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有傷口戴手套前怎麼清理傷口
擴展閱讀
女裝店要注意些什麼地方 2025-08-28 00:06:47
女士帶帽皮衣怎麼搭配 2025-08-27 23:58:54

有傷口戴手套前怎麼清理傷口

發布時間: 2025-05-04 03:35:26

❶ 清創縫合術的方法

清創縫合術是對開放創口進行處理的一種急診外科常用的治療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手術清除傷口內異物,切除壞死、失去活力的組織,同時修復受損的重要組織,有利於創口的一期癒合。清創縫合術前必須詳細查看病人,了解有無休克,有無嚴重的並發症,如頭、胸、腹的損傷。對於小的局部創傷,可採用局部浸潤麻醉,嚴重的創傷可採用全身麻醉,首先要清洗去污,術者按常規洗手,穿手術衣,並戴無菌手套,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剪去毛發,用肥皂水擦洗創口周邊的皮膚,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創口周圍皮膚,然後去除覆蓋紗布,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用棉球或紗布輕輕擦拭傷口內組織,將傷口內清潔干凈,然後清理創口,實行麻醉。用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皮膚,鋪無菌巾,由淺入深,逐步清除血凝塊和異物。再用3%的過氧化氫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將受損的血管、神經、肌腱等組織盡可能修復。最後要縫合創口,縫合創口前要根據創口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放置引流。

❷ 一次性手套戴多久更換合適

一般一次性手套戴30分鍾再更換比較合適,由於佩戴一次性手套之後會感染很多細菌和病毒,因此需要及時更換手套,且更換手套之前要清洗雙手。如果手部有破損的傷口,可以貼上創可貼再戴上手套避免感染,手套出現破損應該及時更換。
一次性手套戴30分鍾後更換合適
根據衛生情況進行考量,一次性手套佩戴持續30分鍾之後就需要進行更換。除此之外,進行下一個操作步驟的時候也需要更換手套。由於手能接觸的部位很多,因此佩戴了一次性手套之後接觸的細菌和病毒會增多,有必要按時更換。
佩戴一次性手套之前應該先將手洗干凈,醫務人員應該遵循七步洗手法進行手部清洗,清洗完畢後再戴上手套即可。一次性手套透氣性不是很好,如果中途覺得手部皮膚乾燥,可以換手套的時候順便透氣,但是不可以摘取手套後再用。
如果手部有破損的傷口,此時使用手套就要更加註意,最好在破損處貼上創可貼,避免手套破損後對傷口進行感染。一般醫務人員使用的一次性手套,如果發現破損、臟污嚴重的情況下,應該及時更換手套避免感染。

❸ 清創術[手術步驟]

清創術是處理傷口的手術方法,主要步驟分為清洗去污、清理傷口和修復傷口。


清洗去污包括清洗皮膚和清洗傷口兩步。清洗皮膚時,首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再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傷口周圍皮膚的油污。接著,術者按照常規方法洗手、戴手套,更換覆蓋傷口的紗布,用軟毛刷蘸消毒皂水刷洗皮膚,然後用冷開水沖凈。然後,換另一隻毛刷再刷洗一遍,用消毒紗布擦乾皮膚。整個刷洗過程大約需要10分鍾。清洗傷口時,去掉覆蓋傷口的紗布,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用消毒鑷子或小紗布球輕輕除去傷口內的污物、血凝塊和異物。


清理傷口包括施行麻醉、擦乾皮膚、消毒皮膚、鋪蓋消毒手術巾准備手術。術者重新用酒精或新潔爾滅液泡手,穿手術衣,戴手套後即可清理傷口。對淺層傷口,可將傷口周圍不整皮膚緣切除0.2~0.5cm,切面止血,消除血凝塊和異物,切除失活組織。血管清創術和明顯挫傷的創緣組織(包括皮膚和皮下組織等),並隨時用無菌鹽水沖洗。對深層傷口,應徹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肌肉切面不出血,或用鑷子夾鑷不收縮者,表示已壞死),但不應將有活力的肌肉切除,以免切除過多影響功能。有時,為了處理較深部傷口,可適當擴大傷口和切開筋膜,清理傷口,直至比較清潔和顯露血循環較好的組織。如同時有粉碎性骨折,應盡量保留骨折片;已與骨膜游離的小骨片則應予清除。淺部貫通傷的出入口較接近者,可將傷道間的組織橋切開,變兩個傷口為一個。如傷道過深,不應從入口處清理深部,而應從側面切開處清理傷道。


修復傷口包括清創後再次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根據污染程度、傷口大小和深度等具體情況,決定傷口是開放還是縫合,是一期還是延期縫合。未超過12小時的清潔傷口可一期縫合;大而深的傷口,在一期縫合時應放置引流條;污染重的或特殊部位不能徹底清創的傷口,應延期縫合,即在清創後先於傷口內放置凡士林紗布條引流,待4~7日後,如傷口組織紅潤,無感染或水腫時,再作縫合。頭、面部血運豐富,癒合力強,損傷時間雖長,只要無明顯感染,仍應爭取一期縫合。縫合傷口時,不應留有死腔,張力不能太大。對重要的血管損傷應修補或吻合;對斷裂的肌腱和神經干應修整縫合。顯露的神經和肌腱應以皮膚覆蓋;開放性關節腔損傷應徹底清洗後縫合;胸腹腔的開放性損傷應徹底清創後,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


(3)有傷口戴手套前怎麼清理傷口擴展閱讀

清創術,是用外科手術的方法,清除開放傷口內的異物,切除壞死、失活或嚴重污染的組織、縫合傷口,使之盡量減少污染,甚至變成清潔傷口,達到一期癒合,有利受傷部位的功能和形態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