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整理檔案需要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家居服睡衣怎麼穿 2025-07-23 17:02:21
大紅花配什麼睡衣 2025-07-23 16:51:49

整理檔案需要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1-14 09:46:19

㈠ 整理檔案有有污染嗎

要污染多少有些埋汰,因為檔案存放多年了有些灰塵,容易滋生細菌。建議穿些破衣服,可以戴副膠質手套,工作之後好好洗洗手,洗洗臉。

㈡ 檔案工作人員戴什麼手套

防靜電白手套

㈢ 提檔案需要帶什麼

提檔案需要帶什麼

檔案是指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各種形式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提檔案需要帶什麼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一、准備材料。

(一)單位提取。

應持有單位開具的介紹信,及來辦理的工作人員的身份證件。

(二)本人提取。

1、具有檔案管理資質的單位出具調檔函。

2、檔案人的勞動合同。

3、或用工備案。

4、社保證明。

(三)委託他人提取。

1、委託人單位出具的提(調)檔函。

2、委託人的委託書。

3、委託人的`身份證原件或委託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及受託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二、填寫信息。

按要求在提檔簿上登記個人相關信息及檔案去向信息。

三、檔案交接。

工作人員將檢查檔案的密封情況,對未密封好或破損的檔案進行密封,並蓋章,然後轉交給來辦理的人員。

四、注意事項。

1、個人檔案交接到手後,請當場再次檢查,如發現仍有未密封好或破損的情況,請當即向工作人員反映處理,提檔離開後檔案室將概不負責。

2、對密封好的檔案,不得私自拆封、塗改,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3、提取的檔案,請及時交到所需檔案的單位保管。

【拓展內容】

學校提檔案介紹信

校檔案館:

茲有我院學生xxx,性別:x,身份證號:xxxxxxxxxxxxxxxxxx,學號:xxxxxxxx,於xxxx年xx月入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攻讀xxxxxxx專業碩士學位,學制xx年,將於xxxx年xx月畢業。

該生因就業需要,申請調閱其人事檔案,現介紹至你處,請協助辦理。

此致

敬禮!

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科

xxxx年xx月xx日

;

㈣ 怎樣整理檔案

1、系統排列和編目

在正規的工作條件下,檔案室主要接收文書部門和業務部門按照歸檔要求立好的案卷,檔案館主要接收機關檔案室根據入館要求整理移交的案卷。這樣,檔案室和檔案室館的檔案整理工作,主要是對所接收的檔案,在更大的范圍內進一步系統地整理,如全宗和案卷的排列,案卷目錄的加工等等。

2、局部調整

對於已經整理入館、入室保存的檔案,經過管理實踐的檢驗或專門質量檢查,檔案館和檔案室需要對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檔案進行一定的加工以提高其質量;另一方面,某些檔案材料由於保存的時間校長,其自身或檔案整理體系發生了變化,因此也必須對其進行整理。

3、全過程整理

檔案館、檔案室有時也接收和徵集一些零散的文件,這就必須對檔案進行全過程的整理工作,包括區分全宗、全宗內檔案文件的分類、組卷、案卷排列、編定檔號編制案卷目錄、全宗檔案的系統排放等。

㈤ 存放檔案需要帶什麼材料

存放檔案需要帶什麼材料

檔案是直接形成的歷史記錄。「直接形成」說明檔案繼承了文件的原始性,「歷史記錄」說明檔案在繼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時,也繼承了文件的記錄性,是再現歷史真實面貌的原始文獻。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存放檔案需要帶什麼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戶籍地人才

如果你是全日制愛統招大學畢業生,當你畢業之後,你的檔案會由學校調回戶籍地人才中,如果後期工作單位有要求調檔,需要將檔案從戶籍地人才調出至單位中,准備好身份證件和調檔函原件,到存放檔案的人才市場辦理。

二、在個人手中

成人教育畢業生常會遇到這類情況,成教畢業後成教檔案會交到畢業生個人手裡,這時需要將成教檔案與之前的'學籍檔案合並在一起,這樣才算是完整的存檔方式。如果之前的檔案未存放到人才機構中,需要尋求人事代理機構幫助代存合並材料,個人是無法攜帶檔案存入人才市場中的。

