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2021年手套機行業前景怎麼樣
擴展閱讀
什麼花裙子組詞 2025-05-23 04:17:56
升降機皮帶怎麼調試 2025-05-23 04:00:54
皮衣上用什麼材料能畫畫 2025-05-23 03:48:49

2021年手套機行業前景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5-24 02:00:48

『壹』 大豪手套機觸摸屏失靈

觸摸屏作為設備的輸出,又稱之為觸控板和觸控屏,在智能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工業控制、公共信息的查詢、軍事領域、醫療領域、智能家居等廣泛運用。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或多或少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那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該如何進行檢修,以及它有一些什麼樣的常見故障呢?
當觸摸屏出現故障後,應首先檢查控制卡供電是否正常,Windows驅動是否正常安裝,然後檢查是否完成了Windows下的觸屏校準,「TouchscreenControl」中的參數是否正確,還需要檢查串口是否正常和串口線是否連接正常。
一、使用一段時間後觸摸無反應
觸摸屏,開機後正常使用一段時間後便無反應。觸摸屏故障分析處理分為如下三種情況:
1)某些應用場合,由於接地性能欠佳,會因為控制盒外殼布滿了大量的靜電,從而影響控制盒內部的工作電場,導致觸摸逐漸失效。此時用一根導線將控制盒外殼接地,重新啟動即可。
2)由於表面聲波觸摸屏工作時在觸摸屏的表面布滿了聲波,如果長期不擦觸摸屏,導致灰塵積累過多,阻擋了波的反射條紋,會造成觸摸屏不能正常工作。對於觸摸顯示器可用干凈的名片或紙幣透過顯示器前罩與工業觸摸屏的縫隙輕輕將四周反射條紋上的灰塵擦去,然後新啟動計算機。對於觸摸一體機可打開顯示器的前罩,用干凈的毛巾將四周反射條紋上的灰塵擦去,然後再重新啟動計算機。
3)許多觸摸一體機觸摸屏控制盒採用從一體機電源取電的方式而非從主機取電,所以還應檢查一體機電源5V輸出是否正確,有時瞬間電流過大,致使熔絲被燒,此時需更換熔絲。
二、觸摸屏局部無響應
觸摸屏,用手指觸摸顯示器屏幕後,局部地方無響應。觸摸屏局部無響應故障分析處理:可能是觸摸屏反射條紋局部被覆蓋,可用一塊乾的軟布進行擦拭乾凈。也有可能是觸摸屏反射條紋局部被硬物刮掉,將無法修復。
觸摸屏觸摸失靈怎麼辦(告訴你一些常見的故障以及檢修方法)(1)
三、觸摸屏正常但電腦不能操作
觸摸屏,經試驗其本身一切正常,但接上主機後,電腦不能操作。觸摸屏正常但電腦不能操作故障分析處理:可能是在主機啟動裝載觸摸屏驅動程序之前,觸摸屏控制卡接收到操作信號,只需重新斷電後,再啟動計算機即可。也有可能是觸摸屏驅動程序版本過低,需要安裝最新的驅動程序。
四、觸摸屏響應時間很長
觸摸屏,用手指觸摸顯示器屏幕後,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有反應。觸摸屏響應時間很長故障分析處理:可能是觸摸屏上粘有移動的水滴,只需用一塊乾的軟布進行擦拭即可。還有可能是主機檔次太低,如時鍾頻率過低,如屬於這種情況,最好能更換主機。
五、第一次啟動觸摸屏無響應
安裝驅動程序後第一次啟動觸摸屏無響應,一台觸摸屏,安裝驅動程序後第一次啟動觸摸屏便無響應。觸摸屏故障分析處理:首先確認觸摸屏線路連接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應關機後正確地連接所有線路。然後檢查主機中是否有設備與串口資源沖突,檢查各硬體設備並調整它們。
六、觸摸屏無響應
觸摸屏不能工作,觸摸任何部位都無響應。觸摸屏無響應故障分析處理:首先檢查各接線介面是否出現松動,然後檢查串口及中斷號是否有沖突,若有沖突,應調整資源,避開沖突。再檢查觸摸屏表面是否出現裂縫,如有應及時更換。檢查觸摸屏表面是否有塵垢,若有,用軟布進行清除。檢查控制盒上的指示燈是否工作正常,正常時,指示燈為綠色,並且閃爍。如果上面的部分均正常,可用替換法檢查觸摸屏,先替換控制盒,再替換工業觸摸屏,最後替換主機。
以上就是小優為大家整理的觸摸屏常見的故障以及檢修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優奕視界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工業顯示屏、工業級觸摸屏及光學貼合產品研發製造,產品廣泛運用在醫療設備、工業手持終端、物聯網終端以及智能家居。在工業顯示屏、工業觸摸屏、以及全貼合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發、製造經驗,屬於工控顯示行業領導者。

