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戴無菌手套的原則
一。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 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
2、 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
3、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4、 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14天,過期應重新滅菌。
5、 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鉗(鑷)。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
6、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
7、 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二) 准備質量標准
1、 工作人員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備齊用物。
3、 治療盤、無菌持物鉗或鑷,浸泡於消毒溶液內,無菌溶液、無菌包布、無菌容器及物品、無菌手套、彎盤、75%酒精、無菌棉簽。
4、 查對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及手套號。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三)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
1、 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 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
4、 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
5、 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
6、 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
7、 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 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9、 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
10、 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 終末質量標准
1、 操作有序,方法正確,無菌概念清楚,無菌觀念強。
2、 能口述無菌操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五) 注意事項
1、 開包後的無菌包和開封後的無菌溶液有效期均為24小時,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
2、 無菌持物鉗取時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內壁。使用時應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用後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遠處夾取物品時,無菌持物鉗應連同容器一並搬移,就地取出使用。無菌持物鉗只能用於夾取無菌物品,不能用於換葯和消毒皮膚。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應每周清潔消毒二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門診換葯室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3、 使用無菌瓶內的溶液時,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蘸取,以免污染剩餘的溶液。
4、 無菌包內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 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裡面。戴手套後如發現破裂,應立即更換。脫手套時,須將手套口翻轉膠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⑵ 電焊最應該注意的是哪些問題
對於這種工程上的個人操作來說,我個人偏向於安全第一。要檢查好電源和導線的絕緣是否OK。建議必須戴手套,護目鏡,雙人作業,穿厚工作服。夾焊條勿用手,最好用合格器具。另外眼睛如果有灼傷的話可以適量的滴純牛奶減輕疼痛。
⑶ 鉗工工作時,是否可以戴手套進行工作
鉗工使用手錘不可以戴手套。
使用手錘安全注意事項:
(1)手錘使用前應仔細檢查錘頭與錘柄是否緊密連接,以免使用時錘頭與錘柄脫離,造成意外事故;
(2)使用手錘時不允許戴手套。因為戴手套使用手錘,有可能導致打錘時手錘脫手傷人;
(3)精製工件表面或硬化處理後的工件表面,應使用軟面錘,以避免損傷工件表面;
(4)使用手錘時應配合工作性質,合理選擇手錘的材質、規格。
安全注意事項:
(1)手鉗主要是用來夾持或彎曲、剪短、工件的,不可當手錘或起子使用;
(2)使用鉗子時用右手操作。將鉗口朝內側,便於控制鉗切部位,用小指伸在兩鉗柄中間來抵住鉗柄,張開鉗頭,這樣分開鉗柄靈活;
(3)鉗子的刀口可用來剖切軟電線的橡皮或塑料絕緣層。
⑷ 電焊大全、有關於電焊安全的要注意什麼方面
在我國,電焊操作需要持證上崗,焊工是屬於准入類的工種,在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中,81項工種里准入類的只有五項,焊工就是其中一項,而實際情況確實大部分的行業從業人士都是無證操作。隨著技術的不斷規范以及行業的相關要求,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考一個電焊證,考證的優勢還是非常大的,首先持證和非持證的薪資待遇相差很大,往往能夠達到多出一倍或者更高的級別。因此,關於短期焊工培訓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從業人員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焊接作為工業「裁縫」是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質量的好壞對產品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那麼,焊接技術未來的發展究竟如何呢?
