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騎摩托下雨天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電車手套怎麼綁 2025-08-05 15:13:53
好孩子童裝系列怎麼樣 2025-08-05 15:12:28
婚宴媽媽旗袍要什麼顏色 2025-08-05 15:05:15

騎摩托下雨天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0-17 08:58:20

㈠ 最近准備騎摩托車旅行,有什麼需要准備的

摩托備件

1、摩托工具包(史單力套件,火花塞板子,備用火花塞、小螺母或卡扣)

2、鏈條油(可以用換下的R4或粘油代替、備用R4機油3桶、路上買加油桶(塑料桶)

3、雨衣(不要買太便宜的,注意雨褲褲襠的位置要膠合的那種,線合的准漏雨,好的雨衣有的帶鞋套雨天特別實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保暖、大車鎖、防盜器、拖車繩、摩托車和大鎖備用鑰匙

4、內胎防扎充氣桶、備用內胎,自補液先打在前後胎各一桶。

服裝用品
1、騎行:旅行服裝(防小雨材料,半身裝,跑長途腰比較關鍵,帶護肩、護肘、護背)、旅行褲(防小雨,帶護膝,褲腿稍長點,騎行時不露腳脖子)其他護具自選。

2、頭盔最好選用旅行盔或越野全盔(比較貴)、護臉(最好用塊方巾)

3、沖鋒衣褲或速乾衣一套平時穿(要求輕便)

4、保暖:旅行服裝的內夾襖,薄毛褲,保暖護膝或把套。

5、內衣穿一套,帶1套,戶外襪子帶4雙。(不夠了這些東西路上隨便可以買到)

6、自選項:墨鏡(防紫外線)、求生哨

8、摩托旅行鞋(注意保護強度、透氣)、防水登山鞋(稍厚點的冷天也可以穿)、運動涼鞋(可代拖鞋)

9、自選項:帽子(照相的時候用)

10、越野手套2副(平時帶、雨天都可以),備用厚手套(下雪時用)

11、照明:摩托備用燈泡,前大燈後尾燈各1個、7A電池X節、5A電池X節,手電筒(推薦用戶外專用照明頭燈,燈光持久晚上修車可以戴在頭上,平時放在腰包里)、 防風ZOP打火機(沒有火機可以用棉花放汽油,高壓電可以取火)

12、水杯、架,戶外店或自行車用品都有。裝在車把左右。

13、摩托後背包,便宜的登山包就行。(70L左右,防潮密封用密封塑料袋把衣服裝密封)

照相器材
1、 照相器材:專業攝影的要多買些密封塑料袋,戶外用品有防水袋裝膠片比較適合。身上背的小數碼帶子吊到腋下,防止萬一摔跤傷到身體。數碼卡多帶幾個或推薦選用數碼伴侶(可以直接把卡拷貝到伴侶內),攝像器材過多要帶個小插排,路上旅店插排只有1個而且多是兩孔的。

2 三腳架(要求輕便,摩托車把可以加裝)、腰包(裝鑰匙、零用錢、裝水、手紙)

野營用品
1、 睡袋(一般的就可以)、帳篷(自己就買單人的)、防潮墊(單人的稍厚些帶亮膜的)、枕頭(用背包充當)野營用品,對於長途出行比較適合,車壞了、或沒地方住、想感受一下野外氣氛,起著重要的作用。

通訊設備

1、 手機(推薦NOKIA5140 放水防震防塵 三防手機)可以買手機車載沖,改裝在摩托車上,可以防止途中沖不到電。

2、 自選項:對講機(經常要充電比較麻煩)長途旅行幾個人走幾天就自然有默契了、GPS(除非你走新藏或進無人區和草原)國內現在60CS和子午線的比較好。

其他用品

1、 洗漱包(洗手液,毛巾,牙刷,牙膏,手紙,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防蚊蟲葯品)。戶外用品有賣專業的洗漱包。

2、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騎行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3、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拽車繩)固定背包方法:把用的少的東西放在大包里綁2個綁帶,接著放比較常用的東西(例如雨具、工具包、攝像器材、地圖)在用綁帶固定,最外面罩上背包雨罩,在用綁帶綁牢。

4、地圖(地圖可以放在車把包里)、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指南針、瑞士軍刀)。注意多帶垃圾袋,下雨的時候可以套在鞋外邊,鞋要是濕透了可以直接套在腳上在穿濕鞋。在帶卷透明膠帶,可以臨時固定各種東西。

