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插導尿管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可以撤掉
http://ke..com/view/933985.html?wtp=tt
導尿術以女病人最難作給你一參考一下
一目的
1.為尿瀦留病人引流出尿液以減輕痛苦如麻醉手術後(膀胱平滑肌麻痹)等
2.協助臨床診斷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標本作細菌培養(如腎盂腎炎);測量膀胱容量壓力及檢查殘余尿;進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
3.盆腔內器官手術前為病人導出尿液排空膀胱避免手術中誤傷
4.治療作用如為膀胱腫瘤病人進行膀胱內化療
用物及設備
(一)用物
治療車-----------------------------------------------------------1
治療盤-----------------------------------------------------------1
無菌導尿包------------------------------------------------------1
內置:10號導尿管112號導尿管1小葯杯1(內置棉球4個)
治療碗1(接取尿液用)彎盤1血管鉗2液體石蠟棉球瓶1洞巾1紗布2培養試管1
消毒包(外陰清潔用物)--------------------------------------------1
內置:治療碗(內置棉球10餘個)1血管鉗(或鑷子)1
5.其它---------------------------------------------------------1
包括:清潔手套(或一次性手套)1無菌手套1無菌持物鉗及容器1PVP-碘(含0.5%有效碘)適量彎盤1小橡膠單及治療巾各1或一次性墊巾1個浴巾1便器及便巾1屏風1
(二)導尿管的種類
1.單腔導尿管用於一次性導尿術
2.雙腔導尿管用於留置導尿術
3.三腔導尿管用於膀胱沖洗或向膀胱內滴葯
三操作程序
(一)准備
1.護士准備
(1)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
(2)了解病人病情臨床診斷導尿的目的;了解病人的意識生命體征心理狀態等以判斷病人的合作理解程度
2.用物准備
(1)用物必須嚴格無菌仔細檢查無菌導尿包是否過期有無破損潮濕確保無菌物品預防尿路感染
(2)一次性導尿術一般選擇單腔導尿管一般成人宜使用10號或12號導尿管小兒宜使用8號或10號導尿管
(3)按需將用物准備齊全置治療車上層便盆置治療車下層攜至病人床旁
3.病人准備
(1)核對病人床號姓名確認病人
(2)護士應向病人及其家屬解釋導尿的目的意義過程和注意事項消除病人緊張和窘迫的心理以取得配合
(3)如病人外陰分泌物較多時要清洗外陰能自理者囑病人自己清洗干凈如病人不能自理操作者協助病人清洗外陰部保持外陰部清潔減少尿路逆行感染的機會
4.環境准備
(1)病室內環境要清潔安靜
(2)陪護人員要離開病區
(3)關好門窗調節室溫防止病人著涼
(4)用屏風遮擋病人維護病人的隱私
(二)清潔外陰
1.操作者站在病人右側幫助病人脫去對側褲腿蓋在近側腿部並蓋上浴巾對側腿用蓋被遮蓋盡量少暴露病人以減少病人的窘迫感並防止病人受涼
2.病人取仰卧屈膝位兩腿略外展露出外陰如病人因病情不能配合時可協助病人維持適當的姿勢
3.將小橡膠單和治療巾或一次性墊巾墊於病人臀下保護床單免受潮濕
4.將彎盤置於病人外陰旁;在治療車上打開外陰消毒包取出小葯杯和棉球倒入PVP-碘浸濕棉球將治療碗置彎盤後邊
5.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鉗夾取棉球由外向內自上而下消毒陰阜大陰唇接著以左手分開大陰唇同樣順序消毒小陰唇和尿道口;污棉球置彎盤內夾取棉球時應夾棉球中心部位使棉球裹住鉗尖避免在消毒時損傷組織每隻棉球限用一次防止已消毒過的部位受污染
6.消毒完畢
購物 海鮮 股票 疾病 婦產科 職業培訓 中國文學 社會 民俗傳統 體育 愛好 建行工作室
http://hi..com/23r23r555/blog/item/f77950ea7d1283d0d439c9c9.html
考研 中考 遠程教育 家庭教育 入學信息 學習教材 會計資格考試 日語 其他語種
