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自行車手套頭盔怎麼戴
擴展閱讀
穿旗袍帶什麼發飾 2025-07-22 02:18:35
冬季胯寬適合穿什麼裙子 2025-07-22 02:18:35
軒逸皮帶什麼品牌好 2025-07-22 02:18:33

自行車手套頭盔怎麼戴

發布時間: 2022-11-19 22:26:16

A. 自行車騎行頭盔有什麼作用,都有什麼品牌的

這是一種常見的頭部安全防護裝備,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意外碰撞對頭部帶來的損害,並把這種損害減小到最低限度,買的話建議去2021年春季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100 plus勞保會,這屆的新品也不少,比如源自蘭浪公司將攜新研發的wahoo液態硅膠手套亮相展會,還有高新技術企業登升公司生產的生物質石墨烯KN95口罩,以及恆輝安防集團旗下暢銷海外的BEST GRIP品牌產品石墨烯觸屏技術手套PE802D等等。

B. 騎行需要注意和准備什麼裝備,騎行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規劃好路線,提前查詢天氣,最好能約好幾個夥伴同行,在朋友圈,同城網站,各種戶外論壇或者QQ群里約人,路上更安全一點。
檢查裝備,安排好路線,以及每日的行程,保證每天能到達預定的目的地
路上注意補充體力,保證足夠時間的休息,人煙稀少的地方更要注意,馱包里准備備用干糧和飲水
按照計劃走,晚上不要趕夜路,特別在高原地帶,盡量保證每天能住在有人煙的地方,上高原前兩天開始吃抗高原反應的葯物
邊走邊玩,開開心心的是最重要的。同時在各種社交網站上分享照片和心得,推廣這一項運動。
一、安全裝備

1、頭盔配備指數:5星

國內騎行者配備頭盔的人並不普遍,然而在事故發生時,自行車頭盔對保護騎行者的頭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數據表明,自行車死亡事故中,超九成是因為沒有佩戴頭盔。由於部分年輕人為了體現自己的良好技術或者是耍帥裝酷,故意拒絕佩戴頭盔。那麼試想一下,當頭部撞擊柏油路面的時候,到底哪個更加堅固?

2、夜騎裝備配備指數:5星

夜騎現在已經成為很多白領的首選,因為每天上班騎自行車可能會比較累,另外可能時間沒有那麼充裕,或者是滿頭大汗跑進辦公室可能會破壞形象。

夜間騎行,應該配備各種燈具,比如車前燈(讓自己看得更清楚,同時提示對面車輛自己的位置)、車尾燈(提示後方車輛自己的位置)。

夜間騎行適合穿著鮮亮的衣物,最好是帶有反光條的騎行服或者背包上加貼閃光反游標識。

3、騎行手套配備指數:4顆星

在騎行過程中,特別是遇到沙地或者是十字路面時,騎行手套可以幫助騎行者更好掌握車把,防止脫把。另外,騎行手套在騎行者摔倒時,可以增加摩擦力同時避免手部劃傷。冬天騎行時,手套還有保暖的功能,避免手部因為長時間低溫凍傷。

4、護具配備指數:4顆星

在騎行過程中誰都不希望有事故發生,但是一旦發生事故,護具可能會減少皮膚關節受到的傷害。另外,對於一些上年紀的騎行者或者是缺乏鍛煉的白領,護具也可以保護關節,降低關節因運動造成的慢性傷害。

二、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往往比高超的騎行技術來得更為重要。尤其是在城市裡面,騎行者不僅需要遵守交通規則,還需要自我保護。

1、紅燈停綠燈行

非機動車闖紅燈的現象已經成為城市的頑疾,然而作為一名有素質的騎行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是頭等大事,而且鍛煉並不是趕時間,所以在路口等候幾十秒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難。

另外,由於城市道路設置等綜合問題,騎行者往往需要繞路才能抵達目的地,但是如果逆行或許就能「事半而功倍」,發生危險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騎行者寧可多騎幾百米,也不要逆行。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各行其道,不要進入機動車道。穿插車流,左轉彎的時候要保持在機動車的右側。防備路邊停車突然打開車門,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或者安全隱患。

