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
揉面團的時候沒到位。
做麵包最讓人頭疼糾結的莫過於手套膜了。手揉太累,機器揉很多時候又不會判斷狀態,一不小心就會導致面團揉斷筋。
其實手套膜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只要學會了解判斷面團狀態,你的面團也可以很完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面團的干濕配比對手套膜有直接影響,一般來說要求面團含水量不得低於60%。只要配比沒問題,接下來就是面團的攪拌狀態判斷了。
面團的攪拌,有四個階段:
(1)水化階段
乾粉類和水性食材放進廚師機後,充分混合所形成的粗糙且粘濕的面團,整個面團不成型,無彈性,面團粗糙。
(2)成團階段(又稱面團捲起階段)
此時面團中的麵筋開始形成,麵粉中的蛋白質充分的吸水膨脹,由於面團的形成,此時麵包已不再粘連攪拌缸的缸壁,用手觸摸面團時仍然會粘手,沒有彈性,延展性也不好。
(3)麵粉充分形成階段(也叫麵筋擴展階段)
隨著繼續攪拌,面團逐漸變軟,面團表面逐漸乾燥而有彈性,且表面有光澤,有延展性,但面團用手拉時易斷。
(4)面團攪拌成熟階段(又叫麵筋完成階段)
此時面團很快變的柔軟,不易粘手,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彈性,表面乾燥而有光澤,用手拉麵團能拉成薄片且拉破的口邊整齊(不顯鋸齒狀)。
⑵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
揉出了手套膜還是像饅頭是因為揉面團的時候沒到位。做麵包最讓人頭疼糾結的莫過於手套膜了。手揉太累,機器揉很多時候又不會判斷狀態,一不小心就會導致面團揉斷筋,面團的干濕配比對手套膜有直接影響。
面團的攪拌階段
水化階段。乾粉類和水性食材放進廚師機後,充分混合所形成的粗糙且粘濕的面團,整個面團不成型,無彈性,面團粗糙。
成團階段,此時面團中的麵筋開始形成,麵粉中的蛋白質充分的吸水膨脹,由於面團的形成,此時麵包已不再粘連攪拌缸的缸壁,用手觸摸面團時仍然會粘手,沒有彈性,延展性也不好。
麵粉充分形成階段隨著繼續攪拌,面團逐漸變軟,面團表面逐漸乾燥而有彈性,且表面有光澤,有延展性,但面團用手拉時易斷。面團攪拌成熟階段,此時面團很快變的柔軟,不易粘手,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彈性,表面乾燥而有光澤,用手拉麵團能拉成薄片且拉破的口邊整齊。
⑶ 麵包出膜和不出膜區別是什麼
區別在於最終成品的松軟程度。
麵包出膜,就是用手將面團輕柔的推開,緩緩伸展開來可以形成薄薄布滿手掌的手套膜狀態。這個時候說明麵粉中的麵筋已經充分形成,做出來的麵包會更加松軟,而沒有出膜的麵包烘焙出來口感會略硬。
麵包揉面出膜的過程:
1、揉搓面團:就像我們在搓衣板上搓衣服一樣,來回搓,直到有粗膜形成。具體方法是取一小塊面團,展開的面團出現的破洞是鋸齒形的。
2、粗膜形成後,繼續揉搓面團:待粗膜形成後,加入切成小塊的黃油,此時面團比較滑,黏手,繼續揉搓,待黃油充分吸收後面團就會重新變得柔軟細膩不黏手。
3、切搓摔打面團:面團柔軟後,重復切搓摔打步驟,一般新手20多分鍾能夠出膜,老手10多分鍾即可揉出完美的手套膜。具體方法是:面團切開,將切開的面團揉搓,揉搓後將面團舉起往案板上摔打,重復三個動作,直到出膜。
⑷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是因為烤的時間太久了把水分烤幹了,另一個原因就是你揉出來的是比較粗的手套膜,延展性不夠。
如果自己家普通的麵粉,也就是蒸包子的中筋粉,然後用的普通酵母也發酵也特別好,但是烤出來的就不像非常松軟的,個個蜂窩狀的一層一層的組織結構的麵包。
最後換了一種麵粉換成高筋粉,然後也換了酵母,用了做麵包的專用的酵母粉,之後,做出來的麵包就特別的好,而不像是饅頭味兒的。
麵包的做法
所需食材,高筋麵粉250克,細砂糖50克,酵母夏天3克,冬天4克,奶粉8克,雞蛋1個,酸奶110克,鹽2克,黃油20克,肉鬆、沙拉醬適量。
除黃油外,所有材料按照液體先放的順序酵母放最上面,放入麵包機桶內。按和面程序揉面30分鍾,加入黃油和鹽,繼續和面10分鍾,就能夠得到拉出薄膜狀態。吐司想要達到拉絲的效果,揉面一定要達到手套膜的狀態。
揉好的面團蓋上濕布或者保鮮膜,至兩倍大,發酵時間大約1小時。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按壓排氣,鬆弛15分鍾,再擀成面片。擠上沙拉醬,均勻撒上肉鬆。
從左往後將面團捲起,盡量卷緊一點,不然成品的內餡或松垮。把卷好的面團放入吐司盒內。往烤箱內放一碗熱水,再把吐司盒放進烤箱,不需要開火,關上烤箱門,發酵40~50分鍾。
二次發酵完成後,把烤箱內的水和吐司盒取出,180度預熱烤箱10分鍾。烤箱預熱好後,吐司盒蓋上蓋子,放進烤箱內,上下火180度,烤40分鍾。烤好的吐司及時從烤箱取出,晾涼後密封保存。
⑸ 手套膜揉過了是什麼狀態 怎樣判斷手套膜揉過了
手套膜是做麵包吐司很關鍵的存在,如果你第一次揉面,一直揉不出手套膜,或者說,不知道自己揉出來的是不是手套膜,應該如何判斷呢?其實,也有一種手套膜揉過了的狀態。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判斷手套膜揉過了。
手套膜揉過了是什麼狀態
很明顯的變化,和教程中不一樣。
手工揉可以做出很好的麵包,揉面最重要的並不是超薄的手套膜,而是面團溫度的控制,夏天天氣熱手揉容易升溫,面團溫度一旦高於28度就很危險,會斷筋過發於是烤出來就很粗糙,無論用什麼工具還是手揉,面溫控制都是至關重要,你可以選擇做甜麵包開始入門,甜麵包水量少,揉面揉到8分筋就可以了不需要很薄的手套膜,吐司水量大手揉的話初學者會比較痛苦,建議你去看看一些手揉的視頻學習一下方式,夏天可以用冰水揉面或者在空調房揉面。
怎樣判斷手套膜揉過了
拉手套摸不是看最後拉出來的摸是什麼狀態,是看拉的過程中面團表現出來的抗力。
揉過了是有明顯變化的,比如面溫升高,面團發熱;還有面團坍塌不成形;麵筋斷裂。
如果手套膜揉過了是需要重新再做的,不然你想吃的拉絲吐司效果就沒有了,如果懶得去做,那就直接這樣烤起來,說不定效果還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