三、其他機構

如街道、單位、大中專就業指導中心等具備人事代理權的機構中,需要調檔時也需准備好個人身份憑證及調檔函,具體材料還需根據不同地區要求而定。在辦理存檔時,只要檔案在正規機構中,辦理起來就很簡單,所以在畢業後不要將檔案滯留在個人手中,如果你的報到證在手中並沒有超過規定期限,可去報到證上寫明單位報到,然後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務中心辦理檔案保管手續就可以了。另外提醒大家檔案是不能自己拆封的,因調轉到自己手中時,應盡快交到存放機構,切勿滯留導致檔案失效。

;

㈥ 如何進行檔案整理

如何進行檔案整理

檔案整理是指將處於零亂的和需要進一步條理化的檔案,進行基本的分類、組合、排列、編號、編制目錄、建立全宗等,組成有序體系的過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如何進行檔案整理,歡迎閱讀。

檔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規律和特點,保持文件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系;區分文件材料的價值,確定檔案的保管期限;便於保管和利用。

檔案整理的文件范圍是:凡是本機關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收發文電、內部文件、會議文件、電話記錄、圖表、簿冊、照片、錄音、錄像、計算機碟片、實物以及本機關編印的出版物等,在辦理完畢後均須整理保存。

檔案整理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以「案卷」為單位整理。二是以「件」為單位整理。以「案卷」為單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處理過程中的聯系將其組合為案卷。所謂案卷,就是一組密切聯系的文件的組合體。立卷是一個分類、組合、編目的過程。分類即按照立檔單位的檔案分類方案,對文件材料進行實體分類;組合即將經過分類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組合起來;編目即將經過組合以後的文件材料,進行系統排列和編目。以「案卷」為單位整理的檔案,其基本保管單位是案卷。案卷卷皮有軟卷皮和硬卷皮2種,硬卷皮型號有1.2,1.5,2.0cm三個規格,以軟卷皮裝訂的檔案必須按案卷順序裝入檔案盒,以案卷為單位整理文書材料時應當符合《文書檔案案卷格式》(GB/T9105-88)的規定。以「件」為單位整理就是按照文件材料形成和處理的基本單位進行整理。一般來講,一份文書材料、一張圖紙或照片、一盤錄音帶或錄像帶、一本表冊或證書、一面錦旗、一個獎杯等均為一件。文書材料的正本與定稿作為一件,正文與文件處理單為一件(處理單包括:收文處理單、擬辦單、發文稿頭紙及領導批示的簽批條等),轉發件與被轉發件為一件,正文與附件作為一件,原件與復製件為一件,報表、名冊、圖冊、刊物等每冊為一件,來文與復文及其他相關文件可為一件。以「件」為單位整理的檔案,其基本保管單位是件。以「件」為單位整理的檔案最後要裝入檔案盒內。

全縣副科級以上各級黨的機關、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需歸檔的文書檔案按「件」整理,企事業單位有關黨群工作、行政管理、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管理類歸檔文件材料按「件」整理,整理的依據是2006年12月國家檔案局發布的8號令和2000年12月發布的《歸檔文件整理規則》。

各單位專門業務檔案按照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或者縣檔案局有關要求以「卷」為單位整理。大部分單位短期保管的(現10年)文書檔案,鄉財政所、中心學校等二級機構文書、業務檔案按「卷」整理。

聲像、電子、實物檔案按「件」整理,電子檔案整理要求按照國家檔案局發布的《電子公文歸檔管理暫行辦法》以及《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GB/T 18894-2002)執行。照片檔案整理按國家檔案局2002年發布的《照片檔案管理規范》(GB/T 11821-2002)執行。

科技檔案按「卷」整理,整理要求按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的《科學技術檔案案卷構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0)執行。其中科研檔案還可按國家檔案局頒發的《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范》DA/T2-92執行。基建工程檔案按照國家檔案局、國家計委1988年頒發的《基本建設項目檔案資料管理暫行規定》執行。

會計檔案按「盒(卷)」整理,整理的依據是財政部、國家檔案局1998年發布的關於《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財會字〔1998〕32號)。

按「件」整理的檔案整理步驟是:文件分類、鑒定保管期限、裝訂、排列、編號、蓋歸檔章、編制歸檔文件目錄、裝盒、填寫備考表、填寫檔案盒封面、編寫歸檔文件整理說明、編制歸檔文件目錄冊、檔案排架。

按「卷」整理的文件整理步驟是:文件分類、鑒定保管期限、排列、編頁號、編制卷內文件目錄、裝訂案卷、填寫備考表、填寫案卷封面、編寫立卷說明、編制案卷目錄、編制全引目錄、檔案排架。

