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種無花果
無花果的種植方法如下:
1、種植土壤。種植無花果時,可以用兩份園土、兩份草炭、一份有機肥混合配製土壤。
2、栽種進行。將植株放入種植穴內,然後覆蓋一層細土並壓實,然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日常養護。在生長期每隔兩到三天澆一次水,並間隔半個月施加一次有機肥。
Ⅱ 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
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
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洗碗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是覺得洗潔精很傷手的,很多人洗碗為了不傷手會選擇戴手套,但你可知戴手套洗碗也是會帶來危害的,以下看看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及相關資料。
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1
戴手套洗碗無危害
戴手套洗碗是沒有危害的,洗碗會經常接觸到油污以及化學刺激物,戴手套洗碗可以保護我們的手指,避免與化學物所接觸,尤其是孕婦,一些含有化學物質的洗潔精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所以佩戴手套是最適宜的。
佩戴橡膠手套洗碗的時候有許多細節是需要注意的,不然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危害。我們在每次使用完手套後都要對它進行清潔並晾乾,以防手套上滋生大量細菌從而污染碗筷。
同時還要注意最好不要佩戴塑膠手套去接觸高溫的水,並且不要購買質量不好、便宜的塑膠手套,以及有刺鼻氣味的塑膠手套也最好不要使用,這些手套可能並不一定完全無毒。
質量較差的手套遇熱後會釋放出塑化劑,附著到碗上,塑化劑進入人體後會影響身體健康,只要使用質量好的手套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洗碗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洗碗時需要接觸油污和含有化學成分的清潔劑,會對手部皮膚以及指甲造成傷害,不僅會讓皮膚變得更加粗糙,還會出現皮膚開裂的情況。
很多人洗碗時都會選擇戴上橡膠手套,不僅可以保護雙手,洗碗也更加方便,雖然戴手套洗碗並沒有太大危害,但也要選擇合適的手套。
如何挑選手套?
女性的雙手較小,很多橡膠手套都設計的十分寬大,戴起來不舒服,購買手套時,要選擇符合女性手部大小以及手部曲線的手套,戴著這種手套洗碗能保證舒適性。
碗沾上清潔劑後會變得十分光滑,橡膠手套遇水後也會變滑,洗碗時容易將碗摔碎,所以要選擇手指以及手掌部位有防滑顆粒設計的手套,這樣才能避免碗的滑落。
購買手套時,要注意手套的質量,不要選擇帶有明顯異味、容易掉絨的手套,這樣的手套質量較差,用它洗碗不利於身體健康,要選擇無異味、可以反復清洗的手套。
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2
戴手套洗碗的危害在於如果不勤加對手套進行清洗,它上面就會有很多細菌,會對我們的碗筷造成污染。而且一些質量不好、便宜、有刺鼻氣味的塑膠手套可能並不一定完全無毒。
我們一日三餐會產生出非常多的臟碗筷,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洗碗的時候帶上橡膠手套,這樣不僅可以放置洗滌產品對我們的手造成傷害,在冬天的時候還有保暖的作用。
但是佩戴橡膠手套洗碗的時候有許多細節是需要注意的,我們在每次使用完手套後都要對它進行清潔並晾乾,以防手套上滋生大量細菌從而污染碗筷。
同時還要注意最好不要佩戴塑膠手套去接觸高溫的水,便宜的塑膠手套,以及有刺鼻氣味的塑膠手套也最好不要使用,這些手套可能並不一定完全無毒。
硅膠手套是指採用環保硅膠為材料製成的手套,具有對人體無害,耐高、低溫,耐蒸、煮,綠色環保等特點,那麼硅膠手套洗碗好嗎?
洗碗手套需要經常使用,因此宜選用貼手、輕薄、不沾手指的手套,手指和手掌部位有防滑顆粒設計,還需要符合手部曲線設計,綜合來看,硅膠手套是一種比較好的洗碗手套,塑料和橡膠手套都對手部有一定的傷害,橡膠手套還可能導致過敏,而硅膠手套採用食品級硅膠材質,柔軟無異味,用來洗碗是沒有危害的,除了洗碗以外,硅膠手套還可用於擦地板、洗馬桶、進微波爐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硅膠手套雖然無害,使用時也要根據用途進行區分,避免一隻手套廚房用完廁所用,以免細菌交叉感染。其次,硅膠手套要經常清洗,以免細菌滋生,每次使用完最好用肥皂或消毒劑將其內外都清洗干凈後再放回。
用洗碗手套洗碗有危害嗎3
洗碗需要用手套嗎?會對我們的健康有多大的傷害?
根據舒適度挑選
許多女性使用洗碗手套都是為了洗碗或搞衛生,使用頻率比較高,所以手感舒適度很重要,在選購洗碗手套的時候要選擇一些符合手部曲線設計的洗碗手套,使用舒適洗碗手套就靈活得像自己的第二層皮膚,這樣使用起來更自如,令家務變得更輕松。
根據設計挑選
優質的洗碗手套除了手指和手掌部位都會有防滑顆粒設計,全掌防滑,使東西不易滑落外,還有加絨設計,可以保暖禦寒,對皮膚有很好的親和性,就算是寒冷的冬天,也能全方位的呵護雙手,不怕被洗滌清潔劑侵襲。
劣質的洗碗手套就做不到這些,劣質的`洗碗手套往往是手感冰冷、生硬而且保溫不佳,在冬天使用特別能感到基本沒有保溫效果,使用過洗滌清潔劑或經過夏天、環境變化而腐蝕老化,使用壽命短。
根據質量挑選
洗碗手套基本上都會經常性使用,因此選擇一些不粘手指,貼手,輕薄的洗碗手套更實際、穿脫更方便。優質的洗碗手套都可以反復清洗、反復晾曬而且不掉絨不掉屑,沒有異味,更安全、更耐用。普通的洗碗手套一般容易黏黏,清洗後容易掉絨掉屑,不貼手,操作笨拙,穿脫不便,有的還帶有橡膠異味。
橡膠手套有毒嗎
橡膠手套按照用途可分為耐酸鹼手套、電絕緣手套、防輻射手套、醫用手套等。按橡膠原料或製造工藝分膠乳手套和模壓手套等。不過,橡膠手套都是具有一定的毒性的。
做橡膠手套所用橡膠的原材料很多,它裡面所用的配合劑特別重要。我們購買用於洗碗的橡膠手套屬於生活用品,這就要求橡膠所用的原材料是無毒、無味、無污染的(因為橡膠原材料里很多是有毒、有味、有污染性的)。如果嚴重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聞到橡膠手套上有臭味,這樣的手套肯定是有問題的。對身體或多或少會有危害,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再使用這種手套。
使用家務手套的注意事項
為了保護手,洗碗或是做其它家務時會帶上橡膠手套,使用橡膠手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手套應該區分出,廚房用,洗漱用,以免細菌交叉感染,越洗越臟。
2、橡膠手套經常使用,也要做到經常清洗,以免細菌滋生,成為感染源。
3、平常使用的橡膠手套屬於天然橡膠製品,天然橡膠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老化,如果經常接觸油和熱水,就會變軟變黏,不及時清洗,容易變硬變脆。另外,用完後把手套放在水池邊,即使洗凈了,也會重新滋生細菌。
因此,每次使用完最好用肥皂或消毒劑將其內外都清洗干凈,並放在通風處自然晾乾,但不要曝曬,這樣很容易使其變脆,縮短手套的使用壽命。
Ⅲ 如何選擇硅膠手套
橡膠手套的品種有很多,按用途分耐酸鹼手套、電絕緣手套、防輻射手套、醫用手套等。按橡膠原料或製造工藝分膠乳手套和模壓手套等,要合理的選擇自己使用的橡膠手套;
你要根據自己工作的環境和接入的化學產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橡膠手套;
一,天然乳膠一般而言,天然乳膠對於水溶液,如酸、鹼水溶液具有較好的防護作用。其優點是舒適,彈性好,使用靈活。
二,丁腈對化學物質的油、脂類,石油化工產品及潤滑劑和各種溶劑具有很好的防護性能。但在有些溶劑中會發生溶脹而影響其物理性能,降低防護功能。
三,聚氯乙烯對大量水溶性化學物質,如酸、鹼等具有防護作用,但不能防護溶劑等有機物質,因為許多溶劑會使其中的增塑劑溶出,不僅會造成污染,而且還會大大降低手套的屏障功能。
四,氯丁橡膠與天然橡膠的舒適度相差無幾。對於石油化工產品、潤滑劑具有很好的防護作用,可以抗臭氧和紫外線,另外還具有很強的抗老化性能。
五,聚乙烯醇對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很好的防護作用,但是易溶於水,遇水後會降低其功效,而且材質較硬,加工不方便。
六,丁基合成橡膠對有機化合物和強酸具有很好的防護效果,生產加工困難,對油、脂幾乎不具防護作用,但對氣體具有特別好的防護性能。
七,氟橡膠氟化的聚合物,基底類似於特氟隆(聚四氟乙烯)類,其表面活化能低,所以液滴不會停留在表面,可防止化學滲透,對於含氯溶劑及芳香族烴具有很好的防護效果。
八,氯磺化聚乙烯對大多數化學物質都具有防護性能,可以防護鹼類、油類、燃料和許多溶劑,並且具有很好的抗高溫和低溫性能,耐磨,抗彎等。
抗振動的手套材質通常為三層結構手套,內外層為皮或柔軟舒適的合成纖維,中間夾層為硅膠或其他能有效吸收振動的高聚物。手套選擇與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手套選擇的合適與否,使用的正確與否,都直接關繫到手的健康。
在使用橡膠手套一定要注意使用事項,以防自己受到傷害;
1. 選用適合於不同工作場所的手套。手套尺寸要適當,如果手套太緊,限制血液流通,容易造成疲勞,並且不舒適;如果太松,使用不靈活,而且容易脫落。
2. 所選用的手套要具有足夠的防護作用,該選用鋼絲抗割手套的環境,就不能選用合成紗的抗割手套等。要保證其防護功能,就必須定期更換手套。如果超過使用期限,則有可能使手或皮膚受到傷害。
3. 隨時對手套進行檢查,檢查有無小孔或破損、磨蝕的地方,尤其是指縫。對於防化手套可以使用充氣法進行檢查。
4. 注意手套的使用場合,如果一副手套用在不同的場所,則可能會大大降低手套的使用壽命。
5. 使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將污染的手套任意丟放,避免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暫時不用的手套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6. 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防止將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質接觸到皮膚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
