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直腸指診檢查方法有哪些
直腸指診檢查應注意什麼呢?直腸指診又稱肛診,是一項簡單易行、結果可靠的檢查方法。重視並應用此項檢查,會使不少疾病及時得到明確診斷和合理治療。1、檢查方法病人取左側卧位,囑病人放鬆肛門,醫生用戴有指套或手套的右手食指,塗上潤滑油,輕輕插入肛門,進行觸診檢查。①檢查肛管及直腸下端有無異常改變,如皮膚變硬,乳頭肥大,硬結,狹窄,肛門括約肌收縮強弱,及前列腺和膀胱,女性可以觸及子宮頸,兩側可以觸及坐骨直腸窩,骨盆側壁,其後方可以觸到骶骨和尾骨。②肛管、直腸環檢查,此環是由內外括約肌的上緣和恥骨直腸肌下端共同構成圍繞肛管和直腸交界處。內外括約肌呈環狀,而恥骨直腸肌是在後面及兩側存在。檢查時在肛管後方及兩側易觸到,而肛管前部不易觸到。③檢查肛管直腸前後壁及其周圍有無觸痛,搏動,腫塊及狹窄,並應注意腫塊大小、硬度、活動性及狹窄程度。對高位的腫塊可改用胸膝位或膝直立位,或截石位作直腸指診,使腫瘤下移,可捫及較高部位的直腸癌腫塊。2、在直腸指診時可觸到的幾種常見的肛管直腸病變情況①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肛管直腸深部膿腫,可在直腸內摸到壓痛性腫塊。②內痔,一般內痔柔軟而不易摸到。但如有血栓形成則可觸到光滑的硬結,觸痛明顯。③肛瘺,可觸及條索狀塊物,有時在齒線及齒線上方可觸及小硬結(即肛瘦的內口)。④直腸息肉,可摸到質軟而可推動的腫塊,基底部大小不一,邊緣清楚,指套上污染有血漬。⑤直腸癌,在腸壁上可摸到高低不平的硬塊,不活動,基底廣泛,腸腔常狹窄,指套上染有膿血及粘液分泌物或脫落的壞死組織。3、直腸指診注意點①環形捫診。②食指應全部插入。③必要時作蹲位檢查(膝直立位)。④注意指套上有無血漬及血漬的顏色性質。
❷ 如何進行肛門直腸指診
肛門直腸指診檢查的方法是醫師右手戴好手套或者指套,塗潤滑劑以減輕對病位的刺激,按壓肛門周圍皮膚有無壓痛、腫塊,如血栓性外痔質地較硬,表面光滑,一般觸痛明顯,結締組織外痔和靜脈曲張外痔質地較柔軟,無明顯觸痛。然後以右手示指在肛口輕輕按摩,待肛門括約肌放鬆後,將檢查手指徐徐插入肛門,觸摸肛管及直腸下端,可以在皮下捫及外括約肌皮下部、括約肌間溝、肛竇、肛管直腸環。正常情況下,在直腸前壁,男性可以觸及前列腺及膀胱,女性可觸及子宮頸.兩側可觸及坐骨直腸窩、骨盆側壁,後方可觸及尾骶骨。檢查時手指應全部插入做環形捫診,檢查肛管直腸壁有無觸痛、腫塊、波動,分辨腫塊的質地、大小、活動性,指套拉出時注意是否沾染血跡及分泌物。
❸ 請問:怎樣做直腸指診檢查方法怎樣謝謝!
許多肛腸疾病患者來我們普外科就診,對於肛門直腸指檢這項檢查並不了解,他們很多都表示出不理解,有的甚至有恐懼感和對其表示非議。下面我們將其簡單介紹如下:
肛門指檢是一項簡便易行,但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其具體檢查方法是:醫生戴上手套,或食指戴上指套,指套上徐潤滑油,然後將食指慢慢地伸進患兒的肛門內檢測疾病。
雖然目前有許多先進的儀器用於臨床檢查,如
B型超聲、
X線計算機體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同位素掃描(ECT)以及各種內窺鏡等,但這些先進的診斷設備都代替不了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究竟可以發現哪些疾病呢?
