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嗎
這些「個人防疫物品」
絕對不可以帶上飛機
75 度醫用酒精
(來自微博@鮮花村夜市的三十)
專家表示 75 度酒精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大家都把它作為「居家旅行必備」去哪都要擦一擦。
但按照民航局的相關規定,嚴禁旅客攜帶易燃物品登上航空器,75 度醫用酒精屬於易燃物,無論是出於消毒還是何種用途,都嚴禁攜帶。
酒精消毒濕巾
( 來自微博@萬家泡)
那有的小夥伴會說「酒精消毒濕巾總可以了吧?」
濕巾是否能帶上飛機是根據其中所含酒精液體的濃度和所含液體的量來進行判斷。如果你攜帶的濕巾內含 75 度酒精,屬於易燃物,正常情況下是不可以帶上飛機的。
84消毒液
市場上銷售的 84 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鈉為主的高效消毒劑,有效氯濃度為 5%、10%,屬於航空運輸的危險品,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小橫提醒:含氯消毒液(如:84 消毒液)不能和潔廁靈合用,否則會產生氯氣造成呼吸道損傷。
雙氧水消毒液或過氧乙酸消毒液
這兩種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超過安全濃度,一旦攜帶上航空器,對飛機飛行和機上人員的安全都會造成威脅,所以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含高錳酸鉀或含氯消毒片
(來自微博@LOU琳-LIN)
雖然產品為固體,類似葯片,但是由於所含成分屬於航空運輸危險品,所以旅客不能將其帶上飛機。
漂白粉
漂白粉是氫氧化鈣、氯化鈣、次氯酸鈣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有效氯含量為 30 % - 38 %,旅客不能托運,也不能隨身攜帶。
這些「個人防疫物品」
不可隨身攜帶但可托運
免洗洗手液
(來自微博@本本醬呀)
市面上大多數免洗洗手液均含有高濃度酒精,以達到消毒的作用,一般濃度在 60%-80% 之間。如果酒精濃度小於 70%,不能隨身攜帶登機,可以托運,托運時應放置在零售包裝內且每瓶不超過 500 mL。
水銀體溫計
疫情當下,很多小夥伴十分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想隨身攜帶體溫計。
但是水銀體溫計是不能隨身攜帶乘坐飛機的哦,將其放在特定保護盒,包裝符合規定,可以托運一支。
這些「個人防疫物品」
可在飛機上隨身攜帶
對於一些不會造成安全隱患的物品,是可以攜帶乘機的。
電子體溫計
如果電子體溫計含有鋰電池的額定能量不超過 100 Wh或鋰含量不超過 2 克。在做好防止短路措施的前提下,是可以隨身攜帶乘機的。
醫用口罩、N95口罩、外科桶帽、浴帽、護目鏡、普通防護服、橡膠手套等都可以隨身攜帶上飛機
『貳』 汽車駕駛員開車時戴手套,那飛機駕駛員開飛機時戴不戴
汽車駕駛員不是必須帶手套的.飛行員應該帶手套,因為一是高空氣溫低,需要禦寒.二是防滑.手出汗了以後對於穩定操作不利.
