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包導尿流程、視頻步驟教程、示意圖
導尿包適用於導尿術,為了避免感染,一定要在無菌環境下操作,將導尿管慢慢經過尿道然後插入膀胱,然後進行引流尿液。不過尿包導尿流程有不少人感興趣,下面跟著我了解一下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包導尿流程、視頻步驟教程以及示意圖。
一次性使用無菌導侍則尿包導尿流程:
1、先將一次雹運性無菌導尿包準備哈,操作者一定要先洗手,口罩也應該佩戴好,並且佩戴上無菌手套。
2、將一次性導尿包拆開以後,將導尿包中的物品都放入專門器械盤上面,然後拿到患者旁邊。
3、將病人的身份核對好,操作之前應該向患者解釋要做什麼,讓患者放鬆下來。在患者沒有辦法起身前提下,操作者需要幫助患者褪去褲子,為了避免患者尷尬,在腿部蓋上被子,近的地方可以蓋上毛巾。
4、患者需要選取屈膝位,病人的臀下面需要墊上中單、膠單、墊巾等,並且對外陰和老肆棚尿道口進行初步的消毒,插入導尿管之前還需要再消毒一次,接著慢慢插入導尿管並且進行導尿操作。不過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導尿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好。
5、導尿完成之後,需要將現場清理干凈。
㈡ 導尿包使用導尿步驟視頻
臨床上導尿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操作,在外科手術中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尤其是尿道損傷、尿瀦指檔困留等疾病,而進行導尿手術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無菌操作,避免發生感染,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導尿包使用導尿步驟以及視頻。
導尿包導尿步驟:
1、操作者應該先洗手,然後將導尿包打開,帶上導尿包中搭配的無菌手套,對陰部以及尿道口都需要消毒處理。
2、接著就是鋪無菌孔巾,打開消毒包並且更換無菌手套,然後用棉球再對尿道口消毒一下更好,記住每一個棉球只能用一次,需要注意細節。
3、需要檢查導尿管是否通暢,然後對導尿管進行潤滑,將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導尿管外端應該用止血鉗夾閉,並且將開口置於消毒彎盤當中,一般來說唯念男性大概插入15-20厘米,女性6-8厘米。然後將導尿蠢蘆管固定好,將尿液引入到無菌盤內,再將尿管球的球囊注水,接著就是接引流袋,這樣導尿基本算是完成了。
4、導尿接受後,拔出導尿管並且脫去手套,孔巾撤下了,然後擦洗一下外陰,協助患者將褲子穿好,將用物都清理好,同時應該做好相關記錄。
㈢ 導尿術操作步驟
導尿術操作流程圖
操作者:
素質要求(著裝、儀表、態度)
洗手
無菌導尿包:彎盤1、治療碗1、小葯杯1(棉球4個)、洞巾1、小鑷子1
用物准備 標本瓶1、20ml注射器(內有10ml生理鹽水)1、導尿管2、紗布2、血管鉗2
初步消毒包:治療碗1(不少於15個棉球)血管鉗1、彎盤1、手套1隻
其他物品:無菌持物鉗1、無菌手套2副、碘伏、橡膠單、治療巾、便盆
推治療車
至床旁 (核對信息、取得合作) 助手操作:
脫左側褲腿蓋右側,蓋被遮擋上身,減少暴露,取屈膝仰卧位,充分暴露外陰,協助操作者於病人臀下墊橡膠單、治療巾。
戴帽子口罩
無菌方法打開初步消毒包,彎盤治療碗放於病人兩腿之間,操作者左手戴無菌手套,右手持血管鉗夾取消毒棉球消毒外陰。方法如下:
男性:(助手遞一塊無菌紗布給操作者)1、陰阜:橫向由遠及近由上至下3次。2、陰莖背部:中→近→遠。3、陰莖腹側:(左手持紗布提起陰莖)
