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產婦內檢用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有個女裝品牌叫F什麼new 2025-08-02 04:14:05
男士長款皮衣配什麼褲子 2025-08-02 04:14:03
日本適合穿什麼旗袍 2025-08-02 03:59:53

產婦內檢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1-01 10:55:04

⑴ 生孩子時,內檢真的有那麼痛嗎為什麼

基本上,每位順產的媽媽都要歷「內檢」這一劫。

內檢時,醫生會戴上無菌手套,以中指和食指伸進產婦陰道,以判斷陰道的彈性、通暢度、宮頸軟硬度,以及開宮口情況等。

生孩子時,內檢真的有那麼痛嗎?為什麼?

我的答案是有那麼痛,但相比後續宮縮的痛,內檢的痛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我由於疑似破羊水入院,一到醫院醫生便通過內檢確認我胎膜早破。第一次內檢時,我無比緊張、抗拒、害怕,當時還被內檢醫生說:

「這樣的檢查都害怕,還怎麼生孩子?還想不想順產?」

「後續還會有很多次這樣的檢查」

「你要是沒做好准備,我就等你做好准備先。」

聽完醫生的話,我只能硬著頭皮上,深深呼吸,閉著眼睛,跟醫生說:「來吧。」當時我不斷地安慰自己,還好給我檢查的醫生是女醫生,手比較纖細。

就這樣,我開始第一次內檢,後續還經歷了三四次。

我覺得,內檢的疼痛主要是來源於緊張、尷尬以及對疼痛的畏懼吧。 既然這些檢查無法避免,那不妨好好配合醫生,這樣才能讓檢查早點結束。 如果還是很緊張,也不妨多想想肚子里的寶寶,也許這樣能讓自己放鬆心情。

要說產檢最痛的檢查,內檢排第二,應該沒人敢認第一!

什麼是內檢

內檢是一項在寶寶發動之後分娩之前所做的產科檢查,有經陰 道和經肛門兩種檢查方式,用來檢查宮頸成熟度、宮口開合程度、胎兒露出情況以及骨盆情況等,用以評估是否符合順產以及進產房的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開了幾指」。不過,大多數醫生用的都是經陰 道檢驗的方式,能夠更准確地判斷產婦的宮頸及胎兒情況。

內檢的詳細步驟

1.孕媽脫下一側褲子,兩腿分開躺在床上,以雙手抱膝的姿勢,最大范圍地暴露hui陰;

2.醫生戴無菌手套,右手以食、中指伸人陰道口向肛門方向擠壓,必要時候全手伸入陰 道,左手摸壓宮底。

我記得我那時生孩子的時候完全沒有經驗,因為宮縮疼痛,我過一段時間就會喊醫生幫忙看下宮口開了幾指,什麼時候能進產房,而每喊一次,醫生就會內檢一次,那滋味,尷尬加上疼痛,真的太酸爽了。

如何緩解內檢的疼痛

其實,如果醫生手法操作熟練,內檢是沒有很大的痛感的,只不過那個時期處於產婦宮縮的特殊時期,宮縮痛會讓產婦的身體變得敏感,而這種檢查又會讓產婦變得很緊張,加大了內檢的難度,所以產婦會感覺到疼痛。

由此可見,想要從容面對內檢,放鬆是最關鍵的, 一個是心理上要放鬆 ,無論面對的是男醫生還是女醫生,想著內檢是為了讓寶寶安全分娩,准媽媽就應該放鬆心情,配合醫生檢查; 另一方面,身體上也要盡量放鬆 ,減緩肌肉的緊張感,這樣才能有利於醫生的檢查。一般在醫生手指伸入之前深吸氣,然後在探查之時大口哈氣,能夠有效緩解疼痛。

所以,面對內檢,准媽媽們也不要太過緊張,配合好醫生就能順利度過。

內檢肯定不會比生孩子痛,這是我後來生完孩子以後才知道的事情,但在沒有生孩子之前,我覺得內檢還是挺痛的,酸脹和疼痛的感覺特別強烈,之前的姨媽痛頭痛胃痛我覺得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內檢確實是一項比較不舒服的檢查,但這項檢查卻是非常重要的,醫生通過內檢可以了解產婦的宮口開了幾指,進一步判斷產婦的產程進展情況,只要是順產的孕媽媽,都是要接受內檢的。

(圖片來自網路)

問上幾個順產生過孩子的寶媽,你就會知道內檢其實也不是那麼痛,有的寶媽會告訴你痛的沒辦法忍受,有的寶媽會告訴你沒有太大的感覺,所以內檢痛不痛,完全取決於醫生的手法以及產婦對疼痛的敏感度,比如沐沐自己就是那種對疼痛比較敏感的人,內檢的時候我痛得叫了起來,不過醫生好像見怪不怪的,一臉淡定的告訴我,一指還沒開呢!

但隨著後面宮縮越來越密集,內檢的疼痛就沒有那麼明顯了,有的產婦還會盼望著醫生過來內檢,看自己宮口究竟開了幾指,離和寶寶見面還有多長時間。

內檢的疼痛一部分來源於緊張和對疼痛的畏懼,另一部分來源於檢查本身造成的尷尬,所以要想內檢不痛,孕媽們檢查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醫生的指示做,身體要放鬆,心裡不要想太多,畢竟醫生也是為了讓寶寶快點出生,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內檢帶來的不適喔!

相信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或多或少都聽別人說過內檢這件事,第一次懷孕的孕媽沒有經驗聽別人描繪起來覺得內檢非常的恐怖,非常的疼,那麼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內檢是產前的一項檢查,醫生用手探入產婦的下體檢查產道的情況,產婦的骨盆大小、胎兒的位置、宮口開指情況等,以及產婦是否適合順產。
很多孕媽媽可能對內檢會有誤解,會以為是整隻手伸進去檢查,其實並不是。

做內檢的時候是不需要整隻手伸進去檢查的,醫生在做好消毒工作之後,就會用中指和食指探入孕媽媽的下體,找到宮頸內口,然後再用兩只手指大概的測量一下宮頸內口直徑,在第一產程的時候內檢的次數會比較頻繁,主要也是為了檢查孕媽媽宮口擴張的情況。至於內檢的次數也是根據孕媽媽的身體情況來的,有的孕媽媽檢查幾次就可以了,有的可能要檢查十來次。

沒有生育經驗的孕媽媽在聽見別人說內檢的時候就以為醫生把手伸進下體檢查的時候會很痛,其實並不是,做內檢的時候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與其說痛倒不如說是一種牽拉的不適感,有的孕媽媽覺得做內檢痛主要是太過緊張造成的,在做內檢的時候孕媽媽要放鬆心情,身體也應一並放鬆起來,如果處在緊張緊綳的狀態,難免會有一些不適感的。

很多孕媽媽害怕內檢倒不是因為疼,而是覺得尷尬,做內檢的時候孕媽媽需要把褲子脫掉,然後平躺在床上雙腿分開做檢查,有時候在待產室裡面會有很多醫生在場,有時候會幾個醫生輪流檢查,很多孕媽媽就會覺得非常的尷尬,特別是遇見男醫生內檢的時候。

內檢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疼,與宮縮陣痛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孕媽媽們也不用覺得尷尬,真的到了那一天只想著快點把孩子生下來,根本顧不上尷尬不尷尬的了,所以孕媽媽也沒有必要太過排斥內檢。

內檢是一種常規的婦科檢查,想要順產的准媽媽都要進行內檢,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

什麼是內檢:

內檢的檢查,是醫生為了更好的了解產婦的骨盆情況、大小、宮口開到幾指和胎兒的位置所進行的檢查,是醫生確定孕婦是否具備順產條件的最可靠的依據。不用儀器的原因是,儀器根本無法檢測到這些。主要檢查陰道、宮頸 以及子宮及附件。

內檢疼嗎:

一般情況下,內檢不會疼。感到疼的媽媽應該是過於緊張,沒有安全感,所以會覺得特別難受。而且大多醫生都經驗豐富,動作輕柔,更就不容易產生不適感了。

內檢前要注意注意衛生 ,清理好私處。穿一套方便穿脫的衣服,不要塗口紅,指甲等,然後放鬆好心態就好!

在臨產後,醫務人員會根據孕婦的產程進展情況進行陰道檢查(即「內診」),以 准確地估計宮頸管消退的程度、宮口擴張的大小、胎膜是否破裂、胎先露的部位、方位和高低 ;因此,可以說內診是醫務人員了解胎兒能否經陰道分娩和分娩進程的「重要武器」。

大多數孕婦在最初的幾次陰道內診時都有些畏懼感,但是檢查前醫務人員會跟孕婦溝通和交代,叮囑孕婦採用正確的體位(平卧並盡量張開雙腿)和姿勢(醫學上稱「膀胱截石位」),放鬆心情,遇有不適深吸氣以緩解。

檢查者會在嚴格消毒孕婦會陰區域、戴無菌手套並用食指和中指蘸少量無菌潤滑液後深入孕婦的陰道進行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醫務人員有時為了徹底檢查清楚,不僅需要檢查宮頸和宮口的情況,還需要探及孕婦的坐骨棘、尾骨尖、坐骨切跡以及胎兒的囟門、耳朵的情況,因此手指探查的深度可能較深,用力較大, 孕婦可能會有一定的下腹墜痛、酸痛或觸碰外陰時的疼痛感。

由於陰道檢查全程都是醫務人員的食指和中指操作,較為細長和柔軟,孕婦只要採用正確的姿勢並控制自己的呼吸節奏進行配合,基本上都是可以耐受的。

我不痛,因為宮縮陣痛已經麻木了,內檢只是有點不舒服,不會覺得痛。尤其醫生內檢七八次,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開一指,那種感覺真的好絕望,管它男醫生還是女醫生,沒有什麼尷尬與疼痛感,只希望這一切快點結束!