一、檔案的分類原則: 以各單位全部檔案為對象,依據其基本職能,結合檔案內容、形成特點以及載體形式,保持檔案之間的有機聯系,實現檔案分類、整理、排列、保管、檢索、編目的標准化和規范化,便於檔案的科學管理與開發利用。

二、檔案的分類和大類設置辦法

(一)大類的設置 原則上每各單位設置八個大類,即文書檔案、業務檔案、科技檔案(含科研、基建、設備儀器等)、會計檔案、聲像檔案、電子檔案、實物檔案、圖書資料。

(二)各類內檔案的分類辦法

1、文書檔案分類有4種方法

(1)保管期限---年度分類法,即先將歸檔文件按保管期限分類,每個保管期限下按年度分類,我縣以「件」整理的檔案多數單位採用這種方法,採用這種分類比較便於操作,尤其對於小單位,而對於大一些的單位,雖說不用份問題,但為了查找方便,還是要遵照傳統立卷方法和歸檔無奈整理的原則,將本單位上下級、同級及非隸屬單位有密切聯系(針對本級)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將本單位各部門及與有關個人有聯系的組合在一起;將同一工作、同一問題、同一案件、同一會議、同一項目、同一地區、同一事物等內容上有聯系的文件材料組合在一起;將同一時間、同一地區、同一文種、同一載體、同一規格等形式上有聯系的文件材料組合在一起;對於純上級文件或下級文件,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上、下級文件不多,則和本級合並裝盒歸檔,如果上級文件和下級文件較多,則將上、下級文件與本級文件分開,上級排前,本級排中,下級排後。此種分類法盒號編制方法是同一保館期限下,從「1」開始編制一個大流水號,件號編制方法是同一保管期限下、同一年度內,從「1」開始編制一個流水號。這種分類法檔案盒背脊 排列如圖:

(2)保管期限---年度---問題分類法,即先將應歸檔文件材料按保管期限分類,每個保管期限下按年度分類。再在年度下按按問題(如綜合、政工、業務)分類,此種分類法適合以「卷」整理的檔案和部分以「件」整理檔案數量特別多的單位,以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有文件這樣規定的單位(如縣農業發展銀行)。以「卷」為整理單位的,在按問題整理檔案前,先要按級別分類,上級、本級、下級文件不得出現在同一卷中,除非是針對本級的文件。。以「件」為整理單位的,上、下級文件又必須分到各個問題類目中。此種分類法盒號編制方法是同一保館期限下,從「1」開始編制一個大流水號,件號編制方法是同一保管期限下、同一年度中,同一個問題內從「1」開始編制一個流水號。

(3)問題---年度----保管期限分類法,即先將歸檔文件按問題分類,每各問題下按年度分類,再在年度下按保管期限分類。此種分類法只適合於按十大類分類的企業單位(如自來水公司),此種分類法盒號編制方法是同一問題內,從「1」開始編制一個大流水號,件號編制方法是同一年度內,同一保管期限下,從「1」開始編制一個流水號。

(4)年度---保管期限分類法。即先將歸檔文件按年度分類,每個年度下按保管期限分類,此種分類法我縣只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2個企業採用,他們是按照上級業務主管機關的規定辦的,此種分類法盒號編制方法是同一年度內,從「1」開始編制一個流水號,件號編制方法是同一保管期限下,從「1」開始編制一個流水號。

2、業務檔案按種類----保管期限---年度分類法。

3、科技檔案採用種類--保管期限—年度分類法。

4、會計類檔案分類有2種方法

(1)採用種類--保管期限—年度分類法。即把報表、賬簿、憑證、其他分開,再按年度時間排列,歷年各編一個案卷流水號。這種方法適合會計檔案數量少的單位。

(2)年度---類別---保管期限的分類方法,首先應分開會計年度,再按形式分為幾類(先報表、帳薄再憑證),然後在各類內按保管期限的長短順序排列,一年編一個案卷流水號。這種方法適合會計檔案數量特別多的單位。

5、聲像檔案一般採用載體形式--年度--保管期限分類法,按載體形式設置三級類目時,音像類可分為照片、錄音帶、錄像帶;

6、電子檔案按照載體形式--年度--保管期限分類法。電子類可分為磁帶、光碟;

7、實物檔案一般採用載體形式--年度分類法-,實物類可分為榮譽類、紀念品(禮品)類、印信類,也可以分為可折疊類和不可折疊類等。

8、圖書資料按照類別---年度分類法。圖書資料類別一般分為政治、法規、業務、其他。

三、檔號(全宗號、目錄號、案卷號(件號)、頁號)的編制

(一)全宗號的編制 全宗號填寫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如邵東一中,縣檔案館確定其全宗號為「142」, 標識為「0142」。未確定全宗號的在檔案未進館之前該號可暫不填寫。企業可填寫表達單位的漢語拼音代字.

