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手套皮膚乾裂怎麼辦
擴展閱讀
怎麼參加營口市旗袍協會 2025-08-22 03:08:14

手套皮膚乾裂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9-27 19:14:25

㈠ 手腳皸裂怎麼治療

冬季手足皸裂首先,應注意手足的保暖;要經常用溫水泡洗手足;清洗手足時,不要用鹼性過強的肥皂;洗凈手足後,要塗些杏仁膚脂護膚膏。此外,在冬季日常飲食中,還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等,對預防手足皸裂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還有許多治療方法:
洗泡
醋 取適量醋,燒開,涼到溫熱程度時泡腳,8~10分鍾為宜,5~6天後,手足乾燥皸裂症狀會逐漸消失。
剩茶水 用喝剩的茶水泡腳,堅持1周,手腳部的皮膚會越來越光滑、細膩,富有彈性,皸裂症狀也會不翼而飛。
塗抹
牙膏 取適量牙膏,塗抹患處,讓其慢慢滲透,一般3~4天皸裂即可癒合。
洗面奶 洗面奶具有潤膚的功效,洗凈腳後,用少量洗面奶輕輕塗抹和按摩患處,一般3次之後,症狀會明顯減輕至癒合。
蜂蜜 用適量蜂蜜塗抹洗干凈的手腳,按摩患處至完全滲透和吸收,直至有微微發熱的感覺方可。一般3~4次,皮膚皸裂症狀會明顯改善,多堅持幾次,自會完全癒合。
貼套包
創可貼 眾所周知,創可貼具有止血護創的功能,溫水泡腳後,將創可貼慢慢貼在患處,用手輕輕擠壓來回按實,一般3天後,皸裂部位會完好如初。
塑料袋 晚上臨睡前,洗凈腳,待干後,用塑料袋套於腳後跟部位,然後穿上襪子,使塑料袋跟腳部完全熨帖、包牢,這樣皸裂部位會始終處於溫濕狀態,3~4天患處即可癒合。
當然,要想治癒手腳乾燥和皸裂,還可用喝剩的牛奶、削下的蘋果皮、烤熱的香蕉、新鮮的桔子汁等等來洗泡、塗抹和貼、套、包。不要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家居生活日用品,一樣可以治癒讓人頭疼的小毛病。
預防皮膚乾裂,首先要注意保暖
出門前,最好戴好手套、圍脖、耳罩等,做好防寒措施,避免凍傷。注意按摩手指、耳部,不要長時間靜止不動,要促進身體各部位的血液循環。保持手套、鞋襪的乾燥。已經出現瘙癢症狀後,要防止過度摩擦、搔抓,以免損傷皮膚。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不要用搓澡巾使勁擦洗皮膚,這樣會使皮膚角質層受損脫落,大大削弱屏障作用。
出現皮膚乾燥瘙癢的人在飲食上最好注意清淡,避免辛辣、易上火的食物,例如火鍋、油炸食品,少食肉類。

㈡ 冬天到了手上皮膚裂開了怎麼辦

預防皮膚皸裂的辦法:
1、洗手時,要盡量少用肥皂或葯皂,因為皮膚表面的油脂是保護皮膚的,油脂洗滌得太徹底,皮膚就容易乾燥及開裂。
2、洗後要立即擦乾,並塗維生素E或凡士林、甘油等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3、注意飲食營養。維生素A有促進上皮生長、保擴皮膚,防止皸裂的作用,可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豆類、綠葉蔬菜、魚肝、牛奶等,我們還應適當多吃脂肪類、糖類食物,可使皮脂腺分泌量增加,減少皮膚乾燥及皸裂。
4、香蕉療法:將香蕉皮擦皸裂處,每日數遍,數日後皸裂就會消失。如每隔3天用香蕉皮擦皮膚,可防止皸裂。

