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面揉出手套膜為什麼烤麵包像饅頭
擴展閱讀
皮衣怎麼修補防水 2025-07-05 02:11:46

面揉出手套膜為什麼烤麵包像饅頭

發布時間: 2023-01-06 18:24:03

Ⅰ 為什麼用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像饅頭怎樣做麵包能夠更松軟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麵包,因為麵包比較方便快捷,又能夠很好的充飢。所以就會在家中購買一個麵包機,這樣隨時隨地,都能夠自己做麵包。但是有些人,可能因為手法不當或者用的材料不正確,導致做麵包機做出來的麵包像饅頭一樣。今天小編想分享的話題就是,為什麼用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像饅頭,怎樣做麵包能夠更加的松軟。

Ⅱ 為什麼用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像饅頭怎樣做麵包能夠更松軟

做麵包要揉到擴展階段,麵包機基本揉不到擴展階段,揉不出膜,所以做出來像饅頭。

主料:麵包粉300克、耐高糖酵母4克、煉奶60克、蛋液30克、黃油25克、細砂糖36克、鹽4克

輔料:牛奶142克、水13克

1、先做中種,溫牛奶溶解酵母,倒入210克麵粉,和成面團即可,可以用手揉,也可以用麵包機揉幾分鍾。蓋上保鮮膜,在室溫下發酵3倍大。

Ⅲ 麵包做成了饅頭怎麼回事

一、可能是麵粉不對,做麵包要高筋麵粉,二、揉面時你可能沒有揉到起筋,也就是常說的手套膜,揉面一定要揉出手套膜才會做成功。

Ⅳ 為什麼我用烤箱做的麵包味道口感像饅頭

首先是面揉的不夠,一般要把面揉到能拉出薄膜為止~我一般都是揉大概45分鍾左右~其次是發酵的時間不夠~一般發酵兩次~第一次是在揉面之後,大概發酵1小時左右,然後把面團整好形狀後,進行第二次發酵一般在40分鍾左右就可以烤了~
改良劑就不要加了,自家做麵包就圖的是沒有添加劑,健康,再加了改良劑就不如到外面買去了~高粉買不到可以直接去買餃子粉,餃子粉就屬於高粉~

Ⅳ 為什麼我每次烤麵包烤出來的味道都像饅頭一樣

這個問題簡單 原因只有一個 你的面沒揉出膜 必須出手套膜才能柔軟 否則就是麵包味的饅頭

Ⅵ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

原因是它自己進行發酵了,只能用死面揉好了直接去烤,不給它發酵的時間,就不是饃了。

相關介紹:

雖然人人都在追求手套膜,但可能不是全部小夥伴都知道,其實並不是全部麵包都需要拉出手套膜才算成功,例如披薩的面團就完全不需要拉膜,小餐包的面團也可以不追求完美手套膜。

拉膜是判定麵筋是否完全擴展的一個方法。一塊面團能拉出手套膜,可以證明這塊面團已經到了一個完全擴展的階段,如果再繼續揉下去,面團可能就會出現斷筋的狀態,斷筋的面團才是失敗。

當面團能拉出手套膜後,做出來的麵包組織會更加的拉絲好吃。所以說,學會做能拉出手套膜的面團,還是需要的。

有些新手會以為,全麥麵包就是全部用全麥粉做的麵包,其實並不是的。全麥麵包也需要用到高筋麵粉。而全麥麵包的面團,可以不糾結是否能揉出完美的手套膜,因為相對來說全麥麵包是比較容易揉過頭的,也就是容易斷筋。

Ⅶ 烤麵包烤成饅頭怎麼回事

烤麵包烤成饅頭原因就是你在製作麵包之前,也就是在攪拌麵糊的時候的發酵時間不夠,一般發酵時間不夠,它的孔隙就會非常的少,吃起來自然就像饅頭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發酵的時間發酵長一點才可以哦。

下面來看看正確的烤麵包做法:

【食材】

麵包粉 360克

牛奶 185克

白砂糖 45克

蛋液 50克

蛋黃 一個

黃油 20克

蘋果乾 15克

椰蓉 15克

酵母 4克

鹽 1克

【製作步驟】

1、准備好原材料。

2、將牛奶、全蛋液、鹽、麵包粉、白砂糖、酵母,依次放入麵包機桶里。

3、啟動麵包機揉面功能,大約揉20分鍾,後加入黃油繼續揉。

4、揉到能拉出薄薄的透明的筋膜。

5、繼續揉圓後放入麵包機桶里,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發酵14小時左右。

備註:這個發酵時間有差異,發酵會受濕度、溫度多方面影響,反正需要冷藏發酵剛剛好為原則,用手指沾點麵粉試試,不回縮即為發酵好。如果發酵不到位,就時間長點繼續發酵,如果萬一發酵發過頭了,那就將這個面另外添加一個主面團材料來綜合,以免有酸味。

