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揉面出手套膜會斷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睡衣沒有腰帶環怎麼辦 2025-08-21 16:27:54

揉面出手套膜會斷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10-01 17:29:10

㈠ 揉不出手套膜的原因是什麼

1、用的低筋麵粉

用高筋麵粉才能揉出膜。麵粉本身就是一個影響面團出膜的重要因素,製作麵包當然最好選擇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別,選購麵粉時需注意,而且麵粉最好買新鮮的,放置太久的麵粉,進行會降低。

2、配料問題

和面沒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時根據配方加入雞蛋或者食鹽,既可以豐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麵粉的筋性,讓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適

配方的含水量對出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只做麵包的面團濕度在60%~70%之間,比較容易出膜,這種狀態下的面團有些粘手,但是面團能拿得起來,如果濕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點是難以操作,會特別粘手。(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具體和面時,要預留10%的水,視情況增減。)

含油量指的是黃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會對面團出膜有影響,按照原來的方子,油量減少或者過多,都會影響出膜。

4、攪拌力度太小

一般,攪拌力度越大,麵筋形成越快,這就是和面需要廚師機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當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麵粉揉出手套膜一般建議用高筋麵粉。

國標中,麵粉按濕麵筋含量分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麵包等烘焙類產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頌類產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麵粉,純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適合做烘焙類產品。

麵粉的筋度強弱取決於麵粉中-S-H-轉化成 -S-S-鍵的數量,數量越多,麵粉筋力越強,面團彈性越大,延伸性也會相對好。

㈡ 為什麼麵包揉不出手套膜(為什麼面團揉不出手套膜)

1.沒出膜也沒問題,麵包出膜是表示麵筋形成程度比較高,這樣的麵包更加松軟一些,不影響做麵包的。

2.做麵包揉面就是反復將面團折疊用掌根按壓,一半用力折疊按壓十幾分鍾面團表面光滑細膩不太沾手並且很有彈性就好了,就說明揉出筋」了,沒必要出什麼膜」,用市場賣的一般的常用麵粉就可以,沒必要高筋或低筋麵粉。

3.麵包揉出膜的方法:1、一定要用高筋粉,超市裡的富強粉、餃子粉這些筋度不夠。

4.2、面團越柔軟越容易出膜,除了吐司、貝果、羅宋麵包等一些特殊品種的麵包外,普通麵包的水量(雞蛋、牛奶這些液體最好也要折成相應的水量)差不多在粉量的60%左右。

5.3、揉面的手勢一定要正確,所謂的出膜是通過不斷的擴展、拉扯、摔打等辦法改變蛋白質的排列結構。

6.所以揉面時一定要不斷地去拉扯麵團,就是拉住面團的一段,提起、向前向下把面團甩到案板上、折疊,轉90度再重復這一動作。

7.4、把除了鹽、酵母、黃油以外的其他所有原料混合,密封,扔冰箱2、3個小時,然後再揉,這樣出膜會很快。

8.或者也可以揉5分鍾,讓面團鬆弛10分鍾,再使勁揉5分鍾,反復這個過程,這樣面團也容易出筋,而且也省力得多。

㈢ 蒸包子饅頭揉面為什麼會這樣一揉就拉斷。

你說的斷 是那個階段?
1剛開始第一次揉的時候
2還是二次發酵的時候
1---如果是剛開始第一次揉 因為沒發酵 一定會斷的 也不用揉得太光滑
這里注意一點 你要是用的筋度小的麵粉 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以少放一點水
我都使用中筋麵粉
2---如果在二次發酵以後 你揉的時候是這樣 那就是沒有發到時候 你揉完了再發一次
發到裡面能看到蜂窩眼 然後再揉 就可以十分光滑了 也不會斷了

㈣ 怎樣揉面才不會斷

怎樣揉面才不會斷?揉出的面會斷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1.麵粉質量不過關。2.和面方法不對。3.揉面時間和次數過少,沒有將面團揉的光滑有勁。下邊就圍繞以上三點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關於怎麼做面條,陝西人最有發言權。我自己以前也開過面館,賣的是陝西西府地區扯麵。就是將面搓成條,然後拉成比一次性筷子略細一點的面條。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只放鹽。鹽可以使面條更加勁道。