5、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6、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用防水袋裝好,備用鑰匙要貼身帶。)

7、 日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帳,有願意蓋郵戳的比較合適)

8、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用防水袋包好)

9、 葯盒:在進入高原前兩天開始至進入高原後三天內,預防性地口服一些葯物可減輕高原反應症狀:
乙醯唑胺、紅景天、地塞米松、優洛芬、(之前葯品為進入高原前使用的)高滲葡萄糖、甘露醇、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色素C、止瀉葯、感冒葯、消炎葯、典酒,液體葡萄糖、體溫計、風油精、清涼油、胃葯(雷尼替丁或西米替丁或奧美拉唑)、創可貼、氧氣包、阿斯匹林、速效救心丸、綳帶牛黃解毒片、黃蓮素、牙周寧、息斯敏、乘暈寧;抗高原反應葯:諾迪康膠囊外用葯:雲南白葯、萬花油、傷濕止痛膏、眼葯水、葯棉、紗布、白膠布;
維生素類:金施爾康、善存片、其他維生素片、速凝血。

10、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口香糖、檳榔、紅牛、水果糖、蜂蜜、西洋參、蛋白棒

11、女性夜用衛生巾(必要時做鞋墊用)、保鮮膜(用於袖口和褲管防雨),安全套(可作防水袋,一定要是無油性避孕套)、保鮮盒(防水盒)、氧氣包2個、電吹風、防曬霜、成人紙內褲、唇膏、保溫真空杯、甘油或肥皂(防霧)

㈡ 騎摩托車有哪些必備的防護用品

理論上講,除了頭盔,衣服褲子靴子都不是必備的,你夠牛穿拖鞋短褲背心出去飈也不犯法。不過這種亡命之徒國外稱之為「squid」(烏賊),意思是除了頭是硬的(因為帶了頭盔)其他都是軟的,一旦出事死傷基本都很慘。

㈢ 摩托車騎士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手套,可不要小看手套的重要性

質地或堅硬或柔軟的保護設施能夠在撞擊下保護你的指關節。像這樣的「防護長手套」可以與外套對接,從而保護手腕在密封狀況下不受強風的侵擾。在選擇手套時要按照挑選頭盔的標准去做。必須要舒適合體,同時,還要考慮摩托車的類型。

在騎行時,手在這一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支撐作用,因此,或許應該選擇採用前彎型的手套,以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但在更加休閑的騎行方式時,則需要一雙具有全方位保護的手套來應對某些突發狀況。

(3)騎摩托下雨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同樣也要檢查手套的防風性能。這是為了在冬天方便使用。這樣的性能要求更厚實的內襯和更長的袖子,如果是夏天專用的手套的話,則需要比較堅硬的材質和良好的通風性能。

通常在挑選手套時,除了在店內試戴,更應該戴上手套握緊摩托車把來感受。一旦找到適合的手套,鑒於它們是悉心找尋到的,應該能夠用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大多數人對於想要什麼樣的手套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建議大家盡可能地多試幾雙,這跟試鞋子有些類似。一個廠商生產的「大號」在其他品牌那裡可能只是「中號」,因此在做出最後決定之前需要多看多嘗試。

㈣ 冬天騎摩托帶什麼手套更好一些

1、冬天騎摩托戴的手套最好是皮手套,因為皮面風吹不透,裡面可以是羽絨的手套,這種手套即抗風又保溫。

2、手套袖子長度到肘部為好,也不要太厚了,不然開車不方便。

3、10度~O度要帶全指手套。0度以下戴滑雪手套和皮手套。

(4)騎摩托下雨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摩托車冬季騎行注意事項:

一、要事先關注天氣,惡劣天氣最好不要騎摩托車。在出行前,你一定要去關注一下本地的天氣狀況,做好與之相應的出行准備。若果天氣狀況很惡劣,那就最好還是採取別的交通方式。

二、行駛中注意控制車速。在騎摩托車的過程中,車速務必是要認真控制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車速更不要太高,建議控制在40-50邁就差不多了。

三、注重摩托車在冬季的保養工作。冬季氣溫偏低,空氣乾燥,摩托車要更加註重保養。最好添加防·凍機油。要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合適和磨損程度、檢查剎車是否有效。