比好,內檢確實是一項比較不舒服的檢查,但這項檢查卻是非常重要的,醫生通過內檢可以了解產婦的宮口開了幾指,進一步判斷產婦的產程進展情況,只要是順產的孕媽媽,都是要接受內檢的。希望上述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歡迎留言討論糾錯!

要是我說生孩子時的內檢一點都不痛,會不會有很多人來反駁我這句話啊,為什麼呢?原因有三:

①生孩子時的內檢,在正常情況下,其實就是在產婦進入產房後進行的,那個時候的產婦已經進入第一產程,也就是子宮在規律的收縮,接生醫生帶上手套消毒後,伸指進入產婦的陰道,了解胎頭下降程度、宮頸軟硬程度等,與其說內檢痛,我倒覺得產婦更多的是難為情、尷尬,沒哪個女人願意一個陌生人觸摸自己私密處的,哪怕這個陌生人,同樣也是個女人。

②女性陰道平時約2.5cm,跟一指寬差不多,女人生娃,宮口要開十指,也就是10厘米才生的,內檢這點痛,真真比不上子宮發生收縮,宮頸口開到10厘米的疼痛。

③女人生孩子,雖然有令人尷尬的內檢、非常疼的宮縮、腹部的不適感等,但在遇到這種生死關頭,雌性動物的本能,更關心自己幼崽-寶寶的安危吧,注意力在寶寶身上,關心寶寶是否安全出生,內檢帶來的那點痛,也就不那麼的強烈了。

生孩子時,內檢真的有那麼痛嗎?真不覺得痛,姐妹們,你呢?覺得內檢痛嗎?

相信很多已經生產過的女性朋友們對於內檢都還心有餘悸,很多還沒有分娩過的孕媽媽都不知道內檢到底是什麼,內檢是所有孕檢中最痛的一個項目,談之色變,但偏偏又無可避免。

內檢是怎麼回事? 內檢是陰道檢查,通過內檢可以得知骨盆情況,胎頭的位置,宮口的大小,判斷產婦能否順產,是順產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也就是說,自然分娩的媽媽一定要內檢。

什麼時候做內檢? 通常在孕媽媽有了分娩徵兆的時候,醫生就會幫孕媽媽內檢,測量骨盆大小,檢查宮口擴張等情況。

懶媽媽兩次生寶寶都是先見紅,去醫院的時候醫生都是首先幫我做內檢,有些地方就不同,在懷孕38周左右就會先做一次內檢,提前評估孕婦及胎兒的情況。

內檢怎麼做? 內檢就是醫生把食指和中指放進產婦下面檢查情況,需要產婦把一邊脫褲子褪下,雙膝彎曲,張開,等待醫生的一陽指。有些孕媽媽可能對這個有點誤解,認為宮口開得大的話,就會把整個手放進去,其實不是的,醫生也只會用兩個手指平行移動來測量宮口的位置。

內檢要做幾次? 做幾次因人而異,為了檢查宮口擴張的程度,有時需要頻繁的內檢來了解情況。懶媽媽一胎的時候做了兩次內檢,二胎做了n多次,精神和肉體都備受折磨。

內檢真的那麼痛嗎? 痛不痛也因人而異,如果痛感神經比較敏感的話那會覺得很痛的,如果對疼痛不敏感,那就不會覺得有多痛,因為相對於陣痛來說內檢只是小菜一碟。用醫生的話來說就是其實內檢不痛,之所以覺得痛是因為產婦太緊張了,肌肉綳得太緊,加上自帶的一種恐懼感,所以就會覺得內檢很痛,其實只要放輕松,轉移注意力就不會感覺到痛了。

更多的應該是感覺到尷尬,裸露著下體在人前,任人魚肉,這種感覺真不好受,特別是假如內檢的醫生是男的,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懷孕不易,生寶寶更不易,但只要聽到寶寶的一聲啼哭,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⑵ 孕婦內檢是怎麼檢查

孕婦產前內檢檢查:

1、到了孕晚期,很多寶媽都會經歷一項檢查,那就是內檢。內檢又稱為肛檢,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進行內檢。

2、檢查陰道。檢查者一手戴無菌手套,以食、中二指沾無菌肥皂液少許後放入陰道內,觸摸陰道的彈性、通暢度,有無觸痛,畸形、腫物、後穹窿結節及飽滿感。

3、宮頸大小、軟硬度、活動度、有無癢痛、腫物或接觸性出血等。

4、檢查子宮及附件用陰道內手指將子宮頸推向後上方,使子宮體向前移位,同時另一手的四指放恥骨聯合上方向盆腔內按壓,將子宮夾在兩手之間,來回移動,可查清子宮的位置、大小、形狀、軟硬度、活動度及有無壓痛。

⑶ 順產都需要做內檢嗎內檢恐怖嗎

應該是都要做的吧!不內檢無法確認你開了幾指了,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生了,孩子的胎位正不正。
我記得我當時是9個多月左右,去產檢,然後醫生給我內檢,摸了一下,說看看孩子大小,胎位如何了,然後把手伸進去,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反正很不舒服,有點疼,最主要是難受,反正我是一直要動來動去,還被醫生說了。檢查完說孩子頭都能摸到了,胎位很低,很好順產,要准備住院,隨時可能會生。然後我和老公就急急忙忙請假回老家了。 發動的那天是早上十一點半多,肚子開始有規律的疼,十二點左右到醫院,然後內檢,說開了三指了,讓進產房待產。後來肚子越來越疼,我感覺想要大便,熬到了兩點多,大喊醫生,又內檢,說開了十指了,上產床。這個時候的內檢最痛苦,因為本省肚子就疼的受不了了,還讓躺下把腿張開,張到最大,我整個人都在抖,陣痛加內檢的酸爽,真的是整個人都癲狂了。酸爽這個詞真的可以很到位的總結內檢的感覺了!反正經歷過了,真的不想回憶!

如果說有這樣產檢排行榜,那麼說內檢肯定榜王呀!雖然妊娠糖尿病檢查也讓孕媽甜得難受,但是內檢真的讓孕媽有苦說不出呀!每個生過寶寶的孕媽,對於兩樣東西,是不願意提出來的,一樣是備皮,另外一樣就是內檢了,這兩樣的尷尬成分太高了,很多孕媽從老一輩的學習中,都是無法學習到的,因為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囧事分享出來的。

回憶起內檢,我記得我第一次的時候,在見紅就特別的緊張,而且宮縮真的疼痛呀!趕快去醫院,在去醫院的路上,羊水開始慢慢的流下來,把司機的車都弄臟了,後面還給司機錢自己處理一下,到了醫院之後,護士姐姐就把我領去一個小房間,剛剛開始以為是待產房,後來來了一個男醫生,後面還跟了一幫的實習生,感覺自己就是人體模特一樣,其中的滋味,沒有經歷過,可能無法體會到呀!此刻就像找一個洞鑽進入了。

內檢的理由: 內檢是醫生觀察宮口開了多少指,而且觀察胎兒的胎位,孕婦的出血情況,是否可以達到順產的要求,因為機器檢查不了,很多孕媽之前有疑惑,為什麼不用機器檢查,而是用人工檢查呢!因為現在還沒有發明出來,如果發明出來,孕媽就不用那麼尷尬了,很多寶爸也不用那麼吃醋了,別說男人不介意男醫生,男人在女人這件事上,是很難做到大方的。

內檢的過程: 首先孕媽上床,然後平躺好,把腳彎曲起來,雙腳伸開,,檢查的准備的工作做好以後,醫生帶上手套,消毒,然後用兩個手指在孕媽的宮口檢查,是用V字的兩根手指,而不是網友說的十指,醫生會慢慢觀察宮口和出血的情況,而且判斷胎兒的一個胎位,孕媽的骨盆情況,而且順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撕裂和側切。

寶媽1: 第一懷孕,不知道還有內檢,毫無防備的時候,被帶去內檢,那天醫生可能比較勞累了,動作沒有那麼溫柔,也可能是自己比較敏感吧!就覺得特別的疼,自己想喊,但是咬牙堅持下來了,整個開宮口還是比較順利的,醫生也是檢查了三次就生寶寶了,真的疼呀!

寶媽2: 因為體質比較差,開宮口也比比較慢一點,醫生一直過來檢查宮口,不知道檢查了多少次,反正已經麻木了,而且還帶實習生過來,但是在宮縮疼痛下,根本看不清人的一個性別,只能分清楚前後了,所以內檢的疼痛和宮縮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呀!

