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一次性膠手套什麼時候漲價的
擴展閱讀
漂白水帶什麼手套 2025-07-02 18:37:18
taichi連體皮衣怎麼樣 2025-07-02 18:37:11
旗袍裡面什麼樣 2025-07-02 18:32:58

一次性膠手套什麼時候漲價的

發布時間: 2025-07-02 09:58:53

⑴ 大一新生開學必備物品清單

洗衣液,網購桶裝的劃算一點鞋刷,內衣皂(不要借給室友,自己用自己的,用完不要放在公共區域,放在自己的位置上)鞋架,二手市場衣服撐,多買點20左右,盡量買同一顏色的,也可以買學長學姐的。碗暫且不需要,宿舍又獨衛的話也不需要桶睡覺敏感的話買副耳塞,眼罩毛巾可以買兩個,或者買個毛巾買個吸水性好的浴巾,擦臉用的毛巾可以買洗臉巾,珍珠紋厚實一點的那種,擦完臉不要隨手扔了,晚上還可以擦腳面膜,補水好一點的,不需要太貴,試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定,軍訓的時候注意多喝水還有補水秋天來了,在北方上午的話寄的帶兩身厚一點的衣服,依照自己的體質,買點感冒葯,發炎止痛葯之類的,在外面看病真的很貴置物架,小桌子之類的暫且用不到,到學校加本校的跳騷市場群,可以買一些二手的,看東西的好壞,不要被騙了,也不要太給學長學姐講價,他們買點東西也不容易,互相體諒一下,可以現在就加群,有合適的就多問問,加學長學姐聯系方式,禮貌問價,有相中的可以預定,告訴他們你開學就去拿,一般都會給你留著帶條運動褲,大一有體育,有的老師只讓穿運動褲,看自己喜好,如果平常穿的比較休閑多帶一雙運動鞋

⑵ 大學生開學必備物品有哪些

大學的必備品有很多,大概就是方便攜帶以及不方便攜帶。我又將他們分為了必要的跟次要的。

以上就是開學必備的物品啦,最後預祝大家開學愉快哦。

⑶ 線手套是什麼材質做的

有的是棉線的。。就是棉的。有的是混有腈綸,尼龍等等吧。。

⑷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精選10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一般制度是怎麼制定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1

一、成立食堂疫情防控指揮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二、開展預防和聯防聯控工作要求

(一)日常管理

加強員工自我防控意識。

1、湖南省外的食堂工作人員,提前14天到岳陽住宿,進行14天的居家或住宿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外出

2、岳陽市區(比如岳陽縣,湘陰縣)以外的工作人員,提前14天到達岳陽住宿,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外出!

3、各檔口對自己底下的員工進行排查工作,每天必須在微信群里報告每一位員工的健康狀況。

4、外省及岳陽市以外的人員到達岳陽後必須在微信群里打卡,有情況報告情況,沒情況匯報平安。

5、開學前學校會組織一次消毒工作,各檔口所有人員必須到場參加,沒有到場者一律不得開張營業。

6、培訓所有返崗員工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上崗防控相關要求,使員工未返崗就掌握了疫情防控知識和返校途中的自我保護技能。

返校、返崗方案和預案。做好員工返校、返崗的應對措施、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報批報備制度,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確保校外員工平安順利返崗。同時制定師生錯峰就餐預案。對所有值班人員進行摸排,並按照疫情防範相關要求進行管理,加強從業人員防疫知識培訓,嚴禁感冒、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人員上崗;並每日上報學校備檔。每天定人.定點.定時.定崗.為進餐廳所有人員測量體溫,做好疫情排查,登記每天在售賣窗口公布所有在崗人員《體溫健康狀況表》,讓師生就餐更放心、更安全。

就餐要求。嚴格執行「高考式」的就餐要求,重新排列就餐桌椅,地面設置1米排隊線,就餐區間距不少於2米。就餐期間不得交頭接耳,避免交叉感染。

應急就餐。如炊管人員因需隔離觀察而不能上崗導致食堂人員嚴重不足時,可採取減少風味製作,大比例增加基本大夥飯菜供應方式予以緩解,可同步徵集符合衛生要求的學生志願者採取打包送餐方式予以解決。

疫情後期的持續管理。疫情解除後,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輕心。食堂仍應嚴格執行一段時間的防控標准和工作程序,待疫情徹底控制後食堂辦伙方能恢復正常狀態。

(二)烹飪與銷售管理:

