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於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 potassium permanganate
高錳酸鉀亦名「灰錳氧」、「PP粉」,是一種常見的強氧化劑,常溫下為紫黑色片狀晶體,易見光分解:2KMnO₄(s)—hv→K2MnO₄(s)+MnO₂(s)+O₂(g),故需避光存於陰涼處,嚴禁與易燃物及金屬粉末同放。高錳酸鉀以二氧化錳為原料製取,有廣泛的應用,在工業上用作消毒劑、漂白劑等,在實驗室,高錳酸鉀因其強氧化性和溶液顏色鮮艷而被用於物質的鑒定,酸性高錳酸鉀是氧化還原滴定的重要試劑。
參數
高錳酸鉀主要參數見下
IUPAC英文名 Potassium manganate(VII)
CAS號 7722-64-7
PubChem 24400
KEGG D02053
化學式 KMnO₄
摩爾質量 158.04 g/mol
外觀 紫黑色針狀結晶
密度 2.703 g/cm3
熔點 270 ℃ 分解
在水中的溶解度 6.38 g/100 ml, 20℃
晶體結構 正交晶系
標准摩爾生成焓 -813.4 kJ.mol
標准摩爾熵 171.7 J.K.mol
MSDS External MSDS
警示性質標准詞 R8, R22, R50/53
安全建議標准詞 S2, S60, S61
化學性質
高錳酸鉀常溫下即可與甘油等有機物反應甚至燃燒(但有時與甘油混合後反應極為緩慢,甚至感受不到溫度的升高,其原因尚不明確);在酸性環境下氧化性更強,能氧化負價態的氯、溴、碘、硫等離子及二氧化硫等。與皮膚接觸可腐蝕皮膚產生棕色染色,數日不褪;粉末散布於空氣中有強烈刺激性,可使人連打噴嚏。尿液、二氧化硫等可使其褪色。與較活潑金屬粉末混合後有強烈燃燒性,危險。該物質在加熱時分解:
2KMnO₄(s)—△→K2MnO₄(s)+MnO₂(s)+O₂(g)
·高錳酸鉀在酸性溶液中氧化產物為二價錳離子
·高錳酸鉀在中性溶液中還原產物一般為二氧化錳。
·高錳酸鉀在鹼性環境下氧化產物為墨綠色的錳酸鉀(K2MnO₄)
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並且維生素C溶液越濃,用量就越少。根據這一特性,就能夠用高錳酸鉀測定蔬菜或水果中的維生素含量。高錳酸鉀造成的污漬可用還原性的草酸、維生素C等去除。
制備
高錳酸鉀常見的制備方法有以下兩種:
礦石中取得的二氧化錳和氫氧化鉀在空氣中或混合硝酸鉀(提供氧氣)加熱,產生錳酸鉀,再於鹼性溶液中與氧化劑進行電解氧化得到高錳酸鉀。
2MnO₂ + 4KOH + O₂——→ 2K2MnO₄ + 2H2O
2K2MnO₄ + Cl₂——→2KMnO₄+ 2KCl
也可以用MnSO4在酸性環境中和二氧化鉛(PbO₂)或鉍酸鈉(NaBiO₃)等強氧化劑反應產生。此反應也用於檢驗二價錳離子的存在,因為高錳酸鉀的顏色明顯。
健康危害
高錳酸鉀有毒,且有一定的腐蝕性。吸入後可引起呼吸道損害。濺落眼睛內,刺激結膜,重者致灼傷。刺激皮膚後呈棕黑色。濃溶液或結晶對皮膚有腐蝕性,對組織有刺激性。
口服後,會嚴重腐蝕口腔和消化道。出現口內燒灼感、上腹痛、惡心、嘔吐、口咽腫脹等。口服劑量大者,口腔粘膜黑染呈棕黑色、腫脹糜爛,胃出血,肝腎損害,劇烈腹痛,嘔吐,血便,休克,最後死於循環衰竭,高錳酸鉀純品致死量約為10g。
危險性質: 本品助燃,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危險特性: 強氧化劑。遇硫酸、銨鹽或過氧化氫能發生爆炸。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觸或混合時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
有害燃燒產物: 氧化鉀、氧化錳。
滅火方法: 採用水、霧狀水、砂土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2℃,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密封。應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建議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
眼睛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 戴氯丁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應用
實驗室
實驗室中用來自行加熱分解或與過氧化氫反應製取氧氣。與濃鹽酸反應製取氯氣。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KMnO₄(s)—△→K2MnO₄(s)+MnO₂(s)+O₂(g)
