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清創術為什麼兩次換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的拉鏈怎麼安裝 2025-07-21 17:35:40
夏天拖鞋配什麼裙子 2025-07-21 17:29:48

清創術為什麼兩次換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1-20 15:20:13

㈠ 清創術的介紹

是用外科手術的方法,清除開放傷口內的異物,切除壞死、失活或嚴重污染的組織、縫合傷口,使之盡量減少污染,甚至變成清潔傷口,達到一期癒合,有利受傷部位的功能和形態的恢復。

㈡ 清創術為什麼先鋪無菌洞巾再戴手套

如果先戴手套,在鋪無菌洞巾時,手套上就會沾染細菌,在隨之而來的清創術中,細菌就會帶入創面,引發感染,造成嚴重後果!

㈢ 清創術手術操作有哪些步驟

切除污染創面要由外向內,由淺入深,逐步進行,並使切除過的新鮮創面不再污染,這是清創術中預防感染的重要環節之一。

(1)首先用浸有過氧化氫液的滅菌紗布塊或脫脂棉覆蓋創口,然後剪除創圍被毛。剪毛范圍要在創圍20~25厘米處。用肥皂水清洗創緣周圍皮膚,最後剃凈被毛。用3%碘酒、75%酒精消毒,鋪蓋消毒巾,准備清創。

(2)用大量鹽水沖洗創口,並用紗布、棉球清拭創內污染物。對皮膚的處理原則是,切除已壞死的創緣皮膚,但盡量保存有活力的部分,以免縫合時張力過大,並考慮創緣對合整齊。邊緣不整的創緣應盡量切修整齊。

壞死污染而不出血的皮下組織,都要切除干凈,直到健康出血部為止。撕裂創剝脫皮瓣上的皮下組織,要徹底切除。小而深的創傷,在切除創緣和皮下組織後,要沿創口的縱軸方向或被毛方向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擴大創口,以便進行深部組織清洗。

(3)深筋膜的破碎和污染部分,必須全部切除,並按原皮膚切口方向切開筋膜。目的在於顯露全部創腔,充分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深筋膜切開是否充分,是清創術能否有效地解除深層組織張力的關鍵問題之一。因而,如果必要時,可作深筋膜十字形或雙十字形切口,使深筋膜徹底鬆弛。

(4)壞死的肌肉應切除。凡肌肉呈暗紅色,用鉗鑷夾之無收縮,或用刀切割而不出血,都是已壞死的肌肉,應予切除,一直切至出血時為止。壞死肌肉切除不徹底,極易造成厭氣桿菌(氣性壞疽、破傷風)繁殖和發病的條件。如有碎骨片或異物,應盡量取出。

(5)血管、神經和肌腱的損傷,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理。最後用滅菌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創腔,清除一切細小的異物、血凝塊和組織碎片,徹底止血。清創後是否進行初期縫合,應根據病畜局部污染程度、傷後經過時間、清創徹底程度、術後護理條件等考慮決定。這些因素中只有時間因素較為恆定,其他因素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大體上在傷後8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可作初期連續或間斷縫合,8~24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以定位縫合加引流或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較為合適,24小時清創的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胸、腹壁透創,雖在24小時以上得到清創處理,術後仍應考慮初期縫合或定位縫合加引流。

(6)創腔內有神經、血管、肌腱、骨骼暴露時,即使不做初期縫合,也要用鄰近肌瓣將這些組織覆蓋,並作簡單的定位縫合,或8字形縫合,以防暴露特殊組織發生壞死或感染,造成不良後果。但絕不應縫合深筋膜,以防深部組織腫脹時其張力得不到解除,並影響引流。

(7)可做初期縫合的創口,如因皮膚缺損較多不能直接縫合,或勉強縫合後張力過大時,可在距原創口一側或兩側5~6厘米處,作等長的減張切口,縫合原創口。減張切口可以根據情況直接縫合。不能做初期縫合的創口,用鹽水紗布疏鬆的引流。引流物要深入到創腔深部各個死角,但不要起填塞作用。較長的創口可在兩端縫合2~3針,使創口縮小,有利於創面的對合、癒合,並爭取延期縫合。

(8)頸部與前後肢上部軟組織中,深厚強大的肌群發生開放性創傷,若創腔深廣,經清創後應在創腔的低位做反對口引流。方法是在創底用止血鉗於兩肌之間分離,直達創口附近低位引流的欲作反對口。切開欲作反對口的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使原創腔與反對口交通,將引流物由原創口引伸到反對口。此法既可減少血管、神經的損傷,又能獲得良好的引流。

㈣ 簡述清創術的操作步驟

手術步驟]編輯

1.清洗去污分清洗皮膚和清洗傷口兩步。

⑴清洗皮膚: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再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傷口周圍皮膚的油污。術者按常規方法洗手、戴手套,更換覆蓋傷口的紗布,用軟毛刷蘸消毒皂水刷洗皮膚,並用冷開水沖凈。然後換另一隻毛刷再刷洗一遍,用消毒紗布擦乾皮膚。兩遍刷洗共約10分鍾。