(l)在指檢之前,應先觀察有無肛門周圍感染、肛裂及肛瘺等。
(2)腸套疊時可觸及腫塊,指套染血或引起血便。
(3)直腸息肉時可觸及腫塊。
(4)轉移癌可觸及腫塊,但小兒少見。
(5)肛門指檢可發現某些急腹症,例如,闌尾的位置變異較大,有時可在直腸右前方處發生觸痛。
(6)便秘的患兒,可在直腸內觸及堅硬的糞塊。
(7)腹瀉的患兒,肛門指檢可幫助了解大便的性狀,並可將指套上的糞便進行化驗檢查。
直腸指檢目前是直腸癌手術前一系列檢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檢查方法。因為許多肛管直腸疾病僅憑直腸指檢即可早期發現,因此,對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時,應把它列為常規檢查。
正確的直腸指檢,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cm
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一般來講,肛門直腸指檢可分為肛外指檢和肛內指檢兩部分。肛外指檢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後,用食指觸及肛門周圍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並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走向等。而肛內指檢即是我們常講的肛門直腸指檢。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後,在食指和肛門部位塗些潤滑油,將食指伸入直腸內的檢查。在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動作輕柔,因突然用力將手指插入肛門內,括約肌可因受到刺激而痙攣,產生疼痛,尤其是肛管有裂口、創面時,更要小心,這時可張口呼吸以減少肛門的緊張。
2.注意肛管的緊張度,正常肛管有較好的收縮力和彈性,僅能伸入一手指。若肛門括約肌鬆弛,則失去彈性,可進2~3指,並有排便失禁;如肛管的緊張度提高,常提示有炎症反應。
3.肛管直腸環檢查,此環是由肛門內、外括約肌和肛提肌、恥骨直腸肌共同構成。此肌環收縮能力強弱可部分反應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4.直腸內檢查,幾乎直腸下段8cm左右的長度均可觸摸到。應認真地檢查直腸前後左右壁有無壓痛、包塊及狹窄,並注意包塊的大小、硬度、活動度。
5.檢查結束後,要檢查指套有無血跡或黏液。注意血跡是鮮紅色還是暗紅色;黏液的顏色、性質、氣味如何等,可作為診斷的參考。
如果患直腸癌的話,可以摸到腫塊質地較硬,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樣,有膿液、壞死組織及暗紅色的血液,並感覺腸腔狹窄,指套上也染有暗紅色血液。在直腸指檢時,除用於早期發現直腸腫瘤外,還可以檢查下列疾病:
1.直腸息肉:可觸及質軟且可推移的腫塊,指套上常染血,色鮮紅。
2.內痔:內痔是柔軟的靜脈團,不易觸及,但如有血栓形成,則可摸到光滑的硬結。
3.肛瘺:可摸到索狀物,有時在肛瘺內口可捫及小硬結。
4.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如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後間隙膿腫,在直腸內可摸到壓痛性腫塊。
應該指出的是,光憑肛門直腸指檢,不一定能完全確診肛管直腸癌,還要到有條件的醫院里,做進一步的檢查。
參考文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4fbf501000abd.html
❹ 直腸指檢查前需要注意什麼
直腸指檢不需要准備什麼,受檢者只需要在檢查前排空大便,在進行直腸指檢者採取側卧或者膝胸位有利於醫生檢查,直腸指檢一般是用於檢查肛管直腸等腸道疾病,採取糞便標本及活檢組織檢查標本,受檢者可以放鬆心情,不要太過緊張,平時注意多休息。
❺ 肛檢怎麼檢查
肛檢怎麼檢查
肛檢怎麼檢查,一提起肛檢,相信大家都沒有太大的了解,其實肛檢也是屬於一種常見的身體檢查方式,可以更加了解到身體出現哪些益處,那麼肛檢怎麼檢查,看完下面文章,相信大家對於肛檢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肛檢怎麼檢查1
第一步
灌腸。目的是清理腸道,腸道內部越清潔,檢查的效果就越理想。所以灌腸是腸鏡檢查必經的過程。
第二步
脫去褲子,側躺在檢查床台上。一般可以採用肘膝位,彎腰位,左側卧位,仰卧位或截石位或是蹲位進行,包括視診和觸診,視診就是觀察肛門周圍有無膿血,膿性分泌物,肛門周圍粘膜有無蒼白,肥厚,上皮脫落現象,有無充血,水腫,有無瘺管口,有無外痔及皮疹等。
第三步
指診:檢查者帶上專用的塑膠手套,用手指探入肛門,檢查直腸下部的情況。
肛外指檢
戴好手套後,用食指觸及肛門周圍有無硬結、腫物和壓痛,有無波動感,並檢查肛外皮下有無瘺管、索條及走向等。
肛內指檢
即肛門直腸指檢,檢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後,在食指和肛門部位塗些潤滑油,將食指伸入直腸內檢查。如肥皂液,凡土林,液體石臘等
第四步
指診後採用腸鏡做深入檢查。醫生帶攝像鏡頭的細管從肛門插入腸道,並在插入後不斷往裡推進。由於推進中可能在加氣擴充腸道以便腸鏡進入,此時有腹脹的感覺。
在檢查過程中應注意被檢查者的表情,並詢問有無不適或疼痛。注意粘膜是否光滑,有無腫塊及搏動感。男性還可觸診前列腺與精囊,女性則檢查子宮頸,子宮,輸卵管等,必要時配用雙合診。正常人,直腸指診可感輕度不適,但無痛感。
第五步
如果需要,醫生還會利用腸鏡在腸道取樣進行下一步的活檢。在旁的電腦顯示器中,醫患雙方都可以觀察到腸道內部的情況
肛檢怎麼檢查2
在做肛門檢查的時候,首先就是要用右手的食指對肛周皮膚和皮下組織進行觸診,是否存在皮下包塊。第二部就是將右手的食指塗上具有潤滑作用的石蠟油,然後讓患者吸氣或呼氣,讓肛門括約肌充分的放鬆,然後將該手指緩慢插入患者的肛門內,來觸摸直腸壁有沒有腫塊,肛管壁有沒有痔核,肛管皮膚有沒有裂損,肛隱窩有沒有加深,肛門括約肌是否有痙攣狹窄的情況。
哪些症狀也是需要做肛門指檢
大便性質有變化