最後是不要忽略任何皮膚紅斑或痛癢,防止皮炎等皮膚病的發生。如果手部出現乾燥、刺癢、氣泡等,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Ⅳ 削芋頭怎麼預防手癢,新鮮芋頭挑選方法你知道嗎
如何不會手癢?
據農業研究報告稱,芋頭之所以會引起皮膚瘙癢,可能與芋頭中的草酸鈣、水溶性蛋白質和鹼溶性苯酚三種成分有關。 所以只要破壞其中一個,就可以解除對芋頭的刺激。
保存提示
芋頭剛買的時候沒有放入冰箱,在室溫下保存2~3天。 事實上,沒有煮熟的芋頭只要放在室溫下通風的角落,可以保存3到5天。 如果以後要放入冰箱,最好用濕報紙包好,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入冰箱; 這將保持一個多星期。
Ⅳ 寶寶發燒38度怎麼辦有哪些物理降溫方法
寶寶發燒到了38度,那麼高的度數要怎麼破呢?有什麼好的寶寶發燒物理降溫 方法 嗎,如何進行物理降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寶寶發燒38度的一些處理辦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寶發熱時的常規處理方法
1.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出汗,這時再看小嬰兒,鼻子通了,呼吸平穩了,溫度也降下來了。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喂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
2.多數孩子還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熱時手腳發冷、舌苔發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家長可以用生薑紅糖水給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錯的,如果生薑紅糖水裡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長的蔥白,效果會更好。
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給孩子煮的稀飯裡面加上兩片生薑、兩段蔥、幾滴醋,煮好後,去掉姜、蔥,喂給孩子吃,能祛寒、發汗,退熱的效果不錯,孩子也願意吃。家長可以一天給孩子喂2~3次,孩子退熱後就不要加蔥了,舌苔不再發白時,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身體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沖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症狀也才會好轉。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發熱,則說明體內有內熱或炎症,家長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鍾後給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發熱時,就不要再喝了。同時盡量給孩子多喝水,吃新鮮的水果,飲食要相對清淡,不能吃魚、蝦,只能吃其他肉類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體溫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熱,說明孩子發熱是身體內寒重及虧虛引起的,這時仍要給孩子喝生薑紅糖蔥水,最好再配合艾葉水泡腳祛寒,而且可以讓孩子喝肉湯和淡淡的雞湯,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給孩子及時補充營養,同時讓孩子多喝水。
6.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幫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腳心,把熱往下引,等腳搓熱了,再搓小腿,上下來回搓,把小腿搓熱後,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後背和耳朵,最後搓孩子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不可太用力,要輕輕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著急,一邊搓,一邊讓孩子多喝些溫開水。如果孩子燒還不退,可用溫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膚擦紅、擦熱,讓孩子的身體自行散熱。
如果孩子還是手腳發涼,則說明受寒較重,家長可連續給孩子多喝幾次生薑紅糖蔥水,這樣處理後,孩子多半都能降溫。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喝蔥姜紅糖水加按摩治療發熱時,要先喝蔥姜紅糖水,然後再按摩
寶寶發燒38度物理降溫方法
1、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 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維持室內涼爽的溫度
可以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5℃~27℃之間。也可以讓電扇繞轉著吹著孩子,幫助他慢慢地降低體溫。但如果他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這時可以給他蓋層毯子。
6、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孩子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服。
寶寶發燒38度的處理方法
一、 臨床有哪些退熱葯物
1、 對乙醯氨基酚,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嬰兒和 兒童 高熱時的首選退熱葯。它的解熱作用緩和而持久,以療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為特點。
2、 布洛芬,退熱速度快,效果顯著,且退熱持續時間可維持6~8小時,副作用小,可以減少服葯的次數。副作用相對較小。
3、 阿司匹林,退熱作用較強,但副作用相對較大。一般小劑量短時使用,還是比較安全的。臨床常用賴氨匹林注射給葯,見效快。但是小兒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綜合征(一種嚴重疾病)的現象屢有報道,需要密切注意。
4、 尼美舒利,一種新型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退熱效果相對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對也較大,特別是對肝臟的副作用屢有報道。
5、 消炎痛,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具有較強而持久的退熱效果,由於本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對肝功、腎臟和血液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況下都不採用。
6、 安乃近,是一個古老的退熱葯物,退熱效果迅速,由於可引起粒細胞減少、腎損傷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只有在急性高熱且病情急重,又無其他有效解熱葯可用的情況下,才用於緊急退熱。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證安全。口服給葯已不被採用,可使用20%溶液進行滴鼻退熱。
7、 中葯退熱葯,很多中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熱作用,但由於中葯退熱作用緩慢,而且所含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薦家長選用中葯作為退熱葯物使用。
8、 注意:一般情況退燒葯的退燒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二、 如何使用退熱葯物
1、 如果體溫低於38℃,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熱葯物。
2、 如果體溫超過38℃,熱面容、煩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馬上給與退熱葯物。
3、 當體溫超過39℃時,容易誘發高熱引起的驚厥,必須馬上使用退熱葯物。
4、 服用退熱葯,可以選用選擇兩種不同成分的葯物,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給孩子退熱時,可以選擇兩種葯物交替使用。這樣不但減少每種葯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葯物的副作用。在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後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後6小時可選擇對乙醯氨基酚。當孩子服用一種葯物如果在5分鍾內出現嘔吐,應該選擇另外一種葯物。
5、 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葯物,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
6、 即使葯物選擇正確,劑量也適當,但要想達到理想效果,還要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這樣才能保證機體通過散熱達到退熱的效果。
7、 對於高燒持續不退的,可以選擇溫水浴,這是目前普遍認為最好的辦法。對於大便干結的,還可以通便清火,甚至給與溫鹽水灌腸降溫。
