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氣割操作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最頂級的皮是什麼皮 2025-07-21 00:56:19
旗袍秀是什麼舞種 2025-07-21 00:54:33
頂級皮帶多少錢 2025-07-21 00:53:41

氣割操作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1-25 01:09:00

⑴ 氣割的勞保用品有哪些

一般的勞保商店都有,如果工作環境不復雜(沒有吊裝,高空作業,頭上沒其他作業)安全帽就沒太大的必要了,一頂普通的帽子就可以防止火星崩到頭上。工作服厚實點的就行火星不會輕易的燙破,如果是手把切割,因為要經常蹲著,所以褲子要寬鬆些的,不然就會出糗!手套是那種手心全是厚皮子的就行,一定要厚的不然幾天就壞了。鞋就那種翻毛鞋就行,便宜又實惠,但一定要鞋尖有鋼頭的,鞋底是那種車輪胎底的,很耐燙,因為底很厚,不過要墊鞋墊因為有釘子會冒出來!眼鏡,最重要的就是它了,什麼都可以不戴但干氣割不戴眼鏡就不行,如果在光線暗的地方就買黑鏡片的,因為在黑的地方干時間長了眼會花,光線好的地方白鏡片就行,

⑵ 電焊氣焊的安全防護應做到哪些

1. 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並且持證上崗。
2. 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
3. 作業時跟班領導一定要進行現場統一指揮,在現場將措施落實到位,並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4. 焊、割等設備的運輸執行有關運輸安全措施。氧氣瓶、乙炔瓶在裝卸、運輸時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物品同車,必須輕裝輕放、綁扎牢固,防止滾動。氧氣瓶上應裝設防震膠圈,搬運前檢查安全帽是否擰緊。
5. 工作場所必須選擇在安全地點,頂板鱗皮、片幫必須處理徹底,必要時設臨時支護,在綜采工作面作業必須將護幫打出去。
6. 電焊、氣割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後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不能有液壓油、機油、棉紗、風筒等易燃易爆物品,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並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乾粉滅火器和0.2m3滅火砂。
7. 作業之前利用清水對作業地點10米內煤塵、浮煤進行沖洗清理,氣割、焊接結束後再次沖洗。
8. 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割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9. 電焊、氣割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作業過程中要求安監員和瓦檢員在現場監督檢查,並且瓦檢員每隔一小時測一次瓦斯濃度,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大於0.5%時不得作業。
10. 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後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11. 電焊和氣割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專用手套、焊帽或專用防護眼鏡,衣領袖口必須全部扎緊。
12. 所有使用電焊設備必須完好,接線符合完好標准。氣割用具必須完好,氣帶接頭連接處使用專用卡子固定可靠,不得用鐵絲代替。
13. 氣割使用的氧氣、乙炔瓶,間距必須保持在5米以上,。
14. 使用電焊、氣割時一定注意不得損壞設備其它部分,電纜管線等易燃物品,要用不燃性材料保護好。
15. 在設備上焊接時,必須小心注意,防止損壞軸承、襯套、齒輪箱、鉸接點和電機等。
16. 在設備、開關等物體上焊接時必須停電後方可焊接。
17. 在皮帶機上方焊接時,帶面必須用不燃性材料進行保護。
18. 焊接時一定要把接地點設在盡量靠近焊接的地點,這樣可以防止這些地方的潤滑劑在焊接電流的作用下發生分解,並防止軸承過熱。同時防止電流通過軸承或齒輪在焊接中產生電弧,從而點在一起。
19. 焊機接地點絕對不要接在液壓油缸的活塞桿上,因為電弧會在活塞桿上造成點蝕坑。
20. 電焊、氣割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後,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並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21. 電焊、氣割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後,相關設備、工具等不得存放在施工現場,必須全部回收。

