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麵包房怎麼揉面
一、【揉面出膜】
1、在製作麵包的時候,揉面很關鍵,就是要揉出手套膜。
2、在麵包房是用廚師機揉面,出手套膜特別簡單,我們在家裡製作,和好的面團一次醒發好後,然後在加入黃油和鹽揉制面團出膜就特別容易。大概就是5-8分鍾左右。
二、【面團要經過三次醒發】
1、按照比例配方,把面和好後要經過三次醒發,最後上鍋蒸制。
2、和好的面團第一次醒發45分鍾左右,是原面團的2倍大。
3、第二次加入黃油,揉制面團出膜,然後鬆弛5分鍾左右,進行分割,滾圓,在醒發30分鍾。
4、二次分割醒發好的小面團,在進行排氣,做成自己喜歡的麵包款式,然後第三次醒發20分鍾左右,麵包胚是原麵包胚的1.5倍大。
三【用鮮蘋果做餡料】
用新鮮蘋果做餡料,就要保證饅頭的口感。因為蘋果是新鮮的,不能直接用來做餡料的,那樣蘋果容易出水,饅頭在醒發和蒸制的時候,內部結構就會軟塌,所以用新鮮的蘋果製作餡料就必須先鎖住水分。那麼怎樣才能鎖住蘋果的水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多加的一步,用炒制勾芡的方法來鎖住蘋果的水分。
今天輕舞做出的這款麵包特別好吃,不但蓬鬆暄軟,奶香濃郁。現在是秋季,大量的新鮮蘋果也上市了,它吃起來脆甜可口,美味又多汁,每天抱著啃太過單調而乏味,所以輕舞就用蘋果來做餡料增加麵包單一的口感。接下來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它的製作全過程吧。
——【奶香蘋果麵包】——
一、准備材料
1、面團部分:高筋麵粉300克、酵母3克、白糖6克、黃油5克、鹽1克、酸奶30克、溫水120克。
2、餡心部分:蘋果、玉米澱粉、白糖、黃油。
二、開始製作
第一步:【和面】
1、把酵母放入溫水中,讓酵母菌充分的發酵3-5分鍾,這樣可以加快面團的醒發時間。
2、把稱好的麵粉放入盆中,加入白糖,攪勻,然後放入酸奶,繼續攪拌均勻。麵粉中加入白糖和酸奶,一方面可以增加麵包的風味,另一方面起到一個助發作用,加快面團的發酵速度。
3、發酵好的酵母水慢慢的倒入麵粉中,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最後麵粉攪拌成絮狀。
4、下手把面絮揉製成一個稍微光滑的面團,鬆弛5分鍾,再揉製成一個表面比較光滑的面團,然後醒面45分鍾。面團一般剛剛和好是很難揉制光滑的,所以最好鬆弛一下,面團起筋後這樣比較容易揉制光滑。
『貳』 麵包和面怎麼揉出薄膜
主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叄』 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
一、做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樣摔的,就去看看《保羅教你做麵包》第一集。其實就是把面團摔兩下,它就變長了,然後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4、希望愛麵包的廚友們都能把面團套手上……加油,親愛的們,只有自己總結了方法,才能得心應手!
