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作人員發生標本污染針穿刺等是應做哪些應急處理
處理方法:
標本污染:1、在採集標本時,做好各項防護工作,帶好手套、帽子和口罩等,實驗結束摘除手套、口罩和帽子,放在指定地點,用肥皂和消毒液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2、皮膚意外接觸到血液、體液或其他標本時,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若皮膚有破損及傷口,應及時到急診室就診,請專科醫生診治。3、皮膚針刺傷或切割傷,立刻擠出血,直到擠不出為止,然後再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如有必要請專科醫生做相關檢查,若有感染,對症治療。4、若標本不慎灑出,沾污衣物或試驗檯面,應及時清洗和消毒。棉質工作服、衣物有明顯污染時,可隨時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 min,然後沖洗干凈。實驗檯面被明顯污染時,用1000-2000 mg/L 有效氯溶液撒於污染表面,並使消毒液浸過污染表面,保持30-60 min,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後浸於上述消毒液內1h。針穿刺:1、醫務人員刺傷後,應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液立即沖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並在傷口旁端以離心方向輕輕擠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禁止傷口的局部擠壓,再用2~3%碘酊、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包紮傷口,必要時去外科進行傷口處理。2、被乙肝、丙肝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後,應在24h內抽血查乙肝、丙肝抗體。同時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按 1個月、3個月、6個月接種乙肝疫苗。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時,據傷情實施預防用葯方案。3、乙肝、丙肝隨訪6個月,梅毒隨訪3個月,被HIV陽性患者體液、血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時,在24h 內抽血查 HIV抗體,並報告感控科進行登記,追訪。
應急處理是保衛人員的基本技能,在發生突發情況時,保衛人員有責任進行應急處理。保安員在站崗或巡邏時,經常會碰到一些可疑情況,對可疑情況要根據其嚴重程度採取相應的措施。
② 被感染性材料污染的微生物器材怎麼處理
標准預防是將普遍預防和體內物質隔離的許多特點進行綜合,認定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需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黏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根據傳播途徑採取空氣,飛沫,空氣隔離,是預防醫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 隔離對象:將所有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視為有傳染性,需要隔離。 2 防護:實施雙向防護,防止疾病雙向傳播。 3 隔離措施:根據傳播途徑建立接觸、空氣、飛沫隔離措施。其重點是洗手和洗手的時機。
標准預防措施:
1、洗手: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後可能污染時,脫手套後,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洗手。 2、手套:當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時應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醫務人員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轉移給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預防醫務人員變成傳染微生物時的媒介,即防止醫務人員將從病人或環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傳播。在兩個病人之間一定要更換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護目鏡和口罩:戴口罩及護目鏡也可以減少病人的體液、血液、分泌物等液體的傳染性物質飛濺到醫護人員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離衣:穿隔離衣為防止被傳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滲出物、飛濺的水和大量的傳染性材料污染時才使用。脫去隔離衣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環境。
5、 可重復使用的設備:
(1)可復用的醫療用品和醫療設備,在用於下一病人時根據需要進行消毒或滅菌處理。
(2)處理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儀器設備時,要防止工作人員皮膚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將病原微生物傳播給病人和污染環境。
