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為什麼手套是帶的襪子是穿的
擴展閱讀
油滴在白色裙子上怎麼洗 2025-07-18 13:00:06
吉利帝豪15怎麼拆皮帶 2025-07-18 12:58:47

為什麼手套是帶的襪子是穿的

發布時間: 2022-12-07 04:39:39

㈠ 為什麼人們穿襪子卻不戴手套呢我小的時候就有戴手套的習慣,現在上了大學感覺好郁悶畢竟沒那個環境,能

穿襪子是鞋的原因,不穿會磨破腳,而且如果汗腳的話,沒穿襪子鞋底會滑膩起來,感覺很不舒服。
不帶手套有很多原因,帶手套使用手機不方便,操作不方便,夏天還很熱。
當然,手套也有很多人用,手套可以保護手不會磨破,在工地幹活,或者一些粗重的活都要戴手套。
說到底,穿戴襪子和手套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保護和便利,相對於手來說,腳乾的活比較粗重,所以多加保護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一年四季沒事都戴手套,那就是有某方面癖好了

㈡ 手套和襪子有什麼區別

他們倆工作場所不一樣,手套大多數是戶外工作者,襪子都是室內工作者,偶爾出個差。。
他們倆服務對象不一樣,手套是給手提供服務的,襪子是給腳提供的服務的哦。。
他們倆身材不一樣,手套較襪子來說就顯的豐滿,襪子較手套來說就修長,呲偶。。

㈢ 為什麼手上戴的叫手套,腳上戴的不叫腳套要叫襪子

因為腳套這一類工業產品的外觀和使用方法跟襪子完全不同。不過腳套不是穿在腳上的,而是覆蓋在鞋子的外面。最常見的腳套是用塑料薄膜做的一次性腳套。進入新樓盤看樣版房的時候,往往被要求戴腳套。也有用布或者皮做的腳套。

在廣東,手套也被叫做「手襪」。

㈣ 為什麼衣服和襪子是「穿」,帽子和手套是「戴

本人愚鈍,只是較為惡搞的認為可能與古人的穿戴習俗有關,根據古人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而言,一般衣服、襪子是必須要的,用「穿」比如鞋子、褲子、裙子等;而「戴」則更像是順帶的,是非必要的,比如耳環、手鐲等。純屬個人意見哈^ ^

㈤ 為什麼手套是分開手指的而襪子是套整隻腳的

手套分開為幹活方便,襪子不分是腳離心臟遠,易受寒,故腳趾挨著熱量不易揮發!不信你冬天穿五趾襪看冷不冷

㈥ 為什麼戴在手上的叫做手套,戴在腳上不叫腳套,而叫襪子呢

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療防菌、工業防護用品。按材料分有棉紗、毛絨、皮革等;按式樣分有長、短、單指、分指;有僅護手背而露十指的,也有全護十指的。有些精緻的長手套或網眼手套,主要是用於禮儀和裝飾。男女都戴用,清代時已流行。
查閱手套的歷史記載,它最早見於公元前六世紀的荷馬史詩,古希臘人進食時,同今日的印度或中東人一樣,是吃抓飯的,不過他們用手抓飯之前,要戴上特製的手套。所以,手套曾是歷史上的用餐抓飯工具。
歐洲宗教界接過手套後,改變了它的功能,神職人員戴白手套,表示聖潔和虔誠,至今仍有某些教派的宗教儀式,必須戴白手套。十九世紀前,白手套的神聖作用擴大到國王發布政令、法官判案都要戴上,甚至將軍、騎士們也戴起白手套表示為神聖而戰。不僅西方如此,近百年的中國軍閥混戰、日軍侵略中國等,軍官們也戴白手套,成了軍人標榜尚武聖戰的裝飾。而今各國軍隊儀仗仍戴白手套,就逄赤道上的軍人也忍熱保持傳統。
歐洲曾用手套象徵權威和聖潔,所以早年的歐洲騎士,將白手套戴上,表示執行神聖公務;摘下手套拿在手中,表示瀟灑閑暇;把手套扔在對方面前,表示挑戰決斗;被挑戰的騎士拾起手套,宣示應戰……
女人戴手套多為高雅美麗,所以古歐洲有絲綢、絲絨等質地的裝飾手套,黑白彩色長短俱全。十九世紀還出現手繪和黑色網織手套,給人以神秘的感觀