『貳』 勞保用品發展前景咋樣

勞保用品發展前景怎樣?我感覺現在勞保用品現在發展前景不是太客觀,因為現在不管企業還是個體,都不給員工發勞保用品,大企業也是同樣為了省錢給員工們和職工們都不發了,那麼他就不用購買了,所以我覺得勞保用品發展前景不是那麼太可觀的

『叄』 我想創業干織手套這個行業,請問一下,手套機24小時開機,使用壽命能用幾年!聽說使用壽命不長!是真的嗎

磨損當然有,一般10年是沒有 問碧橋題的,易友賀損件你可以更換的再說了你更換了 新的原件也就從新計算時間了 啊 你 可以好慧派進這個群125781908問問這里,有很多的生產手套的

『肆』 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有沒有前途

醫療器械也分研發崗,銷售崗,生產崗,檢驗崗,售後崗等等,無論什麼行業都一定要在其核心崗位才有前途。整體來說醫療器械行業是朝陽產業,但現在已經不如前幾年那麼容易做了,多學科綜合交叉,要懂法律法規

醫療器械按國家規定總共分一類,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的分別。

一類的醫療器械最是簡單了,這可以直接寫入經營范圍中,不用做任何的審批。

二類有些不同,因為需要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應當加以控制的醫療器械;所以需要到市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的。

三類醫療器械是最高級別的醫療器械,也是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是指植入人體,用於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所以三類一定要審批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

國內的醫療行業前景非常好,用一個詞來形容是未來可期,但是還是要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因為國內起步較晚,大部分產品都還出去被國外壟斷,國內的技術水平還跟不上,所以也就導致了可替代性差。

但是目前醫械行業待遇普遍比同類職位高一些,所以還是可以嘗試入門。

但是醫械行業有一個不好處就是壁壘太深,既需要行業知識又需要醫療知識,所以人才的培養也比較久,也就造成人才的斷層或者延後性。

2020年疫情暴發並蔓延至今,為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形成中長期的利好。隨著國內外疫情管控措施更加有效、疫苗接種逐漸普及,新冠疫情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逐漸縮小。沃倫·巴菲特曾言,「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那些「沒穿泳褲」的企業(老產品增長乏力,產品研發能力薄弱),正在焦急尋找解決中長期市場需求的出路。眾成醫械研究院基於國內醫療器械產業大數據平台,深度分析2020年疫情前後國內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發展成績、業績驅動因素,並對未來發展主線做出預判。

一、2020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發展概覽

01

醫療器械行業指數漲幅達35%

2020年以來(從2020年1月2日始至2021年5月19日止),申萬醫葯生物一級子行業指數上漲41%,二級子行業醫葯器械上漲35%,同期上證綜指上漲13.80%,在申萬一級子行業中,醫療器械漲幅第七。

02

上市數量和市值雙雙破新高

近年來,受益於港交所IPO制度變革、創業板注冊制落地、特別是科創板注冊制的實行,醫療器械企業迎來了上市高峰期。 截止2021年5月19日,已發行上市醫療器械企業達109家;2019-2021年5月,共有46家醫療器械企業上市(科創板31家),占據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42.2%。

從市值分布看,100億市值以上佔比 54%, 千億市值以上有邁瑞醫療(5651億元)、萬泰生物(1433億元)、愛美客(1361億元)、華熙生物(1114億元),漲幅均超過150%,均創新高。

其中愛美客、華熙生物的業務均以玻尿酸為主。受益於HPV與新冠檢測產品的發力,萬泰生物自2020年4月上市以來,一年漲幅超25倍(2522.22%),漲幅位列國內醫療器械上市公司首位。

03

總體營業收入增速達51.91%

2020年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去年增長51.91%,較去年增速高26.70個百分點。100億市值以上上市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去年增長64.78%,較去年增速高32.62個百分點。

04

疫情相關產品注冊數量猛增

受新冠疫情影響,疫情相關產品注冊如雨後春筍。

從整個行業來看, 據眾成醫械大數據平台統計,2020年醫療器械新增注冊產品中,注冊數排名前五的依次為: 隔離衣、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隔離面罩和醫用隔離眼罩,這五類產品均為疫情防護產品。

從上市企業來看, 2020年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申請注冊的醫療器械產品數排名前五的分別為: 核酸提取或純化試劑、樣本稀釋液、醫用外科口罩、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檢測試劑、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均與疫情相關。

二、疫情下醫療器械產業分化程度加深

根據109家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的主營業務,可分為7個一級細分行業、30個二級細分行業。

新冠疫情主要利好疫情防護、新冠診斷、新冠治療、新冠疫苗等相關醫療器械領域。 其中,與疫情防護相關的低值耗材增長最為明顯,同比增長達105.3%;其次是與新冠診斷相關的體外診斷行業,同比增長61.9%;與新冠治療相關的醫療設備行業則同比增長25.7%。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亦帶動疫苗注射器等低值耗材市場需求的增加。

新冠疫情對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疫情流行期間醫療機構服務受限,住院患者和手術量大幅減少,使骨科、口腔、心血管介入等高值耗材產品銷售受到沖擊。

