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做手膜用什麼手套好做手膜的步驟是什麼手膜的正確使用時間知道嗎
平時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喜歡敷手面膜,護膚效果很好。手套是用來做口罩的。手套的種類很多,不同的手套有不同的護膚效果。那麼用什麼手套做手膜好呢?
手貼膜的適當使用時間
20-30分鍾。
不同品牌的口罩使用時間也不一樣,具體要參考使用說明書上的使用時間。但是大部分的手面膜都是用20-30分鍾,所以不要捨不得在規定的時間拿出手。手部面膜使用時間過長,不僅對手部皮膚不利,還會使手部浮腫。
❷ 手工怎麼製作手套
1.設計手套
這是工作的首步,在自己選擇好布料後,上下兩面一定要疊整齊對應,將布料攤平,然後將自己的手掌或者之前的合適手套拿出來,然後順著手或者原有的手套版本畫需要製作的手套輪廓。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手貼上去畫的話,外部輪廓要記著放大點;如果是用自己之前的手套來畫的話,需要根據自己手套原有的大小,如果本來的手套是厚的,在畫輪廓的時候,要適當地貼著手套的邊緣畫;若之前都比較合適,那就直接按照畫;不過最後的大小也可以在自己縫制的過程中,進行調整的。不管怎麼樣,做出適合自己手掌的手套才是好手套。
如何手工打造一雙合適的手套?
2
2.裁剪出手套樣子
在上下兩片布料對齊整平的基礎上,將一隻手按照布料的一邊,另一隻手拿著剪刀,順著自己所畫的手套輪廓線,然後慢慢地進行裁剪。在裁剪的時候一定注意,上下兩面的手套布料一定要保持整齊和一致,不然到時兩片布料湊不到一起,那手套是出不來效果的,所以,裁剪這一步也很重要的,在剪的同時一定要細心,避免剪刀過快,剪掉了本該保留的部分,也可以用一個稍微重點的東西壓著尚未裁剪的部分,這樣的話,慢慢地進行推移,逐步過渡到未剪裁的區域,只要能夠注意到上下兩面的一致性,然後裁剪准確的話,這一步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的。
如何手工打造一雙合適的手套?
3
3.縫制手套
裁剪完成之後,將已經重疊的上下兩面再躺平,放在桌子上,自己用手來回壓下,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有的話,及時進行修改。修改完畢後,關鍵的製作開始了,拿出已經穿好線的針,從一個方向開始,沿著手套的邊緣進行穿針引線的縫制了,如果你覺得手套剪得比較大的話,這步也可以相應的收一下以使手套變小點,怎麼收呢,在縫制的時候,將真向手套的內側靠下,然後在縫,也就是離邊緣遠點,這樣的話,手套出來了就會小點的,也可以順著手套的外輪廓再進行適當的裁剪。在縫的過程中,確保上下兩面對應一致,然後自己用小針腳縫就很ok了,為了確保結實使用,小編在縫了一圈之後,又回縫了一圈,感覺還是挺不錯的,而且縫制效果大大地好。
如何手工打造一雙合適的手套?
4
4.縫補效果展示
在縫的過程,也是關鍵的一步,直接關繫到手套的使用壽命,所以這一步也需要製作人特別的留心。小編為了結實耐用,在原有縫補一圈的基礎上,又加縫了一圈,針法比較密集,相應的也就比較結實了,縫補完成之後,自己看了下,里外都拉扯了下,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只要在縫的時候,不管你用什麼針法,都要確保中間沒有縫隙,那縫補完畢之後,肯定也是「天衣無縫」的,嘿嘿。小編用的是「蚯蚓工法」,直接順著針腳走的,但是用的針腳比較的小,然後又回一圈,感覺特別的好。縫補完成之後,攤平一看,是不是覺得還是挺不錯的呢,自己在家用的,也沒圖個什麼特別的樣子。
❸ 我在做一個保暖手套的小創意,請高手給推薦個可以用來產熱保暖的原理(化學或物理原理皆可)盡快!拜託!