⑵清洗傷口:去掉覆蓋傷口的紗布,以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用消毒鑷子或小紗布球輕輕除去傷口內的污物、血凝塊和異物。

2.清理傷口施行麻醉,擦乾皮膚,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膚,鋪蓋消毒手術巾准備手術。術者重新用酒精或新潔爾滅液泡手,穿手術衣,戴手套後即可清理傷口。

對淺層傷口,可將傷口周圍不整皮膚緣切除0.2~0.5cm,切面止血,消除血凝塊和異物,切除失活組織

血管清創術

和明顯挫傷的創緣組織(包括皮膚和皮下組織等),並隨時用無菌鹽水沖洗。

對深層傷口,應徹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肌肉切面不出血,或用鑷子夾鑷不收縮者,表示已壞死),但不應將有活力的肌肉切除,以免切除過多影響功能。為了處理較深部傷口,有時可適當擴大傷口和切開筋膜,清理傷口,直至比較清潔和顯露血循環較好的組織。

如同時有粉碎性骨折,應盡量保留骨折片;已與骨膜游離的小骨片則應予清除。

淺部貫通傷的出入口較接近者,可將傷道間的組織橋切開,變兩個傷口為一個。如傷道過深,不應從入口處清理深部,而應從側面切開處清理傷道。

傷口如有活動性出血,在清創前可先用止血鉗鉗夾,或臨時結扎止血。待清理傷口時重新結扎,除去污染線頭。滲血可用溫鹽水紗布壓迫止血,或用凝血酶等局部止血劑止血。

3.修復傷口清創後再次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再根據污染程度、傷口大小和深度等具體情況,決定傷口是開放還是縫合,是一期還是延期縫合。未超過12小時的清潔傷口可一期縫合;大而深的傷口,在一期縫合時應放置引流條;污染重的或特殊部位不能徹底清創的傷口,應延期縫合,即在清創後先於傷口內放置凡士林紗布條引流,待4~7日後,如傷口組織紅潤,無感染或水腫時,再作縫合。

頭、面部血運豐富,癒合力強,損傷時間雖長,只要無明顯感染,仍應爭取一期縫合。

縫合傷口時,不應留有死腔,張力不能太大。對重要的血管損傷應修補或吻合;對斷裂的肌腱和神經干應修整縫合。顯露的神經和肌腱應以皮膚覆蓋;開放性關節腔損傷應徹底清洗後縫合;胸腹腔的開放性損傷應徹底清創後,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

㈤ 外科清創基本原則是

清創術,是對新鮮開放性污染傷口進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塊和異物、切除失去生機的組織、縫合傷口,使之盡量減少污染,甚至變成清潔傷口,達到一期癒合,有利受傷部位的功能和形態的恢復。(一)適應證 新鮮創傷傷口。(二)禁忌證 化膿感染傷口不宜縫合。(三)准備工作1.器械准備 消毒鉗、持針器、鑷子(有齒及無齒鑷)、縫合線、剪刀、引流條或橡皮膜、外用生理鹽水、紗布、棉墊、綳帶、膠布、75%酒精等。2.手術者洗手,戴手套。(四)操作方法1.清洗去污 ①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②剪去毛發,除去傷口周圍的污垢油膩(用肥皂水、松節油),用外用生理鹽水清洗創口周圍皮膚。2.傷口的處理 ①常規麻醉後,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取掉覆蓋傷口的紗布,鋪無菌巾。換手套,穿無菌手術衣;②檢查傷口,清除血凝塊和異物;③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④必要時可擴大傷口,以便處理深部創傷組織;⑤傷口內徹底止血;⑥最後再次用無菌生理鹽水和雙氧水反復沖洗傷口。3.縫合傷口 ①更換手術單、器械和手術者手套;②按組織層次縫合創緣;③污染嚴重或留有死腔時應置引流物或延期縫合皮膚。4.傷口覆蓋無菌紗布或棉墊,以膠布固定。

㈥ 清創手術的介紹

頜面部傷員當全身嚴重情況如窒息、休克、昏迷等被解除後,應及早施行清創術。由於頜面部的血運豐富,組織的再生力較強,一般在傷後24小時內,均可作初期縫合。有些較整潔的傷口雖經過2—3天,但只要仔細的清創和縫合,仍可得到良好的癒合效果。
對創腔深在、創道彎曲、排液不暢的創傷要在創底作反對孔,以使排液通暢,促進創傷凈化。

㈦ 到底如何處理傷口

簡單傷口處理方法:
一、清潔傷口:
流動的生理鹽水下沖洗傷口。用干凈的布蘸著肥皂擦洗傷口周圍的皮膚。注意別把肥皂弄到傷口裡,會刺痛皮膚。然後再使用紗布或是鑷子把傷口裡臟東西清潔干凈。