烹飪管理。烹飪食品時,做到燒熟煮透,確保食品中心溫度應達到70攝氏度以上。

嚴禁生冷食品。疫情期間嚴禁生冷、冷葷、冷盤、涼面、裱花糕點的製作和銷售。

生熟食品分開。嚴格做到生、熟食物相分離,防止食物的交叉污染。

加強食品保護。售飯處應有防止飛沫(說話的唾液、咳嗽、打噴嚏所致)灰塵、蚊蠅等污染的設施,出售的食品不得無保護暴露。暫停自助餐等開放式供餐模式,降低飛沫傳播風險。

公用餐具保護。公用餐具(使用前應嚴格消毒清洗保潔)、免費湯粥、免費調料應有防止飛沫、灰塵、蚊蠅等污染的措施。鼓勵自備餐具,及時清洗消毒。

銷售管理。炊管人員銷售食品一律使用經消毒的專用工具並佩戴口罩和手套,銷售中少用語言交流,與服務對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工作服要求。售飯人員工作服應每天更換,集中洗滌並進行高溫消毒。

一次性餐用具管理。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餐用具。

(三)後廚管理:

後廚全封閉管理。食堂後廚嚴格實行全封閉管理(完善門禁系統),非本食堂人員不得進入後廚,伙食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因工作需進後廚時,要檢測體溫合格、戴口罩、穿工作衣帽,做好記錄。嚴格實行實名晨檢制,建議每天上下午各檢測體溫一次。

個人物品管理。不得將私人物品帶入後廚,手機進後廚應經消毒處理。

通風管理。後廚要定時開窗通風,開啟油煙抽排和凈化系統,保持空氣流通。

智能化監管。充分發揮電子監控智能管理系統對炊管人員規范操作防控疫情的監管作用,及時督導整改到位。

(四)餐廳管理

通風管理。通過定時開窗或運行新風系統保持食堂就餐場所通風良好。

餐廳入門管理。餐廳門口設佩戴標識的安全員值勤,就餐人員應出示證件(禁止校外人員就餐)、佩戴口罩,並經體溫檢測(檢測手腕上部10cm處體溫)合格方可進入餐廳。

規范就餐程序。就餐人員須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飯窗口買飯(包括自選餐和自助餐),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摘口罩,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保持安全就餐距離,避免交叉感染。同時採取分批、分時段等形式避峰、錯時就餐,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打包就餐方式。為減少師生在餐廳就餐人數,降低就餐場所中的人員密度,可增加套餐盒飯供應,打包帶回單獨用餐,防止並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污染。

個人分泌物處置。打噴嚏和咳嗽時應使用紙巾遮擋包裹,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包括廢棄的口罩)使用密封袋密封棄置於有蓋垃圾桶內。

餐廳清潔消毒。開餐前對餐廳進行清掃、清潔、消毒、通風,開餐中及時清理餐桌和地面廢棄物並清潔餐桌,餐後做好免費湯粥、公用調料的收撿和清理打掃餐廳衛生,進行環境消毒,做好衛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

餐廚垃圾處理。餐廚垃圾定點存放,每日由環衛專業公司清運,每日對存放場所進行清潔並徹底消毒,消除病毒感染源。

(五)清洗消毒管理

公用餐具洗消。公用餐具進行規范化全覆蓋每餐次清洗消毒,按標准要求進行保潔,並經每餐次抽樣檢驗,確保檢測合格。

餐具高溫消毒。餐用具採用高溫熱力方法進行消毒。

食材洗消和保管。對食品原料和加工後的半成品進行嚴格的洗消和衛生保管。

回收餐具的洗消。每餐次對後廚餐具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堅持高溫消毒方式對病毒滅活。

環境管理。對食堂內外環境和餐桌椅每天進行全面消毒,不留死角。每天對食堂及周邊環境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食堂及後廚區域做到每日消毒不低於2次,並按要求對餐具和廚具進行清洗消毒,並存放於密閉設施內保潔,保證餐廳衛生安全。

餐具存放。餐具進行消毒後,應放置在無病毒區域和空間或存放在餐具消毒設施設備中。

(六)采購管理:

禁止制售野生動物及製品。嚴禁采購、存儲、加工、烹飪、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肉蛋類製品,並確保食材的正常供應,不漲價,保質量、保安全。

嚴格監管食材源頭。加強對食材采購渠道來源和索證的'監管,重點監管引入的社會餐飲各風味檔口特殊或零星食材的采購;確保食材來源清晰,供應商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動物產品檢疫證等證件齊全。

采購中交接貨物管控。要求供應商送貨人每天檢測體溫並向本單位報備,供貨商、采購員和接貨員在采購、運輸、驗收工作中均需佩戴口罩,彼此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采購肉禽類生鮮食材應戴上一次性橡膠手套,避免手對該類食材的直接接觸,查驗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後要洗手。