如果出現一段時間內總是出現糞便帶血或者是大便變稀的現象,就需要去醫院做個肛門指檢了。因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引發直腸相關的疾病,正常情況下,大便出血是因為消化道出現了問題。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內總是出現這樣的狀況就要重視了,還是需要去醫院做個檢查會比較放心。
痔瘡
痔瘡這個病症還是比較常見的,十個人當中會有九個人有痔瘡,便秘時間長了就會引發痔瘡,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痔瘡也是分嚴重和不嚴重的,有些痔瘡嚴重的,在排便過程中就會容易出血和痔瘡脫出肛門的情況,這種情況其實也不能疏忽。還是要去醫院做個肛門檢查的,以免和其他肛門疾病搞混了,耽誤治療的時間。做個肛門指檢就可知道是不是有腫瘤的出現或者其他症狀。
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正常人的排便都是有規律的.,所以一旦規律被打破,就要重視起來了。因為排便的習慣改變,有可能是直腸出現病變導致的。所以就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做個肛門指檢,看看是否有問題。是不是出現結腸癌或者是大腸癌了,因為癌症會刺激到腸道,然後就會讓排便習慣出現變化。
很多人可能會因為肛門指檢的檢查方式而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敢去檢查,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害怕或者是不好意思的,醫生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你就不要有太大的負擔了。醫生之所以用手指伸入肛門當中檢查,主要是為了能夠准確地判斷出結果。因為手指觸摸到肛門內部,就會讓醫生有一定的判斷,而且也不用擔心不衛生,醫生檢查時候都是帶著一次性手套的,所以衛生這個問題完全不用考慮,而且只要能夠檢查健康,哪裡需要注意那麼多的細節。
需要提醒的就是有以上症狀的患者,一定不要拖著,要及時的去醫院做個肛門指檢,這樣會更加好的判斷病情。若是真的是直腸癌的話,也能夠及時的去治療。真的不要怕,也不要害羞,健康最重要,其他那些細節都不用太注重。不想這類症狀出現,平時就要注意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還要多多的運動,這樣也就能避免一些疾病產生,還能保持身體健康。
❻ 直腸檢查的意義和注意事項
(肛門)直腸檢查一、視診病人的體位被檢查者根據具體情況,通常採用下列三種體位。
1.前俯位讓病人背向光線站立,上身向前彎曲匐伏床側,使髖部彎曲成90度姿勢,醫生站在病人側面,用雙手拇指將臀部肌肉輕輕分開,露出肛門。此種體位適用於門診或輕症病人。
2.左側卧位病人側卧背向光線,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向腹部屈曲,醫生站在背後檢查適用於危重病人3.膝胸位病人背向光線,雙膝跪在檢查台上,彎曲上身,使前胸及一側面緊貼檢查檯面,醫生站在側旁。此種體位適用於乙狀結腸鏡檢二、視診內容1.肛門周圍皮膚有無增厚、紅腫、血性、膿性分泌物、皮疹及瘺管等。
2.有無外痔及脫出的內痔(紫紅色柔軟腫塊),並記錄其部位,(記錄方法按時針面,尾骨端十二點。
3. 有無肛門皸裂(肛門粘膜狹長裂傷)。
4.有無直腸脫垂,檢查時囑病人取蹲位,用力屏氣做排便動作,如在肛門外看到紫紅突出物,即為直腸部分脫垂(直腸粘膜脫垂)或直腸完全脫垂(直腸壁全層脫垂)。
三、觸診包括肛門及直腸指診。
(一)病人的體位除採用上述左側卧位及膝胸位外,病人尚可仰卧、臀部墊高。仰卧式體位適用於重症體弱病人和膀胱直腸窩的檢查。
(二)直腸檢查方法告知病人檢查目的、要求、取得合作。檢查時要求病人保持肌肉鬆弛,避免肛門括約肌緊張,醫生右手戴橡皮手套或指套,食指塗以潤滑油或肥皂液,讓病人行深呼吸,先以指腹輕按壓肛門,再緩慢插入直腸內進行檢查插入直腸後,有順序地上下左右全面檢查。檢查完畢後取出指套,觀察其上有無膿血等分泌物,必要時送檢。
錯誤方法正確方法(三)直腸檢查內容1.肛門括約肌緊張度肛裂病人的括約肌高度緊張呈攣縮狀。脊髓神經疾病者括約肌鬆弛無力。
2.肛管的病變慢性肛裂可在肛門前或後連合處觸及硬結。肛門周圍膿腫或坐骨直腸窩膿腫,可在肛管內壁觸及腫塊並有壓痛。
3. 直腸壁管腔及鄰近組織的病變,如:
(1)直腸息肉為帶蒂柔軟而活動的腫塊。
(2)直腸癌在直腸內可觸及質硬表面不規則的腫塊,腸腔變窄。
(3)盆腔腫物可經直腸壁檢查盆腔腫物的部位、大小、硬度、表面、活動性,以及與盆腔臟器的關系。
(4)男性經直腸前壁可觸及前列腺、應注意其大小、形狀、硬度、壓痛、表面及中央溝是否存在等。疑有前列腺炎時,應作前列腺按摩,方法為:用食指作向前、向內的方向左右各按摩數次,再沿中間溝順尿道方向擠壓,有乳白色液體(前列腺液)由尿道流出,可送檢。
(5)未婚女子必要時可經直腸檢查內生殖器。
❼ 作為體檢項目,肛門指檢到底有沒有用
肛門指檢是臨床上醫生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時的一個主要檢查項目,並不是醫生為了低俗的想法觀察患者隱私部位而設的檢查項目。因為通過肛門指診可以發現肛管直腸內的大多數病變和某些盆腔疾病(闌尾炎、髂窩膿腫、前列腺和精囊病變),以及女性生殖器疾病,並做出初步診斷,所以說直腸指診對於發現疾病有很高的診斷價值。
直腸指診時醫師會戴手套(或指套),外塗適量的潤滑液,被檢查者張口深呼吸充分放鬆,先用探查的示指在肛門口輕輕按摩,當肛門括約肌鬆弛後,再將探查示指慢慢插入肛門,觸摸肛門及直腸,發現異常情況時,再進行雙合診。
檢查中有劇烈觸痛多見於肛裂;摸到有波動感提示有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摸到表面柔軟光滑、有彈性的小包塊多為直腸息肉或內痔;摸到表面凹凸不平、質地堅硬的腫物要考慮直腸癌的可能。在檢查過程中指套上帶有黏液、膿液或血液,提示直腸內有炎症存在並有組織破壞,可以通過塗片檢查和細菌培養進一步明確原因。
總的來說,雖然直腸指診是發現肛管直腸及局部鄰近器官疾病最直接簡單直觀的檢查方法,但是在檢查前醫生必須和受檢者溝通取得同意和信任,並且要在另外一個醫護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再進行檢查,避免遇到素質極低的患者想法太多而製造事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關注天天醫學,了解更多 健康 知識。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補充。
謝謝閱讀!
