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保用品發放制度
1. 人員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和保管好勞動防護用品,確保勞動防護用品在使用期內防護性能完好。
2. 勞保用品必須按時足額發放,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剋扣勞保用品。
3. 勞保用品用於勞動保護,不得轉讓、買賣。
4. 按崗位分發的勞保用品(如雨衣、雨鞋等),只准上班時使用不得帶離崗位。
② 工廠手套一般怎麼發放
按照工人單位依次進行發放。一般工廠為了防止手套發重發錯等原因,採用工廠單位進行分批發放,這樣能夠大大減小發放時間,還能有效避免多發和發錯等問題。
③ 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規定
給一個你參考吧,《勞動保護用品發放規定》(GL-08)
勞保用品發放管理制度
(試行規定)
勞保用品實行專項管理,定期定額統一發放制。由庫管按此管理制度發放。部門負責人審批。現根據崗位需要,制定以下發放標准:
—、工作服
(1)生產一線新入職員工第一年每人發放:夏裝或秋裝各兩套。
(2)生產一線員工每人每一年發放:夏裝和秋裝各一套。
(2)搬運、清潔工每人每兩年發放: 夏裝和秋裝各一套。
(3)管理、技質後勤輔助人員每人每三年發放:夏裝和秋裝各一套。
(4)應外出或售後服務等,需領工作服時,必須由生產部經理簽字。
二、衛生口罩
(1)漆工工種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發3個。
(2)木工工種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發2個。
(1)打磨工種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發四個。
(2)其它工種人員因臨時工作需要,需車間主任批准發放。
三、手套
(1)需帶帆布手套的崗位:下料工、鉚工、打磨工及搬運工每人每月 發兩付。(每一次發一付,餘下的按以舊換新領用)
(2)焊工:每月每人發一雙帆布手套,半年發一雙焊工專用手套。
(3)庫管每月每人發線手套和帆布手套各一雙。
四、毛巾
庫管員、生產員工、搬運工及清潔工 每人每半年發一條
五、洗衣粉
生產員工、搬運工及清潔工 每人每季度一袋(500g)
庫房 季度一袋(500g)
六、安全帽
(1)焊工專用帽每人每年1件,護腿每人每半年1件。
(2)打磨及鉚工發專用安全帽一頂,若損壞或遺失,自行賠償。
七、勞保鞋
(1)焊工絕緣勞保鞋每人每年一雙。
(2)管理後勤輔助人員勞保鞋每人每三年一雙。
(3)其它一線員工勞保鞋每人每年一雙。
八、工作服和勞保鞋的收費標(對中途離職員工)
工作服和勞保鞋公司不回收,新入職員工在辦理入職手續後,如果已發放工作服和勞保鞋,此項費用在本人本月的工資中暫扣,如果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員工,此暫扣的費用返還給本人;對連續工作未滿半年以上離職的員工,此項費用按以下規定執行:
(1)連續工作不足半年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的10%
收取。
(2)連續工作不足5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20%收取。
(3)連續工作不足4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40%收取。
(4)連續工作不足3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60%收取。
(5)連續工作不足2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80%收取。
(6)連續工作不足1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100%收取。
(7)新入職員工在辦理入職手續時,由綜合部收管此項費用;員工在辦理離職手續時,由綜合部返還此項費給員工本人;對未滿半年離職而收取工作服和勞保鞋成本的資金,每半年上交財務部,並建立收取、返還及上交金額台帳,備查。
④ 鎮海煉化每隔多少時間發一個班組勞保用品,包括手套,耳塞,口罩等
一個班組勞保用品,包括手套,耳塞,口罩等配發時間一般是一個班一次,每次生產開線時由班組長配發,下班時在統一收上去的。
⑤ 關於車間手套領用標准
普通員工每月固定六雙,由班長直接領取後發放,車間其他人員若需要領用手套車間勞保用品發放標准勞保用品對社會生活的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在一些時期是會需要和勞保用品打交道的,特別是某些職業中,總會需要發放勞保用品勞保用品領用流程各部門須指定勞保用品領料員。部門勞保用品領料員在當月使用量允許的范圍內領用勞保用品時,按勞保用品發放標准,開具《領料單》(領料單須有領料員和車間主管等相關人員簽字)到倉庫領取相關用品,倉庫管理人員按月度勞保用品的使用量標准予以發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行業標準的管理,確保行業標準的協調、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業標準是對沒有國家標准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准。行業標准不得與有關國家標准相抵觸。有關行業標准之間應保持協調、統一,不得重復。行業標准在相應的國家標准實施後,即行廢止。
第三條需要在行業范圍內統一的下列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准(含標准樣品的製作):
(一)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含代碼)、文件格式、制圖方法等通用技術語言;
(二)工、農業產品的品種、規格、性能參數、質量指標、試驗方法以及安全、衛生要求;
(三)工、農業產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維修方法以及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要求;
(四)通用零部件的技術要求;
(五)產品結構要素和互換配合要求;
(六)工程建設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及驗收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七)信息、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的技術要求及其管理技術等要求。
⑥ 一次性手套一般怎麼發放
一次性手套的選用原則、發放要求、正確使用方法1.選用原則(1)根據標准、行業標准或漏頃行地方標准選用。(2)根據生產作業環境、勞動強度以及生產崗位接觸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質、濃度(或強度)和防護用品的防護性能進行選用。(3)穿戴要舒適方便,不影響工作。2.對用人單位發放的要求(1)根據工作場所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經貿委2000年頒布的《一次性手套配備標返嘩准(試行)》中規定的工種分類目錄中的典型工種的一次性手套配備標准,為從業人員免費提供符合規定的護品。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護品。(2)到定點經營單位或生產企業購乎物買特種一次性手套。護品必須具有「三證」,即、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購買的護品須經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驗收。按照護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3)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護品的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做到「三會」:會檢查護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護品;會正確維護保養護品,並進行監督檢查。(4)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及時更換、報廢過期和失效的護品。(5)建立、健全護品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檔案,並切實貫徹執行和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3.一次性手套的正確使用方法(1)使用前首先做外觀檢查,以認定用品對有害因素防護效能的程度,外觀有無缺陷或損壞,各部件組裝是否嚴密,啟動是否靈活等;(2)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一次性手套;(3)在性能范圍內使用防護用品,不得超極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經、未經監測部門認可或經檢測達不到標准要求的產品;不能隨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