㈢ 冬天手乾燥開裂怎麼辦

1、冬季手腳乾裂之用醋治療

買一斤醋,放在鐵鍋里煮,開鍋後五分鍾,把醋倒在盆里,待溫後把手腳泡在醋里10分鍾,每天泡兩三次,7天一療程。

2、冬季手腳乾裂之剩茶水治療

在睡覺前用熱茶水泡洗手足約十分鍾,堅持一周有效。

3、冬季手腳乾裂之棗糊可治手腳裂

把數枚大棗去掉皮核,溫水洗凈後,加水煮成糊狀,像抹臉油一樣,塗抹於裂口處,輕的一般2-3次即愈。

4、冬季手腳乾裂之蘋果皮治足跟乾裂

用削蘋果剩下的果皮搓擦足跟患病處,效果好。

5、冬季手腳乾裂之米醋泡蒜瓣治手腳裂口

用醋泡蒜瓣擦手腳,手腳逐漸不裂口,皮膚光滑。

6、冬季手腳乾裂之軟柿子冰可治手皴

把軟柿子水擠在手上反復用力搓,連續幾天能見效。

7、冬季手腳乾裂之塗桔子皮汁

將新鮮的桔子皮汁,塗擦在手腳裂口處,可使裂口處的硬皮漸漸變軟,裂口癒合。另外,還可將晾乾的桔子皮泡水洗手洗腳,也可收到同樣的效果。

8、冬季手腳乾裂之熱水泡腳

睡前以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足部血液循環,還能夠安神助眠。泡腳後塗抹足霜,或是質地較厚的手霜,給予足部肌膚滋潤保護。並稍加按摩以使局部皮膚濕潤柔軟,並穿襪子睡覺。

冬季手腳乾裂的原因
1、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具有柔潤皮膚的作用。皮脂腺在氣溫高的時候,分泌的皮脂就多,而到了寒冷的秋冬天,分泌的皮脂就比較少了。冬天手腳散熱很快,手腳分泌的油脂隨著熱量的散發而隨之揮發,人就很容易感覺手腳乾巴巴的不很舒服。加上這兩部位受摩擦較多,很容易在壓迫受力、外界刺激、摩擦的情況下開裂。

2、年齡、職業、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手腳乾裂。一些人由於工作的原因,常接觸石灰、水泥、鹽鹼等物質,這些物質吸收性強,而且還會損傷皮膚。

3、中老年人新陳代謝變慢,皮膚老化,變得容易乾裂。而一些皮膚疾病,如手足癬、鵝掌風、濕疹等也讓皮膚更容易乾裂。

冬季如何預防手腳乾裂
1、天冷手腳要防寒

寒冷乾燥是導致手腳乾裂的主要原因。在嚴寒的冬季,要特別注意手部的保暖,做到手套隨身戴。對於有手腳乾裂的人來講,做好足部保暖也很重要,冬天必須穿棉鞋。在天氣較暖時,可適當做些戶外運動,如晨跑、太極拳等。還可以經常摩擦手部皮膚,活動手足部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耐寒能力。

2、幹活時戴上手套

化學物質對皮膚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也是手腳乾裂的誘因之一。在刷碗和洗衣服時,由於清潔劑化學成分高、鹼性大,對手的傷害很大。常接觸水,雙手在水的長期浸泡下,角質容易丟失油脂,乾燥後發生皸裂。戴上手套可以避免洗滌劑與雙手皮膚直接接觸,對護手極為有利。對於戶外工作者,尤其是接觸油漆等化學物質類的戶外工作者,工作時一定要戴上手套,不要直接接觸刺激皮膚的物品,更不要用汽油、煤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否則會傷害皮膚的角質層,使雙手出現乾裂。

3、洗手洗腳要講究

對手腳乾裂患者來講,一定要科學地洗手洗腳。一是忌用鹼性強的洗滌劑和肥皂,應選用無刺激性的中性洗手液,最好含有維生素B5、維生素E、蘆薈等滋潤型護膚成分。二是忌頻繁洗手,過度洗滌會將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徹底洗去。三是忌水溫過高,洗手時最佳水溫應在20℃至25℃之間。

㈣ 手上的皮膚很乾澀 都快裂了 這怎麼辦呢

用熱水浸泡一會雙手,使用一些去角質產品去除老化角質,但是不要太用力揉搓,免得弄傷皮膚。睡覺前在手上塗厚厚一層的護手霜,戴上專門的美容手套或者是一次性手套(保鮮膜也可以,但還是手套方便)睡覺,滋養一段時間就好了。秋冬季節一定要隨時注意保養手部皮膚

㈤ 手上皮膚乾裂怎麼辦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在從小能記事開始就有一雙呵護我們的雙手,在冬天的時候滿布粗糙乾裂!長大了也許我們的雙手也會在冬天沒得到良好防護的情況下出現手上皮膚乾裂的情況,它不僅會感到疼痛,看起來也不美觀,而且會引起相當大的不適。那麼除了粗磨護手霜之外,我們有什麼技巧能解決手上皮膚乾裂的問題呢?