二、止血:
不要認為流血是壞事,可以幫助清潔傷口。小一點的傷口很快會自動止血。如果想要快速止血,最好用一塊干凈的布附在一個硬一些的物體上壓迫創口。如果傷口在四肢上,把受傷的部位抬高,使它相對高於心臟,血會慢慢止住。

三、止血困難,使用綳帶:
用硬物壓迫超過10分鍾,仍未止血的話,就應該使用綳帶。綳帶可以幫助沒有閉合的傷口復原。如果傷口處容易被弄臟,或隨時容易被摩擦,可以使用醫用綳帶和膠布包紮傷口。但切記要每天更換紗布,並保持乾燥、清潔。如果傷口很深,無法將邊緣復原,需要縫合,以免感染。

四、處理血痂:
對於血痂,最好的方法就是什麼都不要做。傷口結痂可以防止臟東西的污染,盡力讓孩子不要把血痂扣下來。傷口痊癒的時候血痂會自動剝落的。

㈧ 試述清潔及污染傷口的處理措施

一、處理傷口常用物品

⒈清洗消毒劑:75%酒精、磺酊(或磺伏)、3%雙氧水、2%紅汞、0.9%生理鹽水。以上消毒劑可去葯店或醫院購買。

⒉敷料類:紗布塊、棉球、棉簽、綳帶、膠布、創口貼等,以上敷料可去葯店或醫院買。如自行製作的紗布塊、棉球、棉簽,可放置飯盒進行蒸鍋消毒。

⒊換葯用具:不銹鋼飯盒1個,內盛短解剖有齒、無齒鑷各1把、醫用剪和棉球適量。

二、新鮮傷口的處理

如傷口不大,傷口邊緣整齊對合好,用棉簽蘸雙氧水清洗傷口,傷口周圍碘酊、酒精消毒,用創口貼敷蓋作品口。如傷面表皮剝脫,經清洗消毒處理後,傷口撒少許消炎粉,蓋上消毒紗布膠布固定。傷口大、深或傷口邊緣剝開,應去醫院清創縫合。若

為鐵銹或污染物所致傷口,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病。

三、感染(或化膿性)傷口的處理

⒈普通傷口的處理。用有齒鑷揭去傷面敷料,再用無齒鑷夾碘酊與酒精棉球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3%雙氧水或鹽水清洗傷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傷口皮膚以內,以免引起疼痛。根據需要可加蓋凡士林紗布或其他促進傷口癒合的紗布或紗條,上再加蓋3-4層干紗布,最後,用膠布或綳帶包紮固定。貼膠布方向應與肢體或身體垂直,以免脫落。傷口1-4天換葯1次。

⒉傷口感染重、膿多、組織發黑、有惡臭或敷料有綠色,這幾種傷口家中處理有困難,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貓狗咬傷的快速處理

貓咬傷
如不小心被貓咬傷後,傷口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嚴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結炎或蜂窩組織炎,如貓染有狂犬病,其後果就更嚴重。因此,必須做好現場急救處理。
急救方法如果四肢被咬傷,應在傷口上方結扎止血帶,然後再作清創處理。先用清水、鹽開水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然後再用碘酒或5%石碳酸局部燒灼傷口(其他部位的傷口處理同四肢),對傷勢嚴重的應送醫院急救。在狂犬病流行區,貓咬傷的處理應參照狗咬傷處理,以預防狂犬病。

狗咬傷怎麼辦
狗咬傷,不管是瘋狗,還是正常狗,都應以最快迅速,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沖洗傷口。若周圍一時無水源,那麼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沖洗,然後再設法找水。
沖洗傷口要徹底。狗咬傷的傷口往往是外口小裡面深,這就要求沖洗的時候盡可能把傷口擴大,並用力擠壓周圍軟組織,設法把沾污在傷口上狗的唾液和傷口上的血液沖洗干凈。若傷口出血過多,應設法立即上止血帶,然後再送醫院急救。記住:不要包紮傷口!
就地、立即、徹底沖洗傷口,是決定搶救成敗的關鍵,切不可忘了沖洗傷口,或者馬馬虎虎沖洗一下,甚至塗點紅汞包紮好傷口就上醫院,這是絕對錯誤的。怎樣包紮傷口