行業前景
隨著生產的發展,焊接廣泛應用於宇航、航空、核工業、造船、建築及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焊接技術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焊接是製造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發展迅速,因此給焊接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水電焊、氬弧焊、數控等技術類工種在就業日趨艱難的大形勢下仍是一枝獨秀。
目前我國每年消耗鋼材3億噸(焊接結構約1.2噸),需要焊機約75萬台,焊接行業將在今後8~10年會持續保持增長,市場上很多優秀的焊工月薪都過萬,薪資也十分可觀。
⑸ 焊接及切割作業應遵守哪些規定
電焊工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焊工安全規程
1、電焊、氣焊工均為特程作業,身體檢查合格,並經專業安全技術學習,訓練和考試合格,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方能獨立操作。
2、焊接場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應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3、操作場地10米內,不應儲存油類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的器皿管線)。臨時工地若有此類物品,而又必須在此操作時,應通知消防部門和安技意部門到現場檢查,採取臨時性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操作。
4、工作前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眼鏡或面罩。仰面焊接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
5、對受壓容器、密閉容器、各種有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查,並經過沖洗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敞開口、施開蓋),再進行工作。
6、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人監護,並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應采有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葉塗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7、電焊機接地零線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台回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8、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車間、場所或煤氣管附近焊接時,必須取得消防部門的同意並與煤氣站聯系好。工作時應採取嚴密措施,防止火星飛濺引起火災。
9、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採取防護設施並不準將工作回線纏在身上,地面應有人監護。
10、工作完畢,應檢查場地。滅絕火種、切斷電源才能離開。
11、助手必須懂得電焊、氣焊的安全常識。操作者必須注意助手的安全。
手工電弧焊工
1、應掌握一般電氣知識、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還應熟悉滅火技術、觸電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接線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焊條的夾鉗絕緣必須良好。
3、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並穿好絕緣鞋。
4、移動式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線,以及接地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5、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先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6、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應安設遮攔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8、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物件上。敲渣子時應戴上防護眼睛。