脫下手套置治療碗內將碗以及彎盤移至治療車下層或將彎盤移至床尾
(三)消毒外陰
1.打開導尿包在病人兩腿之間打開導尿包用無菌持物鉗展開導尿包內層治療巾按操作順序將內盛棉球的治療碗置於靠近邊的無菌區域內;倒PVP-碘於治療碗內浸濕棉球防止倒消毒液時跨越無菌區
2.戴無菌手套
3.鋪洞巾使洞巾和無菌導尿包布內層形成一無菌區
4.挑選一根合適的導尿管和一把止血鉗放入治療碗或彎盤內並用液體石蠟棉球潤滑導尿管前端便於插入尿道減少刺激和損傷
5.左手分開並固定小陰唇右手夾取PVP-碘棉球自尿道口開始由內向外自上而下依次消毒尿道口及雙側小陰唇最後在尿道口處加強消毒一次;污棉球置床尾彎盤內每隻棉球只用一次確保消毒過的部位不受污染
(四)插導尿管(圖8-1)
1.左手繼續固定小陰唇不松開既可避免尿道口受污染又可充分暴露尿道口便於插管
2.右手將無菌治療碗置於洞巾口旁
3.囑病人張口做深呼吸使腹部和會陰部放鬆
4.用另一血管鉗夾持導尿管對准尿道口輕輕插入尿道4-6cm見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開左手下移固定導尿管
圖8-1女病人導尿術
(五)導出尿液
1.將尿液引入治療碗或彎盤內治療碗內的尿液盛滿後可用血管鉗夾住導尿管末端將尿液倒人便盆內再打開導尿管繼續放尿注意詢問病人的感覺觀察病人的反應
2.如需作尿培養用無菌試管接取尿液5ml蓋好瓶蓋置合適處
(六)拔導尿管
1.導尿畢輕輕拔出導尿管撤下洞巾擦凈外陰
2.脫去手套置導尿包內包好
3.取出病人臀下的小橡膠單和治療巾放在治療車下層
4.協助病人穿褲
(七)整理
1.整理床單位防止病人著涼保持病室整潔
2.清理用物
3.測尿量
4.尿標本貼檢驗單聯號後送檢
5.洗手
6.記錄導尿時間尿量尿液顏色及性質病人反應等情況
四注意事項
1.用物必須嚴格消毒滅菌並按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進行防止泌尿系逆行感染
2.女性尿道外口較細經產婦和老年女性因會陰部肌肉鬆弛而尿道回縮使尿道外口位置變化初次操作者成因尿道外口辨認不清而誤將導尿管插入陰道因此操作者要仔細辨認尿道外口的位置導尿管一旦誤人陰道不準再將原導尿管從陰道拔出後隨即插入尿道以免污染尿道所以一定要更換導尿管後再重新插入
3.選擇光滑和粗細適宜的導尿管
4.插入導尿管時手法應輕柔穩准切勿粗暴避免損傷尿道粘膜
5.尿培養標本須及時送檢
6.插管時囑病人張口呼吸使腹肌和尿道括約肌鬆弛有助於插管
7.若尿液引流不暢可用手輕輕按壓病人膀胱區以助膀胱排空
8.導尿過程中囑病人勿移動肢體保持原有的體位以免污染無菌區
9.若膀胱高度膨脹而病人又極度衰弱的情況下第一次放尿不應超過1000ml因大量放尿膀胱壓力突然降低可導致腹腔內壓突然下降大量血液滯留於腹腔血管內致血壓下降引起虛脫另外因膀胱突然減壓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劇充血發生血尿
⑵ 女性導尿留置操作流程 操作步驟
1、攜物至床旁,核對並解釋。關閉門窗,屏風遮擋。
2、協助患者擺好體位,取仰卧屈膝位,脫去對側褲腿蓋在近側腿部,兩腿略外展,露出外陰部。將患者上身及對側下肢用被子蓋好。將看護墊鋪於患者臀下,打開導尿包,初步消毒,物品置於兩腿之間。治療碗放置近外陰處。
3、一手帶手套,將碘伏棉球放入消毒彎盤內,另一手持鑷子依次消毒陰阜、對側大陰唇、近側大陰唇,以戴手套的手持紗布分開大陰唇,消毒對側小陰唇、近側小陰唇,然後尿道口、肛門,消毒由外向內,自上而下。
4、將彎盤置於床尾作污物盤。
摘掉手套,將初步消毒物品按醫用垃圾分類處理。用消毒洗手液清洗雙手。
將導尿包置於患者兩腿之間,打開形成無菌區。
戴無菌手套,鋪洞巾。檢查水囊,將導尿管與尿袋連接備用。將碘伏棉球放於無菌盤內,用石蠟油紗布潤滑導尿管前端4~6cm。
5、左手拇指與食指分開並固定小陰唇,暴露尿道口,用碘伏棉球消毒。順序為:尿道口-對側小陰唇-近側小陰唇-然後再消毒尿道口,由內向外,自上而下,一個棉球限用一次,消毒方向不折返。
6、更換鑷子,夾住導尿管緩緩插入4~6cm,見尿後再插入7~10cm。給水囊注水10~15ml,向外輕拉導尿管,確保固定有效。
擦凈外陰部,妥善固定集尿袋
標識:尿管末端貼標識,註明置管時間
7、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整理床單位,按醫療垃圾分類處理用物,洗手、記錄、簽名。
