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宮妃子為什麼要帶指甲套
在清代宮廷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後宮嬪妃的小指、無名指戴著長長的指甲套,十分華麗。這種指甲套被叫做「護指」,亦被稱為「金驅」,顧名思義,就是保護指甲的套子。
明清時期,男性文人士大夫常以蓄甲表達自己養尊處優的地位,女性同樣不能免俗。實際上,中國女性蓄甲的習慣遠長於男性,這源於中國女性手指的獨特審美。
而且護指佩戴還比較講究:最多可以帶四指,日常一般戴在無名指和小指。而且雖然護指成對製作,但是後妃們一般不成對佩戴。
德齡在《清宮二年記》中記載:她第一次見慈禧時,見慈禧「右手罩以金護指,長約三寸;左手兩指,罩以玉護指,長短與右手同。」美國女畫家凱瑟琳·卡爾在《我眼中的慈禧太後》記載,慈禧太後指甲套是戴在「中指和無名指上,左手的甲套是翠玉做的,右手的是黃金的,鑲嵌著紅寶石和珍珠。」
當然,外國人一般不理解中國人的首飾審美,凱瑟琳·卡爾還寫到:「太後覺得把兩手鑲嵌著珍珠和紅寶石的金護甲套脫掉,露出右手的指甲比較好。我很欣喜,因為我覺得指甲套破壞了兩只手的對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