清潔外陰 中→近→遠。4、陰囊:由外至內3-4次。後推包皮暴露尿道口,自尿道口、龜頭、冠狀溝螺旋消毒3次。
女性:1、陰阜:橫向由遠及近由上至下3次。2、大陰唇:對側→近側。3、小陰唇:左手分開小陰唇,對側→近側。4、尿道口:尿道口→尿道口至肛門。
消毒後棉球手套放於彎盤,移至床尾。
打開導尿包外層
於病人兩腿之間
助手操作:
持無菌鉗打開包布內層,夾取包內物品放妥善處,倒無菌溶液於小葯杯內。
男性:左手持紗布提起陰莖,暴露尿道口,螺旋消毒尿道口至龜頭
再次消毒尿道口 至冠狀溝3次
女性:左手分開大陰唇,暴露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夾取棉球消毒:
尿道口→對側小陰唇→近側小陰唇→尿道口
男性:插入15-20cm,見尿後再插入5-7cm,尿管氣囊內注入10ml鹽水。
插入尿管
女性:插入4-6cm,見尿後再插入1-2cm,尿管氣囊內注入10ml鹽水。
連接尿袋
助手操作:
取無菌尿袋遞給操作者,操作者連接好後由助手別針固定於床邊。
整理用物 (脫手套,撤去導尿用物,整理床單位,舒適體位)
㈣ 男病員導尿術的操作流程
男病員導尿術的操作流程:
1、攜用物至床旁,向病員說明導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囑病員清洗外陰,不能起床者,護士協助洗凈。
3、鋪橡膠單與治療巾於臀下,用毛毯遮蓋上身,脫褲於膝關節以下,露出會陰部,兩腿放平略分開。
4、術者立於病員右側,用0.1%新潔爾滅擦洗外陰部(陰囊及陰莖);左手用紗布裹住陰莖,高爾夫球包皮向族旦後推,以暴露尿道口。用0.1%新潔爾滅棉球消毒,自尿道口向外旋轉幾次,注意洗凈包皮及冠狀溝,一個棉球只作一次。
5、將導尿包打開放於兩腿之間,倒新潔爾滅於葯杯中,戴手套,用石蠟油潤滑導尿兆銷擾管,左手用紗布包裹陰莖,提起陰莖斗岩使考試,大收集整理其和腹壁成60度角,將包皮後推露出尿道口,用新潔爾滅棉球再次如前法消毒尿道口及龜頭。
6、右手持止血鉗夾導尿管,對准尿道口輕輕插入尿道,約20-22厘米,見尿液流出繼續插入2厘米,用彎盤接取尿液。
7、如膀胱頸部肌肉收縮而產生阻力,可稍待片刻,囑病員做深呼吸,再徐徐插入,切忌暴力。
8、如需做尿培養和導尿後拔管其方法同女病員導尿術。
㈤ 導尿術怎麼操作
導尿術操作流程如下:
一,首先向患者溝通,講解導尿的必要性,導尿的注意事項。
二,術者准備,要戴帽子口罩,洗手,准備好導尿物品。
三,令患者取平卧位,女性患者要是雙下肢屈曲,向兩側敞開。
四,打開導尿包,戴無菌手套,碘伏消毒,外陰兩次,鋪無菌巾單,女性要明確尿道外口,然後將氣囊尿管插入膀胱,觀察有尿液引出,於氣囊注入生理鹽水10毫升,牽拉固定;男性消毒要注意把包皮上翻,把龜頭清理干凈,然後再留置尿管。
五,導尿完畢,要做好標記,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導尿管的護理方法。六,最後,要收回操作物品,一次性物品嚴格按規定作為醫療廢物處理。
㈥ 導尿術怎麼操作的
導尿術的操作流程:
1、攜用物至床旁,向病員說明導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囑病員清洗外陰,不能起床者,護士協助洗凈。
3、操作者站在病員右側,病員取仰卧屈膝位,雙腿略向外展,脫去對側褲腿,蓋在近側腿上,對側大腿用蓋被遮蓋,露出會陰。
4、將小橡膠單及治療巾墊於病人臀下,彎盤置於近會陰處,換葯碗與彎盤放於病員兩腿之間,用一無菌紗布「8」字形纏繞左手拇指、食指,右手持止血鉗夾0.1%新潔爾滅棉球擦洗外陰(陰阜及大陰唇),再以左手拇、食指分開大陰唇,擦洗小陰唇及尿道口,自外向內,由上而下,每個棉球限用一次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擦洗尿道口時,在尿道口輕輕旋轉向下擦洗,共擦洗兩次,第二次的棉球向下擦洗至肛門,將污棉球放於彎盤內,取下左手指紗布置於換葯碗內,撤去換葯碗,彎盤置於床尾。