肛門指檢又叫直腸指診,是醫護人員在患者非常放鬆的狀態下,佩戴手套,消毒後,將手指伸入患者肛門和直腸下段,探尋異常腫塊的一種檢查手段。做為一項常規的體檢項目,肛門指檢的用處還是很大的。
那麼,出現什麼情況需要做這種檢查呢?龍醫生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肛門是消化道的末端,大便的出口,其表面附著的細胞如果轉變為生長失控的異常細胞,叫做肛門癌。
肛門癌不一定都有症狀,但有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這些症狀包括肛門出血、肛門內或肛周疼痛、肛門內感覺有異物或者腫塊、肛門瘙癢,等等。
除了肛門指檢之外,肛門的視診、肛門鏡檢查、從肛門取少量組織進行活檢等,都是常見的檢查辦法。如一次檢查沒有問題,症狀依然持續,則需要定期做隨訪。
肛門膿腫,是指肛門周圍有充滿膿液的腫塊,通常是由於肛門內的腺體感染導致的;而肛瘺則是指肛門腺體與皮膚之間形成的病理性通道。
肛門膿腫和肛瘺,一般還是有症狀的。肛門膿腫的症狀包括肛門區域出現持續的劇烈疼痛、發熱、肛門部不適或疲勞感;而肛瘺的症狀相對來說要輕微一些,有的患者只是偶爾有症狀,包括肛門附近皮膚發紅、瘙癢、肛周皮膚流膿等。
肛門視診和直腸指診是診斷肛門膿腫和肛瘺的最常用、直接、簡便而濟的方法。如果不能確定,可做磁共振和CT等影像學檢查,來幫助診斷。
大便失禁是指排便失去控制,從肛門處漏出固態或者液態的糞便,或者漏氣。大便失禁常見於有生育經歷的女性,因為分娩的時候,可能會損傷控制排便的肌肉導致的。男性也可因各種原因導致大便失禁,比如腦出血。
針對大便失禁的檢查,同樣包括肛門視診和直腸指診,配合實驗室檢查,能夠對大部分的標本進行顯微鏡下檢查和細菌培養,以找到導致腹瀉的感染原因。必要的時候,可以做結腸鏡檢查和乙狀結腸鏡檢查。
對肛門和直腸內,進行不同位置的壓力測試,能夠判斷控制排便的肌肉功能是否正常,還可以顯示直腸感覺是否正常。
對前列腺的疾病進行篩查,能夠及早發現前列腺癌。前列腺位於男性膀胱下方,直腸前方,環繞著尿道。一般男性在50歲左右,可以考慮做前列腺癌的篩查。
這些篩查措施除了檢查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這個腫瘤標志物之外,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檢查是直腸指檢。直腸指診時,發現不對稱的硬化區域,或者有明顯結節,往往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
在男性前列腺疾病或者一些性傳播感染患者,可以用直腸指檢的方法進行前列腺按摩,以檢測患者的前列腺液。老年人便秘的時候,可以用直腸指檢來確定是否有糞便嵌塞。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用途,是做結直腸癌的篩查。不過,如果部位比較深的話,直腸指診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懷疑結直腸癌,最重要的辦法還是做腸鏡或者磁共振、CT檢查。
作為一項用手指直接觸碰病灶部位的檢查,直腸指檢在臨床上很多情況下是不可或缺的。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檢查費用低廉,另外一個方面是比較容易操作。結合視診,基本上可以判斷一些位於組織淺表的疾病。唯一的缺點是,被檢查的患者和醫生會略顯尷尬。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床醫生,看病、咨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非常有用,而且作為一個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對於肛腸疾病以及前列腺的疾病,首先必須做的就是肛門的指檢,而且通過一個肛門指檢,大概就能夠確定診斷的方向,以及接下來需要做的輔助檢查。
絕對有用
當然有用啊,怕你藏了一副麻將,一個雞腿
❽ 肛門指診的檢查
肛門指診的常用體位
肛門指診檢查不需任何輔助設備。檢查時,醫生右手戴上消毒手套,食指和病人肛門外部都塗上一些潤滑油或凡士林,現常用液體石蠟油。病人體位可以採取以下三種:
(1)膝胸式:適於檢查男性病人,尤適於做前列腺及精囊的檢查,而且也是檢查肛門、直腸的較好體位。
(2)左側卧式:適用於檢查女病人,男病人亦可採用。
(3)仰卧式:有腹腔疾患或不便於改換體位時可用此式,對身體虛弱者尤為適用。
肛門指診應注意什麼呢?
指診時應注意確定腫瘤的大小,占腸壁周徑的范圍,是否帶蒂,腫瘤基底下緣距肛緣的距離,腫瘤浸潤狀況,所否移動,腫瘤質地等。直腸指診時可觸到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的突出腫塊,早期可移動,若與膜下層及肌層粘連則不易推動;有時可摸到邊緣向外翻的潰瘍,質脆,指套上帶血跡。晚期可觸及狹窄環,嚴重者手指不能通過狹窄環。女病人應同時行直腸、陰道雙合診檢查,明確直腸腫塊和陰道的關系。高位直腸癌則需按壓下腹部同時直腸指診檢查。
肛門指診——易發現癌變
據有關資料統計,直腸癌的誤診率為30%,造成誤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腸癌最容易被誤診為內痔出血、息肉出血、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直腸炎症等,有70%的病人在確診為直腸癌以前,曾以為所患的是腸炎與痔瘡,這些數據是很驚人的。直腸癌的誤診率如此之高,主要是直腸癌病人警惕性不夠,僅限於部分檢查結果,或檢查到「痔」就不再作進一步檢查,對直腸內發生的癌前病變,如息肉、潰瘍等未能及時治療,而發展成癌症。特別要提醒的是,這些疾病中,因沒有進行直腸指診以致漏診、誤診的不少。
誤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即青壯年對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貧血、食慾不振警惕性不夠,青壯年大腸癌往往表現為惡性程度高、病程發展快、區域性淋巴結轉移明顯等特點,預後不良。
直腸指診是初步診斷、早期發現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80%以上的直腸癌均可以在直腸指診時觸及。痔瘡與直腸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狀就是血便,而且往往便的都是新鮮血。特別是直腸息肉和直腸癌早期(晚期腫瘤出血壞死可能有膿血便),除血便外無其他不適,很容易誤以為是痔。
肛門指檢可檢查出什麼疾病?
