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孩子學版畫帶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重慶怎麼加盟女裝 2025-08-18 14:38:01
鹿皮衣服怎麼樣清洗 2025-08-18 14:34:35
lv皮帶85和90差多少 2025-08-18 14:34:34

孩子學版畫帶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10-04 17:07:15

1. 學校讓帶的一次性手套是什麼樣的 是橡膠手套還是塑料那種的

學校讓帶的一次性手套,應該是塑料的那種,一次性手套手套,就是平常吃東西時候手上戴的那種塑料一次性手套,可以邊用邊扔

2. 怎麼樣學習版畫

版畫的製作過程特別符合孩子邊游戲、邊畫畫的年齡特徵,因為版畫需要把畫稿先製作成版,然後印刷出來,就跟印刷廠印刷一張掛圖一樣,這樣印出來的作品才算是完成了的版畫作品,這個過程聽起來挺復雜,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復雜,而且讓孩子們親手製作時,可以引發他們學習的濃厚興趣。先舉個小例子來談談版畫是一種什麼畫。比如,我們取一枚硬幣放在桌子上,再用一張不太厚的白紙蓋在硬幣上面,讓孩子用鉛筆在紙上輕輕摩擦,不一會兒,硬幣的圖形就會在紙上顯現出來。把硬幣翻個面再摩擦印製一次,又會得到另一面的圖形。這樣「畫」出來的硬幣,第一,是「像」,第二,是快,第三,也是最有特點的,就是可以連著「畫」出很多。這人「畫」硬幣的過程就是印刷一個版畫的過程,畫出的結果就可以算是一張版畫了。一般的美術作品,原作只能有一張,要想多幾張就只能變成印刷圖片或者臨摹。但這些印刷品和臨摹的作品都不可能等同於原作,更不可能像原作那樣真實和自然。可是一幅版畫卻可以在短時間內復印好多張,而且每一張都是原作,這樣,既可以送朋友留念,又可以參加展覽,更能有自己保存的原作。版畫正是以版為中間媒介,以印刷為表現方式的繪畫。畫稿、製版、印刷是版畫製作的三個步驟,缺一不可。由於版畫是一種畫畫與手式製作綜合的畫種,所以,它特別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只要按上面的小例子讓孩子做一做,就清楚了。

版畫雖然由於其獨特的創作過程,可以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對於比較小的的孩子來講,並不是任何一種版畫都適於他們。版畫有很多很多種,它們都是以做版的不同材料來定名的,如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石膏版畫等等。適於幼兒學習的不是這些版畫,而是紙版畫,也就是以紙作為製版的材料,所以特別適於比較小的孩子學習。在開始製作紙版畫時,不妨由輔導者先代替印幾張,讓孩子做助手,然後再以孩子為主來印刷。
(望採納!)

3. 親戚家孩子上大學畫畫專業的選什麼的禮物

如果是繪畫專業的、國畫、油畫、雕塑、版畫、壁畫這幾個專業的呢,送一套古典油畫畫冊,送進口的(大約在300~1000元不等價位的)。去亞馬遜找進口圖書,或者天貓找進口畫冊。這個他一定會喜歡的,相信我。
如果是學設計的,送一支德國產的「紅環」筆(相比畫冊便宜些200~500就可以)。無論他是學什麼設計的,送這個準保沒錯!
以上說的「畫畫」和「設計」都是畫畫類的,怕您不知道人家到底學的啥。我了解這個,您可千萬別送不了解的東西,質量差花錢還起不到好的送禮效果。

4. 版畫的製作與技法 —— [六]絲網版畫

1. 概述

絲網版,或稱絲漏版,俗稱絲漆印。它的基本原理是孔版術(Stencil)。它的起始也與木版一樣,可追溯到遙遠的過去,甚至史前的文化。據文獻記載,遠古原始人就己用噴霧的方法,將人類的手形噴印在石壁上(圖288a),這可謂原始的也是最早的孔版術。