⑶ 氣割需不需要戴電焊手套

的話是需要帶電焊手套,帶上比較安全

⑷ 焊接與氣割操作時的安全用電知識

焊工一般安全操作規程

1焊接場地必要時配備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2在操作場地10米內,不應儲存油類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氣體產生的器皿、管線)。臨時工地若有此類物品,而又必須在此操作時,應通知消防部門和安全技術部門到現場檢查,採取臨時性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操作。
3工作前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眼鏡或面罩。仰面焊接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
4在缺氧危險作業場所及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其揮發性氣體的環境,設備、容器應經事先置換、通風,並經監測合格。
5對壓力容器、密封容器、燃料容器、管道的焊接,必須事先泄壓、敞開,置換清除掉有毒有害物質後再施焊。潮濕環境,容器內作業還應採取相應電氣隔離或絕緣等措施,並設人監護。
6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人監護,並有良好通風措施,照明電壓應採取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噴塗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7電焊機接零(地)及電焊工作回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迴路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迴路應獨立或隔離。
8電焊機的屏護裝置必須完善(包括一次側、二次側接線),電焊鉗把與導線連接處不得裸露。二次線接頭應牢固。2米及其以上的高處作業,應遵守高處作業的安全規程。作業時不準將工作迴路線纏在身上。高處作業應設人監護。
9遵守《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有關規定,如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永久氣體氣瓶剩餘壓力應不小於0.05MPa,液化氣體氣瓶應留有0.5%—1.0%規定沖裝量的剩餘氣體。氣瓶立放時應採取防止傾倒措施。
10工作完畢,應檢查焊接工作地(包括相關的二次迴路部分),確認無異常狀態後切斷電源,滅絕火種。

焊工「十不準」

1禁火區沒有動火證不焊。
2密閉容器不焊。
3進入貯罐無人監護不焊。
4搭鐵線路不暢通不焊。
5焊件來路不明不焊。
6帶壓設備不焊。
7有毒物和易燃物未清除不焊。
8火星飛濺物去向不明不焊。
9防爆車間無可靠措施不焊。
10回火防止器有問題不焊。

手工電弧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1應掌握一般電氣知識,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還應熟悉滅火技術,觸電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工作前應該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線點是否良好;若線路橫越車行道時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電焊鉗把絕緣必須良好。焊接迴路線接頭不宜超過三個。
3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並穿好絕緣鞋。
4移動式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拆線,以及接地 、更換熔絲等工作,均應由電工進行。
5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要先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開關。
6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焊接電纜接頭移動後應進行檢查,保證牢固可靠。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應安設遮攔擋住弧光。無遮攔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8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他導電物件上。敲渣時應戴上防護眼鏡。
9焊接有色金屬器件時,應加強通風排毒,必要時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10修理壓力管道、易燃易爆氣(液)體管道或在有易燃易爆物泄漏的地方進行焊接時,要事先通知有關部門及消防、安技部門,得到允許後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須關閉氣(液)源,加強通風,把積余氣(液)排除干凈。修理機械設備,應將其保護零(地)線暫時拆開,焊完後再行連接。
11焊機啟動後,焊工的手和身體不應隨便接觸二次迴路導體,如焊鉗或焊槍的帶電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內作業,潮濕、狹窄部位作業,夏天身上出汗或陰雨天等情況下,應穿乾燥衣物,必要時要鋪設橡膠絕緣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為焊接迴路的一部分。