注意:若高錳酸鉀用量較大,要在試管里的導管口堵一團棉花,否則氧氣將高錳酸鉀粉末帶起堵住導管,引發危險並造成試劑浪費。
高錳酸鉀與雙氧水反應制氧:
2KMnO₄(aq)+3H2O₂(aq)——→2MnO₂(s)+2KOH(aq)+3O₂(g)+2H2O(l)
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MnO₄(aq) + 16HCl(aq)——→2KCl+ 2MnCl₂(aq)+ 5Cl₂(g)+ 8H2O(l)
醫葯
消毒
用法與用量:外用。創面,腔道沖洗應用0.1%水溶液;洗胃用0.01%-0.02%水溶液;嗽口應用0.05%溶液;沖洗陰道或坐浴用0.125%溶,0.1%溶液用於清洗潰瘍及膿腫,0.025%溶液用於漱口或坐浴,0.01%溶液用於水果等消毒,浸泡5分鍾。消炎: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遇有機物即放出新生態氧,有殺滅細菌作用。其殺菌力極強,臨床上常用濃度為1:2000—1:5000的溶液沖洗皮膚創傷、潰瘍、鵝口瘡、膿腫等。溶液漱口用於去除口臭及口腔消毒。注意的是,溶液的濃度要掌握准確,過高的濃度會造成局部腐蝕潰爛。在配置溶液時要考慮時間,高錳酸鉀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時間一定要達到5分鍾才能殺死細菌。配製溶液要用涼開水,用熱水會失效。
洗胃
在野外誤服植物中毒時,要盡快洗胃,減少毒性物質吸收,簡單的方法就是用1:1000—1:4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檢驗此濃度的簡易方法是直視溶液呈淡紫色或淺紅色即可,如果溶液呈紫色、深紫色時,其濃度已達1:100—1:200,這種極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液可引起胃粘膜的潰爛,絕對不能用它洗胃。誤服極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會造成中毒,所以要注意安全使用。
凈水
高錳酸鉀是自來水廠凈化水用的常規添加劑。在野外取水時,1升水中加三四粒高錳酸鉀,30分鍾即可飲用。
路標
做標記:雪地迷路時,可將高錳酸鉀顆粒撒在雪地上,產生的紫色可以給救援者引路。不過,顏色通常只能保存兩小時左右。
2. 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
[編輯本段]
化學名稱
[編輯本段]
化學品中文名稱: 高錳酸鉀
化學品英文名稱: potassium permanganate
中文俗稱: 灰錳氧
分子式: KMnO4
分子量: 158.03
性質
[編輯本段]
性狀與穩定性:深紫色細長斜方柱狀結晶,帶藍色的金屬光澤。味甜而澀。密度2.703克/立方厘米。高於240℃分解,易溶於水、甲醇、丙酮,但與甘油、蔗糖、樟腦、松節油、乙二醇、乙醚、羥胺等有機物或易的物質混合發生強烈的燃燒或爆炸。水溶液不穩定。遇光發生分解,生成灰黑色二氧化錳沉澱並附著於器皿上。
屬強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氧化性更強,可以用做消毒劑和漂白劑 ,和強還原性物質反應會褪色,如SO2 不飽和烴
健康危害
[編輯本段]
吸入後可引起呼吸道損害。濺落眼睛內,刺激結膜,重者致灼傷。刺激皮膚。濃溶液或結晶對皮膚有腐蝕性,對組織有刺激性易污染皮膚致黑色。口服腐蝕口腔和消化道,出現口內燒灼感、上腹痛、惡心、嘔吐、口咽腫脹等。口服劑量大者,口腔粘膜黑染呈棕黑色、腫脹糜爛,胃出血,肝腎損害,劇烈腹痛,嘔吐,血便,休克,最後死於循環衰竭,本品純品致死量約為10g。
燃爆危險: 本品助燃,具腐蝕性、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急救措施
[編輯本段]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危險特性: 強氧化劑。遇硫酸、銨鹽或過氧化氫能發生爆炸。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觸或混合時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
有害燃燒產物: 氧化鉀、氧化錳。
