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產房的飼養管理方法
產房是豬場的最關鍵環節之一。那麼豬產房的 飼養 管理 方法 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豬產房的飼養管理方法,一起來看看。
豬產房的飼養管理方法
一、母豬的生產管理
1.產房消毒
上一批母豬仔豬調走後,必須對產房(養豬設備)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掃和消毒。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移走產房裡的各種物品,包括保溫燈、記錄本、保溫板等,清掃產床下和糞溝里的糞便等雜物。
(2)用高壓水槍沖洗地面產床,再用2%燒鹼水潑灑。燒鹼水不僅可以消毒,還可以起到發泡的作用,便於將黏在地面及欄桿上的糞便清除干凈,但是燒鹼水對鐵欄桿特別是對未整體熱鍍鋅的欄桿有較強的腐蝕作用,使用時應注意。
(3)待燒鹼水潑灑1-2小時後再用高壓水槍徹底的沖洗產房尤其注意欄桿及漏縫地板角疙瘩處。注意欄舍周邊、門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也要一絲不苟地清洗。
(4)待清洗完畢後,把產房門窗緊閉,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熏蒸,熏蒸時要保證產房封閉不透氣;也可用廣譜消毒液消毒,最好選用兩種不同類型的消毒葯分兩次消毒。
(5)產房空置2天以上,並且保證裡面徹底乾燥後再調入母豬。
2.待產母豬管理
產房徹底消毒空置,檢查每一個水嘴沒有任何問題後,將待產母豬提前一周調入產房,便於母豬適應產房新環境及飼養員充分做好各種准備工作。調入前對母豬徹底的清洗消毒,特別是母豬的外陰和乳房。同時記載著母豬詳細信息的母豬卡也要跟隨母豬進入產房。如果部分母豬存在問題,妊娠母豬飼養員或技術員需要將這些問題與產房接管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
3.母豬飼喂
為保證母豬的奶水充分,產力充足及仔豬出生重量,需要在產前1個月給母豬飼喂高品質哺乳母豬料(如康地哺乳母豬料5944),飼喂量達到3-3.5kg每天。產前3天限料並在母豬分娩當天停止飼喂,這樣可以防止母豬便秘及因胃腸道壓迫子宮導致的難產,但要保證母豬有充足的飲水。產後逐漸提高母豬的飼喂量,並在產後7天達到最大飼喂量。同時飼養員每天都要清洗母豬的料槽,防止料槽里殘余飼料發霉變質。
4.母豬保健
分娩對於母豬是非常大的應激,這時母豬的抵抗力很低,對母豬進行保健不僅可以有效的控制母豬體內的病菌數,同時可以防止各種病菌傳播給仔豬導致仔豬的發病。具體方法如下:產前3天產後4天,母豬飼料中添加康地寶康+康地氟爾康。
母豬分娩後肌肉注射青鏈黴素,連續使用3天。對於存在寄生蟲威脅的豬場,可以在母豬轉進產房當天肌肉注射伊維菌素。母豬斷奶的當天可以選擇肌肉注射一針長效土黴素或強力黴素,防止母豬乳房炎的發生。
5.母豬產前護理