⑶ 留置導尿的操作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留置導尿操作步驟是將導尿管插入適當深度(女性2-4cm,男性20-22cm),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1~2cm。然後固定導尿管,接上引流袋。筆者在操作中變更操作步驟(先連接引流袋),取得更好效果。
具體步驟如下:
①在鋪導尿盤時,將一次性引流袋及氣囊導尿管一起放入導尿盤內。
②在行導尿操作時,先將一次性引流袋與氣囊導尿管連接,再將導尿管插入尿道,見尿液後,再插入2~3cm。
③妥善固定。
優點:
①可以避免因為患者不配合而致尿液溢出污染床單。
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固定導尿管,防止滑出。
③有利於尿液的綜合處理,如肝炎、腫瘤等患者的尿液直接導入一次性引流袋內,便於集中處理,防止醫源性交叉感染的發生。
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尿道粘膜,若插入時有阻擋感可更換方向再插見有尿液流出時再插入2cm,勿過深或過淺,尤忌反復抽動尿管。
3.選擇導尿管的粗細要適宜,對小兒或疑有尿道狹窄者,尿管宜細。
4.對膀胱過度充盈者,排尿宜緩慢以免驟然減壓引起出血或暈厥。
5.測定殘餘尿時,囑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導尿。殘余尿量一般為5-10ml,如超過100ml,則應留置導尿。
6.留置導尿時,應經常檢查尿管固定情況,有否脫出,必要時以無茵葯液每日沖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換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應讓尿道鬆弛數小時,再重新插入。
醫學上,經由尿道插入導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導尿分為導管留置性導尿及間歇性導尿二種。前者導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體內,在病情許可時才拔掉或定期更換新管子。後者則每隔4-6小時導尿一次,在膀胱排空後即將導尿管拔出。
⑷ 導尿管使用方法
導尿管的使用方法主要是導尿,也就是用於人工建立膀胱和外界的直接通道,以利於小便的排出,主要用於手術麻醉時候,小便不能自行解出,或者是需要較長時間身體不動,或者是需要嚴格計算小便量,或者是尿路結石等導致的小便不能自行排出等。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和需要導尿病人說明操作目的和方法和不適表現,予以清潔外陰部,需要留置導尿的,最好剔除陰毛,消毒外陰,洗手戴無菌手套,鋪無菌巾單,打開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包,檢查導尿管的通暢情況和氣囊良好 ,用無菌石鈉油潤滑導尿管壁,另一止血鉗持導尿管對准尿道口累累插入尿道約4-6厘米(女性),見尿液流出,再插入1厘米左右,松開左手,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入無菌盤內。若需做尿培養,用無菌標本瓶接取,蓋好瓶蓋。如需要留置導尿,需要用注射器從導尿管注氣端,注入2-5毫升氣體或者是生理鹽水。充盈球囊防止導尿管脫出,並接好引流袋,開發開關,註明導尿操作時間等。
⑸ 導尿管怎樣插,操作程序
1、攜用物至床旁,向病員說明導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囑病員清洗外陰,不能起床者,護士協助洗凈。
3、操作者站在病員右側,病員取仰卧位,屈髖屈膝,雙腿略向外展,脫去對側褲腿,蓋在近側腿上,對側大腿用蓋被遮蓋,露出會陰。
4、將小橡膠單及治療巾墊於病人臀下,彎盤置於近會陰處,換葯碗與彎盤放於病員兩腿之間,用一無菌紗布「8」字形纏繞左手拇指、食指,右手持止血鉗夾0.1%新潔爾滅棉球擦洗外陰,
再以左手拇、食指分開大陰唇,擦洗小陰唇及尿道口,擦洗尿道口時,在尿道口輕輕旋轉向下擦洗,擦洗後取下左手指紗布置於換葯碗內,撤去換葯碗,彎盤置於床尾。