6、冷藏發酵好的面分成三部分,揉勻,蓋上保鮮膜再醒半小時左右。

7、醒面團的時間來做餡料,將蘋果乾乾切碎。

8、蘋果乾、椰蓉、蛋黃,拌勻,做成麵包的餡料。

9、醒好的面再次揉勻後擀成長舌狀。

10、捲起來。

11、再次擀成長舌狀,均勻鋪上餡料,按壓一下,然後折疊起來封上口成長條狀。

12、將三個長條像編辮子一樣編起來。

13、放入麵包機桶里啟動發酵功能。大約發酵50-60分鍾,時間會有差別,注意觀察,發到位且別發過頭。

14、再次發酵至原來的2.5倍大小時表面刷上一層蛋液,撒上杏仁片。

15、啟動烘烤功能,烤了30分鍾,表面上色有點深,28分鍾比較合適,麵包機不同會有差別,靈活掌握。

Ⅷ 初次製作麵包後,為何感覺我的麵包吃起來像饅頭呢

麵包和饅頭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兩種食物,兩者都是非常蓬鬆柔軟的口感,質感非常相似卻有所不同。有人提出疑問,麵包和饅頭的區別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做的麵包口感像饅頭,兩者究竟哪裡相似,又有哪裡不同呢?下面我就為大家總結一下麵包和饅頭的區別,弄清楚下面這幾點,以後想做饅頭或者想做麵包的時候就知道具體該怎樣操作了。


雖然麵包和饅頭口感上各有千秋,但是終究製作原理相同,只不過饅頭用料和做法更簡單,麵包的配方和製作手法要求更高,但是兩者並沒有嚴格的界限。有人說烤箱烤的就是麵包,蒸鍋蒸的就是饅頭,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嚴格。用麵包的配方和製作手法,哪怕放到蒸鍋上面蒸熟,也一樣松軟香甜,口感接近麵包。而用饅頭的配方和製作手法,放到烤箱烤熟也一樣不松軟也不香甜。所以我覺得配方和揉面手法更加重要,這兩點才是兩者口感不同最關鍵之處。

Ⅸ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

揉出了手套膜為啥還是像饅頭是因為烤的時間太久了把水分烤幹了,另一個原因就是你揉出來的是比較粗的手套膜,延展性不夠。

如果自己家普通的麵粉,也就是蒸包子的中筋粉,然後用的普通酵母也發酵也特別好,但是烤出來的就不像非常松軟的,個個蜂窩狀的一層一層的組織結構的麵包。

最後換了一種麵粉換成高筋粉,然後也換了酵母,用了做麵包的專用的酵母粉,之後,做出來的麵包就特別的好,而不像是饅頭味兒的。

麵包的做法

所需食材,高筋麵粉250克,細砂糖50克,酵母夏天3克,冬天4克,奶粉8克,雞蛋1個,酸奶110克,鹽2克,黃油20克,肉鬆、沙拉醬適量。

除黃油外,所有材料按照液體先放的順序酵母放最上面,放入麵包機桶內。按和面程序揉面30分鍾,加入黃油和鹽,繼續和面10分鍾,就能夠得到拉出薄膜狀態。吐司想要達到拉絲的效果,揉面一定要達到手套膜的狀態。

揉好的面團蓋上濕布或者保鮮膜,至兩倍大,發酵時間大約1小時。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按壓排氣,鬆弛15分鍾,再擀成面片。擠上沙拉醬,均勻撒上肉鬆。

從左往後將面團捲起,盡量卷緊一點,不然成品的內餡或松垮。把卷好的面團放入吐司盒內。往烤箱內放一碗熱水,再把吐司盒放進烤箱,不需要開火,關上烤箱門,發酵40~50分鍾。

二次發酵完成後,把烤箱內的水和吐司盒取出,180度預熱烤箱10分鍾。烤箱預熱好後,吐司盒蓋上蓋子,放進烤箱內,上下火180度,烤40分鍾。烤好的吐司及時從烤箱取出,晾涼後密封保存。

Ⅹ 為什麼用麵包機做出的麵包像饅頭怎樣做麵包能夠更松軟

首先,家用麵包機不同品牌、型號,做出的麵包口感都不太一樣。

更重要的是,看看每次烘焙展上琳琅滿目的各類添加劑,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自己做的麵包不如外面賣的松軟。

二發注意保持發酵的溫度和濕度,發到合適的狀態後,預熱烤箱,待溫度穩定方可放入。

這些操作過程,一坑連一坑,每一個細節的失誤都會導致麵包的不完美。可是手工的美妙也在於此,一股腦交給麵包機,就很難再在每一個環節上調整,沒辦法做出更好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