 使用注射針、套管針和靜脈輸液系統時,為了保障患者安全應遵循下列要求:①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②「一人一針一管一用」,包括配葯、皮試、胰島素注射、免疫接種等。③盡可能使用單劑量注射用葯品。④單劑量注射用葯品不得分數次使用。 ⑤多劑量包裝葯品每次使用時注射針(套管)和注射針筒必須無菌。⑥保存時應按照廠家建議保存,疑有污染時應立即丟棄。⑦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裝或瓶裝的靜脈輸液。⑧避免濫用注射。(5) 預防醫務人員銳器傷發生:在醫療活動中減少不必要的注射操作;推薦使用安全醫療器械進行各種注射操作;應使用大小合適的一次性銳器盒收集各種診療、護理操作中產生的損傷性廢物,銳器盒不可盛裝過滿,達到3/4滿時應及時關閉;不能彎曲折斷或手工拔出針頭;不可徒手去除針頭。(6) 正確進行銳器傷的應急處理:一旦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發生銳器傷,應立即遵循「一擠二洗三消毒四報告」的原則進行受傷局部的應急處理,降低銳器傷後感染的風險。應急處理後應及時報告銳器傷管理部門進行暴露評估和暴露後干預。(7)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要求,正確處理醫療活動中產生的醫療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