四、注意保暖:

1、騎行服。

不建議穿太厚或太大的外套,褲子,這樣會增加風阻,造成不必要的熱損耗。

可以選擇貼身穿一件抓絨的春秋季長袖服,外面套一件比較透氣的秋衫,前面是防風材料,後面透氣性好的那種,下邊選擇一條專業的冬季騎行褲,前擋風後透氣,穿著非常舒服,到了深冬最冷的時候可以在騎行褲裡面套一條抓絨的騎行長褲(春秋騎行褲)。

2、騎行手套。

這也是騎行中關鍵的裝備,在騎行中由於天氣寒冷,身體中最容易被凍透的三個部位:耳朵、手、腳。經常騎車的都深有體會,所以在冬季選擇一副適合的騎行手套很關鍵。如全指手套感覺冷,可以帶一副薄的白手套在內,然後外部帶上全指手套。這樣會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3、注意對頭部的保暖。

人體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大腦支配,如果頭部太冷會影響思考速度,進而影響你對危機情況的處置速度與方法,建議在騎行帽下帶一個騎行頭巾或者加一頂薄的帽子。

4、冬季騎行活動著裝原則:

貼身層:具有排汗功能的內衣,coolmax面料或其他具有排汗功能性面料的衣服。(排汗,其實就是將體內熱氣排出,防止形成汗水。)

中間層:保暖層。

外層:防風面料的風衣或沖鋒衣。

手套:10度~0度要帶全指手套。0度下戴滑雪手套和皮手套。

頭部保暖:帶抓絨帽,裹圍巾,後再戴安全帽(安全帽一定要戴)。

膝蓋保暖:長厚騎行褲,或短騎行褲+羊毛褲+運動褲+護膝。

㈤ 騎摩托用的防雨手套叫什麼

不好找,都打著防水的旗號,經檢測沒有一件是真正防水的!不能防水,摩托車騎快了,肯定也就不能防風,到時候手都凍僵了,談不上保暖了!

㈥ 下雨天戴頭盔看不清路怎麼辦

可以在鏡片上用肥皂塗一層之後,再用水清理一下,這樣下雨天水濺在眼鏡片上就不會看不清了。不過建議停車休息,等雨停再開車,這樣是保證安全的方法。或者把鏡片掀開,並且把車速放慢。

在雨天騎行時,頭盔鏡片很容易產生霧氣,不僅甩去鏡片外邊的雨水,還要操心鏡片裡面的霧氣,建議大家在雨天騎行時,頭盔一定要留個縫,或者隨身行李中備上鏡片防霧貼。

(6)騎摩托下雨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下雨天騎摩托注意事項

一、穿合適的裝備

騎行前,一定要提前熟知天氣情況,雨衣要備上,如果在路上遇到下雨,哪怕是毛毛雨,也會讓你渾身濕透,瑟瑟發抖,這時,別說去玩了,身體冷的就能要命。

並且,身體如果長時間處於低溫狀態下的話,還會影響注意力,讓你的反應變慢,這時候一旦發生突發狀況,你的反應很難像平時那樣快。

所以建議大家,分體式雨衣一定要備上,不要迷信騎行服的防雨功能,那隻是暫時性的,如果跑長途的話,騎行服的那點防雨功能根本不堪一擊!騎行手套裡面最好再戴一副平時刷鍋洗衣服的橡膠手套,最起碼保證手是乾爽的!

鞋子的話,如果有一雙水鞋那是極好的!如果穿鞋套的話,頻繁的換檔很快就能將鞋套磨個洞,所以說,水鞋是長途必備的神器之一。

二、保持平穩的駕駛風格

與平時不同,下雨天路面的牽引力不足,如果速度快的情況下剎車的話,很容易發生側滑的現象。如果你平時的駕駛風格比較激進的話,那麼下雨天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平順」的風格,不能急剎車、不能壓彎、也不能急加速、也不能急速加減擋。

三、注意路面

雨天對路面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大家在騎行的時候,一定要避開平時比較油污的道路(比如炸串一條街之類的)或者是正在修路的路段,如果必須通過的話,那還是要小心一些,盡量讓身體保持直立,雙腳隨時做好支地的准備。

雨天騎行時,一定要注意井蓋、斑馬線等物,這些東西遇水之後會非常滑。

所以說,大家在雨天騎行時,一定要避開積水路面,選擇較高的路面行駛,速度一定要慢下來,剎不住是一方面,如果濺路人一身水就是我們的不對了!