我國最早是應用孔版術於印染業上的國家。據記載, 隋代大業(公元605 - 616)年間,宮廷用的衣裙服飾,己用樓孔版(夾繳)印染。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開始只供統治者享用的孔版印染術,逐漸流傳到了民間。明清年間,這種印染技術己普及全國,並最後形成富有民族藝術特色的孔版藍印花布(參見紙孔版一節)。公元十二世紀左右,這種孔版術自中國傳入日本,並在日本得到進一步發展。大家知道,在刻制孔版時,通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每塊"形體" (稱"島")必須用"橋" 連接起來(如圖288),否則每塊形體就無法連在一起成為一個版面。這種"橋"架在那裡合適,對於孔版圖形的美觀關系甚大。"架橋" 在中國古代稱作"斷節"。後來日本人將這種"橋"(或"節")用頭發或絲線來代替。這樣在刮印時,頭發和絲線幾乎不受影響。現今的絲網術,可以說就是在此法基礎上產生的。絲網作為版材,它的網孔被堵部分便是"島" 露出網眼部分, 便是"橋" (圖289)

圖288孔版原理示圖 絲網堵網孔材料
圖288a史前人類在洞壁上的手印(陰圖)公元前約1585

圖289絲網漏孔原理示圖

圖290 B.謝安《那都是美麗的》1965絲網版(76x117)

孔版術在西方,長久來一直應用於商業和裝飾工藝上。如廣告牌、織物印染、牆面和一些器物的噴花等等, 有時還用此法來印製絲絨畫和學校里學生的美術勞作的製作。本世紀初英國人塞繆·西蒙(Samuel Simon) 研究出絲網印刷術,並保密了好幾年(1907-1 915)。以後由於軍需工業的特殊需要,此項技術才在英國和美國取得了專利權。然而藝術家和版畫家們卻不以為然,沒有像早先藝術家們對待木口木刻、美柔汀和石版那樣的熱情,反而違避和排斥它。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版畫機構和評獎團,往往將絹網版畫以粗俗為由,拒於畫 展之外。三十年代是美國最不景氣的時期, 由於在聯邦工作開發署藝術規劃部的努力下,促使以安東尼(Anthony)和維朗尼斯(Velonis)為首的一群藝術家,用絲網來實踐藝術的目的。由於比起銅、石版來,化費不多就能建起一整套絲網術的設備,這在困難時期的美國,這種優勢是極為有利的。基於這一原因,在三十年代裡,美國有一些卓著的藝術家,如本·謝安(Ben Shahan) 、羅伯特·格瓦思米(Robert Gwathmey) 、哈里·斯騰伯格CHarry Sternberg) 和另一些懷有社會良心的藝術家,才將他們的才華轉移到絲網版畫的實踐上來,並以他們的創作,給己為商業用濫了的方法一一絲網術以重新的評價。

絲網版畫這種在藝術上的特殊追求,大大改善了它在藝壇中的地位,和人們對它的成見,使它得以發展並 影響五十年代的一批藝術家。他們包括抽象表現派和行動畫派,如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馬 塞爾·杜錢普CMarcel Duchamp) 等。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由於新觀念帶動下的波普藝術運動和照相製版術的應用,使絲網版畫得到普遍 的承認和喜愛, 並被冠以前衛媒介的美稱。波普藝術中的如" 拾得藝術" (Found object ) 、" 光效應藝術" (Opart) 、"硬邊畫派"(hard - edge) 、" 條紋畫派"(Stripe) 、" 色彩派"(Color field) 和" 符號" 繪畫(Sign paintings) 等的一批藝術家。他們都潛心於絲網版畫,以最大眾的傳播媒介為創作原料,採取美術拼貼的方法來表現。同時還由於絲網版能適應立體器物上的施印,因而它使既定的繪畫、雕塑和版畫的界線被打破。在這一運動中,著名的藝術家有:波普藝術家的羅伯特·勞生柏(Robert Roushenberg) 、詹姆斯·羅森奎斯 特(James Rosenquist) 、安邊·沃霍爾(Andy Warhol) 和羅伊·利克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

由於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尼龍或不銹鋼絲網的應用,以及動力系統的改進,使絲網版畫有可能成百成乾的生產和復制" 原作" 從而影響了絲網版畫的價值和聲譽。另外,由於這些絲網版畫家多不是親自製作自己的 作品,而是將畫稿交與絲網印師傅去製作印刷, 這就產生了是否是" 原作" 的爭議。由於成為上千張的復制, 使作者無法一一簽名、題款,因而更增加了對它的懷疑。這是絲網版畫在西方價格一直大起大落後於別的畫種 的一個重要原因。別的版種以往曾有過畫家與技術師傅分工的先例,但那是版畫作為印刷工業工具的原因。如今絲網版及別的版種那種藝術家與技師的分工,己成為謀利的手段,這不可能不使版畫貶值。當然它藉此作為大眾的廉價媒介,而風靡世界,也尚無不可。