運動中開放性損傷較少見,但是在綜合百復雜的訓練中,意外事故還是比較多見,所以對開放性傷口的處理應嚴格要求,熟練掌握處理方法。
1、對訓練中因意外事故造成較深較大且復雜的傷口,要及時處理,盡快包紮。對傷口包紮,應在簡單消毒後,使用急救包在內的無菌紗布,如沒有無菌紗布,則可用干凈毛巾、衣物等代替,以免繼續污染傷口。
2、對特殊傷口,如顱腦、胸、腹、四肢骨折外露的處理,要果斷、迅速、准確、嚴格。因為這向種損傷都可很快危及生命,造成嚴重後果。具體方法。
(1)、顱腦損傷,開放性顱腦損傷。無論嚴重程度如何,出血都較多,一旦發生骨折通向顱內危險就更大。這種情況下,要有熟練的包紮技術,既要保護傷口清潔,腦組織不繼續受損,又要達到止血目的,其方法可採用現場條件,作一大於傷口的圓圈套放在傷口上。再進行適當的加壓包紮即可。
(2)、胸部損傷,胸部損務嚴重者很快會危及病人生命,必須立即進行處理。如是開放性損傷,發生氣胸,應立即採取有效方式封閉傷口,阻斷從傷口進出氣體。如是閉合而多發性肋骨骨折,胸部失去支持,出現胸壁浮動不能進行有效呼吸時,採用提拉傷部或適當擠太傷部,如側卧等方式,制止胸壁浮動,爭取進一步處理時間。
(3)、四肢開放性骨折,多見於骨折端刺破皮膚外露,傷口有污染。切忌將骨折端還納,選用無菌紗布包紮。在固定患肢時自行還納的病人,應向醫院的醫生講明,採取措施防止感染。
(4)、內臟外露,以嚴重損傷致腹部內臟脫出病人,用消毒敷料蓋住,無消毒紗布時可用毛巾或較干凈的衣物包好,用凹形物扣住,千萬不能直接壓迫內臟。既要防止繼續脫出,又要防止壓迫過緊而致缺血壞死。
對上述損傷,無論哪一種都屬嚴重損傷。由於務後精神刺激,局部出血和疼痛,可引起傷者不同程度的反應,重都可致休克。所以,在處理時要「統籌兼顧,綜合醫治」。如給予止痛、鎮靜葯物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用葯,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傷口的護理

A. 引言

傷口是指皮膚之完整性受到破壞,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保護功能。身體上任何一個小傷口,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受到病原的感染及侵害。所以認識傷口的種類及其處理方法,提供適當的護理 ,可減少傷口受到感染及促進傷口痊癒。

B. 護理傷口的四大原則

1. 預防感染 - 保持傷口清潔,換症(洗傷口及換敷料)時須執行無菌技術 (見下頁),確保所需物料經過消毒殺菌程序。
2. 清洗方法 - 由傷口內側抹到外側。
- 敷料濕透或受污染時要更換。
3. 減少傷害 - 避免傷口受壓或包紮過緊,阻礙血液循環,並正確使用合適防敏感敷料。
4. 促進痊癒 - 營養均衡的飲食。

C. 傷口的種類和處理

1. 擦傷 - 例子:逛公園時跌倒而皮膚表面擦傷。
- 傷口如有骯臟物,先以清水及肥皂洗。
- 用無菌紗布及葯水膠布蓋好傷口。
- 如傷口比較大或流血不止,應盡快延醫診治。
2. 割傷 - 例子:被生果刀割傷,通常沒有異物。
- 觀察傷口,如有異物,可小心拈出來,或用自來水沖洗。假如異物嵌在傷口內,應盡快延醫診治,切勿自已試圖拔出來,因這樣做可能會使傷口大量出血。
- 如傷口不斷流血,就需要用直接壓法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隔著消毒紗布,直接壓住傷口(沒有異物的部位)控制出血,大約施壓5-15分鍾,止血後再包紮妥當。
- 如流血不止,便應盡快將傷者送院。
3. 撞傷 - 例子:碰到家而撞傷。
- 因撞擊而引致瘀腫傷痕。
- 輕微撞傷可用去瘀膏按摩患處。
- 程度嚴重,如傷及頭部或有骨折征狀,要盡快送院診冶。
4. 燒傷與燙傷 - 例子:洗澡時被熱水燙傷。用冷水洗傷處或浸在清水中至少十分鍾。
- 如有任何束縛物,例如首飾、手錶、指環等,需輕輕除掉,以免傷口腫脹時,難以脫掉。
- 被燙熱液體濕透的衣物需慢慢脫下來。
- 用清潔物料(如保鮮紙)遮蓋傷口。
- 不要用冰塊覆蓋傷口,這樣會進一步破壞皮膚的細胞組織。
- 不應亂用物料塗搽如紅葯水、藍葯水、燙火膏、醋、醬油、 肥皂、牙膏、生薑汁或蛋白等,以免導致傷勢惡化。
- 切勿自行將受傷部位出現的水泡刺破,以免造成感染。
- 嚴重的燒傷或燙傷,須盡快送院醫治。
5. 壓瘡 - 例子:長期卧床不能自理的長者容易產生的褥瘡。
- 每日清潔傷口一次或當敷料濕透時便要更換。
- 用無菌技術清洗壓瘡傷口。
- 定時轉換姿勢,以促進傷口康復及避免筋肌萎縮。

預防破傷風針

- 任何污穢傷口尤其染有泥或鐵銹等不潔物品,而傷者未曾接受過預防破傷風酸苗或已注射過而超過十年以上者,便需要打預防針。整個療程包括三次防疫注射,完成療程後可享有約十年免疫。

D. 傷口感染征狀

- 傷處有痛楚
- 傷口有水狀滲出物
- 紅腫、熱
- 傷口腐爛,有異味,出血,含膿等
- 身體反應 : 發燒、震顫、呼吸和脈膊加速、頭痛、惡心,食慾不振,身體不適
- 如有以上問題、情況轉壞或傷口長時期仍未痊癒,便應盡快求醫。如何進行傷口的初步處理?