㈦ 女士們開電動車或摩托車一般戴什麼手套

用皮手套最好,不透風保暖,用線織或其他材質的,既透風還容易掛壞,也很容易臟。
我之前買的線手套和絨布手套都不戴了,一兩天就臟了還掛的都是毛毛,開快了還透風,後來我戴皮的就很好,手也不冷。

㈧ 摩托車用什麼手套最好

摩托車手套選擇

1,合手
一雙好的摩托車手套應該像你的第二層皮膚一樣貼身,他們必須緊貼皮膚,同時又不能緊到阻止血液的流動。手套必須完全包裹住手指,除此之外沒有多餘的空隙。如果手套裁剪不夠貼合,很能會在脫手套和長時間穿戴的過程中造成不適,甚至會磨破皮膚。
長手套(手套下半部分延伸到手腕之上)是最好的手套樣式。因為這種樣式不僅能夠保護手部,也能給脆弱的手腕提供額外的保護。即便不選擇這種長手套,手套也必須包裹住所有的指頭。露指手套,是一種幾乎沒有任何保護作用的時尚裝飾品。鱷魚強烈不建議真正騎車的人佩戴這種手套。最後,手套的穿戴必須牢固在手上。當摔車的時候,你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是:手光著。手套不知道飛哪裡去了。

2,耐磨性
耐磨性是另一額關鍵點。摔車時,手和地面的摩擦強度幾乎和直接把手放在砂輪打磨機上打磨是一樣的。母牛皮是標準的,也是長久以來一直被使用的增加耐磨性和保護性的手套材料。有些高性能的手套會使用羊皮來提供額外的支撐性和舒適性,或者使用袋鼠皮(袋鼠皮的撕裂抗性達到普通牛皮的10倍以上,重量也相對較輕)。

3,護墊
護墊有多種作用:摔車時可以吸收沖擊力,尤其是手背部分,手指和手掌受到的沖擊力;提供一部分騎乘的舒適性;減震作用,防止在長途騎行的時手被車震到麻木。

4,柔軟性
你需要一雙具有良好支撐性的手套,但你同時也需要手套夠柔軟和輕薄。這樣在不斷的進行擰油門,捏剎車和捏離合的動作的時候,不至於需要費太多的力氣來移動過重的手套。同時,過於僵硬的手套會在長時間騎行之後另手部疲勞,增加誤操作發生的可能性。

5,一雙好手套伴終生
和其他的皮質品一樣,手套也是一雙需要長時間穿戴來取得最佳舒適性的裝備。當剛剛買來一雙新手套的時候,你會覺得手套很僵硬,帶上的感覺很奇怪,好像手都不會正常動作了一樣。但隨著你穿著手套時間的增加,手套的皮質就會慢慢的變得柔軟,並且慢慢拓展到符合你的手型。

當你完全適應之後,手套就像是你的第二層皮膚一樣方便舒適。小編的建議是,買一副優質的手套,然後長時間的穿戴,只要手套在摔車過程中不受到嚴重的損害,帶上個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如果你夠念舊的話,是完全不成問題的。而且你會發現,帶一雙手套的時間越長,你越離不開這雙手套。


㈨ 下雨天騎行有哪些要注意的

下雨天騎行有哪些要注意的

下雨天騎行有哪些要注意的,隨著盛夏的來臨,電閃雷鳴也接蹱而至。近期,我國大部地區多短時強降雨、雷暴等強對流天氣,雷擊災害事件增多。那麼下雨天騎行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下雨天騎行有哪些要注意的1

下雨天騎行應該注意哪些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戶外雨中騎車的感覺,但學習習慣雨天騎車的不適,試著發揮自己正常的騎乘表現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參加比賽的人來說,能在下雨時過彎無礙能增加自信;而對於一般的戶外騎行愛好者來說,習慣雨中騎車也能避免突然下大雨時造成慌亂。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雨天騎行注意事項。

1.適當的穿著。

沒有什麼比下雨時沒有穿著適當的衣物更糟了。陰天騎車時,雨衣雨鞋自然是必帶的,低溫時更是如此。秋、冬季騎車時,可穿著穿脫容易的保暖衣物。胸膛的保暖,在抵擋下坡的冷風時是很重要的。