寶媽3: 不是覺得特別的疼,但是就覺得難受呀,因為總感覺有東西卡著,在加上宮縮痛,在第一次檢查的時候,是已經開二指了,第二次檢查開到5指了,因為太疼了,老公叫醫生給我打無痛了,然後不知不覺就睡過去了,醒過來醫生一看,已經開完了,然後直接上產床了。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需要內檢的,因為這個是醫生了解孕婦的第一手資料,為分娩做好准備工作,對於內檢到底疼不疼的一個問題,理論上是不怎麼疼痛的,因為子宮頸是由上皮細胞構成的,所以沒有疼痛,只是有一點牽拉感的而已,孕媽感到疼痛,是因為宮縮的影響,麻痹人的一個大腦而已,就像我們抽筋一樣,疼痛會麻痹人的。

內檢其實沒有那麼可怕,很多孕媽不想說起,不僅僅是因為疼痛,很多的是因為尷尬,每個女性都不想把自己表現不好的讓別人知道,孕媽在內檢的時候,如果想緩解這種疼痛,那麼就是放鬆自己,如果緊張的話,那麼孕媽的肌肉是綳緊狀態的,讓人碰到一點的時候,就會大喊大叫的情況,所以在內檢的時候,平復心裡的緊張是非常有好處的。

你好,我是可可媽媽。

內檢是順產媽媽們必須要經歷的,有些順轉刨的寶媽也要經歷,倒不是內檢有多痛,而是比較尷尬,手指塞進去測試開幾指,第一次稍微有點痛,後面就不痛了,只不過大多數人尷尬。[玫瑰][玫瑰]

我懷孕39周多,肚子不舒服就做了內檢,以為快生了,結果醫生檢查了一下,說還早呢,因為是第一次做,比較害羞和尷尬,沒有配合好醫生,往後縮,被醫生說了一頓,我也很無奈。[流淚][流淚][流淚]

後來40+4見紅了,去醫院檢查,又做了內檢,說是開了一指,讓回家去,疼得厲害了再去醫院。後來宮縮五六分鍾一次,嚇得我們又去了醫院,辦理了住院。

我天生對疼痛比較敏感,開了一指多,每次宮縮我就疼得不行,又哭又喊。所以一個多小時護士就給我內檢,測宮口開了幾指,那天反反復復到上產床子宮測試了7,8次,後來就習慣了,還想多測幾次,趕緊開到十指。[流淚][流淚][流淚]

現在想想,比起生孩子,內檢也沒那麼恐怖,只不過很多人害羞,遇上一個溫柔點的醫生和護士會好一點,會教你怎麼樣配合。[玫瑰][玫瑰]

提到內檢很多順產的媽媽都會覺得心有餘悸,覺得內檢實在太恐怖了。

曾經聽一位媽媽說:「內檢遇到男醫生,這種尷尬真是讓人痛上加痛呀。」

記得當初跟我一起在待產室有位打扮得很 時尚 很漂亮的年輕媽媽,她宮縮得很厲害,然後醫生隔一段時間就來給她做內檢,看她宮口開了幾指,後面這位準媽媽可能實在是忍不住了,就跟醫生說:「你能不能不要檢查這么頻繁?你知不知道我真的很痛?」

後來這位醫生也回答她說:「這都是必要的檢查程序,不檢查,我怎麼知道你宮口開得怎麼樣?」後來聽這位準媽媽說,原來她聽家裡人說這位醫生是他們家的遠方親戚,只不過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面,家裡人聽說這位親戚在這個醫院上班,所以就在她生產前特地去找了她。請她在生孩子的時候能幫忙照顧一下。這位準媽媽覺得可能醫生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對她特別照顧從檢查也頻繁了一點。

內檢是順產的必要檢查,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一些疼痛感?

1、調整心態,不要緊張

很多准媽媽之所以會覺得 疼痛,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過於緊張造成的,試想一下,這樣做都是為了自己和孩子著想,而且,每個順產的媽媽都要經歷這個事情的,所以心態放輕松一點更好。

2、不管遇到男醫生或者女醫生都好,都要盡力配合檢查

作為女人,去婦科產科的時候遇到男醫生,說不尷尬那都是假的。試問有幾人會有那麼好的心理素質?但是自己作為一個病人,該配合的時候還是要配合,畢竟醫生都是為了病人好。

生孩子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其中要經歷許多的艱難和痛苦。希望每一個偉大的媽媽都能得到家人和世界的溫柔以待。

內檢是順產分娩前必須經歷的環節,非常重要,誰也躲不掉。一般,要做內檢的時候證明你快要分娩了,就要見到十月懷胎的寶寶了。如果在臨產前,發現自己見紅或者羊水破了,那就要趕緊往醫院走,快生了。經過一次次的宮縮和陣痛後,胎兒會通過產道到達子宮口,隨著產程的進行,子宮口會慢慢逐漸張開,從一指張開到十指,胎兒就順利娩出了。這胎兒分娩的過程中,即伴隨子宮口張開,宮口張開到幾指?需要醫生內檢做出判斷。內檢的方法是:產科大夫首先會戴上防菌手套,然後將十指和中指從產婦的陰道口伸進去觸摸宮頸,別看這一小小的動作,卻可以判斷很多情況,如可以判斷宮口的張開程度、產婦的骨盆寬度、胎兒的抬頭位置以及入盆狀況等等。

內檢會讓人不舒服,有些尷尬是事實,但不足以用恐怖來形容。有人可能會因為緊張內檢的時候覺得有些痛,大多數人會有不適感,這都是正常的。和分娩前的陣痛相比,內檢算不了什麼,完全可以忍受。只要放鬆心情,不緊張,頓時會覺得沒那麼痛和恐怖。大家比較公認的情況是,內檢時很尷尬,尤其是遇到男婦產科醫生的時候。畢竟男女有別,又是最隱私的部位,隱私暴露會讓人不適,感覺尷尬和緊張不安。

總之,內檢是順產分娩前的必經環節,提前了解情況也好心裡有所准備。產程達到什麼程度是通過內檢來判斷的。內檢會讓人不舒服,有些尷尬是事實,但不足以用恐怖來形容。內檢前放鬆心情很重要,既然生孩子撕心裂肺的陣痛都不怕,內檢更沒有什麼可怕的。保持心情平和,用平常心對待,才會讓內檢工作順利進行。我相信你一定能熬過去,順利生下寶寶。

很多的孕媽在距離預產期越來越近,就會越來越糾結考慮分娩時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很多經過家人和朋友的經驗之談,再經過醫生的介紹,其實順產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所以為了孩子的 健康 大家都應該選擇順產。

但是,順產在上產床之前,並不是只要有分娩徵兆就可以進入產房的。在進入產房以前,產婦都是在待產室里等待醫生通知的。當產婦的宮頸口打開到一定的程度,醫生覺得可以上產床了,那麼也就代表著產婦終於熬到沖刺得階段了。

當然是的,順產的產婦在分娩進入產房之前,都是需要經過「內檢」這一關的。很多曾經經歷過順產的產婦都形容,內檢很痛,很難受還很尷尬。那麼內檢真的是那種很嚇人的嗎?她們說的尷尬的事情是真的存在的嗎?今天就來談一下這個事情。

其實就要成為准媽媽了,所以做事情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周全,很多事情都可以提前做好心裡准備,這樣到時不會慌亂。而內檢肯定是要做的,作為一個產婦內檢是准媽媽從懷孕到生孩子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如果准媽媽選擇了順產,那內檢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今天我就在下面列舉了這幾條,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有了這些防備以後,在做內檢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尷尬恐懼了。當然這也是我懷孕到生孩子所總結出來的。

內檢是產婦在有了規律的宮縮和陣痛之後去醫院時,醫生進行的檢查之一,目的是為了查看宮頸口打開到了幾指,是否到了胎頭可以娩出的寬度而進行的。

內檢前的准備工作

基本上去醫院之前,產婦就要提前准備好待產包,里頭要帶著產婦的衣服和寶寶的衣物以及洗漱用品,還有銀行卡或者現金去。身上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和醫保卡,這樣以便出院時可以直接報銷。如果是先見紅,不用著急去醫院,可以在家洗好頭發洗好澡,等到宮縮比較有規律得時候再去醫院。太早去醫院,如果宮縮還不密集,醫生可能還不會讓你住院。

內檢過程沒有那麼難以忍受

產婦在剛開始的時候見到醫生,醫生會問你一些問題,比如,你在懷孕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生病的情況,或者家裡人有沒有什麼疾病,或者平時對葯物又沒有過敏的,像這種問題。然後就會對你進行一個體格檢查,檢查你的身高體重,測量血壓等。而產婦的血壓不能夠超過140或者是現在的血壓和之前相比,不能夠超過30,否則就有可能會對即將到來的順產產生影響。

接下來醫生會先讓你平躺,然後醫生在你的陰部進行消毒。接著會用戴著手套的十指和中指慢慢的深入到你的陰道中,目的就是為了測量宮頸擴張到什麼程度了。而宮頸需要擴張到「十指」就是寬度大概在10公分,這樣才適合胎頭通過。一般在開了四指就可以進入待產室,等到開到「七指」左右才可以進入產房。只有進入了產房才代表著可以開始用力,正式進入第二產程了。

提起內檢,很多經歷過的姐妹們都會用「酸爽」這個詞來形容,那麼是不是順產都需要做內檢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內檢其實就是為了確定產婦的宮口情況,進一步了解子宮頸口開大多少,胎先露的高低,從而方便判斷產程的進展,所以基本上只要是順產的產婦,都會被內檢上那麼幾次,這是順產必要的程序之一,除非你是那種生的比較快的,超快順產的,估計內檢的次數會相對少一些。

內檢說恐怖,其實也不恐怖,對於第一次生孩子的產婦來說,可能尷尬和難為情要大於內檢帶來的疼痛感,實際上,如果足夠放鬆,內檢只是有一些酸脹,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苦。而且等陣痛來臨,在陣痛一波一波的侵襲下,相信大多數產婦都想著快點結束這個難熬的產程,有的產婦還會希望醫生快點過來內檢,好知道自己的產程還有多久就可以結束,在這時候,和宮縮帶來的疼痛比起來,內檢反而沒有那麼恐怖了。

很多姐妹們覺得內檢恐怖,實際上是沒有正確的正視它,內檢雖然難受,但是是為了讓寶寶出生得更順利才做的檢查,每一次內檢,其實都代表著你離和寶寶見面又近了一步,如果孕媽媽過度恐懼,不但會影響檢查,也會讓檢查變得更痛苦,用輕松平和的心態面對,你會發現,其實內檢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恐怖。

內檢有多可怕?

