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手套穿刺後怎麼處理
擴展閱讀
怎麼判斷皮衣需要上油了 2025-08-05 17:17:52
棕色皮衣怎麼樣清理 2025-08-05 17:16:52
逍客皮帶質量怎麼樣 2025-08-05 17:16:06

手套穿刺後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10-16 14:24:23

1. 醫生手術過程中手套破了應如何處理是更換手套還是重新洗手後更換手

一半把原來的脫掉,用碘伏消毒之後,再換新的手套

2. 實驗室用過的手套怎麼處理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

3. 手套損毀的處理流程

是什麼材質的手套呢?不同材質的手套燒著燙破手會有不同的後果,例如丁腈手套恐怕是實驗室用得最多的手套了,它可以保護我們可愛的雙手。但實際上,很多有害物質也是這種手套招架不住的——比如,發煙硝酸。丁腈橡膠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聚合而成,高分子鏈中含有較多的碳碳雙鍵結構,這種結構不耐強氧化劑。發煙硝酸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可以劇烈地和丁腈手套反應,很可能源於對碳碳雙鍵結構的迅速氧化。結果就是反應大量放熱,直至燃燒。有文獻報道過結構與丁腈橡膠相近的丁苯橡膠,在被硝酸氧化後,碳碳雙鍵會斷裂形成醛、酸等產物。丁腈手套對於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毒溶劑也是不耐受的,溶劑會輕而易舉的透過手套,所以不能指望用這種手套防禦它們。另外,帶著丁腈手套操作發煙硝酸,如果不慎接觸,反而可能因為丁腈手套的劇烈反應而受到更大的傷害。因此,如果只有丁腈手套,操作發煙硝酸時不如不戴。

4. 一次性醫用手套用完後怎樣處理

可分解的就分解了,不可分解的回收重來唄。。

5. 工作人員發生標本污染針穿刺等是應做哪些應急處理

處理方法:
標本污染:1、在採集標本時,做好各項防護工作,帶好手套、帽子和口罩等,實驗結束摘除手套、口罩和帽子,放在指定地點,用肥皂和消毒液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2、皮膚意外接觸到血液、體液或其他標本時,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若皮膚有破損及傷口,應及時到急診室就診,請專科醫生診治。3、皮膚針刺傷或切割傷,立刻擠出血,直到擠不出為止,然後再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如有必要請專科醫生做相關檢查,若有感染,對症治療。4、若標本不慎灑出,沾污衣物或試驗檯面,應及時清洗和消毒。棉質工作服、衣物有明顯污染時,可隨時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 min,然後沖洗干凈。實驗檯面被明顯污染時,用1000-2000 mg/L 有效氯溶液撒於污染表面,並使消毒液浸過污染表面,保持30-60 min,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後浸於上述消毒液內1h。針穿刺:1、醫務人員刺傷後,應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液立即沖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並在傷口旁端以離心方向輕輕擠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禁止傷口的局部擠壓,再用2~3%碘酊、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包紮傷口,必要時去外科進行傷口處理。2、被乙肝、丙肝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後,應在24h內抽血查乙肝、丙肝抗體。同時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按 1個月、3個月、6個月接種乙肝疫苗。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時,據傷情實施預防用葯方案。3、乙肝、丙肝隨訪6個月,梅毒隨訪3個月,被HIV陽性患者體液、血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時,在24h 內抽血查 HIV抗體,並報告感控科進行登記,追訪。
應急處理是保衛人員的基本技能,在發生突發情況時,保衛人員有責任進行應急處理。保安員在站崗或巡邏時,經常會碰到一些可疑情況,對可疑情況要根據其嚴重程度採取相應的措施。