9、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應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10、修理煤氣管或在泄漏煤氣的地方進行焊接時,要事先通知煤氣站及消防、消防、安技部門,得到允許後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須關閉氣源,加強通風,把積余煤氣排除干凈。
11、工作完畢應關閉電焊機,再斷開電源。
手工氣割(焊)工
(一) 一般規定
1、嚴格遵守一般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電石、乙炔發生器、水封安全器、橡膠軟管、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2、發氣量5立方米/時或一次加料10KG以上的乙炔發生裝置,應採用固定式乙炔發生器,建立乙炔站(房)。並由專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運行規程。乙炔站、氧氣瓶存放間或固定式乙炔發生器(或乙炔氣瓶間)與廠房或其它建築物的距離應該符合乙炔站設計規范。
3、工作前或停工時間較長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乙炔發生器氧氣瓶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緊固牢靠,不準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4、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漏氣,只准用肥皂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5、氧氣瓶、乙炔發生器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於5米,並應採取隔離措施。
6、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工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7、設備管道凍結時,禁止有火烤或的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或管道要用40℃的溫水溶化;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解凍,或用23--30℅氯化納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8、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或乙炔發生器上。9、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要擰上瓶的安全帽,收抬現場,把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放在指定地點。下班時應卸壓、放水、取出電石籃。
10、 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校驗和試驗。檢查、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應取出電石籃,採取措施,消除余氣才能進行。
(二)橡膠軟管
1、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5個大氣壓。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不準使用。
2、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準使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接頭出必須用專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
3、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4、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滅,然後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面一段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5、 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三)氧氣瓶
1、每個氣瓶必須裝設兩個防震橡膠圈。氧氣瓶應與其他易燃氣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開保存,也不準同車運輸。運送時須罩上安全帽。禁止用行車或吊車吊運氧氣瓶。
2、氧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著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生事故。
3、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4、氧氣瓶中的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至少應留0.05Mpa的壓力,並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5、開啟氧氣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