手上皮膚乾裂的原因有哪些?

1、天氣乾燥

外界天氣越乾燥,手部皮膚的水分就流失得越快,沒有足夠的水分可以維持皮膚的潤滑和彈性,這時候手部肌膚就會逐漸的從乾燥變為乾裂。

2、強鹼的清潔物

我們的手部肌膚基本是處於弱酸性的環境下的,一些鹼性強的清潔物如肥皂、洗衣粉、皂液等都很容易傷手,所以我們小時候可以經常看到媽媽的非常容易發生手乾裂的情況!

3、維生素不足

缺少維生素A、維生素E都可導致手裂。可以多喝些開水,果汁飲料、牛奶、豆漿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水分。

4、體質原因

皮膚都會分泌適量的油脂,這些油脂對我們的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可以減緩水分的流失,如果手部肌膚的油脂分泌太少,那麼手部肌膚就失去了鎖水保護膜,水分就會流失得特別快,很容易乾裂。

5、生理性衰老

老年人新陳代謝緩慢,死亡的細胞多,新生的細胞少,皮膚彈性差,易發生手裂。

手部皮膚乾裂的治療方法

1、浸泡療法:先用溫熱水浸泡患處30分鍾,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不僅有助血液循環,還能使皮膚角質軟化,擦乾後立即塗上魚肝油軟膏,或者是鞣酸軟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鮮膜包嚴患處,到第二天皸裂就會封口。

2、馬鈴薯療法:將1個馬鈴薯煮熟後,剝皮搗爛,加少許凡士林調勻,放入瓶內。手足皸裂後,可取少量塗裂處,每日1?3次,數日見效。

3、茶水泡手腳:將白天喝過的剩茶水,在睡覺前對些熱水泡洗手足約十分鍾,堅持了一周後,手足皮膚漸漸光滑了,裂口也漸漸癒合。

4、蜂蜜療法:先用熱水浸洗患處,然後塗上蜂蜜,每天2次,連用幾天可痊癒。

5、補充維生素:每天喝杯果汁水或吃含有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堅持一段時間後,手腳乾裂可有明顯好轉,並不再脫皮。

6、葯物療法:用尿素軟膏或甘油擦劑(甘油60%,紅花油15%,青黛4%,香水1%和濃度為75%的乙醇20%,混合調勻後外擦,每日3次)。也可取2-3粒魚肝油丸,擠出葯液均勻塗擦於患處,每晚睡前塗一次,連續塗擦便可治癒。

手上皮膚乾裂的日常護理

去角質是當務之急

一周去兩次角質!冬天手部需要吸收多重滋養成分抵抗乾燥和陰冷的氣候,但是,如果手部角質太多就會影響肌膚的吸收力度。所以一周為手部去兩次角質會提升肌膚吸收力。

選擇一支優質手霜

一個良好的護手產品可以保留肌膚60%以上的水分,從而讓肌膚保持細致。如一些常見的成分如甘油、硅膠油、植物油、脂肪酸類、凡士林等油脂類,為皮膚提供一層保護膜,避免水分快速揮發。較好的護手油脂成分會比較容易滲透至皮膚角質層,不至於產生過分油膩感。

出門帶好手套

冬天一定要精明防凍,出門一定要戴手套,有時你可能覺得無所謂,但隨著時間累積,手部就會出現凍裂凍傷的危害。

手膜護理急救乾燥手

晚上睡覺前,幫雙手塗抹一層護手霜或加熱的橄欖油後,用保鮮膜包好雙手,再使用熱毛巾包裹一層,持續熱敷5分鍾,再將毛巾及保鮮膜卸下,最後輕輕按摩雙手並將護手霜擦勻即可。或者在雙手擦上護手霜,戴著棉質手套上床睡覺,都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別用冷水洗手