生過孩子的准媽媽,都不想再經歷一次,如果說宮縮陣痛是准媽媽需要經歷的疼痛,那麼內檢是准媽媽避而不及,最為尷尬的時刻,如果剛好內檢的是男醫生,准媽媽的內心是拒絕的,簡直讓人崩潰。

1.了解胎頭高低,胎先露,骨盆,胎位的情況。

(1)胎頭高低和骨盆。

有些胎兒是臨產前才入盆,入盆後產程開始,但是也有個別胎兒胎頭,比正常位置還高,胎兒不能成功入盆,醫生會給產婦內檢,看是不是骨盆畸形,狹窄,導致胎兒入盆困難。

胎頭浮動,胎兒半入盆,都不算完全的入盆,醫生需要通過內檢才能了解,胎頭與骨盆的銜接情況。

如果臨產時,發現孕婦骨盆畸形,導致胎兒無法入盆,或者是胎兒雙頂徑大於10厘米,骨盆不對稱,那麼孕婦只能剖腹產。

(2)胎位變化。

胎兒在子宮內是漂浮在羊水裡,胎位也會隨著孕周變化,所以臨產前,醫生會再次檢查孕婦的胎位,胎位是LOA頭位才是正常胎位。臀位和橫位是異常胎位,需要剖腹產。

(3)胎先露胎位。 胎先露,是胎兒最早進入孕婦骨盆的部分,如果是頭位,那麼是胎頭;如果胎位是臀位,可能是胎兒的臀部或者是足部先娩出。

2.丈量宮口打開的寬度。

內檢是醫生判斷孕婦的宮頸口擴張程度,最常用,最簡單的方法,也是孕婦是否能進入產房,上產床的重要依據。

宮口開十指,並不意味著宮頸口需要打開到能放下一雙手,才算宮口開全,實際上,醫生最開始是用兩個手指來丈量宮口的寬度,隨著宮口的慢慢擴張,再慢慢增加指數。

有些產婦打了催產素,但宮頸口一直沒能打開,或者是子宮收縮乏力,宮口開得很慢,這時候內檢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不管孕婦疼痛了幾天,如果宮口沒有開到3-4指,那麼不能進入產房,如果宮口沒有開到十指,那麼產婦不能開始第二產程。

宮縮痛帶來腹部一陣陳的疼痛,讓產婦疲於應對,對於醫生的內檢,產婦會出現本能的抗拒。內檢只是一個很簡單,用時短的檢查,並不會給產婦帶來明顯的疼痛,有些產婦內檢時會有少量出血,過幾天出血會慢慢消失。

內檢並不恐怖,但是內檢時產婦需要平躺,打開雙腿來檢查,讓產婦覺得很尷尬,內檢覺得很疼的產婦,多半是因為宮縮帶來的疼痛,並不是內檢導致的疼痛。

如果產婦害怕產檢,可以適當減少內檢的次數,第一次是進產房前,第二次是有強烈的大便感,抑制不住地用力,宮口開6-8指,這種感覺最明顯,最後一次,是等羊水自動破裂,宮縮變得更密集的時候,進行第三次內檢。

每個人的內檢次數都不相同,有些人內檢1-2次,有些人是內檢7-10次,宮口擴張的快慢,決定著內檢的次數。內檢要想輕松過,產婦一定要學會放鬆身體,避免過度緊張,深呼吸。

順產相比於剖腹產來說,過程是比較緩慢的,並且順產的分娩方式相對來說比較溫柔,胎兒是經過產道自然分娩而出的。

因為順產分娩胎兒需要經過產道出生,所以 順產的孕婦都是需要做內檢的。

這是因為,在孕婦產生臨產反應後, 規律的宮縮會牽拉宮頸內口的子宮肌纖維和周圍的韌帶,並且,因為胎兒先露部分的頂撐會使羊水囊呈楔狀,因為宮頸內口肌纖維水平式向上牽拉,會導致孕婦的宮頸管變成漏斗狀,而此時宮頸外口卻沒有什麼變化。

因為臨產反應的出現,規律宮縮的發生, 孕婦的宮頸管會逐漸變短、消失,然後宮口開始擴張,當然,也有的孕婦宮頸管變短消失和宮口擴張是一起發生的。

在孕婦發生臨產反應宮口開始擴張的時候,就進入了分娩總產程中的 第一產程, 也就是 宮口擴張期。 一般情況下, 初產婦的宮口擴張期時間會慢些,大約在11--12小時及以上,而經產婦的宮口擴張期會快些,在6--8小時左右。

這個時候,孕婦在規律宮縮的作用下,宮口開始擴張,胎兒先露部位逐漸下降,隨著宮縮的逐漸頻繁,陣痛程度不斷地加強的時候,孕婦的宮頸管會逐漸消失直至展平,也就是孕婦宮口開全了,約有10指大小。而當孕婦的宮口開全的時候,因為孕婦宮頸外口邊緣的消失展平,會在子宮下段和陰道形成產道。而對於順產的孕婦來說,胎兒是需要經過產道分娩而出的。

而內檢是以人工經陰道檢查孕婦的宮口擴張情況的。孕婦在發生臨產反應夠,因為宮縮的作用,會發生陣痛。當孕婦因陣痛入院待產夠,醫生會給孕婦內檢,以此種方式來檢查孕婦的宮頸情況。

在臨產發生後,可以通過內檢的方式來檢查孕婦的宮頸管有沒有消退,孕婦的宮頸外口有沒有在消退後或消退時展平,或者是孕婦的宮口擴張情況。

在孕婦第一產程中,宮口擴張期可以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

▶1.潛伏期:

潛伏期是指從孕婦出現規律性宮縮開始到宮口擴張3厘米。

孕婦處在潛伏期開宮口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平均每2--3小時擴張1厘米。

一般來說宮口開3厘米大約需要8個小時,最長不超過16個小時,如果孕婦潛伏期超過了16個小時,那麼又稱為潛伏期延長。

一般來說,如果孕婦發生了潛伏期延長,也就是初產婦>20小時,經產婦>14小時,這種情況下需要給產婦靜脈滴注縮宮素。

▶2.活躍期:

活躍期是指孕婦宮口擴張3厘米到宮口開全的階段。

孕婦在活躍期時開宮口的速度會明顯變快,一般來說分為三個加快時期,分別為: 加速期、最大加速期、減速期。

在宮口活躍期中,以開宮口到6厘米為標志,當孕婦宮口開到≥6厘米後,如果孕婦的宮縮情況正常,但是宮口卻停止繼續擴張,且停止擴張時間≥4個小時,或者是孕婦宮縮情況不佳,宮口停止擴張,且停止擴張時間≥6個小時,那麼這兩種情況被稱為: 活躍期停滯,(滯產)。像這種情況下的順產在無好轉的情況下,很可能會需要轉為剖腹產。

而因為孕婦開宮口的情況需要通過內檢來判斷,所以當孕婦出現臨產反應後會進行內檢,通過內檢的方式來檢查孕婦宮口開幾指,在孕婦出現宮縮時到宮口開了幾厘米的時候,這個階段用了多長時間,對應宮口開了幾厘米,以此來判斷是否發生了潛伏期延長或者活躍期停滯。從而做出是否需要進行催產或者轉產的應對方法。

▶ 所以,孕婦順產是必須要做內檢的。

當然了,也可能會發生其它順產不會進行內檢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是對於那些未來得及上醫院分娩的孕婦,也就是說,孕婦出現臨產反應後,沒來得及到醫院就順產分娩了,或者是孕婦到醫院分娩時宮口已經開全了即將分娩了,像這些情況是不會再進行內檢的,因為已經來不及了,再內檢已經毫無意義或者是直白的說,寶寶都要出來了,也不需要再做內檢了。

因為孕婦內檢的時候是在出現過臨產反應後才進行的,一般來說當孕婦宮縮出現後,陣痛也會隨之而來,在這個時候做內檢,孕婦可能會產生害怕的感覺。

內檢檢查是經陰道檢查開宮口的情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較為緊張的孕婦可能會因為肌肉緊綳或者是醫生手法較重的原因而產生較為明顯的疼痛感,再加上陣痛的影響,內檢時孕婦所承受的疼痛可能會比較大,而孕婦因為「恐痛」心理,可能會產生「恐懼」感。或者是看見別的孕婦內檢時表現的比較疼痛,從而會覺得內檢會非常疼痛,從而感覺「害怕」。

其實,內檢的疼痛並不是很大,因為孕婦的陰道是有彈性的,並且內檢的過程非常的快速,在孕婦配合的情況下,整個內檢過程可能都不需要一分鍾,所以即使是疼痛,也只痛那一會,因此內檢並不恐怖。

再者說,內檢時順產分娩中必不可少的檢查,除非孕婦是在宮口開全的情況下到醫院分娩,一般情況下的孕婦,都是需要內檢的,孕婦與其害怕,不如坦然面對,配合醫生內檢,這樣也可以盡量的縮短內檢檢查的時間。