『肆』 家裡做麵包怎麼和出薄膜
麵包,顏色誘人,味道香甜,膨鬆暄軟又拉絲,吃起來有嚼頭,越嚼越香,是大家很喜歡的一種副食類點心,既可以當作零食,更可以當作早餐來食用,自己在家做,無添加吃起來安全又放心。想要做出好吃的麵包,特別是柔軟又拉絲,口感口味俱佳的麵包,那可是要費一番功夫的,否則一不小心,做出來的口感就感覺像饅頭了。
『伍』 手套膜是一鼓作氣揉還是醒一會兒揉一會兒
大家都知道,做麵包很多配方都需要揉出手套膜,這樣麵包才能拉絲,而手套膜最大的『剋星』就是高溫。一旦面團溫度過高,你就會離手套膜越來越遠,面團變得糟糟的。
今天咱們就以蜂蜜小麵包為例子。教大家如何在高溫的天氣手揉手套膜,只要掌握這個方法,手套膜就變得很輕松,不需要廚師機,只用雙手,也可以10分鍾搞定。夏季,教你10分鍾揉出手套膜,記住這2點,做出松軟拉絲小麵包
【手揉手套膜,夏季版】
蜂蜜脆底小麵包
配方:
200克高筋麵粉,40克糖,3克耐高糖酵母,1個雞蛋,80克牛奶,20克黃油,2克鹽,適量蜂蜜和白芝麻。
做法:
1、首先將除牛奶,鹽,黃油外的材料放到一起混合均勻,然後倒入牛奶,一邊倒一邊攪拌。不要一次都加完,預留10克左右。因為麵粉牌子不同吸水性也會不同,而且雞蛋也有大有小,這些都可以通過調節牛奶的量來實現。
但是這個配方整體來講過是非常濕潤的,液體量比較大,這是因為手揉手套膜不斷接觸手的溫度,搓開收起的過程都會比廚師機更快的流失水分。所以需要更大的液體量,但同時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製作初期你會覺得他非常的黏手。
2、揉到沒有乾麵粉,就可以把它轉移到案板上開始揉面了,想要軟面不沾到滿手都是,就需要藉助一個刮板,一隻手利用掌心往外推面,另一隻手把面團刮回來,反復重復這個動作,你會發現面團越來越不粘手,而且搓出去收回來也會更加的光滑,沒有麵疙瘩。
然後檢查面團的狀態,可以拉出比較厚的膜,此時的面團是光滑的,也就是咱們平時蒸饅頭的狀態。
但是這個狀態做麵包是不夠的,如果是氣溫比較低,這時候可以加黃油繼續揉到拓展階段,但是夏天氣溫高,就需要讓面團休息一下,利用冰箱冷藏,讓麵筋自己形成,同時給面團降溫。
3、冷藏的時間最短30分鍾,也可以延長到半天的時間,看自己的時間安排。
然後拿出冷藏好的面團重新放回案板,加入軟化好的黃油和鹽,將它們包入面團中,繼續重復揉搓的動作,慢慢的黃油吸收,此時的面團是柔軟不粘的。再配合幾個摔打的動作就可以快速完成揉面了。
摔打的動作是一手拿住面團的一端,然後摔在案板上,面團就會變成長條形,然後將手裡的面團頭與案板上的面團疊合在一起,露出光滑面,繼續摔打,繼續疊合重復這個動作。大概5分鍾左右,用手取一小塊面向四外拉開,可以看到非常光滑有韌性的手套膜,不會輕易的破裂,用手戳洞,邊緣光滑即可。
4、揉出手套膜後,團成光滑的面團,放到碗中密封醒發至2倍大,醒好的面是這種按壓有很多氣泡的樣子,給它轉移到案板上,揉搓排氣以後下成6個相同大小的劑子。
5、把劑子團勻後,放在案板上擀成牛舌狀,因為這個面團的水分很大,可以適當加一點乾麵粉,然後翻個面,把一端壓薄片,從厚的一端捲起來,捲成一個卷,再從中間切開備用。
然後准備脆底:碟中放一勺蜂蜜一勺水攪拌均勻,另一個碟中放一勺麵粉,三勺砂糖,四勺白芝麻攪拌均勻備用,電飯鍋內抹一層黃油,然後把切好的小劑子蘸一下蜂蜜,再蘸一下白芝麻,整齊地碼放在電飯鍋中,蓋上蓋子不要開火,二次醒發20分鍾。
6、20分鍾後你會發現麵包已經醒發的白白胖胖的了,用手輕輕按壓可以回彈,這時候就可以開火了,加熱40分鍾即可。
7、40分鍾後我們的電飯鍋版蜂蜜小麵包就做好了,因為沒有用烤箱,所以現在看起來顏色還是白白胖胖的,可是味道非常好聞,一股蜂蜜的甜味和淡淡的奶香味,我們把小麵包拿出來看一下。
拿出來以後,你會發現蜂蜜小麵包的底部讓你立刻感覺到成功的喜悅,外皮金黃酥脆,打開後內部松軟拉絲,入口綿柔細膩,真的超級好吃。
這么好吃的蜂蜜脆底小麵包,做零食也可以,做早餐也可以,做法簡單,無需廚師機也可以揉出手套膜,無需烤箱也可以做麵包,方法簡單,配方詳細,你還在等什麼?趕緊行動起來吧!