冬天千萬別用冷水洗手,本身水的溫度就會對手部肌膚造成傷害,加上手在蒸發的同時帶走手部熱量,雙手很容易會凍傷。

皮手套手開裂怎麼辦

你好,手裂口子和下列情況有關:皮膚缺水,缺乏多種維生素(尤其維生素C)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做事後,沒有將手洗干凈,也沒有及時護理! 裂口處理:將裂口使勁擠緊,迅速用醫葯膠布包起來.很快能就能癒合,有小裂口:用發黑的香蕉塗在裂口上,有促進癒合的功效. 溫水泡洗.在均衡營養的同時,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盡量少直接接觸冷水!洗菜要帶防水手套. 最重要的是:每次做完事後,尤其是晚睡前,要用溫水浸泡一會,再用中性肥皂將手反復搓洗2-3次,並用軟刷將甲指縫仔細刷刷,徹底清除甲縫中的污垢最後,抹上護手霜或甘油之類

㈦ 手上的皮膚乾燥粗糙,還很容易開裂,應該怎麼護理

手開裂,這是很多人都是會有的一種情況。那手開裂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有手部皸裂,就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接觸水,這是最基本的一點。因為水對於你的手的危害就像鹽酸一樣。反復洗手會破壞皮膚天然的油脂層,使皮膚內的水分蒸發,這樣手極度乾燥。
如果必須經常洗手,可以嘗試只洗手掌。洗手掌的次數可以多於洗手背,因為手掌的皮膚更厚,更容易涼干。
手開裂的時候,則不能使用鹼性的肥皂,因此這個時候需要使用無油的清洗劑進行洗手,並且可以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另外配合中葯轩-肌-净兩到三周即可恢復

㈧ 手乾裂口子怎麼辦

冬天手出現乾裂口子的現象,主要與冬天天氣乾燥,手部的油脂分泌過少有關。因此治療上可以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盡量不用冷水洗手;第二、可經常使用潤膚霜或護手霜外塗;第三、對於裂開的地方可塗抗生素葯膏進行治療;第四、手部局部的皮膚盡量不要接觸洗滌劑,若一定要接觸的話最好能戴手套;具體情況還需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由專業的醫師判斷。

㈨ 冬季手部皮膚乾裂怎麼辦

1、全面的保護措施是王道天氣漸冷的時候,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穿上厚衣服、帽子以及圍巾。只是對於我們的一雙手,可能會由於生活中的跟中原因而沒有戴手套,讓手部與外界的寒冷空氣直接接觸,這令我們的一雙手變得更為乾燥,甚至有脫皮。事實上,一雙舒適且溫暖的手套正是我們在冬天不可或缺的保護措施,而在不得不接觸水的情況下,使用一雙橡膠手套也是良策。

2.溫水洗手,滋潤你手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會洗手,冰冷的水對於手部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刺激,如若需要經常洗手,建議最好選擇用溫水洗手,因為溫水對我們的手部皮膚刺激就不會太大,間接上滋潤了我們的手部。

3.對鹼性肥皂說「拜拜」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歡在洗手的時候用鹼性的肥皂洗手,認為這樣既洗干凈的同時也沒有異味。但是,由於我們的手部皮膚屬於弱酸性,肥皂卻又屬於鹼性,若是用鹼性肥皂會讓我們的皮膚ph值發生改變,直接傷害我們的手部皮膚,加重皮膚的負擔,令手部粗糙程度更加嚴重。

4.日常須常備護手霜在冬天的時候,我們應適當地塗抹護手霜,當然不是一天之中在出門塗一次,而是要隨身攜帶,在每次洗過手後就及時塗上護手霜,讓手部遠離寒風的刺激。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洗手後一定要把手部擦乾,不得甩干或自然晾乾,因為這樣會更統一導致手部肌膚皸裂。