2、壞習慣要不得

騎行過程中,往往都是孤獨的,不少騎行者喜歡戴上耳機聽聽喜歡的音樂,但是這樣的習慣很可能帶來很危險的結果。

騎行時,旁邊或者後方疾馳而過的車輛如果對你鳴笛,而你當時戴著耳機沒聽見,一旦出現碰擦了,很可能會導致騎行者的反應不及。

另外,聽著耳機可能會降低騎行者的注意力,如果路面出現坑洞或者雜物,輕者造成顛簸,重的或許就會車仰人翻。另外,盡量不要強行涉水,或許前方的水潭就是一個沒有蓋的窨井。

騎行中的六大隱患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自行車事故原因前三位是:機動車突然出現在自行車前方剎車不及導致事故;機動車司機剮蹭到行駛中的自行車以及路邊車輛突然開門。以下6種情況需要騎行者以及其他交通參與者共同關注。

1

車輛右拐

雖然蘇城不少行車道有綠化帶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開,但是當路口機動車右拐的時候,由於視線受阻、車速過快等問題,可能會影響到騎行者的安全,此類事故也是經常發生,所以建議騎行者在經過路口時一定要減速慢行。

2

十字路口

騎車者在通過十字路口或者丁字路口時,特別是沒有紅綠燈,一定要注意兩側直行的汽車。通過路口時要觀察兩側路況後通過。

3

左轉車輛

在通過路口時,騎行者可能會遇到左側有公交車之類的大型車輛阻擋視線,如果此時對面有左轉的車輛,很可能對騎行者造成威脅。在左轉直行沒有區分的十字路口,更要注意車輛通過時的速度,防止對面左轉車輛利用直行車輛之間的空當加速通過,這樣會給騎行者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4

側面碰擦

在一些機非混合的道路上,騎行者容易和機動車並行或者距離過於接近,任何一方的行駛方向發生偏差,都可能危及騎行者的安全。

5

小心背後

由於機動車的速度比騎行者要快很多,所以在一些機非混合車道經常出現機動車超車的情況,然而當超車時距離過小或者是夜間視線不夠良好時,汽車可能會直接從後方撞擊騎行者,事故往往是致命的。建議騎行者穿上鮮艷的衣服以及裝備夜間反光設備,讓遠處的車輛能夠盡早發現。

6

倒車進入車道

不少路邊停車的機動車特別是小區內停車,往往都是車尾向外停放的,當車輛需要駛出停車位時,需要倒車。此時駕駛員對車後的情況觀察不全存在死角,如果騎行者經過,很可能會遭遇車輛碰撞。

C. 冬天騎自行車應選用哪些裝備(身上穿帶得)

冬天的裝備相對來說都厚重一些,肯定沒夏天的方便。自行車裝備主要是手套、頭盔、頭巾、騎行服,冬天的時候使用就買些厚一些、全指的手套,戴頭盔前可以先戴個防寒的帽子,如果要效果再好些,就買個全封閉的帽子,就露眼睛出來。騎行服裡面也可以穿個薄的保暖內衣,太厚的就影響活動了。

冬天騎車是沒夏天舒服的了,選好天氣,做好熱身運動,騎行完後注意恢復就好了,運動量建議適當減輕一些。

D. 在學騎自行車時,爸爸給我戴上防止摔傷傷的東西,那個東西叫什麼

騎自行車的護具(按防護的重要程度) :頭盔、手套和護膝、護肘、護腕(是打籃球、練啞鈴和舉重用的,騎車一般不用,目前很少見到有專為騎車設計的護腕)。頭盔 其實是最關鍵的。

其它都不戴,頭盔必須戴。騎行頭盔細分為:休閑盔、公路車和山地車通用盔、公路車盔、公路車氣動破風盔、山地車半盔(下圖)和山地車全盔(和摩托車盔一樣 有面罩和下巴護甲)。

E. 自行車運動的注意事項,你知道哪些

下面介紹了自行車運動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檢查自行車

每次在使用自行車之前,都應該檢查你的自行車,以確保所有零件都牢固且工作正常,給輪胎充氣並檢查剎車是否工作,還要調整好自行車的座椅高度。此外,還應該向朋友或家人傳達你的路線、出發時間和預計結束時間。

二、佩戴自行車頭盔

自行車運動也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公路或山地等自行車運動,佩戴自行車頭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頭部的傷害。除了頭盔,還有手套、合適的鞋子等等,而且如果陽光太刺眼,一定要戴太陽鏡和防曬霜,以幫助抵禦強烈的太陽光線。