5、取下無菌導尿包置於病員兩腿之間,打開導尿包,倒0.1%新潔爾滅於裝干棉球小杯內戴無菌手套,鋪孔巾,使孔巾與導尿包包布形成一無菌區。
6、取一彎盤置於病員左側孔巾口旁,用石蠟油棉球潤滑導尿管前端後放於孔巾口旁的彎盤內,以左手分開並固定小陰唇,右手用止血鉗夾新潔爾滅棉球自上而下,由內向外分別消毒尿道口(在尿道口輕輕旋轉消毒後向下擦洗,共兩次)及小陰唇,每個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完畢將止血鉗丟於污彎盤內。
7、用另一止血鉗持導尿管對准尿道口累累插入尿道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再插入1厘米左右,松開左手,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入無菌盤內。
8、若需做尿培養,用無菌標本瓶接取,蓋好瓶蓋。
9、導尿畢,拔出導尿管,脫去手套,放於彎盤內,撤下孔巾,擦洗外陰,協助病員穿褲。整理床鋪,清理用物,作好記錄後送驗標本。
㈦ 導尿術的具體操作方法是怎樣的
患有泌尿系統疾病的人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發生排尿困難,嚴重時則完全排不出尿來,病人十分痛苦。發生排尿困難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經葯物、針炙治療效果不佳者應及時施用導尿術。
導尿術是在無菌操作的情況下,利用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進行導尿,要由醫護人員來操作。
導尿在臨床應用中分兩種,一是不留置導尿;二是留置導尿。採用哪一種要根據導尿目的來確定。不留置導尿法常用於臨時治療或採集尿液標本,導尿後即將導尿管拔出。留置導尿法常用於持續性引流尿液或觀察腎功能情況,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需加以固定。
導尿具體施術方法,由於男女生理特點不同,操作方法也有所區別:
(1)留置導尿法:留置導尿術,除導尿用物以外,還要備有無菌玻璃接管,橡膠引流管(長約65厘米),貯尿瓶,治療碗,生理鹽水200~300毫升,沖洗器、別針,膠布和細線繩(男性用)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剃除陰毛,以便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②按常規導尿法進行導尿,待尿液流盡以後,用沖洗器吸生理鹽水60~80毫升,自導管注入膀胱,如回收順利,液量與注入量基本相等時,則提示導尿管在膀胱的位置適宜,即可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③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方法在男性為導尿管採取蝶形膠布固定在陰莖兩側,再以膠布輕繞固定,其遠端折疊部用線繩將其與導尿管結扎。女性導尿管固定可採用線繩結扎導管,遠端用膠布固定法或用膠布三向交叉固定法。
④導尿管固定後,用玻璃接管連接導尿管和引流管,其遠端放入貯尿瓶內,懸掛於床旁。
⑤用別針將引流管固定於床單上,但須保持一定長度,防止病人翻身時,將引流管從貯尿瓶中拉出。
⑥若為間歇性排尿者,定時開放導尿管。
(2)不留置導尿術:導尿前應准備無菌導尿包一套(粗細導尿管各1條、彎盤、鑷子2把、孔巾、紗布2塊、棉球少許)、橡皮布和治療巾各一塊、消毒劑(0.1%新潔爾滅或紅汞)、無菌滑潤劑、便盆等物品。
術前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顧慮,取得配合。囑病人用肥皂水洗凈外陰,如病人不能自理可由護士協助,護士要向病人了解有無尿道外傷史和導尿史。