『陸』 如何揉面能揉出手套膜
使用凱膳怡廚師機想揉出手套膜可以按照這個步驟: 以350克麵粉為例,您可以先用2檔先攪拌麵粉,可以防止麵粉噴濺,等液體混合麵粉,有顆粒後,再用4-5檔攪拌。一般7分鍾左右,手套膜基本上就成型了。盡量不要超過15分鍾,如果過度攪拌,面團的中心溫度過熱,反而會影響面團的口感。接著靜置一段時間發酵,就可以用來做麵包了哦。注意以上的攪拌麵粉的時間按您具體的情況適當可以調整,面團揉出手套膜,同配方相關。如果是歐式面團、法棍等面團,它們的手套膜就沒有甜麵包的面團那麼明顯。通常中點饅頭等的面團就不太會出手套膜,因為麵粉用的是中筋粉,濕度也不夠。因此成品就不會像麵包那樣口感松軟。
『柒』 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是怎麼回事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捌』 揉出手套膜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食材食譜熱量:600(大卡)
主料中筋麵粉(油皮用)94克豬油(油皮用)33克
方法/步驟
1
將油皮用的材料混合後揉成能出膜的光滑面團。快速揉出膜的辦法如下:面團混合揉好後拿起甩出至操作檯面上,甩出稍長的面團後,再對折甩出,重復此動作三次左右,面團再揉好,這時候就用刮板,如圖所示,切成一塊塊,可以切得比圖中所示小塊些,不一定要切得很工整,因為我們接下來要將這些切出的小面塊再次揉好,揉好面團後再甩面團,這就是重復前面說的步驟,按這種辦法一般8分鍾左右就可以出完美手套膜了。甩到面團在手中有一種很綿軟的感覺時,就可以用刮板切一小塊,試著撐下能不能撐出手套膜,如果效果沒達到時,可以繼續再操作。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2
接下來將油酥用的材料混合好,注意這里只要將材料混合均勻了便可以,不能過分的揉搓。把做好的油皮和油酥用保鮮膜蓋好。
鹹蛋黃選擇時應選擇腌制好的。如果取出的鹹蛋黃有中心留出蛋黃的情況就是還沒有腌制好的,請盡量不要使用。鹹蛋黃可以事先用食用油泡上幾小時,不過新鮮咸鴨蛋取出的泡不泡口感區別不會太大。鹹蛋黃表面塗上或噴上高度白酒後入烤箱180度烤個五分種左右,蛋黃發黃便可,因為烤盤的余熱還會將鹹蛋黃烤熟。鹹蛋黃是要包於最中心的,所以先烤好到時烤整個蛋黃酥時酥皮烤好後就不至於裡面還沒熟。(據說也可以用熟的鹹蛋黃,我沒有試過。另外也可以直接買鹹蛋黃)。紅豆沙等分成10份每個25克的量,然後壓成扁圓形,再把鹹蛋黃包入,包時建議用虎口來包(如果不知道虎口的,我向你說明下虎口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地方,如圖示)。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3
取出油皮和油酥面團,各均分成10等份。都揉圓。注意:全程都應該蓋好保鮮膜,以防麵皮出現乾的現象,特別是夏天溫度較高。
取一個油皮擀圓,將一個油酥包入油皮中,也是用虎口包。收口向下放置,注意蓋好保鮮膜,接下來不再提醒大家。
不會用擀麵杖擀圓面的可以用手掌壓扁的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能一直按,要按一下拿起面團放好再按,不然在一個位置一直按壓,很容易造成粘在了操作台上的情況。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4