F. 騎自行車,頭盔,和手套怎麼選

頭盔是一次性用品(一旦裝過就會碎裂以減低對頭部的沖擊),所以沒必要追求特別貴的品牌,只要質量過得去就行,一般車店一百多元的就可以。手套的話,熱天用的半指手套,要選透氣好的,手掌部分的墊要厚實一些,冬天要選靈活的,保溫好的。另外要防滑。

G. 冬季騎山地車怎麼穿戴合適

不戴頭盔,一旦摔車後果不敢設想,地多硬啊。
一般動一動,會熱起來的,我手套只戴一會就扔背包里了,然後一件速干內衣,一件抓絨,外面一個沖鋒衣,熱了就脫。護膝沒戴,感覺累贅。
很多人喜歡戴耳機,看著拉風,其實有礙聽力,容易被刮擦。

H. 騎行的裝備

就是戴在頭上那頂大蘑菇,由於其能對脆弱的頭部提供保護,所以是騎行者必備的裝備。
【用處】防撞、防止樹枝樹葉擊打、防止飛石擊打、分流雨水、透氣、提速。帶有帽檐的頭盔能夠防曬,在頭盔上貼上反游標志還能在夜間騎行時防止誤撞。
判斷頭盔好壞的【標准】包括質地、重量、內襯、佩戴舒適性、透氣性、風阻效果:
【質地】頭盔一般使用發泡材料(普通或者高密度的,兩者的區別在於其防撞效果)鑄成,並有光滑的殼面;
【重量】壓在頭上的東西不可能太重,這也是騎行頭盔沒有採用合金材料的原因;
【內襯】就是頭盔內側與頭部接觸的部分,它可以在平時提升佩戴舒適感,在頭部受到撞擊時產生緩沖作用。做工精良的頭盔其內襯覆蓋面大,質地更好,和頭盔內側粘合得也更結實;
【佩戴舒適性】主要是因為重量、內襯、系帶以及頭圍是否合適帶來的個人感覺,佩戴舒適的頭盔可以極大地減少騎行者頭部及頸項受到的壓迫並在遭受撞擊時最大限度地提升保護效果;
【透氣性】頭部長期處於不透氣狀態會對頭皮產生不良影響,也會讓騎行者感覺不舒服。所以好的頭盔或者是孔數比較多,或者是孔的面積比較大??這都是為了提升透氣性;
【風阻效果】頭盔將人的頭發收於盔內,本身就已減小了頭部的風阻,而對於熱衷於提升速度的朋友來說,頭盔造型對風阻的影響也是值得關注的;
【騎行頭盔的種類】:半盔式騎行頭盔分為公路專用(無帽檐)、公路山地兩用(配可拆卸帽檐)等。也有朋友使用類似於棒球或輪滑用的頭盔。全盔式騎行頭盔造型類似於摩托車用頭盔,一般是速降或攀爬車愛好者使用。
【騎行頭盔的佩戴】:頭盔佩戴要保持水平,不能前仰後翹,有些騎友認為頭盔前面的帽檐有點阻擋視線,就把頭盔向上抬高很多以獲得良好的視線,其實可以把帽檐去掉一樣能夠達到效果。
正確的佩戴頭盔如右圖:
正確佩戴頭盔應該是頭盔調節帶的交叉在耳下(紅點)一指的厚度,大約1.5厘米。
整個帶子在下顎(綠點)而不是喉部固定,也要留一指的厚度,大約1.5厘米。 【特殊作用】騎行眼鏡除了具備一般運動眼鏡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擋紫外線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關注。大多數騎行者是在公路上騎行的,而在太陽天時,公路對陽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於騎行姿勢不同,騎行者比騎一般自行車的人有更多的時間直視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線反射。眼睛長期吸收紫外線是會引發白內障的!騎車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風吹得流淚和眼睛裡進異物的經歷吧?而且如果您在到處白雪覆蓋的冬季騎行,或是在常年冰雪覆蓋的西藏,太陽照在雪上反射之後直接照射在眼睛上,很容易患上「雪盲症」,騎行眼鏡可以極大地保護你的眼睛不受這些傷害。
【選購】騎行眼鏡也很講究佩戴的舒適性,這與它的質地和大小有關。同時,對鏡片的選擇也有講究,不同顏色和質地的鏡片透光度和防紫外線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在騎行過程中面對不同的陽光照射效果,選擇一款有不同顏色備用鏡片的騎行眼鏡是不錯的選擇。無色鏡片適用於低光線或者夜間騎乘。黃色鏡片是霧天或者灰色天氣的理想選擇。紅色或者橙色鏡片整體來說最好,可以讓周圍的地形變的格外清晰明了。近視的朋友還可以選購可以加裝近視鏡片的騎行眼鏡,不過價錢要貴一些。
【注意】普通太陽眼鏡雖然也能阻擋紫外線和強光照射,但因其造型比較休閑,沒有具備保護功能,在阻擋風和異物入眼方面的效果不及騎行眼鏡。 上衣
顏色比較鮮艷,上身效果比較緊,很顯線條的一款裝備。
【作用】提速、排汗,背後有包包的騎行服能裝東西,長袖騎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曬,加絨騎行服還能保暖。騎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顯著,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騎行上衣的排汗效果與透氣性如何取決於面料的選擇。
【如何選購】騎行上衣的價格一般在100元以上,選購時要注意麵料(並非是越光滑越好)、走線以及上身效果,太緊或者太松的都不合適。
騎行時不可避免要對會陰部位造成壓迫,長期如此會埋下患上前列腺炎的隱患。同時,該部位如果長時間不透氣,也會對個人衛生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對於經常騎行的朋友來說,騎行褲是必備的。