因為順產孕婦需要做內檢,所以當孕婦的產程在合理范圍內加快進行時,內檢的次數也會隨之而減少。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加快第一產程的進行,也是減少內檢次數的進行,從而也會減少因內檢而產生的疼痛以及降低內檢的疼痛程度。

對於順產的孕婦來說,內檢是必須要進行的檢查,基本上每位順產孕婦都會內檢的。因為內檢可以檢查孕婦宮頸管有沒有消退,以及孕婦的宮頸口有沒有擴張,或者是孕婦宮口開了幾厘米。並且,可以根據孕婦發生臨產反應出現宮縮後的時間,到宮口潛伏期和活躍期期間的時間來判斷,孕婦是否發生了潛伏期延長以及活躍期停滯。繼而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催產和轉產。

因為內檢是順產必須要進行的檢查,所以即使孕婦「害怕」內檢,也是要做的。其實,內檢的疼痛程度並不是特別的強烈,比不上宮縮時的疼痛,並且因為內檢的時間短,所以內檢並不「恐怖」,只不過因為是通過陰道檢查宮頸情況所以孕婦會感到別扭,再加上宮縮的疼痛,會導致孕婦產生不適。

如果孕婦想要減輕內檢的疼痛程度,那麼可以通過加快產程減少內檢次數來達到目的,孕婦可以在出現陣痛後使用拉梅茲呼吸法,或者在無破羊水的情況下使用分娩球來加快產程。最重要的是孕婦在內檢的時候要放鬆配合醫生,這樣做內檢的時間才會在一定情況下變短,孕婦才能減少內檢帶來的疼痛體驗。

是的,順產都需要做內檢。

順產過程中都會被內檢,這是每一個產婦都躲不掉的,內檢是順產的必須環節。

內檢是為了讓醫生更好地了解產婦的骨盆情況、大小以及宮口開了幾指,以確定什麼時候進入第二產程。

很多經歷過的媽媽都形容內檢是有毒的,或者是酸爽的,很多媽媽都紛紛表示,內檢特別恐怖,特別尷尬,不想再經歷一回了。

內檢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內檢並不像傳聞中那麼可怕。很多准媽媽誤認為內檢很疼是因為醫生把手指伸進陰道里造成的。事實上子宮頸是上皮細胞構成,這里並沒有痛感神經的存在,所以說內檢牽拉感是有的,但並不是像傳聞中那麼疼。

准媽媽之所以感覺到疼,是因為過度緊張造成的,畢竟沒有在陌生人面前脫掉褲子,還讓檢查那麼私密的地方,多少也是會緊張又尷尬的,尤其是在遇到男醫生的時候,嘛就更加難為情了。不過,在醫生眼裡,准媽媽們就是病患,我們認為的私密地方,在他們看來不過就是身體的肌肉而已。所以,為了寶寶的 健康 ,媽媽們在做內檢時盡量保持放鬆,配合醫生,這樣才能夠輕松完成內檢。

⑷ 分娩前的內檢是怎樣的

分娩前的內檢簡直就是產婦的噩夢,大部分的產婦都覺得內檢就是最痛尷尬值最高的孕期檢查。

分娩前的內檢是怎麼樣的?

內檢其實就是在孕媽媽有了分娩的症狀之後但是宮口還沒有全開時醫生會親自上陣檢查孕媽媽私處的一項檢查,所以說是非常尷尬的。具體做法就是孕媽媽躺在檢查台上,褲子褪下,雙腿分開彎曲前膝,把腳放在踏板上,半裸著躺在醫生的前面,然後醫生消毒雙手之後,會戴上手套用食指和中指放進產道裡面檢查胎頭下降的位置,胎兒大小和軟產道等情況。

內檢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檢查,產婦只要克服自己緊張和尷尬的心理,就會覺得內檢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多想想胎寶寶,對腹中寶寶的期待遠比這些尷尬重要得多。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⑸ 分娩前的內檢是怎樣的

分娩前的內檢簡直就是產婦的噩夢,大部分的產婦都覺得內檢就是最痛尷尬值最高的孕期檢查。

內檢其實就是在孕媽媽有了分娩的症狀之後但是宮口還沒有全開時醫生會親自上陣檢查孕媽媽私處的一項檢查,所以說是非常尷尬的。具體做法就是孕媽媽躺在檢查台上,褲子褪下,雙腿分開彎曲前膝,把腳放在踏板上,半裸著躺在醫生的前面,然後醫生消毒雙手之後,會戴上手套用食指和中指放進產道裡面檢查胎頭下降的位置,胎兒大小和軟產道等情況。

這個是沒有規定的次數的,在宮口沒有全開之前醫生會通過頻繁的內檢來觀察宮口到底開了多少,是否已經可以進入第二產程。有些孕媽媽宮口開得比較快檢查次數就會少一些,有些孕媽媽宮口開得較慢,可能要經過十來次內檢才能進入第二產程。還有些孕媽媽不需要內檢,因為去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可以馬上進產房生娃了,根本沒機會內檢。懶媽媽一胎陣痛時間挺長,但內檢次數不多,只檢了三次,因為醫生他們都太忙了,根本就顧不上。二胎一共檢查了7--8次,宮口不開就轉剖腹產了。

說不疼是騙人的,其實是有點疼的,因為做這個檢查的時候都挺緊張的,越緊張肌肉越緊綳,自己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在那個位置,就越感覺到疼痛,只要孕媽媽盡量放鬆,也不需要覺得那麼尷尬,對於醫生來說就是很平常的事,孕媽媽盡量分散注意力,讓自己的肌肉不那麼緊綳就不會感覺到這么疼了。其實對於分娩的時候感覺到到疼痛,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很多產婦都說這個檢查其實是尷尬比疼更多。

哈哈,放心吧,不用的。內檢的時候醫生只會用食指和中指在宮口測量。一根手指約1cm,醫生就是用這兩根手指來測量的,如果宮口大於2cm,醫生會通過移動這兩根手指來測量,當宮口再大一些,醫生就會用手掌來測量,一個手掌的寬度約6--7cm,直到宮口全部打開就可以上產床了。總之,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醫生。

產婦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1.不要太抗拒這個檢查。除非產婦去到醫院就直接進產房生孩子,不然所有的順產媽媽都要做這個檢查,並且檢查次數不定,既然是必做的檢查就沒什麼好抗拒的,抗拒也沒有用,不如接受。

2.檢查的時候盡量放鬆。在檢查的時候盡量放鬆心情,讓自己的肌肉處於一種鬆弛的狀態,這樣醫生檢查時就不會感覺這么痛了。可以想一些比較開心的事或和醫生聊天來分散注意力,這個效果特別好。

3.換上方便的衣物。因為做內檢是需要脫掉褲子的,就算不全脫下也要脫下一邊褲腿,對於一個分娩在即的孕媽媽來說做這些事情可能會有點困難,所以孕媽媽可以換上裙子,或者比較寬松的衣物,總之就是要方便一點的,像連體衣這樣的就不要穿了,自己穿脫麻煩不說,還要醫生在旁邊等,遇上脾氣不好的就不大好了。

其實內檢真的沒那麼可怕,懶媽媽二胎內檢時就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助產士,她非常有耐心,又有愛心,看到懶媽媽這么緊張,她一直安慰我說,不要緊,不疼的,我會很溫柔的,還一直問我問題,因為光顧著說話,結果檢查完了之後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

內檢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檢查,產婦只要克服自己緊張和尷尬的心理,就會覺得內檢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多想想胎寶寶,對腹中寶寶的期待遠比這些尷尬重要得多。

分娩過程的進展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孕婦入院待產的第一步就是在宮縮的間接去檢查下宮頸口開到幾指,只有符合胎頭先露和宮頸口開到合適大小,產婦才能上產床分娩,這也是孕婦之間經常交流的「內檢」。

記得自己當時在產房待產,每次被醫生要求內檢,我都緊張,見到醫生過來我就哭喪著臉問醫生「又來內檢呀」,內檢給我的感覺就是在折磨產婦。

1.內檢前,產婦必須排空膀胱,平躺在床上,雙腿屈起兩邊分開,然後醫生消毒戴手套,用食指和中指伸入產婦陰道,找到宮頸口,測量宮頸口大小。

2.整個宮縮到分娩的過程,醫生會時不時的過來內檢的,如果孕媽感覺有了便意,醫生也會過來內檢,只有宮頸口開到合適的大小,醫生才會讓產婦進產房的。

3.內檢的疼痛感並沒有流傳的那麼誇張,每個產婦對疼痛敏感度不同,對內檢的感覺也是不同的。產檢的時候產婦只要放鬆,不要緊張蹦著神經,那麼內檢會很快的,只有一點壓迫感而已。

所以,待產的時候每隔2小時左右醫生會過來做一次內檢。如果進展不好,比如說胎頭下降了宮頸口開不全或者胎頭不下降但宮頸口開全了,則表明產程出現問題,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及時處理。

內檢對於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是一個恐怖的存在!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檢查宮頸口的張開程度,醫生通過內檢,能直觀的判斷產婦的產程到何種程度,從而安排產婦生產。

內檢對於醫生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跟其他的醫學操作沒什麼區別,但對於初產婦來說,更多的是不適和尷尬,當時經歷的時候我都震驚了!雖然操作的是女醫生,但是還是老臉一紅。

其實內檢也就是頭幾次檢查的時候不舒服,等後期陣痛越來越頻繁,跟陣痛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所以准媽媽也別害怕,生孩子再疼,生完之後又是一條好漢!