全部包好後,取出第一個油酥皮擀成長舌形,然後從上而下捲起。所有油酥皮卷好後蓋上保鮮膜松馳15分鍾左右(動作比較慢的,或者做的量很多的,可以不用等松馳時間,而是直接從第一個油酥皮開始往下操作)。
松馳好的油酥皮,豎放著(注意不是立起來,只是豎著放)壓扁下再擀成長舌形,仍然是從上而下捲起。再松馳15分鍾。
注意:如果取出松馳好的油酥皮進行擀制的時候,會出現不好擀,彈回的情況,就是沒有松馳好,應該再讓它靜置松馳會。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5
油酥皮靜置松馳好後,收尾朝上,從中間按下,兩邊靠擾後,擠按壓扁。輕輕擀成薄圓片。一定要輕擀。取出包好鹹蛋黃的豆沙團再包入擀好的油酥皮中(仍然可以用虎口包的方式)。收口向下放置於墊好油紙的烤盤上。這時蛋黃酥主體就已經完成了。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6
這時可以預熱烤箱至180度。烤箱預熱過程中,我們可以用羊毛刷將包好的蛋黃酥刷上蛋黃液。蛋黃液刷兩遍,等第一遍干時刷第二遍(如果用土雞蛋,可以只刷一遍,因為較黃)。然後表面撒上黑芝麻裝飾下,就可以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烤半小時左右,看錶面上色差不多時即可。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7
烤好後,可以先不從烤箱中取出,待烤箱溫度下降到一定時再取出。如果要包裝,就等拿出冷卻後包裝便可。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怎麼樣做蛋黃酥才好吃,快速出手套膜及各要點
END
注意事項
鹹蛋黃的品質很關鍵,所以選擇鹹蛋黃時一定要挑選腌制好的紅紅的鹹蛋黃。白酒是為了給鹹蛋黃去腥,所以這步不能少。
油皮一定要揉至出手套膜狀,因為那樣面團的延展性才好,在後面的操作中才不至於漏酥而且更好包蛋黃酥。
紅豆沙要用油豆沙,如果覺得買來的太甜也可以自己炒制。水豆沙不僅粘手不易於操作而且容易造成出來的成品出現漏餡的現象。
擀成長舌形時,注意不要擀得太長了,擀成比一乍稍長便可以了,擀時也不可以來回一直擀,不然也容易造成漏酥現象。
刷蛋黃液時要用羊毛刷,不要用硅膠刷。刷的時候沾取蛋黃液後在容器邊稍刮下再刷,然後刷的時候靠近底下的地方也刷下,這樣出來的成品比較美觀。
『玖』 什麼是手套膜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手套膜」是烘焙愛好者製作麵包時,將高筋面團揉到可以套在手上類似薄膜而不破的一種狀態,俗稱手套膜。
『拾』 不用麵包機如何揉面團能揉出手套膜
回想當你我學做麵包的時候,因為揉面方法不正確,
大冬天的累的我滿身出汗,第二天胳膊痛的很。
那時就是在網路上搜了一個快速做麵包的視頻,看到裡面全程就是「摔」的動作,
就一直摔,摔得「啪啪」的,那聲音一定會影響到樓上樓下的鄰居的。
我邊摔邊祈禱,但願別有人來敲門提意見!
摔了快一個小時了,也沒有出膜!
想想當時如果能早點搜尋到一些手工揉面的方法,也不至於走那麼多彎路,費那麼多力氣,還受到那麼多的打擊!
手工揉面可以讓你很好的感受面團、了解面團,這是做出美味麵包的前提。
看著面團由最初的濕粘狀態到慢慢的變光滑,到能拉出薄如蟬翼的手套膜,
那種幸福感和滿足感油然而生,你會漸漸愛上手工揉面,愛上在你手中慢慢變化的面團~~~
說到做到,今天把手工揉面的圖片整理了一下,還真是不少哦,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嫌啰嗦呢?