01

業績受益領域

(1)疫情防護:醫用高分子耗材、衛生材料及敷料領長

疫情防護涉及的醫療器械主要包括口罩、防護服、手套等產品,目前國內疫情趨於穩定,但海外疫情仍處於水深火熱,防疫物資出口需求較大。

醫療器械防疫物資主要涉及低值耗材的醫用高分子耗材、衛生材料及敷料兩個細分行業,2020年同比增長分別高達232%、200%。 主營產品為醫用手套、醫用口罩的英科醫療、振德醫療、中紅醫療、穩健醫療、藍帆醫療、南衛股份、奧美醫療的業績表現,大大好於陽普醫療、拱東醫療、維力醫療等非疫情防護物資生產企業。

其中,英科醫療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564%,按2020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計算,已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一次性手套供應商。振德醫療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457%,為浙江省提供了超過60%以上的醫用口罩供應量。

眾成醫械大數據平台數據顯示,振德醫療在2020年注冊了8款I類產品、2款II類產品,其中與疫情相關的注冊產品為一次性使用隔離衣、醫用隔離鞋套。

(2)新冠診斷:分子診斷和POCT齊頭並進

新冠診斷主要涉及的醫療器械產品包括體溫測量、血氧儀、新冠檢測試劑及相關的采樣管、核酸提取或純化試劑等。新冠檢測試劑無疑是疫情的長期受益者,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中長期並存,疫情不消除,檢測產品作為一次性消耗品,將有穩定長期的增量。 新冠診斷涉及分子診斷、POCT、家用醫療設備三個細分領域,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高達165%、158.3%、78%。

從新冠檢測試劑來看,受益於國內外新冠檢測的需求,上市公司的業績取得了爆發增長。 2020年營收增幅排名前五為聖湘生物、東方生物、之江生物、碩世生物、明德生物,收入同比均增長400%以上。

其中,聖湘生物營收增幅更是達到1204%,海外收入由2019年的1814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24.25億元,新冠核酸檢測產品服務全球近16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眾多國家的新冠核酸檢測主導方案,部分國家市場佔有率超過80%,歐洲已成為聖湘生物新冠產品第一大出口地區。

從新冠監測產品來看,測體溫判斷有無發熱是診斷的必要條件之一,而血氧含量更是一個易於檢測且便於判斷肺部病變程度的重要體征指標。 額溫計、血氧儀成為九安醫療2020年業績暴增點,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去年增長184%,海外收入由2019年的4.6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48%。2020年久安醫療額溫計的最高產能加速爬坡,日產能突破5萬,月產能突破100萬支,2020年7月8日,該產品在亞馬遜平台單日銷量突破20502台。

據眾成醫械大數據平台顯示,九安醫療在2020年新注冊了兩款Ⅱ類產品,分別為紅外耳溫計和醫用脈搏式血氧儀,助力九安醫療在新冠監測領域持續發力。

(3)新冠治療:生命信息與支持設備表現突出

新冠治療涉及的生命信息與支持設備,主要包括心電監護儀、呼吸機、制氧機、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麻醉機等醫療設備,2020年該細分行業上市企業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9%。

在該領域上市公司中,永勝醫療營業收入增長最快,2020年同比增長116%。永勝醫療成功把握冠狀病毒病的契機,轉型成為呼吸領域的全球主要醫療技術供貨商。2020年公司呼吸產品收入同比增長285.6%,占營業收入比重上升28個百分點。

(4)新冠疫苗:注射穿刺耗材需求方興未艾

除了疫苗生產商,注射器等低值耗材為新冠疫苗的主要受益領域。 注射器類公司康德萊財務報表顯示,2021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60%,業績增長主要來源於注射器類產品受市場需求變化大幅增加,穿刺針類中集采產品受集采中標後執行也有快速增長。據眾成醫械大數據平台顯示,康德萊在2020年新增了16款注冊產品,包括14款產品為低值耗材產品(其中1款注射器、2款病毒采樣管)和2款醫用口罩產品,未來康德萊還將在低值耗材領域不斷拓寬自身的產品類型和產品線。

02

高值耗材業績受創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正常的診療甚至住院工作受到限制。二級細分行業中業績增速下降前五領域為心血管介入、手術室耗材類、骨科耗材、醫技耗材類、口腔高值耗材, 2020年的營業收入增幅較2019年營業收入增幅分別下滑41%、41%、34%、27%、25%。

上述領域的上市公司中,微創醫療涵蓋心血管介入和骨科耗材兩大領域,業績下降最明顯。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42.33億元,同比去年下降24%。

其中,心血管介入業務較去年下降44.6%,營收佔比由2019年的33.4%佔比下降至22.3%;骨科耗材業務同比下降13.7%,其中國內骨科耗材業務同比增長10.1%,海外骨科耗材業務下降16.8%。

