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標准預防的措施有哪些
一、標准預防的措施
1. 洗手:在接觸可能被血液、體液、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後,脫下手套後應立即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劑。
2. 使用手套:在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以及破損的皮膚和黏膜時,應佩戴手套。手套能防止醫務人員的手部菌群傳播給病人,同時也能防止醫務人員成為病原微生物的傳播媒介。在服務下一個病人之前,必須更換手套。需要注意的是,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3. 佩戴面罩、護目鏡和口罩:這些防護裝備能減少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等可能含有傳染性物質的飛濺對醫務人員眼睛、口腔和鼻腔粘膜的傷害。
4. 穿著隔離衣:在防止被傳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滲出物、飛濺的水和大量的傳染性材料污染時,應穿上隔離衣。脫去隔離衣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環境。
5. 處理污染的儀器和醫療設備:可重復使用的醫療用品和設備,在用於下一個病人前,應根據需要及時進行消毒或滅菌處理。
6. 急救場所的復甦措施:在急救場所需要復甦時,使用簡易氣囊代替口對口人工呼吸。
7. 醫療廢物的處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無害化處理。醫療廢物應嚴格分類,銳器應放入銳器盒中處理,以防止針刺傷。
8. 環境和物體表面的消毒滅菌:定期清潔醫院環境和物體表面,遇到污染時隨時進行消毒。
二、標准預防的基本特點
1. 隔離的物質:標准預防不僅針對病人的血液和體液,還包括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旨在防止血源性和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2. 預防的對象:強調雙向防護,既保護醫務人員不受病人傳染,也保護病人不受醫務人員傳染。
3. 隔離的方法: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飛沫隔離。
(1)標准預防戴手套的作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三大隔離系統
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實施接觸隔離、空氣隔離和飛沫隔離。這些隔離措施針對的是通過不同途徑傳播的感染性疾病。
二、接觸隔離
接觸傳播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和常見途徑,包括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接觸隔離用於預防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的疾病,如多重耐葯菌、志賀氏痢疾桿菌、甲型肝炎病毒等。
三、接觸隔離的預防措施
1. 隔離室的使用;
2. 洗手和佩戴手套;
3. 穿著隔離衣;
4. 限制病人離開隔離室;
5. 設備的清潔和消毒滅菌;
6. 正確處理醫療廢物;
7. 使用隔離標識等。
參考資料:標准預防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