我記得我小學時候有一種保暖袋就是通過擊打可以產熱,不知道裡面加的是什麼。用化學放熱的方法做成的手套。很難控制反應的速度,而且每次反應結束以後都要重新加入填充物質,我覺得用不著。只要這個手套足夠保暖,其實人體也在不斷地放熱這些熱量就足夠保暖的了,如果能夠讓它隔熱效果好一些,就已經足夠了,放熱的說不定還會讓手感覺很燥熱。要是一定要放熱的話,我覺得用化學的方法不是很好,最好還是用小功率的電熱絲之類的加在夾層裡面,最好有小型的鋰電池,想扣式電池那麼大的,可以穩定的提供一段時間的電能,還能夠充電的,要是再設計復雜一點還可提供不同功率的放熱來適應不同的天氣。
至於手套的材料我沒打開過,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的,反正外面都是塑料的,不過挨手的那一面最好還是棉的。
在我生活的這個地方,厚一點的手套就已經足夠了,能放熱的根本用不著。
❹ 編織人生兒童小手套怎樣織
您好!兒童小手套的編織方法,因其款式、花樣的繁多,有1000多種呢,建議您搜索網路視頻,先擇喜歡的教程觀看哦。
網路視頻搜索_兒童小手套怎樣織
http://v..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E5%84%BF%E7%AB%A5%E5%B0%8F%E6%89%8B%E5%A5%97%E6%80%8E%E6%A0%B7%E7%BB%87&ie=utf-8
❺ 用藍色黃色粉色橙色黑色能做什麼小擺件
做一副小型手套。
(5)拿什麼做個小手套擴展閱讀:橡皮泥(Silly putty)是一種兒童玩具,誕生於1956年,可以根據手的力量隨意改變形狀。最開始的橡皮泥只有灰白一種顏色,但隨後的幾年裡,橡皮泥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和香味。
作用
橡皮泥是一種獨特風格的游戲,橡皮泥手工製作簡單、方便。在製作中左右手同時操作也可調節思維,平衡左右腦智力開發。
❻ 怎麼給一個多月的寶寶做個小手套!天冷了!寶寶手涼!
可以的,不過不是太冷的時候,還是要把手拿出來才行的,這樣的話,手也就會暖和一些,注意觀察,要保暖,不然會感冒,但手也要讓寶寶適當的活動一下
❼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訓練幼兒身體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活動准備
小鴨頭飾若干、小鴨圖片2個、小魚模具或圖片若干、椅子2把、《走路》、《母鴨帶小鴨》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放《走路》音樂,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引導幼兒學一學小鴨走路的樣子,學一學小鴨叫。
二、基礎部分
1、場地布置
場地中間放兩把椅子,在椅子背上貼上小鴨的圖片,表示小鴨的家。在椅子後面各畫兩條相距約25厘米的平行線表示小路。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小路的一端,並拿好小鴨要吃的魚。
2、玩喂小鴨的游戲
(1)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游戲玩法:排頭幼兒沿小路走到小鴨的家,將手中的小魚喂給小鴨吃(放在椅子上)然後沿原路返回,下一個幼兒再去喂小動物。所有的小朋友都喂過小動物後,游戲結束。
游戲規則:在給小鴨餵食的的路上,一定要小心不要偏離小路,不準爭搶,要一個一個的按排隊順序來,不遵守規則的幼兒就會被逐出局,最後看哪一隊獲勝。
(2)教師示範游戲,讓幼兒觀看,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3)小組pk活動幼兒戴上小鴨頭飾,站在自己隊伍後面,進行小組pk活動。前一個小朋友喂小鴨時,後面的小朋友為他鼓掌加油。
3、活動評價
活動過程中,對遵守規則、獲勝幼兒或小組及時表揚,對有進步的幼兒及時鼓勵,增強其自信心,提高活動興趣。
三、放鬆活動
播放《母鴨帶小鴨》音樂,幼兒隨著音樂旋律做自由放鬆運動,活動活動手臂,放鬆腿部肌肉。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展走、跑、跳、鑽的能力。
2、學習在競賽活動中遵守游戲規則。
3、體驗運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各種有洞的體育活動器具,如輪胎、呼啦圈、紙箱等
2、幼兒對多數器械已有活動經驗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操。
師:這個月我們一直在學習《神秘洞》這個主題,待會我們會和洞洞器具一起玩游戲哦!在沒玩之前,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做一做熱身操吧!
二、幼兒探索各種洞洞器具的玩法
1、尋找有洞洞的運動器械。
師: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最愛做體育運動了,在沒做運動前老師要考考小朋友了。
你們知道哪些體育器械是有洞洞的?下面就請你們去拿著洞洞器械玩一玩吧!