㈩ 手心皮膚乾裂脫皮

從你描述的症狀看是鵝掌風 鵝掌風即手癬,初起手心及手指皮下有小水皰,並有瘙癢感;日久水皰隱沒,疊起白皮,粗厚皸裂,形如鵝掌,故名。本病多由傳染而得,往往夏輕冬重,難於治療,為頑固性皮膚疾病。 方一 《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當歸、生百部、木槿皮、黃柏、白鮮皮各15克,川椒10克,黑醋1000毫升。 上葯共入黑醋中,浸泡2小時後煎煮至沸,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洗至葯液涼後止,用布擦乾,暫禁下水。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潤膚。適用於鵝掌風(手癬)。 方二 《遼寧中醫雜志》(8)1984年 花椒、大楓子、明礬各10克,皂角15克,雄黃5克,土槿皮30克,信石1.5克。 上葯加鮮鳳仙花朵適量,酸醋500--1000毫升同放入砂鍋內浸泡1夜,次日煮沸後,將葯汁倒入瓷盆內,待溫時將患手浸入葯液中浸泡之(第一次浸泡8小時,第二次浸泡2--4小時)。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適用於鵝掌風、灰指甲。 方三 《新中醫》(7)1981年 側柏葉250克,蘄艾60克,桐油適量。 先將柏葉、艾葉加清水適量煎至3000毫升,候用。再用桐油抹擦患處,以紙蘸桐油,用火點燃,熏烤患處片刻。然後將患手置葯湯上面熏之,俟溫度稍低,即將患手置湯中浸泡,泡至葯涼止。 涼血祛風、消炎止癢。適用於鵝掌風(手癬)。一般輕症用葯1次即愈,重症3--5次可愈,效佳。 方四 《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貫眾、烏梅各60克。 用陶器盛葯,加水高出葯面約4厘米,煎沸20分鍾後,將葯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浸患處,待葯溫變涼即停。每日2次,2日1劑。 清熱解毒、護皮止癢。適用於鵝掌風(手癬)。 方五 《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大楓子、木鱉子、防風、紅花、地骨皮、五加皮、荊芥各10克,明礬、皂角各3克,米醋2000毫升。 上葯共研粗末,浸入米醋中浸泡1周後,過濾去渣取汁,用其浸泡患手。每日浸泡1--2次。 消炎活血、祛風止癢。適用於手癬。 方六 《中草葯外治驗方選》 新艾葉90克,蒼耳草60克,白鮮皮30克。 先將上葯一同放入瓦罐中,加水3000毫升煮沸取汁,將葯汁倒入臉盆內,上覆毛巾,再將兩手伸於毛巾下熏一會兒,待葯汁轉溫時,將兩手放入葯液中浸泡,並搓擦洗滌,直至葯汁將冷為止。每日早、晚各1次。 護皮、祛風、止癢。適用於鵝掌風。通常連續治療3--5日可愈,效佳。 方七 《外科學》 大楓子肉、鮮鳳仙花、花椒各9克,皂角、土槿皮各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礬12克,米醋1000毫升。 將諸葯浸入米醋內24小時。煎沸待溫,將患手浸入葯液中浸泡半小時。每天1次,共3--4天。 殺蟲止癢、潤燥祛風。適用於手癬、甲癬、油灰指甲。 方八 《陝西中醫驗方選編》(外、五官科分冊) 川烏、草烏、何首烏、天花粉、赤芍、防風、荊芥、蒼術、地丁草各30克,艾葉120克。 上葯加水適量煎沸,將葯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部。每日熏洗2次,每劑可連用2次。 祛風濕、活血通絡、解毒止癢。適用於鵝掌風(手癬)。通常連用6天見效,最多15天即獲痊癒或顯效。 方九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荊芥、防風、紅花、地骨皮各15克,皂角、大楓子各30克,明礬18克。 上葯用米醋1500毫升,放盆中浸泡3--5天後,備用。治療時,每晚將手或足入葯醋中浸泡30分鍾。每劑葯可連續浸泡兩周,為1個療程。用之有效,可繼續浸泡2--3個療程。 滅菌止癢。適用於鵝掌風(手癬)、干腳癬。 方十 《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 藿香、黃精、生大黃、皂礬各12克。 用米醋500毫升浸泡上葯5--7天,去渣備用。用時,將患部放入葯液內浸泡。每次浸泡30--60分鍾,每日1--2次。 活血潤膚、殺蟲止癢。適用於手癬,證見手掌乾燥、粗糙、皸裂、脫屑,多發於單手,亦有兩手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