1.直腸癌:在腸壁上可摸到高低不平的硬塊,其表面可有潰瘍,腸腔常狹窄,指套上往往染有膿血和粘液。
2.直腸息肉:可摸到質軟而可推動的腫塊,指套上常染有血跡。
3.內痔:一般內痔是柔軟的,即使摸到也不能分辨其大小和多少,但如有血栓形成,則可摸到光滑的硬結。
4.肛瘺:可摸到索狀物,有時在肛瘺內口可捫到小硬結或凹陷。
5.肛門直腸周圍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及直腸後間隙膿腫,在直腸內可摸到壓痛性腫塊,表面較光滑。其他間隙膿腫可用拇、食指作雙指觸診檢查,即食指放在直腸內,拇指放在肛周皮膚上,拇、食指觸診,可以發現肛管前深、後深間隙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或肛周膿腫。
6、肛乳頭瘤:可摸到質地中等而可推動的、長蒂腫物,指套干凈。
7、肛門周圍:皮膚病、皮下包塊、炎症、膿腫、外痔、肛瘺瘺管。
專家指出,在指診檢查中,醫師的食指就是醫生的眼睛,可以發現和診斷大多數的肛門疾病。包括功能性的疾病及器質性的疾病。
❾ 作為體檢項目,肛門指檢到底有沒有用
肛門指檢是臨床上醫生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時的一個主要檢查項目,並不是醫生為了低俗的想法觀察患者隱私部位而設的檢查項目。因為通過肛門指診可以發現肛管直腸內的大多數病變和某些盆腔疾病(闌尾炎、髂窩膿腫、前列腺和精囊病變),以及女性生殖器疾病,並做出初步診斷,所以說直腸指診對於發現疾病有很高的診斷價值。
直腸指診時醫師會戴手套(或指套),外塗適量的潤滑液,被檢查者張口深呼吸充分放鬆,先用探查的示指在肛門口輕輕按摩,當肛門括約肌鬆弛後,再將探查示指慢慢插入肛門,觸摸肛門及直腸,發現異常情況時,再進行雙合診。
檢查中有劇烈觸痛多見於肛裂;摸到有波動感提示有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摸到表面柔軟光滑、有彈性的小包塊多為直腸息肉或內痔;摸到表面凹凸不平、質地堅硬的腫物要考慮直腸癌的可能。在檢查過程中指套上帶有黏液、膿液或血液,提示直腸內有炎症存在並有組織破壞,可以通過塗片檢查和細菌培養進一步明確原因。
總的來說,雖然直腸指診是發現肛管直腸及局部鄰近器官疾病最直接簡單直觀的檢查方法,但是在檢查前醫生必須和受檢者溝通取得同意和信任,並且要在另外一個醫護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再進行檢查,避免遇到素質極低的患者想法太多而製造事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關注天天醫學,了解更多 健康 知識。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補充。
謝謝閱讀!
在談 肛門指檢(直腸指診) 到底有沒有用之前,謝醫生給大家分享個今天發生的小故事:
今天在門診有一位老爺子說他的腳疼,謝醫生建議他把鞋脫下來,最好把襪子也要脫下來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情況,老爺子認為拍個片子就行了,但是謝醫生堅持還是要看一眼,結果老爺子把襪子脫下來的時候,可以看到在他的腳其實並不是骨頭有什麼問題,而是有一個明顯的皮膚改變,像這種情況應該去 皮膚科 進行檢查,為了確定骨骼是否有問題,謝醫生在查體的時候按了按疼痛的部位,就是這個小動作,讓 老爺子特別的不好意思 ,說腳這個地方很臟,來之前應該好好的洗一洗,但是 謝醫生說醫生就是要查體去觸碰一下患者 ,這是很正常的。
老爺子千恩萬謝的去皮膚科看病了,留下謝醫生覺得特別的不好意思,這沒什麼特殊的,作為醫生,即使患者的腳再臭、再臟,那 查體也是醫生的責任之一,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兒 。
接下來說說直腸指診的事兒我們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什麼是 直腸指診 ,其實這是一個醫生的查體,在普外科非常的常見,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醫生用 手指探入患者的肛門,探查在直腸周圍是否有異常,泌尿外科進行前列腺按摩或者是取前列腺液的時候, 也會採用這個操作。
謝醫生在普外科以及泌尿外科輪科的時候,經常會給患者進行直腸指診。
那麼在普外科,什麼時候要進行這樣的檢查呢?比如醫生 懷疑您有肛周膿腫,懷疑有直腸癌的時候 ,這個檢查特別的有用。
講一個例子大家可能就會更明白,謝醫生在普外科輪科的時候,有一位老年女性患者 停止自肛門排氣、排便將近一周 了,整個肚子像皮球一樣圓鼓鼓的,但是老人惡心嘔吐的並不是特別明顯,考慮是 低位腸梗阻 ,像這種情況高度可疑腸梗阻是由於直腸癌導致的腸道梗阻,所以在決定給老人做檢查之前,謝醫生給老人進行了直腸指診,在 手指進入不到一半的時候,就可以觸摸到一個明顯的腫物 ,而且已經完全堵塞了直腸,像這種情況基本可以確定老人患有直腸癌,最後的檢查也確定了這個診斷。
直腸指診對於一位普外科醫生或者是泌尿科醫生,甚至所有醫生來講,都是一個比較 基本的查體技能 ,在臨床上對於我們判斷患者的疾病,進行初步診斷,以及後期的進一步檢查作為參考,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有些朋友會問做直腸指診會不會很痛?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在 進行直腸指診之前,醫生會用石蠟油潤滑手指和患者的肛門, 盡量減少患者在檢查過程當中的痛感。
如果您是一位需要接受直腸指診的患者, 請您要明白,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查體,一定要配合醫生完成檢查 ,千萬不要因為感覺尷尬或者有其他的情緒而不想進行這樣的檢查。
而談到直腸指診,這個檢查到底有沒有用重不重要?答案肯定是顯而易見的,它很有用也很重要。
查體是一位醫生的基本技能, 醫生需要通過查體、患者症狀以及輔助檢查進行綜合系統的判斷,三位一體 ,才能給患者進行正確的診斷,從而決定正確的治療計劃!