各種外傷,常常引起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斷肢。傷口處理正確, 能使其迅速癒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因並發全身感染、氣性壞疽、 破傷風等危及生命。因此,對於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

人體一旦遭受創傷,如果處理傷口不及時,便容易使傷口感染。

處理傷口的原則為:

1.止血:可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止血.

2.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膿,少痛苦.扎時要做到快、准、 輕、牢,快, 動作迅速敏捷;准, 部位準確、嚴密; 輕, 動作要輕, 不碰傷口;牢, 包紮牢靠, 松緊適當。

具體步驟是:

(1)先用碘酒後用酒精消毒, 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 傷口內如有異物,要慎重處理, 大而易取的, 可取出; 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

(2)小傷口可以在其淺表塗一點紅汞(紅葯水)或紫葯水,較大傷口則不宜塗上述葯水, 以免給下步處理增加困難.傷口上用消毒紗布或敷料覆蓋, 並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遇有腸或組織膨出時,應用干凈飯碗,紗布圈套扣住膨出物再包紮, 以防擠壓損傷組織.

(3) 在處理較大的創傷傷口時, 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內在損傷, 頭部傷口合並顱腦外傷者,傷員一般都有神志異常,兩側瞳孔不一般大;胸部傷口合並有腦膜、肺腔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呼吸困難;腹部傷口合並臟器損傷時,傷員一般都有腹肌緊張、腹痛等表現;肢體傷口合並骨折時,會有肢體活動障礙, 骨異常活動等現象。

下面談一下大創傷斷肢的處理,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院,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干凈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 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塗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 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願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 後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 將斷肢冷藏好, 並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院。開放性損傷

開放性損傷不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因傷口多有污染,如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易發生感染,影響癒合和功能恢復,嚴重者可造成殘廢甚至危及傷員的生命。

一般暴力所致的開放性損傷其病變可分為三區,第一區為表面或中心部直接接觸區,可有異物存留和組織壞死。第二區為周圍區域,各層組織損傷可引起壞死,如不切除,易引起感染。第三區為外周組織震盪反應,有水腫、滲出、血管痙攣、細胞活力低,如不發生感染,可以恢復正常,如發生感染,則使反應加重。由火器傷所致的傷道由內而外也可分為三區,原發傷道區系直接損傷,有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及滲出。緊靠傷道外周為挫傷區,組織可發生部分或全部壞死。再外為震盪區,可有血循環障礙、水腫、滲出、閼血等改變。

開放性損傷的處理 ,目的在於改善修復條件,促使及早癒合。根據傷情,分別處理清潔、污染、感染傷口以及戰傷。

一、清潔傷口

此指未被細胞沾染的傷口,包括無菌手術切口,一般經對合縫合,可達一期癒合。

二、污染傷口此為沾染細菌但未發展成感染的傷口。污染傷口的處理主要是清創術。

(一)清創術的目的在傷口未發生感染前,清除壞死或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和徹底止血,將污染傷口轉變為清潔傷口,預防感染,爭取傷口達一期癒合。

(二)清創術的時機一般應爭取在傷後6~ 8小時以內進行清創。但在頭面部損傷,切割傷,清創時間可延至8~12小時。

(三)術前准備包括①對傷員全身和局部作全面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對傷情作出准確估計,訂出初步處理方案。②對有休克或重要臟器傷的傷員,應優先處理休克和臟器損傷,待傷情穩定後盡早行清創術。③早期使用有效廣譜抗菌素,對未作破傷風預防注射者,給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國際單位。④對傷情嚴重復雜的清創術,要配備足夠的全血,准備術中使用。⑤選用適當的麻醉。⑥對四肢損傷的清創可在充氣止血帶下進行,使手術野清晰便於辨認解剖關系,減少出血,在完成清創和徹底止血後,在修復組織時即可停用止血帶。

(四)清創術的步驟與方法

1.皮膚清洗和傷口沖洗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剃去傷口周圍毛發。如有油污,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擦去。再用肥皂水刷洗皮膚,沖洗干凈後擦乾。取去覆蓋傷口的紗布,先用肥皂水(加雙氧水)反復多次蘸洗傷口,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及傷道,清除明顯的異物、血塊和脫落的壞死組織。經上述處理後,用碘酒、酒精按常規消毒皮膚和鋪無菌手術巾,術者換手套准備進行傷口擴大和清創。