3.揉面的次數和時間問題:

面條要勁道,揉面是關鍵。只有面團揉的光滑有勁,做出的面條才能夠筋道,不會斷。

建議將面團雙手交叉時間揉成手腕粗的條後合成一塊蓋上保鮮膜醒面十分鍾後再揉。如此反復三到五次,直至面團光滑有靜為止。

只要能夠做到以上三點,做出的面條肯定光滑,勁道,不會斷。

㈤ 為什麼麵包粉揉完後拉開來沒有膜,一拉就斷

因為揉面不到位,因為做麵包出來的筋膜需要揉到足夠的筋度才會有筋膜,一般都是用和面機很快就會好,而手揉的話最少也要二十分鍾左右,所以才會沒有筋膜一拉就斷

㈥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不知為什麼,特別喜歡烤吐司,雖然我以前烤吐司經常失敗,但仍擋不住我要繼續烤的熱情,直到成功!所以對於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導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說,最常見的是怎麼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實很簡單,面團的水量要適中,可以讓面團底部始終粘在攪拌棒上,這樣可以使面團的上半身不停的捶打在缸壁,使面團間形成抻扯,這樣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沒出膜,說明攪拌面團時間或力度不夠,這個時間可能會有10-20分鍾左右。

另外,可以輔助出膜的重要問題,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高粉來感受,自己覺得哪種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吸水性越強。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較吃水,揉出來的面團軟而不粘,很好操作,這個配方因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麵包的風味更棒,葡萄乾的點綴,讓口感更好,我個人覺得製作出來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喜歡我做的菜,就請點個贊!別忘記收藏,想做美食的時候方便查看!想學習各種家常菜、烘焙,就請關注我!有更新的美食可以及時看到,麻煩大家多多點贊、收藏、轉發,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也歡迎親在下方留言討論。

㈦ 揉面團時面團表面斷裂起坑不光滑是什麼原因呢

我經常做麵食,所以我非常清楚題主說的面團起坑斷裂是什麼樣的。如下圖的樣子,是不是?手機前的您又有沒有遇到過呢?

知道了上面兩個影響麵筋形成的重要因素,我們自然就能知道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了:一是和面時水的比例要在適當范圍內,二是給面團足夠的餳發鬆弛時間。

但是綜合考慮,做不同的麵食對面團的軟硬度要求並不相同,一般來說,加的水只要能把麵粉揉成面團就沒有太大問題,只要經過足夠的鬆弛時間,面團都能變得柔韌而有延展性。所以解決面團表面斷裂起坑不光滑最省力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餳面再揉面。

先餳面再揉面,不論烙餅還是蒸包子蒸饅頭,不論做發面的還是死面的,不論是硬面團還是軟面團,都有效。

㈧ 做麵包要揉出手套膜是怎麼回事

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㈨ 揉面團時面團表面斷裂起坑不光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水為水麵筋所形成的一個必要性要素,沒有足夠的水就不可以產生充足的水麵筋。一般來說,比較硬的面團才會出現表層很明顯的破裂起坑的現象,如圖一的模樣。麵糊里水分含量少,短時間沒法產生充足的水麵筋,麵糊當然沒有足夠的抗拉力和延伸力,一揉就開裂了。再有就是揉面時水份遍布不勻。一次倒進太多水,或是水份在麵糊里倒得不勻,也容易造成這樣的事情發生,大道理齊上。

發酵粉倒進稱好的麵粉里拌勻。隨後水慢慢地添加小麥麵粉里一邊加一邊攪。攪至小麥麵粉成面絮狀物用把手小麥麵粉按結團放到平整的石板上,隨後像在搓板上搓衣的手勢搓揉麵糊。全過程五分鍾上下。留意,搓揉幅度不需要太大,隨時隨地調節麵糊方位不必使勁揉同一個地方。第一次的面團表層不會太光潔只需麵糊表層並沒有凹凸不平就可以了。放進盆子里用保鮮膜封住盆口。等十分鍾左右見到麵糊有略微發起的覺得就取出來再揉兩下就平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