褲子
【構造】從外表看,騎行褲與跑步用的褲子沒有太大區別,但前者在襠部加了一層座墊,其基本效果就是緩解會陰部受到的壓力,採用特殊材料的座墊還能增強透氣性和抑制病菌繁殖。另外,好的騎行褲其表面也用的是透氣性很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腿部汗水淤積。騎行長褲的緊身效果也很明顯,其在褲腿處還有類似於健美褲的設計,或者加裝有束帶以防止褲腿被卷進牙盤裡面。 【作用】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吸汗、透氣和防滑三者相輔相成。自行車處於高速運動狀態時,騎手對自行車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騎行手套無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氣性取決於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對手掌的保護則主要體現在翻車時,騎手經常會用手掌先接觸地面以使身體緩慢著陸,如果沒有手套進行減震,這樣的動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並嚴重損害關節部位。
之所以說騎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獻,主要是因為認識到手套保護腕關節的朋友並不多。事實上,由於騎行者採用了不同於休閑騎車的坐姿和握把方式,這就讓腕關節長期處於非正常的緊張狀態,其對神經和肌腱的負面影響甚至是終身性的。騎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於最大限度地緩解對腕關節的壓迫,將其與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鋪後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翹的,這恰恰與騎行者握把的姿勢是吻合的。
【選購】騎行手套分為半指和全指兩種,選購時盡量選擇縫合部分堅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還在大拇指處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騎手揩汗。 這是一款方便實用的裝備
【構造】騎行背包的容積不大,但裡面的分隔層及小包包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層用來裝水袋,旁邊有小洞以方便布設吸水管;工具包內使用了大量的松緊帶以防止各種工具互相碰撞;頭盔一般可掛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離層保護其免遭刮花。騎行背包的背負系統講究輕巧透氣,並配有胸鎖和腰鎖。 【騎行襪及騎行鞋】
騎行襪的透氣性和耐磨度比普通運動襪要高,可以減少不斷蹬車對腳掌帶來的副作用。騎行鞋分為自鎖和非自鎖兩種,後者類似於普通運動鞋,只是其更強調緊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鎖腳踏使用,兩者同時使用時,自己的腳掌就被拴在腳踏上了(當然,要取下來也是非常容易的,解鎖熟練一般不到1秒就解開了。),這樣可以免除你對腳掌打滑的擔心,全神貫注地提升速度。不過,因為必須掌握熟練解鎖動作。否則摔在地面上後也不一定能解開鎖。
【面罩及護耳】
這些東西是在面臨風沙或者寒冷天氣出行時使用的,選購時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氣以及邊緣的密閉性。
【護膝和護肘】
喜歡運動的朋友都知道這兩者的用處咯,我就不贅述了,只是提醒一點,騎車時如果翻車,膝蓋、肘部受到撞擊的幾率不小,在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騎行,戴上兩者還是有必要的。
【運動水壺及水壺架】
選購及安裝:運動水壺有塑料和合金兩種質地,選擇時要注意壺內是否有異味、外表是否堅固等。千萬不能圖便宜購買使用有毒塗層的合金水壺或者使用不符合飲水標準的材料製作的塑料水壺。選購水壺架時要注意大小是否與水壺相符,結構是否堅固,還要注意是否可能對水壺造成刮花等傷害。安裝時要注意是否牢固,左晃右倒、叮當作響的水壺架和水壺輕則影響心情和速度,重則會對騎手的操控產生阻礙。
其它飲水系統:常見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於專用背包內(也有人將水壺加裝吸水管後置於水壺架上),吸水管一頭接在水袋上,一頭接在騎行者嘴邊,喝水時只需偏過頭來咬住吸水管即可。
主要有前後托包、座墊包和車架包等。為減輕背負壓力,長途騎行時背包裡面不能放置重物,前後托包由此承擔了主要的載重任務,其講究的是結實和防水。車架包通常置於車架前端,即把立後面那個位置,容積不大。座墊包置於座墊下方,容積很小,常用以放置小物品,適合於不用背包短途騎行以及比賽場合使用。