手工氣焊(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溶解乙炔氣瓶、水封安全器、橡膠軟管、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2工作前必須檢查所有設備。乙炔發生器、氧氣瓶及橡膠軟管的接頭以及緊固件均應緊固牢靠,不準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和泥垢。
3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漏氣情況時,只准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
4氧氣瓶、乙炔氣瓶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小於5米,並應採取隔離措施。
6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開啟氧氣或乙炔閥門。
7氣瓶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或管道要用不高於40℃的溫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
8焊接場地應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時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氣瓶上。
9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校驗和試驗。檢查、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應採取措施,消除余氣後才能進行。
10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時,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收拾現場,把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放在指定地點。
【橡膠軟管】
1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兆帕;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0。5兆帕。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及沾上油脂的膠管不準使用。
2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準使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接頭處必須用專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
3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連接時不可錯亂。
4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的火熄滅,然後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一段膠管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5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若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氧氣瓶】
1每個氣瓶必須在定期檢驗的周期內使用(三年),色標明顯,瓶帽齊全。氧氣瓶應與其他易燃物品分開保存,也不準同車運輸。運送、貯存、使用氣瓶需有瓶帽。禁止用行車或吊車吊運氧氣瓶。
2氧氣瓶附件有缺陷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安放在固定支架上,防止傾倒。
3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4氧氣瓶中的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氣瓶剩餘壓力應不小於0.05兆帕,並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5開啟氧氣瓶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
6當氧氣瓶在電焊同一工作地點,瓶底應墊絕緣物,防止被串入電焊機二次迴路。
7氧氣瓶一定要避免受熱、暴曬,應盡可能垂直立放。
【乙炔氣瓶】
1乙炔氣瓶在使用、運輸、貯存時必須直立固定,嚴禁卧放或傾倒;避免劇烈震動、碰撞;運輸時應使用專用小車,不得用吊車吊運/環境溫度超過40℃時應採取降溫措施。
2乙炔氣瓶使用時,一把焊割炬配置一個減壓器。
3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測後方,輕緩開啟。擰開瓶閥不宜超過1.5圈。
4瓶內氣體不能用光,必須留有一定余壓。當環境溫度為0℃以下時,余壓為0.05兆帕;0~15℃,余壓為0.1兆帕;15~25℃時,余壓為0.2兆帕;25~40℃時,余壓為0.3兆帕。
5焊接工作地乙炔氣瓶存量不得超過5隻。超過時,車間內應有專用的貯存間。若超過20隻,應置放在乙炔瓶庫。
6乙炔氣瓶嚴禁與氧氣瓶、明火相互間距至少10米。
【焊割炬】
1通透焊嘴應用銅絲或竹簽,禁止用鐵絲。
2使用前檢查焊炬、割炬的射吸能力。辦法是:先接上氧氣管,打開乙炔閥和氧氣閥(此時乙炔管與焊炬、割炬應脫開),用手指輕輕接觸焊炬上乙炔進氣口處,如有吸力,說明射吸能力良好。接插乙炔管時,應先檢查乙炔氣流正常後接上。若沒有吸力,甚至氧氣從乙炔接頭中倒流出來,必須進行修理,否則嚴禁使用。
3根據工件的厚度,選擇適當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較厚的金屬,應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屬。
4焊、割炬射吸檢查正常後,進行接頭連接時必須與氧氣膠皮管連接牢固,而乙炔進氣接頭與乙炔膠皮管不應連接太緊,以不漏氣並容易接插為宜。對老化和回火時燒損的皮管不準使用。
5工作地點要有足夠清潔的水,供冷卻焊嘴用。當焊炬(或割炬)由於強烈加熱而發出「噼啪」的炸鳴聲時,必須立即關閉乙炔供氣閥門,並將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進行冷卻。注意最好不關氧氣閥。
6短時間休息時,必須把焊炬(或割炬)的閥門閉緊,不準將焊炬放在地上。較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球形閥,除去減壓器的壓力,放出管中余氣,並停止供水,然後收拾軟管和工具。
7焊炬(或割炬)點燃操作規程:
7.1點火前,急速開啟焊炬(或割炬)閥門,用氧氣吹風,以檢查噴嘴的出口,但不要對准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7.2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進行;
7.3對於射吸式焊炬(或割炬),點火時應先微微開啟焊炬(或割炬)上的乙炔閥,然後送刀燈心或火柴上點燃,當出現冒黑煙時,立即打開氧氣手輪調節火焰。發現焊割炬不正常,點火並開始送氧後一旦發生回火時,必須立即關閉氧氣,防止回火爆炸或點火時鳴爆現象;
7.4使用乙炔切割機時,應先放乙炔氣,再放氧氣引火。
8熄滅火焰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門。當回火發生後,若膠管火回火防止器上出現噴火,應迅速關閉焊炬上的氧氣閥和乙炔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門,然後採取滅火措施。
9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火割炬)的火焰來照明。
10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氣體通路或閥門有漏氣現象,應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氣後才能繼續使用。
11氣源管路通過人行道時,應加罩蓋,注意與電氣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12氣焊(割)場地必須通風良好,容器內焊(割)時應採用機械通風。

⑸ 氣焊時需要戴口罩嗎,各種焊接需要佩戴什麼防護工具 有經驗的說。

鐵匠工廠經驗之談,沒有依據,僅供參考:
氣焊、氣割、手工等離子切割防護裝備:工作服、皮革手套、護腳布,護目鏡或防護面罩(提倡戴口罩但不是必須)。
電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防護裝備:工作服、皮革手套、護腳布,防護面罩。
氬弧焊防護裝備:工作服、皮革手套、防護面罩。