食材配送車輛管控。保持食材采購車輛和配送車輛干凈衛生,專車專用,凈菜、半成品等特殊食材需專用冷藏車配送,每次運輸食品前應進行清洗消毒。

抽樣檢測。對易攜帶致病菌或易腐敗變質的食材採取抽樣送專業機構檢測的措施。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2

一、實行封閉式管理,工地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二、工地門口保證全天有人值班,做好個人防護。外來人員做到「進門必攔、體溫必測、信息必登、外人必勸」。

三、加強衛生管理。公共區域每日消毒,特別是公共衛生間、活動中心等場所提高消毒頻率。加強生活垃圾清運消殺,其中廢棄口罩要專門處理、垃圾收集站(點)、單位快遞櫃等公共區域消殺工作每天不少於兩次。

四、防疫物資:消毒液、口罩、洗手液等儲備充足,保證三個月用量。

五、人員管理:

1、佩戴口罩,每日測體溫,指定專人負責統計記錄。

2、如有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按照縣疫情防控要求做核酸檢測並隔離。

3、外出人員返回後嚴格執行防疫規定:風險地區返回的一律到集中隔離點做核酸檢測並隔離。

六、在工作、生活場所設置充足的洗手設施和配備洗手液或肥皂等衛生用品。

七、宿舍要盡量降低人員住宿密度,宿舍、食堂、廠房、辦公場所、廁所等場所加強衛生管理,保持清潔,按要求開窗通風和消毒,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鍾。

八、避免集體同時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飯制,或可採取分時段進餐(就餐時人員相隔1米以上)等方式減少人員聚集。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3

疫情防控期間,為加強對人員的疫情管控工作,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擴散渠道,減少人員外出被疾病傳播的風險,保障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學校決定,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強校園出入管理,實施人員外出審批制度,現將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學校要求在校學生上學期間非必要不外出校園,避免到空間封閉、通風不暢和人流密集場所活動,避免與有症狀的人員接觸。

二、確有特殊原因必須外出的,活動范圍必須限定在學校周邊范圍,最遠至縣城,且須由家長向班主任老師申請並溝通,再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批准後,由學生或班主任老師填寫詳實的外出登記表報備,同時班主任指定當日本班學生管理員在考勤表做登記。通知家長親自來校接學生,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將學生親自送到門崗處交於學生家長。

三、學生外出期間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切實做好應對疫情的個人防護,確保陪同家長通訊暢通,自覺注意人身及財產、交通、飲食、消防等安全。

四、按時返校並向班主任銷假並由班主任在外出報備表上註明該生返校情況,返校後及時洗手、洗鼻,身體如有不適及時就醫並按流程向學校報告。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4

1、施工單位建立足夠的隔離宿舍,隔離室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一人居住,確保做到每日通風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被隔離人員須遵守紀律,嚴格做到每日測溫兩次,並記錄。

3、每天按管理要求,使用84消毒液、75%酒精等對隔離室、垃圾桶開展四次消毒工作並記錄。

4、要做好人員花名冊,記錄所有人員進場時、節日期間所在地、返崗時間、是否與高風險、中風險地區人員接觸、是否有發熱等症狀。

5、項目非醫護人員一律不得進入隔離現場,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現場前,必須正確佩戴口罩並在場外使用噴霧器對全身進行消毒。

6、通過消毒檢查和人員管理,隨時監測全體人員是否出現發熱等疑似病例。若出現發熱等疑似病例,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隔離並通知項目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由領導小組長向上級主管部門及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

7、加強生活區、宿舍、食堂等區域的檢查、消毒、通風、人員出入的管理。

8、隔離宿舍專人管理,專人負責,無關人員嚴禁入內。

9、做好隔離宿舍門口入住牌,填寫入住人、時間、班組、負責人、電話等便於管理觀察。

10、隔離區就餐採取送到指定位置為准,嚴禁接觸。

11、防疫工作人員必須做好自保護安全措施方可開展各項防疫工作。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5

為了及時有效遏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有關要求,特製定我園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幼兒園疫情報告人的設置

周麗梅主任為我園責任疫情報告人,幼兒園其他教職員工、幼兒發現傳染病疫情均有義務向責任疫情報告人和園長提供情況。

二、責任疫情報告人職責

1、在園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定期對全園幼兒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3、負責指導全園幼兒的晨檢工作。

三、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

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幼兒(5例以上)患病,

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2、當幼兒園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3、個別幼兒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4、幼兒園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四、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向鎮教辦報告。

五、幼兒園疫情監測報告制度

幼兒園建立幼兒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幼兒園的老師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行排查,並記錄排查情況。