肛門指檢又叫直腸指診,是醫護人員在患者非常放鬆的狀態下,佩戴手套,消毒後,將手指伸入患者肛門和直腸下段,探尋異常腫塊的一種檢查手段。做為一項常規的體檢項目,肛門指檢的用處還是很大的。
那麼,出現什麼情況需要做這種檢查呢?龍醫生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肛門是消化道的末端,大便的出口,其表面附著的細胞如果轉變為生長失控的異常細胞,叫做肛門癌。
肛門癌不一定都有症狀,但有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這些症狀包括肛門出血、肛門內或肛周疼痛、肛門內感覺有異物或者腫塊、肛門瘙癢,等等。
除了肛門指檢之外,肛門的視診、肛門鏡檢查、從肛門取少量組織進行活檢等,都是常見的檢查辦法。如一次檢查沒有問題,症狀依然持續,則需要定期做隨訪。
肛門膿腫,是指肛門周圍有充滿膿液的腫塊,通常是由於肛門內的腺體感染導致的;而肛瘺則是指肛門腺體與皮膚之間形成的病理性通道。
肛門膿腫和肛瘺,一般還是有症狀的。肛門膿腫的症狀包括肛門區域出現持續的劇烈疼痛、發熱、肛門部不適或疲勞感;而肛瘺的症狀相對來說要輕微一些,有的患者只是偶爾有症狀,包括肛門附近皮膚發紅、瘙癢、肛周皮膚流膿等。
肛門視診和直腸指診是診斷肛門膿腫和肛瘺的最常用、直接、簡便而濟的方法。如果不能確定,可做磁共振和CT等影像學檢查,來幫助診斷。
大便失禁是指排便失去控制,從肛門處漏出固態或者液態的糞便,或者漏氣。大便失禁常見於有生育經歷的女性,因為分娩的時候,可能會損傷控制排便的肌肉導致的。男性也可因各種原因導致大便失禁,比如腦出血。
針對大便失禁的檢查,同樣包括肛門視診和直腸指診,配合實驗室檢查,能夠對大部分的標本進行顯微鏡下檢查和細菌培養,以找到導致腹瀉的感染原因。必要的時候,可以做結腸鏡檢查和乙狀結腸鏡檢查。
對肛門和直腸內,進行不同位置的壓力測試,能夠判斷控制排便的肌肉功能是否正常,還可以顯示直腸感覺是否正常。
對前列腺的疾病進行篩查,能夠及早發現前列腺癌。前列腺位於男性膀胱下方,直腸前方,環繞著尿道。一般男性在50歲左右,可以考慮做前列腺癌的篩查。
這些篩查措施除了檢查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這個腫瘤標志物之外,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檢查是直腸指檢。直腸指診時,發現不對稱的硬化區域,或者有明顯結節,往往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
在男性前列腺疾病或者一些性傳播感染患者,可以用直腸指檢的方法進行前列腺按摩,以檢測患者的前列腺液。老年人便秘的時候,可以用直腸指檢來確定是否有糞便嵌塞。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用途,是做結直腸癌的篩查。不過,如果部位比較深的話,直腸指診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懷疑結直腸癌,最重要的辦法還是做腸鏡或者磁共振、CT檢查。
作為一項用手指直接觸碰病灶部位的檢查,直腸指檢在臨床上很多情況下是不可或缺的。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檢查費用低廉,另外一個方面是比較容易操作。結合視診,基本上可以判斷一些位於組織淺表的疾病。唯一的缺點是,被檢查的患者和醫生會略顯尷尬。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床醫生,看病、咨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
非常有用,以前實習,跟著主任上門診,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人,說是大便不通暢,有些黑便,主任先給病人做了指檢,給我個眼色讓我也去摸一下,我手指剛進去一摸,感覺內部不規則,質地硬,沒有彈性,退出來主任問我你覺得是什麼,我說可能是低位cancer,最後也確診了,就是直腸癌,病人才四十多歲不到五十
非常有用,而且作為一個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對於肛腸疾病以及前列腺的疾病,首先必須做的就是肛門的指檢,而且通過一個肛門指檢,大概就能夠確定診斷的方向,以及接下來需要做的輔助檢查。
這種檢查恐怕是是在外科體檢最有價值的檢查了。
肛門指檢是對直腸疾病診斷非常重要的方法。
對於早期直腸癌變有高達75%的發現率,同時也能發現肛管等其他部位的疾病。
直腸作為大腸的一部分,其發生癌變的流行病學特點與其他國家相比,差異如下:
(1)發病年齡提前。國外大腸癌平均發病年齡在55 60歲。而我國平均發病年齡在45歲左右,比國外提早10 15年。因此,年輕人也需提高警惕。
(2)低位大腸癌多見。歐美國家大多數為結腸癌,直腸癌中也多見高位直腸癌。而我國直腸癌發病率佔大腸癌的60% 70%,且以低位直腸癌常見,結腸癌僅佔30% 40%,因此直腸指診易於發現。