三、後疫情時代醫療器械

業績驅動及發展主線

01

剖析業績背後驅動因素

用營業收入增長率和研發投入佔比分別代表上市醫療器械企業的業績增長和研發投入情況,以這兩個維度為橫縱坐標,以兩者均值的交點為原點,劃分為四象限,分別代表四種業績增長類型:市場驅動型、技術驅動型、蓄勢待發型和增長乏力型。

(1)「市場驅動型」:未來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指研發投入低於均值,疫情受益程度高於均值的外生型增長領域。市場需求是疫情期間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疫情過後,業績增長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主要包括以聖湘生物等為代表的IVD領域;以英科醫療、振德醫療和中紅醫療等為代表的低值耗材領域;以魚躍醫療等生命信息與支持設備領域。

(2)「技術驅動型」:內生增長動力相對充足

指研發投入、疫情受益程度均高於均值的內生型增長領域。研發創新是疫情期間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疫情過後,仍將具備業績增長動力。主要包括明德生物和華大基因等為代表的IVD領域;以大博醫療(骨科)和啟明醫療(心血管)等為代表的高值耗材領域;以邁瑞醫療和理邦儀器等為代表的醫學影像設備領域。

(3)「蓄勢待發型」:將迎來中長期需求釋放

主要指研發投入高於均值,疫情受益程度低於均值的領域,疫情期間市場需求受到抑制,疫情過後,業績將迎來需求釋放的中長期利好。主要包括高值耗材(心血管、口腔、醫美)等領域,如樂普醫療、賽諾醫療、微創醫療等。

(4)「增長乏力型」:亟需實現業績突破發展

主要指研發投入、疫情受益程度均低於均值的領域,由於疫情期間未能把握市場機遇,疫情過後,在尋求業績增長點方面存在較大壓力,如新華醫療在疫情期間全力保障抗疫物資供應,彰顯國企責任擔當。2020年1月30日,新華醫療就已經向疫區發送洗手消毒液24萬余瓶,表面消毒濕巾50多萬片,空氣消毒器2450台,然而其主營的醫用滅菌設備、滅菌耗材等大多為低附加值產品,且新產品培育進展慢,業績增長有限;凱利泰則因其主營骨科耗材產品面臨國家集采壓力,而使業績受到影響。

01

醫療器械發展三大主線

(1)市場擴容:直擊全球疫情新需求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主動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物質和技術援助,有序出口口罩、檢測試劑、制氧機、醫療監護儀等防疫物資。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推特賬號2021年4月底表示,800台制氧機已從中國香港空運至印度首都德里,本周還將運去1萬台。此外,中國新冠疫苗已出口全球10多個國家,出口數量全球第一,與此同時加大了疫苗注射器械的需求。美國BD公司曾披露,全美庫存的一次性注射器只有1500萬支,如果不加速生產,難以應對新冠疫苗接種的需求。在此需求下,國內注射穿刺器械企業迎來加速向海外市場滲透的機遇。

(2)技術創新:奏響進口替代主旋律

疫情暴露了國內在醫療器械高端產品和核心原材料方面的不足,進口替代仍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國家「十四五」規劃在「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專欄針對高端醫療裝備,提出要突破腔鏡手術機器人、體外胰肺氧合機等核心技術,研製高端影像、放射治療等大型醫療設備及關鍵零部件。發展腦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植入介入產品。除了加大研發投入,並購也是實現技術升級的重要手段,如聖湘生物橫向並購老牌企業科華生物,擴充業務線;邁瑞醫療縱向並購海肽生物(Hytest,芬蘭頂級免疫原料商),加強核心研發能力建設。

(3)消費升級: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擁有超14億人口,作為全球的第二大消費市場,激活民眾的消費需求是打通經濟內循環的主要驅動因素。口腔、眼科、醫美等消費性醫療器械產品逐漸成為強需求,例如消費升級推動角膜塑形鏡等高端眼科器械產品、隱形正畸等口腔器械產品、玻尿酸等醫美器械產品快速發展。

目前醫療行業總體還是不錯的。當然醫療行業下面又細分很多,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市場,售後等等,除外銷售,其餘都是技術性要求很專。目前國內的醫療器械還是以模仿為主,符合當前國內行情。

我和銷售及技術支持接觸最多,現在有線上和線下銷售,兩種銷售方式我都接觸過,但最重要是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快捷;技術要求就是有亮點,不能普羅大眾。

首先看你從事的醫療器械行業什麼工作了。我拿我個人經歷來說吧,我原來從事是偏向軟硬體開發的,總體來講,大部分醫療器械軟硬體技術相對其他行業有點落伍了,可能和制度有關吧。此外,整個行業在各種規章制度下比較死板,效率底下。如果你是畢業生,後面從事研發,還是建議你先去其他行業大公司多歷練一下,再考慮醫療行業吧。

只要有人就會得病,得病就得治!所以非常有前途,不過就看自己怎麼做了。如果你大伯或者二叔是醫院的院長,恭喜你,又一個億萬富翁出現了!