一。民航里一般戴與不戴主要看個人習慣。
二。空軍的不一樣,一般都戴。
『叄』 飛機駕駛員必備的飛行裝備有哪些
飛行包是每個飛行員的必備物品,裡面井井有條地裝有法律規定飛行必須隨身攜帶的證件和物品,必不可少的設備和其它與飛行有關的東西。除了訓練有素的頭腦和面前的飛機,滿載的飛行包幾乎應該是一個飛行員的全部家當了。
現在讓我們一起把包里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看看這裡面的「乾坤」。
證件
美國聯邦航空法規61.3條規定,任何在美國空域飛行的飛行員要隨身攜帶飛行執照,有照片的身份證件和飛行員體檢合格證。美國的飛行執照是一張信用卡大小以綠色為基調的卡片,背景是萊特兄弟的飛機與頭像。執照由交通部和聯邦航空管理局聯合簽發,上有飛行員的個人信息和其執照的種類(私人或商務等)與許可權(目視或儀表,單發或多發,固定翼或旋轉翼等)。因為目前美國飛行執照上沒有持有人的照片,所以同時還要攜帶一個有照片的身份證件,汽車駕照或護照都是可以的。最後是飛行體檢合格證,分三級,大部分私人飛行員持有的是三級合格證。每兩年或五年要通過飛行員體檢更新。
檢查單(checklist)
飛行的必備物品之一,檢查單是飛行的流程圖和備忘錄。正常程序檢查單(Normal Proceres Checklist)依項列出一次正常飛行中從開始准備到關閉發動機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緊急程序檢查單(Emergency Proceres Checklist)則包括各種緊急情況的處理流程,如發動機停車,發動機或機艙失火,起落架失靈,交流發電機失靈等等。這些檢查單按飛機機型而定,各有不同的內容,是飛機使用手冊的一部分也可以單獨購買,大部分的飛行員會在這些標准檢查單的基礎上依據自己的經驗添加或整理內容。同時也會按自己的習慣編寫各種個人檢查單,比如儀表近進,氣候情況,個人飛行底線檢查單等等。檢查單的理念與應用是飛行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唯一正確的飛行方法。
很多不了解飛行的人會認為按清單行事是不熟練的表現。其實不然,從100小時的私人飛行員到10000小時的民航飛行員,每次飛行都是檢查單不離手的。它不是拐杖,飛行的每一步流程飛行員都應該熟記在心,其中的道理不僅要明白而且要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但在執行的同時一定要與白紙黑字的檢查單對照,以確保在任何復雜與多變情況下飛行都是百分百按標准程序執行的,無錯誤無遺漏。
飛行可以是愛好,但從飛行的第一個小時開始,飛行員的態度方法與自我要求就一定要向職業飛行員看齊。檢查單的使用就是其內容之一,是必須養成的習慣,也是紀律。
導航圖
導航圖也是飛行的必備物品,它為飛行員提供了在各種氣候條件下所需的一切導航信息。導航圖的種類很多,包括目視區域圖(VFR Sectional Chart),機場地區圖(Terminal Area Chart),世界航空圖(World Aeronautical Chart),機場/設施索引簿(Airport/Facility Directory),儀表低空航道圖(Low Altitude Enroute Chart),儀表高空航道圖(High Altitude Enroute Chart),機場程序(Terminal Proceres)其中包括標准儀表離港程序圖,標准到港路線圖和儀表近進圖(Standard Instrument Departure, Standard Terminal Arrival Route, Instrument Approach Plate)。