2、自由探索洞洞器具的玩法。
師:這么多器械要怎麼玩呢?誰願意來介紹一下洞洞器械的玩法呢?
個別幼兒講述,教師歸納總結玩法。
3、幼兒間分享洞洞器械的玩法:不同的洞洞器械有不同的玩法,同一樣的洞洞器械也有不一樣的玩法。
三、分組障礙賽。
1、將器械平均分成四份,並組合成四組障礙關卡。
2、幼兒也分成人數相同的四組。
3、幼兒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通過各種洞洞器械,哪隊先完成任務,安全通過關卡就獲得勝利。
四、總結
師:老師看見今天有的小朋友在游戲的過程中表現的很不錯哦,待會進班的時候,老師會給你們驚喜哦!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准備
1、已認識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徵。
2、吃過西瓜。
活動過程
一、討論西瓜的外形特徵
1、西瓜長得什麼樣?
2、我們想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一起變成一個大西瓜?
二、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1、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2、變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西瓜)
三、游戲:切西瓜
1、幼兒圍成圓圈,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奏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餘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繼續開始。
2、游戲進行若干次後可由幼兒來切西瓜。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變傳統教學模式為探索試教學模式,幼兒獲得知識不是教師灌輸的,而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下,通過探索,自己發現並主動學習。這樣,較好得解決了體育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充分體現幼兒主體性;
2.探索在環狀器具中前進的方法;
3.體驗在環狀器具中探索身體運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在環狀器具中,控制自己的身體,快速爬行。
活動准備:
環狀器具,音樂磁帶,胸飾。
活動過程:
一、扮演烏龜,活動身體
老師為烏龜媽媽,小朋友為烏龜寶寶,做熱身運動。
二、自由探索,交流玩法
1.講解要求,必須在「殼」中進行,幼兒第一次自由探索。
2.集中交流玩法,幼兒互相學習殼中前進的幾種方法。
三、練習快速向前爬行
1.帶著目的;如何在殼中快速爬行?幼兒第二次探索。
2.請方法好、速度快的幼兒示範、交流,幼兒再次相互學習。
3.比比誰爬得快,分成紅、藍兩組,哪組時間用的少哪組獲勝。
4.情景:烏龜搬家。再一次練習殼中快速爬行,用「鯊魚」情景調控幼兒活動量。
四、搬家成功,放鬆身體
幼兒隨著音樂做放鬆運動,自然活動結束。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園在小班開展了體育課教學探討活動。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玩球,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自由玩球,玩出了許多花樣:滾球、拋球、扔球、踢球、追球等等。我想在幼兒已經會玩球的基礎上,增加輔助材料,想出新的玩球方法,提高孩子玩球的興趣,鍛煉身體,增強體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會玩球的基礎上,尋找最佳用球擊倒瓶子的方法。
2、發展幼兒手眼的協調性,鍛煉幼兒手臂肌肉的力量。
3、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良好品質。
活動准備:
1、材料:皮球8個,瓶子24個,籃子8個,貓頭飾1個。
2、場地:大圓圈一個,點子48個。
活動過程;
一、角色扮演,活動身體
師:你們看這是誰呀?(出示貓頭飾)我做貓媽媽,你們做誰呀?
幼:貓寶寶
師:我是貓媽媽,你們是貓寶寶,貓寶寶跟著媽媽做游戲,好嗎?我們活動一下身體吧!
將幼兒帶到圓圈上,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兒歌:
走走走,走走走,點點頭,點點頭,喵喵喵,喵喵喵。
走走走,走走走,扭扭腰,扭扭腰,喵喵喵,喵喵喵。
走走走,走走走,踢踢腿,踢踢腿,喵喵喵,喵喵喵。
走走走,走走走,跳跳跳,跳跳跳,喵喵喵,喵喵喵。
師:我們走的是什麼圖形?幼:圓圈
師:象什麼呀?幼:皮球、圈圈等
二、尋找方法,擊倒瓶子
1、師:貓寶寶們,這是什麼?幼:球、瓶子。
師:我想請貓寶寶們來玩皮球。寶寶們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讓球擊倒瓶子呢?
請孩子們嘗試自己尋找方法擊倒瓶子。
四個寶寶一組,教師鼓勵一個組里的寶寶盡量用不同的方法擊倒瓶子。
師:你用什麼方法擊倒瓶子的?誰還有其他方法?