相信所有的寶媽在孕後期都經歷過內檢吧。 由於人體體質的不同,有的人可能會感覺強烈,而有的人則會感覺很輕。 我依稀記得內檢時的場景,那是我34周的時候,正常的去產檢。醫生叫我去屋裡等他。我記得產檢的床上有一個橫杠,我的腿敲在上面,然後醫生的「一陽指」就輔助檢查。其實也不是很痛,就是挺不舒服的。完事我問醫生,怎麼樣?醫生說「一切正常,沒事」。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內檢經歷。

什麼是內檢?內檢是孕後期必要的檢查之一,他也是分娩前必要的一次檢查。內 檢是醫生用二指伸向陰道,檢查觸摸宮頸,檢查胎兒的先露部,確定孕媽宮口的開指情況。來判斷孕婦是不是適合順產。

第一, 測量宮頸口的大小。 分娩前的內檢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都知道順產是胎兒經過孕媽的產道分娩出來的,那麼宮頸口的大小直接影響著胎兒是否能直接順產。

第二, 檢查孕媽的開指情況。 在分娩前,開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因素。我順產的時候,經過了6個小時的奮斗,才開了兩指。那種宮縮的疼痛感,想必只有生過孩子的才能理解到。醫生會根據你的開指情況,安排分娩。要知道醫院的接生醫生都是非常緊張的,只有通過內檢才能判斷你是否達到分娩的標准。

第三, 檢查胎頭的銜接情況。 如果胎頭沒有銜接,此時可知道骨盆的形態大小,來判斷自然分娩有沒有問題,胎頭能不能通過陰道。如果胎頭銜接了,那麼可以根據骨盆的情況來判斷分娩方式。

第四, 檢查胎頭是否受阻。 合理有效的檢查,可以幫助分娩的順利進行。在分娩前要充分的了解好孕婦及胎兒的情況。內檢可以檢查到胎兒在宮內的窘迫情況,羊水有無污染。醫生可以根據檢查的情況,制定合理的分娩方案及預案,了解分娩手術的難度,從而做好准備,保證胎兒順利出生。

第一, 鍛煉身體,保證體質。 如果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在孕期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增加自身的體質。我們要知道,分娩是非常消耗體力的一件事。如果分娩的時候由於體力不支,很有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一個好的體質也是減少分娩產程的一種方法。

第二, 在孕後期適當的做一些提肛運動。子宮 收縮好,是胎兒順利出生的必要條件,也是防止側切的一種方法。在孕後期也可以採用按摩的方法來增加會陰的彈性。

第三, 聽從醫生的話。 因為分娩是有技巧的,並不是用蠻力氣。在順產的時候,應該避免大喊大叫。醫生會提醒你怎麼用力,什麼時候該用力,什麼時候該保存體力,分娩是疼痛的,我們都知道。必要的時候也要剋制一下自己的狀態。

分娩前的內檢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不要把他想像的非常可怕,我們要把他當做一次常規的孕期檢查,只有充分的了解到自身的情況,才能更快,更安全的進行分娩。

在臨近分娩期大多數准媽媽的心情是焦慮凌亂無序的,孕晚期不僅意味著分娩的到來,准媽媽既希望胎寶寶如約而至,有害怕胎寶寶調皮搗蛋臨時出現各種變化,如胎寶寶遲遲不發動,眼看就要過期妊娠了就是很淡定,同時又懼怕分娩時的疼痛如產前激烈的不規律的宮縮、內檢等,這些字眼讓准媽媽一聽可能都是毛骨悚然的,那麼孕婦內檢是什麼?順產和剖腹產都要內檢嗎?內檢怎麼檢查?

內檢一般安排在准媽媽感覺快要分娩開始住院的期間。到了孕晚期,每個准媽媽都在隨時准備著迎接寶寶的出生,很多常識告訴我們,當發現准媽媽破水、見紅等症狀後,准媽媽應該在家人的陪同下准備前往醫院准備待產,往往到醫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醫生對准媽媽進行內檢以確認准媽媽目前的狀況是否分娩或者是否即將分娩。

什麼是內檢?

顧名思義內檢又稱肛檢,一般在孕 35~36 周進行,臨近分娩期無論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分娩都要進行內檢。躲無可躲,避無可避。內檢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准媽媽骨盆腔的寬度情況同時也希望能刺激子宮頸早點成熟,促進產兆出現,以免發生過期妊娠現象。

謙媽溫馨提示: 需要大家注意的並不是骨盆異常就一定要選擇剖腹產,如果只是輕度的骨盆變形,加上准媽媽的產力較好的話,還是可以選擇自然分娩的。

做內檢的過程: 檢查前醫生會在檢查床上鋪好清潔的一次性臀墊。然後准媽媽脫掉一邊的褲腿,一般是脫左腿,仰躺在檢查床上,分開雙腿並將雙腿放在腿架上,充分曝露會陰部位,醫生做好消毒准備後,會將其中一手的手指插入陰道中,另一手放置於腹部的上方,檢查子宮頸的位置、大小、形狀、軟硬程度及有沒有破水情況。一般產婦在臨產的時候,宮頸管首先會變短,然後變薄變軟、最後開始擴張,直至擴張到7~8cm左右,就可以進行分娩了。

當然在內檢過程中有一些准媽媽擔心會造成細菌感染,其實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醫生在進行內檢前會進行對產婦媽外陰部和自己手的消毒,帶無菌手套,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引發沾染。

既然內檢不可避免,那對於每個准媽媽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早地去了解,然後去淡然接受。一旦心理上做好了准備,到時也不會覺得難堪,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內檢需要放鬆,越是緊張越會讓准媽媽感覺到不安和痛苦。

也有一些初產婦往往會這樣問,內檢疼嗎?

很多准媽媽在進行內檢前都非常緊張,其實內檢是不疼的,內檢是檢查宮口、胎膜、骨盆。作為一個過來人的親身感覺就是尷尬難堪遠大於疼痛,內檢需要醫生或者護士將手伸進陰道,去檢查宮口和骨裂情況。難受自不用說,面對一個陌生人,尷尬遠大於疼痛。尤其是當你進行內檢時如果不巧碰到一個男醫生那種尷尬就更是不用說了,而且跟分娩時的產前陣痛相比內檢簡直就是不要舒服啦。但是,對每個即將分娩的准媽媽來說,內檢又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符合條件入產房之前,一般每個准媽媽都要接受4~5次內檢。所以說大家在內檢時要保持放鬆,不要過於緊張,一會兒就檢查完了。

另外有一部分的准媽媽在內檢之後可能會發現有少量出血現象,一般可能是宮頸的炎症引起的,沒有太大問題,不會傷害到胎寶寶,因此不用太緊張,出血後用紗布壓一壓就好了。當然,如果出血多就需要及時就診,但事實上一般也不會增加流產的機率。

初為人母,需要經歷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懷孕,第一次產檢,第一次四維彩超,還有在分娩之前的第一次內檢……

說起這個分娩前的內檢,就連已經生育多年的我,都記憶深刻。有人說,內檢只要放輕松,就跟做個陰超沒啥區別。

不過,要說讓人記憶深刻,應該就是在當時分娩前的內檢,意味著自己馬上就要分娩,如果順利就要升級做媽媽了,更多的應該是對整個分娩又期待又恐懼復雜 情感 吧。

⑹ 生孩子內檢疼嗎

一般所說的內檢是指陰道檢查,是醫生用帶著消毒手套的手指伸入產婦陰道檢查陰道情況,與此相仿的檢查還有肛檢。生孩子時,產婦除了要應付不斷襲來的宮縮疼痛外,在醫院待產時,還要忍受醫生內檢所造成的不適感。 生孩子內檢疼嗎 ?一起來看看。

生孩子內檢疼嗎

肛門指診(簡稱肛檢)是觀察產程進展的必備手段之一,陰道檢查只是在產程進展不順利或疑有臍帶脫垂者或肛檢胎先露不清者,在產房嚴密消毒下進行。只要產婦能很好地配合,只會感到肛門處有輕微的不適。檢查時產婦應該仰卧、兩腿屈曲分開,像解大便一樣向下用力以便使肛門放鬆,當助產士右手示指戴指套蘸肥皂水輕輕伸入直腸內時,產婦一般不會感到很不舒服。肛查的時間很短,只需要幾秒鍾便可完成。

但在實踐中有部分孕婦對肛檢不能接受,感到不舒服、疼痛難忍。為減輕孕婦的不適與疼痛,對產程進展的觀察用肛檢(肛檢不清時再用陰道檢查)與直接用陰道檢查的方法進行探討、觀察、比較。

肛檢和內檢在宮內感染等產褥感染、會陰切口感染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在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據統計,肛檢給產婦帶來的不適與疼痛大於陰道檢查。

肛查對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後半部的了解比陰道檢查更清楚,特別產婦入院待產第一次做骨盆內測量,肛查較陰查更合適。而產程中則應限制肛查次數,整個產程一般不超過5次。遇產程異常行陰道檢查則有利於了解胎方位、骨盆情況,適用於頭盆評分,決定分娩方式。產前不明原因的陰道流血,欲了解出血原因決定分娩方式時陰查也是肛查不可取代的。由此看來肛查及陰檢各有利弊,在選擇時應根據臨床實際情況而定,而不可完全取代。

女人生孩子有多疼

女人生孩子的時候有多疼呢?這個只有生過寶寶的媽咪們知道了。醫學上將疼痛分為10級,如果將疼痛分10等級,那麼分娩特別是初產婦的分娩,疼痛可達到8到9級,甚至有產婦認為可達到10級疼痛。由此可見,女性分娩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