產房飼養員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照顧好待產母豬舍,特別是臨產的母豬。飼養員每天檢查這些母豬的乳房、外陰及行為表現,臨產前母豬往往會煩躁不安、乳房腫脹、yinhu潮濕腫脹等,特別是當母豬最後1對乳頭有乳汁擠出,飼養員就應做好接產准備工作。
母豬破羊水時,飼養員需要用配好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外陰、乳房及母豬後驅的漏縫地板。同時打開保溫燈。當第一頭仔豬產出後,可用20-30IU的縮宮素母豬外陰注射。注意如果第1頭仔豬未產出,必須慎用縮宮素,以免胎位不正,引發子宮破裂。
在生產過程中盡量避免助產,但是如果產仔間隔超過1.5小時,要考慮助產。人工助產必須用消毒水清洗母豬臀部及外陰,同時剪平助產人員手指甲,對手指胳膊徹底消毒後帶上一次性助產手套。助產母豬生產後建議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連續兩天清洗子宮,產道投入青黴素、鏈黴素等以防子宮炎及繼發感染。
二、產房仔豬的飼養管理
產房仔豬生長速度快、胃腸道發育不完全、對溫度要求高等特點決定了需要飼養員需要更加細心、耐心、精心的照料他們,從而提高產房仔豬的整齊度和健康水平,以減少產房仔豬的死亡率。
1.初生護理
仔豬出生時,全身及其口鼻帶有大量粘液,為防止其口腔粘液進入肺腔,應將仔豬倒提,用經消毒的毛巾將其口腔和身體粘液擦拭乾凈。用指甲將仔豬臍帶在距離腹部3-5厘米處鈍性掐斷,用碘酊消毒,為防止臍帶出血,可用消毒好的繩子結扎。然後用密斯妥或其他乾燥劑塗於仔豬身體表面,保持乾燥,以減少水分的散發,保持豬的體溫。保溫箱里應打開保溫燈保溫,生產過程中最好在母豬後驅部位也裝上保溫等。
假死仔豬的處理:仔豬在產道悶太久或臍帶斷裂,會出現假死現象,其出生後已無呼吸但仍有心跳,對於產後臍部有脈搏而無呼吸的假死仔豬,應先倒提仔豬,擦凈其口鼻粘液,然後一手握住仔豬臀部,一手握住仔豬頭部,反復按壓,或者倒提其兩後腿,拍打其背部,或者直接向其口腔吹氣,待仔豬出現呼吸時將其放入保溫箱,此時會有 其它 仔豬對其或鼻拱或踩踏,一般假死仔豬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2.初乳的攝入
初乳可為仔豬提供能量,以防初生仔豬因能量不足低血糖而死亡。同時,母豬妊娠期間大分子免疫球蛋白不能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胎兒體內,初生仔豬體內幾乎沒有任何抗體,只能通過初乳獲得免疫能力。另外,吮乳對分娩過程也有刺激作用,有助於母豬的分娩。在仔豬吃初乳之前用含有消毒水的濕毛巾再次擦洗母豬乳房,擠出第一把奶,棄去,護理仔豬吃上充足的初乳。
3.補料
對於奶水充足的母豬,仔豬基本不會吃教槽料,但如果仔豬太多或母豬奶水不足,隨著仔豬日齡的增大,母豬的泌乳量很難滿足所有仔豬的需要,此時仔豬提前補料就顯得至關重要。很多人認為,選擇顆粒料作為教槽料便於操作,而且可以減少浪費。但實際上我們最好使用湯料作為仔豬的教槽料,因為好的教槽料是很難制粒,而且顆粒料容易導致仔豬胃腸道的受損。