滅火方法: 採用水、霧狀水、砂土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編輯本段]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2℃,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密封。應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建議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
眼睛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 戴氯丁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禁配物: 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硫、鋁、鋅、銅及其合金、易燃或可燃物。
葯物作用:本品用作消毒劑、除臭劑、水質凈化劑。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遇有機物即放出新生態氧而且殺滅細菌作用,殺菌力極強,但極易為有機物所減弱,故作用表淺而不持久。可除臭消毒,用於殺菌、消毒,且有收斂作用。高錳酸鉀在發生氧化作用的同時,還原生成二氧化錳,後者與蛋白質結合而形成蛋白鹽類復合物,此復合物和高錳離子都具有收斂作用。 某些金屬離子的分析中也用作氧化劑。也用它作漂白劑、毒氣吸收劑、二氧化碳精製劑等。
實驗室應用:實驗室中用來自行加熱分解或與過氧化氫反應製取氧氣。與濃鹽酸反應製取氯氣。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
2KMnO4+H2O2=2MnO2↓+2KOH+O2↑
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用法與用量:外用。創面,腔道沖洗應用0.1%水溶液;洗胃用0.01%-0.02%水溶液;嗽口應用0.05%溶液;沖洗陰道或坐浴用0.125%溶,0.1%溶液用於清洗潰瘍及膿腫,0.025%溶液用於漱口或坐浴,0.01%溶液用於水果等消毒,浸泡5分鍾。。
製法:將軟錳礦與氫氧化鉀共熔得錳酸鉀,再在鹼性溶液中電解而製得。也可用氫氧化鉀、二氧化錳和氯酸鉀作用得錳酸鉀後,通氯氣或二氧化碳或臭氧於其溶液中而製取。
生火:根據高錳酸鉀與有機物接觸、摩擦、碰撞,產生熱量放出氧會引起燃燒的原理,用一份砂糖兩份高錳酸鉀混合後,在干木片中間研磨,如 果天氣乾燥,木片很快就能燃燒,時間短、效果好。 據報道,在報紙上倒一小勺高錳酸鉀,再滴上幾滴汽車防凍液,把報紙揉成一團,30秒內就會著火。
凈化水:高錳酸鉀是自來水廠凈化水用的常規添加劑。在野外取水時,1升水中加三四粒高錳酸鉀,30分鍾即可飲用。
消炎: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遇有機物即放出新生態氧,有殺滅細菌作用。其殺菌力極強,臨床上常用濃度為1:2000—1:5000的溶液沖洗皮膚創傷、潰瘍、鵝口瘡、膿腫等。溶液漱口用於去除口臭及口腔消毒。注意的是,溶液的濃度要掌握准確,過高的濃度會造成局部腐蝕潰爛。在配置溶液時要考慮時間,高錳酸鉀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時間一定要達到5分鍾才能殺死細菌。配製溶液要用涼開水,用熱水會失效。
洗胃:在野外誤服植物中毒時,要盡快洗胃,減少毒性物質吸收,簡單的方法就是用1:1000—1:4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檢驗此濃度的簡易方法是直視溶液呈淡紫色或淺紅色即可,如果溶液呈紫色、深紫色時,其濃度已達1:100—1:200,這種極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液可引起胃粘膜的潰爛,絕對不能用它洗胃。誤服極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會造成中毒,所以要注意安全使用。
做標記:雪地迷路時,可將高錳酸鉀顆粒撒在雪地上,產生的紫色可以給救援者引路。不過,顏色通常只能保存兩小時左右。
醫學臨床使用
它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殺滅細菌,為家庭必備的常用消毒葯。在婦科方面,0.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可以用於陰道沖洗;0.02%的水溶液用於坐浴,治療白帶過多;蜜月之中,用0.05%的水溶液清洗外陰,可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女性痔瘡的發生率較高,用0.1%的水溶液坐盆浸泡,可止癢止痛、防止感染,促進脫出的痔核復位。此外,也不要長期使用高錳酸鉀,以免陰道里的菌群紊亂。使用高錳酸鉀還應注意,由於高錳酸鉀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時間一定要達到5分鍾才能殺死細菌。配製水溶液要用涼開水,熱水會使其分解失效。配製好的水溶液通常只能保存兩小時左右,當溶液變成褐紫色時則失去消毒作用。故最好能隨用隨配。
