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疫情期間門衛需要帶什麼樣的手套
一次性醫用手套,有條件的還要穿防護服。
佩戴一次性醫用手套是減少接觸感染風險的有效手段。病毒和細菌無處不在,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接觸傳播的特性,注意手衛生、戴好一次性醫用手套。
② 居家隔離需要准備什麼物品
居家隔離需准備的物品有:
1、醫用或外科口罩。
2、帶蓋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放在隔離者的房間,用來裝可能沾染隔離者飛沫等分泌物的垃圾。若沒有密封垃圾袋,也可用塑料袋代替。
3、濕巾、多層不透水紙巾一次性濕巾用於沾酒精或消毒水進行消毒。
4、一次性塑膠手套、防護衣在處理患者分泌物、清潔消毒、清洗可能被污染的衣物時,都要使用一次性塑膠手套、穿防護衣(比如一次性塑料圍裙)。
5、肥皂、洗手液或酒精乾洗手液肥皂和洗手液洗去手上的病毒,酒精乾洗手液可以使新型冠狀病毒失去活性。
7、充足的、新鮮的、營養均衡的食物。居家隔離期間難以出門補充物資,可准備罐頭、泡麵、冷凍蔬菜等容易儲存的食物。隔離者或病人,這些東西最好獨享。
③ 防新冠病毒戴線手套行嗎
不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新冠病毒戴線手套不行,普通手套只能起到保暖作用,對病毒沒有預防作用。不用戴手套,因為手套的不潔容易造成感染。
④ 新冠集中隔離需要帶什麼東西
居家隔離必備11樣物品清單
進行居家隔離前,一定先要准備好如下物品:
1. 醫用或外科口罩是目前最適合的防護口罩,如果實在買不到,只好以布制口罩或紙口罩代替,可以阻隔一些大飛沫。一般的布口罩清洗消毒後可以重復使用,但紙口罩需要每日換新,且一旦破損或潮濕就不可使用。如果沒有任何口罩,最好保持和患者一米以上的距離。
2. 帶蓋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放在隔離者的房間,用來裝可能沾染隔離者飛沫等分泌物的垃圾。若沒有密封垃圾袋,也可用塑料袋代替。
3. 濕巾、多層不透水紙巾一次性濕巾用於沾酒精或消毒水進行消毒。也可用抹布代替,但注意每次用完抹布,都要消毒一次。多層不透水紙巾一般是指多一層塑料薄膜的紙巾,用於處理痰液等物,避免污液滲漏。
4. 一次性塑膠手套、防護衣在處理患者分泌物、清潔消毒、清洗可能被污染的衣物時,都要使用一次性塑膠手套、穿防護衣(比如一次性塑料圍裙)。一次性塑膠手套不僅能隔絕病毒,還能減少雙手的磨損、避免病毒經手部微小傷口滲透。
5. 含次氯酸鈉5%以上的漂白水、75%消毒酒精漂白水和酒精會成為一般家庭消毒的主要選擇,是因為它們便宜,而且方便取得。如果沒有,可用家裡70%~75%的酒精製品代替。超過75%的酒精消毒力會減弱。至於醋的消毒效果如何,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6. 肥皂、洗手液或酒精乾洗手液肥皂和洗手液洗去手上的病毒,酒精乾洗手液可以使新型冠狀病毒失去活性。
7. 洗碗精、洗衣精。
8. 每人一套獨用的毛巾浴巾、床上用品。
9. 每人一套獨用的水杯、碗筷等餐具。
10. 娛樂物品如書籍、繪本、手機。
11. 充足的、新鮮的、營養均衡的食物。居家隔離期間難以出門補充物資,可准備罐頭、泡麵、冷凍蔬菜等容易儲存的食物。隔離者或病人,這些東西最好獨享。
⑤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的物品
要求
(一)加強通風,保持環境衛生。
(二)觀察對象應單獨居住,房間內設衛生間,隔離區域相對獨立,避免與其他密集接觸者接觸,不選擇有地毯織物的房間。
(三)留觀人員醫學觀察期間不得外出。
(四)不宜使用有中央空調系統的房間作為隔離觀察房。
(五)工作人員手消毒可在公共活動區域、每層樓樓梯口備速干手消毒劑,衛生間內應備有洗手液供隨時取用。
二、工作人員個人防護要求
(一)工作人員在診療觀察中個人防護。
進行體溫測量、診療、房間消毒等工作,應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乳膠手套,必要時加戴醫用防護口罩和護目鏡。
(二)工作人員在一般生活照顧活動中個人防護。
工作人員在送飯、詢問留觀人員需求等活動中,應穿工作服、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
(二)工作人員手衛生。
參與現場工作的所有人員均應加強手衛生,可選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後消毒。
三、嚴格對隔離場所環境和物品開展消毒
(一)日常預防性消毒措施
1.室內空氣消毒
(1)保持隔離居住環境室內空氣流通。
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保證室內空氣質量,每日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加強室內空氣和室內公共設施的預防性消毒。
密閉環境可採用化學方法預防性消毒。可用2g/L過氧乙酸或200mg/L二氧化氯氣溶膠噴霧,用量為20ml/m3,作用時間30-60分鍾;每天至少1次。
2.隔離居住環境和物體表面消毒
對隔離居住環境每天濕式清掃,每天對房間地面和檯面、桌椅、床頭櫃、熱水壺、開關、水龍頭、門把手、垃圾桶、洗手池、坐便器等物體表面,可選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採用噴灑或擦拭方法消毒1次,作用時間應不少於30分鍾,消毒後再用清水擦拭;一些用具的物體表面也可使用75%酒精擦拭或醫用消毒濕巾擦拭消毒。
3.毛巾、衣服、床上用品等織物,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鍾,或開水浸泡30分鍾,再常規清洗晾曬。毛巾一天一洗,衣被勤洗。
4.盡量使用一次性餐飲具,用後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後,用垃圾袋扎緊再作為生活垃圾處理。對復用餐飲具,用後煮沸15分鍾以上或消毒碗櫃消毒。
5.對排泄物、分泌物消毒,工作人員每天配備一定量的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留觀人員在每次大小便前,在馬桶內投入儲水量相當的消毒劑,如廁後使排泄物和消毒液充分接觸30分鍾後沖掉。
6.轉運密切接觸者的車輛,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門把手、方向盤、車內空間至表面濕潤,作用時間30分鍾後清水沖、擦洗。
7.留觀房間內產生的廢棄物如口罩、個人衛生相關物品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後,用垃圾袋扎緊再作為生活垃圾處理。若經醫學觀察,確定為疑似或確診病例或高風險人群,則其產生的廢棄物按醫療廢棄物處置流程由專用車輛送指定的場所處置。工作人員使用過的一次性防護用品廢棄物均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
8.每周一次對分體式空調回風網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時間30分鍾後清水泡干凈,晾乾後使用。
(二)終末消毒
對經醫學觀察確定為疑似或確診病例的接觸者,轉移至定點醫院隔離後,應對原隔離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
⑥ 疫情防控用品有哪些
1、防護物品一:口罩