湯料很好的模擬了母豬奶水,更好的降低了仔豬的應激。我們可以使用康地教槽料H5900在仔豬7日齡時開始補料,開始時用水按1:5稀釋待仔豬稍大後用水1:3稀釋。使用時要注意保持料的新鮮與衛生,補料應少加、勤加。仔豬斷奶後再連續使用H5900一周,然後逐步跟換為保育料。這樣不僅可以彌補母豬的奶水不足,而且很好的減少仔豬因為斷奶而帶來的應激。
4.固定乳頭
母豬為間歇性放奶,每次放奶時間約為3 -5 分鍾,仔豬具有爭搶奶水充足的乳頭並固定為己有的習性。母豬最前面兩對乳頭一般奶水比較充足,而後面幾對乳頭奶水量較少。如果仔豬吮乳的乳頭不固定,則仔豬之間會因相互爭搶奶頭而錯過放奶時間,導致身體虛弱的仔豬因吃不上奶而餓死。
因此,為防止仔豬爭搶奶頭互相打假而錯過放奶時間,保證仔豬吃足初乳,使窩內仔豬均衡生長,應在仔豬出生後2天內採取人工輔助的方法固定奶頭,在母豬放奶時,注意觀察每頭仔豬的吃奶情況,將初生體重大、強壯的仔豬固定在後邊奶水量較少的乳頭上,將初生體重小、虛弱的仔豬固定在前面幾對奶水充足的乳頭上,中等仔豬固定在中部乳頭。另外,強壯仔豬吮乳能力強、吮乳力度大,有利於促進後面幾對乳頭的放奶。
5.嚴格限制寄養
寄養對母豬和仔豬均是一種應激,且寄養易導致疾病交叉感染,所以應盡量減少寄養,特別要嚴禁跨房間寄養。當產後母豬泌乳量嚴重不足、產仔數過多、母性差、母豬體弱多病、有惡癖或母豬死亡時可考慮寄養,寄養應在出生後24-48小時內,並保證仔豬能吃到充足初乳後進行。寄養可將身體強壯的仔豬寄養給其他母豬,也可將數頭母豬所產弱仔集中寄養給一頭奶水較好的母豬。
6.護膝、護乳頭
仔豬皮膚十分嬌嫩,易磨傷。為防止仔豬乳頭磨傷而形成瞎乳頭,仔豬出生後可用醫用膠布將仔豬尤其是種母豬的肚臍至第一對乳頭全部遮蓋起來。同時貼醫用膠布於仔豬前膝膝蓋處,以防止仔豬前膝跪地吮乳時磨損而引發細菌感染。
7.仔豬保健
仔豬抵抗力相對較低,對於細菌性腹瀉較嚴重的豬場,我們可以在仔豬出生後,給其灌付慶大黴素。
鐵是哺乳仔豬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初生仔豬體內鐵的貯量很少,而母乳中的鐵不能充分滿足仔豬的需要,所以應在3日齡時採用頸部肌肉注射鐵劑的方法給仔豬補鐵。補鐵時要使用9號針頭,緩慢注射,注射完畢後用手指按住注射處,防止鐵劑倒流。在補鐵的同時,給仔豬肌肉注射長效土黴素,可以有效的防治各種病菌的侵襲。
8.弱仔豬的處理
出生時體重低於800克的仔豬,一般哺乳能力較差、活力弱、死亡率高,可稱其為弱仔。對於精神狀態很好、有吮乳能力的弱仔可通過固定乳頭和人工輔助其哺乳等方法以提高其成活率。
而對於精神狀態很差、無吮乳能力的弱仔,尤其是體重低於500克的弱仔要考慮淘汰。因為這些弱仔很難成活,且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差,這些弱仔在豬場里作為一種易感豬群容易感染疾病從而成為傳染源,造成更大的損失。
同時重點注意對免疫功能低下的弱仔的監控,因為很多豬場,尤其是一些老豬場,存在一些毒素或與豬群共生的微生物,而弱仔免疫力低下,最易感染疾病,往往弱仔與這些毒素、微生物構成了豬場疫病流行的啟動因子。