這些導航圖按地區劃分,或是折疊大圖或成本裝訂,所有內容都按時更新。以目視區域圖為例,全美國大陸共分37個區域,一區一圖,雙面彩色印刷,每 196天更新一版。這張圖上信息包括區域地形,空域劃分,機場信息,無線電地面導航設施,地面障礙物等等。是目視飛行從制定飛行計劃到執行飛行的基本導航信息來源與依據。飛行員並不需要訂購所有這些導航圖,而是依據飛行的需要而定。比如說一次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目視飛行,只需要一張紐約目視區域圖和東北部機場/設施索引簿。相比之下,如果要准備從紐約到佛羅里達的全天候飛行就需要大約10張圖和8本圖簿。
膝上圖夾 (Kneeboard)
膝上圖夾是飛行員的辦公桌,一般為三面折疊,中間後面有帶子,飛行的時候綁在右側大腿上,打開後兩側的口袋裡可以裝各種導航圖、檢查單、飛行計算器和筆。中間有一個硬質的夾板,夾上白紙用來筆錄如天氣報告、空管指示、無線電頻率、時間與燃油量等各種信息。膝上圖夾也有它的缺點,比如飛行員使用的時候需要低頭。不斷的抬頭低頭是儀表飛行的大忌。在雲霧里看不到機艙外的任何東西,加上頻繁的頭部活動很容易產生空間紊亂感。因此很多儀表飛行員也會使用方向舵夾板,夾上儀表近進圖這樣的關鍵圖表,需要看的時候就在眼前,大大減小了安全隱患。
耳機(Headset)
很多人提到飛行都會覺得很刺激很浪漫,想像的是伴著音樂在天空自由翻飛的情景。但現實與想像總有差距。去真實體驗飛行最失望的應該是耳朵。大多私人飛機是活塞螺旋槳飛機,坐在機艙里點燃發動機,噪音就立刻充滿雙耳。如果再把油門桿向前推推的話,想要和坐在旁邊的人講話都要湊到耳邊大聲喊,是對肺活量和耳膜的嚴峻考驗。這樣的噪音環境下如何與空管和成員交談呢?答案是航空耳機。
這些耳機看起來都很笨重,兩個大大的耳杯把耳朵完全罩住,提供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有效的降低了噪音。高級的耳機還有主動降噪功能,進一步減少了噪音。無線電上的對話通過耳機清晰地傳到飛行員的耳朵里。一個麥克風伸到嘴前,由語音自動控制,通過機載的內部通話設備(intercom)可以和機艙內所有帶耳機的成員輕松對話。方向舵上有一個無線電傳輸鍵,需要對空管講話時按下去,所說的話就會在當前的無線電頻率上發送。
飛行記錄簿(logbook)
每一個飛行員都有一個飛行記錄簿,裡面記錄了每一次飛行的內容,時間地點、機型編號、路線和歷時等等。還有每次訓練飛行教員的簽字和各種備注。它是飛行員的自傳,是飛行資歷最完整的印證。有時會碰到飛行員談到飛行長篇大論,讓駕駛艙外的人覺得無所不知,一定是個經驗豐富的高手,其實打開飛行記錄簿只是個100小時的目視飛行員。一個飛行員的實力在飛行總小時,飛過多少復雜氣候,多少夜航時間,最近6個月的小時數,飛過機型的種類和復雜程度,甚至是否是教學經驗豐富的飛行教員。這些信息在飛行記錄簿中都一目瞭然。我建議飛行員每用完一頁記錄簿就要復印或掃描保留,不然一旦遺失或損壞是很難彌補的。
手電筒
世界大部分國家都要求飛行員有儀表飛行執照或特殊夜航執照才可以在夜間飛行。這個要求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夜航有很多特別的挑戰。夜晚地面唯一明顯的特徵就是燈光,如果在人口稀疏的區域飛行,用地面特徵導航甚至觀察地平線都是很困難的。地形多山的夜晚目視起降對一個不熟悉附近環境的飛行員來說,不僅有挑戰而且有危險。其實,在一個燈火通明的城市上空尋找機場也很困難。很多人認為機場跑道應該是最明亮的,其實恰恰相反,機場往往是城市裡相對黑暗的區域,跑道燈光只有在正對跑道降落時才很明亮,如果從側面看是很難辨識的。
夜晚的機艙也需要燈光,雖然各個儀表都有自己的照明,但夜航是離不開手電筒的。從地面准備開始,檢查飛機的各個部位都需要照明。飛行時查看導航圖,使用諸多的控制鍵,查看機翼是否結冰等等都需要有一個靈活方便的光源。夜航駕駛艙需要保持低光環境,所以使用的手電筒最好是紅色光源。很多為飛行員設計的手電筒其實是可以安裝在耳機側面、帽檐上甚至是手套上。
手持航空衛星定位器(portable GPS)