絲網版畫作為一種版畫形式在我國的興起,則還是近幾年的事,但作為工業的絲網印,在我國早己十分普遍,如商標、廣告和印染廠的紡織品印花等等。但由於國內目前幾乎還無版畫市場,所以這種便於大批生產的絲網版畫的發展,還有待於經濟的起飛和物質與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2. 設備與材料

絲網版畫的設備十分簡單,最基本的為:帶絲網的木框(即絲網框)將其一邊用餃鏈等聯接在一塊台板上和膠刮兩樣。

A. 絲網:

最初是以絲絹作網, 以後發展成用尼龍、合成纖維網和不銹鋼網等。目前絲網被大量應用於工業上,而為藝術家製作版畫之用,僅僅是極少數。一般我們以合成纖維網為實惠,這種絲網在各大百貨商店均有出售, 購買時要有選擇。一般用作版畫,選用150目左右為宜(網目,即每平方時之網格數。)

B. 網框:

一般以平直不易變形的木材製作較好,如松、杉等木。所用木條以4×5公分為適中,並可根據網杠的大小,適當以增減。木框的結構如圖。應以牢固平正為目的。

C. 張網法:

一般可用釘書機將網釘在底部木條土。釘網時要注意絲網的經緯線的平直。可照圖(292) 所示的幾種辦法,將網拉緊和釘牢。網框釘好後,必須用闊膠帶將四邊(包括里外) 封住(如圖295 ),才可用作製版和印刷。這樣刮印時,畫邊平直、干凈, 也便於網框清洗和再次使用。

D. 網框與台板固定法:

最簡單是用軸棍可抽動的門窗合頁來連接,如門窗的開合,當抽出合頁軸棍時可與台板分離。另一種辦法也很方便(如圖296)。辦法還有很多,總之以兩者相連時能開合又能便於拆下製版和 清洗為目的。

E. 刮子:

它是絲網版畫的主要印刷工具。刮子可臼制: 用木版(三合或五合板均可) 將一般厚度在一公分左右的耐油膠條一邊夾住釘牢便成。(如圖294)刮子的大小以稍短於網框的短邊為好(因刮印時須從上至下一次刮成),刮子膠條的頭,需用鐵砂皮磨平直,不要磨成斜角或圓形。(如圖294)

3. 製作方法

絲網版的製作大體可分三類: 一是刻孔法,二是直接塗畫法,三是照相感光法。然而無論是哪種方法, 基本原理只有一個,就是按圖稿或設想,設法將網目堵塞或留孔, 使顏料漏過網孔落在印面上的,即是作者所需要的圖形。

A. 刻孔法(Knift - cut stencils):

將一種專用於絲網印刷業的孔版紙 (即蠟克紙Lacquer Stencil Film,是以硫酸紙或滌綸片為紙基的軟性清噴漆薄膜紙,也可用拷貝紙平刷一層清噴漆自製) 復在畫稿上或直接用斜刀 (刻紙的斜刀或用鋼鋸條、剃須刀白制) 尖在漆膜一面輕輕刻劃各種圖形 (注意不要將紙基刻破),然後用刀尖將刻去的漆膜輕輕挑掉, 挑去部分為漏印顏料部分。刻成後,將絲網放在上面(注意對准位置), 然後用紗布蘸香蕉水在網上輕抹,並一邊用干凈紗布擦乾按緊,以此將所要的漆膜圖形全部粘附於網底。過半小時,即可將紙基揭掉,製版即告成(譽印實與此法大同小異)。刻孔法是絲網版的傳統方法,在紙版一節里,曾提到的紙孔版,則是用厚紙刻孔,直接漏印版畫。如用薄而韌的紙, 刻成各種圖形,並用膠或以油墨粘附於網下,也可以達到絲網製版之目的。

圖299用斗刮在網上塗感光膠

B. 直塗法:

封網的材料有多種,如膠水、蠟克(清噴漆) 、水粉、蟲膠漆(又名洋乾漆,可溶於酒精) 和葯墨(或稀油墨) 等。這些材料有的溶於水,有的則能防水……了解這些便可自由運用不同的製版方法了。