產房不管是母豬還是仔豬的飼養,都需要飼養員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培養員工的責任心和耐心,才能把產房仔豬養好。
豬產房的飼養管理技巧
第一,要了解和掌握母豬喂料情況,要想養好仔豬,必須先把母豬養好。例如從配種舍轉入產房的母豬、後備母豬、第一胎的母豬的一餐要喂多少料(1.8-2.2斤);兩胎以上的母豬一餐又要喂多少料(2.2-6斤);還有產後母豬的喂料,產後當天可以不喂或喂少量,要看母豬的狀態。如果母豬站起來在叫,表示想吃料,就喂少量,第二天喂多一些。階梯式的加料,加到第五天時盡量的讓母豬吃飽,第五天後,加到最高峰(5-7斤/餐)。還有仔豬的教糟,五至七天齡開始教糟要少喂多餐,這些是產房飼養所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喂料情況。
第二個是消毒問題,消毒又分幾個方面。
1、母豬產前消毒,是陰門和乳房的消毒,用毛巾放在消毒水(新潔爾滅1:50)里浸泡,然後,把毛巾拿起來,把陰門和乳房擦洗干凈,准備接產。
2、乳豬斷奶後,空欄的沖洗和消毒。空欄一定要沖洗干凈,把那些糞便、灰塵、發霉變質的飼料、污染物等徹底的沖洗干凈,沖干凈後,就打燒鹼,打燒鹼要立體化,因為燒鹼可以殺死各種病毒、芽孢、細菌,所以打燒鹼要全面,把那些衛生死角打好,第二天就把燒鹼沖洗干凈,然後灑上生石灰,灑石灰也要全面均勻,這些是產房飼養員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
豬產房的飼養管理方法相關 文章 :
1. 2016母豬產房的飼養管理方法介紹
2. 生豬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3. 育成豬的飼養管理方法
4.豬場產仔舍的飼養管理方法有哪些
5. 養豬的方法
Ⅱ 怎樣給母豬接生
1、接生正常仔豬。當看到仔豬頭部露出產道時,飼養員應立即接生。仔豬出生後先用清潔的毛巾擦去口鼻中的黏液,使仔豬盡快用肺呼吸,然後再擦乾全身。個別豬被包在胎膜中,應立即將其撕開。
2、搶救假死豬。發現假死豬及時搶救,將其前後軀以肺部為軸向內側並攏、拉開,反復數次,頻率為20次/分鍾、或抓緊仔豬後肢倒提,拍其胸部數次,幫助其恢復呼吸。
3、咸少體散熱。用密斯陀或爽樂神等可以起到體表保溫作用的乾粉劑塗滿全身,在體表認為包裹一層保溫層,減少體散熱,可以起到有利的保溫效果。
4、規范斷臍。仔豬出生後臍帶會自動脫離母豬,如若未脫離母體,千萬不能硬扯,以防大出血,應先將臍帶輕輕拉出。當仔豬臍帶停止波動時方可斷臍。先將臍帶血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在離臍帶根部4~5cm處用消毒過的細線綁扎,在扎線外側剪斷或用手掐斷,斷端用5%碘酊消毒,並停留3秒以上。
怎麼給母豬接生?養豬場母豬接生注意事項
母豬分娩
5、規范剪犬牙。仔豬出生時已有銳利的犬街,為減少對母豬乳頭的損害,降低爭斗時對同窩仔豬的傷害、仔豬出生後應將其剪掉。