(二)目錄號編制。 填寫全宗內案卷所屬目錄的編號,在同一個全宗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目錄號,企業或參照《工業企業檔案分類試行規則》編制分類方案的單位,可填寫類別特徵代碼 。案卷目錄號應根據全宗內檔案整理狀況設置。可按不同時間,不同組織結構,不同保管期限,不同專題或不同載體形態設置案卷目錄號。每一案卷目錄所含案卷數量一般以三位數為宜。即,案卷目錄內案卷數量不足1000時,一般不另立案卷目錄,亦不另編案卷目錄號;案卷數量超過1000時,一般應另立案卷目錄,並另編案卷目錄號。在一個全宗內不應有重復的案卷目錄號。目錄號是由漢語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的檔案類別代碼標識。不同級位的類別之間可用間隔符「●」分開。不產生誤解時,省略間隔符。

1、一級類目的目錄號採用其類目中有代表性的一到二個漢字的大寫漢語拼音字母編寫。即W代表文書檔案;Y代表業務檔案(如果一個單位的業務檔案門類很多,可以分別用Y1、Y2、Y3等標識);J代表科技檔案;K代表會計檔案(報表K1、賬本K2、憑證K3);X代表音像檔案;D代表電子檔案;SW代表檔案實物。

2、採用阿拉伯數字「1」、「2」、「3」分別表示「永久」、「長期(或30年)」、「短期(或10年)」三個不同的保管期限。

3、目錄號編制示例

業務檔案 目錄號 y1 代表永久類的業務檔案;Y2 代表長期(或30年)類的業務檔案;y3 代表短期(或10年)類的業務檔案。

(三)案卷(件)號、頁號

1、案卷號是目錄內案卷的順序編號,案卷號用三位阿拉伯數字標識。目錄內的案卷按排列次序流水編號,不應有空號,在同一個案卷目錄(或分類體系的最低一級類目)內也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號,每一案卷目錄內的全部案卷只應編一個流水順序號。如一個目錄出現兩個以上(含兩個)案卷流水順序號時應重新編案卷號或分設案卷目錄。以「卷」整理的文書檔案、業務、科技檔案分別在同一保管期限內依次編寫案卷號,再以案卷為單元依次編寫件號(填寫在順序號欄)和頁號。會計檔案中的財務報表,賬本,憑證、其他按「大流水」形式編寫案卷號,在每一個案卷內編寫頁號。

2、件號即歸檔文件的排列順序號,它是反映歸檔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和固定歸檔文件的排列先後順序的重要標識。分為「室編件號、館編件號」。室編件號是歸檔文件在分類方案的最低一級類目內從「1」開始編寫的順序號,每一件內編寫頁號。館編件號是指歸檔文件移交進館,重新鑒定、整理、排列後編制的順序號。音像、電子、實物檔案按類從「1」開始編寫件號。

3、頁號是填寫卷內文件材料所在之頁的編號。頁號用阿拉伯數字標識。卷內文件各頁按排列次序流水編號,不應有空號。

四、檔案整理的質量要求:

(一)組合(卷)要求;以問題為主,兼顧其它特徵,使文書材料之間的聯系緊密,分級適當,問題單一,類型鮮明,年度不混,保管期限准確。

1、齊全完整。歸檔的文件材料應齊全完整,一個問題的構件不能缺漏,字跡材料一律使用碳素墨水或藍黑墨水;收集工作應立足本單位,注意業務部門形成的反映專業職能活動的文件材料的收集;重大活動事件材料的收集;文電合一;底稿隨印件一起收集。若底稿是直接在計算機上起草的列印件,則一般只要收集發文稿紙與印件,其中發文稿紙上除了領導簽發外還需加蓋單位公章以示效力。若計算機列印的底稿上有領導的重要修改或批示,應收集與印件一並歸檔;有重要領導批示的辦文單應隨正文一起收集歸檔;附件隨正件收集歸檔;關於同一問題的請示和批復應一起歸檔。

2、分類科學。全宗內檔案整理採用統一的分類方案,分類層次清楚,類、項、目概念明確,並列的類別之間界限分明,不互相交叉或重合。

3、保持文件內在聯系。

A.時間聯系。要求區分年度,不同年度的文件不得混淆,一份文件有多個時間特徵的.分年度時.以文件簽發日期(成文日期)為准,據以判定文件所屬年度。計劃、規劃、總結、預決算、統計報表以及法規性文件等內容涉及不同年度的文件,統一按簽發日期(成文日期),電報以發出日期,判定文件所屬年度。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按以下原則處理:

(1)跨年度的請示與批復、來文與復文,放在復文年度;沒有復文的,放在請示年度;多份文件(如組織關系、工資關系、行政介紹信等)作為一件的,可標起止時間;跨年度的規劃、計劃、預算,放在文件內容針對的第一個年度;跨年度的總結、報告、決算,放在文件內容針對的最後一個年度;跨年度的會議文件,放在會議結束的年度;跨年度的非訴訟案件,放在結案的年度;法規性文件放在公布或批準的年度。

(2)按專門年度(如教學年度)形成的文件,放在專門年度組卷。

(3)沒有標明落款日期的文件材料.應通過對照等手段考證文件的准確日期或推斷近似日期,據以按年度合理歸類。

(4)臨時性機構,存在時間不長(兩年以內),文件材料較少.形成的文件可以不分年度.放在工作結束年度歸檔;如果每年文件數量較多亦可分散在各個年度內歸檔。

B.來源聯系。要求區分級別,將上級機關、下屬機關、平級機關和本單位的文件分別組卷。對有密切聯系的上、下級文件,如本單位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下屬機關的請示與本單位的批復,應與本單位的文件放在一起組卷。

C.內容聯系。要求保持卷內文件內容的單一性和內容相近的文件之間的聯系。黨政工團和業務管理活動中形成的各種管理性、業務性、規范性文件和調研材料等,一般按問題進行組合。同一個問題、一次會議、一項工程、一個案件的文件以及正件與附件、正本與底稿、請示與批復、轉發件與被轉發件放在一起組卷。文電應合一組卷。單一問題的文件數量少時,可將內容相近的其他問題的文件合並組卷。不同載體的文件材料,如錄音帶、錄像帶、照片、影片、電腦軟盤等與內容相關的文書檔案統一整理編目,分別存放,並在目錄中加註說明。在按問題分類時,文件歸檔應按其主要內容有規律地進行,並保持連續性,某個內容的文件在去年放入哪類中,今年亦歸入同一類中,不要根據一時的需要隨便更改,以免給將來的查找利用帶來不便。

4、正確劃分保管期限。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立檔單位制定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將文書材料按不同的保管期限分開。

A、文書檔案根據國家檔案局2006年8號令《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的規定和立檔單位制定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將文書材料按永久、定期(30年、10年)二種不同的保管期限分開 。

(1)永久保存的.文件有以下八個重要方面:一是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這一條從文種的專指性上理解,可以細化為法律、法規、條例和政策性文件材料。二是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本機關召開的重要會議主要指本級黨*會、人代、政協會、經濟工作會、紀檢會及本機關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黨組(黨委)會議、行政辦公會、重要的專題工作研討會的文件材料。 要因機關性質來比較,對本機關只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活動都算。比如本機關機構設置、撤並、名稱更改、人事任免、評先、組織簡則、人員定編、印信啟用和作廢等文件材料。三是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主要指本機關形成的年度或年度以上工作計劃、總結、規范性文件、重要業務事項的文件、重要專題的調研材料、大事記、組織沿革、綜合性統計報表等文件材料。四是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報告、總結、結合性統計報表等。五是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六是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七是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主要是指法律、法規、條例、業務標准、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八是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把握機關文件材料重要性和一般性,是否永久保管,要從機關職能活動規模大小、歸檔層次、影響力、產生的文件材料是否具備政策性等諸多因素來考慮。

(2)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一是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主要是指本機關各部門在履行職能活動形成一般性的規章、辦法、意見等文件材料。二是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三是本機關形成的有關事務管理、制度、安全保衛等一般性文件材料。四是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包括工作計劃、總結、專題調研材料等。 五是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的批復、批示。一項系統工程,是分階段進行的,那麼在各階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只能當成一般性的業務。至於一般性的工作報告、總結、統計表,是指機關各部門自己形成的,僅反映一個部門或一個方面職能活動的文件材料。六是上級機關制發的關於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包括一般性的會議文件材料),這一條幾乎大多數機關都有,雖是普發性的,但不是事物性的,而是需要貫徹執行的。七是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需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在這一條中提到上級或同級,不一定是本機關的主管業務,但又需參照執行,比如財政、人事、勞動等部門制發的調資、勞保、福利、差旅費報銷、稅務、職稱、計生等文件材料。八是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九是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含長遠規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以上定期保存的9條中有7條使用了「一般」這個詞。把握文件材料的「一般」要看文件材料涉及的問題是否常規性、技術性等方面的問題。