(3)低分化、惡性程度高的類型多見。我國30歲以下的患者中,粘液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佔30% 50%,比國外比例大。
(4)晚期患者多見。在我國3期患者約佔60%,在青年人大腸癌患者中,3期、4期患者高達80%左右。
所以在體檢時,有人建議30歲以上均要進行肛門指檢,不無道理,此種檢查非常簡單,不用提前做腸道准備,也不用提前預約,大家應該認識到這種檢查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增大,作息不規律,生活方式不 健康 等因素,出現肛腸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最普遍的便是痔瘡,便血又是痔瘡的最常見的表現,但是早期腸癌的臨床表現也可能就是便血的情況,如果一味的按照痔瘡進行治療就會耽誤了直腸腫瘤的治療,而早期直腸癌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對於本身有痔瘡的患者查體時也一定要重視肛門指檢。
其實,肛門指檢除了能發現肛腸部位的病變外,通過指檢還可觸到男性受檢者的前列腺,幫助發現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可通過觸及女性受檢者的子宮,發現有無子宮後傾、子宮頸腫瘤、附件腫瘤或炎症等。
我閨蜜就遇到過一次指檢,聽著怕怕的
我閨蜜當時20左右,有一次吃火鍋,然後之後上廁所時總是有血,好幾天一直有,然後當時搜說有可能是腸道有問題,當時給她和家人都嚇壞了,趕忙去醫院,當時醫生要給她做指檢,我閨蜜還以為是檢查手指,我閨蜜在想,我這是上廁所的的問題,檢查手指難道是看中醫嗎?
後來醫生叫她爸媽出去,關上門後讓她把褲子褪掉,當時我閨蜜就懵了,原來指檢是這個,是用手指檢查她…而不是檢查她的手指……當時還是一位男醫生,我閨蜜尷尬的要死,正好當時她還想拉肚子,太尷尬了,做為女生真的感覺有些尷尬啊
還好後來沒什麼大事,開了一些葯吃吃就好了,但是這次經歷我閨蜜可是記住了,有一次跟我們一起吃飯她說了,當時把我們都笑噴了,因為她說當時特別想拉肚子,而人家卻在很認真的檢查,弄的更想拉肚子了,萬一憋不住,豈不是傾盆暴雨了,而且醫生長得還挺帥的,真是佩服她的幽默
不過通過這個事情我們應該也明白一個道理,如果身體有什麼問題的話,必須要去看醫生,不可以自己怕害羞或者怎麼樣就不去做檢查,畢竟這個是為了自己的 健康 著想的
肛門指檢,是醫生用食指對肛門、直腸進行的無創傷性檢查,又叫直腸指檢。
肛門指檢是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腸科很常用的檢查手段,也是各種體檢中設置的常規檢查項目。
醫生只需要戴上手套,食指塗上石蠟油,就可以操作了。受檢部位如果有炎症,會有觸痛感。有的病人檢查中會有便意感,需要放鬆,大口呼吸來緩解。另外,有的病人對受檢體位如:站立彎腰、膝胸位、側卧位,會有點難為情,一般性 健康 體檢時,不太能夠接受。
指檢過程中,醫生就可以判斷出受檢者肛門括約肌緊張程度,可以觸及直腸有否包塊及大小和軟硬程度等、前列腺有否增大及程度、肛周膿腫,以及盆腔的外科或婦產科一些感染性病症等。還可以通過觀察手套上的污物,包括血跡、黏液等,來判斷有否病變。
操作熟練的醫生完成指檢,用不了一分鍾。
別小看這簡單的檢查操作過程,不少肛門、直腸、前列腺等部位疾病都是通過這項檢查,首先被發現的。
我是康醫生,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當然有用啊,怕你藏了一副麻將,一個雞腿
有用!
作為一個三甲醫院泌尿外科醫生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目前醫療設備越來越先進,很多查體的過程被醫生和患者共同忽視了。尤其是像肛門指檢這種較為隱私和容易讓患者不適的檢查也越來越少做。那麼肛門指檢一般是查什麼內容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直腸癌
肛門指檢首先最常備用到的是直腸癌的檢查,如果患者有便血等情況,在做進一步影像學檢查或者腸鏡之前,就可以通過直腸指檢方式來明確。可以對患者的情況做一個初步的推測。
痔瘡
這是另外一個普外科較為常使用直腸指檢的疾病,最主要的檢查內容是和直腸癌做最初步的鑒別診斷。
前列腺增生
在現在臨床,不得不說我作為一個泌尿外科醫生也是越來越依賴彩超給我的結果。對於體檢是通過直腸指檢也可以初步估計患者前列腺增生程度。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最簡單的一個區分方法就是通過直腸指檢!如果前列腺摸上去非常硬,像石頭一樣,前列腺癌的概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對於直腸指檢,很多患者因為不適和體位的問題常常會拒絕醫生檢查,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直腸指檢對於普外科和泌尿外科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檢查。同時這種檢查結果的敏感性其實是非常高的!