但要注意不要把才齒剪得太短,以免損害齒齦和舌頭,讓病原體i些入仔豬體內。剪牙前後要對土具進行消毒、以避免細菌交叉污染。剪牙的剪刀應鋒利,剪時務必剪平,應避免剪牙後產生更加銳利的稜角,對母豬乳頭造成更大的傷害。對發育不好的仔豬暫時不剪牙齒,特別是不能馬上進行交叉寄養時。因為這此仔豬保留牙街,有利於哺乳競爭,有利其存活。
6、規范斷尾。使用消毒過的剪尾鉗於豬尾骨5匣米處剪斷尾巴並用碘酒消毒傷口。
斷尾工作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仔豬斷尾,正常情況下傷日較小,不會出很多血,但仍要注意防止出血過多。
②要避兔剪得太短,陰門末端和公豬陰囊中部可用作斷尾長度的標線。
③每頭仔豬使用剪尾器斷尾前後要進行消毒。
④為防止細菌交叉感染、不要用同一剪尾器既剪才又斷尾。
⑤對弱仔豬不要斷尾、以免加重應激引起死亡。
Ⅲ 怎樣給母豬接產
(1)做好產前准備:計算好預產期,在母豬產前1周,應徹底清掃並消毒產房,乾燥後墊上切短的墊草,准備好接生工具,主要有麻袋片、毛巾、剪刀、消毒液、碘酒、葯棉等。母豬分娩多在夜間,因此要注意安排專人值夜班,隨時准備接產。
(2)掌握母豬分娩時間和過程:母豬臨產時,主要表現腹部膨大下垂,乳房膨脹,乳頭外張,用手擠乳頭時有幾乎透明、稍帶黃色、有黏性的乳汁排出(多從前邊乳頭開始)。初乳一般在產前數小時或一晝夜開始分泌,亦有個別產後才分泌的。若母豬陰部鬆弛紅腫,尾根兩側稍凹陷(骨盆開張),行動不安,叨草作窩,這種現象出現後6~12小時即要產仔。若母豬呼吸加快,站卧不安,時起時卧,頻頻排尿,然後卧下,開始陣痛,陰部流出稀薄黏液(破水),這是即將產仔的徵兆。此時應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擦洗母豬陰部、後軀和乳房,准備接產。
母豬分娩時,一般多側卧,經幾次劇烈陣縮與努責後,胎衣破裂,血水、羊水流出,隨後產出仔豬。一般每5~25分鍾產出1頭仔豬,整個分娩過程大約需要1~4個小時。
(3)接產操作:當仔豬產出後,用雙手托起仔豬,立即清除仔豬口中及鼻孔周圍的黏液,以免仔豬吸入引起窒息,然後先用乾草,後用毛巾或麻袋片擦乾仔豬身上的黏液,以免仔豬受凍,而後再斷臍帶。斷臍帶時,先將臍帶內血液向腹部方向擠捏幾次,然後在距離仔豬腹部4~5厘米處,用兩手扯斷臍帶(一般不用剪刀,以免流血過多),斷端塗以5%碘酊消毒,完畢將仔豬放入墊有乾草的產箱內保溫。
母豬產下第一頭仔豬後,其他仔豬產出的速度就快了,一般每隔5~25分鍾一頭,2~4小時產完,再過半小時後,胎衣排出。也有個別母豬,仔豬與胎衣交替產出,只有胎衣全部排出,才標志產仔過程結束。在胎衣排出之後,應及時將其打掃出圈,避免讓母豬吃掉,否則可能會造成吃仔豬的情況,然後用來蘇兒或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陰門周圍及乳房,以免發生陰道炎、乳房炎與子宮炎,同時打掃產房,消除污染墊草,墊上干土,重新更換新鮮墊草。
Ⅳ 母豬生產過程
1、分娩前的准備
在母豬產前一周需准備好產房,產房要徹底清洗、消毒、乾燥後備用,准備仔豬保暖設施以及分娩用具。
2、臨產症狀
母豬產前3~5天,外陰紅腫鬆弛呈紫紅色,尾根兩側下陷,乳房脹大,兩側乳頭向外開展呈八字形並呈潮紅色。一般情況下,當母豬前面的乳頭能基礎乳汁,最後一對乳頭能基礎濃稠乳汁時,母豬將在3~4小時之內分娩。當母豬表現起卧不安,頻頻排尿,在圈內來回走動,陰部流出稀薄的帶血黏液時,說明母豬即將產仔。