小孩發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視小孩的身體狀況而定。身體素質好的3天左右就會好轉,身體素質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時間才能恢復。
這期間會反復發燒,這是由於病毒在體內造成的,屬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著急,要保持鎮定。
家長太過緊張會給幼兒造成壓力,不利於病情的恢復。多給他喝水,最好採取中葯治療,用中葯進行清熱解毒,如小兒的雙黃連等清熱解毒制劑。
不要輕易打點滴,那樣會損傷幼兒的血管,而且葯物還會殘留在幼兒的血管內。
退燒葯只能暫時緩解病情,只是起到退燒的作用,不解決根本問題。如果小兒發燒體溫不高時(38度以下,有發熱驚厥史的幼兒38度以下)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用40度左右的溫水擦拭幼兒的手心、腳心、腋窩、大腿根部,並用毛巾覆頭
Ⅵ 小孩發燒怎麼辦
常人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常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體溫中樞的功能障礙時,使產熱過程增加,而散熱不能相應地隨之增加或散熱減少,體溫≥37.3℃稱為發熱。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孩發燒怎麼辦,歡迎大家分享。
小孩發燒怎麼辦1
小孩發燒怎麼辦?怎麼退燒
第一,通過冰敷或冰袋,酒精擦浴,但是這樣只帶走局部皮膚的熱量,這種退燒效果不好。
第二,在提高環境溫度前提下,用溫熱毛巾敷身體、洗溫水澡等使皮膚血管擴張,這種退燒效果最好。
第三,再有,排尿和排便過程都可利於降溫,如果小孩超過48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不要給小孩穿太多的衣服,不利散熱。
注意事項
在寶寶發燒時一定要注意讓小孩多喝水、奶或者米湯之類的液體。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身體的散熱,不利於發燒的恢復。
小孩發燒怎麼辦2
一、小孩發燒物理降溫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壓擠冰袋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洗浴時間10-15分鍾,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准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區、腹部、後頸、足底,這些部位對冷較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應。新生兒、小嬰兒因皮膚薄,毛細血管豐富,可經皮膚吸收而出現酒精中毒,不宜採用。
5、其它:現在還有一種物理降溫的葯物貼劑,可以有效地緩解孩子發燒。
溫馨提示: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孩子發燒最好不要隨便吃葯,因為孩子的發燒原因不明,隨便用葯可能會影響醫生診斷。
二、小孩發燒的表現
小孩發燒都是因為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布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那麼大家知道新生兒發燒的表現是什麼嗎?
嬰兒發燒病理原因可大可小,嚴重者敗血症、腦炎腦膜炎、心肌發炎等,不處理會導致殘廢或死亡;輕者只是輕微感冒,不理它也會自己好。但這中間的差異若非專業人員實難判斷,有時更須藉助檢驗技術才能確實區別。
寶寶發燒,父母固不必大驚小怪,卻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應學會如何有技巧、有知識、有智慧的面對它。
當小孩子發燒時會合並其他的表現: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體感覺極度不舒服,有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的現象,幼小一點的嬰兒不會說話,甚至變得躁動哭鬧不安。此時適度的處理,使體溫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發熱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更是需要。
三、小孩發燒的原因
發燒不是病,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徵兆,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呢?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布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發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式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有許多發熱是屬於非病態性原因所引起的。
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小兒體溫 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3、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小孩發燒怎麼辦3
一、量體溫
孩子發燒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量體溫,如果38度以下,給孩子喂點水,哄睡就可以了,抗過一個晚上孩子可能就自己好了,或者可以第二天去醫院驗血看一下是什麼原因。
二、溫水擦洗
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9度,那麼我們就需要給孩子退燒,首先推薦的是物理降溫。比如給孩子用溫水擦洗一下臉,手心,腳心,脖子,大腿根等地方幫助退燒。
三、服葯
如果用擦溫水的方式,孩子的溫度還是沒有退下來,建議給孩子用一點退燒葯,比如有貼額頭的退熱貼,還有口服的退燒葯,比如美林,服用之後一般很快會退燒,4至6個小時服用一次,所以可以服了葯等醫院開門。
四、冰敷
如果孩子服了葯還是比較難受,燒一時沒有退下來,而且溫度還很高,可以用冰袋包在干毛巾裡面,墊在孩子的後腦勺上,額頭也敷一塊,避免高燒燒壞腦子。沒有冰袋用濕毛巾包在塑料袋裡也可以。
五、手摸體溫
寶寶發燒可手摸頸脖後面,此處有主動脈,可感受到熱度明顯。另外額頭也是感知區,還有手掌腳底都可以。
六、觀察寶寶精神
寶寶發燒時精神不振,狀態比較脆弱,喜歡粘媽媽這個最親的人,平時愛玩的現在肯定是不愛動了。這里主要指的是嬰兒,因為較大點的小孩雖然發燒也可能保持運行狀態。
七、母親細心呵護
當寶寶發燒時心理上會有強烈的心理依賴,只有媽媽這個最重要的角色才能滿足寶寶的安全感,其它家人需要積極配合照顧小孩。
八、處理手段
當體溫超過38.5時是有必要吃一些輔助降溫的葯物,但在這溫度以下最好就不要吃葯,因為體溫升高本身是機體一種保護機制,這樣可以殺死體內的致病菌。建議大家使用時要仔細研究好葯用說明書,這類葯物不同年紀段用量是有控制的,而且服用間隔的時間也一般在6小時以上。如果降溫效果不行,二天內仍然不退燒,立刻前往醫院。同時體溫計也要經常測量,如果服用葯物溫度還上升也要馬上前往醫院。
九、多喝水
水是生命的本源,寶寶喝水一是排毒,二是降溫。多給寶寶些關懷,媽媽仍然要堅持喂母乳哦,裡面的抗體可以幫助寶寶抵抗病菌。
十、物理降溫
為了散熱可以脫光寶寶的衣服或者減少寶寶的衣服,家長可以摸寶寶的身體溫度來判斷操作程度,同時可以時不時給寶寶洗溫水澡,記住不是冷水澡,控制在37度到36度,家長可手試水溫感受,同時也可用溫度計測量下。給寶寶全身洗下,洗後擦拭乾凈水份。最後可以在寶寶的頸脖主動脈處貼退熱貼,用手感知下高溫處就可以精準貼上去了。在額頭也可以貼一個。用前也要仔細看下說明,做到心中有數。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發燒發熱的類型
1、稽留熱
多為高熱,體溫常在39℃以上,晝夜間溫度變動范圍在1℃以內,可持續數日或數周,見於某些急性的傳染病,如傷寒、斑疹傷寒、大葉性肺炎等。
2、弛張熱
多為高熱,體溫高低不等,發熱時可達39℃以上,晝夜變動范圍大於1℃,有時體溫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溫度仍在正常體溫以上。常見於化膿性疾病、敗血症、嚴重肺結核、川畸病、晚期腫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3、不規則熱
發熱時體溫波動的范圍極不規則,持續時間也不一定,體溫曲線毫無規律。體溫常在38℃左右或波動於37~40℃之間。臨床可見於多種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體肺炎、肺結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風濕熱、白血病等,亦可見於葯物或物理降溫之干擾。
4、波浪熱
體溫逐漸升高,數日後又逐漸降至低熱或正常溫度,經數日後又逐漸上升,如此反復發作,體溫曲線呈波浪型,見於布氏桿菌病。
5、間歇熱
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發熱類型,體溫驟升可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間歇數小時至數日又如此反復發作,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
小孩發燒怎麼辦4
一、什麼時候要退燒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已經超過38.5℃時,爸媽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做出及時的反應。對於嬰幼兒來說,當其體溫超過38.5℃時,需要給予葯物治療。中葯的話可以選擇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葯的話可以選擇百服寧、泰諾或者美林等。發燒就是一種抵禦反應。