醫療器械行業主要上市企業: 邁瑞醫療(300760)、華大基因(300676)、迪安診斷(300244)、美康生物(300439)、魚躍醫療(002223)等。

本文核心數據: 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醫療器械進口產品數量、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進口排名、醫療器械國產化排名

國內醫療器械進口超兩萬件

受益於經濟水平的發展, 健康 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保持著穩步增長。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341億元,同比增長19.55%。隨著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技術革新及產業鏈成熟,市場容量將會不斷擴大,加之疫情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巨大推動作用。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大約為7950億元。



不過國內有不少醫療器械依賴於進口。2018年,我國有25606件醫療器械進口。截至2020年底,中國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共計26713件。其中,進口產品Ⅰ類9694件、Ⅱ類9053件、Ⅲ類7966件。



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進口下滑

從中高端醫療器械細分產品來看,2020年體外診斷試劑進口數量高達4962件,位居第一;無源植入器械進口1639件,排名第二;口腔科器械進口1461件,排名第三。



從進口數量來看,進口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前十位2020年的進口數量均較上年減少,並且減少數量均在百件以上,同時也是2020年國內進口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中進口減少最多的產品。



國產化減少中高端產品進口依賴

從目前國內醫療器械產品發展來看,國產化替代成為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進口下滑的主要原因。2017年,國內僅有518項二級醫療器械產品國產化率超過50%,到2020年,這一數字達到881項,增長了70%。國內醫療器械國產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2017-2020年,國內骨科手術器械、口腔科器械、無源手術器械、眼科器械等一眾中高端醫療器械國產化率表現突出,前十類醫療器械產品均有超過10個品類實現50%以上的國產化率。這也促使我國減少對於中高端醫療器械進口的依賴。



不知道你所從事的是那種醫療器械,醫療器械屬於醫療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醫療器械的改進和提升完全可以打開或者是產生一種新的醫療方向,可以大大減輕對應領悟的病人在治癒病情過程中承受的巨大傷害,尤其是一些內科手術,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微創手術,比起以前沒有微創手術的時代,病人在相關手術的過程中感受的痛苦是不一樣的,先進的醫療器械大大減輕了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的痛苦以及術後的恢復時間,創傷面小了很多,但是手術的效果和精確度提高了很多,你說這不是對病人最大的福音么,所以我感覺醫療器械也是很有發展的一個行業領域,正是由於如此的重要,可能國家會在這個領域投入更多和更大的關注力,去良性的推動這個方向的發展,與此同時相關的研究機構也在密切的配合推動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改革和前進。一點自己的看法。

估計大型的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企業會好點!醫保局的成立將倒逼醫療改革。葯品醫療機構零差價了,4+7帶量采購已在全國展開;下一步就是醫療器械最遲不會超過2021年。

就看醫療器械的質量,適用性。及從事銷售醫療器械的,推銷能力,把控售價,及售後服務等!

『伍』 包裝材料的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睜拿,對微波食品、休閑食品及冷凍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這將直接帶動相關食品包裝的需求,中國食品與包裝機械業在今後的一段長時間內將維持正增長。預計「十一五」期間,中國包裝工業的總產值可望達到4500億元人民幣,並保持年均7%的增長速度。從2011年到2015年,總產值可望突破6000億元,每年平均增速約維持在16%的水平。以產品分類,中國源早租紙包裝製品產量到2015年可達3600萬噸,塑料包裝製品946萬噸,金屬包裝製品491萬噸,玻璃包裝製品1550萬噸,包裝機械120萬台套。預計未來循環經濟將成為包裝行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包裝廢資源回收利用將實現產業化、綠色包裝材料將獲得大力開發和發展、包裝基礎工業也將加快發展。分雹兆類
紙包裝材料:包裝紙蜂窩紙、紙袋紙、乾燥劑包裝紙、蜂窩紙板、牛皮紙工業紙板、蜂窩紙芯;
塑料包裝材料:PP打包帶、PET打包帶、撕裂膜、纏繞膜、封箱膠帶、熱收縮膜、塑料膜、中空板;
復合類軟包裝材料:軟包裝、鍍鋁膜、鐵芯線、鋁箔復合膜、真空鍍鋁紙、復合膜、復合紙、BOPP;
金屬包裝材料:馬口鐵鋁箔、桶箍、鋼帶、打包扣、泡罩鋁、PTP鋁箔、鋁板、鋼扣;
陶瓷包裝材料:陶瓷瓶、陶瓷缸、陶瓷壇、陶瓷壺;
玻璃包裝材料:玻璃瓶、玻璃罐、玻璃盒;
木材包裝材料:木材製品和人造木材板材(如膠合板、纖維板)製成的包裝,如木箱、木桶、木匣、木夾板、纖維板箱、膠合板箱以及木製托盤等;
其它包裝材料/輔料:
燙金材料:燙金材料、鐳射膜、電化鋁燙金紙、燙金膜、燙印膜、燙印箔、燙印箔、色箔;
膠粘劑、塗料:粘合劑膠粘劑、復合膠、增強劑、澱粉粘合劑、封口膠、乳膠、樹脂、不幹膠;
包裝輔助材料:瓶蓋手套機、模具、墊片、提手、襯墊噴頭、封口蓋、包裝膜。