5、取下無菌導尿包置於病員兩腿之間,打開導尿包,倒0.1%新潔爾滅於裝干棉球小杯內戴無菌手套,鋪孔巾,使孔巾與導尿包包布形成一無菌區。
6、取一彎盤置於病員左側孔巾口旁,用石蠟油棉球潤滑導尿管前端後放於孔巾口旁的彎盤內,以左手分開並固定小陰唇,右手用止血鉗夾新潔爾滅棉球自上而下,由內向外分別消毒尿道口,每個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完畢將止血鉗丟於污彎盤內。
7、用另一止血鉗持導尿管對准尿道口累累插入尿道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再插入1厘米左右,松開左手,固定導尿管,將尿液引入無菌盤內。
8、導尿畢,拔出導尿管,脫去手套,放於彎盤內,撤下孔巾,擦洗外陰,協助病員穿褲。整理床鋪,清理用物,作好記錄後送驗標本。
(5)留置導尿什麼時候摘手套擴展閱讀:
導尿管使用的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尿道粘膜,若插入時有阻擋感可更換方向,再插見有尿液流出時再插入2cm,勿過深或過淺,尤忌反復抽動尿管。
3、選擇導尿管的粗細要適宜,對小兒或疑有尿道狹窄者,尿管宜細。
4、對膀胱過度充盈者,排尿宜緩慢以免驟然減壓引起出血或暈厥。
5、測定殘餘尿時,囑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導尿。殘餘尿量一般為5—10m,如超過100m1,則應留置導尿。
6、留置導尿時,應經常檢查尿管固定情況,有否脫出,必要時以無茵葯液每日沖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換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應讓尿道鬆弛數小時,再重新插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尿術
參考資料來源:個人圖書館-男女導尿管的使用步驟
⑹ 留置導尿怎麼取尿培養
留置導尿取尿培養的步驟是導尿前先消毒會陰區及尿道口,戴無菌手套插好尿管,放過尿管前端的尿液,留取中段尿液做細菌培養,這樣得到的尿液標本相對清潔、無菌,人為干擾性因素或外界污染性因素較少。對於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需要留取尿培養,不可從引流袋內直接接取尿液留取尿培養,需要將引流管與引流袋的接頭處拔出,用鹽水沖洗尿管以後放開前段的尿液,留取中段尿液做細菌培養。如留置導尿超過一周以上,需要留取尿培養標本時,則建議在無菌狀態下更換尿管,在更換的新尿管內留取中段尿液做細菌培養。
⑺ 留置導尿法有哪些步驟
留置導尿術,除導尿用物以外,還要備有無菌玻璃接管,橡膠引流管(長約65厘米),貯尿瓶,治療碗,生理鹽水200~300毫升,沖洗器、別針,膠布和細線繩(男性用)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剃除陰毛,以便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②按常規導尿法進行導尿,待尿液流盡以後,用沖洗器吸生理鹽水60~80毫升,自導管注入膀胱,如回收順利,液量與注入量基本相等時,則提示導尿管在膀胱的位置適宜,即可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③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方法在男性為導尿管採取蝶形膠布固定在陰莖兩側,再以膠布輕繞固定,其遠端折疊部用線繩將其與導尿管結扎。女性導尿管固定可採用線繩結扎導管,遠端用膠布固定法或用膠布三向交叉固定法。
④導尿管固定後,用玻璃接管連接導尿管和引流管,其遠端放入貯尿瓶內,懸掛於床旁。
⑤用別針將引流管固定於床單上,但須保持一定長度,防止病人翻身時,將引流管從貯尿瓶中拉出。
⑥若為間歇性排尿者,定時開放導尿管。
⑻ 導尿術的具體操作方法是怎樣的
患有泌尿系統疾病的人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發生排尿困難,嚴重時則完全排不出尿來,病人十分痛苦。發生排尿困難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經葯物、針炙治療效果不佳者應及時施用導尿術。