二、採取物理降溫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鍾,約4~6小時一次。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5、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同時能夠給寶寶降體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6.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7、用退熱貼退燒。
三、保持環境安靜、舒適、濕潤,室內定時通風,成人不要吸煙。
四、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葯。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媽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要鼓勵孩子多喝開水多吃水果。發熱後孩子食慾減退,可准備一些可口和易於消化的飯菜,選擇孩子體溫不高,或吃葯退燒的時機進食,但不要吃得太飽。
小孩發燒怎麼辦5
一、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1:注意寶寶的睡眠休息
發燒會消耗寶寶的能量,而在這個時候,寶寶身體的能量是需要與疾病做斗爭的。充分的睡眠休息能夠很好的.幫助寶寶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爸爸媽媽在小孩發燒時,要注意觀察他的精神、體溫、面色等,保持安靜的居室環境,為寶寶創造舒適的睡眠休息空間。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2:及時補充水分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發燒感冒期間,人體需要多多飲水,幫助身體排毒。其實小孩發燒的護理也是如此,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適當的多喂一些水,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母乳中有90%是水分,但是小孩發燒是需要補充水分來幫助寶寶體內的積蓄的熱能散發的,所以不論是母乳喂養中的寶寶,還是混合喂養方式的寶寶,在發燒期間都是需要補充水分的,如果寶寶已經添加輔食,那麼也可以飲用西瓜汁、梨汁等蔬果汁來補充水分並增減維生素的攝取,也是很好的選擇。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3:飲食的調理
如果寶寶此時還是母乳喂養的階段,還是需要正常補充母乳的,需要注意的是,小孩發燒期間可能會有沒有食慾的情況出現,媽媽可以少量多次的進行喂養,同時正如上文多說,適當的增加水分的補充。
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增加輔食了,那麼在小孩發燒期間,需要就要更加註意寶寶的飲食調理了,此時可以給寶寶流質、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除母乳外,還有藕粉、米糊、蔬果泥等食品,帶小孩發燒的病情有所好轉,可以依據寶寶的食慾情況,增加半流質的食物,如面條、粥等食物。
小孩發燒的家庭護理方法4:身體降溫
嬰幼兒期間的寶寶如果發生高熱可能引發抽搐,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及時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
(1)注意身體散熱:我們經常有這樣一個誤區,小孩發燒期間,給寶寶穿上很多衣服或蓋著厚實的被子,希望能夠幫助身體排汗,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方法。小孩發燒時會身體發抖,這並不是寶寶身體發冷,而是由於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現象。
在小孩發燒發燒期間,我們應該做的是,適當的給寶寶減衣服,幫助身體排熱。
(2)物理降溫: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略擰干至不滴水時,輕輕放於寶寶的額頭,並注意每5分鍾左右再次在冷水中浸濕並擰干後置於寶寶額頭,重復多次。同時,還可以濕毛巾擦拭寶寶的腋下、肘窩、手心等部位,幫助寶寶身體散熱。
Tips:如果小孩發燒反復或持續的高熱不斷,爸爸媽媽除了以上的家庭護理方法外,一定要注意及時送寶寶去醫院就診,遵醫囑看是否需要服用退熱葯物等。
二、小孩生病發燒的注意事項
1、38.5℃以下不要緊的,但不能掉以輕心。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隨時測量孩子的體溫,經常喂孩子水。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物。要保持室內通風,6個月以後的寶寶家裡要准備好退燒葯。
2、溫度在38.5℃—39.5℃之間,按說明書吃退燒葯。葯吃一下10分鍾後,給孩子加衣服。半個小時之後,脫掉多穿的這些衣物,用溫水給孩子擦身子,會看到汗馬上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孩子的體溫就會慢慢的降。
3、發燒本身就是孩子體內有病毒,孩子自身也在抵抗病毒,一次是不會解決問題的。4—6個小時之內溫度還是會再上去的,可以繼續前面的第二步。
4、基本4—6次之後,孩子的溫度就被控制住了。
5、發燒39.5℃以上,一定要去醫院,4—8小時之內不會對大腦有損傷,但時間越長對孩子越不好。這個時候可以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和腳心,但不能多擦,這個辦法可以快速降溫。沒有酒精,可以直接用自來水擦一下孩子的身子,然後立即上醫院。
三、發燒吃什麼葯
1、對乙醯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
用法: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次,每4小時1次,每24小時不超過5次。
優點: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鍾內就能產生退熱作用。副作用相對比較小,對胃腸道基本沒有刺激,對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沒有影響,沒有腎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較高。對2歲以下的孩子,醫生通常習慣用這種葯物。而且它可與牛奶、果汁同服。
缺點:退燒雖然起效快,但控制體溫的時間相對其他葯物要短,控制退燒時間約為2—4小時。
2、布洛芬
用法:可用於嬰幼兒的退熱,緩解由於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輕度頭痛、咽痛及牙痛等。按體重一次5—10mg/kg,需要時每6—8小時可重復使用,每24小時不超過4次。
優點:它和對乙醯氨基酚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兩種退熱葯,也是較為安全的退燒葯。它的優點是退熱平穩且持久,控制退燒時間平均約6小時左右,最高可達8小時。而且它對於39℃以上的高熱退燒效果比對乙醯氨基酚要好。
缺點:有輕度的胃腸道不適,偶有皮疹和耳鳴、頭痛、影響凝血功能及轉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腸道出血而加重潰瘍的報道。還有報道說它在脫水、血容量低和心輸出量低的狀態下偶見可逆的腎損傷,過量服用可能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癲癇發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於3歲以上高熱的孩子。
四、發燒吃什麼食物才好
媽媽針對小孩發熱類型不同,選擇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小孩感冒發燒吃什麼食物?一般發熱急性期或高熱期主要吃流質的食物,而恢復期、退熱期吃半流質食物。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流質食物有:
(1)牛奶。牛奶可供給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質,適量加些米湯可供給一些碳水化合物。
(2)米湯。米湯可供給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於病兒腸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爛後去渣即得米湯。
(3)綠豆湯。綠豆屬良性,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
(4)鮮果汁。鮮果汁主要成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質,易於吸收。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節,可以喝鮮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鮮橘子汁,具有去濕、化痰、清肺、通絡等作用。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半流質食物有藕粉、代乳粉、稀飯、蛋、爛面等。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急性期一般食用流質食物,在恢復期或退燒期食用半流質食物。
患兒發燒期內不要突然增加他過去沒有吃的食物,以免造成腹瀉。若發燒患兒食慾不好,就不要勉強他吃東西,以免吃了以後胃部不舒服吐出來,但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
Ⅶ 寶寶睡著了發燒怎麼辦
寶寶睡著了發燒怎麼辦
寶寶睡著了發燒怎麼辦,發燒是生活中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疾病,有的是因為受涼,有的是因為病毒感染。寶寶在生病的時候,媽媽們要冷靜,不能過於心急而不知所措。那麼寶寶睡著了發燒怎麼辦?