很多飛行員的包里都有一個手持的GPS。航空用GPS種類繁多,價格從幾百到幾千美元。高檔的GPS除導航外可以為飛行員提供即時的地形與天氣信息,是很好用的「信息中心」。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私人飛機安裝了固定GPS,甚至全玻璃座艙。這些航電設備比手持設備功能要強大得多,所以正常飛行時飛行員很少會用手持GPS。但是如果飛機電力系統出差錯,這小小的手持GPS就立刻變成關鍵的備用設備了,所以它在很多飛行包里總會有一席之地。
手持無線電對講機(transreceiver)
和手持GPS一樣,無線電對講機也是很少用到但又很重要的備用設備。它是我飛行包里最後添置的東西。有一次我短途飛行中交流發電機突然失靈,一切電力設備都轉為依靠電池供電。我關閉了不必需的設備並告知空管這一情況。在我快要降落的時候電池終於耗盡,無線電和應答器都斷了電。飛機的雷達目標在空管的屏幕上驟然消失,我也無法與機場塔台聯系。幸好當時無復雜天氣,塔台又提前知道我的特殊情況,最後用燈光信號指示我降落。從那之後我的飛行包里總有一個手持無線電對講機。
太陽眼鏡
沒有一副壯志凌雲的太陽眼鏡怎麼能算飛行員呢?雖然是開玩笑,但一副好用的太陽眼鏡除了可以增添些帥氣外,更加重要的是它的實用功能。與開車不同,飛行員的視野里大部分是天空,直射和反射的太陽光不受任何阻擋的照射進駕駛艙。想要逆光辨認地面的機場有時候是非常困難的,這樣的時候太陽鏡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果趕上陰雲密布的天氣,記住不要把太陽鏡留在家裡。經驗告訴我,這樣的天氣很有可能是最需要它的時候。飛到雲層上晴空萬里,腳下的白雲反光比天空還要刺眼。這樣裸眼飛一會兒就會感到頭暈目眩。
飛行包
有人會問為什麼一定要有專用的飛行包呢?答案是飛行必須的物品一定要做到井井有條。駕駛艙空間有限,飛行時飛行員總要同時思考處理多件事情,不應該有四處尋找物品的情況發生。這是駕駛艙資源管理(cockpit resource management)水平差的表現,是不稱職飛行員的通病之一。飛行包針對這一需要設計,大大小小的儲物空間都合理的隔開,為飛行員提供了方便。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你還會在任何一個飛行員的飛行包里找到許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計時器,飛行計算器,航空度量尺等等。對不穿制服的私人飛行員來說,飛行包是身份最明顯的象徵。它的功用勝過外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具包。但同時它裝載的是我們飛行的夢想與內容,是我們在藍天里的最佳搭檔。
『肆』 汽車駕駛員開車時戴手套,那飛機駕駛員開飛機時戴不戴手套
空軍作戰飛機的飛行員是肯定戴的,主要是防寒和防滑,美軍戴的諾梅克斯材料的手套還能防火,那種手套美軍很多地面部隊都喜歡用。民航裡面戴手套主要就是防滑了,戴不戴主要是個人習慣,小日本的民航飛行員好像都戴,但是歐洲的和北美的都基本不用。
『伍』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嗎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的
『陸』 駕駛員為什麼要帶手套
一是保護手,總和方向盤接觸會有老繭,而是出汗的話可以用手套吸收。
『柒』 坐飛機的安全常識
一、關鍵詞:看安全須知
解讀:看安全須知,顧名思義,就是讓您了解飛機上和安全有關的設備,注意事項,從而更好的保護您的安全,千萬不要認為自己經常坐飛機就可以置之不理,您乘坐的機型的設備和出口可不一定是一樣的,第一次乘機的旅客可更要逐字逐句的仔細聽,萬一發生緊急情況不要因為您不知道氧氣面罩怎麼使用而失去生存的機會,那可是太可惜了。
二、關鍵詞:打手機
