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務人員防護分為幾級
一、級別防護
(一)一級防護:適用於預檢分診、發熱門(急)診、感染性疾病科的醫務人員。
防護要求:
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一次性隔離衣,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2.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後須進行手衛生。
3.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二)二級防護:
適用於:
1.醫務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門診病人留觀室和感染性疾病 科收治病人的隔離病房從事診療活動時;
2.接觸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用 後物品和死亡病人屍體的工作人員;
3.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防護要求:
1.進入隔離留觀室及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必須穿戴一次性 工作帽、護目鏡(屏)、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穿一次性鞋套。
2.嚴格按照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 防卸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鼻腔黏膜及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三)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病人實施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的醫務人員。
防護要求:
1.應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 醫用防護口罩 (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 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2.達到二級防護的所有要求。
二、不同崗位人員的防護要求
注意事項:
1.檢驗人員在給病人采樣時一般可選擇戴雙層手套;消毒人 員在進行消毒時應使用橡膠手套,必要時穿長筒膠鞋。戴手套前 應檢查手套是否有破損。
2.戴口罩時應注意檢查其佩戴時的嚴密性。N95 口罩使用6~8 小時應更換。
3.佩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時可無需戴戴護目 鏡或防護面屏和醫用防護口罩(N95)。
4.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
5.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6.嚴格執行洗手與手消毒制度。
⑵ 常用的醫用手套有哪些種類
醫用檢查手套是醫生能夠保持手部衛生,防止病菌傳播,從而保護自己、病人和其他身邊的接觸者的作用,所以也做醫療外觀檢查手套。
根據手套的材料一般可分為:乳膠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
丁腈手套:它是乳膠手套的理想替代品,非常適合手部皮膚病具有超強的舒適度。 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 操作涉及尖銳物,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的處理。
根據工作性質可分為:無菌手套和非無菌手套,非無菌手套又分為清潔手套和家政手套。
手術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 它主要用於需要高度無菌的手術中。
清潔檢查手套:清潔,無菌,一次性。 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糞便和被體液嚴重污染的物品。
家政手套:清潔且可重復使用。 它主要用於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情況,並且管家手套可用於清潔環境表面。
由於丁腈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和良好舒適度,醫用手套逐漸偏向於一次性的、通過CDFA認證的滅菌的醫用丁腈手套,市面上符合規格的手套有很多,AClean的一次性醫用檢查丁腈手套也是不錯的選擇。
⑶ 醫用手套的分類有哪些
醫用乳膠手套的種類
按模具品種分:有光面、麻面兩種;
按處理方式分:消毒型與不消毒型。
按隔離劑品種分為滑石粉、白炭黑、改性澱粉等三種類型的檢查手套。
註:在醫學上,根據手套的材料,我們可以分為乳膠手套、丁腈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錄乙烯(PVC)手套。丁腈手套是乳膠手套的最理想替代品,高度貼合手部肌膚,具有超強的舒適性。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涉及銳器的操作、處理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
⑷ 醫務人員常用的防護用品
1、外科手術服
是指在手術室內穿著的專門設計的服裝。
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體的滲透,具有4級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體。避免在手術過程中病人的血液、體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將攜帶的病毒傳染給醫務人員。
2、隔離衣
是指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家屬探視病人等場合下穿戴的服裝。
對細菌和病毒的阻隔。對細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向病人的手術創面的接觸性傳播(和反向傳播)。對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醫護人員接觸病人的血液和體液時,其中攜帶的病毒引起醫患之間交叉感染。
3、化學防護服
化學防護服是在處理有危險性的醫用化學物品時,為保護自身免遭化學危險品或腐蝕性物質的侵害而穿著的防護服裝。化學防護服除了要求服裝材料抗化學腐蝕外,對密封性和服裝的縫型結構都有更嚴格的要求。
