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剛買的老籽星月菩提~盤了4天~有點粘手了~是怎麼回事~
這個過程叫做「包漿」,在盤佛珠的前期,應該用新的澡巾磋磨拋光,磋磨的時間越多越好,方法是雙手帶澡巾,珠子眼都要搓到,然後才上手盤,念佛,出現「粘噠噠」的情況就是「包漿」,這階段就要放在陰涼通風處,不要再動,不要陽光暴曬,陰干。包漿形成後,表面形成一層保護,以後在盤,磋磨之後就會出現一種靈性的「光澤」。
㈡ 小葉紫檀手串用手套盤玩的有半個多月,總是有些黏黏的,是怎麼回事啊
恭喜你!這是掛瓷的表現,只有好的紫檀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㈢ 星月菩提為什麼變得黏糊糊的了
星月菩提玩一段時間表面會黏糊糊的,摸起來很澀手,不像剛開始掛瓷那樣順滑,這種現象我們叫做「咬手」。
「咬手」是星月獨有的現象,在其他文玩身上沒有「咬手」之說,為什麼只有星月才會出現「咬手」現象呢?
因為星月內部油性高,玩過原生態的都知道,星月超油的,即使是脫脂過的油性依然非常大,遠遠大過金剛核桃這類文玩。
由於星月自身的油性已經很多,我們在盤玩時手上分泌的汗液油脂很難被吸收,都停留在星月表面。
加之星月本身也會分泌油脂堆積在表面,於是,手上滯留的油汗和星月自身油脂混合在一起,膩在珠子表面,就形成了黏糊糊的手感。
這層黏糊糊的附著物不僅影響盤玩手感,如果不及時處理最終會導致星月變花變黑,因為油水附著物會吸附浮塵,日子久了,臟東西沁人星月表皮,星月就變花變烏變黑了。
有人卻把星月盤得又亮又潤又均勻,而有人卻很認真很用心就是盤不好看,往往差別就在於如何處理「咬手」現象。
如何處理「咬手」現象呢?
當星月開始變得咬手,用略微潮的毛巾擦拭星月表面,將其擦乾凈了再玩。
但是毛巾不能很濕,因為很濕的毛巾擦了之後,水分滲透到星月里,星月的油線里的色素沁出來會造成局部發紅。
擦完之後要戴白手套把水汽盤干再擱置。清理過的星月盤玩手感會恢復順暢,星月表面也更亮。
盤玩之前洗凈手,確保手上沒油沒灰沒汗再盤玩,能減輕珠子表面的負擔,降低「咬手」頻率。
清潔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前提下,當星月開始咬手,說明是星月本身析出的油脂,就將其靜置一段時間,待表面的油脂氧化凝固,促進包漿。
㈣ 星月盤玩三個月已經掛瓷了,盤起來黏黏糊糊的應該怎麼辦
星月盤完三個月,粘糊糊的,你在盤星月的時候必須把手洗,干凈,手上不要擦任何護手霜,不盤的時候放在塑料袋裡頭,這樣星月就不會粘糊糊的了,再一個,你手是不是汗太多了?還是手臟?說三遍盤前必須洗手,這樣盤出來的又好看,又不會黏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