6. 在穿刺過程中,護士懷疑手套被污染,正確的處理方法

豪無疑問,更換手套

7. 穿刺過程中手套被污染怎麼處理

一般是馬上換一個吧 當然專業的護士應該佩戴專業的醫用手套,嚴格消毒,所以馬上更換一個能減少感染

8. 使用穿刺術時怎麼操作

‍‍

通常取彎腰側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為主)椎間隙穿刺。局部常規消毒及麻醉後,戴橡皮手套,用20號穿刺針(小兒用21-22號)沿棘突方向緩慢刺入,進針過程中針尖遇到骨質,行腰椎穿刺術時,應將針退至皮下待糾正角度後再進行穿刺。成人進針約4-150px(小兒約3-100px)時,即可穿破硬脊膜而達蛛膜網下腔,抽出針芯流出腦脊液,測壓和緩慢放液後(不超過2-3ml),再放入針芯拔出穿刺針。穿刺點稍加壓止血,敷以消毒紗布並用膠布固定。術後平卧4-6小時。若初壓超過2.94kPa(300mm水柱)時則不宜放液,僅取測壓管內的腦脊液送細胞計數及蛋白定量即可。囑患者側卧於硬板床上,背部與床面垂直,頭向前胸部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千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抱住患者頭部,另手挽住雙下肢胴窩處並用力抱緊,使脊柱晝量後凸以增寬椎間隙,便於進針。確定穿刺點,以骼後上棘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會處為穿刺點,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間隙,有時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進行。常規消毒皮膚後戴無菌手套與蓋洞貼,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逐層作局部浸潤麻醉。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緩慢刺入,成人進針深度約為4-150px,兒童則為2-100px。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腦疝),即可見腦脊液流出。

‍‍

9. 使用穿刺術時怎麼操作

‍‍

消毒、鋪巾,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內向外進行皮膚消毒,消毒范圍直徑約375px,待碘伏晾乾後,再重復消毒一次。解開腹穿包包紮帶,戴無菌手套,打開腹穿包(助手),鋪無菌孔巾,並用無菌敷料覆蓋孔巾有孔部位。術前檢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齊全:8或9號帶有乳膠管的腹腔穿刺針、小鑷子、止血鉗、輸液夾子、紗布、孔巾。B局部麻醉a術者核對麻葯名稱及葯物濃度,助手撕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裝,術者取出無菌注射器,助手掰開麻葯安瓿,術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葯2ml,自皮膚至腹膜壁層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膚局部應有皮丘,注葯前應回抽,觀察無血液、腹水後,方可推注麻醉葯。C穿刺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右手持針經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示針尖已穿過腹膜壁層,助手戴手套後,用消毒血管鉗協助固定針頭,術者抽取腹水,並留樣送檢 。診斷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適當針頭進行。大量放液時,可用8號或9號針頭,並於針座接一橡皮管,以輸液夾子調整速度,將腹水引入容器中記量並送化驗檢查。

D術後處理a抽液完畢,拔出穿刺針,穿刺點用碘伏消毒後,覆蓋無菌紗布,稍用力壓迫穿刺部位數分鍾,用膠布固定,測量腹圍、脈搏、血壓、撿查腹部體征。如無異常情況,送病人回病房.囑患者卧床休息。觀察術後反應。b書寫穿刺記錄。E進針技術與失誤防範a對診斷性穿刺及腹膜腔內葯物注射,選好穿刺點後,穿刺針垂直刺入即可。但對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針自穿刺點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後再使穿刺針與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點滑出。b 一定做要准確,左下腹穿刺點不可偏內,避開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過於偏外,以免傷及旋髂深血管。c 進針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狀結腸、空腸和回腸,術前囑病人排尿,以防損傷膀胱。進針深度視病人具體情況而定。d 放腹水速度不宜過快,量不宜過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過3000m1(但有腹水濃縮回輸設備者不限此量),並在2小時以上的時間內緩慢放出,放液中逐漸緊縮已置於腹部的多頭腹帶。e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脈搏及血壓變化,必要時停止放液並及時處理。f術後卧床休息24小時,以免引起穿刺傷口腹水外滲。

‍‍

10. 生物實驗室的一次性手套該如何處理

生物實驗室的一次性手套用完後捆好再棄於普通的垃圾箱內。

只要正確地選擇和使用一次性丁腈一次性丁腈手套,就可以減少實驗室人員每日交叉感染的危險性。

許多相關的因素都應該被引起注意,一旦選擇了適當防護功能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就應該妥善保存,小心使用,生物實驗室感染率的增加不僅與一次性丁腈手套防護屏障的破壞有關,還與存在粉塵、化學葯品、交叉接觸污染和錯誤的處理一次性丁腈手套有關,正確的選擇和使用一次性丁腈手套可以減少染率。


按材質分

按材質一般分為塑料一次性手套、乳膠一次性手套、丁腈一次性手套。

其中塑料薄膜手套一般在非專業場合使用,優點是價格便宜,但是由於塑料一次性手套沒有彈性,耐用性和適合性比較差。

乳膠手套,通常在專業場合使用,比如手術室、實驗室等對衛生條件要求較高的場所,優點是有一定的彈性,並且比較耐用,但是不耐動物油脂腐蝕,接觸動物油脂容易被腐蝕,更重要的是根據統計有2%-17%的人會對乳膠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

丁腈手套,除了擁有乳膠手套的特性,並且針對乳膠手套的缺點有所改進,首先能夠耐受動物油脂類的腐蝕,並且不會產生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