I. 單車帽怎麼放在單車前面

首先這個不叫單車帽,學名:頭盔。
在騎行的時候,基本99%的場景是需要戴在頭頂上的,而且要戴正,額頭要護住,帶子系好,不松不緊。
在停車的時候,一般是把帶子系好,掛在車把上,手套、護目鏡等物品都可以放在裡面。
至於何時放在前面,又如何放的問題,我玩車這么多年還沒遇到過這個問題。我的騎車理念是安全第一,人在車上即盔在頭上,而且希望頭盔永不損壞。
不要有僥幸心理,我遇到過的女孩子第一天騎車嫌頭盔重,結果一頭撞在路邊石人就沒了。我遇到過小帥哥懶得帶手套,下坡急停,手掌一半的皮都留在路面上。負能量不多說,題主珍重。

J. 日騎行、短途騎行必須具備的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頭盔是騎自行車旅行必備的首要裝備,無論是日騎、短途騎行還是長途騎行,都必須佩戴。其次,我們建議配備騎行專用手套和騎行褲/裙。

1 頭盔

自行車頭盔有山地車頭盔、公路車頭盔、山地公路兩用頭盔之分,公路車頭盔比較單一,而山地車頭盔又分為山地越野頭盔、全山地頭盔、山地速降頭盔等。

(1)頭盔的選擇

頭盔以透氣性好、輕便、配戴舒適為優選。必須購買經過質量檢測部門認證檢驗合格,並獲得產品認證的頭盔。

買頭盔時一定要本人試戴,亞洲人頭型偏寬,要注意頭的左右兩側不要過緊,以能塞進去一個小手指為宜。

(2)正確佩戴頭盔,頭盔才能起到保護作用

第一步:把頭盔水平,周正地戴在頭上,不要前仰後翹或歪斜。頭盔內若戴小帽子,帽沿的長度以不擋視線為宜。

第二步:調整頭盔的內尺寸,以頭的左右兩側能塞進一個小手指為度。

第三步:調整頭盔上的幾根安全帶,把安全帶收緊並回折一下安全帶的頭,確保安全帶在騎行中不會松動。

第四步:頭盔前沿與眉毛平齊。三角扣緊貼耳朵根部下約1.5厘米,帶子在下頜向下約1.5厘米處固定。

2 騎行手套

騎行手套的作用是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萬一不慎摔跤,手套能起到保護作用。日常騎行用手套,基本分為長指手套和半指手套,長指手套又分為春秋季手套、夏季手套和冬季手套。

日騎行和短途騎行,夏季可戴半指手套。夏季長途騎行建議戴長指手套,以防曬傷。其他各季,建議戴長指手套

選擇騎行手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透氣性、防潑水性

手套要透氣,即使秋冬季節戴的手套也要注意排汗功能。另外,秋冬季手套還要在注意透氣性的基礎上,注意其防潑水性。

(2)吸震性

不是掌心越厚的手套吸震性越好。手套掌心的吸震效果優劣依次為:泡綿、EVA、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GEL)。專業自行車手套常採用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購買時有個簡單的識別辦法:按壓襯墊處,彈性不佳的是泡綿,可緩慢彈起的是記憶泡綿,有彈性和有滑動感的是吸震凝膠。