寶寶睡著了發燒怎麼辦1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讓寶寶多喝水和補充體液,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的有效實用,適合於不同症狀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太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地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及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症狀。
2、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到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在10分鍾以上。擦拭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
寶寶發燒期間的護理方法
1、補充水分
水勝過葯,發熱身體出汗多,勤給寶寶喂溫水進行補充很有必要。半歲以內的嬰兒,繼續的採用母乳喂養。母乳容易消化,能保證營養的需求。
2、流質飲食
發熱幼兒,飲食調理以流食為主,但對伴有腹瀉的幼兒,抵抗力比較差,胃的蠕動較弱,冒粘膜耐受性能差,冷飲不利於身體的康復,應禁食。
寶寶睡著了發燒怎麼辦2
當你的孩子在與發燒引起的疾病作斗爭時,你會想讓他盡可能的多睡覺。對於父母來說,一整晚都不知道孩子的發燒情況將是很難熬的。但是總的來說,確保孩子有一個舒適的睡眠,比測量他的體溫更加重要。只要你的孩子並沒有表現出任何需要打電話給急診室的警惕症狀,那麼夜晚就沒有什麼理由值得你去吵醒生病的孩子。
發燒
發燒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只是身體過熱的一種跡象,或者是身體在與疾病作斗爭。發低燒的幼兒可能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入睡可能也很容易,並且整晚可能都會睡得很舒適。但是當高燒達到102華氏度時,你的孩子可能就會有出汗或發冷的症狀,這就會使睡眠變得困難。如果發燒不是很嚴重,那他也許能舒服的睡幾個小時,或者甚至一整晚都能舒適的睡著。
睡眠與發燒
你不應該因為量體溫而叫醒熟睡的孩子。充足的、平靜的睡眠,對於幫助孩子從疾病中恢復過來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當孩子准備要睡覺時,要去掉多餘的衣服,還要拿掉床上的厚毯子。在較溫暖的'天氣,你可以在房間里放一個風扇,以保持空氣流通並幫助孩子降溫。試著讓卧室的溫度保持在70到74華氏度之間。
為了給你的孩子提供最大限度的睡眠時間,可以讓他服用一些退燒葯物,比如小兒布洛芬或者兒童醋氨酚,讓孩子在上床睡覺之前服用。一般來說,一個熟睡的幼兒如果他的溫度過高以至於引起不適的話,他會自己醒來,而你可以在這個時候給孩子測量體溫。
時機
如果你的孩子在睡覺前有洗澡或吃點東西的習慣,那麼你要等待至少30分鍾之後再給孩子測量體溫。這就需要讓孩子保持一段時間的清醒,這樣你才能在他睡覺之前測量體溫。如果你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服用了退燒葯物,那麼只要葯物起作用了就沒有必要再叫醒孩子來量體溫。如果孩子能入睡,那麼葯物就是起作用了。
在對寶寶發燒睡著了怎麼辦認識後,治療寶寶這樣問題的時候,對寶寶身體都是要進行關注的,這個時候寶寶如果在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的進行說明,這樣治療的時候,才會知道該選擇什麼樣方式最佳。
寶寶發燒睡著了還要物理降溫嗎
需要的,用退熱貼給寶寶降溫就行了,不會影響寶寶休息的。睡覺時把寶寶的手腳都晾出來,不要蓋太厚,發燒階段散熱才是第一位的。注意半小時一測溫,38.5可以用葯,39度要就醫。
孩子患感冒、發熱後出現哪些症狀應及時送醫院
1、高燒39.5攝氏度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現驚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時有喉喘鳴聲。
5、感冒後孩子呼吸加快(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呼吸次數每分鍾≥60次,2個月至1歲的兒童每分鍾呼吸≥50次,1~4歲的兒童每分鍾呼吸≥40次),可能引發了輕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並出現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這是由於肺部組織彈力差,吸氣費力所致;若孩子吸氣時僅有肋間或鎖骨上方軟組織內陷,則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徵說明孩子已經出現了較明顯的呼吸困難,可能是重度肺炎。
發燒是人體的國防系統和外來入侵的病原作戰的結果,發熱越高,說明人體的反抗能力越強,但並不意味著疾病越嚴重。
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由於免疫功能尚沒有發育成熟,抵抗力不強,即使有嚴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熱。
常見的高熱例子就是幼兒急疹,這個疾病多發於6-9個月的嬰兒,體溫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燒三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時體溫的消退,顏面軀干出現紅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癒,幾乎沒有任何後遺症。
同時發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發燒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減少對人體的破壞。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適的生長溫度就是37度,溫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會明顯降低。不要著急把體溫減至正常!
高熱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機體代謝障礙和各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重要器官的損傷。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尤其是5歲以下患兒在發熱時易發生驚厥,從而對大腦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故對小兒發熱,尤其是高熱應及時予以退熱處理。
媽媽該採取什麼措施幫助寶寶降低體溫
1、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
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 、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 、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用葯不能超過3天
醫生說,孩子出現發燒等症狀後,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發汗,便會將其捂得嚴嚴實實,這樣反而容易引起熱驚厥,多見於6個月―3歲的兒童,表現為抽搐、牙關緊閉、口吐白沫等,「一些曾經發生過熱驚厥的患兒在感冒時,家長應密切觀察其體溫變化,一旦體溫達38攝氏度以上時,應積極退燒。」
「孩子使用退燒葯時,不能持續服用超過3天,而且在選擇葯物時應特別注意。」醫生說,嬰幼兒的肝腎功能發育不成熟,千萬不能服用成人退燒葯,應當選擇副作用小、葯效比較溫和的葯物,如果服用退燒葯3天,孩子體溫沒有降下去,就應當盡早就醫。
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醫生說,一般孩子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如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及各種鮮果汁等,如果孩子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雞蛋羹等。
此外,伴有咳嗽、多痰的兒童,由於不會咳痰,往往會咽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家長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給孩子吃海鮮或過咸、過油膩的菜餚,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病症。
Ⅷ 兒童硅膠牙刷好用嗎
當寶寶兩歲以後,他們的牙齒基本上是長齊了,這個時候家長要開始教寶寶使用牙刷刷牙。不過這個時候寶寶的牙齒還比較脆弱,需要使用專門的兒童牙刷才行。但是兒童牙刷有很多種類型,家長需要耐心選擇。那麼兒童硅膠牙刷好用嗎?