導尿術是在無菌操作的情況下,利用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進行導尿,要由醫護人員來操作。
導尿在臨床應用中分兩種,一是不留置導尿;二是留置導尿。採用哪一種要根據導尿目的來確定。不留置導尿法常用於臨時治療或採集尿液標本,導尿後即將導尿管拔出。留置導尿法常用於持續性引流尿液或觀察腎功能情況,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需加以固定。
導尿具體施術方法,由於男女生理特點不同,操作方法也有所區別:
(1)留置導尿法:留置導尿術,除導尿用物以外,還要備有無菌玻璃接管,橡膠引流管(長約65厘米),貯尿瓶,治療碗,生理鹽水200~300毫升,沖洗器、別針,膠布和細線繩(男性用)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剃除陰毛,以便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②按常規導尿法進行導尿,待尿液流盡以後,用沖洗器吸生理鹽水60~80毫升,自導管注入膀胱,如回收順利,液量與注入量基本相等時,則提示導尿管在膀胱的位置適宜,即可用膠布固定導尿管。
③留置導尿管的固定方法在男性為導尿管採取蝶形膠布固定在陰莖兩側,再以膠布輕繞固定,其遠端折疊部用線繩將其與導尿管結扎。女性導尿管固定可採用線繩結扎導管,遠端用膠布固定法或用膠布三向交叉固定法。
④導尿管固定後,用玻璃接管連接導尿管和引流管,其遠端放入貯尿瓶內,懸掛於床旁。
⑤用別針將引流管固定於床單上,但須保持一定長度,防止病人翻身時,將引流管從貯尿瓶中拉出。
⑥若為間歇性排尿者,定時開放導尿管。
(2)不留置導尿術:導尿前應准備無菌導尿包一套(粗細導尿管各1條、彎盤、鑷子2把、孔巾、紗布2塊、棉球少許)、橡皮布和治療巾各一塊、消毒劑(0.1%新潔爾滅或紅汞)、無菌滑潤劑、便盆等物品。
術前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顧慮,取得配合。囑病人用肥皂水洗凈外陰,如病人不能自理可由護士協助,護士要向病人了解有無尿道外傷史和導尿史。
①男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術者站在病人的右側,病人仰卧,將褲子脫至兩膝上1/3處,上半身蓋好,避免不必要暴露,兩腿放平略分開,橡皮布及治療巾鋪在臀下。
消毒外陰。左手持紗布托住陰莖,並將包皮後推,露出龜頭,右手持鑷子夾新潔爾滅棉球,自尿道口向外以旋轉的動作擦拭龜頭、冠狀溝、陰莖、陰阜、陰囊部皮膚2~3遍。
戴好無菌手套,鋪好孔巾,以左手拇、中指和無名指自冠狀溝下方將陰莖提起,與腹部成60°角,用食指分開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鉗或鑷子夾住已滑潤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在左手指的輔助下,自尿道口輕輕插入約18~20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繼續插入2厘米即可。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安置病人休息。
②女性病人導尿的具體操作方法:作好導尿前的准備。
術者站在病人右側,將被疊至床尾,脫下右褲腿,蓋在左腿上,右腿可蓋塊小毛毯,然後將橡皮布和治療巾墊在臀下。
病人屈膝仰卧,充分暴露外陰,彎盤放在兩腿之間。
消毒外陰部,用鑷子持新潔爾滅棉球,按順序從尿道口、小陰唇、大陰唇,從上至下各用一棉球擦洗。
戴好無菌手套,鋪孔巾,將換葯碗放在孔巾口的下方,打開紗布疊成長條,8字形纏在左手拇、食指上,然後分開大、小陰唇,固定不動。右手持鑷子夾紅汞棉球,自上而下擦尿道口兩側,然後再換一紅汞棉球擦洗兩遍。完畢後,撤掉彎盤。右手持鑷子夾住用油棉球潤滑過的導尿管頭端5厘米處(尾端放入接尿瓶內)對准尿道口,緩慢地插入約4~6厘米,見尿液流出後,再插入少許,以避免因病人緊張摒氣使導尿管脫出。
導尿完畢後,拔出導尿管,然後用紗布擦凈外陰部,協助病人穿好衣服,讓病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