例:用膠水(或膠水加水粉顏料)在網上塗畫, 待干後用蟲膠漆全網統刷一遍,再待干後,用溫水洗去膠水部分,版子即製成。相反,若以蟲膠漆在網上給畫,待干後用膠水統刷,再待干後,則用酒精液洗去蟲膠漆, 也可同樣製成網版。這種正反互換的製版技法,在平版、凹版技法中也有類似之法, 互可參照發揮。

此法另外還可用蠟克和葯墨,蠟筆和膠水等等,同樣製作版面。不過有一點務須注意:用膠水封網製成的網版,施印用的顏料只能是油性的,用水性顏料印,則會將封網的膠液洗去。另外為使膠液干後不龜裂,可加少許糖漿和幾滴甘油。這與銅版畫的糖水法和獨幅版膠水漏版畫均出同一原理。

此外還有擦蠟直塗法,如同實物擦印法(參見實物版畫)。即,用蠟筆對著網下所墊的各種實物肌理擦畫, 然後用膠水統刷,用汽油洗去蠟筆,則可得肌理各異或各種實物的網版。

C. 照相感光法:

用斗刮(見圖298 、299 )將感光乳劑平塗於網上後與繪有黑白圖稿的(或用照相底片)膠片貼緊,進行曝光,乳劑感光後變硬並固著絲網,封堵網目。未感光部分則可為水沖去,露出網目。此是照相感光的基本原理, 與凸、凹、平版的照相製版法同, 詳見版面照相製版術一節。(圖300-1-8)

圖300感光絲網製作程序

圖301照相絲網感光二法日光曬版示圖燈光曬版示圖

4. 印刷

比起別的版種,絲網版的刮印就顯得簡便而輕快。用刮子將印料自上而下一次均勻刮過便成。在刮印時,絲網與鋪紙的台板要稍有間隙,這樣在刮印時,刮子過後,絲網即自動彈起,漏印在紙上的顏料無溢出圖形邊 界的現象。

絲網印的顏料,目前國內還無專供版畫家用的出售,因而多採用繪畫顏料和印刷油墨,但必須經過調制才能使用。油畫顏料及油墨需用調色油或松節油調稀。水性顏料需加膠水或漿糊調劑。以前商業上常用的絲漆印厚漆, 也可用來印製版畫, 且有厚度感。

為使每張版畫均印在畫紙居中,則可用卡紙在網下檯面上作上定位標記。

套色方法與別的版種同,但其對版方法可採用透明的滌綸片來校位,又准確又簡便。方法是:將滌綸片放在網下,一邊與膠帶固定的台板上,然後在滌綸片上刮印主版。套印時只要將印紙放在滌綸片下並與主版圖形對准, 然後將滌綸片掀於一邊, 便可下網框刮印。另外採用十字標、角標等等都可。

印後的網版,若需保留,應即將被顏料所牆的網目用水或煤油洗凈,以備下次再印。油性顏料印後,可用煤油(或汽油)洗擦,洗擦時網下須墊些舊報紙,以吸去從網上洗下的油墨。水性顏料則可用水沖洗。印後網版若不保留,則可用工業漂白粉調成糊狀抹於網上,半小時後用鋼刷擦洗了,然後用水沖凈。另一法是用火鹼 榕液(氫氧化鈉50克, 用300毫升熱水溶解), 戴防酸鹼橡皮手套, 用不銹鋼夾挾棉花蘸火鹼溶液擦洗全網, 約半小時後, 即可用水沖洗干凈。

5. 做版畫都是顏料 工業燃料 汽油怎麼辦沾到手上怎麼辦

做的時候最好帶手套嘍,那些油墨什麼的用松節油或者汽油擦擦就掉了,然後再用洗手液或者洗潔精什麼的洗自己手,自己得多准備點護手霜,特別是冬天,做銅板的那個酸一般沒事的,但是那個氫氧化鈉一定得小心,弄手上比酸疼多了,還脫皮,注意保護好自己,一般刻木板 畫石板 刻銅板 都不怎麼需要保護的 那些化學的東西其實弄身上一點也無所謂的,最好穿個圍裙,帶上袖套,或者你自己弄身幹活穿的衣服,鞋就穿最便宜的就行了,滴上東西挺心疼的