兒童硅膠牙刷好用嗎
硅膠牙刷好,硅膠刷毛柔韌性好,不會刺激牙齦,尤其是對兒童,因為寶寶的牙齦很稚嫩,另外硅膠牙刷疏水性好,還能高溫消毒,所以不易滋生細菌,我家寶寶用的是哈派的硅膠牙刷,他特別喜歡,以前用普通牙刷,每次刷牙都很抵觸,要不就糊弄一下。現在是去外婆家都要把自己的牙刷帶上。
童牙刷可以分為「指套牙刷」、「普通牙刷」和「電動牙刷」。為寶寶選擇牙刷時,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和口腔環境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的牙刷產品。 指套牙刷指套牙刷是紗布與兒童牙刷之間的過渡產品,一般是硅膠材質,它可以在孩子真正開始刷牙前適應牙刷。尤其對一些剛長牙,牙齦敏感的孩子,有刷毛的牙刷可能會讓他們抗拒和哭鬧,這個時候可以使用硅膠指套牙刷。
普通牙刷 市面上銷售的牙刷刷毛多為尼龍刷毛。而且這類牙刷毛尖部應經過磨圓處理而呈圓鈍形,因為未經磨圓的刷毛對牙齒不利。刷毛一般可分為軟性、中性、硬性三種。媽媽們買牙刷時,可用手指壓一下刷毛,如手指有刺痛感則表示太硬,不宜選用,建議給寶寶使用軟毛的牙刷。現在也有一部分硅膠刷毛的牙刷,其實可以算是一種給孩子的學習型牙刷,也兼具了牙膠功能。但是硅膠刷毛的牙刷清潔力度不足以保護孩子的牙齒,不建議長期使用。電動牙刷
電動牙刷的優點在於通過高速旋轉,使刷頭產生高頻振動,可瞬間將牙膏分解成微細泡沫,深入清潔牙縫,能更有效地清潔普通牙刷難以刷到的地方。另外,刷毛的顫動能促進口腔的血液循環,按摩牙齦組織。但它的缺點在於要顧及功能等發揮,所以設計上難免存在缺憾,如刷頭普遍較大,這樣入口後牙刷橫截面太大,有的牙齒表面或者縫隙可能刷不到;其次,電動牙刷的刷毛比較硬,可能損傷兒童的牙齒、牙齦。因此,不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自己獨立使用電動牙刷。
硅膠手套牙刷適合多大的寶寶
寶寶在出生後的半年到一年之間都可以使用該產品。 該產品同樣適用於剛剛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的產婦。
指套牙刷 它的刷毛不僅柔軟還有韌性,很適合小朋友使用。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媽媽們在為孩子清潔口腔的時候,建議動作要輕柔一點,不要傷害了寶寶幼弱的牙齒。 它所選取的製作材料是十分適合寶寶使用的咬牙膠。除此之外,製作商為了迎合寶寶的需求,設計了多種款式,例如有帶香味能夠刺激寶寶做咬合鍛煉的,還有能夠幫助媽媽按摩牙齦的,款式很多,媽媽們可以根據喜好選購。
指套牙刷使用時:清潔。因為是入口產品,媽媽們在使用前最好能夠將它清理干凈,可以將它放入沸水裡煮一兩分鍾來消毒。首先,調整好寶寶在媽媽懷中的位置,使孩子的頭部盡量往後仰,然後將牙刷佩戴在手上。 注意動作輕柔和注意清潔的區域。媽媽們應當小心地擦拭寶寶的牙齒和牙齦部分,重點清理對象為牙齒,牙床交接的地方,還有牙縫。
為了確保寶寶的健康,建議媽媽們在使用之前仔細地將牙刷清理消毒一番。消毒方法:將產品放進沸水中煮一到兩分鍾。 為了確保其安全性,媽媽們在每次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檢查一下該產品,看有沒有什麼損壞的地方,防患於未然。除此之外,在使用該產品的時候,必須要有成人在一旁看護。
Ⅸ 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
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
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昆蟲是一種奇妙又復雜的生物,有許多人因為對昆蟲感興趣,會收集昆蟲做成標本,但是做標本的過程是有些復雜的,下面來看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吧。
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1
昆蟲是一種奇妙又復雜的生物。很多人從保存昆蟲標本的過程中獲得了樂趣。通常人們會出於愛好或科學鑒定和研究的目的製作昆蟲標本。不論是有意無意殺死的昆蟲,還是在家發現的昆蟲屍體都可以用很多方法來保存。
軟體昆蟲,比如毛毛蟲和各種昆蟲的幼蟲等通常可用外用酒精來保存。而體表較堅硬的昆蟲,比如蝴蝶、蛾子、甲殼蟲和蜜蜂等,可以用針插法來保存。如果昆蟲有外骨骼,最理想的保存方法是用針插法將其製成干標本。
方法1將昆蟲保存在外用酒精里
1將小玻璃罐的一半倒滿酒精。
外用酒精有防腐,防脫水,以及防止昆蟲屍體分解成碎片的作用。玻璃罐必須比昆蟲大,但也不用太大。如果罐子非常大,裡面的蟲子卻很小,你會浪費掉不少酒精。
大多數外用酒精溶液的濃度為70%,適合用來保存昆蟲屍體。你也可以使用濃度更高,比如80%或85%的酒精。有些昆蟲在高濃度酒精中保存得更好。
更適合保存在高濃度酒精里的昆蟲包括蜘蛛、蠍子、蚯蚓,以及虱子、蠹蟲等小個頭昆蟲。
玻璃罐必須能蓋緊,並且罐身不能有裂紋。
2尋找昆蟲屍體。
記住,軟體昆蟲通常保存在酒精中。昆蟲的屍體無處不在,比如窗框里,房子周圍,或者蜘蛛網上。只有完整的屍體才有保存的價值。死了好多天,已經開始腐爛或破碎的昆蟲屍體保存效果就不太好了。
你還可以通過很多方法自己抓蟲子,比如用網子捕捉蝴蝶或飛蛾。有些人反對為了製作標本而殺死昆蟲,他們覺得這種行為不道德,但是主動捕捉是獲得昆蟲屍體的好辦法。
3辨認並標明昆蟲的種屬。
既然要製作昆蟲標本,你肯定得知道面前的昆蟲屬於什麼種類。如果保存昆蟲屍體的目的是為了科學研究,這一點則更加重要。在標簽上寫明昆蟲的屬和種,採集地點和時間,採集者的姓名。最後將信心完整的標簽貼在注入酒精的玻璃罐子上。
很多網站都能幫助你辨別昆蟲的種類。 首先,試試登錄BugGuide.net 或者InsectIdentification.org查詢。如果在這兩個網站上你沒有找到答案,就咨詢本地的昆蟲學家。
4小心地把昆蟲屍體放進罐子里。
注意動作輕容,小心處理:昆蟲屍體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就會被壓壞。你最好用鉗子或鑷子夾取昆蟲屍體,因為手指可能將昆蟲屍體的某個部分折斷或壓壞。
如果蟲子身體帶刺(蜜蜂或黃蜂)或有毒,接觸時戴上硅膠手套。
5將玻璃罐內剩餘的空間也填滿酒精。
等昆蟲屍體沉到罐底再倒酒精。酒精要慢慢地倒 ,倒太快會將昆蟲屍體沖壞。
將蓋子牢牢蓋上,把玻璃罐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打算製作大量昆蟲標本,你最好清理出整張桌面用於擺放標本。
標本罐要放在遠離食物、孩童以及寵物的地方。
方法2用免洗手消毒液保存昆蟲
1往罐子里倒入64的免洗消毒洗手液。
洗手液的作用和酒精大致相似,也有防腐和防止蟲子屍體破碎的作用。但是洗手液的密度比酒精大,蟲子的屍體會懸浮在罐子里,所以製作出的標本更具吸引力,也更便於觀察。
選擇比昆蟲體積大的玻璃罐,但不要太大,否則會浪費洗手液。
2把昆蟲屍體放入洗手液中。
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昆蟲。正確的方法是用鑷子或鉗子夾取昆蟲。輕輕地將昆蟲屍體摁到洗手液里,直到它懸浮在啫喱態的液體中。
在將蜜蜂或黃蜂等易損壞的昆蟲往洗手液里按壓時,小心別把蟲子的翅膀或者身體其它部分弄壞。