記憶泡綿因為會呈現握把的形狀,更便於握牢自行車握把,但吸震性能略遜於吸震凝膠,適用於騎行路況較好的路段。若是騎行XC爛路或越野,可選擇吸震凝膠的。EVA材質較硬,彈性差,專業騎行手套現已使用得較少。

(3)防滑

自行車手套的防滑部位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一般普遍採用的PU材質。高端價位可能採用矽膠,其防滑效果更佳。

(4)尺寸要合適

手套的尺寸要合適,一定要試戴,不能偏大或偏小。女車友若手較小,買不到成人騎行手套,可選擇青少年款的騎行手套。

3 騎行褲/裙、騎行服

(1)騎行褲/裙

騎行褲是關乎騎行舒適度的重要裝備。其彈性面料包裹臀部、大腿的肌肉,具有一定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而且騎車時還可以減少風阻和大腿內側與車座的摩擦。騎行褲墊有一些減振、擴散壓強分布、減少騎行時的不適感和壓迫感的作用。

騎行褲按長度分為長款、9分款、7分款和5分款,以及背帶款、內褲款、寬松款等,女式還有騎行裙。購買騎行褲時要注意6點。

其一,騎行褲的面料要有彈性,可包裹住臀部、大腿的肌肉,以起到一定的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

其二,騎行褲墊分男女款。騎行褲墊有海綿、硅膠、COOLMAX、KISS AIR等材質,記住一點:不是越厚越好。高端騎行褲,根據不同的騎行強度、騎行時間,配備有不同材質、厚度的騎行褲墊。根據襯墊的介紹和標注選擇。COOLMAX、KISS AIR材質的襯墊舒適性比較高。

其三,穿騎行褲時不要穿內褲。

其四,騎行褲邊(包括騎行服的袖口)選擇硅膠防滑帶,舒適性較高。

其五,從騎行褲的前部分看,褲墊的縫合線要有褶皺,褲墊呈立體感。

其六,秋冬季可選擇前面帶防風面料的加絨騎行褲,或內穿夏季騎行褲,外套寬松的無墊式防風騎行褲。

(2)騎行服

騎行服就是騎行運動時的專用運動服,透氣性好、速干、緊身減少風阻。如果只是騎自行車代步和休閑,而不是參加比賽,不過分追求速度,此時可以用戶外速乾衣替代騎行服,所以騎行服不是必需的。

若選擇騎行服,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顏色淺的一定比顏色深的涼快。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多年檢測的結果表明,深紅色和藏青色的化纖織物是比較好的防曬服裝。

其二,夏季騎行服並不是短袖的一定比長袖的涼快,長袖騎行服的衣袖要比普通的衣服長一些,確定長袖騎行服袖子長度的方法是:做一個騎行時手握車把的姿勢,衣袖正好蓋住手腕。

其三,騎行服的後片的長度一定要騎行中能蓋住腰部。

其四,騎行服前面的拉鏈最好是全拉鏈的,或者比較長的拉鏈,透氣性比較好。

其五,騎行服的後面最好有幾個小口袋,以便放小零物;但若小口袋不是封閉的(如有的口袋口沒有拉鏈),女車友如廁時要當心小口袋中的東西不要掉進廁坑。

其六,騎行服最好有反光條,夜間騎行安全。

其七,秋冬季騎行,衣服由里到外的穿法可以是:速乾衣+抓絨衣+防風衣。

4 鞋底稍硬的鞋、鎖鞋

習慣穿鎖鞋的,建議攜帶一雙方便走路的鞋。騎行中要穿鞋底稍硬的鞋,最好是粘扣設計的。若是鞋帶設計的,一定要注意系好鞋帶,以防鞋帶刮進牙盤、鏈條。

5 手電筒/車首燈、尾燈

騎行在外,雖然都不想走夜路,但可能因種種原因(爆胎、隊友身體不適、迷路等)不得不夜騎。所以,只要騎行,必帶手電筒/車首燈和尾燈。夜晚騎行,開車首燈,起到照亮和警示的作用。車首燈可用手電筒替代。

天黑後騎行,開車尾燈,起到警示的作用。有時車尾燈用反光片代替,後面的車輛開燈行駛時,就能看到反光片和反射光,從而起到警示作用。最近又出現了可以持續閃爍的青蛙燈,將其裝在車尾,警示效果更顯著。也有將青蛙燈等小燈裝在前後車軸上,不僅能起到警示作用,夜間騎行也更加炫酷。