解讀:從關艙門開始到打開艙門手機都是禁止使用的,許多旅客都知道使用手機會影響導航系統,但隨著手機和不斷更新,商家推出了飛行模式的手機。在此鄭重聲明這種飛行模式的手機同樣在飛行中是不能開機的,因為民航總局並未認可,這是商家的促銷手段,所以千萬別對空姐說「你不懂,我這是飛行模式」。
三、關鍵詞:大件行李
解讀:機票上不是規定了隨身可帶的行李重量規格嗎?表示還要把大件行李帶上飛機?出口過道都不能放,即便是都放下了,別以為這樣就安全了,您知道艙單中有一項是算起飛重量的嗎?一位旅客的超重部分沒算進去,那麼十位、百位,這個偏差可有多大,要是超過起飛重量,飛機起飛時沒拉起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四、關鍵詞:出口座位
解讀:坐在出口座位的旅客,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不是乘務人員小題大做,可不是所有乘客都可以坐在這里的,首先空姐會進行目測,您是否適合坐在這里。接下來會向您講解出口座位和安全門,並提醒您正確情況下千萬不要拉動緊急窗中門。在緊急撤離時坐在這里的您有一定判斷能力,如果窗外沒有危險要迅速打開緊急窗口,協助其他旅客撤離。因此為了旅客安全空姐可以適當調整出口座位的旅客。
五、關鍵詞:系安全帶
解讀:「繫上不舒服」、「沒關系我不怕」,話可別說的太早了。要是飛機遇到不好的天氣,急速下降幾百米,那您沒系安全帶可就慘了,真的是空中飛人,不是腦震盪,頭上也得起個大包。這樣都不怕,我要佩服您了。當然這種事情最好不要發生,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請您繫上吧。
六、關鍵詞:收小桌板
解讀:收小桌板是為了在緊急撤離時無障礙,保證個人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飛機,收小桌板不是為空姐做的而是為您自己。「生命誠可貴」,不要讓一個小桌板成為您生命中的絆腳石。
七、關鍵詞:收桌椅靠背
解讀:「收起來不舒服」,那您是要把自己的舒適建立在他人生命安全之上啦!我想您的本意不是這樣的,那現在就讓您了解收桌椅靠背,是為了緊急撤離時您後排的旅客們能快速離開飛機,要是您後排的客人在起飛、落地時忘記收靠背也可以提醒他。
八、關鍵詞:打開遮光板
解讀:起飛和下降時都要打開遮光板,一點是為了您觀察窗外有什麼異常,可及時通知乘務員,第二點發生緊急迫降後如果沒能及時離機,您也可以得到救援人員的及時救助,他們將通過這個窗口看到您。
九、關鍵詞:禁止吸煙
解讀:這個標志在很多地方都有,容易引起火災也是老話題,飛機上也不例外,國內的航班是絕對禁止吸煙的,就連機坪上也是不允許的,飛機上吸煙是違反民航法的,將以罰款和拘留進行處理,可見其嚴重性,一次愉快的旅行可不要因丁點小事,而影響您的好心情。
十、關鍵詞:客艙廣播
解讀:當然客艙廣播是為了旅客服務的,其中包括服務和安全兩部分。服務方面:會通過廣播讓旅客了解,此次航班的航程、時間,途徑的省市和山脈河流還要一些服務項目等。安全方面:首先是正常的安全檢查,在起飛和落地前都會廣播提醒您,其次還有特殊情況和突發事件,都會通過廣播讓旅客了解,如果旅客不注意聽,那就失去了廣播的意義。
『捌』 飛機上可以帶膠皮手套嗎
膠皮手套在乾燥的情況下絕緣指數比較低,並且有微細孔的,水壓和潮氣大了會有水氣進入,不能做絕緣品用。橡膠手套按橡膠原料或製造工藝分膠乳手套和模壓手套等。其材料都是絕緣橡膠,常見的是電工修理時常使用的,其電阻巨大,是可以絕緣。
『玖』 坐飛機什麼東西可以帶,什麼不能帶
坐飛機能帶毛巾,牙刷,微型牙膏,換洗的外衣,毛衣,襯衫,帽子,褲子,內衣,內褲,祙子,手套,假發,眼鏡,手機,品牌充電寶,手提電腦,水杯(不能有水), 圍巾,筆,書本,充電線,充電器,少量葯品,化妝品,不能液體,小鏡子,底粉,等等還有很多,但不能帶的主要是液體和打火機,及一些水果如榴槤等。
『拾』 空姐為什麼要帶手套
帶手套干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