關於疼痛的等級,目前還沒有一個可以評價的體系。它不像體溫,用溫度計就能量出來。在臨床上,都是以分娩的孕媽主觀描述為主,醫生根據病人的描述進行客觀判斷。人們希望能夠量化”疼痛,換句話說,用數字來描述疼痛的劇烈程度。

一般來說,7級以下是中等的疼痛。但疼痛終究還是病人的主觀評價。醫生一般會找一個中間的參考標准,其中一項就是對睡眠的影響,如果痛得睡不著了,這樣的疼痛就達到了6到7級。目前還沒有儀器可以測量疼痛。但是英國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發利用腦部掃描來測量一個人真實疼痛程度的方法。

女人生寶寶有多疼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因為分娩是因人而異的,與各位產婦的身心狀況都有極大的關系,身體和精神狀況都會對產痛的劇烈程度和長短產生影響。所以,生孩子的時候不要太恐懼,放輕松,可能就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疼了。

精彩推薦:

無痛分娩

分娩待產包

待產包清單

產前陣痛

產前徵兆

⑺ 分娩前的內檢是怎樣的都需要檢查什麼東西

分娩前每個孕媽媽都會進行內檢,內檢也是要查看一下宮頸口的大小。在生產的過程當中醫生必須要保證媽媽和孩子的安全,內檢能夠准確的預算孩子出來的時間。醫生在內檢的過程當中要看一看孕媽媽的陰道有沒有異常,胎頭是否能夠通過。有些媽媽疼的特別的厲害,在內檢的時候醫生也是要看一看宮口到底開了多少。醫生可以通過這些來進行手術檢查,以及看看孕婦是否要進行輸血。

總的來說有不少的孕媽媽都很害怕孕前的內檢檢查,畢竟是十分尷尬的。但生孩子是每個媽媽都要經歷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聽醫生的話。在進行內檢的時候自己一定要深呼吸,放輕松千萬不能夠對醫生進行阻礙。生孩子這一關自己一定要挺過去,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話走,才能讓孩子平平安安的出來。

⑻ 分娩前的內檢是怎麼樣的

在和許多新媽媽聊起生孩子時候,難免對當時的各種情況吐槽一番。盡管每個人感覺都不一樣,有人認為雖然很疼,但是也有娩出的快感。有人覺得很尷尬,怎麼生孩子還連拉帶尿的。不過有個孕媽媽不經意的一句話,瞬間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並一致聲討醫生的不溫柔。那位媽媽說的是:當時待產,醫生直接用手檢查我下邊,疼死我了,我覺得尷尬的不得了,感覺很不好。這位媽媽說的就是內檢,一說到產前檢查的這個項目,許多新媽媽都心有餘悸,就想起醫生晃動的倆個手指,尷尬羞愧和疼痛感無以言表。

以上就是內檢的具體情況,許多媽媽對於內檢吐槽,其實羞恥感大於疼痛感。而且,由於緊張會使這種檢查疼痛更加加劇,從而記憶猶新。尤其是第一次內檢痛苦經歷以後,往往看到醫生來比劃出兩個指頭的剪刀時候,就有未入先痛的感覺,而第一次內檢比較放鬆的,以後也不會緊張,反而沒有覺得那麼痛苦。所以要避免內檢的疼痛和尷尬,還是要先了解,放鬆才是王道 。

⑼ 分娩前的內檢是怎樣的會很痛嗎

一個護士戴著手套來了,把同一個待產室的男性家屬都趕了出去。把我床邊的席子拉上,然後讓我脫掉褲子,護士先用東西消毒一下,.然後把戴著手套的手伸了進去,只感覺到異物感,疼痛感,尷尬。

內檢一般指的是查看宮口開的程度,宮口開大了說明胎頭就可以順利下來了,就可能生了,有些宮口開得慢的可能會檢查好幾次才可以。有些只要宮口開3指檢查一次,再來檢查就已經可以去生了。

內檢是怎麼樣的,看下這些媽媽的說法:

1、反正肛檢完,我立馬改主意要剖了,順的話還得檢好多次!

2、內檢就是用手伸到陰道去看宮口開沒開,是很難受就是了,不過比起陣痛可以忽略。

3、待產的過程做肛檢一個手指伸到肛門里,和宮縮的痛相比檢查檢的疼痛真的算不了什麼。

陰道檢查步驟:

產婦先拉尿後再把腳立起來。醫師按常規洗手、戴手套、穿消毒衣,在產婦外陰消毒後進行檢查。

陰道檢查的目的:

1、看到胎頭和骨盆大小是不是相符合。

看胎頭銜接情況。胎頭未銜接時可以了解骨盆形態和大小,以估計胎頭能否通過陰道,陰道分娩有無問題。胎頭已銜接則可了解先露部以下的骨盆情況,估計分娩方式。

2、胎頭就是頭位也要看是枕前還是枕後。

確定的胎方位、宮口擴展情況、軟產道情況,通過陰道檢查達到目的。

3、預防胎兒窒息

了解胎頭有無受阻、有無產瘤、臍帶有無隱性脫垂、羊水有無污染,有助於及時處理胎兒宮內窘迫。

4、看宮口擴張在程度,擴張大就更好生娃了。

話題:你生娃時做過內檢嗎?

對於女性來說生孩子的痛苦可能不想再經歷第二遍,那麼除了生孩子的痛苦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令人記憶猶新, 無限尷尬的事情,在眾多陌生人面前赤身裸體的內檢,刮陰毛等,比這更尷尬的是碰到的還是男醫生,比碰到男醫生還要尷尬的事情是這個男醫生你還認識,真是尷尬無盡頭。

記得在產科實習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到了內檢, 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一個很漂亮的准媽媽,老師讓她退去一條腿褲子然後分開腿做內檢,因為實習生很多,她也很不願意配合說是人太多,後來在老師的再三溝通下願意配合了,但可能由於緊張和害羞老師沒辦法順利檢查, 這個時候老師就說「這算什麼啊,等會生孩子比這痛苦百倍」。

內檢是順產必須經歷的一關, 通過內檢,醫生可以了解准媽媽的骨盆形狀和大小,胎頭位置,產道情況等等,以此來判斷孕婦是否具有順產的條件。

如果是順產的話,生產前一般都要五六次內檢,如果宮口開的特別慢的話有的甚至需要查十多次!

此外通過內檢可以找到一些症狀的原因, 比如胎兒窒息,孕婦生產時陰道流血等等,所以內檢是順產必須的。



如果問生活孩子的寶媽內檢什麼感覺?尷尬是共識,關於疼不疼,有的說不疼,基本沒什麼感覺,有的說很疼,疼得無法形容。所以說內檢疼不疼,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所有人說了都不算,你自己經歷了才知道!



痛!痛!痛!啊。。。

整個生孩子的一系列操作,我覺得內檢是最讓人受不了的。



我是突然間破水了,然後打120去的醫院,進急診,我都完全沒有一點防備護士就直接給我內檢了,我疼得哇哇直叫,她還在那說叫什麼叫,越緊張越疼。然後就說是破水了,開一指。

之後轉到產科病房去保胎,醫生進來也先內檢,說沒法動跡象就先保著,保一天是一天。然後下午發動了就開始頻繁內檢,因為宮縮的頻率越來越快,醫生也要評估是不是真的要生了,因為我是雙胎還早產,那個醫生就看著我檢了好幾次,宮縮都那麼疼了依然能感覺每次內檢那種專心的疼。

當然,生完之後回想了一下,可能是當時太緊張了,因為第一次一點兒准備都沒有就被檢了,可能有點陰影,以至於每次要檢都緊張,不放鬆就更疼。如果放鬆一點,配合一下應該會好點吧。

身邊有個朋友就說沒感覺多疼,能忍受。事實上也確實應該是可以忍受的,只是當時害怕緊張。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 別大嚷大叫的總喊醫生 ,你只要一喊她來她肯定給你內檢看看。

我也經歷了開三指去剖的,三指我就疼得受不了了,讓不喊也是挺難的,但是能忍住的情況下別一遍遍叫醫生,就會少很多次內檢,之前一個同事說她最後檢的都麻木了。

所以,大家也別過多擔心,每個人耐疼的指數也不同,沒准你就是不疼的那個呢。另外記住放鬆放鬆放鬆放鬆哈。

我是一個混跡 育兒 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 育兒 小網路,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 育兒 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進來分享一下了。作為95後新手辣媽,絕對有發言權。還記得懷孕時自己開心的像個二百五一樣,我是沒有想到後面還有我哭的日子呢!

懷孕的時候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能吃能喝,就是愛上廁所。我為什麼每天如此開心,不帶怕的呢?就是因為身邊的人對我說:「你別怕,根本不痛的,一下就生出來了。」天啦擼,我還以為生孩子簡單著呢,誰也沒跟我說有內檢這一回事。我直到生完孩子以後,我才知道什麼是內檢!