蝴蝶等體表較硬,體型較大的昆蟲在用洗手液保存時可能有些困難,因為啫喱態液體會導致昆蟲身體折斷。雖然有些體表硬實的昆蟲也能用洗手液保存,在選擇保存對象時,盡量避開帶翅膀或觸須等柔軟突出物的昆蟲。
3煮玻璃罐以除去氣泡。
洗手液里的氣泡會影響標本的美觀,為了除去氣泡,你需要准備一口奶鍋。在鍋里倒入2.5到5厘米深的水,開火將水燒開,然後把玻璃罐(罐子里灌入了64的洗手液,昆蟲屍體浮在洗手液表面)放入沸水中,小火慢慢煮15分鍾。不要蓋蓋子,否則玻璃罐會炸裂。
小心別讓水進到罐子里,因為水會影響保存效果,或者令洗手液溶解。
很多人覺得氣泡會影響美觀,讓人無法集中精力觀察昆蟲。如果你不在乎罐子里是否有氣泡,就跳過這一步。
4在罐子里倒滿洗手液。
把罐子從沸水中拿出,晾至室溫,然後倒入更多洗手液,淹沒昆蟲屍體,並將罐子裝滿。接著把鑷子或鉗子伸進洗手液,按照你的喜好調整昆蟲的姿勢。在玻璃罐外貼上標簽,擰上蓋子,這樣標本就做好了。
在大人的監督下,小孩子可以將標本罐子拿在手裡觀察。這種罐裝標本最適合在博物館里或外展活動中展示。
方法3用針插法保存昆蟲
1購買昆蟲針和泡沫板。
昆蟲針是一種特定類型的圖釘,由回火鋼製成,通常為3.5厘米長。為避免損壞昆蟲屍體,昆蟲針做得很細。如果需要固定的昆蟲身體比較厚,就選擇粗一些的.昆蟲針。如果昆蟲身體單薄,就選擇細些的針。只要泡沫板密度夠高,插針後昆蟲不會掉下來,任何種類的泡沫板都可以使用。
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將昆蟲屍體插在軟木上。
昆蟲針和泡沫(或軟木)安裝板可以在手工用品專賣店買到,也可以在淘寶等網站購買。
2標本回軟。
如果你打算給昆蟲屍體整姿,就先為屍體補充水分。觸碰蟲足,看是否僵硬。如果蟲足能自由擺弄,就不用做回軟了。找一個密封容器。將一塊布或幾張廚房紙巾用外用酒精浸濕,放在容器底部。乙醇、異丙醇,甚至洗甲水都可以用來給昆蟲屍體補水。
不要直接把昆蟲屍體放在濕布上。將折成幾層的布或干紙巾放在濕布上,然後再把昆蟲屍體放在乾燥的紙巾表面。
這里既要保持昆蟲屍體乾燥,又要讓它暴露在酒精霧氣中。昆蟲屍體下必須鋪墊很多層的干布或干紙巾,這是標本回軟成功與否的關鍵。
大多數硬殼昆蟲需要至少三天才能回軟。大號昆蟲需要至少5天。你可以每天檢查昆蟲屍體的狀態。只要蟲足能自由擺弄,回軟就成功了。
如果酒精用得太多,昆蟲屍體與濕紙巾或濕布之間沒有用乾材料隔開,或者標本在密封盒裡放置時間太長,昆蟲屍體都會因為太濕而腐爛。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你要在昆蟲屍體下墊很多層干紙巾或干布。
如果昆蟲屍體有腐爛的跡象,你還是可以挽救。先別將蟲子拿起來,而是把蟲子連同下面的干紙巾一起拿出來,放在外面晾乾。等昆蟲屍體變干後再嘗試回軟。
3將昆蟲屍體釘在泡沫板上。
針插法是保存硬殼昆蟲最有效的方法。把針插入蟲子的胸腔(蟲子屍體中部),直到針長度的64進入蟲身。最後要達到的效果是用針拿起蟲子時,手不會與蟲子接觸。
當用針固定甲殼蟲時,把針插入右面鞘翅的中心位置。
4固定昆蟲,貼上標簽。
將昆蟲針插入泡沫板里,插入深度大約為1.3厘米。插的時候小心別把昆蟲屍體弄壞。蟲子可以保持死去時的姿態,也可以插入更多針來整姿。如果蟲子死去的時間較長,你必須先讓昆蟲屍體回軟,確定蟲足可以隨意擺弄後再整姿。
給蟲足定型時不要直接將針插入,而要把針插進泡沫里,讓蟲足靠在針上。隨著昆蟲屍體慢慢風干,蟲足的位置就會固定了。如果蟲足總是移動,就把兩只針斜著交叉插在泡沫板上,做成一個X形的架子,把蟲足搭在頂端。
5把昆蟲屍體風干。
風干蟲子的時間短則1天,長則2周,具體時間由蟲子大小決定。瓢蟲之類的小蟲子一天就能風干,蜜蜂需要三天,更大的則要至少一周。用針輕壓蟲足,檢查標本是否完全風干。如果蟲足動了,就繼續風干。如果蟲子僵硬不動,說明風幹完成了。這時,你就可以將整姿針抽走了。最後把標本放進展示框。
6給標本貼標簽。
首先你要確定昆蟲的屬和種,然後將這些信息清楚地在紙上列印出來。另外,標簽上還要寫明標本採集的地點、日期,以及採集者的姓名。有些採集者還會註明昆蟲生前的生活環境,比如發現時它正在啃食樹葉,或者正躲在一截樹干下。裝框時,把標簽穿在固定標本的主針上,或者固定在標本附近。
如果標本不放在展示框里,就存放在展示櫃或抽屜櫃,或者木頭雪茄盒裡。在盒子里放些樟腦球可防蟲蛀。
方法4用針插法製作蝴蝶標本
1購買用具。
你要用到昆蟲針和平頭鑷子。蝴蝶針的直徑在0.25毫米到0.75毫米之間,比一般的昆蟲針更細。如果蟲子身體比較厚,就選擇粗針,反之就選擇細針。蝴蝶針的長度通常在3.5厘米左右。
不要使用普通鑷子,普通鑷子不是平頭的,會把蝴蝶翅膀戳破。
2准備展翅板。
你可以自製泡沫展翅板,方法如下:准備一塊平整的泡沫板,在中線上挖出一條直線凹槽。凹槽的寬度和深度要能容下蝴蝶或飛蛾除翅膀以外的整個身體。只要密度足夠大,昆蟲插上後不會掉落,任何種類的泡沫都可以做成展翅板。
蝴蝶或飛蛾固定在板子上的時候翅膀會展開,所以泡沫板一定要足夠大。
軟木或波薩木常用來代替泡沫。
你可以購買表面傾斜呈V形的展翅板 。蝴蝶固定在上面後,翅膀也是傾斜的。V形展翅板最好買來使用,但也可以自製。如果你想自己做,當心不要將木工膠水弄得到處都是,否則會妨礙插針。
昆蟲針和展翅板(泡沫或軟木材質)可以在手工用品專賣店買到,也可以上淘寶等網站購買。
3准備蠟紙條。
剪下4條蠟紙條,長度是蝴蝶翅膀(從翅膀上端到下端)的長度再加上2.5厘米。蝴蝶和飛蛾都很脆弱,翅膀容易受損。正因為這個原因,你需要用蠟紙條固定翅膀,以免被針扎破。
萬一不夠用,你可以多准備幾張蠟紙條。
4給蝴蝶回軟。
除非蝴蝶剛死不久,否則通常你都得給蝴蝶補水,做回軟處理。如果輕輕碰觸蝴蝶的足時,你幾乎感覺不到阻力,就忽略這一步。回軟的方法如下:准備一個密封容器。用外用酒精將一塊布或幾張廚房紙巾浸濕。把布或紙巾鋪在容器底。
乙醇、異丙醇以及洗甲水都可以用來作為補水液。不要把蝴蝶直接放在濕布或濕紙巾上。把疊成幾層的布或干紙巾放在濕紙巾上,再放一張正方形的蠟紙,最後把蝴蝶放在蠟紙上。你既要保持蝴蝶乾燥,又要讓蝴蝶暴露在酒精的霧氣中。回軟成功與否的關鍵是鋪墊很多層乾材料。
小蝴蝶(1到5厘米長)回軟只用一天,中型蝴蝶(2.5到20厘米長)可能得用幾天時間,而大型蝴蝶則要用5天。你可以試著展開蝴蝶的翅膀,檢查蝴蝶是否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具體方法是用鑷子從蝴蝶頭頂的間隙處將兩只翅膀分開。
如果這個過程中你感到阻力,說明蝴蝶還沒吸夠水分。如果你在插針的時候發現前翅有些僵硬,無法平整地展開,說明蝴蝶還需要更多時間回軟。
如果酒精用得太多,蝴蝶直接與濕紙巾接觸,或者回軟時間太長,標本都會變濕,繼而腐爛。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標本已經嚴重損壞,無法用針插法固定了。為了避免標本吸收太多水分,你要在標本和濕紙巾之間再放幾層乾材料。
就算蝴蝶開始腐爛,還是有挽救的辦法。不要直接接觸蝴蝶,而是連同下方的紙巾一起拿出,放在一邊晾乾。檢查蝴蝶的狀態。如果翅膀黏在一起,試試用鑷子將它們分開,然後把蠟紙條放在翅膀之間,直到翅膀風干。等翅膀徹底變干後再嘗試回軟。
5用針刺穿蝴蝶的身體。
蝴蝶回軟後,輕輕捏住蝴蝶的胸腔。不要捏蝴蝶的腹部,那樣會把身體弄斷。你要從胸腔下方捏住蝴蝶,確保翅膀向上張開。針要垂直插入蝴蝶胸腔,不能斜著插。將蝴蝶往下推,讓針進入蝴蝶身體的64。
插針的目的是為了在不用手接觸蝴蝶的前提下拿起並移動蝴蝶。把蝴蝶插在展翅板上的凹槽里。針要插得深一些,確保翅膀底部與展翅板表面平行。這時針斜著插也沒關系,只要翅膀平鋪在展翅板上即可。
