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做麵包怎麼揉出手套膜
手揉麵包出膜的關鍵步驟以及揉出手套膜的方法如下:
一、手揉麵包出膜的關鍵步驟
混合材料:將乾性原料(如麵粉、酵母、糖、鹽)放在一起混勻後,加入濕性原料(如水、牛奶、雞蛋等)。保留少量液體材料,視面團狀態再加入。
揉成團:將材料攪拌均勻,直至成團。此時面團可能會有些粘手,這是正常現象。
靜置面團:靜置半小時至1小時,這有助於面團出筋。如果急於操作,也可以直接搓揉,但會稍微費力。
反復搓揉:通過反復搓揉面團,讓酵母、糖、鹽完全融於面團,同時產生筋度。
摔打面團:一隻手提起面團在案板上摔打,折疊面團後轉90°再摔打,這樣有助於面團更快出筋。
加黃油搓揉:採用後油法,即面團揉至一定程度後加入黃油,這有助於面團快速出筋並延展。
繼續揉搓摔打:反復揉搓摔打面團,直至面團變得細膩、有彈性。
二、揉出手套膜的方法
檢查出膜狀態:在揉面過程中,不時取一小塊面團檢視。若捅破薄膜有細小鋸齒,則為擴展狀態,此時面團已適合烤制餐包等麵包。
繼續揉至手套膜:繼續摔打搓揉面團,直至可拉出光滑、有彈性的手套膜。此時面團捅破邊緣光滑,為完全拓展階段,適合製作吐司等需要高筋度的麵包。
三、注意事項
- 揉面過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力度適中,避免面團過熱或過度揉捏導致面團變質。
- 根據麵粉的吸水性、室溫等因素靈活調整液體材料的用量。
- 摔打和揉搓是加速面團出筋的關鍵步驟,不可忽視。
❷ 學會揉手套膜,各種麵包輕松拿捏
做麵包揉面的技巧,對於新手來說是個挑戰。今日,將為您詳細介紹「手套膜」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廚師機快速揉出手套膜。
手套膜,非烘焙專業名詞,而是烘焙圈的俚語,形象描述面團擴展到能輕柔展開,薄薄覆蓋整個手掌,如同手套一樣。
簡單拉成薄膜並不算成功手套膜,還需檢驗面團韌性。拉開的面團中間出現孔洞,若孔洞周圍沒有鋸齒狀,表示面團達到擴展階段。
嚴格來說,只有吐司麵包需要揉出手套膜。揉出手套膜對應面團完成擴展階段,烤出的麵包內部組織細膩柔軟,具備足夠支撐力,符合吐司麵包需求。
牛奶餐包、法棍、軟歐麵包等,無需揉出手套膜。
初學者掌握基礎,如麵包面團各階段,有助於理解各種麵包製作。接下來,將為您科普揉面的五個階段。
1、拾起階段:面團尚未形成,剛倒入液體並初步攪拌,易抓取。用於製作餡餅餅皮,如蘋果撻、檸檬撻。
2、成團階段:低速轉為中速攪拌,麵粉等包裹水分,粘結成團,面團整合,盆變干凈。麵筋形成較少,薄膜厚且凹凸不平。
3、完成階段:麵筋結合延展,外觀光滑。推展開時,面團延展性良好,揉搓有韌性,彈性好。
4、擴展階段:麵筋充分形成,能拉出薄薄膜,拉伸性好,能拉出較長長度且不斷裂。面團不再黏在盆底,僅在攪拌鉤上。
5、斷裂階段:繼續攪拌,麵筋斷裂,面團出水,表面坑窪。不常見,需長時間攪拌。
了解各個階段,可明確所需揉面技巧。以凱度K5廚師機為例,分享快速出膜步驟:
1、除黃油外所有材料放入和面桶。
2、選擇(2-3檔)低速1-2分鍾攪拌成面團。
3、轉中高速(5-6檔)5-6分鍾,面團光滑,可拉出厚膜,加入黃油。
4、低速攪拌1-2分鍾,吸收黃油後,轉中高速(5-6檔)攪拌3-4分鍾,拉出鋸齒狀薄膜狀態,適用於製作甜麵包、軟歐包。
5、繼續高速攪拌1-2分鍾至手套膜,適合製作北海道吐司、生吐司等吐司麵包。
凱度K5廚師機容量大,出膜速度快,13分鍾穩定打出手套膜。
掌握揉面技巧,輕松掌握各種麵包製作,趕快學習起來!