3、接產
在接產前應做好接產准備,調節好仔豬保溫箱,箱內鋪上清潔乾燥的墊草、麻袋等。備好乾凈毛巾、肥皂、消毒用碘酒、剪牙斷尾鉗、耳號鉗以及記錄表格等。一般母豬分娩多在夜間,整個接產過程要求保持安靜,動作迅速而准確
(1)守候接產 母豬產仔時必須要有人守候,仔豬產出後,接產人員應立即用毛巾將仔豬口、鼻的黏液掏出並擦拭乾凈,再將全身黏液擦凈。
(2)斷臍 先將臍帶內的血液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然後在距離腹部約4厘米處把臍帶用手指掐斷,斷處用碘酒消毒,若斷臍時流血過多,可用手指捏住斷頭,直到血不再流,或用棉線結扎。
(3)剪牙 目的是防止小豬在爭奪乳頭時用犬齒互相毆斗而咬傷面頰,咬傷母豬乳頭或乳房引發感染。方法是:一隻手的母豬和食指捏住小豬上下頜之間,迫使小豬張開嘴露出犬牙,然後用專用牙剪或斜口鉗分別剪去上下左右犬牙。剪牙時要注意斷面平整,不要傷及齒齦和舌頭
(4)仔豬編號 通常採用剪耳缺的方式對仔豬進行編號。常用的方法為群體連續編號法和群體窩號+個體號法
(5)仔豬寄養 當出現母豬產仔數多於有效奶頭數時,需將多餘仔豬喂完初乳後寄養到產期接近、哺育仔豬數少、奶頭有空餘的母豬喂養。
(6) 假死仔豬的急救 有的仔豬在產道停留時間較長,產下後呼吸停止,但心臟仍在跳動,稱為「假死」。急救辦法以人工呼吸最為簡便,操作時可將仔豬四肢朝上,一手托著肩部,另一隻手托著臀部,然後一屈一伸反復壓縮胸腔,直到仔豬發出叫聲為止,也可以採用在鼻部塗酒精或倒提拍打等方法。
(7) 難產的處理 母豬長時間劇烈陣痛,但仔豬仍不娩出,這時若發現母豬呼吸困難,心跳加快,應實行人工助產。首先採取按壓腹部幫助母豬生產的辦法,如果不能生產,再採取注射催產素的辦法,注射催產素後兩小時都不能生產,最好將手洗凈,剪去手指甲,磨光,塗抹上肥皂,用手摸,母豬子宮收縮時,強行將仔拉出
(8)及時清理產圈 產仔結束後,應及時將產床、產圈打掃干凈,排出的胎衣隨時清理,以防母豬由吃胎衣養成吃仔豬的思察
4、分娩後母豬的護理
(1)分娩後母豬機體抵抗力減弱,要經常保持圈舍的清潔,並及時對母豬外陰部進行清潔
(2)密切關注胎衣以及惡露的排出情況,豬的惡露很少,初為污紅色,以後變為淡白,再成為透明,常在產後2~3天停止排出,對胎衣未排完、惡露較多的母豬及時使用抗生素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宮
(3)給母豬補充質量好、易消化的谷類飼料。供給的飼料不可太多,飼喂量通常在產後8天逐漸恢復正常
(4)驅趕母豬站立採食,有的體弱母豬不願採食,結果會導致進一步體弱,要確保每頭母豬能夠站立採食,對採食不正常的母豬及時進行治療
Ⅳ 母豬在生產了3隻小豬後在生第4隻時生不出來,怎麼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7
Ⅵ 如何幫豬接生過程能詳細點么
一、做好每頭母豬的記錄,什麼時候配種,什麼時候配上種,飼養情況如何,算準產期.一般來說母豬在懷孕114天後產仔.