6、遵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定期對氧氣瓶作水壓試驗,
(四)焊(割)炬操作
1、通透焊漏炬或割炬的射吸能力,辦法是:先接上氧氣管,打開乙炔閥和氧氣閥(此時乙炔管與焊炬割炬應脫開),用手指輕輕接觸焊炬上乙炔進氣口處,如有吸力,說明射吸能力良好。接上乙炔氣管時,應先檢查乙炔氣流正常,然後接上。
2、根據工件的厚度,選擇適當的焊炬、割炬及焊咀、割咀切割厚金屬。
3、工作地點要足夠清潔的水,供冷卻焊咀用。當焊炬(或割炬)由於強然加熱而發出「劈啪」炸嗚氣時,必須立即關閉乙炔供氣閥門:並將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進行冷卻。注意最好不關氧氣閥。
4、短時間休息,必須把焊炬(或割炬)的閥門閉緊,不準將焊具放在地上。較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球形閥,除去減壓氣的壓力,放出管中余氣,並取掉乙炔發生器的浮筒或停止供水,然後收拾軟管和工具。
5、焊炬(或割炬)點燃操作規程:
(1)點火前,急速開啟焊炬(或割炬)閥門,用氧吹風,以檢查噴嘴的出口,但不要對准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2)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進行;
(3)對於射吸式焊炬(或割炬),點火時,應先微微開啟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閥,然後送到燈芯或火柴上點燃,再調節兩把手閥門來控制火焰;
(4)使用乙炔切割機時,應先放乙炔氣,再放氧氣引火;
6、熄滅火焰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門。當回火發生後,膠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噴火,應迅速關閉焊炬上的氧氣閥和乙炔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門,然後採取滅火措施。
7、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來照明。
(五)溶解乙炔安全使用
1、乙炔減壓器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在裝減壓器以前應將氣瓶閥連介面處的垃圾吹除,並檢查軋蘭和瓶閥的連接尺寸方法是否相符;墊片是否良好,安裝軋蘭必須裝正。
(2)在使用時操作者應站在減壓器的側面,動作要輕緩。
(3)減壓器只能用於規定的溶解乙炔氣體,嚴禁與其他氣體混用,以免發生危險。
(4)減壓器在使用前後應妥善保管,防止灰塵進入進氣口,並避免撞擊、震動。應儲藏在周圍不含有易燃油物及腐蝕性氣體、乾燥通風的室內。
(5)如發現減壓器損壞或漏氣時,應立即檢修和更換。
2、乾式回火器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在使用中不能隨意進行拆封自行調節,否則不起回火防止的安全作用。
(2)妥善保管,保持清潔防止油物用腐蝕性氣體,延長使用壽命。
(3)如發現漏氣應及時進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
3、溶解乙炔瓶安全使用規定:
(1)禁止敲擊,碰撞,要輕拿輕放;
(2)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爆曬;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於10米,(高空作業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3)瓶閥凍結,嚴禁用火烘烤,必要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解凍;
(4)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5)嚴禁放置通風不良及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6)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
(7)、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卧放;
(8)使用必須裝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後方,動作要輕緩;
(9)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立方米/時、瓶;
(10)嚴禁銅、銀、汞等及其製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銅量低於70%;
(11)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於下表規定的剩餘壓力
⑹ 電氣焊作業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主要有幾個吧,注意眼睛得防護,時刻注意,打眼睛比較難受得,注意通風,有一些粉塵,注意不要在潮濕得地方作業,容易被電,衣服要遮擋效果好的,容易燙傷,鞋子是,最好穿棉製品,其他的沒什麼了