『陸』 中國的醫療器械發展前景怎麼樣

2021年進出口貿易額首超250億美元

中國醫療器械涵蓋行業十分廣泛,根據iFind、Choice等資料庫整理統計的醫療器械進出口規模數據,2017-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進出口貿易總額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進出口總額達到358.6億美元。2017-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整體處在貿易順差地位,2020年中國在疫情中率先恢復經濟和工業生產,為全球新冠疫情做出了傑出貢獻,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貿易順差達到55.34億美元,2021年回落至47.17億美元。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柒』 手套機一天的純利潤是多少,一台的價格是多少

利潤和投入的成本、產出、接的單量等有關,需以實際利潤為准。不同商家、不同型號的手套機價格一般有區別,可貨比三家,多方綜合比較。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捌』 包裝材料(詞語)詳細資料大全

包裝材料是指用於製造包裝容器、包裝裝潢、包裝印刷、包裝運輸等滿足產品包裝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屬、塑膠、玻璃、陶瓷、紙、竹本、野生蘑類、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復合材料等主要包裝材料,又包括困扎帶尺宏、裝潢、印刷材料等輔助材料。

包裝材料在整個包裝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發展包裝技術、提高包裝質量和降低包裝成本的基礎。因此,了解包裝材料的性能、套用范圍和發展趨勢,對合理選用包裝材料,擴大包裝材料來源,採用新包裝和加工新技術,創造新型包裝和包裝技術,提高包裝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本介陵銀冊紹

  • 中文名 :包裝材料
  • 外文名 :Packaging Materials
  • 用於製造 :包裝容器
  • 屬性 :材料
簡介,發展前景,分類,塑膠薄膜,特性,優點,

簡介

是指用於製造包裝容器、包裝裝潢、包裝印刷、包裝運輸等滿足產品包裝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既包括金屬、塑膠、玻璃、陶瓷、紙、竹本、野生蘑類、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復合材料等主要包裝材料,又包括困扎帶、裝潢、印刷材料等輔助材料。

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微波食品、休閑食品及冷凍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這將直接帶動相關食品包裝的需求,中國食品與包裝機械業在今後的一段長時間內將維持正增長。預計「十一五」期間,中國包裝工業的總產值可望達到4500億元人民幣,並保持年均7%的增長速度。從2011年到2015年,總產值可望突破6000億元,每年平均增速約維持在16%的水平。 以產品分類,中國紙包裝製品產量到2015年可達3600萬噸,塑膠包裝製品946萬噸,金屬包裝製品491萬噸,玻璃包裝製品1550萬噸,包裝機械120萬台套。預計未來循環經濟將成為包裝行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包裝廢資源回收利用將實現產業化、綠色包裝材料將獲得大力開發和發展、包裝基礎工業也將加快發展。

分類

紙包裝材料:包裝紙蜂窩紙、紙袋紙、乾燥劑包裝紙、蜂窩紙板、牛皮紙工業紙板、蜂窩紙芯; 塑膠包裝材料:PP打包帶、PET打包帶、撕裂膜、纏繞膜、封箱膠帶、熱收縮膜、塑膠膜、中空板; 復合類軟包裝材料:軟包裝、鍍鋁膜、鐵芯線、鋁箔復合膜、真空鍍鋁紙、復合膜、復合紙、BOPP; 金屬包裝材料:馬口鐵鋁箔、桶箍、鋼帶、打包扣、泡罩鋁、PTP鋁箔、鋁板、鋼扣; 陶瓷包裝材料:陶瓷瓶、陶瓷缸、陶瓷壇、陶瓷壺; 玻璃包裝材料:玻璃瓶、玻璃罐、玻璃盒; 木材包裝材料:木材製品和人造木材板材(如膠合板、纖維板)製成的包裝,如木箱、木桶、木匣、木夾板、纖維板箱、膠合板箱以及木製托盤等; 其它包裝材料/輔料: 燙金材料:燙金材料、鐳射膜、電化鋁燙金紙、燙金膜、燙印膜、燙印箔、燙印箔、色箔; 膠粘劑、塗料:粘合劑膠粘劑、復合膠、增強劑、澱粉粘合劑、封口膠、乳膠、樹脂、不幹膠; 包裝輔助材料:瓶蓋手套機、模具、墊片、提手、襯墊噴頭、封口蓋、包裝膜。