請個別幼兒示範。
教師小結:寶寶們用了滾球、扔球、拋球、踢球的方法,你們認為哪一種方法能把瓶子擊倒了呢?幼:滾球。貓媽媽也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滾球能擊倒瓶子。
2、師:我們用這個方法來玩球,它有一個名字叫「打保齡球」。
請寶寶們練習滾球擊倒瓶子的規范動作:兩腳分開,雙手抱球,眼看瓶子,用力滾球。
師請孩子們分組玩打保齡球。
對孩子提出玩的要求:我們分了八個小組,每組的第一個寶寶站到指定的點子上,擊倒瓶子後,要把瓶子放到指定的點子上,球放到籃子里。然後站到小組的最後面,依次類推:第二個寶寶,第三個寶寶,第四個寶寶。
第一次練習:嘗試距離1米;
第二次練習:嘗試距離2米;
第三次練習:嘗試距離3米。
三、放鬆整理,結束活動
1、師:貓寶寶們,我們今天玩得開心嗎?我們一起開心地跟著貓媽媽點點頭,點點頭,拍拍肩,拍拍肩,伸伸腰,伸伸腰,拍拍腿,拍拍腿。
2、請部分幼兒幫助整理材料。
師:我們今天就玩到這兒,請排頭的寶寶把瓶子和球送到籃子里。
3、扮演小貓,輕輕地走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1、「角色」激發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師以「貓媽媽」的角色,帶小貓玩的游戲情節貫穿活動始終,增加了活動的情趣。活動開始部分,老師扮演貓媽媽,孩子扮演貓寶寶,自編的兒歌配上動作,就創設了一種輕松活潑,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幼兒精神愉快,提高幼兒對本次體育活動的興趣,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活動結束部分,貓媽媽和小貓一起開心的點點頭,拍拍肩,伸伸腰,拍拍腿,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形成首尾呼應。
2、「探索」尋找幼兒體育活動的玩法
活動身體後,通過提問:我們走的是什麼圖形?象什麼呀?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本次活動的主題材料———球和瓶子,引出活動主題———球擊倒瓶子。緊接著我讓孩子們4人一組玩球,在此過程中我盡可能多的實現幼兒的自主學習,把主動權交給幼兒,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同一個組里的幼兒盡量用不同的方法擊倒瓶子,孩子們發現了很多用球擊倒瓶子的玩法:有的幼兒扔球砸瓶子;有的幼兒滾球擊倒瓶子;有的幼兒踢球擊倒瓶子等等,自由玩好後,請幼兒示範,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發現了最佳用球擊倒瓶子的方法———滾球擊倒瓶子,並且起了一個名字———打保齡球。教師總結出動作要領後,對幼兒提出打保齡球的要求。
3、「調整」增加幼兒體育活動的難度
本次活動採用了分組練習打保齡球的形式,分了八個組,幼兒不會等待很長時間。為了更好地發展幼兒手臂肌肉的力量,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逐步提高難度,第一次是一米距離,第二次是兩米距離。第三次是三米距離,幼兒興致更加高漲,鞏固練習了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4、「情緒」帶動幼兒體育活動的參與
教師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用自己歡快的情緒去感染每一個幼兒,融在幼兒當中,不當旁觀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師幼關系,及時的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同時,此階段的.孩子已經漸漸萌發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教師也在活動中提醒幼兒按規則要求玩。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拖物走,能保持身體平衡。
2、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及耐心、細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喜歡參與集體活動、戶外活動。
二、活動准備
1、幼兒人手一個小皮球。
2、幼兒人手一個竹圈(直徑約25厘米,圈高約5厘米),並系有一根長繩供拖拉用。