因為是我自己邊揉面邊拍圖,過程還真是麻煩,每次都要把手擦乾凈才可以繼續操作。所以就沒用相機拍,手機相對還是挺方便的,只是不太清晰,但是也足以能說明步驟的意思了。
【第一步】:把麵粉稱好,放入盆中,一角放糖粉,鹽,中間放酵母,打入雞蛋。
【第二步】用刮刀拌均勻。
【第三步】倒入牛奶或者水。
【第四步】翻拌至無乾粉、呈塊狀。蓋上保鮮膜,靜止20分鍾左右。
【第五步】二十分鍾後,(碎面團已經充分得到滋潤,可以為接下來的揉面節省時間。)把面倒在操作台上。
【第六步】藉助刮板,聚攏面絮,揉成團。(手工揉面離不開刮板,它可以把檯面上和手上粘的面團很輕易的颳去。)
【第八步】開始揉面:主要的動作就是——搓,像這樣從里向外搓。
搓出去的面團,收回來折疊一下。(藉助刮板收攏)
然後再向外搓出去。重復進行這個搓和收攏的動作。
【第八步】搓的過程中,麵筋逐漸形成,也很容易流失水份,特別是空氣乾燥的時候。隨時感覺面團的干濕度,(如果說你剛開始加的液體量不夠,感覺面團很乾,這個時候更要及時補充水分)
補水的方法是:取一碗水,把手沾濕。
粘水的手,輕輕拍在面團上。(多次少量的補水,不要把水直接倒在面團上,要邊補邊感覺面團干濕程度。)
然後繼續搓,此時的面團已經不再粗糙不堪,有了一定的延展性了。
拿著面團一端向外甩出去,面團可以拉開好長。
看一下揉了十五分鍾的面團,已經邊得光滑了。
【第九步】檢查出膜情況:用刮板切下一小塊兒面團。
慢慢向四周拉開,可以形成薄膜。這個程度就可以製作一般的甜麵包了。因為我這次做的是吐司,所以放黃油比較晚,如果做甜麵包,可以在這之前的幾分鍾加入黃油,把黃油揉進面團里,就完成揉面了。
【第十一步】加入軟化的黃油。
加入黃油以後的面團,開始揉的時候會很滑,面團會再次變得濕粘,看下圖,就跟一堆破棉絮似的。
揉一兩分鍾之後,黃油已經充分被揉入面團里,就會變得很光滑。
再次開始搓的動作。
兩三分就可以了,看一下,手掌和手指很乾凈。粘面團的地方是搓的時候需要和面團充分接觸的部位,所以更容易粘上面團,用刮板掛下來即可。
此時已經基本完成揉面了。時間大約用了25分左右。
它不會輕易的粘手或者黏住檯面,從檯面上掂起來,會很輕松完整的離開檯面。
然後,把面團收圓,可以看到面團特別的圓潤、光滑。
【第十一步】最後檢查一下出膜情況,可以很輕松的拉出手套膜,而且不容易破,很有韌性。
捅破薄膜,破洞邊緣很光滑。這樣的面團做吐司最好了。
【結束】看一下面團有多光滑,多聽話。揉面結束後,檯面上也不會很臟亂、很狼狽。
放入盆中,蓋上保鮮膜發酵。
發酵好的面團體積是原來的2--2.5倍大,端起來感覺很輕盈。用手在上面拍一下,會聽到「嘭、嘭」的很飽滿的聲音,手感也很有彈性。手指粘一點麵粉,輕輕按一下面團,指印處不會立刻回復,也不會跟泄氣的皮球一樣慢慢塌陷,就說明發酵的剛剛好。(面團最上面的一圈發白,是因為蓋的保鮮膜裡面有水蒸氣,面團頂到了保鮮膜,打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