㈦ 手上帶的叫做手套 腳上帶的為什麼叫做襪子

古代的襪子稱為「足衣」或「足袋」,通過數千年的演變,才發展到現在形式的襪子。古代羅馬城的婦女在腳和腿上纏著細帶子,這種綁腿便是最原始的襪子。直至中世紀中葉,在歐洲也開始流行這種「襪子」,不過是用布片代替了細帶子。

最早的襪子誕生於十五世紀,那時的襪子生產還不得不依賴於手工。16世紀時,西班牙人開始把連褲長襪與褲子分開,並開始採用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襪子。英國人(William Lee)對他的妻子從事手工編織從而引起他對針織機械的研究,於1589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工針織機,用以織制毛褲。1598年又改製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從而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製造的歷史。不久,法國人富尼埃(Fournier)在里昂開始生產絲襪。直至17世紀中葉才開始生產棉襪絲襪的歷史翻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成衣的普及,時尚觀念被大眾廣泛的接受。時尚已經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各個階層的婦女都加入了追逐時髦的行列。女裝的造型發生了突破性的變化,充滿了時代氣息。女性們也一改往日柔軟的外表,大大方方露出健美的小腿。因此,絲襪更加成為她們必不可少的配飾。但那時用來生產襪子的纖維都取自天然,如棉、羊毛和真絲。這些材料在應用前必須經過細心的切割和縫紉,而且由於它們缺乏彈性,因此製造的耗用量極大,織出的襪子也很容易松垮。

1937年,杜邦公司的一位化學師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下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並靈活的細絲。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尼龍纖維。 尼龍絲襪的發展無疑是襪子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但在享受尼龍帶來的絲襪革命的同時,女性們發現尼龍絲襪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彈性。於是紗線生產商們又開始苦思冥想地尋找解決良方。本世紀八十年代,女性服裝呈現出極度的性感、奢華和嫵媚,尤其是女性的晚裝,低胸、高開衩的運用及其普遍。於是絲襪也成為了晚裝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世紀初,隱藏在裙子下的襪帶能使男士產生幻想;以前的襪子由於是採用棉布、皮革等製成,不像現在的絲襪富有彈性。女性用松緊帶的襪子配襯連衣裙,這些有松緊帶的襪子配襯會切斷血液循環,使腳掌腫脹,使大腿沉重;吊襪腰帶則直接固定在束衣的下擺,使襪子不再移動,並且綳緊,保持人體的S形曲線

㈧ 為什麼說穿襪子戴手套,而不說穿手套,這有什麼由來嗎

先從物品屬性來判斷。凡是用「穿」的,一般都是在人的身體上停留時間較長的,穿上與取下的頻率不是很高,穿上就是一整天的東西。比如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而與之相反的動作則是「脫」。用「戴」的,一般都是戴上與取下的頻率較高,隨時可以戴上,也隨時可以取下的東西,比如戴帽子,戴手套,戴項鏈等,與之相反的動作則是「摘」。
再從二者動做上的不同來判斷。「穿」一般強調的是往裡「伸」的動作,而「戴」則強調的是往上「套」的動作

㈨ 為什麼衣服和襪子是「穿」,帽子和手套是「戴

帽子和手套是外出時是隨時可以拿下的,有攜帶的意思·衣服和襪子卻不行,所以說的是穿·吧~哈哈

㈩ 手套和襪子有什麼區別

形狀(手指和腳趾長度不同,手掌和腳掌也不同)
所以手套和襪子形狀不同
用途
除了都是用來保暖外
襪子是要和鞋子一起配合使用的(怪異者除外)
另外
過多的行走和勞動,襪子對腳掌汗液分泌有吸收作用,形成怪異氣味。所以襪子和手套最大的區別是襪子比較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