3、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走成一個大圓(可讓幼兒邊念兒歌邊走,歌詞為:走走走,走走走,走成一個大皮球)。能聽口令「立定!」、「齊步走!」做出相應的動作。
(2)游戲「撿皮球」。玩法為:幼兒站成圓形隊,聽教師講解游戲名稱和規則。然後幼兒四散在場地上,教師迅速將球拋向場地四周。幼兒每人撿一個球後迅速回到原位,並站成大圓。游戲可重復進行。
2、基本部分。
(1)游戲「拖小豬」。教師交待游戲名稱和玩法:「今天我們玩一個游戲叫『拖小豬』你們手中的球就是小豬。待會兒,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竹圈,請小朋友用竹圈套住『小豬』後拉繩向前走,注意拖圈時不要讓『小豬』跑出圈外(教師可示範玩法)。如果『小豬』不聽話,跑出來,請小朋友趕快把它放進圈裡,然後繼續玩。」(必要時可讓幼兒示範1-2次)
(2)幼兒游戲。老師巡迴指導,並運用語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及時提醒幼兒向前拖時不要碰到別人。
(3)教師:「『小豬』要回家了,請小朋友把它趕回家,送到豬圈(以教師准備的筐替代)里去吧。」游戲結束,並作簡單小結。
3、結束部分。
(1)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玩法:幼兒在場地上四散走,邊走邊念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等幼兒念完後,教師繼續念:「摸摸大樹(或滑梯等物)跑回來。」說完最後一個字後,幼兒向指定方向跑去,直到摸到指定物體為止。游戲重復2-3次。
(2)評價、小結游戲情況後,幼兒隨教師離開場地回教室。
四、活動建議
1、竹圈可用鞋盒(去底和蓋)或其他物品代替。
2、為增加幼兒活動興趣,可在圈上貼些彩條或小動物圖案。
五、活動延伸
1、平時戶外體育活動時,可安排類似活動,並注意培養幼兒倒走、側走的能力。
2、戶外活動玩類似游戲時,注意經常變換拖拉的物體,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紙袋的多種玩法,增強創造思維能力和表現力。
2.練習手腳著地爬,掌握其要領。
3.樂於參與活動,體驗活動樂趣,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活動准備:
紙袋若干、螞蟻頭飾、口哨。
活動過程:
一、介紹材料
1.出示紙袋,介紹紙袋。
2.幼兒每人拿一個紙袋。
二、自由探索,玩紙袋。
1.引導幼兒用紙袋游戲,看哪一個小朋友玩的方法多,而且跟別人不一樣。
2.幼兒玩紙袋,老師注意觀察幼兒的玩法,及時表揚玩得有新意的幼兒,並鼓勵幼兒想辦法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三、交流分享
1.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法並進行示範,其他小朋友學做,如當扇子、夾在腿中間跳等。
2.幼兒繼續探索。
提醒幼兒圍坐休息。把紙袋當做扇子扇一扇。
四、介紹新玩法。
師:老師有個更好玩的玩法,像老師一樣把紙袋套在手上做小手套。
幼兒跟老師一起爬一爬,指導幼兒手腳著地。
游戲《螞蟻覓食》。
1.廚師螞蟻頭飾,介紹游戲規則。
師:現在老師是螞蟻媽媽,小朋友是螞蟻寶寶,對面的的草地上有很多的彩虹糖,寶寶們想不想吃呀?我們一起爬過去吧。看看哪只小螞蟻爬的最快。
2.幼兒聽口令游戲。
3.師小結
六、放鬆活動。
幼兒跟老師一起捏捏手臂,捏捏小腿。
活動反思:
本次教研活動我收獲很多,在活動中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體育活動」和「體育游戲活動」的區別。本次活動,活動材料比較簡單,但是玩法很多,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因為天氣比較熱,所以我縮短了整個游戲活動的時間。幼兒自主探索紙袋的玩法時,由於時間較短,幼兒玩的不夠盡興。幼兒在練習手腳著地爬的時候,我沒有過多的指導,導致游戲環節時仍然有幾個小朋友是手膝著地爬。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8
活動要求:
1,引導小朋友玩沙包,鼓勵他們配合,以及掌握扔沙包的技巧和力度。
2,培養團隊合作意識,鼓勵不活躍的小朋友參與到活動中來。
3,注意小朋友活動中的體能問題,及時調換游戲參與人員,以及及時控制游戲節奏。
活動道具:
1,兩個柔軟的沙包。
2,一間較寬敞的活動室。
活動指導:
1,檢查孩子的鞋子,看有沒有鞋帶松開的現象,如果有,建議小朋友自己動手系緊,以免玩耍過程中踩到會摔倒。