二、做好准備工作
接產前要准備好接生用的干布,絲線、剪刀、消毒液以及仔豬產箱,保溫燈等。
三、做好處理措施
仔豬出生的第一件事是用布擦乾口鼻及全身的粘液,使仔豬呼吸暢通,接下來在距腹部4-5cm處接結剪斷臍帶,用5%碘酒消毒。
規模化的種豬場還要對仔豬重、剪牙、斷尾、打耳號,並做好記錄。
為預防仔豬下痢,在小豬吃乳前給每頭仔豬喂一片乳酶片,效果較好。
四、做好仔豬假死處理
仔豬出生後不呼吸,但心臟仍在跳動稱為假死,應立即採取措施使其呼吸才能成活,具體方法是:
1、用左手倒提仔豬兩後腿,用右手拍打其背部
2、用左手托住仔豬臀部,右手托住背部,兩手同時運動使仔豬自然伸屈,進行人工呼吸運動。
3、用大蒜汁,酒精等刺激物塗沫在假死仔豬口鼻部,刺激仔豬呼吸。
五、做好母豬難產處理
1、葯物助產:母豬如果產下一頭或幾頭仔豬後,仍不斷努力卻長時間產不出仔豬腹中明顯有胎兒時可能就是難產。解決的方法是用催產素每100kg體重注射2ml,注射後20-30分鍾可以產出小豬,如果無效要採用人工助產。
2、人工助產:助產人員應剪斷指甲用肥皂水把手洗干凈,再用消毒液消毒手及手臂,塗上潤滑劑,同時將母豬產門洗凈。手並成錐形,手心向上,待母豬努責間時,緩緩伸入產道握住仔豬,等母豬努責時順勢將仔豬拉出,拉出1頭後,如轉為順產就不必要幫助產出了。術後給母豬注射產後康10-20ml以防感染。
3、產後處理:整個生產過程結束後,應趕快清理圈內臟物及墊草,換上干凈墊草,給母豬投含少量麩皮(2kg)、鹽(10g),一定量紅糖或葡萄糖加水4kg的產後餐,既補充了能量,又補充了水分、鹽分,有得母豬體能的恢復。產後2-3天後飼料喂量逐漸增多,5-7天達到標准喂量。
Ⅶ 母豬在生產時,在產房放置哪些東西可以讓它更舒適
可以用來擦乾凈紙巾、舊衣服等母豬,還可以用來抓小豬擦乾凈。當然,擦拭豬也可以使用麥麩。一次性手套、潤滑劑,我們可以用來把豬拿出來。否則很容易感染。保溫燈、豬要取暖。而且,要准備稻草或皮,以便小豬放在上面快速乾燥。水桶或垃圾桶主要用來放泰意、死豬及用過的垃圾。催產素用於催催乳素,氯丙醇用於打開宮口,縫骨頭,消炎和阿莫西林一起腥味就可以了。注射的話,最好多放鹽水、葡萄糖水和VBVC。
分娩期間,高產房溫度會分散小豬,使他們喜歡睡覺或緊挨著母豬睡覺。因此,母豬分娩結束後,要降低整個房間的溫度,同時保持小豬保暖區的溫度,還可以用墊子或麻袋製作更具吸引力的保溫區。盡管採取了這些措施,小豬仍然有很強的傾向。也就是說,躺在母豬旁邊,有被壓死的危險。因此,以兩次吸奶的間隔教小豬到保溫區是非常有效的防潮措施,要一直協調,直到喜歡躺在保溫區。
Ⅷ 怎樣給母豬接生
助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死胎和因窒息死亡的仔豬數量,並延長母豬的使用年限。
在實際生產中,常用的助產方法主要有兩種:人工助產和葯物助產(注射催產素)。
產仔過程中應注意監控如下母豬:初產和高胎母豬,有產死胎記錄的,產仔數高的。
引起產仔困難的主要原因:1.一頭體型大的豬在體內;2.產道堵塞,有數頭小豬在體內;3.產道狹小,多發生於初產豬;4.子宮收縮失敗;5.產力不夠;6.產道畸形;7.子宮內有死胎和木乃伊。
以下情況需要助產(在准確判斷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因為助產和產道損傷使引起產後疾病的重要因素):1.母豬過分緊張,顫抖,尾巴抽動,但無小豬產出;2.母豬喘氣;3.產仔間隔時間長;4.產出死胎;還有一些其他標志可做參考:1.小豬皮膚上有黃色或褐色糞便;2.小豬出生後活力和生存力降低;3.子宮收縮已完全停止。