❸ 為什麼面團揉不出手套膜 揉面揉不出手套膜怎麼回事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做麵食的時候都會進行揉面,揉面是很重要的一步,會有很多的講究和技巧,很多人做麵包的時候都需要將面團揉出手套膜,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揉面揉不出膜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為什麼面團揉不出手套膜
1、用的低筋麵粉
用高筋麵粉才能揉出膜。麵粉本身就是一個影響面團出膜的重要因素,製作麵包當然最好選擇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別,選購麵粉時需注意,而且麵粉最好買新鮮的,放置太久的麵粉,進行會降低。
2、配料問題
和面沒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時根據配方加入雞蛋或者食鹽,既可以豐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麵粉的筋性,讓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適
配方的含水量對出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只做麵包的面團濕度在60%~70%之間,比較容易出膜,這種狀態下的面團有些粘手,但是面團能拿得起來,如果濕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點是難以操作,會特別粘手。(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具體和面時,要預留10%的水,視情況增減。)
含油量指的是黃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會對面團出膜有影響,按照原來的方子,油量減少或者過多,都會影響出膜。
4、攪拌力度太小
一般,攪拌力度越大,麵筋形成越快,這就是和面需要廚師機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當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什麼麵粉可以揉出手套膜
一般建議用高筋麵粉。
國標中,麵粉按濕麵筋含量分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麵包等烘焙類產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頌類產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麵粉,純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適合做烘焙類產品。
麵粉的筋度強弱取決於麵粉中-S-H-轉化成 -S-S-鍵的數量,數量越多,麵粉筋力越強,面團彈性越大,延伸性也會相對好。
所以究其根本,麵粉筋力的強弱是其本身的基因決定的,目前美國高筋小麥(DNS、NS等)磨出的麵粉品質較好,非常適合做高端烘焙產品。
我以前有用中筋粉做過麵包,得出的結論是:中筋粉一樣可以拉出「手套膜」,但是面團的彈性遠不如高筋粉,所以做出來的麵包急漲就很小。
面團揉出手套膜要揉多久
一般需要二十分鍾左右。
麵包的特別是蓬鬆柔軟,想要做出好吃的麵包,必須要把面團揉出手套膜,其實揉手套膜是有技巧的,就是面團在加黃油揉成團以後,先在盆里醒發半個小時。然後再放在案板上,反復揉搓,像搓衣服一樣這樣推拉揉搓,大約需要20分鍾就會出膜啦。
面團怎麼揉出手套膜
如果用和面機就很簡單了,步驟如下:
1、除了黃油,一般把麵粉、糖、鹽等食材都先放進和面機,電動攪拌。也可以用手攪拌,能掌握水量的多少。
2、選擇和面檔位,開始和面,一般15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3、這時候的面團已經成半擴展狀態,加入黃油,可以把黃油放到面團的中間去,包裹起來。繼續揉面半個小時。
4、這個時候可以看一下面團是否可以成膜,如果效果還不是很好,可以繼續一段時間。
❹ 手套膜揉過了是什麼狀態 怎樣判斷手套膜揉過了
手套膜是做麵包吐司很關鍵的存在,如果你第一次揉面,一直揉不出手套膜,或者說,不知道自己揉出來的是不是手套膜,應該如何判斷呢?其實,也有一種手套膜揉過了的狀態。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判斷手套膜揉過了。
手套膜揉過了是什麼狀態
很明顯的變化,和教程中不一樣。
手工揉可以做出很好的麵包,揉面最重要的並不是超薄的手套膜,而是面團溫度的控制,夏天天氣熱手揉容易升溫,面團溫度一旦高於28度就很危險,會斷筋過發於是烤出來就很粗糙,無論用什麼工具還是手揉,面溫控制都是至關重要,你可以選擇做甜麵包開始入門,甜麵包水量少,揉面揉到8分筋就可以了不需要很薄的手套膜,吐司水量大手揉的話初學者會比較痛苦,建議你去看看一些手揉的視頻學習一下方式,夏天可以用冰水揉面或者在空調房揉面。
怎樣判斷手套膜揉過了
拉手套摸不是看最後拉出來的摸是什麼狀態,是看拉的過程中面團表現出來的抗力。
揉過了是有明顯變化的,比如面溫升高,面團發熱;還有面團坍塌不成形;麵筋斷裂。
如果手套膜揉過了是需要重新再做的,不然你想吃的拉絲吐司效果就沒有了,如果懶得去做,那就直接這樣烤起來,說不定效果還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