2,引導孩子們做游戲前的放鬆活動,尤其是手肘,以及膝蓋處的關節靈活度。
3,老師在一邊做示範動作,孩子們跟著做。
活動過程:
1,老師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用來扔沙包,一組在中間跑動接沙包。
2,兩組再分別對換,讓孩子們把兩種沙包的狀態都嘗試一下。
活動總結:
孩子們玩沙包,其實是非常有樂趣的一項運動,不僅能讓孩子們開懷大笑,而且也會讓孩子們意識到集體活動的快樂性和重要性,讓孩子在玩耍中無意識地就喜歡上了運動。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9
教案目的:
1、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與朋友相處
2、幼兒將報紙不斷對折,與朋友一起站在報紙上,保持身體平衡。
教案准備:
報紙、音樂
教案過程:
1、教師向幼兒介紹海龜長得什麼樣子?有什麼本事?並教幼兒學會有關小海龜的兒歌:我的小海龜,住在龜殼里,餓了——把頭伸出來,困了——縮頭打磕睡。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扮演小海龜,邊念兒歌邊自由地做小海龜爬行、游泳等動作。
3、教師扮大鯊魚,小海龜在場地內隨意游泳。當大鯊魚發出「我要吃掉小海龜」的信號時,小海龜便迅速自由結伴拉手,大鯊魚設法追逐那些沒有找到朋友的小海龜。
4、教師拿一張報紙,兩個幼兒自由組合成一對海龜朋友
5、教師將報紙比作大海里的快樂島,音樂響起,海龜圍著快樂島游泳。音樂停下時,兩只海龜同時站在快樂島上,相互擁抱,保持身體平衡,以腳不離報紙為勝。
6、將報紙不斷對折,使報紙面積越來越小,鼓勵幼兒相互合作,使自己依然能站在報紙上保持身體平衡。
7、幼兒坐在報紙上,聽音樂想像自己坐在船上,在平靜的大海上飄盪。
8、活動結束,幼兒在老師帶領下收拾好報紙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練習鑽、爬的基本動作,能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
2、感受在陽光隧道中鑽爬的樂趣。
【活動准備】
陽光隧道一條(一種用布、塑料凳製作的輕便的小「隧道」)、平衡木。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森林裡的小動物。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完成熱身。
2、教師向幼兒介紹陽光隧道,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熱身後,教師帶領幼兒玩鑽山洞的游戲(教師與一名幼兒雙手架起當山洞,其他的幼兒用正面鑽的方式鑽過山洞),練習正面鑽。
(2)教師介紹陽光隧道:森林裡新修了一條陽光隧道,非常好玩,小動物們只要走過小橋就能找到它。
3、尋找陽光隧道,嘗試鑽爬。
(1)教師帶領幼兒走過小橋,找到陽光隧道。
(2)請幼兒討論要怎樣爬過陽光隧道才會又快有安全。(手膝著地)
(3)幼兒嘗試爬過陽光隧道。
4、多次游戲,熟悉動作。
(1)幼兒扮演小動物多次游戲,走過小橋、鑽過陽光隧道,熟悉動作。
(2)教師可通過陽光隧道口迎接、輕輕敲擊陽光隧道周邊等方式增加游戲的樂趣,幫助幼兒體驗陽光隧道中鑽爬的樂趣。
5、放鬆活動。
❽ 我們在做會變的小手套時先把小手套戴在手上再來裝飾變形對嗎
我們在做會變的小手套時候先把小手套戴在手上再來裝飾變形是正確的。
會變形的小手套的裝飾品必須在小手套戴在手上的時候才能去縫制,因為那個裝飾品為了也可以和小手套同時變形,必須在撐大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鬆鬆的縫制,否則裝飾品不會變形大小,那麼手套也會跟著不能再進行變大變小的操作了,裝飾品用的線最好也是用又彈性的特製線,不然在縫制的時候一定要封的特別松才可以。
相關擴展:
小手套基本上都是劇透伸縮性的毛線手套,這種手套因為體積小,佔地面積很少,所以很受廣大顧客的歡迎,而且手套因為可雨被手直接撐大,在使用的時候,又不會覺得緊綳和難受,但是這種手套上的裝飾品的縫制就很嚴格,需要使用具備彈性的裝飾花朵和彈性特製線才可以。
在小手套縫制裝飾品的時候,將手套戴到手上,撐到合適的大小,再進行裝飾品位置的選擇和進一步縫制,這樣子的小手套才是最完美的。
❾ 怎樣把舊衣服做成一副手套
居家過日子,免不了有一些費手的活,戴上手套,不為美手,防止劃傷、鉤掛還是有用的,可是外面賣的針織手套多很秀氣,咱們女子戴著還行,男子漢戴上就很局促了。所以,不妨自己做一副吧。舊的內衣、孩子穿小的內衣,拿來裁裁剪剪,縫上幾道,就是一副不錯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