(3)根據本單位的保管期限表,對當年歸檔文件進行分類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原則上不要將多個保管期限的文件混在一起。二是應從一個問題或一組文件的重要程度劃定保管期限,不要孤立地按單份文件的重要程度來劃定保管期限。如全縣教育工作會議材料,除了先進事跡是30年,其餘都是永久,那麼我們可以把這個先進事跡也做永久。我縣統一規定重大活動、主要工作職能會議材料成套性集中,全部定為永久。三是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文件永久從嚴(政策法規、方針性文件),部分重要的可定為30年,其他都是10年。四是本級內部科室加掛縣機構牌子,期限提高.五是本級簡報30年

B、會計檔案。

(1)會計憑證:保管15年。

(2)會計帳薄:現金日記帳、銀行日記帳保管25年,總帳、明細帳保管15年,固定資產卡片在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3)會計報表:決算報表永久保管(包括文字分析),會計月報表保管15年。

(4)其他類:會計移交清冊保管15年,會計檔案保管、銷毀清冊為永久,銀行余額調節表、銀行對帳單保管5年

C、科技檔案。基建、科研:永久,設備檔案:長期。

E、音像、電子、實物檔案:永久。

F、業務檔案保管期限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要求或縣檔案根據其單位業務檔案存在的價值確定。

;

㈦ 為什麼在拿重要文件的時候,要戴白手套呢

怕把文件弄花了,例如如果文件上有鉛筆字跡,你用手拿的話,很容易把文件上的字弄模糊。而且白手套比手的摩擦力小,不會對文件造成磨損。

㈧ 如何進行企業檔案文件歸類管理

檔案歸類:
第一條 管理部門�1.文書結案後,原稿由各文書管理部門歸檔,經辦部門視實際需要留存影本。如為 特殊案 件因業務處理需要,原稿須由經辦部門保管者,應經文書管理部門主管同意後妥為保存,文 書管理部門以影本歸檔,原稿用畢後仍應送文書管理部門歸檔並換回影本。2.各公司檔卷分類目錄及編號原則,由各公司總經理室或事業部經理室統一制定管 理;總管理處各部、室、中心則由各部門自行編定報送總管理處總經理室。

第二條 文件點收�文件結案移送歸檔時,依如下原則點收:�1.檢查文件的本文及附件是否完整,如有短少,應即追查歸入。2.文件如經抽存者,應有管理部門主管的簽認。3.文件的處理手續是否完備,如有遺漏,應即退回經辦部門補辦。4.與本案無關的文件或不應隨案歸檔的文件,應即退回經辦部門。5.有價證券或其他貴重物品,應退回經辦部門,經辦部門應送指定保管部門簽收後 ,文件送歸檔。

第三條 文件整理�點收文件後,應依下列方式整理:�1.中文直寫文件以右方裝訂為原則,中文橫寫或外文文件則以左方裝訂為原則。 2.右方裝訂文件及其附件均應對准右上角,左方裝訂則對准左上角理齊釘牢。3.文件如有皺折、破損、參差不齊等情形,應先整補,裁切折疊,使其整齊劃一。

第四條 檔案分類�1.檔案分類應視案件內容、部門組織、業務項目等因素,按部門、大類、小類三級分類。先以部門別區分,部門別之後依案件性質分為若干大類,再在同類中依序分為 若干小類。 2.檔案分類應力求切合實用。倘因案件較多,前款三級不敷應用時得於第三級之後 另增第四級「細類」。如案件不多,亦可僅使用「部門」及「大類」或「小類」二級。3.同一「小類」(或細類)之案件以裝訂於一檔夾為原則,如案件較多,一個 檔夾不敷使用時,得分為兩個以上的檔夾裝訂,並於小類(或細類)之後增設「卷次」編號,以便查考。4.每一檔夾封面內頁應設「目次表」,案件歸檔時依序編號、登錄,並以每一案一個「目次」編號為原則。5.檔號之表示方式如下�A1A2——B1B2C1C2D1——E1E2A1A2為經辦部門代號,B1B2為大類號,C1C2為小類號。D1為檔卷卷次,E1E2為檔案目次。