⑺ 急求手工電弧焊的工藝規程
3、 勞動防護:
3.1 戴護目眼鏡(電焊工護目遮光鏡片號根據焊接電流選取,≤30A時取5~6,>30~75時取7~8,>75~200時取8~10,>200~400時取11~12。);
3.2 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棉帆布工作服、工作帽、絕緣底防砸工作鞋、鞋蓋、勞防手套); 焊接時須戴頭盔和面罩、護耳器;
3.4 焊工應經過安全教育,經教育合格並持有上崗證書;從事電焊的人員,應了解所操作焊機的結構和性能,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掌握觸電的急救方法; 焊接、切割盛過易燃、易爆物料、強氧化物或有毒物料的各種容器、管道、設備,必須遵守安全規定,採取安全措施,並獲得企業和消防管理部門的動火證明; 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天然採光或局部照明,工作面的照度為50~100IX; 禁止在帶壓力或帶電壓及同時帶電帶壓的容器、罐、櫃、管道、設備上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
3.9 焊接切割現場禁止把焊接電纜、氣體膠管、鋼繩混絞在一起;
3.10 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屬材料時,應有防火花噴射造成燙傷的措施;
3.11 露天作業遇到6級大風或下雨時,應停止焊接、切割作業;
3.12 工作地點的環境機器雜訊值不超過85dB,當超過時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3.13 焊接作業廠所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措施,保證焊接現場的煙塵及有害氣體濃度不得超過國家標准。
1 安全操作要求:
4.1 焊接電源:
交流、直流電焊機的外殼必須裝設保護性接地或接零裝置。
4.1.2 接地裝置可用銅棒或無縫鋼管作接地極打入地里的深度不小於1m,接地電阻應小於4Ω。
4.1.3 焊機的接地裝置可以廣泛利用自然接地極,例如鋪設於地下的屬於本單位獨立系統的自來水管,或與大地有可靠連接的建築物的金屬結構等。但氧氣和乙炔管道以及其他可燃易爆用品的容器和管道,嚴禁作為自然接地極。
4.1.4 自然接地極電阻超過4Ω時,應採用人工接地極。
4.1.5 弧焊變壓器的二次線圈與焊件不應同時存在接地(或接零)裝置。
4.1.6 所有電焊設備的接地(或接零)線,不得串聯接入接地體或零線干線。
4.1.7 連接接地線或接零線時,應首先將導線接到接地體上或零線干線上,然後將另一端接到電焊設備外殼上;拆除接地線或接零線的順序則恰好與此相反,應先將接地(或接零)線從設備外殼上拆下,然後再解除與接地體或接零干線的連接,不得顛倒順序。
4.1.8 焊條電弧焊機應安裝焊機自動斷電裝置,使焊機空載電壓降至安全電壓范圍內,這既能防止觸電,又能降低空載損耗,具有安全和節電的雙重作用。這種裝置國內已有不少單位研製和生產。選用時應要求其主要技術參數滿足以下要求:引弧啟動時間≤40ms;空載電壓≤18V;斷電延時為1±0.5s內;啟動靈敏度≥300Ω,且≤500Ω。
4.1.9 焊機工作負荷不應超出銘牌規定,即在允許的負載持續率下工作,不得任意長時間超載運行;焊機應按時檢修,保持絕緣良好。
4.2 焊機電纜
4.2.1電纜應具備良好的導電能力和絕緣外層。電纜一般是用純銅芯線外包膠皮絕緣套製成,其絕緣電阻不得小於1MΩ。
4.2.2 電纜應輕便柔軟,能任意彎曲和扭轉,便於操作。因此,電纜芯必須 用多股細線組成,如果沒有電纜,可用相同導電能力的硬導線代替,
但在焊鉗連接端至少要有2~3m長的軟線連接,否則不便操作。
4.2.3 焊接電纜應具有較好的抗機械性損傷能力和耐油、耐熱、耐腐蝕性能, 以適應焊接工作的特點。
4.2.4 焊機與配電盤連接的電纜線,由於其電壓較高,除應保障良好絕緣外,長度以不超過2~3m為宜,如果需用較長的導線時,應採取間隔安全措施,即應離地面2.5m以上,沿牆用瓷瓶布設。嚴禁將電源線拖在工作現場地面上。
4.2.5 焊機與焊鉗(槍)和焊件連接導線的長度,應根據工作時的具體情況決定。太長會增大電壓降,太短則不便於操作,一般以20~30m為宜。
4.2.6焊接電纜的截面積應根據焊接電流的大小,按規定選用,以保證導線不致過熱而損壞絕緣層。
4.2.7焊接電纜應用整根的,中間不應有接頭。如需用短線接長時,則接頭不能超過兩個。接頭應用銅導體製成,須連接堅固牢靠,並保證絕緣良好。
4.2.8 嚴禁利用廠房的金屬結構、管道、軌道或其他金屬物搭接起來作為導線使用。
4.2.9 不得將焊接電纜放在電弧附近或熾熱的金屬旁,避免高溫燒壞絕緣層。橫穿道路、馬路時應加遮蓋,避免碾壓磨損等。
4.2.10焊接電纜的絕緣應定期進行檢查,一般為半年檢查一次。
4.3 焊接設備:
4.3.1 電焊機:
4.3.1.1 焊機外殼應接地,絕緣應完好,各接點應緊固可靠;
4.3.1.2 空載電壓一般弧焊電源:直流≤100V,交流≤80V;等離子弧切割電源高達400V,應盡量採用自動切割,並加強防觸電措施;
4.3.1.3 焊機帶電的裸露部分和轉動部分必須有安全保護罩;
4.3.1.4 電壓≥20kV時(如電子束焊設備)應有鉛屏防護或遙控操作;
4.3.1.5 應防止電焊機受到碰撞或劇烈振動;
4.3.1.6 室外使用時應有防雨、雪設備;