(3)需重復使用的利器,應放在防刺的容器內,以便運輸、處理和防止刺傷。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針頭等放置在防刺、防滲漏的容器內進行無害化處理。
6、物體表面、環境、衣物與餐飲具的消毒
(1)對醫院普通病房的環境、物體表麵包括床欄、床邊、床頭桌、椅、門把手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定期清潔,遇污染時隨時消毒。
(2)在處理和運輸被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時,要防止醫務人員皮膚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環境。
(3)可重復使用的餐飲具應清洗、消毒後再使用,對隔離病人盡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飲具。
(4)復用的衣服置於專用袋中,運輸至指定地點進行清洗、消毒,並防止運輸過程中的污染。
7、急救場所可能出現需要復甦時,用簡易呼吸囊(復甦袋)或其他通氣裝置以代替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
8、醫療廢物應按照國家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無害化處理。
③ 手套被污染了一點,然後打腰麻,病人感染的機率大嗎
如果大腰麻的時候,碰到了被污染的手套就會有被感染的可能,一定要換手套或者進行消毒,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④ 生物實驗室的一次性手套該如何處理
生物實驗室的一次性手套用完後捆好再棄於普通的垃圾箱內。
只要正確地選擇和使用一次性丁腈一次性丁腈手套,就可以減少實驗室人員每日交叉感染的危險性。
許多相關的因素都應該被引起注意,一旦選擇了適當防護功能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就應該妥善保存,小心使用,生物實驗室感染率的增加不僅與一次性丁腈手套防護屏障的破壞有關,還與存在粉塵、化學葯品、交叉接觸污染和錯誤的處理一次性丁腈手套有關,正確的選擇和使用一次性丁腈手套可以減少染率。
按材質分
按材質一般分為塑料一次性手套、乳膠一次性手套、丁腈一次性手套。
其中塑料薄膜手套一般在非專業場合使用,優點是價格便宜,但是由於塑料一次性手套沒有彈性,耐用性和適合性比較差。
乳膠手套,通常在專業場合使用,比如手術室、實驗室等對衛生條件要求較高的場所,優點是有一定的彈性,並且比較耐用,但是不耐動物油脂腐蝕,接觸動物油脂容易被腐蝕,更重要的是根據統計有2%-17%的人會對乳膠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
丁腈手套,除了擁有乳膠手套的特性,並且針對乳膠手套的缺點有所改進,首先能夠耐受動物油脂類的腐蝕,並且不會產生過敏。
⑤ 在穿刺過程中,護士懷疑手套被污染,正確的處理方法
豪無疑問,更換手套
⑥ 胸膜腔穿刺術時無菌手套污染了會有怎樣的後果
如果無菌手套污染了有可能會感染細菌引起胸膜炎的。
⑦ 穿刺過程中手套被污染怎麼處理
一般是馬上換一個吧 當然專業的護士應該佩戴專業的醫用手套,嚴格消毒,所以馬上更換一個能減少感染
⑧ 穿好手術衣肘部接觸污染物品應如何處理
污染後,再更換手術衣的過程中,也應該做外科消毒,因為手術過程中必須保持在無菌的狀態下實施,防止術後感染。正確穿、脫手術衣是一名臨床醫生必須翕屋的技能,它可以有效隔絕手術室醫護人員皮 膚及衣服上的細菌,能有效降低病人的感染機率。
手術衣介紹:
考場上使用的手術衣有兩種:對開式手術衣和包背式手術衣;
對開式手術衣,穿戴時,主要由股帯,繞至背後打結,並系好其它系帶即可;
而包背式手術衣,與對開式手術衣結構上類似,但區別在於:背部多一塊三角巾,主 要用干暮蓋毛術者的背部區域。
兩種至術衣棄我方法略有不同,大麥舞分並記憶。
操作演示:
(1) 穿對開式手術衣
手術衣放在治療台上,然後篁住手術衣衣領的中部,用雙手分別提起衣領兩端,將衣服 抖開,將手術衣略向上拋起,順勢雙手同時插入袖筒,手伸向前。巡迴護士在後面協助穿衣, 使雙手伸出袖口。穿上手術衣後,稍彎腰,使腰帶懸空,兩手交叉提起腰帶中段(腰帶不要 交叉),巡迴護士在側後接住手術衣袋端頭,並在背後系緊衣帶。
穿好手術衣以後,戴無菌手套,用手捏住手套套口的反折部,將手套職出,先用右手插 入手套內,再用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反折面,協助左手插入手套,最後將手套套口覆蓋 手術衣袖口,雙手置於胸前。
(2) 脫對開式手術衣
助手幫助解開背後帶子,將手術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脫掉,先用左手將右手手套脫至辜指 部,再用右手扯去左手手套,雙手交換進行,最後脫下手套。
(3) 穿包背式手術衣
手術衣放在治療台上,然後篁住手術衣衣領的中部,用雙手分別提起衣領兩端,將衣服 抖開,將手術衣略向上拋起,順勢雙手同時插入袖筒,手伸向前。巡迴護士在後面協助穿衣, 使雙手伸出袖口。
戴無菌手套,用手捏住手套套口的反折部,將手套職出,先用右手插入手套內,再用右 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反折面,協助左手插入手套。注意:配戴過程中,手部皮膚不能碰觸 到手套的「外側面。
(4)最後將手套反折部覆蓋手術衣油口即可。
戴好無菌手套後,解開腰帶並將腰帶逢給巡迴護士,巡迴護士用無菌持物鉗夾住腰帶, 術者環繞一周,使手術衣包繞其背部,最後再系緊腰部即可。
⑨ PICC管穿刺後穿刺點感染的處理方式有除了塗百多邦,按壓碘伏棉球,還有。。。
預防為主,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1、局部及隧道感染的處理:
加強換葯,穿刺點塗百多邦,酌情口服抗生素。
2、全身感染的處理:
停止從該管道輸液
通知醫生,血和管尖培養
拔除導管,靜脈用抗生素