2.傷口擴大和清創對較深的傷口需擴大傷口,以便充分顯露傷道深部。傷口延長的方向應與皮紋方向一致,在四肢一般可沿其縱軸切開;經過關節部位的切口應作「S」形切開,以免疤痕攣縮影響功能。要盡可能徹底切除失去活力的組織,清除異物和血塊。操作要由淺入深,先外而內,分片分層切除,有次序進行,以免遺漏。要徹底止血。對貫通傷應在入口和出口兩處分別進行處理。對較深的盲管傷,必要時可從側切開進行清創或引流,以便清除所有異物和壞死組織。對離開傷道較遠較小的金屬異物,如取出有困難,可暫不取出,以免過多地損傷健康組織。在清創過程中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道,最 後再徹底沖洗一次。

3.各種組織處理原則

(1)皮膚可切除皮緣2~3mm,對頭、面、手和外陰部皮膚可不切除。

(2)皮下組織和筋膜凡失活的均應切除,筋膜切開要夠大,必要時可用「+」字或「I」字形切開,或作菱形切除,以減少筋膜腔壓力。

(3)肌肉要徹底切除一切失活的肌肉組織,凡見顏色暗紅,失去正常張力,刺激肌纖維不收縮,切開時不出血的肌肉組織均應切除。

(4)骨骼對完全游離的小骨片應去除,較大的游離骨片清洗後放回原位,以免發生骨缺損;一切與骨膜或軟組織相連的骨片均應保留,徹底清創後即將骨折斷端復位,並可應用簡單的效的內固定。但對火器傷骨折不宜作內固定,術後採用牽引或石膏固定。

(5)肌腱在平時對傷口整齊的切割傷,如污染不重,在傷後6~8小時內獲得徹底清創者,可作肌腱初期縫合術,否則留待作二期縫合。火器傷一律不作肌腱初期縫合術。

(6)神經處理原則與肌腱相同。

(7)血管對四肢主要動脈傷,清創後應將主要血管修復,以免肢體壞死或缺血。對非主要血管要妥善結扎止血。

4.傷口縫合在平時,對傷後在6~8小時內得到徹底清創的傷口,可作初期縫合。如皮膚有缺損,可作植皮覆蓋創面。對創面大、滲血多、污染重、處理較晚的傷口,應置引流48小時。在戰時,對火器傷的傷口,在清創後,除頭、面、手、外陰部作定點縫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縫合,而留待作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圖 1-42)

(1)傷口延長擴大及皮膚邊緣切除范圍

(2)切開並切除深筋膜的不整齊邊緣

(3)切除壞死的肌肉

(4)摘除傷道異物及游離的小碎骨片

(5)傷口不縫合,用鹽水紗布松填創口

(五)清創術後處理

1.對有骨與關節損傷,血管、神經、肌腱傷修復術後和植皮術後,均應用石膏固定肢體。

2.維持適當體位如傷肢適當抬高,以減輕腫脹;胸腹部臟器傷術後取半卧位等。

3.抗菌素與破傷風抗毒素的作用繼續應用有效的廣譜抗菌素。對未注射過破傷風類毒素作自動免疫,傷後又未注射過破傷風抗毒素者,應補充注射破傷風抗菌素1500~3000單位。

4.密切觀察全身情況,預防及治療並發症。

5.密切觀察傷肢血循環及傷口情況,注意預防傷口感染和繼發性出血。

三、感染傷口

傷口感染是嚴重並發症,最常見的為化膿性感染,也可發生特殊感染如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感染傷口處理的目的在於迅速控制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

對傷口一般化膿性感染的措施包括:①局部休息、制動、理療。②全身應用有效抗菌素,開始時使用廣譜抗菌素,待傷口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後再行調整。③傷口處理主要是保持引流通暢,如引流不暢應將傷口擴大以利引流。換葯的種類和次數根據傷口情況而定,如傷口壞死組織和分泌物多,可用生理鹽水紗布濕敷,每日交換敷料3~4次,每次換葯時可將壞死組織逐步清除。如傷口較干凈,分泌物少,則可用凡士林紗布換葯,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綠膿桿菌感染,可用 0.1%苯氧乙醇、磺胺嘧啶銀軟羔或1%醋酸液換葯。如傷口較小,可換葯直至傷口癒合。如傷口創面大,在感染完全控制、創面肉芽新鮮和無明顯分泌物後,可行二期縫合或植皮閉合傷口。