4.3.1.7 禁止多台電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4.3.1.8 應平穩的安放在通風良好、乾燥的地方,不準靠近高熱、易燃、易爆危險的環境;
4.3.1.9 焊機上禁止放置任何物件,啟動時電焊鉗與焊件不準短路;
4.3.1.10焊機發生故障時,必須切斷電源由電工修理。
4.3.2 電焊鉗:
4.3.2.1 必須有良好的絕緣性和隔熱能力,電焊鉗的手柄要有良好的絕緣層;
4.3.2.2 電焊鉗與電焊電纜的連接應簡便牢固,接地良好;
4.3.2.3 電焊鉗使用起來操作靈活,能夾緊焊條,並能安全方便的更換焊條;
4.3.2.4 電焊鉗應不超過600g重。
4.4 安全操作要點:
4.4.1 先安全檢查後工作,檢查接地或接零裝置、絕緣及接觸部位是否完
好可靠等。
4.4.2 更換焊條時一定要戴皮手套,禁止用手和身體隨便接觸二次迴路的導電體,身體出汗衣服潮濕時,切勿靠近帶電的鋼板或坐在焊件上工作。
4.4.3 在金屬容器內或在金屬結構上焊接時,觸電的危險性最大,必須穿 絕緣鞋、戴皮手套、墊上橡膠板或其他絕緣襯墊,以保護焊工和保證焊件間絕緣;應設有監護人員,隨時注意操作人員的安全動態,遇危險時立即切斷電源並及時進行救護。
4.4.4 在潮濕的地方進行電焊工作時,應加強防止觸電措施,例如必須穿 絕緣膠鞋。該鞋應經耐電壓5000―6000V的試驗後為合格。
4.4.5 下列操作應在切斷電源開關後進行:改變焊機接頭、改接二次迴路、搬動焊機、更換熔絲、檢修焊機。
5、 焊接、切割的防火措施"
5.1 公司規定的禁火區不準焊接。
5.2 焊接作業的可燃、易燃材料,與焊接作業點火源的距離應不小於10m。
5.3 焊接、切割工作地點堆放大量易燃材料,而又不可能採取防護措施時;可能會形成易燃、易爆蒸汽或積聚爆炸性粉塵時,禁止焊接與切割作
業。
5.4 焊接、切割車間或工作地必須配有:足夠的水源、干砂、滅火工具和滅火器材。
5.5 滅火器性能及使用范圍見附表1。
附表1 滅火器性能及使用范圍1
種類 泡沫滅火器 二氧化碳滅火器 1211滅火機 乾粉滅火機 紅衛滅火機 葯劑 碳酸氫鈉發沫劑和硫酸鋁溶液 液態二氧化碳 二氟氯一溴甲烷 小蘇打或甲鹽乾粉 二氟二溴液體
用途 撲滅油類火災 撲救貴重儀器設備,不能用於撲救鉀、鈉、鎂、鋁等物質火災 撲救各種油類、精密儀器、高壓電器設備 撲救石油產品、有機溶劑、電器設備、液化石油氣、乙炔氣瓶等火災 撲救天然氣石油產品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工產品等火災
注意事項 冬季防凍結,定期更換 防噴嘴堵塞 防受潮日曬半年檢查一次,充裝葯劑 乾燥通風防潮,半年稱重一次 在高溫下分解產生毒氣,注意現場通風和呼吸道防護
5.6 焊接、切割工作完畢應及時清理現場,徹底消除火種,經專人檢查確認完全消除危險因素後,方可離開現場。
高空作業注意事項:(指距地面2m以上的位置)
6.1 高空作業時,必須使用標準的安全帶、安全帽,並戴固系牢。
6.2 使用的梯子、跳板及腳手架應安全可靠。工作時要站穩把牢,謹防失
足摔傷。
6.3 在攀登車輛等工作時,對所攀登的物件,須先檢查是否牢固,然後再攀登。
6.4 在高空作業時,電焊鉗軟線要綁緊在固定地點,不要纏繞在身上或搭在背上工作;輔助工具如鋼絲刷、手錘、鏨子及焊條等,應放在工具袋裡,防止掉落傷人;更換焊條時焊條頭不要隨便往下扔,以免砸傷燙傷下面的人員。
6.5 在高空作業的下方,要清除所有的易燃物品或用石棉板仔細遮蓋,尤 其在風力大時,更要採取措施,防止火花及焊渣隨風飄落引起火災。
6.6 在高空接近高壓線或裸導線排時,必須停電或採取適當措施,經檢查確無觸電可能時,方准工作。電源切斷後,應在電閘上掛以「有人工作,嚴禁合閘」字樣的木牌。
6.7高空作業時應設監護人,密切注意焊工的動態。電源開關設在監護人近旁,遇到危險象徵時,立即拉閘並進行營救。
6.8 高空作業時不應使用高頻引弧器,以防萬一麻電,失足摔傷。
6.9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羊癇病、不穩定性肺結核者及酒後的工人不宜從事高空工作。
7 露天作業注意事項:
7.1 焊接處必須設置防雨、防風棚、涼棚。
7.2 應注意風向,不讓吹散的鐵水及熔渣傷人。
7.3 應設置簡易屏蔽板,遮光擋板,以免弧光傷害附近人員。
7.4 霧天、雨天、雪天不準露天電焊。
7.5 在潮濕處工作時,焊工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並穿好絕緣鞋。
===================
你沒有干過電弧焊?不用預熱,電壓電流以及焊條型號是根據焊接物的厚度而定;焊條只要貯存保持乾燥,使用時是乾燥的,還烘烤什麼?只有受潮的焊條才烘烤。
具體技術參數?恐怕你要買本焊工的技術書看看,其實有幾個焊工按照書本定的技術參數?你只要實踐就知道了,不是復雜的,各種不同厚度、不同形狀(平面的鐵板、弧形的管子、球體面等等)干幾次,留點心,全盤掌握。
要緊的還是安全操作規程,這些東西倒是要十分注意。
⑻ 使用電焊鉗焊接時需要注意什麼
1·遮擋電弧光面具,在電弧焊接時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電弧光,這種電弧光將會使人體的皮膚和眼睛造成極大的傷害,嚴重時會患皮炎及電光性眼炎,為了有效防止電弧光對人體傷害,在焊接前必須准備好適合自己眼睛視力的遮光面具,用來減弱弧光強度,吸收大部分紅外線和紫外線,焊接時,操作者可通過遮光面具上的黑色光學玻璃,清楚地觀察熔池情況,正確掌握和控制焊接過程。
2·清除焊縫渣核的敲錘渣,電焊條是由鋼芯和葯皮兩部分組成,鋼芯與工件熔化後組成焊縫金屬,葯皮熔化後形成渣核覆蓋在焊縫金屬的表面上,為了檢查焊縫質量,發現焊接缺陷,必須使用焊接專用的焊縫敲渣錘,清除焊縫表面渣核。