❿ 直腸指檢怎麼做
直腸指檢就是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是檢查疾病的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直腸指檢不需任何輔助設備。檢查時,醫生右手戴上消毒手套,食指和病人肛門外部都塗上一些潤滑油或凡士林,現一般常用液體石蠟油。
檢查方法是:檢查者右手食指戴指套,塗潤滑劑(常用肥皂液,液體石臘或凡士林),以方便將其插入肛門內並可減輕病人不適。先檢查肛門緣周圍皮膚,如有紅腫、壓痛、硬塊,常提示有肛周膿腫;前後正中處有觸痛,常提示可能有肛裂,可進一步扒開肛門看是否有肛管裂口;肛門緣外有潰破口並伴皮下有條索狀物通向肛內,常為肛瘺。肛緣周圍檢查完畢後,右手食指輕輕按摩肛緣,同時囑病人作深呼吸以減輕腹壓,使括約肌鬆弛,然後將食指慢慢伸入直腸;若突然將手指插入肛門,括約肌會因突然受到刺激而痙攣,不僅不易插入,並將產生疼痛。
病人體位可以採取以下三種: (1) 膝胸式:適於檢查男性病人,尤適於做前列腺及精囊的檢查,而且也是檢查肛門、直腸的較好體位。 (2) 左側卧式:適用於檢查女病人,男病人亦可採用。 (3) 仰卧式:有腹腔疾患或不便於改換體位時可用此式,對身體虛弱者尤為適用。術者右手經病人右大腿下進行檢查,同時可將左手置於恥骨上以協助檢查。術者以指尖輕輕地在肛門口處按摩片刻,使其適應,並囑患者張口呼吸,全身放鬆,使肛門括約肌鬆弛,然後將右手食指徐徐插入肛門,觸摸肛門、肛管和直腸的各部位。
意義
肛門指診意義重大且檢查方便,首先,通過指診可以觸摸到直腸下端及肛管有無腫物和壓痛、觸痛,以診斷是否有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感染、肛裂等疾病。第二、通過指診可以觸到括約肌間溝,了解括約肌的緊張度以推斷某些病症。第三,根據指套上是否染血及血跡顏色,協助早期發現直腸、結腸癌潰瘍性結腸直腸炎、痔、肛門裂等疾病。可以說大部分肛腸疾病可以通過指診而基本確診,肛門指診是器械所不可代替的檢查方法。 行肛門指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和意義: 1、首先要進行的是肛門括約肌和肛管直腸環的松緊度檢查,肛管直腸環是由內、外括約肌的上緣和恥骨直腸肌共同構成,圍繞肛管與直腸的交界處,內、外括約肌呈環狀,而恥骨直腸肌只在後面及兩側存在,故肛門指檢時,在肛管後方及兩側觸到,而在肛管前方不易觸到,肛門括約肌和肛管直腸環正常時食指能順利的伸入肛門內,如果食指通過困難或不能通過說明肛門有不同程度的狹窄,而如果肛門括約肌過於鬆弛無力,可能就會有肛門失禁了; 2、檢查肛管直腸前、後壁及其周圍有無觸痛、搏動、腫塊,並應注意腫塊的大小、硬度、活動性。對於位置較高的腫塊,可在蹲位或截石位作肛門指診,這兩種體位可使腫瘤下移,可捫到較高部位的直腸癌。必要時可做直腸與腹部雙合診或直腸與陰道雙合診檢查,對癌腫侵犯的范圍可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3、在直腸前壁,男性可觸到前列腺,女性可觸及子宮頸,不應誤認為是病理腫塊; 4、檢查完畢手指抽出後,要看手指套上是否染有血跡或粘液,必要時應作塗片檢查。
編輯本段作用
直腸指檢是肛腸科必用的一種檢查手段。若指檢後發現指套表面帶有黏液、膿液或血液,就會懷疑直腸肛門里有炎症或伴腫瘤組織破潰。必要時,取點大便做常規及細菌學檢查,或進行直腸組織病理檢查可助診斷。大約80%的直腸癌及直腸息肉,可通過該檢查而早期被發現。此外,像痔瘡、肛瘺、肛門及直腸周圍膿腫、肛乳頭肥大、肛乳頭瘤等疾病,也可以通過「摸」一下直腸肛門而被發現。 專家還告訴筆者,直腸指檢並不僅「專職」於肛腸科,它還能做以下「兼職」: 男科工作區: 男性直腸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醫生通過「摸直腸」可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質地、結構以及病人是否有壓痛感等,從而得知病人是否患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 另外,大家可別小看了,直腸指檢可早期診斷出前列腺癌,有報道,准確率可達50%~70%。 婦科工作區: 原來,直腸指檢還可用來檢查女性的盆腔膿腫、盆腔炎等疾病。婦科醫生在給未婚女性做婦檢時,為了保護患者的處女膜,通常採用直腸指檢,查清子宮及盆腔的一些情況。 骨科工作區: 大家想不到骨盆骨折也要「摸」腸子吧?其實,骨盆骨折是常見的外傷。雖然骨盆骨摺合並直腸損傷並不多見,但如果病人的骶尾部有明顯壓痛時,那醫生就得「摸」腸子。因為這種痛多是由骶骨骨折端直接刺傷直腸引起的,少數可因骶骨、坐骨骨折移位而使直腸撕裂。這時,醫生可以「摸」到骨折的斷端,而且指套上也可能沾有血跡。 其他工作區: ①轉移癌、腹腔內惡性腫瘤,如胃癌等癌細胞,可以「掉」到腹腔的最低處(子宮直腸窩或膀胱直腸窩內),「落地生根」而形成轉移癌,此時,指檢也能發現該處有質地堅硬的東西。 ②有些病人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抽搐、昏迷等,若醫生通過指檢發現病人直腸內有膿血便或果凍樣黏液,就會考慮中毒性痢疾。再做個細菌培養,如發現致病菌便可確診。
禁忌
肛指檢查在許多肛腸疾病的診斷中都有很多的效果,而且操作簡便,所以是肛腸科醫生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但任何事物都不是萬能的,肛指也不例外。例如肛指就不能用於肛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