對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等特殊感染的處理有關章節述。

四、戰傷

(一)火器傷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特點及其後續治療

1.火器傷初期外科處理特點

火器傷由於損傷范圍大,損傷及污染嚴重,常有異物存留,在早期清創時其組織壞死界限不清楚,因此清創很難徹底,感染發生率高。在戰爭環境下對戰傷的救治必須實行分級處理和後送,對傷口感染難以做到及時發現和處理,以致造成嚴重後果。對火器傷的清創時機、步驟和方法與般污染傷口的清創術基本相同,但有其特點: ①對骨折一般不作內固定,而選擇石膏固定或牽引。②對肌腱和神經損傷不作初期修復,一律留待作二期修復。③火器傷傷口除頭、面、手、外陰部作定點縫合外,一律不作初期縫合,留待作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

放射性復合傷的處理原則與一般戰傷相同,但需注意除沾染、止吐、脫敏,對損傷分清主次,優先處理主要損傷。

化學性復合傷的處理,如傷在四肢,可上止血帶,以防毒劑吸收,並使用消毒劑消毒和相應的抗毒劑。

2.火器傷後續治療――延期縫合與二期縫合

(1)延期縫合指在清創術後4~7天內對傷口所做的縫合。其目的在於縮短傷口癒合時間和減少疤痕、畸形及功能障礙。一般於清創後4~7天,如觀察傷口見創面肉芽新鮮清潔,無明顯滲液或分泌物,周圍組織無明顯炎症,對合時無張力者,即可將傷口進行直接縫合。

(2)二期縫合指在清創術後8天以上對傷口所做的縫合。又分早期縫合和晚二期縫合兩種。①早二期縫合是指在傷後8~14天進行傷口縫合,其條件和方法與延期縫合相同。②晚二期縫合是指在傷後15天以後進行傷口縫合。此時傷口肉芽組織已機化,其底部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硬結,使傷口不易對合。在縫合傷口前要將肉芽組織連同其底部纖維硬結層一並切除,然後將其縫合