第五條 檔案名稱及編號�1.檔案各級分類應賦予一名稱,其名稱應簡明扼要,以能充分表示檔案內容 性質為原則,且有一定范疇,不宜籠統含混。2.各級分類、卷次及目次的編號,均以十進阿拉伯數字表示;其位數使用視案件多 寡及增長情形而斟酌決定。3.檔案分類各級名稱經確定後,應編制「檔案分類編號表」,即將所有分類各級名 稱及其代表數字編號,用一定順序依次排列,以便查閱。4.檔案分類各級編號內應預留若干空檔,以備將來組織擴大或業務增繁時,隨時增補之用。5.檔案分類各級名稱及其代表數字一經確定,不宜任意修改,如確有修改必要,應事先審慎研議,並擬具新舊檔案分類編號對照表,以免混淆。

第六條 檔號編定�1.案件如系新案,應就「檔案分類編號表」,查明該案件所屬類別及其卷次、目次 順序編列檔號。2.案件如可歸屬前案,應查明前案之檔號予以同號編列。3.檔號以一案一號為原則,遇有一案件敘述數事或一案歸入多類者,應先確定其主 要類別,編列檔號。4.檔號應自左而右編列,右方裝訂的案件,應將檔號填寫於案件首頁的左上角;左 方裝訂者則填寫於右上角。

第七條 歸檔與檔案清理�1.歸檔文件,應依目次號順序以活頁方式裝訂於相關類別的檔夾內,並視實際需要 使用「見出紙」註明目次號碼,以便翻閱。2.檔夾的背脊應標明檔夾內所含案件的分類編號及名稱,以便查檔。�

第八條 保存期限�文件保存期限除政府有關法令或本企業其他規章特定者外,依下列規定辦理:�1.永久保存:(1)公司章程;(2)股東名簿;(3)組織規程及辦事細則;(4)董事會及 股東會紀 錄;(5)財務報表;(6)政府機關核准文件;(7)不動產所有權狀及其他債權憑證;(8)工程設 計圖;(9)其他經核定須永久保存的文書。2.10年保存:(1)預算、決算書類;(2)會計憑證;(3)事業計劃資料;(4)其他經核 定須保存10年的文書。3.5年保存:(1)期滿或解除之合約;(2)其他經核定保存5年的文書。4.1年保存:結案後無長期保存必要者。5.規章由規章管理部門永久保存,使用部門視其有效期間予以保存。

第九條 檔卷清理�1.管檔人員應隨時拂拭檔案架,維護檔案清潔,以防蟲蛀腐朽。每年年度更換時, 依規定清理一次,已屆保存期限者,得予銷毀,銷毀前應造冊呈總經理核准,必 要時向主管官署報備,並於目錄表之附註欄內註明銷毀日期。2.保管期限屆滿的文件中,部分經核定仍有保存參考價值者,管檔人員應將「 收(發)文登記單」第五聯附註在其保留文件上,並在第五聯上註明部分銷毀之日期。

第十條 調卷程序�1.各部門經辦人員因業務需要需調閱檔案時,應填具「調卷單」經其部門主 管(科長以上)核准後持向管檔人員調閱。2.管檔人員接到「調卷單」經核查後,取出該項檔案,並於「調卷單」上填注借出 日期後,將檔案交與調卷人員。「調卷單」則依預定歸還日期之先後整理,以備稽催。3.於檔案室當場借閱者,免填「調卷單」。4.檔案歸還時,經管檔人員核查無誤並於「調卷單」填注歸還日期及簽章確認後,檔案即行歸入檔夾。「調卷單」由管檔人員留存備查。