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不再多說,針對官方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三種傳播方式:直接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口罩都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
2、防護物品二:酒精棉片
酒精棉片不同,除了殺菌消毒、攜帶方便的優點外,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如擦拭手機表面、門把手、辦公桌台等等。
3、防護物品三:手套
戴手套,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洗手,該洗手還是要洗手。普通群眾沒有必要購買和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普通手套即可。千萬不能有戴著手套的手,去觸摸眼睛、嘴巴、鼻子,病毒很容易通過這個途徑進行傳播。
預防措施
1、減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處,出門要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
2、注意衛生,勤洗手,洗手時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3、打噴嚏時不要用手捂,要用手肘或紙巾遮住口、鼻。
4、保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勤開窗,保持家裡的空氣流通,防止病毒性傳播。
⑦ 新冠一級防護措施包括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為三級防護。一級防護一般是戴上口罩、手套,穿上白大衣等。二級防護一般要穿上隔離,防護面具以及護目鏡或者是帶上防護鞋套等。三級防護一般必須帶n95口罩以及或者是kn90口罩,同時要帶上乳膠手套,穿上防護衣以及防護面具等。這三級防護措施適用於不同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社區的診所就需要實行一級防護措施,醫院一般要實行二級防護措施,但是對於需要接觸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感染者,那麼就需要實行三級防護措施了。
醫務人員根據級別選擇防護用品。
(1)一級防護:適用於預檢分診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從事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診療活動: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一次性乳膠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目前我院發熱門診工作人員採取二級防護措施。
(3)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
規范著裝工作衣後:手衛生 戴醫用防護口罩 戴帽子 穿防護服 ( 打開防護服並整理好,拉開拉鏈,先穿褲子,再穿上衣,戴帽子,拉上拉鏈、系好扣子,整理好防護服) 戴第一層手套 穿第一層鞋套
加戴帽子、外科口罩 穿隔離衣 戴護目鏡 戴手套 穿鞋套 戴防護面屏
3.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防護服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4.醫務人員在診療操作結束後,及時離開隔離區,並規范更換個人防護用品。
5.醫務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品選擇的指征及使用方法,並能正確且熟練地穿脫防護用品,脫摘不同的防護用品後應立即手衛生。
⑧ 採集新冠病毒標本時戴什麼口罩
採集新冠病毒的時候必須要帶專業的N95口罩,而且要穿好防護服,戴好隔離手套。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感染者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產生的飛沫,攜帶著病毒,可被近距離接觸者直接吸入,導致感染。
因此在選擇口罩時,要挑選具有阻隔飛沫、體液、分泌物等作用的,且可以與面部良好貼合的口罩,不僅可以阻擋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阻擋飛沫被佩戴者吸入。
(8)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物品帶什麼手套好擴展閱讀:
預防方法
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感染冠狀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要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接觸野生禽畜,杜絕帶病上班、聚會。
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具體建議如下: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時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3、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定人群個人防護指南(第一版)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基本信息
- 3 發布通知
- 4 全文
- 4.1 個人防護裝備及使用
- 4.1.1 手套。
- 4.1.2 醫用防護口罩。
- 4.1.3 防護面屏或護目鏡。
- 4.1.4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 4.2 手衛生
- 4.3 特定人群個人防護
- 4.3.1 流行病學調查人員。
- 4.3.2 隔離病區工作人員及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
- 4.3.3 病例(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感染者(輕症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轉運人員。
- 4.3.4 屍體處理人員。
- 4.3.5 環境清潔消毒人員。
- 4.3.6 標本採集人員。
- 4.3.7 實驗室工作人員。
- 4.4 防護裝備脫卸的注意事項
1 拼音
(xīn xíng guàn zhuàng bìng dú gǎn rǎn de fèi yán )tè dìng rén qún gè rén fáng hù zhǐ nán (dì yī bǎn )
