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全帽,手套,口罩在會計裡面屬於什麼科目
勞保用品,安全帽、口罩,手套等應計入:製造費用--勞保用品科目
「製造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生產車間(部門)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該科目可按不同的生產車間、部門和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② 請問:車間員工用於生產的手套,記入什麼科目
車間員工用於生產的手套計入的科目:
如果該手套的功用在於保護產品或半成品,工藝要求需要使用的手套,計入生產輔助材料中;
如果該手套是因為安全的原因,對勞動者其勞動保護作用,那麼計入勞保費用中,在安全生產提留中予以體現。
③ 車間工人用手套入哪個會計科目
車間工人用手套可以計入製造費用科目
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勞保用品——手套
貸:低值易耗品——手套
④ 生產車間用的手套怎麼做賬
1、生產工人用的手套屬於勞動保護用品,不屬於福利費開支范圍,應該記入「製造費用--勞動保護費」科目。
2、如果購入手套不能一次用完,可以先記入「待攤費用」或「低值易耗品」科目,領用時再分攤記入製造費用科目。
3·勞動保護支出的具體范圍包括:工作服、手套、洗衣粉等勞保用品,解毒劑等安全保護用品,清涼飲料等防暑降溫用品,以及按照勞動部等部門規定的范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五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⑤ 工程絕緣手套,電工鞋會計科目處理
如果是工程項目發生領用的絕緣手套,電工鞋,建議計入:相關工程間接費用-勞保用品科目核算;
如果是企業生產車間維修人員領用的絕緣手套,電工鞋,建議計入:製造費用-勞保用品科目核算。
⑥ 生產車間用的手指套、扳手、燈泡等應計入什麼科目
可計入低值易耗品科目;
低值易耗品是指勞動資料中單位價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內,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它跟固定資產有相似的地方,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時也需維修,報廢時可能也有殘值。由於它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採用簡便的方法,將其價值攤入產品成本。
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一般可以分成:
一般工具:直接用於生產過程的各種工具。如刀具、夾具、模具及其他各種輔助工具。
專用工具:指專門用於生產各種產品或僅在某道工序中使用的各種工具。如專門模具、專用夾具等。
替換設備:指容易磨損、更換頻繁或為生產不同產品需要替換使用的各種設備。如軋制鋼材用的軋錕、澆鑄鋼錠的錠模。
包裝容器:指用於企業內部周轉使用,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種包裝物品。如盛放材料、儲存商品的木桶、瓷缸等。
勞動保護用品:指發給工人用於勞動保護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種防護用品。
管理用具:指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用的各種傢具和辦公用品。如文件櫃、打字機等。
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屬於以上各類的低值易耗品。
⑦ 汽修廠工人用的手套.水鞋及烤漆房加油的費用記入哪個會計科目合理呢
汽修廠工人用的手套.水鞋及烤漆房加油的費用可以記入低值易耗品
⑧ 車間購買口罩,手套入什麼科目,是入製造費用--勞保用品,還是製造費用---低值易耗品
應該計入:製造費用:勞保費
1、如果該手套的功用在於保護產品或半成品,工藝要求需要使用的手套,計入生產輔助材料中;
2、如果該手套是因為安全的原因,對勞動者其勞動保護作用,那麼計入勞保費用中,在安全生產提留中予以體現。
3、安全生產費用(簡稱安全費用)是企業按照規定標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於完善和改進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資金。安全費用按照"企業提取、政府監管、確保需要、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財務管理。車間購買口罩,手套應該計入:製造費用:勞保費。
(8)機修車間手套計入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低值易耗品是不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各種勞動手段,包括一般工具、專用工具、管理用具、勞動保護用品等。生產單位耗用的低值易耗品,由於其價值低或容易損壞,一般不用像固定資產那樣嚴格計算其轉移價值,而是採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將其費用一次或分次轉入產品成本。
製造費用是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企業生產部門(如生產車間) 發生的水電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管理人員的職工薪酬、勞動保護費、國家規定的有關環保費用、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
⑨ 工業企業購買的手套等勞保用品應該計入什麼科目
一、勞保用品屬於低值易耗品,工業企業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反映和監督庫存的低值易耗品增減變動及結存的情況。該科目屬於資產類,入庫時增加記入借方,發出領用時減少,記入貸方,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結存的金額。
二、購買勞保用品並入庫時的會計分錄:
1、如果企業採用實際成本核算,購進入庫時:
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實際成本)
貸:銀行存款等
2、如果企業採用計劃成本核算,則要分兩步處理
(1)購進時: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貸:銀行存款等
(2)驗收入庫時:
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差額)(若實際大於計劃差額記借方,反之差額記貸方)
三、詳細知識請參看《會計實務》存貨的有關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