2.雨天騎完車後,記得將剎車皮清潔干凈。

雨天騎車時,路上的碎石會更容易黏在煞車皮以及輪框上,你可能還會發現輪框還會被小石子刮傷,並造成煞車皮的磨損。

3.過彎時小心。

非常重要!下雨時,濕滑的路面以及碎石會使得車胎打滑,讓過彎更為危險。因此,煞車的時機必須提早,另外也必須注意其它車手的動向。過彎時,上半身更為挺直,時速也放慢一點。

4.上坡時避免抽車。

如果坡段相當陡 (坡度 10%+),請小心不要抽車,避免後輪打滑,因為潮濕路面將使得後輪摩擦力變弱。盡可能地維持坐姿,讓後輪承受更多重量。小心路面上金屬以及被磨得比較平滑的部份,另外還有落葉。

5.了解路況。

聽起來簡單,但有時候我們總會忘記最簡單的事情。小心路上的油漬 (你會看見有七彩反光)——同時避開混濁的水池,水底下可能會有石頭或是大坑洞。

6.裝擋泥板。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不好看,不過至少你不會被雨水噴得全身都是,後面的人也不會被噴得滿臉泥。

下雨天騎行有哪些要注意的2

下雨天騎行應該注意哪些

1、如果天氣不穩定的時候要出門騎行,事前要仔細的檢查好是否帶好了雨天騎行的裝備。首先,最好有個顏色鮮艷的'雨衣,這樣既可以防雨,又可以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別人也容易注意到自己,增加騎行安全。至於騎行手套,最好是防滑的。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在車頭上裝個手電筒,這樣在雨中可以看清路線(但是打雷閃電的情況下就不要用了)。還有就是要准備好雨靴,防水眼鏡,防水背包,塑料雨衣,自行車燈,有帽檐的頭盔等。

2、選擇使用表面有較粗花紋溝槽的自行車胎,因為表面的花紋溝槽是為排去雨水、泥巴、石頭等設計的。輪胎表面的花紋溝槽越寬闊,摩擦力越強,代表越野能力越強悍。(公路車尤其要注意路況)

3、騎車途中遇雨,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埋頭猛騎。因為在雷雨天氣中,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要趕緊找個安全的地方躲雨,切忌在大樹底下避雨,以免遭受雷擊。也不宜在位置比較高的地方或者沒有接地的鐵皮房內避雨,以防雷擊。

4、下雨天輪胎的抓地能就會有所下降,所以騎行過程中要注意減速慢行,尤其是下坡路段或者拐彎路段。

5、雨天騎行時剎車的反應也會減弱,最好提前減速但不要急剎。因為這樣會使車輪打滑、失去平衡。

6、雨天道路泥濘濕滑,騎車要更加集中精力,隨時准備應付突發情況,騎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氣時慢些,遇見情況提早下車。

7、雨天路滑,小心避開容易造成打滑摔倒的地方。例如泥坑,下坡,拐彎等地方。還有留意路邊的水坑。

㈩ 摩托車騎士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手套,可不要小看手套的重要性

質地或堅硬或柔軟的保護設施能夠在撞擊下保護你的指關節。像這樣的「防護長手套」可以與外套對接,從而保護手腕在密封狀況下不受強風的侵擾。在選擇手套時要按照挑選頭盔的標准去做。必須要舒適合體,同時,還要考慮摩托車的類型。

在騎行時,手在這一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支撐作用,因此,或許應該選擇採用前彎型的手套,以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但在更加休閑的騎行方式時,則需要一雙具有全方位保護的手套來應對某些突發狀況。

(10)騎摩托下雨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同樣也要檢查手套的防風性能。這是為了在冬天方便使用。這樣的性能要求更厚實的內襯和更長的袖子,如果是夏天專用的手套的話,則需要比較堅硬的材質和良好的通風性能。

通常在挑選手套時,除了在店內試戴,更應該戴上手套握緊摩托車把來感受。一旦找到適合的手套,鑒於它們是悉心找尋到的,應該能夠用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大多數人對於想要什麼樣的手套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建議大家盡可能地多試幾雙,這跟試鞋子有些類似。一個廠商生產的「大號」在其他品牌那裡可能只是「中號」,因此在做出最後決定之前需要多看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