㈨ 什麼叫清創手術

清創術(創傷的初期外科處理)包括清洗創傷附近的污物,修齊創緣,切除壞死、失活和嚴重污染的組織,擴大傷口以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清除異物,消滅死控,仔細止血,盡可能保存有活力的組織和修復特殊組織,盡早地變開放傷為閉合傷等步驟。防止感染,為創傷的一期癒合創造有利條件。 適應症 經檢查確診為不能自行一期癒合的開放傷,都應進行清創手術,為爭取一期癒合創造條件。 術前准備 一、有活動性出血時,先用止血鉗夾住止血,留待術中處理。如已使用止血帶,應在有抗休克准備的條件下解除,以防發生「止血帶休克」。但在清創術中不要用止血帶,以免影響術中對組織活力的辨認。 二、積極防治休克,對於即使僅有輕度休克跡象的傷員,都應及時採取積極的綜合防治措施。 三、防治感染。對破傷風的預防,可以根據情況補用類毒素或抗毒素。對化膿性感染和厭氣性感染的預防,污染不明顯的開放傷,可以口服磺胺葯物;污染明顯的必須在術前開始使用大量廣譜抗菌素。 四、對於骨折、關節傷、大血管傷、神經干傷、大塊軟組織傷,以及疑有異物存留的傷肢,都應進行可靠的臨時固定,然後搬動。根據需要,進行正、側位X線拍片檢查。 五、廣泛挫裂傷或擠壓傷,根據情況檢查尿量和尿中血(肌)紅素含量,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麻 醉 上肢用臂叢麻醉;下肢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淺小的傷用局麻;多處傷、廣泛傷或兒童用全麻。 手術步驟 切除污染創面要由外向內,由淺人深,逐步進行;並使切除過的新鮮創面不再污染,這是清創術中預防感染的重要環節之一。 1.在手術台上再次檢查傷口,大體確定清創計劃。用滅菌紗布覆蓋傷口,再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周圍皮 膚,剃除毛發,清洗范圍要到創緣外20-25厘米處,然後用滅菌鹽水沖洗干凈。如果傷口污染明顯,也要用滅菌鹽水和紗布球清洗。傷口周圍皮膚用3%碘酊、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使葯液流人傷口。鋪蓋單巾,開始手術。 2.切除壞死的創緣皮膚,但應盡量保存有活力的部分,以免縫合時張力過大並照顧到創緣對合的整齊(手部皮膚除確已壞死的部分可以切除外,應作最大限度的保留)。壞死的、污染的、不出血的皮下組織都要切除干凈,直到健康(出血)部位。剝脫傷的剝脫皮瓣上的皮下組織要徹底切除,僅保留皮膚作全厚植皮用,皮瓣創緣的皮下組織必須切除到出血處。 3.小而深的創傷,在切除創緣和皮下組織後,要沿肢體的縱軸方向或皮紋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擴大傷口,以便進行深部組織傷的清創。 4.深筋膜的破碎和污染部分必須全部切除,並按肢體縱軸方向切開,目的在顯露全部創腔,充分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如果顯露仍不充分,可將深筋膜再作「+」字形或雙「+」字形的橫切口,使深筋膜徹底鬆弛。深筋膜的切開是否充分,是清創術能否有效地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的關鍵問題之一。 5,切除壞死的和失去活力的肌肉組織,凡夾捏不收縮、切開不出血和改變顏色的肌肉,都應徹底切除或剪除。 6.污染明顯並與骨膜分離的小碎骨片,可以取除。較大的與骨膜連結的碎骨片,則必須保留,並放回原位,以維持骨折部的連接和長度。大骨折片即使污染,也要保留,但應將其污染部分咬除。突出傷口外的骨折端,也應咬除其污染層後擺回原位。關節囊內的游離碎骨片必須徹底清除,並將關節囊縫合。 7.血管、神經、肌腱傷,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理(方法見下節)。最後用滅菌鹽水輕輕沖洗創腔,清除一切細小的異物、血塊和組織碎片,徹底止血。 8.對於骨折傷員,如果創傷污染不嚴重,傷後8小時內得到手術治療,清創又比較徹底,可以考慮進行內固定。橫形或短斜形骨折復位後用髓內釘固定;長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復位後,用2-4枚螺絲釘固定。如條件不具備一般不作內固定,僅在復位後作外固定。 9.清創後是否進行初期縫合,應根據傷員全身情況、局部污染程度、傷後經過時間、清創徹底程度、術後醫療條件等考慮決定。這些因素中只有時間因素較為恆定,其它因素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因此在其它因素允許時,大體上在傷後8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的,可作初期縫合;8—24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的,以定位縫合加引流或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較為適當;24小時後清創的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只有手部傷,為防肌腱和其它特殊組織暴露,雖在傷後24小時以上得到清創處理,術後仍應考慮初期縫合或定位縫合加引流。 創腔內有神經、血管、肌腱、骨胳暴露時,即使不作初期縫合,也要用鄰近肌瓣將這些組織覆蓋,並作簡單的定位縫合,或「8」字形縫合,以防暴露的特殊組織發生壞死或感染,造成不良後果。但絕不能縫合深筋膜,以防深部組織腫脹時的張力得不到解除和影響引流。 l0.可作初期縫合的傷口,如因皮膚缺損較多不能直接縫合,或勉強縫合後張力過大時,可在距原傷口一側或兩側5—6厘米處作等長的減張切口,縫合原傷口。減張切口可以根據情況直接縫合或進行中厚皮片植皮:如可作初期縫合,但因皮膚缺損過多無法縫合時,可在用肌瓣保護骨骼、肌腱、血管、神經等組織,創底平整的條件下,進行中厚皮片植皮。 11.不能作初期縫合的傷口,要用鹽水紗布疏鬆地引流。引流物要深入到創腔深部的各個死角,但不要起填塞作用。較長的傷口可在兩端縫合2—3針,使傷口縮小,有利於創面的對合、癒合和爭取延期縫合。 注意 戰時火器傷,由於高速致傷物的側擊力造成大於殘留傷道若干倍的暫時傷道,傷道周圍有參差不齊、輕重不等的組織損傷,污染情況廣泛深入,不易得到及時而徹底的清創處理;加上戰時傷員數量多,環境不穩定,術後傷員常需後送,難以連續觀察和給以及時處理,容易發生感染。因此對戰時火器傷,除手部傷必須縫合(或定位縫合)、關節傷必須閉合關節囊外,都不應作初期縫合,僅作傷部引流。到感染已被控制,創傷反應消退,醫療條件允許時,爭取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 12.軟組織深厚的大腿開放傷,特別是傷口在肢體前面的深部組織傷,經清創術後應在傷肢背面作低位的對口引流。方法是從股二頭肌和股外側肌間隙,靠股外側肌用長止血鉗在兩肌之間分開,直到皮下,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將引流物放到原傷口底部進行引流。這種引流方法既可減少血管、神經的損傷機會,又能獲得良好的引流(其它部位傷需要低位的對口引流時,可按類似的原則進行)。 術後處理 一、較重的傷員術後應嚴密觀察,特別注意防治休克。 二、有骨骼、關節、大血管、神經干、肌腱傷或廣泛軟組織傷時,術後都要加用石膏固定,並抬高傷肢,密切注意肢端血循環情況,嚴防缺血性壞死和褥瘡的發生。 三、根據傷情給予相應的抗感染療法。 四、引流物在24—48小時後,按分泌物情況取除,更換敷料。 五、初期縫合的傷口,術後8—10天拆線;根據傷情程度,早期開始傷肢的功能恢復療法。 六、引流的傷口應按時更換敷料,爭取及時進行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

㈩ 清創術的[術中注意事項]

1.傷口清洗是清創術的重要步驟,必須反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務必使傷口清潔後再作清創術。選用局麻者,只能在清洗傷口後麻醉。
2.清創時既要徹底切除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又要盡量愛護和保留存活的組織,這樣才能避免傷口感染,促進癒合,保存功能。
3.組織縫合必須避免張力太大,以免造成缺血或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