6 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

騎自行車旅行前,一定要掌握簡單的自行車維修技術,並攜帶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如果團隊騎行,工具不必人人都帶。根據騎行線路的路況,內胎至少准備2條。使用法嘴內胎的車友,若氣筒沒有法嘴,還要准備好轉換頭。

組合工具包中一般包括:補胎工具、內六角扳手、截鏈器等。氣筒一定選擇腳踩式的、金屬的,不要選用手打氣的!氣筒價錢從15~100元不等,選擇時一定注意質量,不要一味地選擇低價位。

7 截鏈器

截鏈器雖然不經常使用,雖然組合工具中也多配有截鏈器,但建議買個質量好的、專業級的截鏈器。

8 補充能量的食品、水

騎行1小時或30公里,補給一次。大量出汗時不要只喝礦泉水。蜂蜜、葡萄糖是單糖的,飲用蜂蜜水能快速補充體力。上午10:00~11:00,

下午4:00多,補充一次用葡萄糖粉沖的溫熱的水。

補充能量棒、能量粉類的食品前,預估當日運動量,不要過補。小食品可准備香蕉、話梅、巧克力、士力架、花生牛軋糖等。

9 手台(業余電台)

手台是「手持電台」的簡稱。只有取得業余無線電執照的人,才能使用業余電台,即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了試驗收發信設備、進行技術探討、通信訓練和比賽而設立的電台。

只准使用國際通用「Q」簡語和業余通信縮語以及必要的英語明語,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暗語、密碼、暗令、代號等。不得作為廣播娛樂之用。只限使用執照中核準的電台設備、頻率、呼號和調制方法進行聯絡。

(1)手台是救命工具

手台可以讓持有人在隊伍中保持通信通暢,隨時知道隊伍的整體情況。高端的手台能在關鍵時刻以及極端環境救你的命,這一點在無數次戶外事故中被證明。手台的備用電池也很重要。

(2)學會使用手台

手台操作時要注意4點:

其一:頻點是否合法;是否有人在使用,業余頻段上工作的電台很多,互相之間要避免干擾。使用一個頻率時,首先要問一句:「這個頻率上有人嗎?」如果聽到頻率上已經有電台在工作,就應主動換頻率。

其二,電池是否正常(包括備用電池)。

其三,工作狀況:收、發是否正常,送話質量清晰。

其四,操作方法:開、關機及頻率調諧,及功率調整方法。

其五,避免長時間閑聊。不聊政治、宗教觀點(嚴禁)、敏感話題及其他禁止的內容。

其六,無線電的通信距離,受無線電設備的質量、天氣、環境、高度,以及通信頻率的影響,目前戶外時使用得最多的UV段手台,是「視距傳輸」,站得高,無建築物、山體、車體等厚重物體以及金屬物體的干擾和屏蔽時,便傳得遠。

手 台 和 其 他 電 子 設 備 一 樣, 對 工 作 的 溫 度 有要 求, 購 買 時 細 看 說 明 書, 一 般 能 工 作 的 環 境是-10℃ ~40℃。很多人使用的國產手台配備的是普通鋰電池,鋰電池的放電能力對工作環境很敏感,在-5℃ ~-10℃的時候,如果連續暴露10分鍾以上,放電性能將會大大的下降,在使用中,特別是發射時間會嚴重的縮短,甚至自動關機,解決的辦法就是恢復溫度,當你發現在低溫下手台不能開機,發射時間縮短的時候,可以嘗試將手台關機,揣在懷里或放在口袋裡一會兒,然後再繼續開機使用。軍標的手台和鎳氫電池的手台工作能力比較強。

(3)中國6個主要波段中最適合語音通聯的頻率

① 40米(7兆):7.030MHz~7.100MHz

② 20米(14兆):14.100MHz~14.350MHz

③ 15米(21兆):21.125MHz~21.450MHz

④ 10米(28兆):29.510MHz~29.700MHz

⑤ 2米(144兆):144.035MHz~145.800MHz

⑥ 70厘米(430兆):438.000MHz~439.000MHz

最後,推薦一個 國風網站 ,提供和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滋養你的靈魂,讓你輕鬆快樂生長,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