4、電磁輻射防護服
電磁輻射防護服是通過在織物材料中植入極細的導電纖維,使得防護服不產生靜電、能夠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圍內電磁波的防護服裝。主要用於醫院內電子醫療設備系統的操作人群。
5、核及射線防護服
用於核放射環境(小劑量、大范圍的電離輻射,主要以α、β射線為主),防止放射性氣溶膠和粉塵對人體的侵害。它具有防護放射性氣溶膠,防護150種以上有毒和腐蝕氣體、液體和固體,防護潛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體侵入身體,100%阻擋0.2μm以上的乾燥微粒等功能。
6、醫用口罩
多採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復合製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
⑸ 醫用手套什麼牌子好
醫用手套只要通過葯監局的生產批 文了的,應該就沒有多大問題。麥迪斯啊、科邦啊、瑞京啊,都可以。認恆保,准沒錯。
⑹ 奮斗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進入手術室要穿戴什麼
1.凡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更換衣、褲、鞋、帽、口罩,注意保持室內肅靜和整潔,手術完畢所用物品按指定地點放置,外出時更換外出衣和外出鞋。
2.手術室各種物品要定量、定位放置,用後放回原處。
⑺ 醫務人員的三級防護標准要求
法律分析:一、一級防護
防護標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使用隔離衣、戴一次性使用手套。
適用人群:
1、標本運送送檢人員;
2、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人員;
3、預檢分診與發熱門診醫務人員。
二、二級防護
防護標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適用人群
1、對出現症狀的密切接觸者流調人員、觀察或確診病例流調人員;
2、對疑似或確診病例家庭或可能污染的場所消毒人員;
3、對出現症狀的密切接觸者、觀察或確診病人進行轉運的醫務人員和司機;
4、進入隔離留觀室、隔離病房或隔離病區進行診療、清潔消毒人員。
潔消毒人員。
三、三級防護:
防護標准: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加戴面罩,或將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換為全面具或帶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適用人群:
1、對出現症狀的密切接觸者、觀察或確診病例進行樣本採集人員;
2、對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進行近距離治療操作醫務人員;
3、處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屍體的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一條醫療機構的基本標准、建築設計和服務流程,應當符合預防傳染病醫院感染的要求。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對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消毒;對按照規定一次使用的醫療器具,應當在使用後予以銷毀。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傳染病診斷標准和治療要求,採取相應措施,提高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
第五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和接診治療,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並妥善保管。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並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⑻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哪種手套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醫用橡膠手套。
一、手套的分類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滅菌橡膠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復使用手套
1、橡膠耐油手套:符合AQ6101,為接觸礦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種溶劑時戴用的手套。
2、耐酸(鹼)手套:符合AQ6102,為接觸酸鹼嚳液時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於防水、洗滌劑、臟污及輕微機械等傷害,僅適用於清潔工等類似工種手套。
(8)醫務人員都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加入粉末後形成的風險為可能造成患者傷口感染、形成肉芽腫、臟器粘連等並發症,導致醫務人員過敏反應等。在有粉醫用手套生產過程中,由於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會導致環境污染及對操作工人的傷害。
有粉醫用手套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中的警示信息,提醒醫療機構和使用者合理選擇、安全使用。
⑼ 醫務人員各種物品時帶的手套各有那些
有膠皮手套,做手術是用的。
塑料手套,普通檢查是用的。
線手套,後期部門用,太平間等。
棉手套,後勤鍋爐房需要這個。
⑽ 外科醫生做手術時為啥帶手套,外科醫生帶什麼手套
樓上說對一半吧。外科手術前會洗手消毒,然後穿手術衣,戴手套,戴手套基本是兩個原因:
1.
保護病人,即使你的手是消毒了,但是不是無菌,而手套是滅菌處理了,是無菌的
2.
保護自己,天知道病人的體液有什麼問題,腫瘤細胞還是各種細菌病毒,戴手套就不用直接接觸了,就保護了自己。
3.
手套也有分的,手術用的是無菌的手術手套,並沒有說拿到醫院要消毒,人家都是滅菌處理了,當然不用再消毒了。平時檢查用的叫檢查手套,那個就不是無菌的,不過也沒有說拿來醫院要消毒。手套都是人家公司搞好的,很多都有獨立包裝,你拆開來用就是了,拆開來消毒就是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