6. 您好,我小孩用的是彈力手套

手套是在天氣寒冷的時候給孩子帶的,而不會是整天約束手部,所以不會影響的

7. 兒子八歲現在學美術已經兩年,現在老師讓再上版畫實驗班,請問好不好,對以後有用嗎還是學習素描好

首先你的考慮你的兒子喜歡什麼。至於對以後好不好 各有各的好處。首先版畫是屬於一種民間藝術 抽象 能培養人的創造性和塑形能力,但是做好版畫是以素描和速寫色彩等為基礎的,在好的大學里大1大2幾乎都離不開基礎課 上完倆年基礎課(倆年裡都是素描速寫色彩) 打好基礎大3開始自己的創作 大四畢業創作和設計 我覺得應該把基礎打好 我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講過一個畫家的作息表 (這位畫家的名字不記得了) 雖然他那時候已經是有名的畫家了 但是每天都要畫一副素描 還有我很喜歡的一個畫家叫黃胄(zhou四聲)他一生都在畫速寫 他的一生影響了不少的年輕人 你孩子小也可以邊學習版畫 讓他按照自己的想像隨意發揮 然後每天堅持畫速寫或素描一副 把基礎抓好 這樣以後不管做什麼 有一個好的基礎 做什麼都游刃有餘了

8. 學印刷不能帶手套嗎印完之後一定墨刀或者其他工具被油墨臟了 要用手洗嗎今天被機長罵了

不是啊,可以帶手套啊,哪個叼毛說不能帶。自己都不幹凈,還想讓機器干凈嗎。我做這印刷這么多年啦,沒有過此說,不過做印刷很臟,你機長說的也對,要怕臟的話是做不了印刷的。最重要的不是臟不臟問題,而是又累又臟,還天天受氣噢,你想清楚噢

9. 版畫素描 版畫創意 水粉畫 哪個更適合剛上一年級孩子學習

兒童畫比較適合。水粉畫、版畫、國畫、油畫有很強的專業性,不適合太小的孩子學習。
水粉畫、版畫、油畫要求對光影的認識和結構的理解,孩子理解不了的。電腦繪畫輻射太強,也容易造成孩子近視。所以,最好讓孩子從兒童畫學起,培養他對繪畫的興趣。如果實在是想讓孩子學一點。就選水粉畫,我小時候學了點水墨畫,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

水粉畫:是使用水調合粉質顏料繪制而成的一種畫。其表現特點為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色彩可以在畫面上產生艷麗、柔潤、明亮、渾厚等藝術效果。含粉對水色流暢的活動性會產生一定限制。水粉畫在濕的時候,顏色的飽和度很高,干後則由於粉的作用及顏色失去光澤,飽和度大幅度降低,這就是它顏色純度的局限性。學習水粉畫可以很好的認識色彩,對顏色的透明度有一個新的認識,在學習水粉畫的過程中可以學會怎樣去調色,進一步的了解色彩對水粉畫的重要性。

10. 版畫的分類有幾種

1、按照不同的材質製版可分為: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絲漏版畫、紙版畫以及其他版畫。

2、按照印刷方式可分為:凹印版畫 、凸印版畫、平印版畫、漏印版畫。

3、按照用色可分為:單色版畫、套色版畫。

4、按照印刷數多少可分:獨幅印刷、多幅印刷。

5、按照刻法可分為:陽刻、陰刻。

6、按照刻印方式可分為:復數版畫、絕版版畫。

(10)孩子學版畫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幾種版種中效果最多,技法最復雜的版種當屬銅版。銅版畫技法非常多,常見的有干刻法、線腐蝕、飛塵、漂油、糖水和美柔汀法等。其中線條和腐蝕的強度的把握是很有難度的一點,需要不斷的練習和很強的基本功。另外擦墨、印刷的技法都很重要,這裡面變數很多,很可能多了幾秒腐蝕或者擦墨不小心整張畫就跟原先設想完全不同,這需要一個技能的熟練度。

在製作版畫時,要先准備好防毒面具和口罩,還有橡膠手套、勞工手套之類,要特別注意粉塵和酸蝕性液體。

版畫的藝術特點:

1、盡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木刻)。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