①男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術者站在病人的右側,病人仰卧,將褲子脫至兩膝上1/3處,上半身蓋好,避免不必要暴露,兩腿放平略分開,橡皮布及治療巾鋪在臀下。
消毒外陰。左手持紗布托住陰莖,並將包皮後推,露出龜頭,右手持鑷子夾新潔爾滅棉球,自尿道口向外以旋轉的動作擦拭龜頭、冠狀溝、陰莖、陰阜、陰囊部皮膚2~3遍。
戴好無菌手套,鋪好孔巾,以左手拇、中指和無名指自冠狀溝下方將陰莖提起,與腹部成60°角,用食指分開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或鑷子夾住已滑潤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在左手指的輔助下,自尿道口輕輕插入約18~20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繼續插入2厘米即可。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安置病人休息。
②女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作好導尿前的准備。
術者站在病人右側,將被疊至床尾,脫下右褲腿,蓋在左腿上,右腿可蓋塊小毛毯,然後將橡皮布和治療巾墊在臀下。
病人屈膝仰卧,充分暴露外陰,彎盤放在兩腿之間。
消毒外陰部,用鑷子持新潔爾滅棉球,按順序從尿道口、小陰唇、大陰唇,從上至下各用一棉球擦洗。
戴好無菌手套,鋪孔巾,將換葯碗放在孔巾口的下方,打開紗布疊成長條,8字形纏在左手拇、食指上,然後分開大、小陰唇,固定不動。右手持鑷子夾紅汞棉球,自上而下擦尿道口兩側,然後再換一紅汞棉球擦洗兩遍。完畢後,撤掉彎盤。右手持鑷子夾住用油棉球潤滑過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尾端放入接尿瓶內)對准尿道口,緩慢地插入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少許,以避免因病人緊張摒氣使導尿管脫出。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然後用紗布擦凈外陰部,協助病人穿好衣服,讓病人休息。
㈧ 如何使用一次性導尿包導尿
1.
洗手,戴口罩。將用物攜至床邊,簡要告訴病人操作過程。關閉門窗,用布簾或屏風遮擋病人,請無關人員迴避;
2.
操作者站在病人右側,幫助脫去對側褲子,蓋在近側下肢,對側下肢用蓋被遮蓋;
3.
協助病人取仰卧屈膝位,雙下肢略外展,露出外陰;
4.
將油布及治療巾墊於病人臀下,彎盤置於病人外陰旁,治療碗放在彎盤後;
5.
一手戴無菌手套,另一手持血管鉗夾0.1%新潔爾滅(或0.05%碘伏)棉球依次初步消毒(自上而下、由外向內)陰阜、大陰唇,再用戴手套的手分開大陰唇,消毒小陰唇和尿道口。用過的棉球放在彎盤內。初步消毒完畢,脫下手套放彎盤內,移至床尾;
6.
在病人兩腿之間打開導尿包,倒0.1%新潔爾滅(或0.
05%碘伏)於小葯杯內,縵濕棉球;
7.
戴無菌手套,鋪洞巾與導尿包形成一無菌區;
8.
潤滑導尿管前端,放置於無菌治療碗內備用;
9.
一手拇指、示指分開小陰唇,並固定,另一手持血管鉗夾取消毒棉球,第二遍消毒(由里向外、自上而下)尿道口、兩側小陰唇,再次消毒尿道口;
10.
一手繼續分開固定小陰唇,另一手將盛有導尿管的無菌治療碗置於洞巾旁,囑病人張口呼吸,用另一把血管鉗持導尿管對准尿道口輕輕插入4—6厘米,見尿後再插人1~2厘米;
11.
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流於治療碗內或彎盤內;
12.
導尿完畢,拔出導尿管;
13.
