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麵包,怎麼揉都不出膜,怎麼回事呀
做麵包揉出膜第一點是配方比例要正確,第二點是發酵要能成功,第三點是需要添加黃油,正常的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 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⑵ 家裡做麵包怎麼和出手套薄我怎麼做成饅頭了
在麵包製作中,我們對「手套膜」都非常神往,揉一會兒就要拉扯一下,檢測是否出膜了。可能累的滿頭大汗也不見「膜」的影蹤,也可能沒看見「膜」,卻斷筋了,怎樣才能快速揉出「手套膜」呢?
今天就分享一個手工製作麵包的包括手揉法。
取一塊醒發好的面團,包上一球椰蓉餡,收口處捏緊。用擀麵杖擀開成比較長的橢圓形。用鋒利的刀劃開四道,每一刀都要劃透。用手捏住面片的兩端,再拉長些。將面片擰成一束,然後打個結。放在烤盤上。放在烤箱里,旁邊放一杯熱水,關上烤箱門,發酵40分鍾左右。
長度能打上結就好,兩端不要留太長,不然就不好看了。
製作步驟 6
當麵包變成2倍大小的時候,在麵包表面刷上一層蛋液。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70度上下火,烤大約17分鍾就好。烤的過程中如果顏色過深就蓋上一層錫紙。
訣竅點
1.麵包烤好後要及時放在晾網上晾涼。以免麵包和烤盤接觸的位置產生水汽。
2、涼到麵包有一點點溫熱的時候密封保存,麵包會保持柔軟表皮不幹燥。
3、吃不掉的麵包可以放在冰箱冷凍室里,吃之前自然解凍就好。
⑶ 做麵包是先揉出膜還是先發酵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
第1步:混合材料——將乾性原料放在一起混勻後,加入濕性原料;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做麵包怎麼揉出手套膜?
第2步:揉成團——將材料攪拌均勻,成團;此時材料會有些粘手(保留少量液體材料,是面團狀態再加入);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做麵包怎麼揉出手套膜?
第3步:靜置面團——靜置半小時-1小時,可幫助面團出筋。(也可直接搓揉,稍微費力);
第4步:反復搓揉——反復搓揉面團,讓酵母、糖、鹽完全融於面團,產生筋度;
第5步:摔打面團——一隻手提起面團在案板上摔打。折疊面團,轉90°再摔打;
第6步:重復搓揉和摔打——可拉出比較厚的膜;
第7步:加黃油搓揉——後油法可幫助面團快速出筋,有助於面團延展;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做麵包怎麼揉出手套膜?
第8步:反復揉搓摔打面團——此階段面團較為細膩,有彈性;
第9步:查看出膜狀態——取一小塊檢視,若捅破薄膜有細小鋸齒,則為擴展狀態,可烤餐包等麵包。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做麵包怎麼揉出手套膜?
第10步:繼續摔打搓揉——直至可拉出手套膜,面團捅破邊緣光滑,則為完全拓展階段。
吃麵包的好處
手揉麵包怎麼出膜?做麵包怎麼揉出手套膜?
1、首先是關於麵包的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鋅等礦物質。麵包口味很多,也容易消化和吸收,吃起來很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西方頗受人們喜愛。
2、現在比較受歡迎的有穀物麵包和全麥麵包兩種,主要還是處於營養和健康的考慮。穀物麵包大量採用穀物、果仁等作為原料,含有很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有助於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全麥麵包也有很豐富的膳食纖維,能讓人比較容易產生飽腹感。
3、麵包的營養組成中澱粉糖約佔60%,蛋白質有超過10%,另外還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很多人早餐時會選擇穀物麵包和全麥麵包,再搭配一杯牛奶,和一些蔬菜水果,營養還是很全面的。
⑷ 手工揉面之手套膜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用料
普通中粉 375g
白砂糖 37g
玉米油 37g
鹽 3g
酵母 3g
雞蛋 一個(約50g)
水 160g
手工揉面之手套膜的做法
我用的都是最基本的配料,而且都是家裡經常用的最普通的麵粉和玉米油~首先我用的是先油法(個人感覺,先油後油對於出膜真的影響不大,而且我用的是玉米油,最後放的話真的挺不好揉進去的,乾脆別浪費那時間了),把所有配料放到一塊兒,記住鹽和酵母分開放兩邊
拿一雙筷子,把配料攪勻,盡量攪到沒有乾粉,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半小時
拿一個碗,盛些冷水(用來給面團補水,防止面團過干)取出冷藏的面團,倒在面板上開始揉面,剛開始搓面時會覺得很粘,不過不用擔心,過會兒面團起筋了就不那麼粘了,你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搓啊搓,搓啊搓,面團搓出去卷回來,如果很濕卷不回來,就拿刮刀刮回來
我一般是大約15分鍾左右吧,揉面時就能聽見面團啪啪的響,那是面團里的泡泡被揉破了的聲音,這個時候差不多就能出手套膜了,開始摔面(我摔面完全是為了把面團摔得光滑一些),摔幾下,面團就已經很光滑了,就可以切下一塊來,檢查一下出膜情況了,是不是很輕松地搓出了手套膜呢?沒有也不要氣餒,繼續再搓一會兒,手套膜馬上就出來了
小貼士
鹽和酵母一定要分開放兩邊
⑸ 請問用廚師機和面如何揉出手套膜
個人認為出膜需要具備4個要點,一麵粉(蛋白質含量在13g以上 20%);二水分比例或麵粉吸水性差異(面的含水量將影響面團的軟硬,液體和麵粉的含量要在比例60%-70% 濕潤的面團會更容易出膜);三廚師機檔位調節是否恰當;四以上都沒問題可能是配方原因,可以換配方試下。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在第一次揉完面發現不太成膜後,再加入適量的黃油試試,據說這是個補救的辦法,但因為我沒有遇到不成膜的情況,我用的是商用S蛇形鉤的廚師機,海氏家的,型號是HM780,一點不誇張的說30秒可以成團,差不多15分鍾左右出光滑手套膜。哦,對了,還要注意在揉面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面團溫度,否則黃油會由於高溫開始融化,而酵母也會提前發酵,這兩者都會讓面團變得濕黏。經常用的降溫方法有:使用冷藏水與雞蛋,甚至麵粉也可以冷藏,或者在廚師機攪拌盆上綁冰袋。面團攪拌完成後的溫度控制在30度以下最好,當然也不能太低,否則後面發酵會需要很長時間。
⑹ 請問水合法冷藏出粗膜再依次加酵母黃油揉出手套薄膜後,面團多久能醒發呢
水合法冷藏出粗膜再依次加酵母黃油揉出手套薄膜後,面團醒發時間會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包括:
酵母活力:如果酵母活力較低,面團醒發時間會更長。
溫度:溫度越高,面團醒發時間越短。一般來缺仿豎說,在室溫下,面團醒發時伏大間約為1-2小時;而在冰箱冷藏時,面團醒發時間可能需要6-12小時。
麵粉質量:不同的麵粉質量會對面團醒發時間產生影響。一般來說,高蛋白含量的麵粉會對面團的醒發時間產生較大的影響。
面團的體積:面團體積越大,面團醒發時間越長。
總的來說,面團醒發時間是不確定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建議您在醒發面團時多留意變化,大毀並適時調整醒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