3·夾持工件長柄鐵鉗,焊接工件是在高溫狀態下完成的,工件本身存在著較高的溫度。在反轉工件和調整工作位置時,為了有有效的防止燙傷事故的發生,必須使用長柄鐵鉗夾持工件。
4·清除工件表面污物的鋼絲刷,焊接工件質量的優劣是與焊接前的工件清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工件表面清理的干凈,焊接質量優不宜出現焊接缺陷,反之工件表面有油,鐵銹等污物存在將會使焊接質量下降,甚至會出現裂紋。為了保證焊接質量在焊接前必須要把工件表面清理干凈,用於清理工件表面鋼絲刷是不可缺少的必備工具。
5·用於打磨焊縫的角向磨光機 ,角向磨光機是一種小型電動砂輪,電動磨頭可用來打磨工件上的氧化物及修整破口和焊縫接頭處的缺陷。根據砂輪片直徑大小不同可分為100毫米,125毫米,150毫米,180毫米等四種型號。角向磨光機的轉速很高,操作時應戴好防護手套和護目鏡,打磨時注意火花飛向,在火花飛出方向處嚴禁站人。更換砂輪片時必須拔掉電源插頭,砂輪片與轉動軸必須鎖緊以免在磨削時砂輪片松動飛出傷人
6·焊鉗及地線夾,手工電弧焊接時,為了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必須使用符合國家安全要求的專用電焊鉗及地線夾。安裝焊鉗時,電焊鉗與電纜線必須緊固無松動現象,以免電阻質增加造成焊鉗溫度生高影響正常操作。根據焊鉗能夠承載電流的大小,可分為150A,300A,500A等型號。
7·敲渣防護鏡,主要起到眼睛保護作用,反正焊渣飛濺傷害眼睛。
⑼ 焊接工作的防護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個人防護用品金屬焊接和切割作業人員工作前要穿戴好合適的勞動保護用品,如防塵面罩、焊接手套、焊接工作服;操作時要戴好護目鏡或面罩;在潮濕的地方或雨天作業時應穿上膠鞋。針對特殊作業,還可以佩帶長管呼吸器,以防止煙塵危害。要防止弧光傷害,則要根據電流強度,選擇不同型號的濾光鏡片。穿上淺色帆布工作服,扎緊袖口,扣好領口,可減少其對皮膚的傷害。
2)工作前檢查與清洗對各種容器、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前,應先做檢查,沖洗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動火前應對容器內物質采樣分析,合格後再進行工作;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氣孔。在容器內工作,應有人監護,並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和照明設施。
3)留意現場安全細節為防止火災和爆炸類事故發生,在作業前應仔細檢查作業場所,作業場所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進行氣焊或氣割作業時,要仔細檢查瓶閥、減壓閥和膠管,不能有漏氣現象;擰裝和拆取閥門都要按操作規程來做。
在電焊作業時,應注意電流過大、導線包皮破損會產生高溫;接頭處接觸不良會引起火災。因此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對不良設備予以更換。另外,還應該注意在焊接、切割管道、設備時,熱傳導可能導致另一端易燃易爆物品著火甚至爆炸。作業前要仔細檢查,對另一端的危險物品予以清除。
切割舊設備、廢鋼鐵時,要注意清除其中夾雜的易燃易爆物品。在作業現場,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並檢查滅火器材的有效期限,保證其有效可用。焊接、切割作業結束後,要仔細檢查現場,消除遺留下的火種,避免後患。
4)對觸電類事故預防 電焊機外殼及不帶電的金屬構件一定要保護接地(或接零),絕緣電阻要足夠大。接線柱要用罩蓋好;焊把、焊鉗及焊接電纜絕緣程度要好;同時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都要保持距離;電焊機及電源線應放置在人體不易接觸的地方。
登高焊接時還要注意勿與高壓電網距離過近,不能將作業用的電纜纏繞在身上或搭在肩上,電纜線應系在腳手架及其他設施上,以免踩到腳下,導致絕緣層破損。在移動、檢修焊機更換保險絲、改變極性等操作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才能進行。
推拉電源閘刀時要戴絕緣手套,人要站在側面,以防電弧火花灼燒臉部。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則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現場急救。
5)其他措施 對職業有害因素的健康防護:作業場所要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做好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盡可能採用職業危害程度相對較小的焊接材料。對長期從事焊接和切割作業的人員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如發現有焊工職業禁忌症,應調離崗位。
⑽ 電焊鉗必須完整不得有破損如有破損要用絕緣膠布包好防止漏電是對還是錯
對,用電必須安全,焊工作業時要戴焊工手套,穿絕緣靴,電焊鉗有破損要及時更換,焊把線要完好無損,連接牢固。施焊時雙線到位,周邊無可燃物,並配備滅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