撤下洞巾,擦凈外陰,脫去手套。
㈨ 導尿法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概述
- 3 女性導尿
- 4 男性導尿
- 4.1 尿道熱
- 4.2 尿道損傷
- 4.3 導尿管結石
- 4.4 膀胱攣縮
- 4.5 逆行感染
1 拼音
dǎo niào fǎ
2 概述
導尿法是將無菌導尿管自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常用於: ①解除各種原因引起的尿瀦留,如老年人前列腺肥大症、神經性膀胱、手術後因麻醉或疼痛(特別是會陰區手術)所致尿瀦留。②盆腔大手術前導尿並留置導尿管,保持膀胱排空,防止手術中誤傷膀胱。③診斷,如測定膀胱內殘余尿量,收集無菌尿標本作細菌培養,大手術或休克病人借留置尿管觀察尿量。④會 *** 有傷口,不宜自行排尿,用留置尿管以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導尿管以橡膠、硅膠、塑料或金屬製成,以前二種最為常用。導尿管從形狀上分為普通導尿管、彎頭導尿管及氣囊導尿管,可按需要選用。導尿管的大小以號型表示,號型相當於其直徑的3倍。常用的導尿管為8~18號。導尿用物與操作技術必須無菌,以免發生感染。男女病人導尿略有不同:
3 女性導尿
取膀胱切石卧位。適當遮蓋病人,露出 *** ,用0.1%新潔爾滅溶液(或其它消毒液),徹底清潔會陰(包括大、小 *** 內外),自上而下擦洗,每個棉球限用一次。術者洗手,打開無菌導尿包,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孔巾後,用手指分開並固定小 *** ,擦洗尿道口及其周圍區域,潤滑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4~6cm,見尿液流出,再插入2cm。將尿液引入無菌彎盤或溶液碗內 (如需作細菌培養,則留一部分於無菌試管內),直至排空膀胱或收集標本完畢,拔出導尿管。若病人瀦留大量尿液,則一次導尿不得超過1000ml,可暫時夾住尿管,間隔一定時間再打開 *** 。因為突然降低膀胱的壓力,可造成膀胱粘膜充血或出血,有時甚至休克。
4 男性導尿
使病人仰卧,兩腿放平稍外展,露出 *** 。基本操作與女性導尿同。用紗布將 *** 包皮向後推,露出尿道口,自尿道口向外旋轉擦洗消毒。按其解剖特點提起 *** ,與腹部成60°角,潤滑導尿管,輕輕插入18~20cm,即可充分引出尿液。有時膀胱括約肌收縮以致阻礙導尿管插入,切不可勉強用力,須稍停片刻,並解除病人緊張情緒。
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按導尿術插入Foley導尿管,用無菌注射器注入空氣或無菌溶液於氣囊中,使之膨脹,以固定導尿管,導管末端用絲線扎緊。若用一般導尿管,則需先剃除 *** ,插導尿管後,將導管與橡膠管連接,末端置於消毒的密閉貯尿瓶內,橡膠管固定於床上並保持引流通暢。貯尿瓶置於比病人膀胱低的地方,借重力使尿液不斷流出。橡膠管口應保持在瓶內液面以上,以免污染橡膠管引起逆行感染。間歇引流尿液者,可用夾子控制,但要保持導尿管與連接管無菌。起床病人可固定貯尿瓶於大腿上,或間歇引流尿液。為避免尿道感染,每日用0.1%新潔而滅棉球擦洗消毒尿道口與其下方的導尿管2次。
導尿術可引起的並發症及其預防:
4.1 尿道熱
下尿路感染病人於導尿後數小時,突發寒戰高熱,稱為尿道熱。插入導尿管時,由於尿道內壓增高,細菌透過通透性增高的粘膜進入血流,發生暫時性的菌血症,用抗菌葯物可使症狀迅速得到控制。
4.2 尿道損傷
多由於尿道本身存在炎症或狹窄,使用金屬導尿管或帶金屬芯的橡膠導尿管粗暴操作所致。故遇插管困難時,應分析原因,加以處理。
4.3 導尿管結石
膀胱感染及留置導尿管時間過長時容易發生。應定期更換導尿管(硅膠管可長期留置)。應用「G」溶液沖洗膀胱,可溶解沉著在導尿管表面的結石。「G」溶液配方:枸櫞酸32.25g,氯化鎂3.84g,碳酸鈉4.37g,水加至1000ml,pH值為4。
4.4 膀胱攣縮
長期引流排空膀胱內尿液,可致膀胱容量縮小,常為暫時性的。若膀胱壁有明顯炎症或結核時,形成攣縮膀胱便無法恢復。故膀胱結核的病人,應盡量避免留置導尿管,因病情需要者,也應盡早拔除。對需要長期留置導尿管的其它病患者,可鉗夾導尿管,按時放出尿液,預防膀胱攣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