第十一條 調卷管理�1.「調卷單」以一單一案為原則,借閱時間最長以一周為限,如有特殊情形欲延長 調閱期限時,應按調閱程序重新辦理。2.調卷人員對於所調案件,不得抽換增損,如有拆開必要時,亦須報明 原因,請管檔人員負責處理。3.調卷人員調閱檔案,應於規定期限內歸還,如有其他人員調閱同一檔案時,應經調卷變更登記,不得私自授受。4.調閱案件限與經辦業務有關者,如調閱與經辦業務無關之案件,應經文書管理部門主管同意
保存:
第一條、為提升檔案保存技術,妥善維護檔案安全,發揮檔案管理功能,特訂定本規范。
第二條、紙質類檔案之保存,應妥善採取防光、防熱、防潮、防蟲及防菌等措施,避免檔案受光害及紙質纖維素之氧化或水解或因蟲、菌危害,導致檔案之損壞。
第三條、紙質類檔案宜以化性穩定之聚酯類膠膜保護袋或去酸材質之卷夾或保護盒存放。
第四條、紙質類檔案如有破損,應隨時修補;其修補方法得以裱法、鑲法或其他適當方法為之。
第五條、紙質類檔案如因本身及外在環境影響而產生泛黃變脆、劣化損壞等情形時,應予裱褙處理。
第六條、微縮片、正片、負片及照片等攝影類檔案應存放於保護套(袋)或底片夾內,再置入去酸之保護盒中。
前項保護套(袋)或底片夾之材質,應選擇純聚丙烯、純聚乙烯類塑膠片或中性之紙類。
第七條、微縮片、正片或負片之保護盒應水平置放,避免陽光直射,並應定期檢查。
第八條、攝影類檔案應設置專用儲存櫃,其材質應選用惰性材料,並具有溫、濕度控制及四小時以上之防火功能。
第九條、攝影類檔案及錄影(音)帶類檔案放入儲存櫃前應逐步回溫。取出後,亦同。
第十條、永久保存之彩色照片,應以翻拍成底片或彩色微縮片,或以數位方式或其他適當方式儲存之。
第十一條、檔案管理人員拿取攝影類檔案時應配戴棉質或尼龍手套,接觸時以邊緣部分為限,避免於膠片上留下指印或刮傷。
第十二條、錄影(音)帶類檔案入庫前,應將防誤抹孔關閉,個別存放於絕緣之保護卡匣盒內,再置於儲存櫃中。
前項儲存櫃之存放,應避免鄰近電器用品或帶有磁場之場所。
第十三條、錄影(音)帶類檔案應定期檢查及轉帶;如有變質,應即處理,並定期復制轉錄,以利保存。
前項檔案如經依法應用,入庫前應轉回起頭點;快速轉帶後,應經散熱後始予收藏。
第十四條、錄影(音)帶類檔案如有發霉情形,應使用除霉噴液,清除發霉。
第十五條、電子媒體類檔案應以壓克力、純聚丙烯等化性穩定材質之保護夾盒個別存放,再放置於儲存櫃中。
第十六條、電子媒體類檔案應避免陽光直射或用清潔溶液擦拭。
擦拭光碟片應使用軟質之織布,由中心部位以放射方向向外圍拂拭,避免用同心圓方向擦拭之。
第十七條、光碟片應避免刮傷或改變光碟面原有之標示方式。
檔案管理人員拿取光碟片時應配戴棉質或尼龍手套,接觸時以邊緣部分為限,避免於光碟表面留下指印或刮傷。
第十八條、檔案之蟲害、菌害防治,應依下列五階段防治措施行之:
(一)避免:室外避免草木叢生及使用夜間燈光誘引昆蟲,並避免堆放木頭,杜絕白蟻等昆蟲滋生。室內收藏櫃勿與地板及牆壁密接、避免鋪設地毯,水管避免經過天花板,以維持環境之整潔。
(二)阻絕:窗戶加裝紗窗、排水口及通氣孔加裝濾網,縫隙處應予以填補,防止昆蟲入侵。必要時於通風口加裝空氣凈化設備,以減少菌害發生。
(三)偵測:定期翻閱檔案檢視檔案狀況,進行環境偵測並作成紀錄;利用粘蟲紙等誘捕器捕捉昆蟲,並隨時追蹤昆蟲入侵或菌害之各種跡象。
(四)因應:如檔案已遭蟲害或菌害,應即進行除蟲、殺菌處理。
(五)恢復:包括環境之恢復及檔案狀況之恢復,並針對重要檔案進行修補。
第十九條、檔案入庫前應檢查檔案狀況;如有蟲害或發霉情事,應立即隔離進行除蟲或殺菌。
第二十條、前點除蟲、殺菌,應視菌蟲種類、檔案媒體類型或損壞狀況選用下列方式行之:
(一)熏蒸法:使用含化學成分之熏蒸劑熏蒸方式。
(二)低溫法:將檔案裝入袋中密封,放入攝氏零下二十度至三十度之冷凍庫十四日以上之方式。
(三)低氧法:置換密閉空間內之氧氣成其他氣體,使氧氣濃度降至百分之零點三以下並維持十四天之方式。
(四)鈷六十加馬(γ)射線法:利用該射線之穿透力及殺傷力輻射殺蟲之方式。
(五)其他經檔案管理局公告之方式。
前項處理應避免造成檔案、人體之傷害及環境之破壞,處理後應將蟲屍排遺清理乾凈。第一款之熏蒸法宜注意禁止排放氟氯碳化物並降低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