助產時的注意點:1.若產力過弱,應提前注射催產素;2.清除母豬體後糞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陰戶;3.操作者的指甲必須是光禿圓滑的;4.手臂洗凈後用高錳酸鉀消毒,再使用產科潤滑劑(可用肥皂代替)潤滑;5.手攏成錐形隨產道收縮緩慢進入產道,防止損傷;6.靠近子宮角處如果沒有摸到仔豬應停止。
產仔結束的標志包括:1.胎衣完全排出;2.母豬腹部收縮,回彈;3。母豬安靜;4.產道檢查時產道已完全收縮。一些情況需多加關註:1.胎衣斷斷續續下,有時需要用手去拽,易斷,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最後一頭仔豬堵塞在產道內造成;2.陰戶滴血水,這證明產道還未收縮;
3.產後母豬不食,體溫升高,陰戶分泌物為淡粉紅色,褐色且有惡臭味,排除炎症的影響,那就證明體內還有腐爛仔豬,這時需要用抗生素及催產素對症治療,也可加入前列腺素,促進子宮恢復。
另外,部分難產母豬可使用催產素,使用時應注意:1.使用前需要進行產道檢查,產道狹小,畸形的母豬不能使用;2.子宮頸未開張不能使用;3.催產素在產仔過程中多適用於子宮無收縮,產仔緩慢的高胎母豬,所以對於後備豬不推薦使用;4.推薦使用濃度為20個國際單位,高劑量的催產素會使分娩母豬子宮肌肉鎖住導致仔豬窒息死亡。
產仔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產房中應保持安靜,禁止吵鬧,因為應激會使母豬產生腎上腺素,從而抑制催產素的分泌;2.分娩過程中要幫助仔豬吃乳,這樣會刺激母豬分泌催產素,從而加速產仔。
Ⅸ 母豬產仔前需准備什麼
母豬產前准備:
清掃產房、進行消毒、准備用具,如高錳酸鉀、碘酒、照明燈、保溫箱、紅外線燈等。
注意觀察臨產母豬
(1)乳房變化:產前15~20天乳房開始由後部向前逐漸下垂膨大。如果母豬腹部前面的乳頭出現濃乳汁,24小時左右可能分娩;中間的乳頭出現濃乳汁,12小時左右可能分娩;後邊的乳頭出現濃乳汁,3~6小時左右可能分娩。
(2)外陰部變化:臨產前3~5天,外陰出現紅腫下垂,尾根兩側出現凹陷,排泄糞尿次數增多,「母豬頻頻尿,仔豬就要到」。
(3)行為變化:產前母豬神經敏感、行動不安、起卧不定、吃食不正常,還有街草做窩等表現。
(9)豬接產用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接產技術
(1)母豬產仔時保持環境安靜,可防止難產和縮短產仔的時間。
(2)仔豬出生後,先用清潔的接生布擦去鼻中的粘液,使仔豬盡快用肺呼吸,然後擦乾全身。
(3)斷臍的方法是先使仔豬躺卧,把臍帶中的血液反復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在距仔豬腹約5厘米處用手指掐斷臍帶,斷面用5%碘酒消毒,然後立即將仔豬放到保暖地方。
(4)假死仔豬的搶救。仔豬出生後不呼吸,但心臟仍然在跳動,稱假死仔豬。搶救方法;首先左手倒提仔豬兩條後腿,右手拍打背部,然後左手托拿仔豬臀部,右手托拿背部,給豬體做伸曲運動。最後用白酒或酒精塗擦鼻部,刺激仔豬呼吸。
Ⅹ 怎麼給母豬接生
准備好熱開水、盆、毛巾(在母豬產仔時把母豬的乳房擦拭乾凈)、紙(擦拭出生仔豬身上和口中的粘液用的)、止血鉗、剪子(剪仔豬臍帶用)、剪牙剪(剪仔豬牙齒用)、高錳酸鉀(給母豬乳房和陰部消毒用)、碘酊(給仔豬剪臍帶時消毒用)、還有保溫箱。
母豬產仔時最好給它自然產仔不需要人工助產,只管等著接出生仔豬就可以了。如遇母豬難產,這時才需要仍功德助產:首先把手用高錳酸鉀稀釋後放進高錳酸劑溶液里洗一下,然後把手伸到母豬的子宮摸到仔豬的兩個後腳慢慢的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