2 基本信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定人群個人防護指南(第一版)》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的附件,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2020年1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80號)印發。
3 發布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我委組織更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各地在執行過程中如有相關建議,請及時反饋我委。
附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pdf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0年1月28日
4 全文
特定人群個人防護指南(第一版)
本指南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隔離病區及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及參與病例和感染者轉運、屍體處理、環境清潔消毒、標本採集和實驗室工作等專業人員。
4.1 一、個人防護裝備及使用
接觸或可能接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和感染者、污染物(血液、體液、分泌物、嘔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的物品或環境表面的所有人員均應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具體包括:
4.1.1 (一)手套。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時,根據工作內容,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膠或丁腈手套,在接觸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損時及時消毒,更換手套並進行手衛生。
4.1.2 (二)醫用防護口罩。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時,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應做佩戴氣密性檢查,穿戴多個防護用品時,務必確保醫用防護口罩最後摘除。
4.1.3 (三)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眼睛、眼結膜及面部有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氣溶膠等污染的風險時,應佩戴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重復使用的護目鏡每次使用後,及時進行消毒乾燥,備用。
4.1.4 (四)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進入污染區域或進行診療操作時,應更換個人衣物並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4.2 二、手衛生
無明顯污染物時,應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然後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在日常工作中應嚴格採取手衛生措施,尤其是戴手套和穿個人防護裝備前,對患者進行無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及其污染物品或污染環境表面之後,脫去個人防護裝備過程中,需特別注意執行手衛生措施。
4.3 三、特定人群個人防護
4.3.1 (一)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對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 1 米以上距離。
對疑似、確診病例、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對疑似、確診病例、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考慮採取電話或視頻方式流調。
4.3.2 (二)隔離病區工作人員及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4.3.3 (三)病例(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感染者(輕症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4.3.4 (四)屍體處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等。
4.3.5 (五)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4.3.6 (六)標本採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4.3.7 (七)實驗室工作人員。建議至少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N95 及以上)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4.4 四、防護裝備脫卸的注意事項
1.脫卸時盡量少接觸污染面。
2.脫下的防護眼罩、長筒膠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應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內浸泡;其餘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應放入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中作為醫療廢物集中處置。
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必備物品清單
疫情期間防疫必備物品清單:75%酒精,醫用外科口罩,體溫計,血氧儀,護目鏡,防護衣,84消毒液,消毒棉簽,綳帶,醫用一次性手套,碘伏,感冒葯,手電筒,創口貼,酒精濕紙巾,消毒洗手液,N95口罩,充足食物,充足水。
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與別人談話時盡量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離,確需與陌生人近距離接觸的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外出回家後請第一時間洗手。
注意咳嗽禮儀和手衛生,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口鼻或用肘護,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立即使用流動水洗手液七步法洗手。飯前便後、擦眼睛前後、抹嘴唇前後及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