以上僅針對地面操作。

⑹ 氣割氣焊的正確使用方法

金屬的氣割過程,就是預熱、燃燒、吹渣的連續過程,其實質是金屬在純氧中燃燒的過程,而不是熔化過程。用預熱火焰加熱開始點(此時高壓氧氣閥是關閉的),預熱時間應視金屬溫度情況而定,加熱到工件表面接近熔化(表面呈橘紅色)。這時輕輕打開高壓氧氣閥門,開始氣割。

如果預熱的地方切割不掉,說明預熱溫度太低,應關閉高壓氧繼續預熱,預熱火焰的焰芯前端應離工件表面2 ~ 4mm,同時要注意割炬與工件間應有一定的角度,當氣割5~30mm厚的工件時,割炬應垂直於工件;當厚度小於5mm時,割炬可向後傾斜5~10°。

若厚度超過30mm,在氣割開始時割炬可向前傾斜5~10°,待割透時,割炬可垂直於工件,直到氣割完畢。如果預熱的地方被切割掉,則繼續加大高壓氧氣量,使切口深度加大,直至全部切透。

氣焊操作時,右手持焊矩,將拇指位於乙炔開關處,食指位於氧氣開關處,以便於隨時調節氣體流量。用其它三指握住焊矩柄,右手拿焊絲氣焊的基本操作有:點火、調節火焰、施焊和熄火。



(6)氣割操作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割不同厚度的鋼時,割嘴的選擇和氧氣工作壓力調整,對氣割質量和工作效率都有密切的關系。例如使用太小的割嘴來割厚鋼,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氧氣燃燒和噴射能力,切割工作就無法順利進行,即使勉強一次又一次地割下來,質量既壞,工作效率也低。

反之,如果使用太大的割嘴來割薄鋼,不僅要浪費大量的氧氣和乙炔,而且氣割的質量也不好。因此要選擇好割嘴的大小。

切割氧的壓力與金屬厚度的關系:壓力不足,不但切割速度緩慢,而且熔渣不易吹掉,切口不平,甚至有時會切不透;壓力過大時,除了氧氣消耗量增加外,金屬也容易冷卻,從而使切割速度降低,切口加寬,表面也粗糙。

⑺ 熱處理工工作時需要穿戴什麼防護用品

熱處理工應該穿戴純棉布的工作服,戴防護手套,佩戴防護眼鏡,口罩,防燙傷工作鞋。

⑻ 氣焊、氣割的安全操作規程有什麼要求

一般規定

1、嚴格遵守一般焊工、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2、乙炔站應由專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運行規程。

3、工作前或乙炔站停工時間較長再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乙炔發生器,氧化瓶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均應緊固牢靠,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4、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漏氣時,只准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5、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或乙炔氣瓶)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小於5米,並應採取隔離措施。

6、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7、氣瓶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或管道要用40℃的溫水溶化,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解凍,或用23%~30%氯化納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8、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時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或乙炔發生器上。

9、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校驗和試驗。檢查、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應取出電石籃,採取措施,消除余氣後才能進行。

10、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時,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收拾現場,把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放在指定地點。下班時應卸壓、放水、取出電石籃。

(8)氣割操作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每個氣瓶必須在定期檢驗的周期內使用(三年),色標明顯,瓶帽齊全。氧氣瓶應與其它易燃氣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開保存,也不準同車運輸。運送貯存,使用氣瓶需有瓶帽。禁止用行車或吊車吊運氧氣瓶。

氧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閥門螺桿滑絲時均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著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生事故。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氧氣瓶中的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氣瓶的剩餘壓力應不小於0.05兆帕,並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⑼ 使用氣割時必須佩戴什麼,工作現場清理干凈()

氣割時必須佩帶手套,護目鏡,安全帽,還有護鞋罩。由於氣割時有火花飛滅必須將現場清理干凈,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發生火災。

⑽ 手持切割機操作規范必須滴帶手套嗎

因為手持式切割機的砂輪工作的時候是高速回轉的,為了防止手套的纖維被捲入砂輪導致人身受傷,應該是不戴手套操作的,特別是不能戴棉紗手套操作。但是切割金屬時,很多時候火花會濺到手上,引起燙傷。所以,我認為穿戴不易打滑的長袖二層皮手套來操作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