塑膠薄膜

PE纏繞膜是工業用裝膜製品,具有拉伸強度高,延伸率大、自粘性好,透明度高等物點。用於手工纏繞膜,也可用於機用纏繞膜,可廣泛套用於各種貨物的集中包裝。PE纏繞膜主要由幾種不同牌號的聚工烯樹脂混合擠出而成,具有抗穿刺,超強度高性能,對堆放在托板上的貨物進行纏繞包裝,使包裝物更加穩固整潔,更超強防水作用,被廣泛使用,在外貿出口、造紙、五金、塑膠化工、建材、食品醫葯行業。
PE拉伸纏繞膜、 PE分切纏繞膜 LLDPE拉伸纏繞膜,是以高品質的LLDPE為基材,別配加優質的增粘劑,經加溫、擠壓、流延,再經激冷輥冷卻而成,具有韌性強、高彈性、防撕裂、高粘性、厚度薄、耐寒、耐熱、耐壓、防塵、防水、有單面粘及雙面粘等優點,在使用時可以節省材料、節省勞動力、節省時間,廣泛套用於造紙、物流、化工、塑膠原料、建材、食品、玻璃等方面。

特性

單元化:這是纏繞膜包裝的最大特性之一。藉助薄膜超強的纏繞力和回縮性,將產品緊湊地、固定地困紮成一個單元,使零散小件成為一個整體,即使在不利的環境下產品也無任何鬆散與分離,度且沒有尖銳的邊緣和粘性,以免造成損傷。 . 初級保護性:初級保護性提 *** 品的表面保護,在產品周圍形成一個很輕的、保護性外表,從而達到防塵、防油、防潮、防水、防盜的目的。尤為重要的是纏繞膜包裝使包裝物品均勻搏汪受力,避免受力不均對物品造成損傷,這是傳統包裝方式(困扎、打包、膠帶等包裝)無法做到的。 . 壓縮固定性:藉助纏繞膜拉伸後的回縮力將產品進行纏繞包裝,形成一個緊湊的、不佔空間的單元整體,使產品各托盤緊密地包裹在一起,可有效地防止運輸過程中 產品的相互錯位與移動,同時可調整的拉伸力可以使硬質產品緊貼,使軟質產品緊縮,尤其是在菸草業以及紡織業中有獨特的包裝效果。 . 成本節約性:利用纏繞膜進行產品包裝,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採用纏繞膜只有原本箱包裝的15%左右,熱收縮膜的35%左右,紙箱包裝的50%左右。同時可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包裝效率以及包裝檔次。

優點

厚度薄,性能價格比好 外觀透明,雙面粘 無毒、無味、安全性好 使用方便,效率高 抗緩沖強度高 良好的回縮率 抗刺穿 防撕裂性能好

『玖』 我想開一個小的勞保手套廠一台機器大概多少錢一台機器一天織多少手套

開一個小的勞保手套廠,一台全自動的機器每台2000元左右,再貴一點的6000元左右。廠家還可以提供免費安裝,以及免費的操作技術。建議和廠家簽合同,了解售後及保修服務。

一台手套機器一天能產300雙勞保手套,批發價8毛錢一雙,每雙手套的利潤在1毛錢左右,一台手套機一天賺30元錢,一年下來一台手套機利潤不過1萬元。

因此沒有規模很難維持下去,而且,現在手套機都是電腦全自動的,一個人可以看管50台機器,如果有了生產規模,手套加工廠利潤還是可以的。

(9)2021年手套機行業前景怎麼樣擴展閱讀:

勞保行業的競爭激烈,一些實力小、做工低劣的、產品質量差的小廠家將會面臨著淘汰。同時勞保產品營銷渠道也在發生產變化,從實體店,到網路。

從綜合性平台,到專業性平台,這些都是必然的變化趨勢。綜合性平台的服務費用高,大大增加了勞保企業的銷售經營成本,讓很多的廠家苦不堪言。

所以很多的企業都在想著專業化的平台,或者自建平台的方式在進行著線上的營銷。預計在2020年將會有更多專業性平台出現在網路上。

『拾』 醫療器械行業前景如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邁瑞醫療(300760)、華大基因(300676)、迪安診斷(300244)、美康生物(300439)、魚躍醫療(002223)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醫療器械企業佔比等

行業概況

1、定義

根據2021年3月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體;其效用主要通過物理等方式獲得,不是通過葯理學、免疫學或者代謝的方式獲得,或者雖然有這些方式參與但是只起輔助作用;其目的是:

2、產業鏈剖析

醫療器械行業技術進步、企業成長和市場擴展等都與上下遊行業有著密切的關系。上遊行業的科技進步將直接影響到醫療器械的技術走向。醫療器械行業的上遊行業為醫療器械零組件製造,涉及的行業有電子元件、原材料、軟體系統、新興技術等領域。其中電子元件行業為大型醫療設備提供電子元件、電路板、晶元等電子零部件;原材料行業為醫療器械行業設備生產提供特殊材料等。國家的基礎工業如橡膠、塑料、電子、鋼鐵、緊固件、有色金屬等上遊行業加工製造能力決定了醫療器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質量、技術水平和成本。同時,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也為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創新注入新鮮血液。