1、晨檢應由班主任或當班教師對早晨到園的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幼兒出勤、健康狀況,並做好晨檢記錄。如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幼兒園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2、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幼兒的出勤情況,對於因病缺勤的幼兒,應當了解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幼兒園疫情報告人。幼兒園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後應及時追查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6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為使學校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統一、有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建立從各班學生到班主任,到級部主任,到校衛生所,到學校的傳染病疫情發現、登記及報告制度。

二、在疫情發生時,啟動學生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應及時報告校醫進行排查,並將結果記錄在排查結果登記日誌上。

三、對因病缺勤的學生輔導員應(必要時和家長聯系)迅速了解患病學生情況和可能的病因,讓其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1.當發現傳染病或者疑似傳染病時,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2.發現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疫情報告人應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3.學校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五、發現傳染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如因疫情報告人玩忽職守造成學校內傳染病傳播流行,將被追究責任。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7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為使學校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統一、有序,制定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建立從各班學生到班主任,到分管校領導,到校衛生(保健)室,到學校的傳染病疫情發現、登記及報告制度。

二、在疫情發生時,啟動學生晨午晚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應及時報告校醫進行排查,並將結果記錄在排查結果登記日誌上。

三、對因病缺勤的學生,班主任應(必要時和家長聯系)迅速了解患病學生情況和可能的病因,讓其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報告。突發情況發生後,學校要盡快掌握情況,立即啟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在15分鍾內進行向鎮防控指揮部和縣教育局電話報告,30分鍾內傳真書面報告,1小時進行續報。

五、發現傳染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如因疫情報告人玩忽職守造成學校內傳染病傳播流行,將被追究責任。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8

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組,建立疫情報告體系。設置專人監督,檢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況,積極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2、每天對住宿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發現有體溫高於37.3℃時,及時通知項目部疫情領導小組,進行隔離觀察或住院治療。

3、宿舍實行日報制度,每天不少於兩次,上報體溫及人員出行情況。

4、宿舍住宿人員不得私自將無關人員帶進宿舍住宿。

5、進出生活區必須佩戴口罩,並每天進行更換,防止細菌感染。

6、宿舍公共區域有專人進行每天不少於2次的消毒,重點部位如宿舍門把手、餐桌、碗櫃、衛生間等,應重點消毒,增加消毒頻率。

7、宿舍住宿人員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各宿舍住宿人員嚴格執行宿舍管理制度。

8、宿舍內注意通風及用電、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燈關、水關、火滅。

9、保證飯前及便後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10、食堂必須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扎堆,防止感染。

11、就餐時,必須認真洗手,不得在就餐時扎堆,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時說話。

12、進入宿捨生活區,在就餐時最後一刻才能摘下口罩。

13、有電梯宿舍,乘坐電梯必須佩戴口罩,每天對電梯按鈕進行消毒,按壓電梯後手指請勿接觸口鼻及揉眼,更不得接觸口罩,到達樓層後及時洗手才能防止感染。

14、宿舍專人負責消毒、清掃、垃圾統一地點存放、統一外運,嚴禁私自亂扔,清掃人員必須做好防護各項安全措施。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9

1、用分餐就食,使用一次性飯盒錯峰打菜,避免人員密集。

2、打菜人員與廚師均需正確佩戴口罩,打菜人員之間必須至少保持2米以上距離。

3、所有在疫情期間值班的人員可坐在同一餐桌就餐,新到崗人員必須將盒飯帶到非密集通風的地方就餐。

4、嚴禁對著食堂內飯菜咳嗽、打噴嚏。

5、打菜分多批次進行,嚴防扎堆。

6、飯前必須洗手,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

7、餐廳每日消毒兩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需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混用,避免肉食生吃。

8、規范食品進貨渠道,體檢不合格人員不得從事食堂管理和服務工作。要求施工人員禁止購買街頭盒飯及無照商販的食品。

9、食堂就餐實行分時間段分批開飯制,之間保持安全距離、專人負責監管。

10、EPC項目部及分包商,就餐時間派專人負責食堂監督管理,糾正違章。

疫情重點人員管控制度 篇10

1、首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在保安室門口接受體溫測量,並建立台帳。

2、凡是體溫測量在37.1℃以下的人員即可進入現場觀察區,嚴禁直接進入生活區,不合格人員執行政府管控措施。

3、被測量體溫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測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眼罩、防護手套等。

4、接受測量體溫的人員必須自覺排隊,間隔二米,嚴禁扎堆,擾亂秩序。

5、體溫測量人員必須通過掃二維碼查詢14天活動軌跡,截屏交給值班人員,做好登記。

6、首次體溫測量合格的人員進入現場後,需按照每日至少兩次的標准在觀察區進行體溫測量,為期14天,並建立體溫檢測台帳。

7、進入觀察區未做核酸檢測的人員不得進入生活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