6把翅膀分開。
用鑷子將翅膀分開。將鑷子合攏插入兩只翅膀之間,然後打開鑷子。取一張蠟紙條塞入翅膀之間。蠟紙條兩端要從翅膀兩頭露出來,所以必須足夠長。當兩只翅膀用一條蠟紙分開後,再取一條蠟紙壓住針另一側的翅膀。蠟紙條的作用是將翅膀壓平。
就算無法用鑷子頭將翅膀分開,也不要強行將蠟紙從上方插入兩只翅膀之間。這樣做很可能導致翅膀尖彎折或被撕壞。試著從前方,也就是蝴蝶頭部上方插入蠟紙,因為翅膀之間在肩關節處通常有一條縫隙。
7用針插法固定翅膀。
抓住蠟紙,將翅膀平壓在展翅板上。
針不能插在翅膀上,而要插在蠟紙上。蠟紙一定要拉緊,不然翅膀會移動。兩邊翅膀用相同的方法固定。
開始插針後,如果你發現前翅不能平整地展開,說明翅膀回軟不夠。
不要按壓翅膀,那樣會把翅膀壓裂。為了省事,繼續回軟過程中,你可以將蠟紙留在翅膀中間。
如果翅膀移動,就把蠟紙條拉得更緊一些,然後斜著插入昆蟲針。昆蟲針與翅膀之間應呈鈍角,這樣針才能將蠟紙固定得更牢。
8給翅膀整姿並用針固定。
先從前翅開始。首先暫時將頂端插入蠟紙的昆蟲針拔出來。不要拿開蠟紙,否則翅膀會再次合攏。也
不要用手直接觸碰翅膀,正確的方法是隔著蠟紙用手或鑷子按住翅膀。一邊松開蠟紙,一邊用鑷子夾住翅膀,將其拉到你想要的位置。鑷子要夾在翅膀上端的中部,而不是翅膀尖。
當翅膀拉到位後,再次用針固定蠟紙。蝴蝶的後翅更加脆弱。夾住後翅側邊,往上或下拉。不要朝著與身體相反的方向拉翅膀,那樣會把翅膀撕爛。最後依然用針固定。
在將一隻翅膀往下移動時,別忘了按住同側的另一隻翅膀。
有些蝴蝶的前翅上有一條粗粗的翅脈。如果你沒有平頭鑷子,就將昆蟲針抵在翅脈處,把翅膀往前推。推的時候針頭不要往下,而要側著靠在翅脈上,否則翅膀會被戳壞。當翅膀調整到你滿意的位置後,在蠟紙上插入昆蟲針固定。
戴上手套。皮膚上的油脂會導致蝴蝶翅膀上的鱗粉脫落。如果手上有汗,即使戴著手套,隔著蠟紙,蝴蝶翅膀上的鱗粉也會脫落 。建議你時不時地把手擦乾。
9最後的調整。
如果蝴蝶翅膀還有不平整的地方,就再剪些蠟紙壓在上面,並插針固定。蝴蝶的觸角和足非常脆弱,如果這些部分還完好無損,你可以用剩下的昆蟲針給它們定位。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
10給蝴蝶做標簽。
弄清楚蝴蝶的屬和種,將信息列印在紙條上。標簽上還要註明標本的採集地點,採集日期和採集者。有些採集者會寫下蝴蝶被發現時所處的環境,比如它正在啃食樹葉,或者正躲在一截樹干下。將標簽穿在插入蝴蝶胸腔的主針上。
如果你想用針插法製作大量的昆蟲標本,擴大收藏的規模,就准備充足的海綿板或軟木。
插針標本要放在展示櫃或抽屜櫃里保存,你也可以把它們放在木質雪茄盒裡。在盒子里放些樟腦球可防蟲蛀。
注意事項
標本不能被陽光直接照射,那樣會導致變色。
昆蟲屍體必須先回軟再整姿,不然蟲足會折斷。
接觸昆蟲時動作要輕柔。它們比你想像的嬌弱得多!
接觸昆蟲前後一定要洗手。
絕對不可直接吸入酒精霧氣。
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2
一、針插法
此種方法適用於體型較大、體表較堅硬的昆蟲,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標本製作方
法。採集後,在標本還沒乾燥以前,用昆蟲針插在標本上並進行整姿或展翅等工
作,等乾燥後即可完成。在第四節中,我們會再詳細介紹。
二、微針及黏貼法
有些小型昆蟲,用普通的昆蟲針太大,無法插入蟲體,此時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針來插蟲,然後將微針插在小塊的軟木片上,再將普通昆蟲針插在軟木片上。若還有更小的昆蟲,則可以用黏膠,將蟲右側中胸部份黏貼在小型三角紙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蟲針將三角紙插起來。
三、浸漬法
有些昆蟲體表較為柔軟,例如白蟻或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幼蟲時期,無法製成針插的乾燥標本。此時,可將蟲體浸泡在液體中。通常先用專用固定液或熱開水將蟲體組織固定,再浸泡於95% 的酒精中保存。注意,保存的玻璃瓶要密封,否則酒精很容易揮發。有時標本會脫水或蟲體的體液流出,而使酒精濃度變低,那時就必須更換幾次酒精。
四、玻片標本
玻片標本適用於體型極小的昆蟲,必須用顯微鏡或放大鏡觀察他的形態特徵。
例如 虱子、跳蚤、蚜蟲等。一般步驟為,將採集標本浸泡在10%氫氧化鉀溶液中,將蟲體的骨骼軟化一天後再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必要時以洋紅等染劑染色,以利觀
察。隨後以50, 60, 70, 80, 90, 100%等濃度的酒精,進行一系列脫水,再以
阿拉 伯膠封片,乾燥2-3周後,即大功告成。
怎麼保存撿來的昆蟲不腐爛3
製作針插標本需要那些工具
一、昆蟲針
昆蟲針由不銹鋼製成,長度約3.5-4公分不等,其尖端銳利可以插入蟲體。有些昆蟲針的另一端有類似大頭針的圓頭,有些則無。昆蟲針依大小分為5-0號,可適用於不同大小的蟲。另外還有微針,其長度約為昆蟲針的1/3,並且更為細小。
二、展翅板
展翅板主要由三片軟木或保利龍板組成。下層一片約為30×30平方公分的正方型。
上層二片,約為10×30平方公分?C收起
需要做什麼樣的保存,而有所不同.如果需要蛋白質不變性,可以裝入阿道夫管,浸入液氮罐.如果是要求DNA不變,75%酒精浸泡就可以了.如果僅僅是防腐,浸泡福爾 馬林液.
若僅僅需要保留昆蟲的外貌形態,那麼無需特別保存,注意存放環境乾燥無蛀蟲就好了.
Ⅹ 9個月寶寶皰疹性口腔炎並伴有發燒,該怎麼辦
很多幼兒期的孩子經常會被疾病困擾,因為幼兒期他們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很低,會因為很多因素而感染疾病。兒童口腔皰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但有些兒童在這種疾病後會發燒。那麼,兒童口腔皰疹發熱怎麼辦?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
三、使用冰袋降溫
可以去商店買化學冰袋。當你使用它們時,你可以把它們冷凍在冰箱里,把它們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用毛巾包裹寶寶頭部、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可以重復使用。也可以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製作自製冰袋:用水綁好放入冰櫃,冷凍成固體後使用。如果覺得冰太冷,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時候拿出來,用毛巾包起來給寶寶冷敷。
口腔皰疹是由於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等感染引起的,這種疾病具有傳染性,會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治療期間應隔離患兒。有條件的話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不需要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