我去醫院待產的時候,正是七月份,熱著呢。我們吃了一頓烤魚以後,就有反應了。在家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六點出發去的醫院。路上確實是緊張還有點害怕,心跳特別快,我估計我是慫了。等辦完入院手續以後,護士帶我們去待產室,醫生說:「你過來,先去內檢吧。」

我毫不猶豫就進去了,躺著不知所措。醫生走過來:「你把褲子脫了,躺好,手抓住床頭那個,會有點痛啊!」還沒來得及反應,只見她戴著手套伸進去了,感覺在裡面掏我的五臟內服一樣。我忍不住就哭了,太痛了。可是對方還說你這樣就哭了,你等下怎麼生,生的時候更痛。你先出去吧,才開兩指,等到痛的不行了,再叫我。

我出去的時候,一邊抹眼淚一邊跟我老公說;「不生了,等下要是醫生找我你就說不知道我去哪裡了,知道了吧。」我真的想找個地方躲起來,太可怕了。

事情到這里,遠沒有結束。醫生看我年輕,怕我不懂事,起碼拉我去內檢不下四次,我當時都想直接在床上咬舌自盡算了!一看床上的一次性墊子都是血,我已經沒有勇氣再去生孩子了。

我當時也是太天真了,建議大家生孩子之前都做點功課。別像我似的,二百五一樣,生個孩子內檢哭的死去活來,整個產房都是我的聲音。

痛啊!我雖然是剖宮產,但也歷經了三次內檢,第一次內檢是懷孕38周做產前鑒定的時候,當時不知道是內檢,還以為取白帶,醫生讓我上床,將褲子中的一條腿脫下,兩腿分開,當時我還奇怪,醫生只帶了手套,手上什麼東西都沒有。還沒等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就感到一陣脹痛,我不由地叫出了聲,給我檢查的是一個年紀較大的婦科主任,被她一頓訓斥。做完內檢後,一直感覺下體不舒服,生怕會出血什麼的。

後來去醫院住院的時候,醫生又給我做了兩次內檢,每次做內檢,我都無比抗拒,因為門診醫生已經診斷我是漏斗形骨盆,孩子的頭又比較大,是不能順產的,所以,住院的醫生提出給我做內檢時,我就對她說:「都說了不能順產,還內檢干什麼啊?」醫生說:「我要確認一樣是不是真的不能順產?」無語啊!

第二次住院醫生要求內檢時,我就更反對了,醫生又說,「我們手術較多,我看一下你的情況,看看能不能把手術向後推一推。」又一次酸爽的感覺!

生二寶的時候,因為醫生知道我不能順產,所以自始至終沒有內檢過,少糟了些罪。做內檢是身心備受折磨的檢查,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那麼赤裸裸地呈現在醫生面前,無比害羞,萬一遇到個男醫生,真是能尷尬到地縫里去了。

內檢,就是醫生在給你的順產條件做預估,相比起痛,我會用「難受」來形容它!我女兒的預產期是4月27號,但是我到了28號也沒反應,29號入院,有輕微的宮縮,但肚子就是不痛!


這分娩說起來都是一把淚,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我第一次做內檢,還是因為烏龍,我有天晚上躺床上覺得腹股溝那有點痛,後來也分不清是哪裡痛了,我爸媽很激動,當天晚上12點到了醫院,醫生就給我做內檢!!!人生第一次內檢!!!

脫下一條褲,躺內檢椅子上,醫生會戴上手套,先是消毒,再用食指和中指在你的子宮口那裡按壓,真的是按壓,一是看子宮壁的情況,還有就是看你是否有開指,當時醫生給我檢查完是說,沒開指,但是我的順產條件不好,也要做好准備!之後就讓我躺病床上,做胎心監測。


到了28號的下午,我也是常規性的去醫院做胎心監測,畢竟過了預產期,還是要謹慎一點,當時護士就跟醫生說,這個孕婦有宮縮反應了,醫生趕忙讓我辦入院。但是入院後,又沒了反應,醫生再次給我做內檢,同時給我掛上催產素。


我以為自己馬上就要生了,還偷偷溜出去吃了頓麻辣燙,結果還是沒反應,30號的上午,醫生說給我加一點量,看怎麼樣!好傢伙,到了下午的時候再次內檢,還是沒反應,胎心卻在下降,醫生說不能等了,只能剖!

就我自己來說,我感覺內檢是相當痛的。

給我內檢的是兩個女醫生,雖然說是女醫生,我感覺也挺難為情的,當時醫生讓我屈起來腿坐在床上,一聲招呼也沒打就把戴著醫用手套的手伸了進去然後使勁往裡摳,我當時就慘叫一聲,醫生還特別淡定的跟我講這個只是有一點不舒服而已,和生孩子比起來都不算什麼。還好後來剖了,不然的話不知道要被內檢多少次。

(圖片來自網路)

除此之外還有些醫院在分娩前給產婦做的是肛檢,光是這個名字聽上去就夠讓人不舒服的了,更何況捅進去之後醫生還會用手指在裡面攪來攪去。肛檢的目的和內檢差不多,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胎寶寶的露出情況、胎寶寶下降的程度以及產婦的宮頸情況還有骨盆情況,基本上每個順產的准媽咪都是逃不過肛檢或者內檢的。

雖然都說內檢比較痛,但真到你生寶寶的時候,宮縮的疼痛會讓你盼望內檢的到來,特別是在等待開宮口的時間里,巴不得醫生來內檢告訴你你宮口全開可以去生了,所以相比順產的痛,內檢真的只跟被蚊子叮一樣,是再短暫不過的時刻。


對於我來說「內檢」就是宮縮前的「陣痛」!看看我所經歷的內檢。



當我匆匆感到醫院時,是凌晨三點多,進過一系列的抽血化驗,辦好入院手續,醫生給我說了上面一句話。我心裡非常欣喜,我以為我馬上就能和年寶見面了。(第一次生孩子真的很二,我還一度竊喜,我生孩子怎麼一點都不疼。)進了監察室,還是聽胎心做監護,不同的是要把褲子脫了。

「不要緊張,你放鬆,一會可能不舒服」

我倒是很配合,醫生帶上手套,消毒後就把手指伸到下面了。

「呀!呀!」

我真的是叫出聲,醫生完全出其不意,真的是非常的難受!我完全沒有心理准備,原來是這樣的檢查。

「還早呢,宮口就沒開呢」

就這樣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內檢。



又來隨著宮縮的劇烈,規律,我想著這總要生了吧,醫生說:我要給你看看,別著急~

我聽到「看看倆字」腿都發軟了,但還是硬著頭皮去了。還是沒答應,我是晚上十一點左右開始第二次內檢,之後每隔倆小時或者三個小時,就要內斂一次,最後到凌晨我已經一點勁沒有了,每次內檢我都全身綳緊,像用盡全身力量在抵抗疼痛。我在想,如果醫生再檢查我說什麼都不去了!年寶到了出來時候他自己就出來了。

我感覺都虛脫了,加上宮縮的疼痛,可能我的疼痛神經太敏感,醫生都說,以你現在的狀態不應該這么疼呀。沒辦法為了有力氣生產給我打了一針鎮靜,我才迷糊睡著。



朋友們知道我是順產的,都很佩服來問我,你生孩子啥感覺?

我只會說:生孩子啥感覺真想不起來,但是內檢可是讓我記憶猶新!

我順產過兩個孩子,有兩次分娩前內檢的經歷的,我自己的感受是內檢的痛對於產前的宮縮陣痛來說是小毛見大毛,不值一提!但內檢給人的感覺卻是無比尷尬。


內檢是怎麼做的?

順產過的寶媽都知道,出現臨產徵兆以後,醫生會給准媽媽進行內檢,即把手伸進准媽媽的宮頸口,看看開了幾指,一般一根手指頭差不多代表一指,也就是1cm。通常開了三指准媽媽才能進待產室,而大概開到7、8指左右就可以上產床了。

內檢會很痛嗎?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准媽媽對疼痛不敏感,就覺得不太疼,但有的准媽媽對疼痛很敏感,整個內檢對她來說就是在受罪。


我就是對疼痛感不敏感的人,只是內檢要脫掉褲子,漏出下半身,這么私密的地方被看了不說,還要摸進去檢查,心理也難免會更加緊張,從而在檢查過程中也會覺得比較疼。經驗告訴大家,內檢時盡量放鬆,就可以減輕疼痛感。

分娩前內檢特別痛苦,第一胎內檢讓我最痛苦。

1、什麼是內檢

生一胎的時候,醫生說要內檢,當時我也不是很懂,壓根不知道什麼是內檢,結果醫生讓躺床上,脫了褲子,我心裡想著,這就開始要生了吧,醫生說了句,才開了一指。鬼知道當時的尷尬,那個痛苦簡直就像是被人強迫了一樣,所幸的是個女醫生,要是男醫生我才尷尬呢。內檢的時候醫生帶著無菌手套,手指伸到產婦陰道來判斷產婦生產條件是否達到了標准,如果開到8指以上便要求產婦進入產房待產,內檢說白了就是醫生檢查產婦是否達到生產的條件。一旦內檢達標,產婦會進入產房進行第二個產程生產,此時醫生會安排手術需要的器械以及人員、床位。

2、內檢會疼嗎?

內檢肯定很疼,特別是初產婦,宮頸口比較緊致,痛的感覺特別明顯。初產婦就明顯痛苦少一些,畢竟宮頸口有過生產的經歷。此時產婦需要放鬆心情,腿部也需要放輕松,自己把自己放空,痛苦就減少很多。其實不管男女醫生,那個時候感覺就是,趕快生完就行,目的是將寶寶 健康 的生下來,畢竟宮縮的痛苦比內檢的痛苦疼得多,相對比也就沒那痛了。

內檢時候媽媽需要心態放好,媽媽十月懷胎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就剩最後一步了,放鬆自己,讓自己減少一些痛苦。

我是二胎媽媽,有著豐富的 育兒 經驗,歡迎關注留言發表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