醫療器械行業的中遊行業為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銷售以及服務的相關行業。

醫療器械的下游產業是醫療衛生行業,醫療衛生行業是為全社會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產品的要素、活動和關系的總和,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是醫治和預防疾病、保障全民身體健康、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業的運行主體是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計劃生育機構、愛國衛生運動機構以及醫療衛生研究機構等,其中最為重要的主體是各級各類醫院。

在行業上游領域,代表企業主要有水晶光電、住友瑞科、衛寧健康、樂普醫療等企業,中游企業主要有美敦力、雅培等國際企業和邁瑞醫療、魚躍醫療等國內企業,產業鏈下游主要為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其他醫療機構和第三方檢驗/體檢機構等。

行業發展歷程:目前處在高治療發展階段

在2000年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在50年代~60年代的改造調整背景下,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有較大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2000-2015年期間,我國醫改政策導致衛生機構需進行器材和設備的更換以及補充,刺激了我國中低端產品和技術的快速增長。但高值醫療器械市場被進口產品佔領。在2015年後,我國醫療器械創新政策頻出,頭部企業積極布局,創新醫療器械如雨後春筍般湧出。此外,為加速國產化替代,我國頒發了相關政策;個別省份像是江蘇省等更是禁止進口產品在公立機構中進行招標。

產業發展現狀

1、行業整體情況:醫療設備佔比近60%,整體國產替代水平較低

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國產替代發展相對較弱,尤其在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國產替代程度整體相對較低,是醫療器械領域國產替代「窪地」,相關細分產品發展現狀如下:

註:滿分★★★★★,☆為半星。

從細分市場結構來看,2021年中國醫療設備行業占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中游細分產品的市場規模的最大比重,達到5533億元,佔比59.91%。

2、高值醫用耗材:2021年市場規模近1500億元

由於目前行業並沒有對高值醫療器械的准確定義,廣義上高值醫療器械為全部高價格的醫療器械,前瞻則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1版)》鎮埋中的定義將狹義的高值醫用器械定義為一般對安全至關重要、生產使用圓旅氏必須嚴格控制、限於某些專科使用且價格相對較高的醫療耗材。

受益於經濟水平的發展,健康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高值醫療器械市場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國高值醫療器械市場保持著穩步增長。根橘散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1)》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高值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1305億元,受疫情影響僅同比小幅增長3.74%。隨著我國高值醫療器械行業的整體技術革新及產業鏈成熟,中國高值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或持續上升,初步統計,2021年中國高值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或接近1500億元,同比上升12.03%。

3、低值醫用耗材:2021年市場規模超1100億元

低值醫用耗材是指醫院在開展醫療服務過程中普遍應用的價值較低的一次性醫用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針、無菌手套、手術縫線、手術縫針、手術刀片、紗布、棉簽、醫用口罩等。

受疫情全球范圍蔓延的影響,2020年低值醫療耗材市場,尤其是口罩、防護服等應急防控耗材,短時間內需求呈十倍以上爆發。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1)》,2020年我國低值醫用耗材市場規模約為970億元,同比增長25.97%。據初步統計,2021年中國低值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或近1200億元,同比上升21.09%。

4、醫療設備:2021年市場規模超5500億元

醫療設備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軟體。醫療設備是醫療、科研、教學、機構、臨床學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醫用醫療設備,也包括家用醫療設備。

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全國乃至全球以監護儀、呼吸機、ECMO為代表的醫用設備銷售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1)》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設備市場規模達4556億元,同比增長26.52%。據初步統計,2021年中國高值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或超5500億元,同比上升21.44%。

5、IVD(體外診斷):2021年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

IVD(體外診斷),從廣義上講,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各種體液、細胞、組織樣本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從狹義上講,體外診斷產業主要指體外診斷相關產品,包括體外診斷試劑及體外診斷儀器設備。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中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體外檢測帶入了民眾的視野。疫情爆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需求暴增。國家葯監局針對核酸檢測試劑盒開辟了快速審批通道,不少產品快速上市,體外診斷企業業績也隨之「一飛沖天」。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國體外診斷行業飛速發展。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1)》數據,2020年體外診斷(IVD)市場規模達890億元,同比增長24.30%。據初步統計,2021年中國高值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或超1000億元,同比上升19.73%。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省分布最多

根據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生產醫療器械產品的企業數量有28954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北、湖北、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其中,廣東共有5221家企業,江蘇共有3580家。

2、企業競爭:以非上市企業為主

2021年,我國醫療器械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528億元,約占整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的27%。由此可見,我國醫療器械仍以非上市企業為主。

當下,邁瑞醫療、英科醫療、樂普醫療、東方生物、新華醫療的營業收入在上市企業當中為TOP5。其中,邁瑞醫療在上市企業規模的市場份額約為10%,在整個市場的市場份額約為3%。

註:左邊是在上市企業規模中的市場份額,右邊是在整個市場規模的市場份額。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1、2027年市場規模或超2萬億

醫療器械行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未來隨著中國醫療體系的不斷發展,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或將持續上升。

基於此,前瞻估測2027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或將超過2.5萬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18%。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