3. 高錳酸鉀洗魚缸需要帶什麼手套
不是橡膠的都行。
接觸高錳酸鉀不能帶醫用橡膠手套,因為香蕉手套會被高錳酸鉀腐蝕,在初中的課本中我們就知道高猛酸鹼有強腐蝕性,而膠片手套是橡膠製品,屬於飽和的芳香大分子結構,產生化學反應會腐蝕。
4. 高錳酸鉀溶液顏色粘在皮膚上怎樣洗掉
在溫開水500毫升中,加入劑量為0.1克的維生素C片劑5粒,配成1%的溶液。用棉球蘸溶液後直接清洗患處,或按比例配製多一些溶液,用於坐浴。對於直接塗搽高錳酸鉀粉末者,則應用維生素C粉末加少許清水稍濕潤後清洗。
使用高錳酸鉀的時候最好帶個一次性手套來製作溶液,避免高錳酸鉀遇水以後有部分弄到手上形成了一個黑點。在使用的過程中最好也使用一次手套。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粘到手上的問題。
如果高錳酸鉀溶液弄到手上,感覺手上稍微有一些發黑的時候,立刻用洗潔精塗抹整個手,然後使勁揉搓一下,再清洗一下,一定要用流動的水沖洗。
如果手上被高錳酸鉀弄的有一部分比較黑的時候,那麼就要塗肥皂把肥皂打濕以後把手上黑的地方全部塗抹上,然後使勁揉搓。
在弄高錳酸鉀的過程中,如果手上出現斑點狀的黑點,可以在家裡的葯箱中找一下,如果有維生素c葯片的話,可以把維生素c葯片沾點水,然後再手上出現黑點的地方進行一下塗抹。
高錳酸鉀讓手上的皮膚變黑,是因為高錳酸鉀的強氧化性傷害了手上的皮膚,所以用其他的東西洗也只是減輕皮膚燒傷的狀況,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如可以採用流動的水盡量多沖洗。
高錳酸鉀對皮膚的傷害,一般並不是洗就能洗掉的,需要等待3~5天讓皮膚自我新陳代謝進行更新,以後自然就沒有了。
在使用高錳酸鉀的時候很容易不小心就弄到手上,所以在用高錳酸鉀的時候最好帶上一次性手套或者是橡膠手套,如果手上弄上了黑色可以採用肥皂洗潔精進行清洗,或者用維生素c塗抹到皮膚上,如果沒有以上條件盡快用水沖洗,等待個三五天也就好了。
5. 高錳酸鉀消毒片可以戴一次性白色手套嗎
可以,不過橡膠手套更好
6. 高錳酸鉀不小心弄手上怎麼辦
高錳酸鉀弄到手上不需要太過於擔心,需要根據高錳酸鉀的濃度來進行判斷,如果高錳酸鉀的濃度比較低的話,首先需要用大量的清水進行沖洗。但是如果高錳酸鉀的濃度比較高的話,這時候就需要用溫水溶解一片維生素c,塗抹到手上,然後反復清洗幾遍,顏色就會減少。
高錳酸鉀弄到手上,對人的皮膚不會有太大傷害,只會使在皮膚表面著色,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害,過一段時間就會自然脫落。高錳酸鉀在醫療上是用來清潔消毒和消滅真菌的,建議大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盲目使用。
注意事項分析
1、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穿膠布防毒衣,戴氯丁橡膠手套。
2、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2℃,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密封。應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7. 高猛酸鉀溶液可以戴醫用膠手套嗎
接觸高錳酸鉀不能帶醫用橡膠手套,因為香蕉手套會被高錳酸鉀腐蝕,在初中的課本中我們就知道高猛酸鹼有強腐蝕性,而膠皮手套是橡膠製品,屬於飽和的芳香烴大分子結構,所以腐蝕。
8. 使用高錳酸鉀有什麼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避免產生粉塵。
避免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8)用高錳酸鉀要戴什麼樣的手套擴展閱讀
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在實驗室中和工業上常用作氧化劑,遇乙醇即分解。在酸性介質中會緩慢分解成二氧化錳、鉀鹽和氧氣。
光對這種分解有催化作用,故在實驗室里常存放在棕色瓶中。從元素電勢圖和自由能的氧化態圖可看出,它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在鹼性溶液中,其氧化性不如在酸性中的強。作氧化劑時其還原產物因介質的酸鹼性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